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16:11:31
序论:在您撰写国际经济动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原因
我国经济学界在研究和探索本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原因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不过对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原因见解不一。有的学者重在研究和探索危机的制度性原因;有的学者既研究制度性原因,也研究非制度性原因;还有的学者在研究和论述体制层等方面的原因。
不少学者探究了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制度层面的原因。部分学者认为,当前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虽然呈现出与以往危机不同的特点,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次危机并未超出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判断和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是形成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而金融资本贪婪和逐利性则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另有部分学者认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泛滥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其实质就是由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发展所必然产生的生产过剩,而且是跨国移动生产过剩。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每一次危机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但危机的根源却是一样的,即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新自由主义确实是当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使得危机更加深了,但新自由主义不是危机的根源,抛弃新自由主义不能解决危机问题。
有的学者既从制度方面又从经济运行体制等方面论述本次危机的原因。部分学者认为,虽然经济因素确实在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诸如政治、制度和监管等非经济因素同样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略的。另有部分学者认为,信息机制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简单易于理解的金融工具更有利于信息传递和金融稳定,而过于复杂的金融创新则可能在投资者之间形成新的信息不完全,导致投资者的风险识别状态发生系统性改变,最终诱发金融危机。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导致经济周期和危机的直接变量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资本积累的速度消费需求降低利润率下降投资剧降经济危机。
有的学者从经济周期、收入分配视角等其他视角对本次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部分学者认为,本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虚拟经济周期运动的内生产物,深层原因在于强势美元格局形成过度消费和虚拟资本膨胀间相互加强的循环,导致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过度偏离。而美国经济危机最终转化为世界经济危机,则是因为各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出现了高度的同步性,是它们之间相互叠加共振的结果。另有部分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于美国经济中软预算约束现象的普遍存在。美国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可以描述为:软预算约束道德风险金融创新激励金融创新过度信贷膨胀大量呆坏账加剧金融脆弱性利率提高和房价下跌时的风险集聚金融危机。还有部分学者从收入分配的视角对本次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第三波全球化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收入分配的格局。在各国之间与各个国家内部,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在加深。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导致了宏观经济的金融化和消费者的债务积累。而新兴工业化国家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大压制了国内需求。这些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间接地为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提供债务融资。这种局面本质上就是一种无法持续的全球化。伴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美国次贷危机传导到全世界,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总体分析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部分学者认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缺乏强劲动力。美国和欧洲处于金融危机后的缓慢复苏阶段;其复苏到危机前的快速发展轨道可能性较小。在国际贸易环境方面,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将极大压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空间。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低碳经济可能成为发达经济体新型贸易壁垒。
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危机将促进国际力量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新兴大国经济群体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是引发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国际力量格局变迁、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以及全球治理架构形成的关键因素。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现有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特别是国际金融体系,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并且无力应对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对此,国际社会共同要求改革金融体系,建立新的经济秩序。
还有部分学者指出了后危机时代的另一些新特点,一是新自由主义的思想与改革方案逐渐式微,经济稳定和收入公平分配会得到更多的重视。二是大政府取代大市场,在经济治理上再次占上风,但美国市场经济模式难以发生实质性变化。三是世界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调整,全球经济失衡将有所缓解。四是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发展,产业调整转移将出现新变化。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的学者探讨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并指出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部分学者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根本属性在于无约束的纯信用本位货币特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正是在这种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储备国道德风险作用集中表现。另有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能有两种方向:一是各国通力合作创造出超主权的国际货币;二是欧元和人民币不断崛起,与美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多基准货币的新国际货币体系,而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问题是本位货币的选择,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摆脱对单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由所有参与国共同管理。
国际金融动态
希腊议会通过财政缩减计划。2011年6月29日,希腊议会通过了中期经济紧缩计划, 该计划包括要在2015年之前再削减284亿欧元的开支,并且要完成一个500亿欧元私有化改造。根据希腊政府与欧盟和IMF达成的协议,希腊需要在2011年平衡收支280亿欧元, 具体措施主要是出售一批国有资产,以及一系列增税措施,针对对象为公务员薪金、 酒吧和餐馆, 以及用于供暖的燃油消费; 同时还将个税起征点从1.2万欧元降低至8000欧元。
