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村幼儿园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5-16 15:31:47

序论:在您撰写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村幼儿园的发展

第1篇

农村的广阔天地是游戏的好场所,有许多城市不可比拟及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能合理利用农村各方面条件和优势,并且保持一颗童心来对待孩子们的活动,广大农村幼教者是能够大力开展游戏活动,寓教于乐,大有作为的。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充分了解与观察儿童,从幼儿日常活动中找出适宜的有教育意义的游戏。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形式,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可见游戏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游戏又是幼儿的自愿和自由的一种活动,幼教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游戏通常可分为创造性游戏(包括音乐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角色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中最典型的游戏,它主要是孩子通过模仿和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生活中的一种游戏,农村幼儿园的角色游戏可选一些农村生活的题材,诸如“墟天赶集”、“放牛”等,来促进幼儿交际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品德行为的形成。结构游戏是运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与结构活动相关的各种动作来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通过幼儿在拼、插、搭的和谐操作中构造物体,加深幼儿对物体外形特征的认识,培养幼儿的空间感、数的概念、动手操作能力,可以采用农村中一些普通的材料,如沙土、白陶土等。表演游戏以扮演文艺作品中角色,再现作品,从而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规则游戏是以唱歌、跳舞为内容的音乐游戏,以走、跑、跳等基本活动为主的体育活动,以观察、注意、想象、记忆的思维为内容的游戏,都是有明确发展目标,据一定要求用规则编制而成的。

总之,游戏的目的是为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培养幼儿独立性、交往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对周围环境的直接经验。只有了解和把握了游戏教育的真正意义,才能更好地利用农村游戏资源,充分发挥广大幼教工作者的聪明才智,找到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又符合农村幼儿园基本条件的游戏。

二、充分利用农村自然场所,搜集、改编农村民间游戏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流动。

农村有良好的进行游戏的天然场所:草地、竹林、山坡、小溪、田地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一切,在幼儿游戏中只要应用得当,还是开展游戏的极好场地和材料,如在田间草地做“大灰狼”、“老鹰捉小鸡”等角色游戏,小溪边练投掷游戏,田埂上练平衡,沙水的地方玩沙土游戏等。随不同季节,春天可引导幼儿编柳条、采野花做装饰品,夏天捉知了、蝴蝶等进行观察、辨认。另外,许多传统的民间游戏,也有较强实用性、教育性、趣味性,且不受时空、人数、材料限制,非常符合农村幼儿游戏要求,有必要去收集、整理、改编,赋予其新的含义,使其具有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和安全性,并且根据幼儿发展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具体运用。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农村幼儿园中的作用。

游戏是幼儿的一种自愿和自由的活动,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幼儿游戏中不更多强加、替代或干预,也不放任自流。广大幼教工作者要根据游戏不同阶段,做隐蔽的策划、自然的启发、间接的指导和潜在的教育,从而起到隐性的作用,使幼儿生动活泼地开展游戏,获得健康的成长。农村幼儿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发现新的游戏,想出更多的玩法,就比如沙袋游戏,是农村幼儿最喜爱的玩具之一,它可以用于抛接、带沙袋跑、丢框框、跳拍沙袋、顶沙袋走、比投掷、夹沙袋跑等等。要认真观察幼儿,从其日常活动中或民间游戏中积极搜集改编出一些新的幼儿游戏。

四、积极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寓家庭教育于游戏活动中。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发展建议

学前教育处于教育系统中的基础阶段,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仅为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还有利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江西万年县大源镇幼儿教育事业正不断向前发展,已能基本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但总体而言,当下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无法适应地区的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针对当下农村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并提升大源镇幼儿园办园水平:

一、加强对幼儿园的规划与管理,使园舍建设科学规范化

在《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园舍建设上,大源镇幼儿园首要考虑的是选址,根据《江西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中相关规定,选址应该考虑周边环境,应选在条件好、环境适宜、交通便利、场地平整、安全系数高的四方;其次,应扩大幼儿园绿化面积,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植物种植;还有,幼儿园的卫生条件需要改善,幼儿园需要有专人或者幼教工作者进行清洁卫生工作。

(一)完善室内布局,提升保教质量

首先,幼儿园要完善设施设备。《江西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明确规定了农村幼儿园应该具有的设施设备。大源镇幼儿园除了要提高桌椅的安全系数外,还应购置大量的设施设备,如用于存放物品的柜子,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器材,还有教师教学工作和幼儿活动所需要的玩教具和活动材料。

