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16:11:09
序论:在您撰写财务内控体系建设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财务内部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制度,是医院为维护财产物资安全、保证财务收支合法、会计资料真实、实现经营目标、提高经济效益而形成的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制约和检查的控制系统,其目的主要在于防微杜渐,及时兴利除弊,进而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目前,部分医院的财务内控制度仍有一些问题,内控体系建设仍有较大空间。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对财务内控制度不够重视
目前,仍有部分医疗单位处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习惯行政指挥,轻视内部控制,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医院内部对财务内控认识有误区,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不需要在医院全部管理过程中执行。即使制定了一些内控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不按章执行,使得财务内控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执行内控制度运行成本增加,制约了内控制度的发展
内部控制体系正常运行需建立严密的控制程序,相应要产生一定的运行成本。一般而言,内控体系设置的环节多,效果会较好,内控的目的就容易达到,但这也增加了运行成本。基于此,医院领导往往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财务物力,使内控制度受到一定的制约。
3.财务基础薄弱,内部控制弱化
过去,部分医院存在账务处理不及时或者违规操作等现象,导致仍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尚待解决;目前,仍有部分医院资产验收入库手续不完善,财务物资的报废、转移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账物不符。近年来,医院在大多数药品、材料、设备采购上已实行了政府集中招标,但在设备采购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现象。
4.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财务控制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
在绝大多数医院中,财会部门只能作为后勤辅助科室,积极配合其他科室进行日常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不能发挥组织和控制的关键作用。许多财务内部控制措施对其他科室来说,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可实施性。会计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的问题普遍存在,即使在财务内控相对完善的医院,也大量存在财会主要岗位人员配备不足,效率低下,不能有效地对业务进行事前控制等诸多问题。承担财务内部控制职责的是财会人员,而内控人员需具备金融、市场、法律、信息等多方面知识,医院对于人员招聘大多重医剂轻后勤,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弱,缺乏相应的内控知识,导致内控效果不理想。
二、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财务内控观念,重视内控体系建设
医院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财务内控观念,培养了正确的财务内控意识,才能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大力开展工作,才有可能统筹全院,在各个科室、各个环节开展内控工作。内控体系的建设在短期来看会增加医院的成本,但在长期来看却是保证医院规范运营、科学发展的有效手段,只有让医院领导了解内控、重视内控,才能权衡好短期与长期的利益,才能真正的在医院内部建设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
2.健全财务部门,提高人员素质
医院应高度重视财务部门及财务人员在内控体系中的作用,完善和健全财会机构,科学设置财务岗位,合理配置财务人员,使各岗位协调有序,各尽其责,最大限度地发挥财会人员在内控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要有计划地开展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操作知识培训,使财务人员在较短时间内具备从事内控工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3.做好资产保护的控制
医院的资产保护控制应从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领用以及保管等环节入手。对大型设备购置、基本建设、大型修缮等项目要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接受内部财务控制和外部社会监督。要建立严格的资产采购、付款程序,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计划规定的用途合理使用采购资金,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必须要按政府采购的规定办理。
4.做好财务信息网络化建设,实现财务管理手段现代化
构建统一、安全、高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开发资源共享的财务网络信息平台是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手段的新飞跃,通过网络技术处理各种信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为财务内部控制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因此,医院要大力推广发展财务电算化,实现财务管理手段现代化、科学化和系统化,以推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全面提高。
5.建立医院内部审计机构
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及独立性的缺失,是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医院内部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有效地行使其监督权。医院应制定出整套的内部监督制度,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在时间上从事后审计转向事中、事前审计,将从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理顺资金运行管理机制。对医院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使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达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要求。
6.建立有效的内控评价体系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健全性,评价单位的内控制度是否全面建立。二是适用性,评价内控制度是否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三是协调性,评价内控制度与单位的总体目标是否一致,各个控制环节是否紧密协作。四是经济性,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兼顾健全性与经济性。