信用评级加重欧债危机。国际信评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7月13日宣布, 将爱尔兰政府外币和本币债券评级由 “Baa3”下调一档至 “Ba1”的垃圾级, 评级前景为“负面”。惠誉在7月13日宣布将希腊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CCC。7月5日, 穆迪将葡萄牙评级下调至垃圾级。这样, 欧元区已经拥有三个 “垃圾级” 的债务国家了。大公国际将美国国家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7月14日,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将美国国家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大公国际预测,美国政府债务2011年和2012年的增长速度都将高于8%,大幅度高于同期经济增长率,2011年至2015年美国政府债务上限至少还需要上调5.5万亿美元, 才能满足政府的融资需要,用以弥补美国赤字及偿还利息等各项资金缺口。美国公共债务占GDP比重目前约为112%,美国的战争费用、福利支出从不会因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收入缩减而减少,相反是不断增加。
透过现象看国际金融新变化
1、传统金融中心地位在下降
金融中心一般要有强大的经济腹地,如果这个区域经济能长期稳定增长,靠近经济中心的金融中心也将受益。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造成美国经济一直在复苏边缘,欧洲深受债务危机困扰,日本经济虽曾一度有所好转,但在大地震冲击下,又陷入衰退。与此对应的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却与发达经济体处在不同经济周期,国际资本大量涌入新兴市场经济体。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和欧洲的金融中心受到一定冲击,在各个市场的份额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了主导地位。从银行业来看,全球2/3的银行资产还是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它们获得了全球投资银行收入的3/4。从股票市场看,全球股票市场市值的2/3仍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香港和新加坡。从债券市场看,超过70%的公募和私募债券以及80%左右的未到期的利率衍生产品在美国和欧洲的金融中心交易。外汇交易中,96%的货币对中包括美国或者欧洲货币,美欧占据了全球70%的外汇衍生品市场份额。然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也让美欧感受到了威胁。
2、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中心地位在上升
全球多中心的格局将更加明显。在伦敦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GFIC)中可以发现这个现象。伦敦、纽约、香港仍排前三。亚洲的金融中心进步很快,上海、孟买、首尔等金融中心排名在上升。全球金融中心前20中有8个是亚洲的金融中心,相比而言,北美有6个,欧洲有5个。而在2007年3月的GFIC1中,前20名中只有3个是亚洲的金融中心。未来,亚洲等新兴经济体将在经济发展、财富管理、资金融通等方面创造出巨大的金融需求,这些国家的金融中心将获得发展良机。从经济增长情况看,1990年美国和欧盟的GDP占全球的2/3,但到2009年,只占全球的50%左右。根据IMF 《世界经济展望》预测,到2012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长率在6.4%,先进经济体将只有2%左右。未来,新兴经济体仍需要大量的金融活动支持,在股票筹资额等金融市场指标上将增长十分迅速。中国的上海、深圳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以及印度证券交易所全进入2010年全球股票融资的前十名。
3、国际合作减缓了金融监管上的竞争
监管环境是决定金融中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稳定而有效率的监管不但可以推动金融中心保持创新动力,而且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条件。具体来说,政府制订的监管规则和程序是市场参与者选择经营地址的重要考虑因素。监管环境同样也会影响市场效率和市场创新动力。好的监管环境不但有利于消费者,而且有利于金融市场发展,帮助减少由于市场无效和监管套利带来的市场扭曲风险。自从里根和撒切尔在上世纪80年代掀起放松管制运动以来,监管者一直力推金融自由化。但是这次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业很大教训,金融政策制订者更加重视金融监管,对未受监管的产品和市场的风险容忍度在下降。同时,全球监管者也逐步认识到监管必须是全球性的,因为如果不是全球性的,就会出现监管套利。二十国峰会责成金融稳定理事会会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制订金融改革政策建议,修改金融部门标准。可见,未来各金融中心在金融监管的要求上将趋于一致,金融中心之间的监管差距和套利也将逐步减少。过去依靠轻监管和低税收发展起来的金融中心将在国际政治压力下艰难生存,要么维持现状,要么遵守国际准则。
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动态的对策分析
对于在未来 国际金融秩序如何去做 ,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国际金融动态:
1、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调整。虽然我国的经济体制与政治基础已决定了此次全球化的金融危机不可能对我国产生致命性的打击,但是危机也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缺乏必要后劲的事实,出口发展型经济模式具有强烈的外部性与易受外在经济环境的感染性,而且,在危机自保意识的驱动下,这一受制于人的模式也恰好给进口国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危机输出通道 " 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性债权国,我国不得不言不由衷地与美国同台共舞的事实就是这一问题的写照。我国政府需要在优化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功能最大释放的基础上,以扩大内需为手段来平衡我国的内外经济循环系统,从而摆脱受外部经济环境的掣肘是当下我国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秩序, 并赢得足够话语权先决性条件。
2、坚持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尽管人民币国际化是对一个国家货币政策及金融监管能力的系统性检验与评估,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但是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亦具有强大的战略意义,如它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能够使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对世界其他国家资源的利用,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转移国内的经济压力,形成对美元的相对抗衡等。我国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 因为缺乏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不可能单纯凭借政策的推进而获得人民币持续国际化的成功;二是必须不断地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提高市场流动性,从而为非居民交易铺设便利条件;三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四是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而带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五是提高我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以应对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结束语
一、中国企业只有不断提高动态能力才能获取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条件。随着市场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和企业成长对环境依赖性的增强,企业很难依靠传统经营方法获取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增强动态能力才能创造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企业在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必须能够迅速整合、建立和重构其内外部资源和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它是对企业目前拥有的知识存量和新知识的开发,逐步整合和改进现有的能力和提高效率,使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其中,“动态”是指为了与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相协调,不断更新各种功能性竞争力的能力;而“能力”强调的是为了适应动态环境的要求而进行的整合、重构内外部资源等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动态能力是一种培养能力的能力,企业能够利用其能力从事组织活动。
