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智慧高效的课堂教学范文

时间:2023-05-18 16:37:58

序论:在您撰写智慧高效的课堂教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智慧高效的课堂教学

第1篇

关键词:教学智慧;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82-02

关于教学智慧,《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学智慧是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1]。小学英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是靠程序性知识和教学技术就能解决的,它对智慧具有内在的和必然需要[2]。教学智慧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一、教学设计环节――用教学智慧建构生态课堂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小学英语教师把精力放在研究教材上,放在研究学生上,放在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上,放在构建新的教学结构和模式上,要充分运用教学智慧,变应付性为实用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力”,张扬师生个性,从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巧妙预设,创设情境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学得,更多的是习得。学习英语,就像学习其他知识一样,通过背诵、记忆来掌握,这样的学习困难且容易遗忘;而习得则是在一种环境下,不自觉地融入到学习英语的情境中去,这样的学习轻松且不易忘记。因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老师的智慧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英语。

(二)独具慧眼,挖掘题材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以生为本,遵循“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其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只有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发挥学习的价值。虽然现在关于小学英语的书是铺天盖地,其形式也是五彩缤纷,然而其内容却是参差不齐,这不仅需要老师用其智慧的眼光去发现优秀的教材,更需要老师深入挖掘教材,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动、直观、有趣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从而使教学更为有效。

(三)匠心独运,设计练习

小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必须借助作业练习来完成。作业练习是每堂课都是必不可少的,优秀的作业练习能适时地为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服务;优秀的作业练习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优秀的作业练习也闪烁着教师的智慧光芒,可克服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单向思维、封闭思维的弊端,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多元、主动、创新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实施环节――用教学智慧实现动态生成

教师要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涛,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生成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程,通过实践不断地总结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智慧回归课堂,真正实现用智慧演绎精彩的课堂生成。

(一)妙手偶得,妙笔生花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将焦点集中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以及学生的主动发展上,课堂上有互动、有交往、有对话、有沟通了,课堂形成了教学生命场,它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其中不乏一些偶然性的因素。这些因素不是事先布置好的。作为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随时捕捉那些大家所忽略细节,然后加以挖掘利用。比如学生的怪问题、怪动作、怪要求、怪表现等,面对每一个这样的“怪插曲”,教师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魄,正如马克斯・范梅南讲到的“机智表现为克制,机智表现为对学生的理解,机智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机智表现为潜移默化,机智表现为对情境的自信,机智表现为临场的天赋”等等[2],只有当我们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课堂上的“小插曲”,我们才能转不利的环境为有利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正视错误,因势利导

“错误”是一笔可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积极思维时闪烁的瞬间火花。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错误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课堂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偏差”、“失误”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有时教学中的一些“失误”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面对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而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所在,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在这一点上,可以转移话题、转换看问题的视角、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冷处理、让学生歪打正着、对学生的异常言论或动作进行化解、把尴尬事化为善意的笑谈、在发现疏忽或失误后脑筋急转弯等等。

(三)捕捉异端,点石成金

小学生思维活跃,在回答问题时常常给我们出于意料的答案,然而这些答案却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信息量,这些信息无疑是可贵的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这些意料之外的答案时,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也正体现了教师智慧的灵光。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激发学生的智慧,让师生共同参与问题的探讨,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创造的火花。

三、教学反馈环节――用教学智慧完善课堂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反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教学之初,教与学都需要通过回馈式反馈做好教学的各种准备;教学进行之中教与学的双方都须借助于各种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教或学的行为;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学双方都要知道有关教或学的结果反馈,从而强化各自适应的行为和巩固成功经验,并使错误的反应得到有效纠正。由此可见,教学智慧在教学反馈环节有着很大的应用空间[3]。

(一)及时反馈,实现高效

课堂教学结构安排,一方面要符合教学规律,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看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就要及时收回学生的信息反馈,小学英语教学要讲讲练练,边讲边练。每一次练习都要及时反馈信息,把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采取合适的方式公开地予以纠正,使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调整教学程序,有目的地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二)全面多元,肯定鼓励

