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中职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3-05-17 16:11:29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职业规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初中职业规划

第1篇

关键词:中职生; 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30-002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定义,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界定。但学者们普遍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将职业生涯概念纳入教与学活动的教育策略,通过职业生涯认知、职业生涯探索、职业生涯定向、职业生涯准备、职业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职业生涯能力,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形态。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中职生存在着这样的状况:他们在专业选择、就业定位和未来发展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相当部分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就业中表现出诸多不适:自我定位不准、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厌学,对职业了解不够,对社会和环境认识不多,对前途感到迷惘,品行不良等问题。对中职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为了帮助中职生选择职业、准备就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职业学校在中职生入学之初就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促使中职生在校学习期间不断地根据自我职业规划的内容加强素质培养,锻炼各种能力,为其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创造和准备条件。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摆脱初中学习失败者的阴影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评估”环节能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从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方面做好自我评估,从而全面认识自己,认识到自身的各项优势,正视自身不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每个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的事实,通过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岗位的事实,深切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的含义。有助于帮助学生摆脱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要客观、冷静,不能以点代面,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教育和培养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观。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避免“入错行”的尴尬

多元智力理论、九型人格、全脑思维等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能力优势,能发挥自己特长、符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才是理想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解决“内驱力”问题

中职学生中上课不愿学、实习不愿干的不少。但并不表明他们不想有个美好的未来,而是因为所学的东西不是他们想学的。有很多中职学生认为在学校学的课程走上社会后没有用、用不到,因而认为读书、考试是为了家长、为了老师。事实上,许多时候家长、老师都是在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很少考虑到他们的感受。而职业生涯教育在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客观认识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选出的目标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就不再是家长或教师的意愿。学校的课程成为学生实现最终目标的阶梯,这样学生的学习意愿就会比较强,愿意去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足,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如何对中职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议从纵横两个纬度去考虑。

1.分层实施

分层实施就是从纵向纬度去考虑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纵向纬度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到毕业,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教育内容、目标与 方法,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构建全程指导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一年级阶段,从新生一入学开始,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初步了解职业内容,了解自我,并进行职业兴趣测量。在结合了家长、同学和师长的建议对自己和职业有了清楚的认识后,就要确立职业目标。职业目标是职业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老师应帮助学生在学校的专业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指导其制定发展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以是两年的,五年的,甚至是十年的。将学生制定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留底保存,建立起学生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档案。

在二年级阶段,中职生基本上已经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已经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初步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落实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这是职业生涯教育中最难的环节,但对于中职生来说是最关键的环节,因为再完美的规划,如果不去执行,就像天边的云彩,纵使看起来很美丽,却是怎么也够不着的。在这个时候就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去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职生由于年龄较小,一般相当于普教体系中的高中阶段,因此要采用合理适当的方式深入地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三年级阶段对中职生来说,是最关键的一年。对学校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最繁重的一年,应大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提高就业率。这个时候,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工作。首先,帮助学生调整好就业心理。在中职生中间,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就业的心理:如依赖心理——认为找工作是父母老师的事;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竞争力;职业心理定势——只在所学的专业范围内找工作;勉强心理——反正也找不到好工作,随便找一个好了。这些心理状况都是不利于成功就业,学校要注意积极引导。其次,学校应积极的与社会各界取得联系,广泛获取就业信息及招聘会信息,建立起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信息互通。再次,帮助学生完善求职材料,对中职生进行就业及面试的指导,实现顺利就业。最后,要努力的安排每个学生进用人单位实习,大力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消除人们对中职生的偏见。

2.多形式实施

多形式实施是从横向纬度考虑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横向纬度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要根据职业学校和中职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合理的途径、采用适当的方法去开展。

2.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2.1.1开展课程活动。课程活动有两种方式:课程介入和教学渗透。

