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16:11:28
序论:在您撰写财务培训课堂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专业理论与历史故事相结合,引人入胜
掌握一门新学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学之初我并不直接讲述教学内容,而是围绕“会计实务”这个中心话题,和学员们广泛交流,给学员输入信心,让他们相信“学好会计并不难”。
比如阐述“会计”这个词,首先从古人“刻木计数,结绳记事”讲起,这就是会计的萌芽。这些简单的计量与记录行为,主要计算劳动成果,为劳动成果的分配服务,这是会计产生的根源。再比如讲到“记账符号——借、贷”时,并不马上讲如何运用。而是首先解释:为什么“借、贷不叫字,而叫符号”?把借贷记账法的发展史加以介绍:借贷记账法发明于十四世纪的英国,兴盛于世界商城威尼斯。随着日本的明治维新传入日本,我国是在十九世纪末,由翻译家严复直译的日文,把借贷记账法引进了我国,追根溯源,“借、贷”二字并不是中文,而是日文。最后说:“借、贷既然是日文,那么我们千万不要与汉语意思联系起来,它与我们所学的英文字母A、B、C,X、Y没啥区别,就是符号而已,现在我们可以任意赋予它新的含义。”课堂时间充足的话,还给学生们讲,哥伦布航海时,就是采用的借贷记账法记录下了航海费用的。接着介绍这两个记账符号新含义,进行下面的教学内容。也许有人会认为有点小题大做,有卖弄知识的嫌疑,但是只有根系发达的树木,才能长成栋梁,同样的道理,教学时只有铺垫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厚积薄发。
最后,还要介绍我国会计职业的具体情况,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就能胜任一般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使学员们认识到我们不太“聪明”的祖先发明了“会计核算方法”,有着丰富经营之道的我们,是完全有能力掌握这门“会计核算”技能的。
每门专业课程在进行技能培养时所选择的实训案例和企业案例都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案例是能应用于会计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中的,再由于学生自身理解力和教学时间要跨越三年教学年度的原因,到了《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时候,学生对于每一步的操作技能的理解仅能停留在操作过程的层面上,无法将其于其他专业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将《会计电算化》与其他专业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导致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成为独立于其他专业课程的操作技能培养课。
二、实现《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有效衔接的措施
鉴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实现《会计电算化》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实现《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呢?
1.从观念上改变财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财务人员对财务软件的专业需求已经不仅仅体现在软件的操作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各类财务知识在财务软件的有效应用上,财务人员只有认识到以上内容,才能从思想上改变自己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把对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从单纯的财务软件操作转移到各类财务知识在财务软件的应用上。也只有这样才转变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效推动《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
2.从多方面培训入学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
职业院校应大力提高对专业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培养。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人学,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主要有以下手段:
(1)建立专业教师培训制度职业院校应建立专业教师培训制度,要求并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下企业实践。职业院校的教师教训渠道有多种,如近几年我国教育部门进行的国培项目、各类学会针对专业教育改革项目进行的专项培训、教师脱岗的企业实践等都为教师了解目前职业教育最前沿的问题提供了途径,职业院校应加大力度提倡鼓励教师通过各类渠道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鼓励教师企业兼职会计专业教师必须时刻了解企业会计制度在企业财务中的应用情况,而单纯的教师培训并不具备长效性,因此,会计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是最有效的长期了解企业财务应用情况的手段。企业兼职有利于教师掌握企业财务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更有利于教师将企业实际业务应用于课堂,在教学中能更好地结合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专业知识进行选择,而不同岗位的企业兼职更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引专家进课堂,Xt教师进行普及性专业教育因为培训成本和教学需要的限制,职业院校不可能实现随时派教师外出培训,也不可能实现所有教师都具备企业兼职的条件。那么对专业教师的普及性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聘请行业专家进课堂,由行业专家将目前最前沿的财务知识和企业需求情况对教师进行普及性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建立企业案例库,实现各门专业课程企业案例应用的统一性
案例的重复出现,有利于学生对同一案例在不同课程中的对比性了解,也有利于学生将不同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合,而在《会计电算化》课堂上的体现主要有:
(1)相同的案例在《会计电算化》和其他专业课堂上的重复出现,使得学生在进行财务软件操作训练的同时,与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合,起到了既巩固以前所学知识又充分掌握该知识点在财务软件中的有效应用,为将来就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技能基础。
(2)相同案例的应用,提高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师的备课效率,避免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师脱离企业实际编制《会计电算化》训练题的情形的出现,实现了一套题多门课程应用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 教学改革 策略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行,我国经济的现代化水平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对经济发展的科学化水平要求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的高等院校提升包括财务管理人才在内的经济人才的质量,以高质量的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意味着,我们的高校需要对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不断培养出专业素质高,整体素质好,能力全面发展的财务管理人才。