动态能力理论从内部、外部两个角度人手研究动态环境下企业成长问题,十分关注外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特别强调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整合,认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就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动态能力理论的思维逻辑是:外部环境分析――寻求新机遇和威胁――响应新机遇的战略及内部能力的调整――寻求完成新机遇和规避风险的合作伙伴――合作竞争――新的竞争优势并结束现有合作――再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战略。实践证明,全球竞争中的优秀企业,往往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服务以维持和更新企业的竞争优势,适应动态环境,促进企业不断成长。
动态能力理论源于20世纪90年代市场环境的变化。当时,市场环境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速度加快,经济的国际化、市场的全球化和顾客需求的多样化造成了竞争内容越来越多,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越来越低,惟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动态能力理论建立在资源观与核心能力观基础之上,是为了在动态环境下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领先竞争对手而发展起来的。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放弃以往的静态竞争优势的获取模式,而以一种动态的眼光来看待竞争优势的获取,不断更新自身的动态能力。从本质上讲,动态能力理论表现为一种动态的非均衡性,能力持续不断地被肯定和否定,是培养能力的能力。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本身的竞争力,从而在整体上体现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连续性,难免会受到惯例抉择或者技术沿革影响,动态能力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打破这种路径依赖性和“技术轨道”,抓住新科技突破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或者应用机会,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力。面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动态能力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路径主要有:一是企业通过组织学习,增强对环境变化的预判能力,不断更新与强化应对能力;二是企业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必须使其经营战略保持足够的柔性化,保持足够的灵活应变能力,更好地协调自身资源或能力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匹配性,确立更为科学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保证较之于竞争者有更强的战略稳定性和动态适应性;三是企业要把创新视为创造竞争优势最为有效的方式,视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之道,强调创新平台化、创新全方位化(其中包括结构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等);四是企业要把顾客视为竞争优势的新源泉,优先发现或彻底创造、满足顾客需求,在与供应商、购买者、替代者、潜在竞争者、现有竞争者等“行业竞争力量”的竞争中获得“先行优势”,从而保持竞争中的主动地位。
二、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是增强动态能力的必然要求
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重要战略选择,是由国内市场向海外市场扩张,不断通过国际化行为获得海外市场知识,然后再把知识通过组织学习在组织内部传播和共享的良性循环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体现在对新知识的获取和积累上,也体现在对既有知识和经验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8期的利用上。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路径选择依赖于企业知识存量的积累,而知识积累的过程又决定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知识存量是国际化经营的驱动力,国际化经营是知识存量积累的平台,组织学习为知识存量增加和国际化经营渐进的交互作用提供了可能,从而不断优化企业的知识结构并扩大知识存量,在知识存量和国际化经营之间形成动态良性循环,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国际化过程的深入。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建立在既有知识存量基础之上的竞争优势经常会受到削弱,这就要求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对其能力体系进行动态管理,汲取新的知识,从而获得持续动态的而非静态的竞争优势。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驱动力,一方面在于中国企业在本国开发出独特能力并建立起竞争优势时,一般倾向于把这些知识存量进行跨国界转移,以便在更广的范围内获得更多收益;另一方面在于中国企业为了抵消异域性劣势并保证全球竞争的成功,还必须构建出新的能力。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中国企业不仅可以从本国获得新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把它们与既有的知识存量相结合,建立起更好的支撑其全球竞争优势的能力体系。
作为后来者,尽管中国已是世界级工厂,但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基于知识的战略资源,即社会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如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人才和品牌等,而这些资源在国内并不丰富,从寻求资源的角度来看,国际化经营是从国外市场获得战略资源的有效方法。因为相对落后的中国企业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存在着诸多抑制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单纯的国内竞争中并未显现出落后的一面,只有进行国际化经营之后,落后的因素才完全暴露出来。此外,由于知识外溢性与距离有关,越接近知识密集地区的企业就越容易享有知识外溢性带来的好处。比如,目前研发全球化的目标地区主要是北美、日本和欧洲,因为这些地区有着固有的特定产业优势,处于尖端的高科技领域,引导技术发展的潮流。视为后进企业的中国企业的成长,一般认为“OEM―ODM―OIM/OBM"是其发展的共同路径。中国企业最开始从事
OEM,即简单的零部件组装,采购方提供详细产品设计,这样企业就有机会学习上游的产品设计能力,成长为ODM制造商,此时发包方只需提供简单的产品需求,将产品细节设计留给ODM企业。在此基础上,少数ODM企业开始生产自主想法的产品(OIM)或者自创品牌和销售渠道。实际上,这一过程中,技术能力的发展是从获取制造能力开始的,然后扩展到产品设计能力,最后是新产品创造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通过国际化经营,再通过知识的内部扩散而学习、转移并应用这些资源,是中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除了获取自然资源之外,主要是为了获取先进技术或管理技能,加速技术累积的速度和动态效果,弥补技术与管理差距,提升自身实力,之后便可以同发达国家企业展开竞争,进而最终实现其投资收益。
中国企业仅依赖自己的能力往往不能保持优势地位,而国际化经营的产生正是为了补充和强化企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即把国际化经营看作是企业向合作伙伴学习并获取知识的一种制度安排。
三、中国企业应在国际化经营中不断提高动态能力
纵观各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可以看出,相对于落后国家企业,发达国家企业之所以可以迅速提升市场竞争力,在于它们能够不断提升企业动态能力。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只有不断提高动态能力,即只有具备吸收能力、转移能力、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实现企业能力不断的螺旋进化,改革落后因素,完成相对创新,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吸收能力。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识别新的内、外部信息价值,并通过消化将之用于生产和服务输出的能力,即把它们转化为商业结果的能力。这里强调采用外部知识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内在知识相结合最终吸收并内在使用。
(二)转移能力。转移能力是企业通过收集、消化、综合、再配置内部现有知识架构起来的能力,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实现知识在企业内的流动和共享,帮助企业扩展现有竞争优势,以创造新的更有效率的生产和生产工序。
(三)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企业能力深度演化的最重要的阶段,一方面是指获取和消化企业外部的知识,另一方面是指企业内外学习、整合知识的能力。
(四)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能力深度演化的逻辑终点,是知识得以应用而创造出相应的产品,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增量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重新与外界相互作用,寻求新的知识联系。