所谓课程介入是指独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将其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知识与策略等。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可以采用选修课,也可以采用必修课的形式,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酌情定夺。课程介入时应注意:其范围主要适用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理念的传播、原理和方法的学习。教学渗透是指在学科或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技能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并身体力行。教学是职业学校的中心工作,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是十分可行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对教师的素质水平要求较高,要求学科或专业教学的教师受过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能将这种理念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091-01

一 引言

作为2008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的《初中生职业指导及初中学校评价体系研究与实验》的实验学校之一,我校启动实施了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三年来,在自治区教科所和南宁市教科所专家的指导下,我校对进行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法作了初步探索。认为职业规划要趁早,人生设计在少年,在初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有必要。

二 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

我校主要以2008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初中生职业指导及初中学校评价体系研究与实验》的实验教材《人生成功早规划》为蓝本,结合学校实际对学生进行以下内容的教育:

1.全面地认识自我

这不仅包括认识自我的兴趣、爱好、天赋、价值观及人生志向等内在禀赋,还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家庭背景、所在地区等外在因素。通过分析以上因素,得出自己在学业完成后,打算从事什么职业。首先,借助自我反思,认真思考及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的学习及生活经历,想想自己喜欢做什么,做什么比较得心应手;其次,可以与同学、家长及老师交流,通过他们帮自己回忆及分析做什么比较擅长;最后,还可以通过心理测评来帮助认识自己。通过对学习及生活中一些问题的判断,帮助学生分析评估自己的兴趣及爱好,理性地认识自我。

2.广泛地了解职业

这一工作其实在整个初中阶段都要进行,通过实地体验、现场参观、职业讲座、上网查询、参阅图书报刊等相关资料,让学生对各类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在他们确立职业理想及人生志向时,为他们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参考。

3.科学地规划人生

学生在基本认识自己、了解职业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交流,在心中确立起职业生涯的概念,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和意义,学习、体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认真思索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导师、父母及长辈的指导下,规划自己的人生。

三 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

1.结合素质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日常学科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的相关内容,包括个人探索、职业探索、就业形势和政策掌握、职业素质塑造、成功校友经验分享、职业体验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中学生合理地思考和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及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提高将来选择职业的满意度。

2.实行导师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为了更好地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我校制定了“职业生涯教育导师制”方案,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双向选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师生结对名单。导师采用集体活动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每月至少活动一次。学校还从校外各界成功人士中聘请导师,给学生做讲座,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职场体验去感悟教育学生。

3.利用网络平台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网络已成为学生会聚思考、交流思想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在学校主页上链接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网站,引导学生登录官方网站学习相关知识。

4.丰富辅导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

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主要以班级授课为主,同时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测试、主题班会、报告、参观、采访、调查研究与实践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并增强对不同职业的亲身体验。如通过职业倾向测试让学生了解适合自己的职业;通过“我的未来不是梦”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树立理想;通过采访身边的亲朋好友让学生了解常见职业的特点,体会职业的甘苦等。这一系列活动,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感性体验,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对决定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家庭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5.组织学生编制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光想不做不行,不做分析、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也不行。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讲,让他们自己来做未来的职业规划比较难。我们主要是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导师的指导下,大多数初中生基本能编制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方案一般包括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目标、措施及时间安排等。

四 结束语

在初中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理性地认识自己,对各类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判断,初步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大的选择方向。初中生初步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迈向成功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对初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但必要,而且正当其时。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初中生 职业生涯 规划

一、问题的提出

欧美等发达国家职业生涯规划起步很早,有的从小学就开始了。在美国,全国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了《国家职业生涯发展指南(NCDC)》,这个指南阐述了初等学校、中等学校、高等学校和成人四个层次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在中学这个层面上,强调了中学生应该达到的职业生涯目标以及他们要达到这些目标所要进行的转变,有关部门通过为中学生提供满足NCDC要求的职业生涯发展项目,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发现各自的职业倾向。在我国,由于就业体制的特殊性,使得职业生涯规划一直没有在学校中展开。直到1993年以后,国家开始实施“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各高校才开始了就业指导工作,职业生涯规划也成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学仍然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过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家长和老师大多认为中小学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升入大学深造,讨论学生的职业生涯尚为时过早,使大部分中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责任感。这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是令人担忧的。