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反馈评价,要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全面的评价。并且多用激励性评价,发挥反馈评价的激励性作用。智慧教学的评价,能充分把握好评价的尺度,肯定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回答,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自己不急于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们自己评价,并要求师生们一起很乐意地倾听他的心声,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双方都得到发展[4]。

(三)智慧反思,追求完善

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方向的、完整有序的复杂信息传递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教师既是教学信息的传输者,又是反馈信息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控制器。这就要求教师要智慧地反思,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敏锐机智并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达成通融共生、自由和美的课堂教学境界。

总结

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智慧地教、智慧地学,教师教得学生更智慧,应该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5]。小学英语教学不是机械的知识授受活动,而是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智慧引领知识建构、关照生命成长的过程,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开放、和谐、积极互动的课堂,是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合作的场所,这样的课堂集统一性、趣味性、启发性、民主性为一体,这样的英语课堂教学必然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加]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杜萍,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2007,(6).

[3]程广文,宋乃庆.论教学智慧[J].教育研究,2006.9.

[4]邓友超.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卢红,刘庆昌.论教育智慧[J].山东教育科研,2001,(4).

Teaching Wisdom: A Way to Improve Primary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RAN Juan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第2篇

关键词: 教学智慧 学习兴趣 化解矛盾

“预备铃事件”和“小日本事件”只是我在中学地理教学生涯中遇到的两次课堂偶发事件。在短短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执教过很多班级、很多学生,有十分优秀的也有调皮捣蛋的。当然,课堂偶发事件经常发生,有让我措手不及的,有让我深深反思的,而这两次事件比较典型。在处理这些事件后,我深深感到:拥有教学智慧在教育中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它是化解师生矛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秘密武器,是活跃课堂气氛、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下面就说说这两个事件。

我执教的班级里有几个课堂纪律比较差的学生,屡教不改,尤其预备铃响后,班里还是很吵闹,有一天,预备铃响后……第四节地理课开始,我像往常一样拿着书本走进教室,看到学生一个个随心所欲、交头接耳,完全没有要上课的意识的样子,看着他们一个个懒懒散散、对我视而不见的样子,我顿时怒气冲天,忍不住就要大发雷霆,但转念一想,如果就这样冲出教室,会有效果吗?以后课堂会变好吗?我必须想个办法治治他们。

于是,我显出很懒散的样子,目光移向窗外,外面有落叶在飞。我有气无力地说:“同学们,你们好!”他们定定地看着我:不解、吃惊、疑惑。有几个学生随声附和:“老师好。”

班长站起来问:“老师,你怎么了?”这时的课堂已渐渐安静。

我仍很懒散的样子,保持1分钟的沉默后说:“你们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一个没精打采;注意力在课堂之外,对你们不够热情,对课堂不够主动的老师。”

“不喜欢!”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你们给老师的表现呢?伴着这优美的铃声,你们说话的说话,聊天的聊天,写作业的写作业,下位的下位……再看看你们的精神状态,懒洋洋的。现在外面的太阳很灿烂,可为什么我看不见你们精神抖擞的样子呢?”

许多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一个个低下了头。

看到学生有所触动,我继续趁热打铁:“其实,无论谁都有优缺点,在众人面前,为什么要把自己不好的一面表现出来,而不把自己好的一面释放出来呢?我们不单要学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做事。我希望我的学生在课堂上是积极的、热情的、活泼的、上进的、充满朝气的……”

在说话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悄悄坐好了,挺直腰身,面带笑容,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定格在我的脸上……我的目的达到了,这就是所谓的“预备铃事件”。

还有个事件发生在我讲授初中地理《日本》这节课时。为了学习这个与中国有着特殊关系的国家,备课时,我特地将民族与矛盾内容淡化,将重点放在日本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中。本来我的预设是:学生讨论日本的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完成表格,可是有的学生却在课堂伊始就唧唧歪歪,“日本鬼子”、“打倒小日本”一些激愤的语言瞬时爆出。

