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电子档案管理规范范文

时间:2023-05-17 16:11:26

序论:在您撰写电子档案管理规范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第1篇

[关键词]教学档案管理;二级学院;规范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1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2

1 教学档案概述

教学档案是指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管理过程中所自然形成的具有存在价值的文字、图表等资料文档。这些最原始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档资料对学校甚至社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档案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院的发展,最终一点一滴累积得到的,真实地记录了二级学院的发展轨迹。

2 教学档案的作用

随着本科院校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管理制度也不断深化,高校二级学院办学的自和管理权也随之加大,相关教学管理工作的范围也逐渐扩展。而教学档案的收集管理及保存工作,作为学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之一,应该得到相关学校管理人员的重视。

随着学院管理范围的不断扩大,许多教学、行政相关文件及实施都由二级学院进行,原先的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改变,二级学院的在档案管理工作出现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自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院校的格局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二级学院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档案作为凭证和具有历史参考价值的资料文档,必须得到二级学院的高度重视。因为档案是回顾总结和评估教学的重要依据,而且通过研究学习档案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就是档案作为纸质资料的重要意义,要通过自身的优秀管理,严格按照档案建立和完善原则,逐步形成一个二级学院中完整的档案管理系统。并且还要引进现代化计算机工具,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高校二级学院的档案的管理工作。

3 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

3.1 学院的管理类文档

管理类档案有学院教学相关资料、学院的管理机制、学院设施管理、各类学院会议的文字记录以及学院一些重大活动的资料,其中包括文字、影视等形式。

3.2 教学科研类档案

教学科研类档案作为学院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学中的成果与改革创新、研究课题申报立项的验证资料以及科研成果取得的证书等关于科研类的档案文档。

3.3 教学日常运行的管理类档案

主要包括教师的每日课程状态、课程教案、教学计划、教学事故等有关资料,同时也包括各个学科的专业建设材料、教学质量的管理材料、实践教学材料等。

3.4 学生学籍、毕业考核、毕业设计类的文档

其中存放有全部学生学籍及各类考试考核的原始试卷和成绩单、毕业设计的资料,以及四年的奖励和惩戒的材料。

4 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措施

4.1 设备管理人员要配备齐全

本科教学档案资料库的构建,本身就是一项日常化的教学管理工作,需要长期进行归档存档。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起来,由院长等相关领导带头监督管理,制定相关管理规则,成立独立的机构管理工作,要做到任务分工明确,落实好每个管理人员的任务,责任到人,长久地定期检查工作。

为了更好地管理二级学院本科的教学工作,加强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建议学院必须成立专门档案室,专门进行存档归档等工作,并要依据相关档案管理要求寻找合适的档案室,满足文档对温度、光线、湿度等的要求。因为档案资料大多是纸质文字档案资料,档案室要防止日光直射,消除紫外线对档案的伤害。不管外面的天气怎样,都要将档案室的温度保持在14℃~24℃,如果能提供相关的调节温度湿度的设备,则要把温度的变化控制在2℃之内,将湿度保持在45% RH~60% RH之间,湿度上下的变化幅度值不能超过5%。

4.2 建立并完善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下放到二级学院后,相关工作便成了学院教职工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需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二级学院自不断扩大,相关管理体系和制度也要进行适应性的改变。

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二级学院并未在此问题上进行改善,仍然存在诸多相关问题,学院领导要引起重视,加快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具体的着力点应该在二级学院档案的建立、工作人员的配备等方面。比如,在收集归档的工作上工作人员不负责,职责也不明确,教学档案没有进行及时整理,或者档案不完整等,这些问题在高校二级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时有发生,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的基础。学院在拥有更多自的同时,应当抓住机遇面对挑战,真正做好学院档案管理工作,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档案管理的规则要求,制定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制度规则。在管理机构的组织、工作人员配置、存档归档的资料范围自等方面下功夫,让工作更加有条理、有章可循,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规范性。

4.3 严格把控档案内容,明确教学档案收集入档的时间点

确定归存内容,建立“本学科教学基本原始资料库”目录,这是建设本科教学基本资料库的第一步。从各学院有第一届本科生的学期开始,二级学院本科教学资料库的资料收集工作也随之开始。资料的保存时间是由资料本身的存在价值所决定的,要对各类文档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划分不同的保存时间。对于那些关于学院发展和建设的资料要长期保存,如重大事件或者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对于学生考卷或者一般类毕业设计论文,保存4年即可;对于学生日常的实习、实验等相关资料保存至学生毕业后两年;其他类别文档一般无特殊要求保存5年。

对于一些日常的教学资料文档,一般在学期末进行归档整理,但要注意对一些跨学期的事件文档要延缓归档。每年九月份开学季,学校都会对各学院本科的档案库进行检查和评价。在学期中,学院也会根据管理规定对各学院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符合档案资料的记载,同时也会对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复查。因为学校对二级教学单位的年度考核很重要的依据便是本科教学基本的原始档案库的建设和维护情况。这样做能促使档案库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工作,避免档案库建设完善工作却无人执行的现象。

5 结 语

教学档案工作作为一个本科二级学院对教学管理和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对高等学校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评价的重要指标和依据,也是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重点所在。它能真实记录整个教育过程,对高校的未来发展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所以,要重视和发展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工作,严格执行档案工作流程,及时建档归档,构筑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完整体系,并不断引进高科技的管理方式,应用计算机相关快捷便利的管理系统,真正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皱琦.高校二级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体系关键工作探析及对策[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3).