一、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现状
(一)高校财务管理课程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
我们在高校开设财务管理课程的目的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所以,高校财务管理人才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状况。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只有如此,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一些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不能够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不能够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减课程内容。首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对财务管理课程产生的新要求不了解,这导致财务管理课程视界过窄,只关注国内企业的财务现状,而对外资大量进入中国后产生的新的财务风险、机遇乃至新的财务管理方法等熟视无睹,造成了培养出来的财务管理人才较为短视。其次,不能够将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与知识经济相结合。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知识就是资源,需要我们运用财务管理的一些原则对成为资源的知识进行管理,但是,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课程缺乏对知识经济进行评估和管理的相关内容,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适应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二)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单一
财务管理课程本身理论知识较多,逻辑性强,知识难度较高,所以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有很高的要求。要求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不断地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促使教学效率获得有效提高。但是,很多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采取的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中,整个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很难高效地完成教学的任务。单一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学生对于财务管理课堂的参与度不够等问题,使得整个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三)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较少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减轻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负担,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枯燥、复杂、程序性较强的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但是,由于经费问题和高校对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认识问题,很多高校没有配备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造成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效率低下,教学目标不能够有效实现的问题。
二、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不断促进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与社会环境相融合
我们在高校开设财务管理课程目的是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人才。所以,我们在进行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进行认识,将新的环境对于财务管理的要求融入到财务管理课堂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得学生的能力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进行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首先要对经济全球化背景进行了解,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财务管理的新内容和新要求,并且将这些新内容、新要求融入到财务管理课堂之中,对学生们进行新的培训。其次,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内容和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把握,在教学的过程中增添这些内容让同学们充分掌握知识经济时代下财务管理的新动向。最后,了解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推进高校财务管理课程
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厌倦学习等现象,影响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在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以全面提升。首先,通过在财务管理课程中采用集体讨论的方法来增强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通过让学生自己讲课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最后,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于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财务管理知识本身较为枯燥难懂,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恰当的案例来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辅助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