中学阶段学生面临人生重大转折,在这一时期,机会与风险并存,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注重升学率这一具体目标,还要建立培养“社会人”的终极目标。因此,必须从初中阶段就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中学生理解教育目标与职业生涯目标的密切联系,并通过相关课程及校本活动尽量使学生在真实生活中体验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从中学阶段转到大学阶段的过程中,快速确定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任务,以缩短与社会的磨合期。

二、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将人的一生分成:“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每个人生阶段,都与职业发展相配合,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

(一) 成长阶段(出生~14岁)。主要任务:经由家庭、学校中重要人物的认同,发展出自我概念。此阶段的一个重点便是身体与心理成长。学生开始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并经过对现实世界的不断尝试,修饰自己的角色。

(二) 探索阶段(15岁~24岁)。主要任务:自我概念与职业概念的形成、自我检视、角色尝试、学校中的职业探索、休闲活动与兼职工作。

探索阶段的三个次阶段如下:

1. 试探(15岁~17岁):考虑需求、兴趣、能力、价值与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做试探性的选择。

2. 过渡(18岁~21岁):会考虑现实的状况,并试图实施自我概念。

3. 初步尝试(22岁~24岁):已确定了一个似乎比较适当的领域,找到一份入门的工作,并尝试将它作为维持生活的工作。此阶段所选择的工作范围会缩小,只会选择可能提供重要机会的工作。

(三) 建立阶段(25岁~44岁)。主要任务:通过尝试错误,以确定职业选择是否正确。若自觉决定正确,就会努力经营,打算在此领域久留。

(四)维持阶段(45岁~65岁)。主要任务:守住这份工作,继续做好,并为退休做计划。

(五)衰退阶段(65岁至死亡)。主要任务:由于体力及心理能力日渐衰退,工作活动也将改变,所以必须发展出新的角色,先是变成选择性的参与者,然后成为完全的观察者。

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建议

(一)学校可开设职业素质课程。

学校有必要开设专门的职业素质教育,主要内容可以有自我认识的过程,有求职过程的模拟、礼仪训练,与人交流的训练,环境适应的训练、信息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通过这样的专业训练,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具备提升自我的能力,更全面地发展。

(二)学校可全程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初中生刚进入学校时,还处于“青春期”的不稳定时期,对于自身的认识依然会有一些变化,随着他们的不断成熟和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可能出现一些调整。而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有的是可以预测的,有的则难以预测。在此状态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必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这需要学校在学生在校期间都提供专业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调整其职业生涯规划。比如可以帮助学生对每年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确定哪些目标已按计划完成,哪些目标未完成。然后,对未完成目标进行分析,找出未完成原因及发展障碍,制定相应解决障碍的对策和方法。最后,依据评估结果对下年的计划进行修改与完善。如果有必要,也可考虑职业目标和路线进行修正。

(三)学校可增设体验式学习课程。

体验式学习是将学生团队带入预先设置的情景,借助一定的道具,通过团队及个人的努力完成项目任务。这种方式使学生不再作为被动的参与者,直接加入到一个项目中来,而是通过自身努力,更重要的是与同伴的协作,来完成一个任务。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的心理素质、协作能力、自信心等各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锻炼和提高。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确,学生除了在学校获得丰富的体验外,还应在社会中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初中生的职业感觉、独立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也让初中生通过游戏,体验成人的职业行为,进而了解社会的组织结构、司法体制、各种职业特点以及按劳取酬的社会分配原则等。让孩子们体验到各种工作的快乐和辛苦,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他们长大以后将要面对的世界。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帮助中职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分析职业需求、培养自主规划与自我创业能力的教育;是指导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认知、确立职业生涯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寻求最佳发展途径、制订发展措施、调整发展规划的课程与活动。帮助和指导中职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使中职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引导学生合理定位,科学树立职业目标、正确选择职业,使他们从容走向社会。