[2]熊跃萍,黄建平.高校二级教学档案管理数字化网络平台的构建[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6).

第2篇

[关键词] 电子病历档案;规范管理;开发利用;病历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c)-105-02

Standard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for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CHEN Qiao-ling,LI Shao-ling, LUO Xiu-mei

(Huizhou Municipal Central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516001,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tandard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for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 are presented,and as a new idea that can promote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record and improve both the medical record quality and medical quality, the new management mode ofmedical record and utilization mode should b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medical record management.

[Key words]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tandard management;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Quality of medical record

电子病历档案是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问诊、查体、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过程中形成的文字资料的总和;它不仅是病人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真实反映,具有法律效用的原始材料,而且还是医疗机构临床、教学、科研的宝贵财富以及综合评价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依据。

1电子病历档案的规范管理

环节病历质量的规范管理与监控是病历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它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运行中环节病历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缺陷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医院质控部门应按《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规范》等相关法律中,规定的三级查房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等去审核和抽查各科在院病人的环节病历质量。检查病历书写的及时性、准确性、医疗质量、上级医师审检病历等情况。发现有医疗缺陷的病历及时纠正,有效地提高了医疗安全,保证病历质量。

终末病历是医务人员对病人诊治过程结束后的归档病历,使病历质量监控由事后检查向事前预防的方向转化。终末病历质量监控是对归档病历认真履行职责,严把入库关工作。对病历中存在的缺陷,及时给科室反馈信息,对所发现的病历书写缺陷,必须在不影响病历资料的原始性、真实性的情况下进行选择性的补充和完善。监控措施分两步:①各科室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已完成归档前的电子病历的质检、评分、签署等质量管理。②归档后由医院病案统计室的质控部门对终末病历分病案首页、病历记录、病程记录和其他四个方面,按《病历书写规范》和各种法规进行全面质检,对于病历存在不足之处督促书写人及时整改,并将在病历中反映出的医疗或管理中的缺陷及时反馈给科室,提高临床医生“记录所做的事,做所记录的事”的意识,提高各种记录的有效价值;杜绝和预防丙级病历的存在。

病历书写及时性的规范管理是病历质量符合客观、真实、准确的要求。住院志、入院记录应当于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应当在病人入院8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术后24小时内完成;出院记录,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应当在病人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出院病历档案72小时内完成和归档等;这些对病历书写时限的具体规定是病历书写时必须遵守的。但在临床医疗过程中,由于受繁琐的医疗工作和教学任务的冲击,有些医务人员也重治疗而没有及时书写病历,事后凭印象去补写,有可能造成记忆的遗漏或混淆,影响其真实性和可信度;病历书写按时限完成是保证病历质量的重要一举。

2 电子病历档案的开发利用

设计医院电子病历(EMR)与病案统计模块进行数据交换的网络接口,从EMR提取病历档案信息内容到病案统计系统,病历内容就是医院业务统计重要的原始资料,是医疗业务活动数量和质量统计的可靠依据。经过编辑、整理、分析的病历档案资料:①可为医院管理和上级部门提供报表服务;为临床业务开展、专科的建设、病床的分布、人员的安排等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改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②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衔接,可在医院的局域网内查询到医疗动态、临床经验、病人诊疗过程及病人基本情况等资料,为医院管理和临床诊疗提供了必要的内容。③据病历资料可筛选病种输出至Excel表中进行量化后,导入SPSS中分析某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趋势、密切关系、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设计某疾病的诊疗模型和鉴别诊断服务于临床。

在临床教学中,需要利用大量病历档案作为生动的示范教材,通过各种形式的病例讨论(如疑难病例、术前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等),使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感性认识,巩固理论知识。特别是对典型病例或罕见病例的讨论,更让学生终身难忘,受益匪浅。一份科学的、完整的病历档案往往起着教科书无法替代的作用。

电子病历档案是病人接受医疗诊治过程中的详细记载,它不仅是病人住院期间疾病诊疗的真实反映,还是确立疾病诊断和拟定治疗方案必不可少的依据。尤其对再次入院病人的诊治,病情的追踪,更要参考以往的病历档案。它还可成为诊断疑难病症、抢救危重病症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临床实践最直接的记录,通过分析、总结,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评价医疗业务能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些在治疗过程中还可发现某些特殊的规律,从而提示医务人员及时修正治疗方案,使治疗更趋正确、合理,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为医学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推动医学的发展。

随着社会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化,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人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病历档案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社会化的利用比例日趋上升。在解决医疗纠纷中,病历档案作为真实有效的凭证和判定责任的重要依据,处理各类肇事、事故、伤残等刑事、民事案件,司法机构往往是根据病历档案的原始记录来处理或判明责任。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化,大病保险和其他商业性的疾病保险,病历档案为医疗保险、保险公司补偿或理赔提供真实信息。故病案档案还是一份具有法律效用的原始材料或作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和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第3篇

【摘要】

阐述了电子档案的优势特点,分析了医院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立足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实践,就如何将手工档案管理向现代化档案管理过渡,以适应现代医院数字化发展的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规范管理电子档案的措施和做法。