总之,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要综合运用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模式,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真正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李丽.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中国卫生经济,2010
【2】张大勇.专科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浅析.会计师,2009
【3】范增强.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城市建设,2009
【4】段新倩,高晓立,宋彦杰.加强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势在必行.四省市卫生经济管理, 2007(9)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00-8772(2013)05-0143-02
继2008年5月22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之后,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为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时间表: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随着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体系的日益重视,以及上市公司积极地建立健全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呈逐年提升的趋势。
一、上市公司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获利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重视控制,建立完善的控制制度是任何一个上市公司都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内部控制的主要方面是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内部控制作为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每个工作环节各不相同,按照不同的工作性质、内容、范围进行控制。而财务内部控制是一种价值控制,可将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业务活动相结合,进行综合控制,它是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有利于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堵塞经营管理漏洞,提高财务执行力。因此,加强上市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 财务控制构建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财政部2009年7月1日将在上市公司(同时鼓励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试行)施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和概念,提出上市公司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规定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内容在于对企业经济运行的控制,而控制的主线是财务控制,这是由财务信息在内部控制制度中的普遍性和基础性决定的。因此,财务控制职能是企业控制职能中的一项最初、基础的职能。
2 财务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
财务管理体系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有不同的表述:从财务要素分析,财务管理的内容有资产、权益、收益、现金流量、财务风险等;从管理环节分析,财务管理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从资金运动过程分析,财务管理包括了资金筹措、资金投放、资金营运、收入分配等。
3 财务内部控制好坏决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是为促进企业的有效营运,确保各部门都能充分发挥其职能。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股权的分散、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以及管理阶层的形成,内部控制的目标趋向多元化。《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提出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金安全、则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与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即我国内部控制目标包括经营管理合法合规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率与效果,以及实现发展战略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通过内部控制合理保证企业提供信息真实客观、提供可靠的信息。可见财务内部控制的好坏具有直接、具体、能够切中要害的特点。
4 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计划实现的保证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促使企业财务计划的实现。要保证企业财务计划的实现,就必须对企业财务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调节。同时,企业财务计划是在财务活动开展前做出的,由于财务活动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复杂、多变的,因此,企业财务计划很难做到天衣无缝,往往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这一切,往往要在财务活动的控制过程中才能发现,要通过对财务活动的控制,才能得到调整。因而,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计划积极、可靠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财务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关键环节。财务管理中,如果仅限于确定合理的决策、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预算,而对实施预算的行动不加控制,预定财务目标是难以实现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财务预测、决策和预算是为财务控制指明方向、提供依据和规划措施,而财务内部控制则是对这些规划加以落实。财务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管理,没有控制,任何预测、决策和预算都是徒劳无益的。
二、上市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方法
1 岗位职责控制。岗位职责控制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合理的组织分工,将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其错弊行为的不相容职务分别由几个人担任,互相监督。如:(1)授权批准职务;(2)执行业务职务;(3)财产保管职务;(4)会计记录职务;(5)监督审核职务。
2 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指企业各级人员必须经过适当的授权和批准才能执行有关经济业务,未经授权和批准,不得处理有关业务。授权批准方式:一般授权、特殊授权、授权批准体系、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层次、授权责任、授权批准程。
