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事管理系统合同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21 08:32:05

序论:在您撰写人事管理系统合同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人事管理系统合同管理

第1篇

论文摘要: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知识化给传统人事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人事管理面对这种挑战当借鉴西方先进经验。人事部门当思考如何向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转变:一是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二是从长期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开发管理人力资源:三是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世界接软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1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的必然性

如果以1992年中国人事管理改革作为一个中点,在此之前可以说是传统型的管理模式。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它主要是以政府及其所属的劳动人事部门为核心.人一资源忆当时称人才资源更为瑰切i由政府统一配置,地方、企业与个人处于从属或服从的被动接收安排的角色.这是一个相对稳定而与封闭经济相适应的体系,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中央和地方政府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实现政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图.在当时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是以物而不是以人为中心。人事管理不是以效益为着眼点.就人才的开发利用而言并未建立有攻的激}l机制;二是人才供需与管理方面不能协调.供求关系〔因受行业、领域或部门限制不能自由流动〕存在看严重危机,一方面是相对过剩的劳动力资源。一方面是人才的严重不足:

随着西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登陆中国并进人政府部门的决策系统,更是由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客观需要,从年起我国入事管理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开始向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模式转变。与这一变化相适应。人事管理部门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即对人才市场的直接经营管理转变为“服务性”管理,其对人的管理转变为对市场的管理。人事部门为人才市场构建框架。制定科学的政策法规.推动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而且随着地方乃至全国各级人才市场的形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的完善。人才市场的灵敏度提高.使入才价格和供求关系之间的互动作用随着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调节愈加明显,

2正确认识和开发管理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有时也称人力资本,这个词最早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他当时认为:“人们获得了有用的技能和知识……这些技能和知识是一种资本形态,这种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慎重投资的结果……用于教育、卫生保键和旨在获得较好的工作出路的国内迁移的直接开支就是〔人力资源投资的)明显例证。另一位叫加里·贝克尔的经济学家在专著《人力资本》中更明确界定:“‘所有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并影响其未来货币收人和消费的投资为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投资包括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或用于移民人境的支出等方面。据此可见,人力资源开发其内涵是相当广泛的.从横向上几乎囊括政府人力资源的各个系列,从纵向上看主要包括政府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培训、发现、评价、使用、流动、二次开发等。

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是一项带有风险的投资,在政府、企业、个人三方面无一例外。就政府面言.主要有“组合风险”、政策风险、折旧风险、人才外流风险:就企业而言.主要有“不可预知风险”、激励性风险、对象选择风险、人才外流风险等;就个人而言.主要存在适用面风险、个性风险、环境风险、意外风险等。如上各种风险的防范,则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多方面共同努力。如政府方面应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指导,尤其是具体操作方面,提高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使各类人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减少人才外流的人力资本投资损失。对社会或企事业单位而言,既要对政府行为进行认真而深人的研究,又要加强市场调研,还要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个人方面则主要是正确定位,一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把个人理想与杜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基础要扎实,知识面要广博;三是人力资本投资要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天斌条件、个性偏好基础上作慎重的选择。我们应注意到,在人才市场上,“专业对口”与挑选人才的矛盾一直突出,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用人单位的专业限制如同一堵高厚的围墙将无数人才拒之于外,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用非所学与用非所长从而不能人尽其才,成为一个误区。其实,“专业不对口”在许多人或许多场合下是具有相当合理性和积极性的,它不仅是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动力,也是人才由“专才”造就“通才”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正常现象,甚至是政策发展的推动力。当然,这只是人事管理中一个导向问题。总之,就人事部门而言,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改变过去因人设事的传统管理观念,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仅要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而且要为合适的人设置合适的岗位,而这只有通过人才市场化的调控才能实现。

3借鉴西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先进经验,培植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世界接轨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前,欧洲各国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大多为美国模式:8。年代之后.欧洲各国逐渐根据自己的社会文化特点,建立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模式。综而观之,西方先进管理的做法主要有:(l)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有比较高的学位和学历要求,尤其是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其实现途径为:第一重视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培养,主要通过培训来实现,培训方式大致分短期课程或研修班、工作项目培训、转岗培训、正式指导,第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配置;第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建立和完善,第四。注重“高潜人才”的开发与管理;第五.重视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的作用。(2)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各国激烈竟争态势,各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