其次,提高对幼儿园环境价值的认知,加强环境创设的能力。《纲要》中还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要优化幼儿园环境创设,就提高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园环境的认知,了解环境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同时以幼儿为本,让幼儿参与其中,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启发、鼓励和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环境创设的内容也不是凭空产生和模仿而来,是与课程相互生成和共融的,并且是动态的,有生命的。幼教工作者要充分挖掘环境潜在的教育价值,创设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良好的环境。

然后,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目前幼儿园教学存在的“小学化”现状,是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和幼教工作者不正确的幼教观综合影响所致。要改变这种局面,幼教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规范幼儿园教学内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还应加强家园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明白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从而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壮大并稳定师资队伍,提升师资水平

幼儿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壮大师资队伍和提升师资水平,应从教师需求出发。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教师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的需要。幼儿园管理者首先要解决幼儿教师生活和工作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以减少幼儿教师的流失。因此幼儿园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吸引优秀的幼教人才。其次要为幼儿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提供给农村幼儿教师学习的机会。幼儿园管理应当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再者,鼓励教师自身自考或者进修学前教育,以端正幼儿教育观的和提高教学能力。最后,政府应当帮助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关培训计划,送幼儿教师参加学前教育的理论实习和优质幼儿园的参观、实习,切实提高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水平。

(三)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生均成本

农村经济落后,幼儿园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且经费有限,导致幼儿园总体水平低下。要提高幼儿办园水平,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大对幼儿园的资金投入。教育是关系民生和国家未来的大事,国家应将农村学前教育加入国家教育体系,政府应合理配置资源并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倾斜,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其次,要辐射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模范作用,每个乡镇至少建立一所公立幼儿园,并加大监管力度,使其变得规范并给其他幼儿园起模范作用。然后,就是对规模较大的民办幼儿园进行规范、整改。最后,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动用多方力量筹集资金,鼓励民众力量建立幼儿园。

二、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自我优势

近年来,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教育界引起了普遍关注,尤其是农村幼儿园要积极投入大量的乡土资源用于幼儿教学活动中。那么农村幼儿园要怎么样利用乡土资源发展自我优势。

一、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整齐划一,不能充分挖掘乡土资源来充实教材

教育目标狭窄单一,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德育,教师仅仅把教会幼儿掌握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对幼儿情感、兴趣、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活动材料匮乏,而乡土资源也白白浪费。

(二)与城市幼儿园攀比,乡土资源利用意识薄弱

农村具有丰富的乡土资源,如果利用这些材料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将是一条有效途径。而农村幼儿园却在设施建设上盲目追求“城市化”,给幼儿一味提供现成的教具,环境创设也尽量向城市氛围靠拢。这样的结果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落后于城市优秀的幼儿园,而且最重要的是缺乏对幼儿园所自身独特资源优势的认识,缺乏对这些资源所蕴涵的教育价值的挖掘与研究,摒弃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三)幼儿操作材料缺乏,教学形势趋于“小学化”

幼儿是正在成长中的鲜活个体,摆弄玩具、玩中学是他们的天性。而现实的状况是,忽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接受水平。室内教学依然占有主导地位,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我教你听的注入式、满堂灌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这样严重阻碍了幼儿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压制了幼儿情感和能力的发展,没有充分利用大自然、大社会这个“活”课堂。

面对这种现状,如何使乡土资源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更贴近幼儿生活,更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更符合时展的需要,已成为一个急切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发展自我优势的困难

(一)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农村幼儿园教师大多数不是从正规的幼儿师范学校出来的,一般是以乡村招聘的民办教师为主,多为本地的高中或初中毕业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受过职前专业训练,加上在职培训机会又少,所以合格率极低。这对于幼儿比例较大的农村地区是极为不利的。另外,许多农村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比较陈旧、落后,对儿童教育心理学知识了解甚少,创新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长时间形成的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思想、方法,导致教师对乡土资源利用意识和能力不足。

(二)家长观念比较落后

在农村,幼儿的家长认为“学文化”才是最重要的,重视幼儿单纯的智力开发,如买书、教幼儿拼音、汉字、数学等,不懂得培养幼儿能力的重要性,不注重幼儿情感体验的获得。有许多家长甚至把幼儿会写多少字作为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标准,选择幼儿园的重要指标,也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把孩子送入幼儿园,便万事大吉。实际上,农村幼儿园教育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要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发展自我优势的策略