我顿时感到十分无奈,本想附和这些学生,谈一谈日本人的恶劣行径,但转念一想:我们的教学是为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必须教他们正确地看待历史。于是,我引导他们思考:“虽然历史让我们和这个国家之间有着深深的隔阂,但是在历史进程中,它发展成了一个发达国家,而我们还停留在发展中国家阶段,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一下子沉默。

我接着又问:“其实日本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你们知道有哪些吗?”教室里立刻沉寂了。

我抓住机会马上说道:“其实学习他们的长处并不代表我们忘却历史,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过激的语言和行为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壮大自己才是硬道理。”没有人讲话,更多的是学生的沉思,说明他们的观念已经开始改变。我的目的达到了,这就是所谓的“小日本事件”。

处理“预备铃事件”和“小日本”等各种课堂偶发事件,增强了我的课堂调控能力,同时时刻提醒我,具备教学智慧是多么重要、多么必要的,它给了我很多启示:

其一,教学智慧是化解师生矛盾的有力手段。最近几年,媒体不断报道一些由于师生之间未能正确处理矛盾,造成老师或者学生人身伤亡的悲剧。我的体会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偶发事件,教师都不要轻易动怒。否则,学生会认为你是一个无能的老师,只会看你的笑话。因此,教师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学会低调处理这类容易让人头脑发热的事。学会“冷处理”,可以使我们在难堪的处境中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依然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教育教学的智慧或许就会在这一瞬间闪现,为以后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赢得主动。

其二,教学智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秘密武器。中学地理在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心目中是副科,这种观点会有意无意传递给学生。因此地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频率相对来说比较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智慧不仅能使课堂中的尴尬化于无形,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其三,教学智慧需要教师熟悉学生。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每个班级、每个年级都有自身的特点,老师要学会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敏锐地察觉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快速调整课堂教学手段,采取灵活而有效的措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第3篇

[关键词]自主 智慧 劳技 实效

[中图分类号] G40-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79

自主、智慧课堂是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新课标理念设置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智慧课堂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个性化。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学生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教材积极建构。第二,民主性。表现在课堂里师生间的交流学习充满民主气息。第三,和谐性。指课堂中教学气氛静而不死、活而有序。第四,思维性。整个课堂环节的设置合理科学,既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第五,有效性。由于师生的个性和智慧得到展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果是高效的。

一、找准合理性目标,预设自主、智慧课堂

1.在课程标准里找“基点”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是我们教学的源头,是方向。课程目标设计分总目标和年段目标,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因此,教师在预设课堂教学目标前一定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找到本学段的目标“基点”。

2.在单元中找“落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是以专题形式来组织单元的,编者在每个单元伊始都编有一段单元导语,那一段短小精悍的语言引领着学生进入单元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着教师和学生准确把握好每一单元的学习方向。

如苏教版劳动与技术课五年级上册“家政”单元,就要求学生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种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学会清洗常用的餐具;学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实践自主、智慧课堂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操作性强。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可以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纲要》指出:“劳动与技术课程应贴近现实生活,在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会制作、创造新生活。”如何让劳动与技术教学走进生活,让劳动与技术课堂更加生活化,既而使劳动与技术教学更高效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运用体验式、参与式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生成。教师要包容学生解决问题时的错误,悦纳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失误,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发展性、激励性评价中,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展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

1.有效讲授

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很好的把握,不仅要做到“当讲则讲”,更要追求“讲就精讲”。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中国结》一课中的“鞭炮结”内容,教师示范“井字互套”法时,可以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指导学生操作:“1压2,2压3,3压4,4穿1。”教师讲解时的儿歌贴近学生生活,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让学生很容易操作。