3 程序控制法。程序控制法是对重复出现的业务,按客观要求,规定其处理的标准化程序作为行动的准则。作用有利于单位按规范处理同类业务,有科学的程序、标准可依,避免业务工作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避免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等;有利于及时处理业务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减少差错;有利于暴露或查明差错;有利于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应负责任;有利于及时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等。
4 全面预算控制。全面预算控制是企业为达到既定目标而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计划。从某种意义讲,全面预算控制是年度经济业务开始之际根据预期的结果对全年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控制。全面预算既可控制各项业务的收支,又能控制整个业务的处理。
5 文件记录控制。健全、正确的文件记录是其他控制(如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有效性的保证,是企业保持高效率经营和高质量信息的手段。分类(按文件记录的性质):管理文件、会计记录。
6 实物保护控制。内部控制的各种方式都具有保护资产安全的作用,这里所述实物保护是指对实物资产的安全保护。内容包括:限制接近现金、限制接近其他易变现资产、限制接近存货;定期盘点、记录保护、财产保险、财产记录监控。
7 风险评估控制。筹资风险评估、投资风险评估、信用风险评估、合同风险评估。
8 职工素质控制。招聘程序、作业标准、培训计划、考核奖惩、信用保险、岗位轮换。
9 内部报告控制。费用分析报告:(1)成本费用核算明细表;(2)职工薪酬明细表;(3)职工教育经费明细表;(4)在建工程核算明细表;(5)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等。内部报告控制、内部报告的频率和详简程度、在频率和详简程度上一般遵循“金字塔”原则。
10 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的审计师所进行的审计。“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内部审计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三、A上市公司财务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A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从事新能源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201 1年及2012年A公司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开展了企业内部控制检查工作,从检查的结果来看,A公司整体财务内部控制的水平良好,较好地遵循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具体规范。具体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在岗位职责控制方面,公司目前下设三个分公司,两个子公司,采用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的设置符合实际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对授权批准职务、执行业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监督审核职务等进行了组织规划控制。
2 在授权批准方面,公司严格按照财务内部组织机构的划分,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加强了对资金支出流程分工和审批权限的内部控制,并加大了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开展了层层把关,合理有序的审批工作,有效地规避了资金风险。
3 在预算控制管理方面,公司以预算编制、审批、考核分析为关键点,制定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费用控制和考核管理办法》,并细化指标的分解和责任落实,定期对费用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和考核,从多个环节着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严格控制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等项目。
4 在风险评估方面,公司抓住了不同的风险点进行控制,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为审批、审核、盘点和对账,通过建立资金收付结算制度、资金收付授权审批制度等,保证了资金安全和正常运转。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为审批、预算,通过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及其调整制度、成本费用执行情况分析制度等,有效地控制了成本,降低了费用。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为授权审批、预算、竣工决算,通过建立工程项目授权审批制度、工程项目概预算控制制度、工程资金使用率考核制度等,保证了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资金的有效使用。
5 在内部审计控制方面,公司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门,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重点,积极开展常规和专项审计工作。通过开展财务基础工作检查、三清查(资金安全、成本预算、会计档案)等活动,提高了公司财务执行力、堵塞了经营管理漏洞、保护了资产完整。通过开展工程项目审计,较好地完成了前期遗留工程项目和重点项目的结算审计和审计调查工作,加强了对审计控制的运用。正是由于A公司在财务管理中有效的运用了财务内部控制方法,加强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特别是近年来,公司着力推行分级管理、成本预算管理,在加强制度化建设、优化工作流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上市公司财务内控体系建设过程的经验和启示
经过公司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的努力,A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公司各级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显著提高,对风险的理解和重视切入到各个业务和管理环,在公司财务内控体系建设和推进的过程中经验和启示有:
1 公司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重视和参与
A公司内部控制是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公司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监督公司内部机构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公司内部评价机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公司内部评价机构为内部评价工作小组,由公司负责高管与法审部人员组成,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涵盖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并关注关键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不存在重大遗漏。
2 制定清晰明确的内控实施规划