吸收能力是识别获取内外部信息,并应用于商业模式中;转移能力与整合能力是协调内在的组织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二者共同促进企业知识和技术转移,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创新能力能识别外部知识的价值,结合市场优势,消化并将之最终应用于商业目的。
对中国企业而言,动态能力是指通过更多的资源和更广泛的外部联系获取更复杂和更先进的技术知识,通过吸收、转移和整合知识,最终实现知识创造和创新的能力,从而追赶甚至超越领先企业。比如,中兴通讯重视动态能力的培育和有效整合,增强对环境的敏感度和捕捉战略机会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为己所用的技术和资源,通过内部R&D、战略联盟、合资、并购等各种形式吸收和转移伙伴的知识,快速进入二次开发重组阶段,实现动态能力从模仿到创新,从吸收能力、转移能力、整合能力到创新能力的协同演化,形成自主品牌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的内在需求以驱动企业成长,通过能力积累最终实现原创性技术创新。
中国企业应从动态能力的应用与构建的角度来思考其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的目标应是在全球范围内构筑企业自身动态的能力体系,以此来支撑其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不是纯粹瓜分市场和分享利润。对大多数还处于国际扩张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既要充分利用现有能力,又要关注在世界范围内构建新能力的机会。
【关键词】进出口额;汇率波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
一、引言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贸易实现了连续的双顺差,经济也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但伴随而来的是美、日、欧等主要贸易国对我国的强烈不满。由此即引起了中国与其贸易国“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顺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我国即在2005年7月21日启动了第二次汇改,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实行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特别是近两年,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高,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曾一度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因此研究我国的市场贸易,汇率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必要。故本文以进出口额、汇率波动和国民生产总值GDP等变量为依托,对各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汇率波动与进出口、进出口与经济增长、汇率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关系及其影响。并希望研究结果能加强我国进出口厂商的汇率风险控制意识,加强政府对汇率波动的调节和控制,从而对调节我国进出口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各国实际汇率波动增大,全球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也明显放缓,这引起了诸多专家学家的关注。但是对汇率的波动、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关系,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一致定论。有的学者认为名义汇率对出口有显著的负面影响(ChoudhCry,2005)。有的学者通过研究并没有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他们认为“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要视不同的国家和产业具体情况而定。”(Christine,1987、Chou,2000),而有些学者给出了更具体的结论:汇率波动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生负面影响(Sauer、Bohara,2001)。
随着国际上对中国人名币汇率改革压力的增大,近年来国内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部分学者采用CARCH模型、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就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中,持续的汇率波动对中国的进口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出口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短期内,进出口贸易流量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则较小(贺刚,2006)。也有部分学者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义乌出口贸易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义乌出口贸易呈正向变化,但义乌出口贸易的长期发展并不是汇率波动本身造成的(李春丽,2010)。同时也有部分学者通过运用CARCH模型、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汇率改革之间的长短期关系和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欧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在长期内会随汇率波动而增加,而进口(亦即欧元区对中国出口)却随汇率波动而减少(李天锋,2012)。
虽然,关于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综合衡量中国市场贸易、汇率波动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本文即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汇率波动、进出口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
三、实证分析
本文在总结相关学者关于影响经济增长各因素的基础上,尝试着通过单位根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误差修正检验等实证分析方法,从对外贸易、人民币汇率波动等角度研究各相关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考虑到进出口是市场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用进出口额来表示中国的市场贸易。变量和数据说明如下:1、国内生产总值:由于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本文用国内生产总值来描述经济增长,以表示;2、商品进出口额: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商品的进出口额来描述市场贸易,分别以表示我国对外贸易进程中的进口额与出口额;3、汇率: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大多用美元结算,本文选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行分析,以表示。
为了消除数据存在的异方差性和自相关性,故本文对各变量作了对数处理,分别以表示,并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二)相关分析
1、单位根检验
本文运用Eview3.1软件,采用ADF检验法对变量的二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知,原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而其二阶差分序列则为平稳序列,故序列二阶单整,可进一步检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
为了进一步分析进出口额,汇率波动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我们需要对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即先使用最小二乘法对进行回归,再通过对回归得到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来判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如果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就说明回归方程中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否则,它们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首先,以1995-2011年近20年的样本数据为研究依托,对各变量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其结果为:
其中:R2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DW基本排除了模型自相关问题。