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MySQL数据库;系统实现

1系统设计

1.1系统设计原则

1.1.1业务完整性原则

设计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业务优化功能。因此设计业务系统的时候要先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然后根据业务流程设计可以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和未来需求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板块,在系统设计上要保证板块的完整性,将所涉及的所有业务都要汇集在系统内以体现自主开发系统的优势。

1.1.2开放及扩展性原则

设计系统时要在满足用户的需求的同时,还要遵循开放性原则。想要达到设计开放性系统的原则,应该在设计系统框架的时候采用平台框架,还要有功能模块和客户化配置的思想配置作为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的系统可以支持多种软硬件设备,还会在接口采用标准数据配合,因此达到能管理系统信息和各类互联网产品的目的,给用户以后的二次开发带来的方便。

1.1.3安全可靠性原则

信息安全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在这一系统功能中会存在大量的信息还会有商业机密,所以设计及信息系统时要把信息保密工作作为重点设计对象。设计并建立可以保障系统数据安全的物理网络和网络架构,在系统中采用安全技术来确保系统在运行中数据安全和系统运转的稳定。

1.1.4友好易用性原则

设计系统不但要考虑它的功能性还要考虑它的实用性,建立针对公司全体员的管理系统,要考虑实际情况在设计系统入口时采用Web浏览器和移动端App两种方式,系统设计要简单清晰好理解,保证用户在使用和进入系统时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1.1.5经济实用性原则

从需要设计公司的实际情况做出设计系统的运算,例如给房地产经济行业做预算时,考虑到房地产行业激烈的竞争行情和利润空间大幅度下滑的情况,在为房地产公司设计系统时要降低预算成本的同时还要保证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1.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2.1系统逻辑架构设计

构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时采用的是B/S结构,它属于系统设计的一种,能将客户端功能绑定到Web浏览器,将系统功能集中在Web服务器上,并在Web服务器上安装数据库[1]。这样设计系统的好处是让系统开发变得不再复杂,在日后使用和维护时的效率也会更高。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是B/S结构中主要的三个层次。

1.2.2系统物理架构设计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以分析架构为依据,完成物理架构的搭建。在设计这个系统的时候,将架构设计分为了Web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和客户端设备三部分。在系统登录方式的设计过程中,主要选择两种方式,分别是内网登录和外网登录。通过互联网,利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实现系统登录,称为外网登录;不需要互联网连接,而是通过电脑之间连接完成系统登录,称为内网登陆[2]。内网登录和外网登录的区别是外网登录需要互联网的辅助,要经过防火墙的阻隔。外网登录系统要注意防范木马病毒的入侵,确保维护系统的安全。外网和内网,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可以成功登录,就可以对客户端进行访问,进而处理数据库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的访问,也可以处理其他相关业务[3]。

1.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完成人事信息管理功能的设计。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员工信息、工资信息、企业信息的访问、更正等功能。(2)完成行政审批功能。员工可以通过系统模板自行建立相关信息,进行转移处置申请、离岗申请、惩处申请、奖励申请、薪酬调整申请、休假申请等,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系统批准这些项目。系统在管理者完成审批后可以及时反馈给员工,大大地节约了此项工作的时间和物资耗损,满足员工和管理者各自的需求。(3)控制人力成本。根据公司、分公司或子公司的预算汇总及公司政策执行情况,实时跟踪处理企业经营的相关数据,从整体上分析公司的人力成本并对其合理估量和分析,辅助管理层完成公司的决策。(4)系统管理。为了确保新系统正常运行,系统管理员要实现对系统中用户管理、群组设置、科目设置和权限设置等功能的监督和完善工作。

2系统实现

2.1系统环境介绍

2.1.1开发环境

开发软件是系统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软件主要包括JDK、MySQL数据库以及IDEA环境开发平台。在JAVA进行语言转换的过程中,JDK是将其他语言转换为类语言所需的软件,需要通过火狐浏览器和IE浏览器来实现系统开发的调试。该系统的开发必须以Windows系统为基础运行环境,同时必须有足够的内存(不低于512M),但因为系统的功能调试是在本地完成的,所以不会对网络环境有较高的要求[5]。