【关键词】医院电子档案管理 思考

现代信息社会计算机系统作为工具已经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紧密不分,在医院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信息介质和记录方式不断涌现,因此,医院形成了大量以磁盘和光盘为载体,可以在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进行复制、存储、传递、检索、使用的文字、语音、图片、影像、视频动态文件。收集、整理、管理、利用这些有价值的电子文件是电子档案规范管理所要面临的问题。

在电子文件产生初期的1988年,当时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大会的主题就是“新型档案材料”,会议意识到采用新技术的机读档案能为传统档案开辟新路。到了1996年的国际档案大会,会议提出了:档案馆原来只保管实体档案的传统做法和理论原则正在受到“虚拟档案”的巨大冲击[1]。由此可见,电子档案的作用和地位在飞速发展,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进入到21世纪,人们对各种时效性强、具有高价值的档案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比如医院这样的机构,各类档案也是种类繁多,形式不一,电子档案呈逐年成倍增长之势。现在,我院档案管理模式是: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高效、便捷、处理庞大信息的现代先进工具被较为广泛地应用,并参与到医院档案管理中。这种模式大大简化了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过程,节约了时间、空间,提高了效率。应用计算机、光盘、硬盘、服务器等高科技存储、检索工具,借助网络信息系统平台,同时也可以便捷地得到所需的档案资料,丰富了档案查借阅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档案查、借、阅效率。

1电子文档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和优势

1.1便于检索,办公效率大大提高

电子档案使用光盘、磁盘作为载体,将信息存储在上面,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参与到文书档案管理,最明显的优点就是解决了在传统档案管理中人们使用手工操作时出现的信息收集不完整、漏抄、字迹不工整等问题,改变了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公文收集、公文处理,节约了人力,也提高了准确性。

1.2电子传输跨越时空,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电子档案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按照资料的分类进行收集、统计和查阅。因此,电子信息化管理相比传统的管理方式,检索效率高,同时还可以将诸如档案收集、查询、统计等功能与具体业务密切关联,快速查找,使档案利用更加便捷、充分、及时。

1.3存储时间长,节省资源,信息易于保管

与纸质载体相比,电子档案使用高科技材料制成,不仅能够防潮、防止虫蛀,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解决了纸质载体在高温、湿度大的环境下发生氧化或者是被腐蚀的现象。电子档案最大的优点是存储在DVD、光碟、硬盘等电子设备上,占用的空间小,操作简单,不需要占用大量的人财物力[2]。

1.4流程化的业务处理将档案管理规范起来,强化了制度的执行

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使大多数的数据是由协作工作流程执行过程中自动生成的,为医院档案管理提供了一个规范的工作过程的管理平台[2],因而档案制度得以规范执行。

1.5传输安全性提高

传统的档案传输是靠人力,在传输过程中不免会出现资料的丢失,费时费力,安全性也随之降低。电子传输不仅保证文书档案的及时传输,而且能够确保其安全性,不会造成档案的延误或者丢失现象。

2电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子档案虽然优势明显,但是我院档案室在近年的工作中意识到电子档案的产生、收集、管理、利用与各部门密切相关;与各种软件、硬件的配备密切相关;与管理密切相关。各环节管理如果不协调,总有各种缺陷等待完善和弥补。

2.1电子文件自身缺限

电子文件具有依赖性和信息的不可识别性、信息载体的可分离性、信息的可共享性以及保存环境的特殊性[3]。因此,电子档案的收集依赖于操作软件。电子文件便于修改、复制,使体现原始记录的内容和形式不复存在。

2.2对电子档案资料收集整理重视不够

档案管理人员仍然将目光停留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上,往往只注意收集医院颁发的行政文件,忽略了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学术资料、电子视频教学传承资料、发表的论文、开展的科研课题、典型案例的影像资料等材料的收集归档,从而造成流失。

2.3对电子档案的管理仍然缺乏应有的专业技术能力

随着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电子文档越来越普遍。电子文档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中的最后一个文本,没有草稿与印稿的区别,也没有正本和副本的差异,文件与档案之间很难划定界限,并且在机器上可以随时方便地复制电子文档。医院的档案管理者对这一新问题明显认识不够、经验不足。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但是缺少专业培训,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对于电子文件整理排序技术、信息安全保护技术、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等知识匮乏,与医院档案量快速增长、档案信息电子化发展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2.4在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与保密方面重视不够

电子档案具有存放位置不固定性、载体可转换性、信息接受对象开放性以及文件内容可分解性的特点。电子档案原始数据来源于医院各个部门,各部门是电子档案的建立者或者是第一收集者,档案管理人员无法参与到档案的始建阶段,也无法控制各部门传播和利用的过程,因此,电子档案信息随时有被修改、窃取、销毁的危险。分布在医院各部门的载体一旦被病毒感染或被“黑客”侵入,就可能造成信息数据无法读取或载体内所存信息的丢失,甚至造成整个信息系统瘫痪。