本校《指导药学专业职校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与实验》课题,是2004年批准立项的广西“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历经近四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探索构建了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模式,即为:以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课程体系为基础,以建立和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机制为保障,以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支持、以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为辅助、以“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为载体,以职业实习实践为特色的职业生涯指导模式。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课程体系模式

(一)课程体系内容

1. 职业指导课程。2004年6月借鉴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的成熟理论,及其它职业学校的经验,结合本校就业工作的实际和要求,配合本校课程改革工作的启动,开始建设“药学专业中职生职业指导课程体系”。课题组成员编写了校本教材《职业指导》,从2004年8月开始在全校开设《职业指导》课程,逐步开发出一套适合教学需要和尽可能与企业要求接轨的课程教学指导方案与教学模式。

职业指导课程包括:一是针对全校新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内容的《职业指导》课。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能够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是针对全校即将实习的学生第四学期开设的以如何成功求职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和训练求职技巧,了解创业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专业基础课程《药学基础》。专业基础课程《药学基础》是针对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了解药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药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以及这些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专业、认识职业。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师资非常有限,如果开展一对一的咨询,学生受益面较窄,而采用这种上课的方式,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从这项服务中受益。全程化、专业性、实用性的课程体系,在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掌握方法、提升职业素质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指导”课的核心内容,面向所有专业的全体学生。此课重点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以及指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兴趣、特长等,了解客观环境对自身实现职业目标提供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做出自己初步的、有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教学模式主要运用了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造能力。

具体做法是:

1. 布置总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设计一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2.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写作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将总任务分解为下列分任务,布置给学生,给出目的要求和完成任务的路径,由学生按要求去完成任务。

任务一:调查了解并收集本校毕业生的在校期间是否做过职业生涯规划,及毕业后工作情况的案例。

目的:唤起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的认识,初步形成任务意识。

完成任务的路径:通过教师、朋友、老乡介绍或走访校友。

任务二:学生独立完成职业性向心理测试;向老师、家人、同学、朋友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评价。

目的:了解自我,分析自身发展条件——“我能做什么?”即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

完成任务的路径:教材附录的测试题,或联合本校心理学会共同进行测试。(本校成立了广西中职学校第一个行为医学心理学会,由广西著名心理学专家主持,发展了众多会员,有着广泛的影响)。

任务三:学习职业相关知识,利用网络和其他媒体收集了解社会环境、行业、职业基本情况。

目的:对职业目标可行性的分析——“社会客观环境支持我做什么?”即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二步。

完成任务的路径:上网查阅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学习《药学基础》有关专业和职业的内容,采访有关专业教师等。

任务四:整理以上资料,根据发展条件的分析,初选职业发展目标。

目的: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我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即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三步。

完成任务的路径:在教师指导下,按预测、衡量、比较三个步骤对职业发展目标举行抉择。

任务五:制定一个如何实现职业发展目标的行动计划。

目的:构建发展台阶和制定具体发展措施——“我应该怎么做?”即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四步。

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之后,所有的思考最终需要转化为实际行动,如何为实现职业目标,做好知识、能力、观念等的准备为着眼点。以此行动计划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对于在校中职生来说,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要遵循“近细远粗”的原则,在校期间的近期目标措施要详细,远期目标措施可简略些。

完成任务的路径:在教师帮助下,参照范文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写作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

以上任务在课堂上不能完成的学生课后完成。

这样安排的理由是因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疏导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路子,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3. 继续按照任务驱动法,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尽快完成初稿,为接下来“一对一” 辅导作准备。