2.1.2运行环境

运行环境主要包括软件安装、访问条件以及运行环境的硬件配置,每种运行环境及其具体详情的介绍。

2.2登录功能实现

用户在处理系统信息之前,需要先登录系统,完成系统登录是所有系统的硬性要求。本次研究的系统,在用户完成注册之后,系统管理员需要为每类用户分配相应的权限,用户若想继续进行操作,就必须获得相应的权限[6]。用户名和密码是系统登录时必须输入的信息,信息输入之后点击“确定”进行登录,若用户名和密码不对应或是错误的,那么就会有错误提醒显示在页面上,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完成系统主界面的登录。

2.3员工管理功能实现

所谓企业员工管理,主要内容就是管理员工的基本信息以及工作信息,工作信息包括工作的年限、职务等。企业完成员工招聘工作后,新入职员工要在系统中进行信息录入。同时管理员要对新员工的级别进行分类设置,新员工获得权限后能够在系统中查阅相关信息。新员工信息添加界面如图2所示。

2.4组织人事管理功能实现

组织人事管理是指针对员工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和人化进行工作的调配,同时也可以管理员工的引进和信息查询,以人事规划详情为依据,企业领导者可以完成所需人才类型及数量的确定。当员工因为岗位调动发生职位变更,需经过相关部门领导或人员的批准,员工才可以根据批准完成调换,同时还要进行信息权限的变更,最终实现岗位及信息的匹配。

3系统测试

代码检验属于静态检验,在检验之后,可以确定的是系统代码不存在逻辑错误和语法错误,在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测试当中,利用黑盒子测试法进行功能测试,以下是功能测试的主要内容。(1)通过测试用例测试本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在此次测试当中,选取典型用例进行主要功能的测试,完成初始条件的设定之后,将数据输入待测试区,以测试结果为依据,和预期结果进行对比。这时候,需要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以检验其一致性。如果测试结果与实际结果不一致,则需要根据错误情况,做出相应功能模块的修正。根据测试,本系统Web模块的文档应用功能的测试结果与理想状态相匹配,并通了相应的测试;系统薪酬查询功能模块的APP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并通过了该功能的测试;系统人力成本管理模块,通过对比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发现,系统对预算的填写准确无误,顺通过测试。(2)在系统中输入不合理数据检验系统是否会拒绝并在界面上弹出错误提示,并向用户显示出错的原因。

4总结

第3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后勤;合同制

一、聘用合同制管理人员是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有的高等学校后勤部门的社会化改革过程的逐步深入进行,高等学校后勤部门与社会市场进一步接轨的步伐将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前进,受到当今市场的强烈冲击也将会越来越大,在这种艰巨的情况之下,作为高等学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后勤部门必须坚持在巩固社会化改革的取得的优异成果之上,还要以非常积极的姿态勇敢的去迎接当今社会的残酷竞争。然而社会市场的竞争主要靠的是什么?当然主要靠高等人才!这样就必由于以往后勤部门一直处在高等学校的十分边缘的位置以及种种的历史原因,学校管理各部门自然很难让有非常合乎要求的高质量人才进入后勤部门,所以后勤部门的需要的管理人员高度匮乏已经完全成为了后勤改革中的又一难以突破的瓶颈。

二、高校后勤合同制管理人员目前的生存状态概述

据有关部门的相应调查,现在各种高等学校纷纷聘用了大批社会上的大学毕业生来到后勤部门的各种管理岗位,这让他们也成为了这些高等学校的后勤管理中的一支绝对不可或缺十分重要的力量,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才甚至早已走上了高等学校后勤部门的中级、高级管理岗位。但因高等学校的大环境十分复杂、后勤部门改革的不能十分彻底和个体身份的局限等种种限制性因素,使得这批通过合同制聘用来的人才型管理人员跟原有的通过学校事业部门编制过来的后勤管理人员之间存在极大的不平等关系。这些关系则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是政治待遇的不同,其次是社会待遇的不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经济方面的不同。这些通过合同制聘用的大学毕业生由于本不属于学校的编制,所以他们没有相应的资格来参加学校的很多精彩活动,更不可能加入学校的工会,也就很难有再非常正规的就业前职业培训的机会;这就导致了在工作上他们可能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当前的工作需要,他们的待遇也就普遍的比原有的校内编制管理人员要低,这些通过合同制聘用的人员没有保障。所以他们当中绝大多数的人虽然都希望在高等学校后勤部门服务一生,但是由于相关政策确实,相对于原有的校内编制人员感觉要低一些,这就使得这些人才在工作上缺乏主观能动性。