3规范电子文档管理的措施和体会

我院是一所有着半个多世纪悠久历史的三甲中医医院,档案管理的历史相对也较长,传统档案形式保存较多。作为中医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来,由于领导重视,投入增加,建设速度很快。目前,计算机管理已全面应用于医院的医疗、管理活动中。医院信息系统(HIS)可以为医院所属部门提供病人医疗信息、财务核算分析信息、行政管理信息和院长统计决策信息,具备收集、存储、处理,具有提取信息和数据通讯的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各部门用户的信息需求。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病案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成本控制系统等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医院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的日趋完善,极大地完善了医疗服务管理,提升了工作效率。医院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90%均在网络中完成,由此,相应也减少了很多传统文件,而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如何收集、保存、利用好电子档案,医院对此具有前瞻性,非常重视。2011年以来,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结合当前档案工作的新趋势新特点,我院在规范电子档案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了七个方面的措施。

3.1建立电子归档的管理要求,明确电子资料的归档范围

2011年我院明确了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和电子文件类型。参照有关纸质、磁性载体、照片等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划定保管期限。归档内容包括相应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等。凡是在医院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价值,通过计算机操作、传输、存储等处理的公务文件,明确规定均应收集、拷贝,按时归档。具体包括:①电子文书:指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文字文件、表格文件等;②电子图像:用数码相机、扫描仪等设备获得的静态图像文件;③图形文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获得的静态图形文件;④影像文件:用视频设备获得并经计算机处理的动态图像文件;⑤声音文件:用音频设备获得并经计算机处理的文件;⑥多媒体文件: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文件;⑦数据文件: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在信息处理中生成的各类参数、数据等;⑧程序文件:指计算机使用的或在某特定平台上开发的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软件的版本信息等。

3.2建立了完善的医院档案管理网络

实行院内三级档案管理网络,明确了档案室和各电子档案产生部门的相应职责。我院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明确分工,严格执行档案集中管理,由医院档案室具体负责,档案室隶属于医院办公室,由办公室予以指导,一名副院长分管医院档案工作,做到了层层负责,层层把关。三级档案管理机制相互配合、协作,把规范化管理延伸到归档前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阶段,提前介入电子文件的运作与管理。院内行政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结合后,使文件的形成、检查、鉴定等一系列环节有章可循。所以,电子文件一旦形成,即可按照档案室提出的要求,进行鉴定、编目整理,通过网络传输,移交给档案室保存,档案室及时备份、存储,并定期归档,避免了电子文件被随意删除。

3.3严格执行电子文档归档操作要求

3.3.1医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严密的《电子文件管理制度》。将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纳入档案管理流程和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中,旨在通过加强对电子文件制作、形成、收集、积累、鉴定、审查、记录,实现对电子档案的全程管理,提高医院电子档案归档质量。

3.3.2档案室现行档案实行纸质媒介和电子文件并存形式,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整理文书档案时,实行在案卷目录中注明文件的电子档案编号,以利对应查找,规范文件的名称、主题词、关键词和逻辑结构,以便分配、检索。

3.3.3电子文件归档要求拷贝两套,一套封存,另一套提供借阅。对于医院发生的重大活动、重要事件所产生的电子文件,归档时进行辅助认证工作,并要求与相关纸质文件结合,定期完成物理归档,载体要求选择通用性好、存储质量好、存储容量大的。

3.3.4对医院陈旧档案分步实行“数字化”管理。我院建院历史较长,目前档案室室藏档案仍以传统载体为主,如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录像带档案等。由于电子档案具备诸多优势,目前我院档案室正在计划分批逐步对现有档案实施经过数字设备等加工服务,转变为数字化图像,形成数字化档案[4]。尤其对医院珍贵档案进行专业、大像素扫描,进行服务器和磁盘柜存储,再备份刻录成DVD光盘或胶片,制作成数字化档案,为抢救和更好地保存原始档案作出努力。

3.4改善存储条件,妥善保管

3.4.1创造良好的保存环境。根据载体的特性,2011年我院增设了一间适合于磁、光电介质保存环境的档案室间,该空间保持了良好的温度和湿度,能够满足避光、防尘、防虫、防有害气体腐蚀污染及防机械磨损和强烈震动等条件,对于保存电子档案、延缓载体的自身老化,减缓载体所存信息的自然衰减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作用。

3.4.2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档案室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医院先后配备了先进的电脑、专业扫描仪、刻录机、大容量硬盘、防磁柜等,购置了专业档案软件,为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4.3对已归档电子档案载体实行定期有效的检测和维护,同时保证电子档案所依靠的技术及相关支持软件。定期复制、转储(每三年至五年一次),转储后的载体与原载体同样编号保存。对于出现破损的电子档案及时修复和补救。

3.5确保电子档案载体的安全

由于电子文档不同于纸质载体形成的文档,其安全性特别重要。在国外电子档案已经实施多年,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颁布了指导原则,电子管理方面均有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这些是我院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因此,我院档案室在电子文档安全管理方面结合网络安全要求和保密制度,草拟和制定了更加切合实际的电子文档管理办法。该办法主要针对电子文档的非法访问、拷贝和对电子文档的篡改、非法打印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①通过对文件设置入口命令、口令、加密、注册登录来控制非法用户的访问。②通过提供特殊服务器来控制用户对文件的拷贝、下载、打印,利用防写技术将电子文档设置为“只读”状态,只允许读取而不能对其做任何修改。③在电子文档管理全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对其原始性进行认定,实行备份制度。④实施跟踪记录机制,实时记录电子文档的收集、整理、管理和使用等情况,在形成、处理、保管的过程中都有真实记录供查询,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安装先进的防毒杀毒软件,建立防火墙,在局域网中应用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等[5],强化网络安全,阻止病毒传播,隔离广播风暴,防止对电子文档恶意破坏和篡改。2012年我院全部实行了内外网物理隔离,确保了电子档案安全。