公司根据发展的客观情况,制定并提出了内控建设的实施规划,并将规划纳入公司发展战略,通过自上而下的刚性要求,构建全面的内部控制架构,并通过宣贯工作形成内控的推进文化范围;通过内控体系的逐步完善,形成符合公司发展实际的内部控制,从强制到自觉,逐步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最终确立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企业 财务内控制度 问题
一、引言
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或在不同点上发挥作用,有的从整体层面上影响统计信息质量,有的从业务层面上影响统计信息质量。因此,研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看到统计信息失真的真正的原因。以下我们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统计信息产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一)控制环境问题
控制环境是从整体层面来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执行,控制环境一旦失效就会使得统计信息出现错报。现阶段我国企业在控制环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管理者和员工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认识不足,较易篡改信息已达到一定目的;企业对统计部门的设置及人员的胜任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统计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运用的科学性不足,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统计信息的质量。
(二)风险评估问题
统计信息能够为企业管理者以及国家提供相应的决策资料,而统计信息质量的管理存在一定的信息失真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准确的识别信息失真风险,并客观的评价风险,会使得相关数据资料出现重大错报,影响统计信息质量。我国现阶段,大多数企业都缺乏一个具有系统性的风险评估系统,风险评估过程没有一个制度化的流程也没有建立一系列的风险指标,使得对风险的识别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会使得企业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三)控制活动问题
控制活动主要是从业务层面来影响统计信息的可信赖程度。控制活动要有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控制活动的设计的合理性,另一个是控制活动执行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具体环节的设计上不完备、存在着许多控制“盲点”,导致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出现各种问题,从而为编制虚假统计信息提供可能。另外许多企业仅仅把内部控制视为束之高阁的金玉良言,而不在实践中加以实际应用,失去了内部控制应有的效应。
(四)对控制的监督问题
内部监督是企业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的过程。现阶段,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有些企业没有设置相关的监督机构,或者有些企业虽有相关的机构但未能充分履行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督职能,检查监督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或重大风险。无数的实践证明,没有有效监督,企业就不可能有实质上完整、先进的内控制度,内部监督缺乏力度直接影响统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提高统计信息质量
(一)营造合理有效的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是所有控制方式与方法赖以存在与运行的环境,它的设计与运作,不仅对企业整体目标而且对整个内部控制其他组成要素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应从以下方面构建合理有效的内部环境:1、建立诚信与道德的价值观;2、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的统计组织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个管理层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使统计数据的质量得到保证;3、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在企业统计工作流程的中首先应开展工作岗位分析,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其次要通过有效的培训,培养、造就优秀的统计人才;再者建立实施科学考评基础之上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打造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统计团队。
(二)健全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并采取应对措施的过程。企业应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企业根据工作需要需定期组织统计数据的质量检查。在检查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定性或定量的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统计目标、企业风险偏好和风险可接受程度、风险发生的原因和风险重要性水平,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的水平。
(三)严把关键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帮助管理人员确保其指令能被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它贯穿于企业所有阶层和职能部门。高质量的统计信息需要完善的控制活动来保证。1、职责分工控制。职责分工控制要求根据企业目标和职能任务,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部门和工作岗位,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2、授权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在企业统计工作流程中应要求在各级统计数据上报中,统计数据需经本单位统计负责人审核,并由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和制表人签字(盖章)。授权活动可以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的责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严格执行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形成书面检查报告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的过程。监督可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能持续有效运行。在企业统计工作流程中,应要求定期组织统计工作检查,编写统计检查报告,对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统计监督。这只是监督在企业生产中的一个小小的运用,监督活动应体现在方方面面,有效的监督活动也可以保证统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统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将会对统计管理水平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将有效的提升统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义惠.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的探讨[J]. 现代商业,2009,(33)