三、以人为本,努力营造高校后勤合同制管理人员的“五感”氛围

(一)归属感。要增加这个群体对后勤部门的归属感,就要求高等学校后勤部门必须要更加充分的考虑到后勤员工的基本需求,即真正把后勤员工当作自己最重要的职工,同时要在相关法律规范之下,与员工们签订十分明确的规范的聘用合同,来解决员工们的后顾之忧;还要尽一切可能为员工们提供较舒适的学习、生活、娱乐居所,让员工们能够固定的居住场所,更加稳定的为后勤部门工作;还需要参照现有的校内事业编制的后勤人员的待遇,并结合员工们的岗位以及所能做到的贡献的大小,来保证员工们能够有让他们较为满意的基本工资待遇,还需要主动的为员工们做好相应的职业规划,来指导这些员工明确自己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将来需要奋斗的方向。

(二)认同感。高等学校后勤部门的社会化改革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通过加快人事管理制度来达到改革目的的时候了,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围绕着如何通过保证调动通过合同制聘用的人才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所处位置的认同感,来在基本上做到让那些被聘用的合同制后勤管理人员能够与校内现有的编制管理人员做到同样的工作同样的酬劳,通过研究整个后勤部门内部的统一的培训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的后勤员工,只认岗位高低和贡献大小,奖励勤劳的员工惩罚偷懒的员工,适当奖励优秀员工惩罚顽劣员工,从而形成高等学校后勤部门在内部的绝对平等、公平、公开的和谐温暖的大家庭的氛围。

(三)责任感。责任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必要前提,高等学校后勤部门聘用的合同制管理人员,他们既然已经选择了为大家服务的后勤工作,就需要对这个岗位负起责任,所以就要求这些合同制管理人员在他们各自的工作或者实践当中,充分领悟后勤工作的不畏艰辛、为人服务的真正含义,培养对后勤保障工作的责任感。高等学校的后勤部门也应该为工作人员安排合适他们工作发展的岗位,并且制定行对科学合理的后勤岗位职责规定,提供能够实现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来让他们在奋发向上搏击人生的工作竞争中,通过不断的强化自己现有的责任意识以及承担自己肩负责任的能力,从而达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够有充分的自觉性做到深入实践,并且勇于以身作则,让普通员工,通过对他们的行为学习而有同样的责任感。

第4篇

随着国家对高校发展的不断重视,用于高校发展的投资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比例逐渐增加,进一步加强大学基础设施建设,扩招生源,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如武汉理工大学从2005年起,在三年之中投资建设面积达37万m2的南湖新校区的第一期开发任务。高校的发展,从逻辑拓扑结构上看,呈现出星形扩展模式,主要根据专业进修划分。从地理位置分布来看,高校发展呈现离散分布模式。有些院校之间可能只是跨越一两条街道,有些院校可能要跨越城市。除此之外,由于不同院校的管理体系不尽相同。这样的模式和情景,对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服务的,实现单点登录的,使用工作流引擎对业务进行快速建模的,基于云的软件架构来设计和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基于这些问题,中外有很多文献可作为参考。在文献[1]中详细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史;在文献[2]中描述了一直人事管理的方法学;在文献[3]和[4]中,详细介绍了办公自动化原理和应用;在文献[5]中描述了基于BPMN的流程引擎构造方法。在文献[6]中介绍了基于云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些原则和 

方法。 

1 总体架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必须是分布式的,可配置,可扩展的。本文就这些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服务的,实现单点登录的,使用工作流引擎对业务进行快速建模的,基于云的软件架构来设计和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采用云技术,可以解决高校之间地理位置离散性的问题;其次可以在云端制定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规范,各分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必须遵循该规范,可以解决高校星状拓扑结构问题,也就是行政管理问题。使用云端的单点登录接口,分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使用统一的验证模块而不必开发自己的验证模块。分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采用MVC架构,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另外,使用work flow engine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业务建模,可以灵活配置各院校的人力管理的不同之处。下面详细介绍软件各模块作用。 

1.1 云平台 

教务管理系统云平台是搭建于校园云端的,服务于所有学校管理系统的基于Restful Web service的云平台。主要功能包括所有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计算与统计,定义教务管理系统基本流程Web服务,提供公用统一Web服务。 

1.2 单点登录服务 

单点登录是教务管理系统云平台下的一个Web Service接口。该接口主要功能是进行用户身份验证。该接口支持多种验证方式,如学号、工号+密码+手机验证码验证,Windows活动目录验证等。 