其次,检验残差序列是否是平稳序列,对(2)式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采用不包括常数项和趋势项的检验方程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通常而言,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主要检验一个变量被另一个变量解释的程度,是一种分析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检验方法。本文根据AIC准则,通过对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的分析,最终得出如表3所示的各种检验结果。
故由表3不难看出,对外贸易过程中的的进口额与出口额均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成因,而经济增长则不是进口额与出口额的Granger成因;同时,人民币汇率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成因,而经济增长则是人民币汇率的Granger成因。并且,通过研究也发现:贸易过程中的进出口额之间也具有单向的Granger成因,即:进口额是出口额的Granger成因,而出口额则不是进口额的Granger成因;进口额、出口额等变量均是人民币汇率的Granger成因,而人民币汇率则不是进口额与出口额的Granger成因。
4、短期动态的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检验证实了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短期内各变量是否存在关系,需要用误差修正模型进行检验,通过分析可得出如下式(3)所示的误差修正回归方程:
(3)
其中:R2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DW的值基本排除了模型自相关的问题,而变量的符号与长期均衡关系的符号一致,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表明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51.2%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均衡状态。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进出口额、汇率波动和国内生产总值等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不难发现:第一,进出口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明显的正向影响。从短期动态误差修正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出,短期内出口每增加1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16个单位,进口每增加1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16个单位;从协整检验的方程式(2)中,可以得出:长期内出口每增加1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34个单位,进口每增加1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23个单位。因此,进出口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正向的影响,并且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第二,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内,汇率波动与我国经济增长均呈负向关系。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每上升1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1.09个单位;在长期内人民币汇率每上升1个单位,国民生产总值将下降2.73 个单位,可见长期内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增长会产生较深的负面影响。第三,进出口的变动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产生较直接的影响。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进出口是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Granger原因。因此企业、政府在做出相关的决策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不可顾此失彼。另外,人民币升值已是大势所趋,出口企业只有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化被动为主动、提高自己的定价话语权,才能应对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各种压力。
1、调整贸易政策,积极实行进出口并重的贸易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出口导向型的对外贸易政策,采取出口退税等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际贸易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中国凭借着劳动力优势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进入了外国市场,并受到了外国顾客的欢迎,这无疑引起了所在国政府和企业的恐慌,由此引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尤其是随着美国经济的下滑,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次,贸易顺差使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提高,人民币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长期的贸易顺差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我国人民币的汇率走势。
长期以来,我国的“鼓励多出口、少出口”的贸易政策导向导致了出口商品供给的急剧增加,进而致使出口品价格不断下降、利润空间持续压缩,企业面临的出口环境日益恶劣。因此,我国应进一步调整国际贸易的产业结构,鼓励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同时也应积极实行进出口并重的贸易政策,在扩大出口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出口外汇来进口本国所需的各种资源和技术,以期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国际收支平衡,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采取有效措施,尽力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一定程度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提升、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的升级等均产生了较大影响,故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首先,相关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适当降低。因为高额出口退税率制度的存在使得我国部分企业为了获得这部分出口退税率而相互之间恶性竞争,实际上高额出口退税率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我国在向国外出口时做的是赔本买卖,故在目前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情况下,政府可以本着“适度、稳妥、可行”的原则,根据产品结构的不同适当调整出口退税率。其次,应适当放宽对外汇的管制。适当减少国内居民对外汇需求的限制、适当消化外汇储备,并适当增加企业和个人所持外汇比例,同时适当减少国家的外汇储备。再者,应积极完善现行的结汇制度,进而从根本上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足以保障对外贸易活动中的外汇资金需求,也为选择更加宽松的外汇管理制度创造了条件。故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可进一步放宽出口企业的留汇额度,并逐步变一些项目的强制结汇为意愿结汇,进而完善我国现行的结汇制度。
注释:
①表示变量的二阶差分;检验形式中的c表示带有常数项,t表示带有趋势项,k表示带有滞后阶数。
参考文献:
[1]李天峰.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欧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2(1).
[2]李春丽.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12).
[3]徐礼志.江西省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国商界,2010(11).
[4]贺刚.汇率波动与贸易流量: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J].国民经济管理,2006(10).
[5]高铁梅.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7(10).
[6]王帅林.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供给影响的市政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2).
[7]丁攀,王守贞.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与东亚地区双边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海南金融,2010(1).
[8]马君潞,王博,杨新铭.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12).