4. 在学生完成初稿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师生“一对一”辅导阶段。这“一对一”不一定特指“一个学生”,可以是内容相似的“一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特征,在全班进行统一讲解辅导效果不好,必须以“一对一”师生交流探讨形式,使每个学生过关,然后修改定稿。其他学生可个别或合作讨论,继续完成任务。

这个阶段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单是课堂时间是不够的,需要很多课外时间,可选择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模式。

5. 教师对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作品。

(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考核、调整和评价

1.考核。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较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因而这门课程使用的是过程考核,而非终结性考核。本课程考核共有三个环节:平时表现(出勤、课堂讨论、实训活动、调查采访、收集资料)占30%,平时作业占20%,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书占50%。

2. 调整。计划赶不上变化,当今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化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导致自我观念的变化,反映到职业生涯规划上来,就不能一次把终身的职业生涯的每一个细节都确定下来,要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职业生涯规划也应随之根据各种变化来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并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要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检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总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必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调整。我们通过常设的职业指导咨询机构,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重点把握好毕业前夕的最佳调整期。

3. 评价。职业生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学生职业生涯成功的评价,在只有短短的4年研究实验时间里,使我们难以做到完整、全面的评价,只能选取一些个案进行分析,其他尚有待于进一步地探索。

二、建立和形成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机制模式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校办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今后的职业成就,直接影响到在校生的情绪、学习态度和行为养成。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育机制模式的主要措施有:

1. 制定了每个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方案,并分学期实施教育,使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学生在校生活的全过程,贯穿于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引导和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一条主线。

2. 加强对班主任和新教师的培训,要求班主任和新教师对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职业能力要求、实施办法要熟悉,并能讲解、引导,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这应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3. 在招生简章中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广泛宣传,在学生入学初就向学生公布专业培养方案,并组织学习,使学生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从而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已成为每年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4. 随着我校课程改革成功进行,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了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之一,学校干部、德育课教师、班主任、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都能在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中进行辅导和点评,找到发挥作用的切入点,使教师真正成为指点人生的导师,促使中职教育职业性的特点落实到每门课的教学过程中。

5. 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把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教育、培养融于到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养成之中,结合行业、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规范,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6. 学校各社团组织充分利用节日、假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及公益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职业习惯。

三、以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支持的模式

围绕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中职生创业教育及实例、应聘礼仪、就业心理辅导等专题,开设职业指导系列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到校讲座;邀请走上工作岗位的优秀毕业生与在校学生面对面交流。

我校与广东、深圳一些知名医药企业合作办学,在学校成立了以企业命名的班级,如“海王班”、“大参林班”,使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渗透着企业文化的影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职业习惯,形成职业意识。有多元化的社会资源的支持,使我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进一步加强了针对性,有的放矢。

四、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模式

为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我校对即将实习的学生开展了团队素质拓展训练,模拟面试实训活动、就业取向辩论会等活动,进行了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生涯发展团体辅导。

我校由职业指导职能科室牵头设立了职业指导咨询机构,就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咨询、信息咨询、职业决策咨询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服务。在这过程中,借助职业咨询的智力和经验优势,为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设性的建(下转第142页)(上接第151页)议,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至少是少走弯路。指导教师非常注意把咨询与育人联系起来,不仅帮学生“解惑”,更通过“传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成才观。

五、以“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为载体的模式

从2004年开始每年5~6月是广西及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 竞赛活动期间,以此为契机,我校也举行了本校的“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竞赛活动包括“职业生涯规划” 设计,“我爱我的专业”、“诚信在我身边”、“创业之星”征文活动;职业生活摄影等内容。竞赛活动首先由学校职业指导科发出通知,进行全校总动员,由校级领导统筹协调;通过德育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方法辅导,班主任组织各班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和走访我校优秀毕业生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语文教师结合文化课教学辅导职业生涯设计写作,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能力训练介绍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计算机教师辅导学生运用现代化手段收集资料、制作设计规划,以此立体操作形式来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活动。职业生涯设计活动,为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接受德育教育的同时,获得终身受益的能力,为学校全面推进富有职教特色的德育工作,大面积提高学生素质,提供了可操作性很强的平台;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线的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是强化职教德育时代感,提高职教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载体。