1.3 Work flow引擎 

使用Work flow引擎可以使得业务流程开发标准化、可视化、更高效、系统配置灵活等。Local Work flow引擎与云端Work flow引擎技术架构类似,后者用于配置开发云端平台业务流程,前者用来配置开发分院的系统。此处系统指的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2 系统功能模块 

根据前面章节的分析,本节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描述。 

1)部门管理: 

该功能模块主要是用于新增、删除、调整、查询院校部门及部门之间的关系。 

2)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模块主要是查询、删除、修改院校教职员工基本信息。 

3)考勤管理: 

考勤管理主要是用于查询院校教职员工执勤,上班,休假等考勤信息,并生成报表。 

4)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按照院校绩效评估算法对院校教职员工绩效进行计算和评估,并存档或者生成报表。 

5)工资管理: 

工资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用于记录院校教职员工工资,福利信息。并生成报表。 

3 结论 

基于分布式服务的,实现单点登录的,使用工作流引擎对业务进行快速建模的,基于云的软件架构来设计和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解决了众多的高校管理难题。这些难题包括:1)使用云技術达到统一管理呈星形发展的高校分校区。2)使用云平台服务技术实现总院校制定人事管理总纲领,分院根据自己的需求实现自己的特殊流程。3)使用云平台服务实现单点登录,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其它教务管理系统使用同一套验证体系。4)使用工作引擎技术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更具备可配置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参考文献 

[1]“History of HR and the CIPD”. Chartered Institute of Personnel and Development. Retrieved 2016- 

07-19. 

[2]Collings, D. G., & Wood, G.(2009).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 critical approach. In D. G. Collings & G. Wood (Ed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 critical approach (1-16). London: Routledge. 

[3]孙淑扬.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6. 

[4]李响,刘亚彬.基于流程再造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4):115-118. 

第5篇

摘 要 第三人利益合同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曾经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但在现代,两大法系都承认第三人利益合同存在的合理性。第三人利益合同因涉及第三人,其法律关系较之一般合同关系而言,不仅法律关系的结构显得极为特殊,而且合同双方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原因关系也较为复杂。笔者将从自己所理解的角度对其进行理清。

关键词 第三人利益合同 补偿关系 对价关系 给付关系

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本身并不是一种固有的合同类型,此种合同通常表现为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以一项附加的“为第三人约款”使第三人取得该合同设定的权利。即在形式上,为第三人利益合同通常表现为某个基本合同(原因行为)加上一个“为第三人约款”。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涉及到三方面的法律关系:补偿关系,对价关系,给付关系。

当事人之间订立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为给付,这样便形成了三方面的法律关系。即: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补偿关系;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对价关系;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给付关系。三者的法律关系如下图:

一、补偿关系

“补偿关系”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它揭示了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使债务人对第三人负担债务的原因。

补偿关系是债务人愿意向第三人为履行的原因,即债务人为什么会接受债权人指示向第三人为履行的原因。如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购买鲜花的合同(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鲜花交付义务),再如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购买保险的合同(约定保险人向第三人履行保险金给付义务)。

对于该原因行为的类型,有学者认为只能是基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合同关系。“补偿关系只有通过当事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反映出来,才会有利他合同的存在,在基于侵权行为等原因而产生的债的关系的情况下,债权人使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以代替向债权人履行,并非第三人利益合同的问题,而只是第三人履行的问题①。”依照上述观点,除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合同约定关系之外,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其他关系,如侵权赔偿关系等,不能成为债务人向第三人为履行的原因行为。但是,笔者不能赞同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在基于侵权行为等原因而产生的债的关系下,只要债权人与债务人对债之关系作出了约定,而使债务人向第三人为履行,仍不妨认定为第三人利益合同。

曾经有学者对“补偿关系”的称谓的妥当性进行过分析,认为“补偿关系”只可揭示在原因行为为有偿行为的情况下,债务人同意向第三人给付的原因,但不可适用于原因行为为无偿行为的情形②。其实,原因行为有偿亦或无偿时对于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成立并无实质性的影响,如果我们仅把它作为一种称谓,而忽略其字面意思,其结果并不会影响我们进行学理研究。实际上,学者们在阐述这一问题时也都是基于这样的立场③。补偿关系,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戴修瓒又称为“内部关系”或“填补关系”。“补偿关系即为使约定人对于第三人负担债务原因之约定人受约人之间之法律关系④。”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方式:附加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双务合同之上的为第三人利益合同;附加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单务合同之上的为第三人利益合同;补偿关系无须必为由契约而生之债权关系,以得为基于其它原因而生之债权关系,例如基于侵权行为而负担损害赔偿债务者,向第三人为给付,以代替向债权人为给付,而成立为第三人之契约⑤。