我们进行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使用一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首先,需要学校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充分认识,主动排除资金困难,自觉增加现代化教学设备来辅助财务管理教学。其次,对财务管理教师进行培训,使其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辅助器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对财务管理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手段培训,使其能够自由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意义重大,我们需要重视财务管理课程的作用,不断地培养出符合条件的财务管理人员。我们需要对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探索出对进行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促使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不断地为培养出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优秀的培训师在培训中应该扮演好的不是一个角色而是四个角色:
第一个角色:教师
从培训师字面上理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培训师首先是老师,因此无论是教授学员如何成功的做人还是教授销售、管理、或者财务技巧,都要具备老师一样专业知识和授课技巧。
1、 具备课程的编写能力
培训师的课程应当是系统而明确的,如同老师的教案一样,每个课程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说明一个问题,就拿营销课程,如果要做成教案估计如同MBA教材一般厚实,因此不可能在一天或几天的培训课中系统的讲解,但是作为培训师应当将课程重点集中在自己擅长的点上,例如专讲市场调研的课程,专讲定价策略的课程等等,或者是针对初级营销人员大致了解营销整体内容的介绍型课程,只谈营销的工作大块划分不涉及细微领域才能让该课程有不同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最忌讳按照培训者主观逻辑拼凑的课程,既没明确主题也不具备课程的完整。
2、 具备教师的课堂讲解能力
应该说培训师大多不是教师出生,没有受过师范学院的课程讲解训练,但是如同教师一样的讲解能力却是培训师必不可缺的能力。讲解需要把一个观点一个问题深入浅出的剖析清楚,无论深奥或是浅显都能让学员明了培训师所要阐发的观点意图,例如一个讲财务课程的培训师,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出身,自己做财务工作取得很大的成就,能很好的完成各种财务工作,但是由于财务不象其他岗位那样与人交流的时间较多,加上财务课程本身涉及的数据、理论、方程式等较多,因此这个财务管理培训师在讲解时常常让学员感到似懂非懂。
第二个角色:演员
培训师的职责除了传授知识,更要让学员接受知识,传授与接受是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就象同在一个课堂学习的学生最后获得知识量完全不同一样,传授只是一个教的过程,而接受是学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让学员将自己传授的知识理解、记忆并掌握是对培训师的要求。
1、 象演员一样始终吸引受训者的注意力
我曾看过许多培训大师的课程,大多动作幅度较大,表情丰富甚至夸张,如果在生活中估计大多数人断难接受这种的说话方式,可是培训课堂上需要培训师的这种“表演”,此时培训师已经不是课下“某老师”,而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演员,他需要用这种方式始终引领学员的注意,让学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对课程的理解和体会上来。有培训大师级人物授课时衣着都类似于演出的服饰,在课堂上即兴演唱、形体表演都佐证了培训师的演员角色。
2、 将课程用表演的方式演绎出来
同一个课程,有经验的培训师可以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充分调动学员的热情,让学员在不知不觉当中投入,而同样内容的课程换成一个经验欠缺的培训师上课时,就无法引起学员的兴趣,甚至感觉内容枯燥,形式做作,形成抵触。
拿企业内训的一些销售课程来说,很多大的企业集团不能说没有销售高手,也不是没有既通晓销售知识,又销售经验同时也能言善辩的人才,但为什么仍然需要借助专业的培训师呢?因为同样的话从不同人的嘴里说不出来,或者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给别人的感觉都是两样的。而专业的培训师就象给这些知识加上了华丽的包装,原本一些朴素的知识或道理由不起眼变成了“金玉良言”,通过培训师的演绎,这些知识让受训者感觉到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会牢牢的记住,这就是达到了培训的目的。
例如,一次销售培训师在讲“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这个观点时,举例世界成功销售人员的经历,培训师一边讲这个销售人员如何开始拜访,一次次失败,一边就用自身的形体表演,演绎故事中人物当时的沮丧表情和全身瘫软的感觉,到后来通过不断坚持不懈的拜访工作积累了大量客户获得成功时,培训师又会将故事人物成功时的激动、喜悦、百感交集演绎的淋漓尽致,就象让受训者看到了当时场景的再现,此时培训内容已经深深印在受训者的心里。
第三个角色:教练
培训师包含除了教授知识以外更为重要的功能是教练功能,对学员的培养和训练就体现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例如拓展训练,体验式教学、游戏教学、是对学员能力的训练。需要培训师对学员进行辅助、引导,让学员身体力行的参与到培训项目中来。
1、 体现教练的示范性
在培训课程中除了讲解很多也采用实验教学法,例如教学员的沟通技巧课程,就会让学员分组采用课程的方式进行实验,在实验当中可能暴露出学员在该项技巧运用中的问题,此时培训师就会自己示范,请学员扮演极难沟通的客户故意刁难,然后看培训师如何采用所授技巧予以化解。
2、 体现教练的耐心指导
优秀的培训师对于学员知识的掌握较为负责,如同上文提到模拟实验中有的学员掌握知识较慢,培训师会主动予以指导,一次次辅导学员准确运用技巧,直到每个小组基本通过模拟实验。
3、 体现教练的严格性
教练的严格性在游戏教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在培养学员团队精神的课程当中有个游戏叫“我们是一家人”要求学员互相搭肩膀围成一个圈,然后一边高呼“我们是一家人”的口号,一边同时蹲下或起立,要求一个圈的学员保持绝对的步调一致,很多时候学员来自不同部门甚至不同企业很难做到相互的协调配合,而培训师则要求必须达到动作完全一致才结束当天的课程,否则一直练习下去。这种严格正体现了培训师不单是教授知识更是对学员的一种训练。
第四个角色:咨询顾问
优秀的培训师也是企业的咨询顾问,可以根据企业状况提出培训课程及培训重点的建议。培训师大多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例如教授销售课程的培训师以前的必然有不错的销售业绩,在销售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和理论基础,所以他能有自己独特的课程和行销技巧。
1、 具备顾问级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
如果说培训师是人云亦云,将其他人所讲的课程复叙出来那一定是表示最优秀的培训师。优秀培训师在应该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专家,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对知识、技巧的灵活应用,授课时能旁征博引充分阐释,遇到学员的实际问题也能凭丰富经验与知识给予准确的解答。
2、 具备咨询顾问的诊断、咨询功能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 “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88-03