六、以职业实习实践为特色的模式

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及“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模式的推开,学生到企业实习将是经常性的教育内容,阶段性实习、顶岗实习,都是职业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实习重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中,促使学生尽快由“学校人”转向“职业人”;同时既是检验自己在校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要求,职业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是否相匹配的重要过程,也是把握好在毕业前夕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调整的最佳时机。因此学生实习阶段是学生自己评估、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是整个职业生涯规划不可缺少的阶段。

七、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网络资源的建设有待加强

由于学校条件限制,在课程实践教学条件和网络教学环境方面存在不足;课程教学手段未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生职业性向心理测评网上系统尚未建立,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由于专业指导人员有限,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指导受到一定限制。为了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提升中职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需要加大这方面资金的投入,建议纳入学校教学条件投入规划。

参考文献

[1]蒋乃平,杜爱玲.职业生涯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5篇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栋梁之材,大家都希望他们有一个美好的前景,能够找到一个施展其才华,实现其抱负的机会。面对诸多不理想的就业结果,大多数人将其归结为社会的问题,政策的问题,而少有人想到学生自身的问题和教育层面的问题。近几年来,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很多高校也因此而沾沾自喜。然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主要变化就是从专业型人才需求转变为素质型人才需求。现在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仅有专业技能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上的要求。而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心理素质的好坏决定着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理应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但现阶段,职业心理教育还没能引起充分的重视。据了解,现在还很少有大学为此安排系统的课程,更没有比较专业、科学的教学用教材来支撑这方面的教育。记者从北京几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处了解到,大学四年期间,他们大多只接受了几次比较零散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就业培训教育,但其课程的形式相当具有随意性,一般只是在就业前夕针对应届毕业生开1~2个课时的就业指导课,讲解一下相关的就业形势和求职就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样的课程也很少使用相关的教材和学习资料,顶多是在课堂上放映教师自己制作的PPT。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据中国地质大学的几位应届毕业生反映:临近毕业,他们觉得比较迷茫,对今后即将从事的职业缺乏直观的了解,前途规划更是无从谈起。相关教育专家指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教育体系中欠缺一定的职业规划教育。

没有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是教学中的遗憾,而缺乏专业、科学的职业规划教材就是出版行业的缺憾了。据了解,当前国内的职业规划图书寥寥无几,而适用于教学的职业规划教材更是屈指可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万千心理图书公司编辑张金颖说,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下“统包统分”的人事管理制度的限制,职业指导在我国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很少有学校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社区服务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动作,职业指导书籍相当缺乏,细分到职业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就更是少之又少了。而西方国家关于这方面的教育理论却比较全面,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就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新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在学校教育中迅速普及,使职业指导更加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张金颖解释说,要使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立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首先需要从理论和方法的角度系统探索大学生职业指导、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心理行为的规律及对策。2006年初,万千公司引进出版的《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正是一本从大家熟知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个人建构理论和完整生活计划理论等角度详细阐述职业心理理论的教材,并在这些理论指导的前题下,帮助学生系统分析自身的工作偏好,未来的工作目标、动机和需要,以及自身的工作技能和能力倾向,文化价值观、个人价值观和工作价值观等等,从而得出正确的职业决策。据了解,该教材是目前美国高校职业生涯指导方面影响最大,使用最为普遍的教材之一。

第6篇

论文摘要:要做好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教会学生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仃职业生涯规划,开展择业、就业、敬业、创业指导;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拓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中职学校开始使用新的德育课教材,中职学生第一学期的德育课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好专业技能,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由义务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