二、对价关系

“对价关系”是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其揭示了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之债权人自己不受给付,而约定使第三人取得权利的原因。如债权人和第三人之间有赠与关系,故约定债务人向第三人为标的物交付之履行;如债权人和第三人之间有买卖关系,故约定债务人向第三人为标的物交付之履行。

对价关系可以适用各类债的关系。补偿关系与对价关系各自独立,对价关系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都不影响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⑥。债务人不能以对价关系不存在为理由拒绝给付,如已为给付,不得请求返还。只有“要约人(债权人)对于受益第三人可依不当得利的规定请求返还⑦。”

台湾地区学者将这种原因关系分为两种⑧:一种是债权人为自己的利益订立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对价关系,如债权人为第三人的债务人时,为免除其债务,约使其债务人对于第三人为给付;另一种是债权人为第三人利益而订立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对价关系,例如债权人对第三人为赠与的意思而约定使债务人为给付,使第三人取得债权。

对于对价关系,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戴修瓒称为“外部关系”。“为第三人之契约,债权人自己不受给付,而约使第三人取得权利之受约人(债权人)与第三人之原因关系,谓之对价关系⑨。”

三、给付关系

给付关系又被称为“履行关系”或“涉他关系”,即债务人与第三人间的关系,实质上也就是“为第三人约款”所形成的主要权利义务,第三人因此而直接独立地取得请求给付的权利。如第三人直接要求债务人交付标的物的权利;如受益人直接要求保险人支付保险金的权利。

四、三者间的关系

1.补偿关系作为基本原因行为,与为第三人约款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关系究竟为何?在理论上有“并存契约说”与“单一契约说”两种不同的见解⑩。“单一契约说”主张补偿关系和为第三人约款二者已经融合为一个契约,成立、存续上彼此牵连,补偿关系无效或被撤销,为第三人约款也绝对无效,反之亦然。“并存契约说”则从主从合同关系的原理出发,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单向的从属性,补偿关系无效或被撤销,为第三人约款并非当然不复存在,只是因此会产生债务人对第三人的抗辩而已;反之,为第三人约款的无效、被撤销或因第三人拒绝受益之意思表示而归于消灭时,更不必一定导致补偿关系无效。

但是,不论持哪一种学说,在补偿关系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时,无论为第三人约款是随之消灭或仅生债务人对第三人的抗辩(包括权利不发生的抗辩、权利消灭的抗辩等),在债务人对第三人给付之前,债务人可以基于补偿关系不存在而拒绝向第三人给付。在债务人向第三人给付之后,情况则变得稍微复杂些。但通说认为,债务人此时不得以补偿关系不存在为理由而直接否定物权的变动,而仅能以不当得利的规定主张其权利。

2.对价关系是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原因关系。但对价关系的有效成立与否,并不影响为第三人约款的成立。债务人与债权人订立为第三人约款时,不必表明对价关系是否存在。对价关系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时,为第三人约款的成立并不因此而受到影响,债务人不得以对价关系具有瑕疵而拒绝向第三人给付;第三人对债务人请求给付的权利也与之无关,仅于债务人对第三人给付前,债权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将其因为第三人约款所取得的请求权转移给自己而已。

3.补偿关系与对价关系均不存在、无效,或被撤销时,即便存在向第三人履行的为第三人约款,债务人向第三人为履行也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因此,债务人自然可以拒绝向第三人为实际履行,已经实际履行的,也可以要求返还。具体而言:债务人在履行前,可据此对第三人拒绝给付。在债务人已经履行后,可以根据以下两种基本类型分别讨论:对于具有抚养生计照顾第三人利益和对价关系为无偿的合同,债务人可根据不当得利直接要求受益第三人返还所获利益;对于以缩短给付为目的的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债务人对债权人或受益第三人可选择其一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

注释:

①房绍坤.民商法问题研究与适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6.