2.有效示范

教师的讲解示范是劳技课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按步骤进行示范操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先讲解后示范,也可以先示范后讲解,还可以边示范边讲解。 教师讲解的语言要通俗、精练、准确,既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又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示范的动作要稍慢、清楚、明示,操作过程要有条理,可见度要高。

(1)教师的示范操作要规范。教师的示范操作常常是学生借以模仿的唯一榜样。只有教师规范化的示范操作,才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劳动技能。

(2)教师的示范要清楚。教师的示范操作只有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才能使学生获得操作过程的清晰表象。要做到这一点,其一是教师的教具要足够大,如果电化教学手段达不到理想效果,可以把教师的教具、范作按比例放大,教具的颜色也要鲜艳、醒目,以利于学生清楚地观察。其二是一些技术上的关键难点,教师示范时一定要慢些,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思考,有时甚至可以重复示范。

3.有效反馈

有效的教学依托有效的反馈,因此反馈要适时、恰当。有效的反馈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反馈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捕捉有效反馈。比如,在上《木蜻蜓》一课时,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试飞,教师发现有一位女生的木蜻蜓在上升后出现了摆尾的现象,不一会儿,木蜻蜓就一头栽到地上。对此,教师没有直接说出原因以及改进的方法,而是让学生一起来思考,根据自己的制作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原来是蜻蜓翅膀两侧重量不一造成的。鉴于此,教师激发学生继续思考,还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木蜻蜓飞得更稳、飞得更高,这样学生的探究兴趣就更浓了。

4.有效管理

有效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要让学生放开头脑去想,放开手脚去做,但又要有目标、有方向。

三、多元评价促学习,反哺自主、智慧课堂

教学评价主要是指过程性评价。评价应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提倡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评价。

在上《组合笔筒》一课时,在实践过程中,有学生发现剪下来的卡纸废料掉在了地上,他就马上捡了起来。我就立即在全班表扬了他:“你真是个卫生标兵……”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就很少看到地上有纸屑的现象了。

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评,说说自己作品的优点、不足,交流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困难,解决的方法,让自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提高的过程。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各项具体的要求以及在小组内同学的交流中,统一认识,尽量对作品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评出优秀作品后,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评价的理由,也可以交流自己的制作心得。在评价过程中,应努力使学生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评价内容上讲,可以评出“速度之星”“精品之星”“创新之星”“整洁之星”等。劳技课堂中,教师要进行多元评价,在评价中发现学生的优点,使多种评价活动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积极向上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得以发展潜能,从而让学生充满自信,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第4篇

一、从评价体制入手转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个学生的好坏在长时间内我们不能用成绩来衡量,一个人对一个国家的贡献也不能用创造价值的多少评价,一个清洁工和一个工程师对一个国家来说都很需要,同样我们对于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不能用单纯的学习成绩来评价他们,从小用学习成绩来评价孩子,对于成绩优秀的孩子暂且不说,而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其会感到“我学习成绩很差,老师、同学都瞧不起我,父母对我没有希望,我已经是个坏孩子了”,在自我的定位中无法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渐渐地就会对自己没有了信心,失去了努力的方向。要知道我们身边也许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神童”,只是我们没有用关切的眼光留意过罢了,致使那些“神童”“泯然众人矣”。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英才而是我们不会用英才的眼光发现他们罢了。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的评价体制,单纯用成绩作为尺度来考查一个初长成的孩子的话,只能扼杀更多的“爱迪生”。

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从小就在自信中成长,在今后他们就不会在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了。从长远来说,社会就不会出现“马加爵”这些异类了,悲剧的后面添加了很多人的思考,思考中期待评价体制的改变。