3.6加强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

由于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医院局域网系统之间存在不兼容情况,要实现依托医院HIS系统强化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医院行政工作效率的提升、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在三者之间建立交换平台。2009年以来,我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实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合理发展。2011年办公自动化系统投入使用,该系统涵盖了医院各项业务办公领域,非常有利于归档各种电子档案。今年,我院继续完善信息化建设,在近期提出的第四期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中,档案室提出了通过进一步规范和统一网络办公自动化,规范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操作管理,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组建联合信息网络,实现不同软件下的数据转换,目前正在落实当中,不久将较好地解决我院多个网络系统无法对接,多数职能科室知识使用计算机单机办公,对所形成的电子文件未能进行统一管理的问题,节省时间,避免重复著录工作,方便网上电子档案的提供利用,有利于做好计算机组卷归档。

3.7注重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积极培养档案队伍“多能”型复合型人才。要求档案员既要掌握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又要熟练运用计算机以及现代化办公、通讯设备进行电子信息制作、使用、维护、管理,介入文件的形成和保管,参与电子文件管理、检索系统的规划设计。

电子文件来源广泛,形成者有业务管理部门也有数据录入人员、信息管理人员、计算机技术人员,医院档案室定期组织各部门此类档案兼职人员进行电子文档业务知识培训学习。将医院制定的电子文件管理制度形成文字材料,发到医院各职能部门,组织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学习,并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纳入本部门的目标考核中。强化档案意识、保密意识、信息安全意识,提高运用和处理现代化信息的能力,担负起对电子文档监督管理的责任。

信息高速发展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必然向现代信息化电子档案管理方式转变。医院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医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条件,配置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软、硬件综合条件,采取措施,确保电子档案管理形成一套科学化、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的安全、高效档案管理模式,以适应现代医院数字化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为医院决策层、为医院建设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肖成刚.论电子档案利用的利与弊[J].医学信息,2010(6):44.

[2]殷红娟,王宏伟.文书档案管理的探讨[J].健康大视野,2012(8):239-240.

[3]朱焕芝.信息时代高校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管理的思考[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 14 (2):278.

第4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电子档案优越性开发和利用规范措施

引言

电子档案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由计算机系统处理和存储的机读材料和其他载体形式的记录,电子档案的形成、存储和管理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所用技术方法不同,档案工作者必须要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

一、电子档案的优越性

1.1直接减轻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时效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下,现代网络系统不但为归档提供了快捷的管理手段,而且提供了信息利用的快速途径,免除了立卷归档、检索查找的困难,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归档质量和检索速度,而且将文书档案管理人员从手工直接建档的枯燥乏味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微机处理后,就可把按“卷”立卷归档,改为按“件”整理归档。由于实现随机管档,就可将过去的集中立卷,改为平时随时整理立卷。这样,集中的工作量,就变为分散的工作量,提高了立卷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归档的目的,便于检索利用。

1.2微机管理有利于遗漏文件的补漏增缺传统的文书立卷方法遇到文件收集不齐或漏交归档时,补漏增缺,就得拆卷重做。改为微机网络管理,文档用微机按“件”整理归档。可随时补漏增缺,使文档不形成存积,这时,只需按一下键盘,修改一下档案目录就万事大吉了。微机管理省时省力,可以给工作人员以充分的时间去提高业务水平。

1.3微机管理更有利于文档的保密过去查阅档案时是整卷提供利用。利用者只是利用卷中的一份文件,却能够看到整卷档案内容。这是不符合文档管理的保密要求的。微机管理将其改为单份文件提供利用,利用者就无法接触其他无关的文件,从而达到了文件保密的要求。

1.4微机管理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而要提供可利用的档案,就必须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文档卷宗。但是传统的文书立卷工作是人为的纸张立卷,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操作,其对立卷标准掌握的尺度很难做到完全统一,这必然影响到案卷质量水准,从而给今后的利用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同时,归档工作还占用了档案人员的绝大部分时间,致使档案管理人员的编研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的境地,这又制约了管理人员的水平提高。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的档案利用,也是被动式的。文书档案管理进行微机管理,档案人员就可以从繁琐的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档案编研和二次信息开发利用上来,从而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利用的效率,使文书档案的管理、在提供利用服务时,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时效价值。

二、电子档案的整理、开发和利用

2.1电子档案的整理。在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后,由于计算机可以按需求随时将电子档案的单份文件从任何角度进行分类、组合,可以任意组成各种案卷。因此,“案卷”这一基本单位将从电子档案的整理工作中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文件”这个基本保管单位。电子档案整理的主要任务也从对案卷的整理而转为对光盘磁介质的整理;即对接收来的脱机保存的光盘数据进行编目、排架,或者是定期将电子文件保存系统中的电子档案制作光盘备份,同时对光盘进行编目、排架等。