[2]付艳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企业研究, 2010,(22)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控现状 建议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不同,它主要反映在对资金、实物资产、收支等方面的有效管理。事业单位没有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复杂,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科学、高效的财务内控体系仍然是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可以这么说,任何事业单位,仅有一二个财务管理人员根本难以划分任务和职责,根本不能体现其服务性和公益性职能,因此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体系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现状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属非赢利性单位,它的职能更多体现在服务性与公益性上,它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国家财政拨款。近年来,国家经济突飞猛进,税收收入蒸蒸日上,为事业单位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充足的资金来源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多要求,然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与企业相比,相对简单很多,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均是“不以经营为目的”的法人主体,再加上财务管理意识不足,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造成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比较欠缺。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随着管理理念的深入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同市场与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下面披露了几点具体的内控管理问题:
单位财务内部管理制度缺陷明显。井然有序的内控管理工作需要具体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支持,也就是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还很粗放,指标量化、激励机制等利于提高员工热情度和积极性的管理内容没有得到实质体现。另外,粗放的管理制度使得管理职能明显弱化,根本达不到和体现不了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优越性。
管理水平提升缓慢。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明显不高,使内控管理水平提升缓慢。造成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的因素很多,如单一的招聘模式,使许多现代手段过硬的财务管理者难以踏足;财务人员工作环境比较固定,产生了过分的惰性心理;一些财务人员来自于非正规渠道,自身对财务管理一窍不通又不重视提升自己,财务意识及各种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这些情况都说明大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与时俱进,当然也谈不上提高管理水平,发挥内控作用了。
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因为财务部门与其它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使一些报表和数据没有实际的效果和意义,这也直接导致财务部门对其它部分了解严重脱节,难以做到财务内控的渗透与协调。内部财务、业务信息的孤岛化和其它部门对监控程序、办事程序的陌生化,直接造成了财务内控的指令操作,给双方的信息沟通造成了不对称,也就很难体现内部控制管理真正作用。
二、健全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资金的内部控制
资金是事业单位最容易发生纠纷和舞弊行为的,因此做好资金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建立岗位责任制,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其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规定相关审批人的责任、权限、工作范围等,严禁审批人在授权范围以外越权操作。对于重大或重要的货币资金业务,应采取集体研究和批准的方法。第三,加强现金和存款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坚决杜绝未入账资金的使用,避免产生资金管理混乱和无头账的情况发生。还应落实相关规定,不应超限或超额使用现金,并定期进行资金盘点,防止公款私用的现象发生。最后,加强有效票据管理。许多事业单位在有效票据管理上存在漏洞,如一些事业单位收据、发票等都是由出纳一人保管,很容易产生舞弊风险,给舞弊者制造了有利的时机。建议应当由两人分别负责收款与开票业务。
(二)完善实物资产的内控制度
首先,办公用品的采购控制。办公用品的采购必须按计划进行。且采购与验收不得由同一人兼任。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都实行了定点采购管理,在办公用品采购时,应由物资采购部门根据需用量与实际库存量,计算出计划采购量,并经财务部门审核后按计划采购。其次,加强对办公用品的实物监管。保管人员应当建立完善的物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的风险状态,及时识别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与控制措施降低财务风险。
(三)加强财务相关人员的培训
人是管理的智力因素,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是造成内控体系建设不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非常必要。首先,以量取材。坚决杜绝各种不正当的人员录用手段以及人员选拔领导决定制,效仿企业单位选拔人才的方法,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其次,对现有财务人员进行素质培训。继续教育是提高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可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四)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
首先,应该做到内部审计人员从会计、财务人员中分离出来,直接接受单位负责人或上级部门的领导,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审人员的作用。其次,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受税法控制较少,可以通过内部审计的监督,规范事业单位收入支出。再者,在内部审计中更加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广泛地在内部会计控制的各个环境了解其执行情况,而不能仅是检查财务部门的内控。
参考文献:
[1]李明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措施[J].现代企业,2010,(01)
[2]孙戏水,刘欢欢.事业单位如何健全财务内控机制[J].中国总会计师,2009,(03)
关键词:设计公司 财务内控 制度体系 建设
一、引言