二、从情感教育上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和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传授同一知识,其效果是大相径庭的,一个一流的老师绝对是很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的,因为一个人的情商在很大程度上比智商更重要。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我们要在每一节课上都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无论你讲再多的例题,学生都觉得比不上一个故事听得有趣,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故事能够唤起学生沉睡的心灵,更能够唤起他们疲惫的思维。学生只有在快乐中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自己心甘情愿获得的东西会比老师强塞的知识记得更持久,自己运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每一个人的情感和智商都是有周期性的,就连同会调节情绪的大人也有心情不顺的时候,更不要说是一个孩子。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心理反常期,情绪会变得不稳定,让人难以琢磨。而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对孩子关心呵护,要知道我们不光是传道更是解惑。我们要抓住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悉心的培育,从心理和思想各方面把握学生的动向,以情感人,用道理来说服一个学生。这样,我们的课堂让他们得到认可,我们所教的学科让他们感兴趣,他们就会有学习的动机。

三、以活跃的课堂教学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及年龄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因材施教,灵活地选择教材教法,成为学生潜能挖掘、创造的开发者,潜心研究最佳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

(1)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的风趣幽默、抑扬顿挫的语言交流加上优美的肢体语言,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教师的情感所感染,会动用各个器官挖掘自身潜能,彰显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新知。

(2)随着学生的学习节奏改变课堂节奏。为确保每节课顺利地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对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随时调整课堂教学环节时间比例,每节课的当堂检测必不可少,检测情况同时也是下节课的备课及改变教法的依据。

四、注重个别学生的特殊才能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得到

认可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对某一种东西很感兴趣,而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总是提不起兴趣,他们对课本上的知识总是被动接受,根本不放在心上。如有这样一个学生,总在我上课的时候往窗外看,在课堂上我提醒了好几次也不起任何效果,他好像就是管不住自己。在一次课间,我将他单独叫到了办公室,那天我很有耐心地和他聊天,而不是一贯地劈头盖脸地批评指教,我从他的家庭成员到他感兴趣的事情问起,最后转移到为什么上课总是朝窗外看的这件事上,他很认真地告诉我,“我在看窗外的树叶听课的情形,老师,你知道吗?在音乐课上和数学课上树叶的摆动是不同的……”这期间,我一直没有打断他的谈话,当我和他的对话结束时,我很认真的点点头,在心里默许,“那是一个‘达尔文’”,我差点因为自己的而无知而葬送了一个热爱自然和生活的孩子。我告诉他:“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听好课才是重要的,因为学习科学的前提是学好数学,这样你才会将你要研究的数据整理出来。”孩子满意地从我办公室走了。之后,他再也没有在我上课的时候向窗外望过。一个教师了解一个学生的动机这是必须的,一个人的动机必然和一个人的思想心理有很大的关系。若干年后的一个元旦前夕,我收到了一个制作精美的树叶卡片,正是那个学生,他后来学了生物学。因此,我们要用心发掘学生的天赋,成就每个学生所固有的特长,让其从不同方面得到认可。

第5篇

一、诗性智慧与诗性教育

在意大利美学家维柯所著的《新科学》一书中,维柯谈到了诗性智慧。在维柯看来,诗性智慧是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的共同特征,人类社会的起源是感性的,也是热情的,并且包含了原始的毅力和活力。诗性智慧是基于情感和想象的,以超越世俗功利为目的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其主要特征是强烈的感觉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人文学科诗性教学过程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教育的诗性智慧既体现在教师对待教育的热情和激情上,又体现在教师充满生命激情和活力的课堂教学上。诗性课堂教学是教师灵性与诗性智慧的自然外化,教师应当具有诗性文化素养,并让这种修养转化成一种诗性气质,拥有一种诗性魅力,能把握诗性教学过程中抒发激情的最佳时机,让诗性教学活动焕发活力。

诗性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着力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优良品质。诗性教学强调要利用学生的诗性智慧特质,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让学生养成创造性思考的习惯。教师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精神需要,依据诗性教学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能力的提升与智慧的开发。

在人文学科诗性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具有赤诚的爱心,能够尊重学生天性,也能呵护学生的灵性。教师关注学生发展,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绪,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思考与感悟,从而让诗性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