作为一名职业生涯规划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没有能力进行科学规划,又怎么能去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呢?但现实是很多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仟课教师并没有经过相关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绝大多数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由德育课教师担任。要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必须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和继续教育制度。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职业生涯规划规划任课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是这个道理。首先,应自学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辅导班,讲授教学方式、方法,各校派代表参加,再回校推广。这方面,广西做得比较好,委托广西师院培训任课教师,按体验式教学法的要求,结合当今中职生文化水平低的实际,编写整套教案,制作课件,设计游戏、音乐欣赏等学生参与环节,组织教师按实际授课的模式演练一遍,手把手教会教师怎样上好这门新课。再次,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参加职业鉴定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通过考试获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

2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职生的心理素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诚信是做人的一条重要原则,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活动,将“学会做人”放在首位,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要成才‘,先成人。然而在社会大环境下,不少中职生染上了弄虚作假、撒谎等陋习,这需要学校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加以纠正,教会学生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敬业教育是进行技能教育的思想指一导,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本领,才能尽职尽责地把工作做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反映主要就是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科学的职业理想应该将个人条件与社会实际、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3教会学生设足职业生涯目标,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开展择业、就业、敬业、创业指导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在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教会学生设定最佳的职业目标和发展途径,明白实现目标应具备哪些素质,学生对学习就会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指出的是,要将学生的职业个性和职业的市场需求、学校的专业培养特色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确定职业目标,选择专业。在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结合起来。重点在于近期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也就是中职三年的学习目标和措施:学好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把自己培养成实用型技能人才,为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或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择业、就业、敬业、创业指导。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发挥中职生动手能力强的特长,先就业再择业。举办应聘知识讲座,开设创业课堂,邀请本校优秀毕业生到校现身说法,讲授他们就业、创业的成功经验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4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拓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在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渠道,任课教师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结合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取有别于以往德育课的教学方法。之前的德育课侧重于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则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实施,重在“做”,要在学中做,做中学。讲授职业选择的时候,通过让学生做“职业倾向测试题”,正确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长的职业;讲授求职、应聘技巧的时候,让学生分别扮演招聘者和应聘者进行模拟演练;组织学生做培养团队精神的小游戏;指导学生制作职业生涯规划书参加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等等,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到知识,掌握方法。

第7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要点

生涯规划就是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进行规划的活动,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发展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形态,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即一个人连续从事的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追求人生理想的重要手段。中职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掌握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帮助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职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个时期是个体成长与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个体会主动参与各项班级或社团的活动,从活动的经验中尝试、检验和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且寻找自己比较喜欢、觉得能胜任的职业范围,探索自己可能的就业方向,职业的选择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中职学校教育有必要承担起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设计和教育的任务。

一、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之大势所趋。

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已经成为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个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高度重视。但是,毕业生和在校生在其毕业后所表现出来的在就业方面的问题,表明我们的就业指导还存在明显的缺陷。

1、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意识。据了解,部分中职学生就读专业存在盲目听从或顺从的现象,有的是听从父母或亲朋好友的意愿,有的“从众”人云亦云,缺乏对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清楚认识和明确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将来从事什么工作缺乏清醒的估计,他们有的妄自菲薄,有的自视清高。常常不知如何面对职业选择,导致他们在进行工作选择时存在盲目心理和侥幸心理,缺乏严肃性,在对待所承担的工作缺乏职业责任感。

2、缺乏正确定位,自视过高。许多中职学生读了十几年书,希望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自视过高,高不成低不就,结果自断门路。如有不少学生对餐饮类的普通岗位不屑一顾,但是又难以胜任秘书、会计、报关等工作,于是求职就很困难。有的学生应聘还没有成功,就急于与对方谈待遇、讲条件,结果求职失败。有的学生认为没有两千的工资,就情愿不去工作,定位过高。