作者简介:
关键词:经济转型;财政转型;税收型财政;公共型财政
在欧洲债务危机爆发时,索罗斯指出:"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欧元区有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无统一的财政政策。"可以看出,财政政策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现在中国经济的状况深受我国财政政策的影响。同时,我国的财政状况也与我国经济状况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众所周知,现在社会上热议已久的是:中国经济转型。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税制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如在今年二月份在上海对税制改革进行初步试点--将部分企业的营业税取消划入到消费税中。因此,中国财政转型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那么,什么叫做经济转型和财政转型?我认为:经济转型可分为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转型,经济体制转型是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经济结构转型则是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供求结构、区域经济布局结构等的转变;财政转型包括财政收入的转型和财政支出的转型,财政收入转型是指财政收入来源的转型,财政支出转型是指财政支出对象的转型。
那么中国经济转型与中国财政转型存在着什么关系?我将先对中国原经济类型与财政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述。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制度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体,由农业向工业转变。而我国当时的财政类型属于自产国家财政类型。自产国家主要是指那些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广泛的国家所有制使得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集体或国有企业所上缴的利润,而我国财政支出则由国家统一支出进行产品的供给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也就是说,如果把政府看做是一个家庭,那么当时的财政状况就属于"家财政",因为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的来源主要是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工人的低工资,国有企业的利润。
从这些收入来源来看,国家的财政收入与公民存在的是间接关系,也就是说国家的财政收入全部是政府所有,并由政府统一支配。在财政支出方面,政府将大部分财政投入于国防建设,工业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用于投入到民生的改进。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并不平等,形成了社会依赖于政府的关系。政府在获取财政收方面是通过行政命令等手段取得的。在这种"家财政"的状况下,政府为人民所提供的福利待遇不能得到有效的的保证,难免会影响到公众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资源的浪费,生产效率低下等。从这一点上来看"家财政"是比较危险的。而形成这种财政类型的根本原因就是当时我国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所有的生产资料,所有的自然资源均归公有(其实就是政府所有)。进而形成的"家财政"的局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转型与财政转型在无形中同步进行,那么现在经济类型与财政类型的关系也呈现新的一面。
中国经济类型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经济结构由以工农业为主的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技术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区域经济的分布则由东南沿海向内陆转型。而财政类型则由改革开放前的"家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首先,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不再垄断"市场"。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财政收入的来源也由以国有企业的利润向财政税收转型。在这一时期里我国开设了多个税种,目前我国的税种体系基本健全。
中国财政收入开始由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转型。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这说明现在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公众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而且政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明显加大,公众作为纳税人有权利监督政府对财政的支配。而且,私有部门所缴纳的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越高中国想税收国家转型就越彻底,国家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就会越大,公众对民主化的要求就会越强烈。而政府的财政支出对象也应该更多的考虑的公众的福利等内容。我认为,我国目前的财政转型的状况正在向"公共财政"转型。
从我国的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我国经济的转型决定了我国财政的转型基,正是由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等。使得我国财政收入来源扩大,财政支出内容复杂化,迫使财政转型。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国有企业的活力明显不足,经常亏损。同时,中小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政府财政收入由以国有企业的利润为主转为依靠中小企业及公众所缴纳的税费为主。在财政支出方面,政府更应该考虑到公众的利益。
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离不开中国财政转型的支持。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产业结构的转型,技术的转型,地区经济分布的转型。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的转型,地区经济分布的转型需要政府给予财政上的大力支持,同时政府财政支出的转型,使得政府对社会的责任更加明确化,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政府拿社会的钱,应该为社会办事。至于如何办事,取决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纳税人的共同意愿。
就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发势头基本良好,但是我国财政转型对中国经济转型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大打折扣的。政府财政的转型就是由"家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化,当今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大搞"经济建设--面子工程。我认为正就是中国财政转型过程中的不足,这就是政府财政职能的越位。然而,我们回望中国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科技的方面的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很小。中国在偏远的山区使用原始的耕种方式,仍然有10%左右的人生活的在贫困线以下。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政府服务职能的缺位。
谈及中国财政转型,我认为中国财政转型应当服务于中国经济的转型,但不能盲目跟进。中国财政转型对经济转型的作用要切实的运用好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中国不同于北欧,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风俗传统所决定的,中国的税收以及福利水平在短时期内不会达到以上国家的水平。因此,国有企业对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国财政转型的方向是向税收型财政转型,这有助于我国公民对政府财政的监督,使政府财政公众化。
综上所述,我国财政转型与经济转型的关系就是财政收支的转型与经济体制及经济结构转型的关系。我认为,中国经济要想成功转型,财政支出上不能过求所谓的"经济建设"--面子工程。应当将财政收支切实的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保证纳税主体的利益,激发其积极性,我想这更有助于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马骏.中国财政国家转型:走向税收国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
[2]刘守刚,刘雪梅.从家财型财政到公财型财政--中国财政转型的案例分析[J].山东经济,2009,(4).