一、“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 后一年在企业进行一至两个月的准员工教育(学生在入岗前接受的企业文化、公司制度与劳动纪律要求、岗位知识等内容的培训教育,还有入岗后的进一步接受的员工相关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的培训教育)后上岗,按员工标准要求进行管理,享受薪金等员工待遇。学生就业从原先的好就业变成现在的就好业,毕业生更受用人企业的欢迎,同时专业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二、以“企业进课堂”为载体,完善“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进课堂”必须体现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任课教师必须是企业的行业专家或一线员工;第二,学生学习的内容必须是企业的真实业务。通过实施“企业进课堂”,进一步构建“准员工式2+1”教学改革模式,实现教育部关于“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现代职业教育新的目标和要求。建立符合会计专业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运作机制、考核评价体系;建成共享型的课程教学资源库;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建立集教学、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三位一体的先进的专业实训基地,满足校内实训教学需要,成为社会相关技能培训与考试基地,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专业在教学改革、管理改革、创新改革的示范作用。
三、完善“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坚持由学校、企业共建会计专业教学团队,依托“企业进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完善“准员工式2+1”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路如下:
(一)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企业进课堂”人才培养机制
在“企业进课堂”培养机制下,通过校外兼职教师亲自授课,把企业真实的业务带到课堂教学中,使培养的学生与行业、企业职业标准实现零距离接轨,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更紧密结合,实现培养具备从事基层会计实际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基本业务能力,能胜任企业(公司)、行政、事业单位、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一线会计、审计助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以“企业进课堂”为载体,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根据专业发展和“企业进课堂”教学模式,调整课程体系。为了适应不同岗位能力的需求,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一起完善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岗位能力需求进行相应的“平台+模块+企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改革。
2.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纽带,联合兄弟高职院校财经类相关专业,共同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进行专业课程群的开发和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推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选出两门跟企业实际岗位密切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会计信息化(包括用友和金碟两个内容)和企业会计综合实训进行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借鉴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模式,完成两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网络课程、实施方案、评价体系、配套课件、学习指导、课程录像等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建设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并推广使用,带动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以“企业进课堂”为建设目标,积极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拓展与建设
在“企业进课堂”教改模式下,学校需要和更多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打造集教学、实训、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实现实训基地效能最大化、教学成果最优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四)依托“企业进课堂”,进行兼职教师师资库建设,并建立新的评聘标准和体系
以“企业进课堂”为载体,整合校内外资源,共同探讨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为教师提供一个开展教学教改研究与交流的服务平台。构建出一套适合行业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全新的评聘标准和管理体系,打造一支职称结构、能力结构合理的“专兼融合”的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师资队伍。
四、具体措施
(一)构建与优化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
以工学结合为出发点,构建“企业进课堂”平台下的专业分方向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群)任职能力要求为依据,将出纳、采购销售核算、财产物资核算、纳税申报、财务主管等岗位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整合。以岗位能力需求进行相应的“平台+模块+企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改革。
1.会计职业能力平台。掌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能胜任会计岗位工作。(课程设置:会计学原理、会计基本技能、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纳税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企业会计综合实训、行业会计比较等)
1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双元制”理论的借鉴
“双元制”发源于德国职业技术教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教学场地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但以企业培训为主,把企业中的实践和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相结合。“双元制”下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就是学徒工。所以不同于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双元制的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职业培训,使其掌握职业能力。而通过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完成某一工作岗位的任务,还能够胜任其职业领域里的工作任务。
在此理论基础上,会计电算化的职业能力培养,不仅要关注直接对口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而且要关注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此,我们把会计电算化专业方向定位在培养具有在收银、仓管、出纳、会计以及在储蓄、营销、文员等岗位,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基于岗位能力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