1999年,修订后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财政部随即连续制定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个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等也从不同角度对加强内部控制提出明确要求。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变化,单纯依赖会计控制已难以应对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会计控制必须向风险控制发展;同时,各部门之间的内控要求也有待进一步协调,以便为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价提供统一标准。
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于2006年7月15日发起成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研究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问题。2007年3月2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公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宣布自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试行。随后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对加强和规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和公众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为了保护投资者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财经法规制度的贯彻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经营模式不断变化,企业的管理难度也不断增加,近年来频繁爆出不少企业由于内控缺位、无效而导致企业出现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例,因此建立与完善适应企业发展模式的财务内控体系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财务内部控制是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一个健全的企业财务控制体系,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反之,财务控制制度的创新和深化,也将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
(一)规范企业管理的需要
设计公司经营有其自身特点,其项目一般周期比较长,且项目所在地比较分散,客户性质复杂,需要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对各业务部门、各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
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将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的工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各个部门之间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企业各项资源的效率,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另外,通过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考核,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企业防范经营和财务风险
财务内部控制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企业的风险评估,对不同风险点制定规范、有效的控制措施,运行验证后将管理流程固化,形成制度和程序,能够减少随意性,形成系统、全面的具体操作规则,将企业潜在的经营和财务风险消灭在萌芽中,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四)控制内部不良行为的需要
财务内部控制对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各种法规、规定的行为有其特殊的作用,对于及时纠正企业背离目标和计划有预警和控制作用。因此,行之有效,管理有序,严格执行的财务内部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三、设计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尽管设计公司也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但由于历史原因,财务职能一直由综合部监管,从内控职能上没有完全分离,许多业务的实施与监管由同一岗位完成,从组织体系设置上不符合内控制度要求。另外,从流程制度设计上比较粗放,没有完全体现出内部控制、监管要求。
(二)企业内部控制能力较弱
设计公司的行业特点是规模小,人员少,没有制造成本,核算相对简单,往往是一人多职,对财务制度和内控制度的认识不足,只要能承揽业务和完成设计合同,拿到考核收入就可以,并不过多考虑可能存在的合同风险,资金垫支、应收账款超期和坏账、项目成本费用超支、人工成本等问题,配套的考核k法跟不上,内部管控能力较弱。
(三)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由于部分合同单笔金额较小,数量较多,有些针对个体的业务没有合同。有些化工项目,合同执行期较长,缺少过程管控,由于各种原因拖期严重。业务合同从签订到执行缺少过程监控,与合同相关的风险防范的机制还不健全,造成部分业务财务开票与回款脱节,缺少防范控制节点设计。
(四)管控手段有待提升
对于现存的财务内控制度,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大多数控制仍然依靠传统的经验判断,缺少有效的数据支撑及过程控制。对项目信息收集评估、客户信誉、资质状况、执行状态监控较少,管控手段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设计公司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保证企业经营行为不偏离目标,对财务管理及活动进行调节、沟通和约束的具体规范、程序和标准。可以从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思路、内部控制机构设置、内部控制制度内容和主要业务流程设计四个方面实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5.056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集中于资金、实物、收支等方面,与企业单位相比,比较简单,但实质上是重点比较突出上面这几大方面;趁着国企业改革之风,事业单位也需要不断的在财务管理方面,做好财务的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以此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标。另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趋于成熟化与完善化,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竞争会非常激烈,这也是事业单位必须考虑的问题,为了更好的生存,提高竞争能力,事业单位也有必要抓紧对财务管理缺陷的分析与治理,从而增进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方法,提升工作效率,以适应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以下就此展开具体探讨。
1 概述