二、诗性课堂教学

在人文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营造诗性课堂氛围。课堂是诗性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诗性教育活动的重要空间,诗性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要让学生在诗性课堂氛围中获得快乐,也让学生在诗性课堂氛围中学会思考天地人生,并能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锋。

诗性课堂教学遵循诗性教育规律,使课堂成为富含诗性智慧的理想场所。诗性课堂教学,意味着师生敞开心灵,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在诗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能够有效互动。教师爱讲,学生爱听,遇到精彩之处,大家能共同体验,共同思考,共同感受,共同启发。教师通过充满诗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一种令人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兴致勃勃,身心欢畅,如此一来,就能激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诗性教育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及诗性智慧能力的提高,注重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索未知的动力,这一切决定了学生身上带有浓郁的诗性色彩。诗性教育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及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人文素质的关键是人的感情和情感,营造诗性教学氛围有时需要创设情境,以教师的诗情拨动学生心弦,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教师要善于创设与诗性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带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主动进入与教师的同向思维,从而达到绝佳的讲课效果。教师可以根据诗性教学内容设置有趣的情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采用生机勃勃的诗性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如同身临其境。在这样真实的情景中进行训练,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活跃诗性课堂教学气氛。

具有深厚诗性智慧功底的教师讲课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教师要调动自己的情绪,讲课充满激情,并且蕴含人生大智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并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和责备,从而使学生对诗性教学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么做有利于教师加强对诗性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控,师生在诗性课堂教学上不仅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生命激情和活力,而且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和思维上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悟性的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看重悟性的提升,培养人的悟性是诗性教学的内化功能。教师在诗性教学过程中,要有想方设法启迪学生的悟性。悟性系多层次多角度的跳跃与发散的思维过程,悟性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在跳跃与发散的思维过程中把握事物本质。在从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中,悟性激发学生诗性智慧能力的快速生成。在学生成才过程中,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悟性,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将诗性教学内容阐述得深入浅出,既有趣味性,又有深刻内含。

第6篇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把课堂教学中心的教师转变为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强行灌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权威,主导着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而学生始终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一堂课45分钟的教学过程教师至少要独自讲解40分钟,讲台基本上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留给学生们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远远不足。传统教学模式是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边讲一边板书,学生一边听一边忙着抄,这样的话同学们还是有足够的时间来记笔记的,以便于以后的复习。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论的影响,教师不放心学生,不敢把课堂交给学生,所以要求教师自己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尊重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放手、放心地把学生带人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确保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权利,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的话就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了,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了。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要求上进与表现的需要,所以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要注意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和表现的机会,以帮助学生发展和提高自己,最终实现学生自己的全面发展。陶行知先生讲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退居二线,要请学生上讲台来讲,必要的时候不时给予鼓励,而教师只要做好组织者的工作就可以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了,才能把它学好。兴趣的培养也不是一两天的功夫就能搞好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讲课要形象生动,语言要幽默风趣,导入新课要新颖,要引人入胜,可以采取小故事、小品、相声,也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点最新的国际、国内时事资料、视频。

二、要与时俱进把政治课教活,就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上都要创新

传统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工具也比较落后,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走进了课堂,成为了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工具。近几年很多学校都安装了电子白板,在这种先进的多媒体的教学工具的帮助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枯燥、无味的政治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投影,把它制成一张张幻灯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视觉效果更好,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创新,让学生走进生活,是新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