2.2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管理。电子档案的独特性决定了电子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比传统档案更加快捷、方便,更具实用性。一是开发平台的选择。系统的目标是将各档案管理单位的数据通过网络连为一体,便于共享数据资源,因此应选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开发平台,同时在档案管理单位所在地建立数据库,本地数据直接上机存取,既节约了经费,又方便了各单位互访数据。二是硬件要求。各档案单位的计算机在处理大量各类档案信息的同时,又要互相进行数据通信,所以硬件必须具备相应的需求条件。三是数据库模式设计。数据库的模式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设计的目标既要满足当前的应用需要,又要满足可预见未来的应用需要,既具有良好性能,又易于修改和扩充。四是应用程序设计。设计数据输入、查询、事务处理、报表处理等应用程序。五是数据的备份及故障恢复。档案数据是珍贵的数据资源,为避免出现系统对数据资源的破坏,应用系统必须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以便于数据信息被破坏后的恢复。六是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电子档案利用必须在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所谓安全性保护就是防止非法使用数据库。在一个系统中,安全性保护非常重要,并不是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档案数据库。这就需要对用户使用数据库提供鉴别方法,即使用权鉴别,也要由计算机确认合法性。例如:设置口令等,对存取控制权的鉴别,档案本身的保密程度不同,开放程序也不同,应对获准使用系统的人员及其访问数据库的范围加以限制,对不同的人员予以不同使用权限。档案管理者可根据电子档案内容的密级程度,确定提供利用载体的方法,使用者按照使用权限使用载体拷贝,由计算机确认是否合法,并按期回收,同时通过网络传输电子档案,互联网的开通方便了档案部门之间信息的相互交流,同一份材料可以同时为多人利用,也可以直接到档案单位电脑上查询权限范围内提供的相关内容。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应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采集、综合统计的功能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统计、找出规律,探求新的方式与途径,加强计算机软硬平台建设,满足用户需求,最大限度开发利用电子档案,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确保档案资源安全利用。

三、规范电子档案管理的几项措施

3.1加强电子档案归档制度建设各档案管理单位应根据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电子文件形成、积累过程的管理以及归档责任、检查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环节,做到有章可循。制定电子档案制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注意划清归档过程中各级各类人员的责任;归档时机应适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归档电子文件的责任签署应明确;注意电子文件的动态管理问题。

3.2从电子文件的源头抓电子档案的质量为进一步加强电子信息的管理,对电子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和工程图纸等文件集中制作。为档案部门增配必要的设备,建立一系列服务手段是加强这一工作的必备条件。

3.2.1档案室设立图纸与文件集中处理系统,对审查完毕的电子文件进行统一收集,按要求形成纸质文件。

3.2.2设置专门场地对纸质文件进行集中审鉴,以保证纸质文件与相应电子信息的一致性。

3.2.3电子信息由档案部门集中积累,并在项目阶段结束时,在项目组的配合下统一按“电子档案管理办法”集中整理归档。

3.2.4为便于操作和管理,建议进一步规范电子文件形成所使用的软件平台,因工作需要必须使用特殊软件的,有关人员应按“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将软件一并归档。:

3.3要严把电子信息归档关,做好电子信息动态管理一是在电子信息归档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对电子信息进行检查、鉴定、验收,除有关归档责任签署之外,还必须发挥电子档案专家咨询组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二是做好电子档案管理中的电子信息管理,使归档的电子信息跟踪科研生产变化,也即做好电子档案的更改补充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不能将电子档案管理停留在管好几张光盘的初级阶段。

四、结语

电子档案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可回避的。因此,还要不断研究电子档案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以实现安全、高效的管理和利用电子档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雪妍.《浅谈电子档案的管理》[J].兰台世界.2006(15).

[2]张文亮.《关于电子档案管理的思考》[J].云南档案2008(9).

第5篇

[关键词]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现状;原因;必要性

电子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并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说明。它伴随着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渗透而产生,是档案多元化发展的产物,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它的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本文试就在对已有实践回顾的基础上,对基层单位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我国目前电子档案的管理现状

1、电子档案管理的双套制。对于电子档案的管理,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双套制,即在获得电子文件的同时,仍然制作保留一份同样内容的纸质文件,以备不时之需。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电子档案尚处于摸索阶段,理论还不完善,各项制度也不成熟,还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因此,就目前来看,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将是一个优势互补、的局面。

2、电子档案管理还较混乱。在一些基层单位,电子文件常常只是作为过程性文件,分散保存在其形成的部门或是具体经办人的电脑中,随意处置,没有归档。有的即使归档,也只是电子数据的简单堆砌,未经系统化的整理和鉴定,管理混乱,保管措施不到位,数据丢失隐患严重。

3、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缺失。电子档案有着不同于传统纸质档案的特有属性,对电子档案的管理方式也与纸质档案有所不同。比如说,为保证电子档案的长期可读性,必须保留与之相配套的软硬件系统,并定期做好备份工作,以保证电子档案的长期可读性。对于这些新特点、新要求,不少单位还没有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去规范和管理,使得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常常呈现出一种无章可循的状态。

二、电子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的原因

1、现有规范无强制执行力。早在1996年,我国就出台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电子文件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性要求。但作为推荐性标准,虽有参考价值,却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所以在常规性的档案检查中,也并未将其列入评审标准,使电子档案的管理处于失控的状态。

2、档案人员归档意识欠缺。电子文件是信息技术的产物,产生时间不长,对于不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的档案人员来说还很陌生。由于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尚无法满足电子文件管理的需要,故而很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加之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味地侧重纸质档案的完整性,从而忽视了电子档案的重要性,使得电子文件得不到有效管理。