对于企业而言,财务控制属于财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位,通常是指财务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财务少动的管理,包括预算、监督、投资等,其目的在于为公司、股东提供更大的利益。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不仅有同样的利益驱动,更远大的目标在于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从现状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意识不足、环境建设不利、制度不健全、控制措施不到位、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督机制不全面等方面;而且存在诸多建设方面的困难。以下就进行一一说明,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2 问题分析
2.1 财务内控意识薄弱
从表现来看,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意识薄弱,主要以开支预算、成本控制为主,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奖金、津贴、办公费用核算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明确程度不够;造成的结果是对资金使用率的应用不足;因而,应该注重财务内控中的这些实际问题与效率、效益问题;从原因看,主要是领导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对制度方面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认识不清,而且缺乏在制度革新方面的积极性与探索性,所以,在忽略与不重视的前提之下,造成了内控制度的形式化;另一个因素,就是盲目追逐利益,忽略了制度建设,方向转向于其它短期的利益项目。
2.2 财务内控制度不完善
由于规范的不合理、滞后,在书面文件方面,未有明确的规定或详细阐述,因而参照标准缺失,大多财务人员的工作只能依靠自身的经验;从表现方面看,人员多、专业性差、职责明确程度低、管理效率不显著;另一个表现是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管理比较松懈,事后签字现象的出现表明了对事前控制与风险评估的忽视;而且在财务收支方面存在混乱现象,同时也造成了会计信息方面的不精准、不及时以及坏账的出现等。
2.3 财务管理人员岗位认知差
我国的事业单位往往被冠以清闲、稳定、待遇好、干事少等特点,实际情况也是由于这些工作人员的涣散、不尽职、不负责任,不愿意在自身的岗位上认真完成自身的职责之故;另一方面,大的松散环境的形成又带动了更多的人产生了某种随大流的思想,因而互相发生了不良影响,使整个财务工作落了空;具体来看,如一些国有资产的管理、登记无处可寻,而且在财务预算、核算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严格性质;再一个就是对于岗位的意识存在问题,缺少真正的岗位理解与内涵补充,只是一味的以糊弄、拖延为主,而且大多表现出得过且过的心态;原因在于体制与管理制度方面的漏洞。
2.4 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督机制的缺乏
内部审计部门的存在,在事业单位缺少专业性、独立性,因为多由财务人员兼任,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执行、监督、考评都受到了相应的制约;另一方面,事业单位未有系统的科学、规范、合理的内控财务控制制度,都以部门预算为主,往往出现了取代的实质,所以,在执行方面、越权方面、贪污方面,必然有了一个较好的滋生土壤。因此,需要从各方面展开全面性的问题分析,从而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3 解决对策
3.1 提高内部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环境
首先,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应该对本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完整、系统的评估,并且通过职责的具体实践,来对事业单位进行重新反思,从而认识到内部控制的功能、价值与作用;其次,需要在领导者的重视与关注之下,成立专门的部门进行小组讨论,研究对内部控制意识的植入、宣传、扩大,从而形成整体上的认同;第三,应该从内部机构的设置、权责分配、审计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的反思,增加全体人员的参与认知,从而在明确职能的前提下,完成职能、分工、责任等方面的明确化规定,并构建起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动态化的联动机制来构建起一个系统化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形成新的管理模式。
3.2 完善制度与控制措施
首先,将财产保护、会计系统、职务分离、不相容授术审批等主要的内部控制进行明确的划分;其次,增加内外互相监督的手段,确保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有效;在实际的监管方面,需要增加时时性、动态性,并且通过相关的互联网平台、公众平台、政府部门的网站等,进行公开、透明、公正的说明,使民众了解到相关事宜,满足其知情权;另一方面,应该增加自检自评,重点增加社会舆论监督,尤其是在单位自身、政府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三个方面,应该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监督系统,从而在促进其完美的同时,为其职能、职责、义务等加以评价,通过舆论的力量,献计献谋,从而增进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与正常运营的有效。
3.3 增加培训,引入新型人才
首先,针对人才问题,应该从专业的角度,引入新型的专业化人才,如金融管理、财务管理专业、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另一方面,应该成立培训部门,并通过一系列的讲座、专业知识培训、技能训练等完成人才的培训与升级,并通过竞争机制进行一系列的淘汰,防止“一碗饭,一辈子”,应该增加工作人员的危机感;也要培训其职业道德与工作态度,使其真正能够发挥出个人的潜能。
3.4 建立多种机制,全面联动
首先,需要对内部审计进行实践,并增加外部监督,并建立起独立的考评机制、激励机制,从而从系统的角度,构建起多种机制,并透过评估机制,利用现代化的计划与统计报表方式,实行全面的指标考核与技术监督,以此将多个部门进行有效联动,并利用公共平台,使各部门的公开性得到透明化处理,这样就能够让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发挥出其内在的潜力,并实现全面的多机制发力,共同在联动的作用下形成新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4 结束语
总之,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阶段的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体系还不完善,其中存在诸多问题与弊端,因而需要细致深入的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于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原因辨析,从而找到突破口,再研究并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加以解决;而且,我国的财务内控力度的增强离不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所以,应该集中力量,构建完善的财务人员选拔与使用体系,并增加监督审计制度以及预算控制等,从而建设起一个新的具备生态系统式的新型财务内控体系,以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信息化管理--以深圳市光明新区国库支付中心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5,(18).
[2]毛俊峰.医院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5,(34).
[3]卞晔.财务内控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4,(22).
[4]李群.新时期下医院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会计师,2015,(15).