政治学科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政治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把政治学科与平常生活结合起来的原则进行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时,可以举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事例,人每天都要消费的,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说说自己消费的情况,在结合具体的事实讲清属于哪一类消费,由此引出学生们应该树立怎么样的消费观,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传统教学方法多半是讲授法,新教学方法强调要让学生来讲,教师只需要负责组织就好了,教学形式也较传统模式不同,新的教学形式提倡的是合作式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再如讲到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课社会发展的规律时,可以先提前布置学生查资料,找出社会发展的规律,上课时可以分组请代表上台板书,可以分成三个组进行:第一组,负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第二组,负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第三组,负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在三个代表板书之后,再分别请他们上台演讲,在讲了以后,请同学们一起提意见,这样的话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课堂教学也是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第7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效性;亲和力;反向偏爱;表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的老师专业知识过硬、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但教学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尤其近些年随着高学历人才的大量引进,许多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担任普通中学的老师,这些专业知识深厚的老师和一些本科或专科老师相比并没有展现出明显优势。这是为什么呢?经过调查,教学成绩不出色或课堂实效性差的老师大多与学生的亲和力不强。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这个舞台?从表面看是个教学经验和教学技术熟练程度的问题,但离开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否则课堂教学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毫无活力,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日本一家报刊曾对千名学生进行调查,有52%的学生希望教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而喜欢知识渊博型的教师只占31.1%。亲其师,则信其道。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需赢得学生的心,提高老师的亲和力。

亲和力与教师先天的性格、秉性有关,也与教师后天的“亲和动机”有关。在这里重点探讨怎样爱学生才能有意识地提高教师的亲和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亲和力就是“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是教师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的热爱。爱学生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也是教师履行好职责的前提。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爱每一个学生不是毫无原则、毫无方法地对待所有学生。这其中也要讲究方法、策略,要智慧地去爱学生。

一、反向偏爱

在我们的学校里,总会有一些学习上有困难或行为上有偏差的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这样的同学虽然只是少部分,但恰恰是这部分学生他们的学习状态会对课堂气氛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对学习又没有足够的兴趣,那么这些学生要么无精打采,要么东张西望,甚至当堂大睡或干扰教师授课。采取批评教育往往收效甚微,放任不管又影响课堂教学,很多老师对这样的学生都很头疼。但如果老师能给这些学困生一些“反向偏爱”,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学习《细胞增殖有丝分裂》这部分内容时,因为课件图片较多,班里有一名出名的“瞌睡虫”也多看了两眼屏幕。刚一下课,我便走到他身边悄悄地说:“刚才我发现你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很快”,他的眼睛一亮(老师刚才竟然注意到了我),“下一节课我想找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模式图,你能画出来吗?”(有点难,但好好准备一下,应该可以)“没问题!”他点头道。下一节课,我刚一提哪位同学能到黑板上画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模式图,他就高高地举起了手,而且非常快速地画了出来。因为难度较大,其他的同学都大吃一惊。在同学们惊奇、赞叹的目光中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我马上说:“画得太棒了,这部分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你刚学习就掌握得这么好,说明你的智力水平可真不低呀!”他听后笑了,眼睛闪闪发光,认真听完了整节课,我又及时给他以肯定。一节课、两节课……慢慢地,他越来越喜欢学生物,成绩也越来越好。

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过于宠爱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冷落那些学习上落后或有这样、那样毛病的学生。我们如果能把更多的爱分给更需要爱的学生,这样的爱将会更有意义。

二、要爱学生先注意表情

爱学生要发自内心,但却不能藏在心底。经常听到有老师抱怨自己都是为了学生好,结果学生不领情。当你用厌恶的表情对学生说“我是为你好”,他会相信吗?当你用冷漠的眼神注视学生时,他能感受到你的关心吗?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冷面孔,无论他怎样表达对学生的热爱,恐怕也没有可信度。相反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对立、疏远等负面情绪及不合作态度,阻碍教学的有效开展。

微笑是最能体现教师亲和力的表情。微笑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感召作用,能表现教师的友好态度,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课堂上教师的微笑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积极响应,主动思考,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严厉的教师可能能顺利完成知识的传授,但学生是否真正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当学生走神时,一个略带恼意的表情,当与学生想到一起时的一笑,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一个鼓励安慰的眼神,都能给师生带来心意相通的意境,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学生学习起来自然会心情愉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雪莱说过: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形成学生对老师的良好态度定势,当这种情感通过教育的技巧“投射”到学生心灵中去,被学生理解时,便会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