②尹田.论涉他契约.法学研究.2001.1.

③[德]迪特尔•梅迪库斯.杜景林,卢湛译.德国债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582.

④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632.

⑤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632.

⑥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六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31.

⑦刘春堂.判例民法债编通则.三民书局.1984:263.

⑧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643.

⑨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633.

第6篇

1系统架构及功能模块组成

人事管理系统按照系统结构,可划分为三层架构,分别为系统管理员、部门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人事管理系统按照功能模块划分,可分为员工信息管理、请销假管理、日常考勤管理、事项审批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统计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员工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员工的姓名、年龄、出生日期、工作年限、部门岗位、职称、职务、学历等信息,除年龄、工作年限等逐年递增的信息由系统自动修正外,剩余信息由管理员进行维护。请销假管理模块用来实现员工请休假和加班管理等功能,包括了病假、事假、产假、探亲假、年休假等类型。对于各类请假,系统能依据各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自动计算出请假的时间段,对不合规定的请假申请,系统不允许通过。同时,该模块可增加值班调休功能。日常考勤模块用来实现员工上下班的考勤功能。根据目前企业通用做法,该模块设计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使用硬件打卡设备,如指纹机,刷卡机等,对于此种类型,模块要预留程序接口,实现考勤信息的互通。第二类是在模块中设计签到单元,员工通过系统客户端操作就能实现日常考勤功能。事项审批模块负责审批各类请假和人事申请等相关事项。依据不同用户级别,分为部门负责人审批和人事管理部门审批两级审批流程。员工绩效考核模块负责管理员工的薪酬、绩效、考核情况。根据系统功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系统自动完成的考核信息。如薪酬绩效、常规考核、请销假,加班等。另一部分为人事管理部门给出的考核结果。两部分结合起来就为该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信息模块作为人事部门对外宣传板块,用来人事管理工作动态信息和政策法规文件。

2系统核心功能技术分析

2.1考勤硬件设备接口设计

目前,市场主流考勤设备包括指纹、面部识别和刷卡等几种。这类设备的考勤信息传输分为实时和离线传输两种。实时传输需要设备和网络连接,考勤信息实时传送回后台。对此种类型,考勤管理模块需要根据设备厂家提供的参数信息设计接口,解析传输报文格式,得到考勤结果。对于离线类型设备,要用U盘等介质考取考勤结果,一般的考勤结果为Excel格式,这样考勤管理模块只需连接Excel和数据库,就可获取考勤信息。Excel表和MSSQL接口设计如下所示:Connect Interface{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conn.Open"Driver={MicrosoftExcelDriver(*.xls)};ReadOnly=0;DBQ="&Server.MapPath("test.xls")SQL="select*from[sheet1$]"}

2.2Ajax技术应用

Ajax(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是指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开发技术。通过Ajax技术,系统将前台发送的请求与服务器进行少量数据交换,再将结果反馈给前台程序,使网页实现异步更新。在人事管理系统中,由于存在着大量的系统后台查询,业务流程申请、审批流转,分级管理等方面内容,会大量用到Ajax技术,通过对Ajax调运机制原理深入理解,如下图1所示,再对返回报文进行不同类型的解析,以实现所需业务功能。

2.3数据统计功能设计

人事管理系统的信息数据统计功能至关重要,它为企业及人事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和方针决策提供依据。要对统计结果进行直观展示,需要用到柱状图、饼状图和曲线图等形象的表现形式。常用插件有:flash插件、基于JavaScript的图表插件和JGCharts专业插件。专业插件具有显示美观,可扩展性强等优势。

3数据库表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它为系统提供信息存储、数据检索、数据查询等功能。考虑到系统开发的功能性需求和开发成本,人事管理系统选取微软MSSQL作为系统数据库。基础数据表结构:员工信息表(User_table)、申请表(Apply_table)、权限信息表(Permission_table)、管理员表(Admin_table)、考核表(Performance_table)和信息统计表(Statistics_table)等。

4结语

第7篇

1高校人事管理概况

高校组织中的人员组成主要为教学、科研、管理和工勤技能等。其中教学、科研队伍是学校组织中的主体,管理和工勤技能队伍围绕着教学科研展开辅工作。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人事管理的业务量日益增大,业务种类显着增多,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高校人事管理除了要做好人员的“进、管、出”等工作外,更要强调以服务为中心,能够为高校人才队伍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高校人事管理的基础业务为编制管理、岗位管理、招聘管理、晋升管理、薪酬管理和其他事项等。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具有工作内容简单,但重复操作工作繁多等特点。当前的高校人事管理,通过借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水平,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