3、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跳槽”现象频繁。有的中职生怕吃苦,怕当操作工。宁可钱少一点,也要工作安逸一些。结果有的遇到辛苦一点的工作,情愿 “主动失业”或“另谋高就”。目前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多数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差,但往往有相对优裕的生活环境,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有的对生存的压力缺少实际感受,有的对“工作”和“未来”存在困惑或抵触思想,也有的过分依赖家庭,对外部环境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在寻求工作方面缺少主动性,仍希望借助家长的帮助获得较好的工作。也有部分人是由于对现有工作性质或职位安排不满,采取暂时放弃工作的态度。

凡此种种,不仅说明中职生在就业前,对未来的职业岗位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多方面的准备,也说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缺乏所致,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之大势所趋。。如果要真正解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向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在理论上指导中职学生把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要点

根据中职学生就业心态和他们所掌握的技能,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应引导他们充分考虑人、环境、专业与所企望的工作之间的关系。怎样帮助中职学生规划设计他们的职业生涯呢?

首先,要引导他们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中职生在了解自己的目标思想、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倾向、价值观与自己成长的背景和客观条件以及个人获得各种信息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发展,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的目标是迈向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目标,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确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进而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选择最佳的职业生涯目标。这是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是要引导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有关知识。中职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职业生涯设计方面的课程或文章书籍,争取对个人事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方面的理论观点有所了解。懂得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下避害趋利,选择最佳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是要了解社会上的各类职业,了解自己生存的环境,尤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和趋势。了解与自己学习的专业相适应的职业和相关职业群的发展机会,人力资源供需情况,就业机会和工作性质、条件等。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人们常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 ”。由此可见,职业选择对人生事业发展是何等重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使中职学生认识到就业不能一厢情愿,要注意可行性,从而使自我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生涯发展的职业,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第四,指导学生制定行动计划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在确定了职业发展目标和了解就业形势的基础上作出选择和决定,并制定一系列行动计划来确保目标的实现。生涯规划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地“知己”、“知彼”、“作出选择和决定”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通过生涯管理的无数个“三步曲”组成的。所谓生涯管理就是掌握自己与环境的现状,根据需要进行改变和调整,使自己保持最佳的状态,争取最大发展机会去实现自己生涯目标的过程。“三步曲”是指“发现变化、明确需要、进行调整”。因此,考虑到社会环境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会经常发生变化,要让学生认识到对职业生涯设计的评估与修订也很必要。修订的内容可以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三、通过情景模拟、专业实训、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和指导的补充。

1、为了使学生熟悉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例如让学生为自己设计“我的探索期生涯目标”的活动方案,指导未来3至5年的生涯行动,从而明确自己的目标。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案例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理解生涯规划的有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例如“抓斗大王”包起帆,知识型、专家型工人李斌等案例都对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为学生提供与学生职业发展设想相适应的专业实训,增强就业能力。例如,我校在物流、会计、报关等专业开设了企业沙盘认知实训,学生参加这个体验式培训,可以亲身体验一个制造型企业管理的完整流程,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同,理解企业实际运作中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相互配合。在沙盘模拟中,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上升过程,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宝贵实践经验转化为全面的理论模型。可以了解企业经营环境,明晰企业组织结构、认识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学会按指导操作、经营业务。通过协同训练,可以加强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认知实训使他们对职业前景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帮助他们进一步认清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基地。为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学校密切与企业的合作。本学期我校安排了物流专业和报关专业、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到栋方艾胜日化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80%的学生增强了就业风险的意识,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了综合素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专业能力。

4、在学生职业选择后,还要为学生提供心理调适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事实上,当学生找到实习单位后,心理上会出现很多的变化。有的对自己评价过高,进而对自己所在单位的环境、发展前景及工作条件、回报等产生疑问;有的则因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工作而惶恐不安等等。这些心理都使得参加实习的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生活的最后时间来做好工作前的准备,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学校就有必要承担起这一工作任务,以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充实的自我,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生涯规划是中职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指导,对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指导》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蒋乃平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