教授在美容行业口碑营销方面提到了“跨界平台”。在以前,时尚领域或是时尚潮流经常能使美容行业产生许多灵感和启发,但是现在美容行业反过来对时尚领域又有哪些影响?请教授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在我看来,美容行业将破天荒地反过来影响时尚领域。我想,我们的美容行业面临着许多机遇,我们可以研制新的产品,针对新的顾客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并且在目前这种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根据消费者的需要,研制出价格更低的产品,我觉得这一点是时尚领域应该学习的。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可持续性发展。我们看到,美容行业成功地抓住了这些机会,将可持续性发展与强有力的信息与品牌、产品包装以及消费者沟通结合起来。在时尚行业,新建立的品牌可能对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解更加看重,但是对于老品牌来说,由于其经营理念已经相对固定,所以调整起来相对困难些。
教授演讲提到品牌需要回到人的根本。可以说,大众品牌主要是满足人的需要,而奢侈品牌除了满足人的需要之外,还要满足人的梦想。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经济危机的时候,真正的奢侈品牌是不是要比一般的大众品牌面临更大的危机?教授能否给一些建议?
谈到奢侈品牌,我想它们需要坚持自己品牌的传统,充分挖掘自己品牌的故事,以及品牌自身或者品牌的设计师能为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灵感,还有就是如何通过这种关系来吸引消费者。不管是服装的颜色,或是某种特别的剪裁方式,再或者是品牌所为人熟知的某种经典产品,它们需要将注意力放在这些方面。不仅对于时尚行业,对于其他领域,如美容行业也是如此。一定要将品牌所要传达的信息清晰地传达给消费者。比如消费者购买某件服装也许是因为其特殊的颜色,还有对于某款手提包或者是某款其他特定产品,消费者决定购买行为都是因为其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特点。因此,品牌需要专注的是消费者眼中该品牌最吸引他们的地方。不管对于什么品牌,他们都需要将这种信息在其广告,其品牌故事或是其他宣传活动中清晰地体现出来。
很多品牌历史很悠久,目前又很强调品牌故事,尤其是一些很经典的故事,但是如何在强调品牌故事的同时又有创新,抓住时下的消费者。请教授谈谈应该如何平衡品牌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从我们都熟悉的芭比娃娃这个品牌来看,这个品牌很悠久,也很会讲自己的品牌故事。芭比娃娃目前在上海的旗舰店刚刚开张,它在中国的业务开始起步了。我举这个例子主要是想证明即便是像芭比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品牌也要采取一些全新的策略,来吸引年轻的女性消费者,通过这种概念店的形式,让这个孩子般大小的娃娃与年轻女性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但是仅仅通过经营专卖店还远远不够,美泰公司还在其中加入了社会网络和数字通信系统等,以此来吸引年轻的女性消费者。其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是,据我所知,在上海旗舰店,顾客可以自己动手设计芭比娃娃,在其中融入他们非常个人的体验。我觉得凭借以上这些有趣的措施,像芭比这样具有悠久历史的品牌也能够以崭新的面目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很显然,当你想到芭比娃娃这样一个形象时,你很难将它与亚洲消费者的面孔联系起来,因此,要想让亚洲年轻女性消费者在芭比娃娃身上找到一种代入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上海芭比娃娃专卖店,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芭比品牌是如何将各种策略整合起来,不仅仅是专卖店,还有个性化的设计、社会网络以及网站等策略,以此创造出一种亚洲年轻女性易于接受的风格。虽然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对我来说,我觉得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最后,为了更加明确地回答问题,我想说说我在芭比上海专卖店发现的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芭比是如何体现其悠久传统的。我这次在上海芭比娃娃专卖店看到了一面满是芭比娃娃图像的墙,这些娃娃都是品牌以前的作品,它们代表了不同的职业,有芭比宇航员,芭比CEO,通过这种方式,芭比试图激励年轻的女性消费者找准自己的定位。我想这个有趣的例子可以回到刚才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芭比品牌是如何从其传统中寻找策略,让品牌更易于今天的消费者接受。
目前新媒体发展很快,特别是一些评论性网站,还有一些提供网友试用产品的网站也受到关注。那对于纸质媒体来说,除了拓展现有的网络平台之外,在页面上进行一些实用活动,对于纸质媒体来说,在今天丰富而多样的传媒市场上,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关注?
这个问题在美国也是一个极受关注的问题。就这个问题我想说几点。首先,将平面杂志的印刷版、网络版和手机版结合起来这一点非常重要。时尚和美容杂志的重要性和权威性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因为消费者对这些东西的认识还处在起步阶段。平面媒体具有最高的权威性,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但是,技术的发展为消费者带了更多选择。你可以更新并重新包装同样的内容,并将其通过不同的方式发给不同的客户群。你也可以增加这些内容的互动性,这样可以使得你的顾客能和你进行交流。这样就能把平面媒体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拉近。你可以突破以往那种平面媒体定期的限制,比如说一个月一期的杂志,将产品信息或者说最新的市场流行趋势传达给你的客户。在美国,实践证明这种将各种传播形式结合起来的方式非常有效,能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提升你的广告服务品质。这体现了一种更全面地将广告客户信息传递给读者的趋势。在美国,一些杂志已经开始通过这种方法来开发他们自己的产品,如价格低廉的购物袋和T恤。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教授在演讲中指出,在经济危机之下,大众精品是新的奢侈品,这个提法非常好,非常新鲜。请问,在美国是不是有这种成功的例子?