关键词:财务视角;科研院所;内控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研院所经营业务开始向多元化发展,这对科研院所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建立一套相互制约、相互协调、高效灵活的内控体系,已成为军工科研院所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保持经营效益持续稳步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军工科研院所内控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认识不到位
科研院所领导多为技术性人才,重视科研管理、技术规范,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甚至认为内部控制影响效率等等。
(二)内控建设方法不对,缺少顶层设计
整个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没有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与风险识别,以及业务流程梳理,从而导致主要业务建设标准不完善、不统一,内部控制难以落到实处。
(三)内控管理绩效的评价考核工作不到位
目前,针对内控管理工作成效缺乏动态的考核与评估,而且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不利于内控管理工作的改进完善。
二、内控管理不到位易导致的财务风险
从财务角度看,内控管理不到位易导致的以下财务风险:
(一)资金安全风险
1.存在因资金内控制度不完善,导致员工利用不相容岗位未分离、伪造签名、虚假发票、私刻银行印章等方式盗取或挪用资金的可能;
2.存在对外拆借资金的可能;
(二)盲目投资风险
1.在收购过程中,因投资内控不严导致高溢价并购,形成大额商誉;
2.对投资形势估计不足,导致并购后出现严重亏损;
3.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不足,导致项目因外部环境影响出现经营亏损或停产停工。
4.长期股权投资多年不分红或形成损失。
(三)缺乏有效地评估和监督机制,低效无效资产比重大,易导致资金链断裂风险
1.长期难以收回的债权和积压存货占用资金比重较大;
2.闲置低开工率固定资产或停缓建在建工程占用资金量较大;
3.亏损微利企业比重较大。
三、科研院所财务内控体系构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科研院所应自己树立流程、查找风险和问题,建立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下文将对军工科研院所财务内控体系构建进行阐述。
(一)加强内控环境的管理
加强内控环境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领导高度重视。将内部控制建设作为管理提升活动的重要任务来抓,为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体系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负责组织落实内控体系建设重大部署,研究处理内控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组织推进和协调内控体系建设工作。
2.通过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建设合规、诚信的军工科研院所文化,为持续改进内控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3.将责任逐级分解,并与管理权限配置、岗位责任落实有机结合,持续开展内部控制培训,形成了全员内部控制的意识与氛围。
(二)加强风险评估的管理
1.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管理能力来应对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等会计风险。
2.对资金使用实施精细化管理,根据业务类型进一步分为现金支付、银行存款支付、职工借款、费用报销、银行账户管理、网银管理、现金提取、现金盘点、现金收款、银行存款管理、票据管理和印章管理等,并针对每项具体业务制定了相应的严格制度和清晰流程图。
(三)加强对控制活动的管理
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主要涉及资金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财务报告、固定资产折旧、采购业务的支付和工程项目的结算;通过对业务流程中的24个子流程进行梳理,从控制目标、风险描述、风险类别、控制措施、关键控制点、控制类型、控制方法、控制频率、实施证据、相关制度名称等方面对每个子流程列举风险控制矩阵,进而明确风险点,加强对业务流程的改进和完善,从而达到进一步控制风险的目的。
(四)加强信息的沟通
1.指定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牵头部门,并成立专项办公室,实现了跨部门共同参与的机制、分工与合作、共同推进内部控制的目标;
2.将制度和措施嵌入流程,部分财务管理流程已固化到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得不到有效执行,一个重要原因是控制措施没有固化到信息系统,没有嵌入到管理流程,内部控制系统不是独立于企业管理系统的超然之物。
(五)加强单位的内部监督
开展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工作,是促进内部控制持续改进与优化的重要手段,原则是内控建设与审计评价职能要分离。
注重内部控制日常监督检查,尤其是内部控制出现无效或失效时,立即查找制度缺失或流程缺陷,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四、结论
从科研院所的经营成果与财务内控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财务内控是科研院所内控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科研院所任何工作和业务的开展,都不能离开财务的支持,而一旦财务内控出现问题,无论是科研院所的日常经营、运行和管理都必将陷入混乱之中,无法再有序运转。同时,内部控制应当简繁得当,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越细越好,否则就会抑制创造力,抑制管理效率,出现组织臃肿和官僚化。应当通过风险评估和流程梳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明确哪里需要加强控制,哪里需要减少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卉.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J].科研院所内部控制研究,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