2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特点和要求

建设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目标,是提高日常人事管理工作效率,为教职工提供便捷的自助式服务,为校内其他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支持服务,为学校制定发展战略计划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

根据高校人事管理的业务需求,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应具备业务数据集中管理、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操作高度安全等功能,同时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系统升级能力,及快速的跨平台迁移能力,并能适应移动办公的需要。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需先从规范数据和规范工作流程入手,从人事管理系统网络化建设开始,逐步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平台,实现人事管理的数据共享、业务流程规范、查询即时快捷、人性化服务等功能。

在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建设中,应强调业务流程的规范化,通过搭建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规则的业务平台,规范行政人员的工作方式,跟踪业务处理过程,减少业务操作的人为复杂性,避免管理资源的内耗。

3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技术演进

3.1基于单机平台的人事管理系统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设计完成了以单机操作为主的人事管理系统,实现了人事信息的分类管理、即时查询和报表统计等功能,减轻了业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清华大学利用微型计算机设计了基于COBOL语言设计程序包的人事管理系统。人事文件记录存放在磁盘上,内存和磁盘能随时交换信息,克服了微型计算机内存有限的问题,使得文件长度不受限制,能够满足各种规模高校的需求。该系统能够实现人事资料存储、查询、删除、修改、人员分类和各种统计分析等功能。可直接实现人机对话,在当时计算机不普及的情况下,确保人事工作人员能够在操作手册的指导下,顺利使用系统完成日常的人事管理工作。同期,北京大学采用xenix多用户操作系统和informix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还有些人事管理系统采用dBASE数据库和BASIC程序设计语言设计。由于受到当时计算机软硬设备的限制,人事管理系统功能不可能太强,且信息存储能力有限,一般只在人事部门内部使用。

至九十年代,VisualFoxPro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具,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基于VisualFoxPro开发的人事管理系统,弥补了当时人事管理软件的不足,既可以完成人事管理的日常工作,又能够反映人事管理信息的变化过程,实现工资、职称、职务、学历等变动的动态跟踪,并可保留以往历史数据。这个时期,Office办公软件也开始广泛应用于人事管理工作中。

3.2基于网络平台的人事管理系统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各高校的校园网络建设日渐成熟,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也向网络化发展。北京大学开发了在校园网环境下运行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北京大学人事部各管理科的职能及信息共享的需要,系统由调配管理、职称管理、人才出国管理、系级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查询等六个子系统构成,实现了全校人事信息管理。

在实施人事管理系统网络化建设的初期,系统开发多采用C/S架构。通过客户端软件,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完成日常管理工作,并能够使用系统提供的数据处理、数据综合分析等功能。但是C/S架构在数据共享、远程操作等功能方面表现欠佳,特别是不能实现多人在不同地点对同一数据库进行操作。

基于B/S架构的管理系统,能实现不同人员,从不同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并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B/S架构是更加灵活的多级分布结构,非常符合分布式、实时数据操作的需求,并且在系统维护方面也很有优势,几乎所有的系统开发和维护工作都集中在服务器端,系统功能的升级通过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就可以实现。B/S架构大大简化了客户端,客户端可以通过桌面浏览器方便使用。

进入二十世纪,根据“大学资源计划”(UniversityResourcePlanning,URP)理论与系统框架,大学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开放的校园网络公共信息平台。复旦大学根据校园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按照“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和‘‘应用集成”的建设规范,利用MVC设计模式开发了基于J2EE架构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并逐步探索一条适合URP要求规范的高校应用系统开发建设之路。

目前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开发的主流技术平台是。NET架构和J2EE架构,而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系统正在研究和实施中。面向服务的架构是构造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方法,它将业务逻辑功能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使用,可以很好地适应高校人事管理的变化,易于完成与校园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

4结束语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建设,不仅提高了人事管理的效率,提升了人事管理的透明度,而且为教学、科研等部门提供了信息支持,逐步实现了高校人事管理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等功能。但目前的系统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开发周期过长,系统维护困难,决策支持能力有限。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项目初期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开发人员要充分理解高校人事管理的内涵和规律,有效整合校园信息资源,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