基于“双元制”理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应更关注于关键能力培养,从岗位能力出发,这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四合一”综合实训室、教学软件的引入及综合性实训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维。
21以岗位能力引领专业课程设置
结合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内容,选定收银、仓管、出纳、会计、会计主管、储蓄、营销、文员等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工作岗位能力对应的课程。如基于学生已学的“会计基础”“出纳”“点钞”“翻打传票”等专业课程,结合最新教学改革实验教材《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和《企业沙盘模拟实战》等,选定出纳、会计员、会计主管等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主要职责,更能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如何整合并指导其实际工作流程,使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到工作岗位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以便在岗位工作中主动查阅、获取课程知识,体会主动学习带来的乐趣。
22职业情景引导“四合一”综合实训室建设
岗位任务及能力要求不仅仅为课程内容整合提供了新的思维,也引导实训室的建设,根据会计职业情景特征,规划“四合一”实训室,分为企业财务室、税务、工商、银行四个区域,设置企业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税务员、工商职员等,结合企业ERP模拟沙盘,仿真企业财务的外围环境,通过创设职业场景,使学生在实训室体验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
23引入会计电算化、报税等教学软件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开展“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除安排资格证“初级会计电算化”的考证内容(如用友T3)的学习外,可安排一定的课时指导学生学习、辅导学生自学其他主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如金蝶、速达等。尤其是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其就业单位很多是中小型企业,由于这些企业规模不大或者资金比较缺乏,更多地可能选用如管家婆或速达等财务软件。学生在校期间即掌握多种财务软件的操作,在企业实习就业时能更有自信,也为企业节省了岗前培训时间。
24加强综合性实训演练
在学生实习前,教学内容应侧重于综合性实训,要求学生对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一个企业各部门的运作以及会计部门各岗位的分工与合作。学校可安排两门课程:“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和“企业沙盘模拟实战”。“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可采用课堂手工训练形式或引入一些公司开发的模拟系统,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等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实际会计工作流程等,逐步实现从学生到财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企业沙盘模拟实战”分物理沙盘和电子沙盘,不管是什么形式,它的目的都是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知企业,明确财务在一个企业的地位以及与其他部门的联系。
3基于岗位能力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法与策略
31适应社会实际,明确教学目标
为适应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教学目标不能只培养学生对特定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的操作能力,还要加强培训学生对该软件的系统管理能力和日常维护能力;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应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熟练掌握操作某一特定财务软件后,能够举一反三掌握其他常用的财务软件。
32自编校本教材《上机指导训练》
为有效接轨企业会计工作实际需求,我校自编电算化教材《上机指导训练》,弥补学校目前选用的教材内容不足。《上机指导训练》不仅能在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让学生体验仿真ERP的实际应用情况;而且能满足一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能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实现理论迁移、技能拓展,达到企业对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
33教学方法、方式多样化
中职学校必须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改革目前的课堂教学方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将企业各会计岗位所需用到的素材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既要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也要掌握手工会计的处理,为就业上岗打下扎实的基础。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上,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演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岗位任务法、逆向思维教学法等。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式上,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先讲演后练习”“边讲演边练习”“先练习后讲演”等具体教学方式,并开展会计岗位角色扮演、分组竞赛等教学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学习。这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迁移,技能的延伸与拓展,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34加强实践性教学
因为中职学校培养的是中等职业技能人才,所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高的标准要求。近几年,省教育厅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锻炼,使教师能够联系工作实际开展教学工作。因此,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组织老师、学生积极参加企业实践,使知识技能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作为专业教师,应当通过企业实践积极做好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与素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同步,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