当然,在很多行业中都有成功的例子。比如说时尚领域,设计师与规模巨大的折扣零售店合作,如ETM,将高品质、高价值的限量版精品呈现给消费者,此举不仅能扩大设计师的客户群,同时又能给品牌自身带来一些新的东西。在汽车行业也有这方面的例子,比如说像梅赛德斯这样非常高端的品牌。开发出了C系列产品,让那些受价格影响较大的消费者也能买得起名车。在美容行业我们也有很多例子,我在前面已经提到了两个,比如一些价格合理,但是价值很高的产品,宝洁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像玉兰油新生系列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对这些产品在美国市场或是其他市场的表现都有影响。
非常感谢Kanlian教授能接受我刊的采访,希望您的这次北京之行愉快!
谢谢!非常喜欢北京!
Professor Stephan Kanlian
(史蒂夫・康莲)教授
关键词:创新驱动;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23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145
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上就是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限制、相互促进的历史。从使用自然的棍棒到自己制造石器,从发明使用火、弓箭、陶器到驯养家畜,从单纯的农业生产到手工业、商品及城市经济的出现,直到后来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到今天,体现了人类高度的智慧,彰显了科学技术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影响。
但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不但影响甚至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亮出了红牌。一个自然环境恶劣、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的城市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牵制和压抑,因为这样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可能吸引投资商和大量的消费群体。可以说,自然用它必然的规律和铁的事实,在提醒人类,疯狂发展经济的结局将会使人类与自然玉石俱焚。
要使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可以说,通过创新驱动保护生态环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
一、只有创新驱动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减轻经济发展对自然的破坏
(一)新能源是经济发展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根本保证
纵观2016年新能源领域十大创新关注点,归纳起来,新能源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新的能源管理观念,像能源互联网智能技术,就是新观念新技术背景下的能源管理,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一电子新技术,实现能源分布使用等信息的及时反馈和科学的选择控制;二是新的能源利用系统,像智能户用分布式光伏系统、光伏应用终端、大规模风电消纳技术和电动汽车的动态无线充电技术,这些新的利用系统将促进能源的科学利用;三是新的能源来源,像自主第三代核电技术、太阳能薄膜电池、氢燃料电池汽车、锂―氧电池等,这些环保性能高的新能源将逐渐取代旧能源;四是新的能源回收系统,像动力电池的系统管理技术,能源回收将从另一端实现能源的节约利用。不难看出,新能源中的这些创新热点对环保的重视。
(二)新材料将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与自然相协调
新材料被称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可见新材料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材料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生态环境材料”是新经济形势下产生的新提法,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它主要是针对旧的材料使用过程提出的。旧的材料使用过程,就是“将大量的资源提取出来,又将大量的废弃物排回到自然环境”,这种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已经吃到了苦头。
(三)新工艺将节省能源并减少污染
提倡绿色新工艺,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不但可以改善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水的状况,还可以节省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所以说,新工艺对保护生态环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需要国家相关的部门和单位花大力气进行改造。
二、只有创新驱动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放生产力,有条件和精力正视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一)创新能够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只有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下的劳动生产,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彻底解放劳动者,为劳动者创造培训、提高的环境和条件。如果劳动者总是疲于奔命,根本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提高素质,而素质低下的劳动者,不可能关注生态环境。
(二)改进和创新生产工具,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对生产工具进行新一轮的创新改造,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完成的新课题。那些严重破坏和污染环境的旧生产工具,必须从生产活动中退出,新一轮生产工具的变革,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
(三)重新认识劳动对象,能够使劳动者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充分表现在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上。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的劳动对象从陆地、海洋、天空一直扩展到了外太空,这是人类对自然的胜利,也是人类盲目扩张的结果。人类必须重新科学地认识劳动对象,强化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思想观念,才能进一步提高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三、只有创新驱动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形成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引导世界经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健康发展
(一)创新强国,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新经济常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才能在经济发展中引导新的方向。要想在国际经济生活中有发言权,就要创新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
(二)在“一带一路”的国际产能合作中,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推向全球。
“一带一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级顶层战略”,它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寻求共同发展的国际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和平、发展、互信、融合、包容”的经济合作和政治发展中,必然会把这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推向世界范围。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想,在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点上,在经济合作中更容易达成共识。
(三)创新观念,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引领世界经济的新潮流。
旧的经济发展观念过度重视经济的发展,片面强调GDP的高速增长,忽视了人的需要和利益,甚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损害,这种损害直接表现在破坏环境给人类的正常生活带来的威胁。因此,要想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回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健康经济的新常态,也是世界经济的新潮流。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到科技日报社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主旋律,全面推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局面。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解决这个问题,是发展“以人为本”的经济新常态的首要问题。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将从根本上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和桎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