3、来源过于分散增加了集中管理的难度。现代化的办公环境离不开计算机,电子文档的传输、修改、储存又相当便捷,而一些文档材料的读取使用又必须依托于软硬件系统,所以从文件的起草、收发、流转到最后的整理归档等各个环节,无时无刻不在生成大量的电子文件,这些文件流转于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呈现出杂乱无序的状态,这给档案人员平时及时收集整理也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三、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资料的真实有效完整。基层单位往往掌握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它们完整记录了事件处理的全过程,反映出当时的真实情况,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是电子文件又极易被修改、复制,且变化不留痕迹,如果不能及时收集,很可能未及归档就已丢失,或者留存的已非最初版本,失去了归档的意义。为了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有效完整,必须对电子档案形成的各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

2、有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对于那些保管期限较长甚至是永久保存的档案,为了延长档案的寿命,除对库房环境有一定要求外,有时也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如复制、修裱等。电子档案的存在就可以看做是对纸质版的复制,且不会占用太多的库房空间。在查阅利用档案时,也可以直接调取电子档案,进行拷贝、打印等操作,有效避免了纸质材料的二次损耗。

3、有利于档案的编研利用。档案的利用是档案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文件归档的意义所在。在档案的编研和利用过程中,电子档案有着一些传统的纸质档案所没有的优势。首先,电子档案体积小,易于携带。其次,在电子档案的移动和使用过程中,对档案制成材料的机械磨损相对较小。第三,在需要提供复制件的情况下,只要借助一定的辅助设备(如计算机的软硬件平台)即可将原始材料原样再现,省时省力。第四,在对现有档案进行编研时,电子档案也为编纂整理和排版布局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四、多管齐下,实现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1、强化档案人员归档意识。档案人员是档案工作的主体,他们的工作态度直接决定了档案整体质量的好坏,是电子档案制度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规范电子档案的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档案管理者对电子档案重要性的认识,时刻树立档案信息意识,积极主动地对可能产生的电子文件加以收集,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完整、有序。

2、建立电子档案的长效管理机制。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很多单位并没有成文的规章制度来加以明确。因此,应当在本单位现有立卷归档制度的基础上,尝试增加关于电子文件归档的条款,将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纳入文书处理程序并列入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作为年度考核的标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规程,使电子文档的归档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

3、加速档案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调整。电子文件载体材料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从采集、整理、鉴定、著录直至最后归档的整个流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一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知识的专业队伍至关重要。首先,档案人员需看到自身差距,主动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更新原有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档案工作者。其次,上级档案管理部门也应当加强对档案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比如利用好一年一次继续教育的契机,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4、加强电子档案的日常保管工作。鉴于电子文件的不稳定性,在电子档案进入档案室后,应当重视后续的保养维护工作。首先要为电子档案提供一个适宜的保存环境,防止温湿度、外界磁场、机械震动等各种可能的物理和化学损害;其次,对电子文件要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检查,并及时备份,保证电子文件在其保管期限内的可读取性。

第6篇

[关键词]电子文件档案管理;重要性;方法

建立健全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机制,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管理好电子文件档案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历史记忆的长期保存,极具重要意义。面对电子文件档案的大量形成,研究和规范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利用和电子文件长久保存,这就需要创新工作思路,适应当今信息时代,把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一、归档方法

1.保证电子档案的质量。明确规定归档时间、归档范围、技术环境、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作数据、检测数据等。

2.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利用性,从电子文件形成就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其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3.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此方法用于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

4.适时生成纸质文件等硬拷贝。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等硬拷贝一并归档。

二、收集、积累方法

1. 及时按照要求制作电子文件备份。

2. 每份电子文件均需在电子文件登记表中登记。

3. 电子文件登记表应与电子文件的备份一同保存。

4. 电子文件登记表如果制成电子表格,应与备份文件一同保存,并附有纸张打印件。

5. 电子文件性质代码:R―草稿性电子文件;U―非正式电子文件;O―正式电子文件;N―无纸电子文件;T―文本文件;I一图象文件;G―图形文件;V一影像文件;A―声音文件;M―多媒体文件;P―计算机程序;D―数据文件。

三、电子文件的整理

1. 电子文件的整理,应按内容、保管期限、密级等因素相对集中。

2. 电子文件应按《档案著录规则》著录,并制成机读目录。

3. 归档电子文件应填写登记表。

四、电子档案的移交与保管

电子文件归档后按有关规定移交至档案保管部门,作为电子档案进行保管。v1. 检验。档案保管部门应配备相应的处理设备,以保证完成电子档案的检验工作。归档的每套载体均应接受检验,合格率应达到100%。与纸质档案同时保存的电子档案可采取抽样检验的方法样本数不少于总数的20%合格率应达到100%。

2.检验项目。 载体有划痕,是否清洁,有无病毒。核实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审核手续。 核实登记表、软件、说明资料等是否齐全。将检验结果填入电子档案人库登记表。检验有不合格的,应退回形成单位,重新制作。