(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

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就要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培训,帮助农村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能够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的规律,选择符合本地农村幼儿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同时还应改变教师的消极思想,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充分利用本地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幼儿的学习内容,尤其是现在信息数字化时代不断发展,只有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才可能抓好幼儿素质教育,搞好幼儿教育的创新。

(二)利用周围资源,丰富教学材料

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幼儿,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粒一土都蕴含着深刻的教育价值,但我们首先要学会甄别,分得清哪些资源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其次要本着“贴近生活”和“变废为宝”等原则,在环境的创作过程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发挥好幼儿园每一个角落的教育功能。

(三)到大自然中去,体验“活”的课堂

大自然是生动的课堂,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幼儿乐于学习,易于接受,是我们容易摄取的教育资源。在不同的季节,都可以带幼儿走进大自然的怀抱里,让他们认识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长规律,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培养幼儿对大自然保持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师幼一起观察鱼虾虫鸟,一起到果园里、菜园里、农田中体验丰收的喜悦和农民伯伯干活时的辛劳,让幼儿在风雪中,堆雪人、打雪仗,接受风雪的洗礼,锻炼坚强的意志等。还可以让幼儿观察不同季节的变化,了解各个季节的特征。

(四)转变家长观念,形成教育合力

第4篇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指导纲要》等是农村办好幼儿园的指南,《儿童发展纲要》指出“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保障儿童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人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通过深入学习,使他们提高了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理清了发展思路。他们的办园理念是:用爱保育、用心教育;办园目标是:推行优效管理、锻造优质师资、创设优美环境、培育优秀新人;教育目标: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认知、学会创造。

幼儿园有了“园魂”,园长的工作就有了方向,有了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了理论武器,园长就可以运用一切机会适时地强化这一理论。用科学的思想引导家长,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老师,这是一个优秀幼儿园长所必须掌握的成功要领,也是园长高超的领导艺术的真正功底所在。同时,还必须向同级同类公办幼儿园看齐,不断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根据教育规律、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做好保教工作,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牢固树立为国育才的理念,为幼儿的一生成长奠定好基础。

二、园长要以身作则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通过几年的园长生涯,他们深深地感到,园长就是幼儿园的“一家之主”,是教师们的主心骨。全体教职工都看着园长,要求教师们做到的园长必须先做到,当教师们出现工作失误或者有问题时,作为园长,首先要冷静地分析处理,要敢于为教师承担责任。幼儿园里无论出现什么问题,园长是第一责任人,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看到教师们出现失误或者问题后,园长把责任都推给教师,生怕自己承担责任。

如果一个园长满口大道理,满腹小算盘,那肯定是有权无威、有言无信的。因此,身为园长,要做到言行一致,时时处处都要说实话、办实事,实实在在地搞好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工作,发扬求实精神,做教师的表率,树立公仆意识,合理、合情、合法,自己要做自己所说话的忠实示范者、忠实执行者、忠实履行者;作为园长,还应提高自身的道德、心理和文化素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到容人、容事、容言。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奋斗目标。作风民主,顾全大局,不独断专行,始终把自己定位在与其他成员平等的位置上,为集体的团结奋进作贡献。只有这样,园长才能成为一名群众拥护的好园长。

三、为教师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

1.园长的情怀。幼儿园是由多数女性组成的一个特殊群体,有其感情细腻、争强好胜、又极自尊等共性特点。园长必须清楚地了解每个教师的心理需要,以情动人,以爱换心,真心实意地去尊重每位教师,用情感手段激励他们热爱事业和幼儿,体贴、关心、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用诚挚的语言给予教育教学上的指导,用商量的口吻安排工作。同时,园长要注意团结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教师,要有容人之短的雅量,更要避免因亲你疏他而人为造成矛盾,削弱了集体的战斗力。孟子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是双向的,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园长在管理过程中的情感投资是维系与教职员工团结和谐关系的粘合剂。

2.为教师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作为基层农村幼儿园,一向是教师少,工作量繁重,只有让教师们达到最佳的组织状态和精神状态,才能发挥出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为此,园长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那就是他们不是家长,不能高高在上。园里的事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大事要和老师们商量,小事要让老师们知道,使每个老师都有主人翁意识,把他们的幼儿园当作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将大家比小家,互相之间要以诚相待。园长还要把老师们视为自己的姐妹。平时要和老师们多交流,对老师们在工作上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关心和解决。做事讲原则,做人讲感情,情与法做到有机结合,该批评的批评,该表扬的表扬,公平公正,使教师们的公平正义感得到激发。总体上对教职工要多赏识、多鼓励、多赞美,让老师们和园长没有距离感,使老师们心情愉快,她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使老师们的工作激情、责任感、使命感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工作中充分体现。老师们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心情舒畅。