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既要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又要处理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能用简明的文字清楚地表述工作要求,并能用极强的说服力说服有关部门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常常需要财务管理人员能进行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和融资决策,因此财务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也是不可或缺。
由于我校的大部分毕业生服务的对象是中小企业,就如何满足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提出从业务技能培养入手的财务管理课程改革:
(一)加强案例教学的比重
案例教学法是财务管理教学中作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真实的企业情景来理解和掌握。在案例教学中,需要做如下改革:
1.案例内容的撰写
由于目前大多数关于财务管理的案例都是基于大型企业,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特点而设置的案例,因此财务管理案例的选择方面,应借助厦门中小企业网站,与合作的实习实践基地联系,通过实地调查、交流访谈等方式来了解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和基本财务信息,将收集的财务信息进行整理汇总成教学案例,来保证教学案例的仿真性、时效性以及可操作性。案例内容应充分考虑到启发式的教学效果,案例分析的内容应让学生有自主思考探索的能力,鼓励学生多角度提供案例中的解决方案。
2.案例教学的组织
由于案例教学需占用大量的课时,目前我校财务管理课程的学时已缩减为48学时。这需要高效率地进行案例教学的组织。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提倡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法,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对于案例分析中需要的理论知识、案例资料的说明、案例分析的基本要求作为课前预习的内容,案例的完成和讨论以小组团队为基本形式,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堂外的时间,通过互联网查阅案例问题解决中需要的数据,并以案例分析报告来展示学习成果。在课堂内主要是小组团队间对案例讨论成果的分享,要求每个团队以5分钟PPT演示的形式来演讲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培养学生能以简明清晰的沟通方式阐明自己的观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要求其他小组能对正在演讲的团队提出1-2个问题。最后教师应对本次案例交流进行点评,在点评过程中,应对本次案例分析运用的理论知识进行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对案例讨论中表现进行褒贬分析,肯定有拓展性思考的团队,同时就案例分析中应注意的职业道德,环保理念,社会责任予以强调。
3.案例教学队伍的建立
为了保证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实施,应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案例教学队伍。改变我校在案例教学以任课教师承担的弊端。案例教学的实施不一定局限于课堂教学,可以扩展到实验室或校外企业。若在财务管理的案例教学中建立一支以专业教师、企业界人士和专任教师组成的案例教学团队,将大大提升案例教学的效果,能让学生置身于更为真实的案例中去观察和思考案例中的问题。
(二)完善校内校外实习实践教学环节
1.加大对财务管理校内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投入
课堂内的案例教学只能解决财务管理基本原理实训的问题,对于财务管理岗位对学生业务技能的要求,需要通过大量的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来满足。在校内实训中,常见的是通过ERP沙盘模拟对抗实训和仿真企业综合实训。就目前我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校内实训环节,仿真企业综合实训较为适宜。在一个仿真实践环境中亲历企业的工作流程,在其中承担实际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角色,对企业运营中涉及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财务预算与控制、财务分析进行操作,以此培养学生胜任财务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
2.完善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借助学校已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可以在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允许任课教师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通过案例教学进行认知实训。完善校企合作的途径,聘请企业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为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地点就设在企业内部,在培训过程中辅之对业务流程的观摩。每次培训结束后,让企业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会计师和骨干工作人员与学生互相交流,就学习和培训中的问题进行专业的解答。
除此之外,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对相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解,完成有关的社会实践报告。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对实践性强,涉及面又广的财务管理工作,能有一定的认知,并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建立综合的教学评价模式
在学生的培养环节中,考试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之一。对于教学评价模式如何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建议可以适当放宽对期末综合考评成绩评定的标准,将期末考试的成绩比例降低到50%,提高日常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成绩比例,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多在实践环节投入学习。例如课内实践环节的案例分析报告和案例讨论成绩,占期末成绩的20%的比例,对于学生利用课余实践参加的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或者学生在校外实训中参加培训后,提交的培训成果,占期末成绩的20%,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考勤及作业提交状况占期末考试的10%。这样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将注重实践能力,职业技能的学习,由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真正体现重视学习过程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