3.移交手续验收合格后,档案保管部门在电子档案人库登记表上签字盖章,一式2份,一份交电子文件形成单位一份自存。

4.保管要求电子档案保管除应具备纸质档案一般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归档载体应作防写处理。不得擦、划、触摸记录涂层。载体应直立存放,做到防尘、防变形。环境温度选定范围: 14℃― 24℃;相对湿度选定范围:45%―60%。存放时应注意远离强磁场,并与有害气本隔离。电子档案在形成单位的保管,也应参照上述条件。

5.存效性保证。每满1年,对电子档案涉及的形成单位和档案保管部门的设备更新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登记。每满2年进行一次抽样机读检验。抽样率不低于10%,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恢复措施。设备环境更新时应确认库存载体与新设备的兼容性,如不兼容,应进行电子档案的载体转换工作,原载体同时保留时间不少于3年。磁性载体上的电子档案,每4年转存一次。原载体同时保留时间不少于4年。定期检验结果应填入电子档案管理登记表。

6.利用。电子档案的封存载体不得外借。利用时使用拷贝件,利用时要遵守保密规定。利用者对电子档案的使用应在权限规定范围之内。具有保密要求的电子档案上网时必须符合国家或部门有关保密的规定,要有稳妥的安全保密措施。

7.电子档案的销毁鉴定。电子档案的销毁鉴定,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电子档案的销毁,应在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实施。非保密电子档案可进行逻辑删除,属于保密范围的电子档案被销毁时,如存储在不可擦除载体上,须连同存储载体一起销毁并在网络中彻底清除。

8. 统计档案保管部门应及时按年度对电子档案的保管,利用等情况进行统计。

五、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工作者应做到对于流动不定的电子文件,掌握它的来龙去脉,证实它的真实可靠,告诉利用者如何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淘出知识的真金。只有这样,档案职业的地位和档案工作者的作用才会获得应有的社会认可。同时,要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培养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人才,注意招聘一支有档案管理知识,有档案管理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充实干部档案管理队伍,以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素质。

第7篇

关键词:医院;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

医院档案作为医院制定计划的主要依据,对医院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子文档管理是医院档案管理中的新内容及新要求,加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医院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任务。

一、医院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电子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医院的运行过程中,有些单位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档案管理不能够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把档案工作简单的看成是各种数据的简单搜集和保存,没有把档案工作和医疗工作同步起来。另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还没有真正转变管理思路,管理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文档管理层面,忽视了对各种电子视频文件、学术资料、典型医疗视频资料的整理和归档,不利于医院档案的丰富,影响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电子档案容易缺失破坏

源于电子档案的数字化特征,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出现缺失或者破坏的问题。首先,档案的多头管理容易造成档案的丢失。有些电子档案材料是由多个科室进行保管,缺乏规范和统一的管理,很容易出现电子档案损坏和丢失现象,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其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病毒防范等问题凸显,如果不能够有效保障计算机的安全,电子文档就会面临被病毒和黑客攻击的危险;再次,由于电子文档信息修改的不可识别性和信息载体的分离性,电子档案的原始记录内容和形式就不复存在,不利于对医院档案的追溯。

(三)电子档案管理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

近年来,医院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强,电子档案变的非常普遍。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它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的最后一个文本,没有印稿和草稿的区别,也没有副本和正本的差异,文件和档案之间很难有个清晰的界限。所以,在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一定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对电子文档进行相应的操作,保证医院电子文档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二、强化医院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电子档案的管理要求

根据当前医院发展的实际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医院要进一步明确电子档案归档的范围以及管理要求。首先,明确电子档案的采集范围。医院档案部门应该加强对医院电子文书、电子图像、影像材料、视频材料等的搜集和整理,完善电子档案数据库;其次,明确电子档案的管理要求。要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需求,明确电子档案的管理要求,在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处理医院相关部门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的整理和汇总,然后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确保档案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再次,结合医院实际,编写《档案实体分类大纲》等多种规范性文件,统一标准,确保档案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优化医院电子档案归档的具体操作

首先,医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整套《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在制度的框架下,明确档案管理流程和相应人员的岗位职责,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对医院电子文档进行制作和归档,实现对医院电子档案的全过程控制;其次,合理归纳电子文档和纸质媒介,实现两者的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在电子档案的整理过程中,采用编码的形式对其进行标准,方便匹配和查找;再次,对医院陈旧档案实行“数字化”管理。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对档案进行技术转换,把纸质版档案转变为电子版,进一步丰富医院的电子档案数据库。

四、积极改善电子档案存储条件

首先,改善医院档案馆建设。医院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丰富档案馆建设,购置先进的电脑设备、扫描仪、刻录机等,引入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确保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其次,优化电子档案保存环境。依托于载体的特征,建立合理完善的档案控件,保持良好的湿度和温度,防止电子档案的自然老化现象,进一步保障电子档案;再次,对已归档电子档案载体实行定期有效的检测和维护,同时保证电子档案所依靠的技术及相关支持软件,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相应的复制、转储,转储后的载体与原载体同样编号保存,对于出现破损的电子档案及时修复和补救,从而更好地保证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信息高速发展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必然向现代信息化电子档案管理方式转变。医院必须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采取积极的措施,不断强化对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进而更好地为医院决策层、为医院建设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薛.对医院内部审计档案规范化建设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06).

[2]岳书静.探讨如何做好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J].黑龙江史志,2013(13).

[3]李春梅.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促进疾控工作可持续发展[J].南方论刊,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