3.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俗话说“青石板上难创高产”。只想让老师们出成绩,而不去为她们准备必要物质条件不行。所收取的相关经费,自己只能取合理的一部分,另一部分要用于提高教职工待遇、改善办学条件等。譬如要使多媒体进课堂,就要有电脑、多媒体设备,还要强化对教师的培训;老师们排出节目来,幼儿园就得提供服装、道具;有培训班,就得组织和鼓励教师去参加,学校提供经费。老师们每出去学习一次,收获都很大,提高很快。

4.充分依靠每一位教职工,人尽其才,各尽所能。身为园长,如果教师们在情感上排斥你,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工作效率会是怎样呢?相反,老师们都愿意跟着你工作,都愿意和你交流,你怎么说他们怎么应,这样的工作效率又会是怎样呢?显然后者的工作效率远远大于前者。这其中的秘诀就是领导要善于和老师们进行情感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情感的投入。幼儿园既然树立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就要相信教师,依靠教师。依靠教师就是在保教工作中依靠她们,有了困难依靠她们,有了成绩表扬她们鼓励她们。相信教师,就是信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英国石化公司总经理约翰.布劳菲说过“不需要做每一件事,90%你要做的事别人会比你做得更好”。园长的理解是,作为我们园长,不要事无巨细,要放手让你的教职工去做,既然分配给她们任务,就要相信她们一定能做好,当然少不了园长的指导和调控,更少不了情感的及时交流。及时的沟通能够及时地发现老师们在工作中的困难和情绪,能够了解到老师们的进展情况,能够了解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和欲望。幼儿园的教师,除了完成保教任务,还都兼部分园务分工任务,同时还有许多临时性的工作要做。园长要引导大家把握机会,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定下高标准。他们常常用“机会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来鼓励老师们。不可否认,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只要园长能合理利用,就能发挥她们的最大潜能。譬如该园有一位有十多年教龄的代课老师,她和年轻教师比,显然在专业上的能力要差。跳舞、唱歌都比不上年轻的,她有自卑的情绪。但是她有一套丰富的管理班级的经验,且考虑事情细致周到。幼儿园就让她给年轻教师作专题经验介绍,并承担全园的安全工作的有关任务,她平时也愿意和老师们交流,她有了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和被重视感,从而在工作上事事为老师们做榜样。她所教的班,年年是“红旗班级”“安全先进班”。年轻教师们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特长,承担不同的任务,如舞蹈队、绘画兴趣小组、手工小组等。园里每学期都提供一次让她们展示成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价值体现感。以此来激励她们更有信心地主动地去干好自己的工作。

四、重视支持教师的培训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是为孩子的一生成长奠基的重要启蒙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是每一位教育管理者的座右铭;“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的最高境界。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和由教育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都提出:“幼儿园教师承担着保育和教育的双重职能,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明确幼儿园教师须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确保教师质量。具有其他学段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到幼儿园工作,应在上岗前接受教育部门组织的学前教育专业培训,从制度上严把教师质量关;建立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提高园长专业化水平;完善幼儿园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制度。

古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师出高徒”。 一代教育家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推而广之,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他们渴望把幼儿园创办成一流幼儿园,教师队伍是关键。教师弱,则学校衰;教师强,则学校兴。一个好园长等于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教师能教出一批好学生。教师素质绝对是决定教育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作为园长,既有领导教师、管理教师、使用教师的权利,更应有教育教师、培训教师、培养教师的义务。培训是对教师最好的奖赏。该园积极选派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请相关专家到幼儿园来对教师和家长现场开展园本培训培训,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提高,开展专题研究,鼓励教师在职学习提高等。

该园在开展早期阅读教学过程实验中,通过和负责搞实验的教师的随时交流和沟通,感觉到她这段时间来对搞实验课好像信心不大,因为我们是农村幼儿园,家长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对阅读实验有热情,但是在家园沟通上有困难,并且刚刚开始,自己的教育活动老觉着心里没数,孩子接受起来慢,交谈中这位教师透露出想参加一个早期阅读培训班的想法。当时园长没有表态,只是鼓励她最近的工作是有成绩的,不要急于求成,慢慢来,适应了就好了。过后,该园分析了具体情况,核实了她所说的早期阅读课程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本着取众家之长和开阔眼界的学习思想,决定让她去参加培训学习。当这一决定告诉这位教师以后,她显得异常高兴,没想到领导这么快就让她去学习。她学习回来后,搞早期阅读的信心倍增,全园教师也都认真看了她带回来的影像资料后,该园将不同版本的早期阅读教材及它们的教法学法,相互柔和,取长补短。

五、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是每个教师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有了这种爱岗敬业精神,教师才会真正达到对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的自觉,才能把教育这种平凡而艰苦的劳动当成光荣而充满趣味的工作来对待,才会将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教育事业,才能自觉地、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怕辛苦,不斤斤计较得失,不图名利,敢做“蜡烛”和“人梯”,才能在教育岗位上,长年累月地为他人的发展奉献自己,才能在教育岗位上有所作为。

一个民办幼儿园的园长,只有诠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才能激发教师做好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也才能为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拼搏奋斗,也才能尝到成功能的喜悦,也才能增强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该园的教师,她们工资待遇低,有的拖家带口,家里有责任田,然而为了不耽误上班,她们宁愿雇人做农活,也不请假1小时。常挂在老师们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不在1小时,老师们的工作量就多1个小时,就累1个小时,责任就大1个小时,我在家也担心1个小时”。因此,即使是给家里小孩过生日,也要等到放学以后才回家买蛋糕、做饭。可以说,除了特殊情况,该园的教职工没有请假的习惯。如果没有敬业精神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为了美化活动室内外,白天没时间,老师们只能利用晚上。老师们将搜集来的废旧物品,剪剪贴贴画画涂涂粘粘,时不时有的教师还说个笑话,每天晚上忙到很晚,老师们不但不觉得累,反而觉得有趣。可以说该园的成绩取得,没有这些老师们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是很难取得的。成绩的取得不是靠某一个人,而靠的是全体教职工的无私奉献和进取,靠的是凝聚力,靠的是合作精神。

同时,他们还利用不同的节假日组织丰富的活动,以达到和教师们情感沟通的目的。譬如,利用“三·八妇女节”,我们把年轻教师的家长或家属请到幼儿园里召开座谈会,汇报教师们在幼儿园的工作成绩,家长们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一天,尤其是年轻教师在等待家长来园的时候,她们都显得非常激动,都说此时的心情和上学时盼着父母参加家长会一样。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们受到了自我教育,都认识到,只有好好工作,出成绩,才不至于在家长或家属参加这样的座谈会时很尴尬。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无形中就提高了。再譬如,他们利用“国庆节”,组织教师去参观纪念碑,去登山游玩。系列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们畅所欲言,交流思想,交流生活。她们既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自然而然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感情,又增强了幼儿园的凝聚力。

六、爱心播撒幼儿,为孩子的一生成长奠基

做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就要有一颗爱心。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因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是以德育德,以行导行,以智启智,以性养性,以情动情的过程。在幼儿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因而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在幼儿保教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并不只在于向幼儿传递知识,而更在于对幼儿的整个精神世界施加影响,而影响幼儿精神世界的关键之一就是对幼儿的爱,通过给予幼儿真诚的关爱,促使幼儿学会如何接受爱以及如何施爱予人,并在与幼儿进行心灵与情感的接触过程中向幼儿传播知识,以达到教育之目的。

著名的幼教专家朱敏老师倡导的“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的教育信念体现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正是对“爱”这个字眼的最好诠释。就是要求我们把自己摆在和孩子同等的高度,与孩子们平等相处,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强迫孩子们接受不认同的事物,多和孩子们进行思想交流,给孩子们保留一点小秘密的权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若是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当今社会,孩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知识、懂得的道理远远胜过他们的父辈青少年时代,所以对待孩子我们要把自己摆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朋友般地与他们沟通、交流,甚至在某些方面要向孩子学习;做任何事情都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感到自己与大人在人格上使平等的。故教师一定要调整一下自己与孩子的距离,使自己与孩子有共同语言,有心与心的沟通和默契,在与孩子交往时,应努力使自己变换角色,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维去想他们遇到的问题,然后,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供他们参考。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因孩子趴在地上逗蚂蚁玩而动怒,才不会因孩子的想法与自己相左而发火,才不会因孩子远离自己为他设计的轨道而发火我们才能了解孩子的思想,理解孩子的言行,走进孩子的世界,成为孩子的朋友。

为诠释好这一信念,该园把教师的爱心作为选择老师的一个必要条件,把家长对老师的监督和评价作为老师绩效奖的发放依据,明确了各类人员的责、权、利,做到精细化的管理运作。建立家校联合育英才的相关方案,做到教师爱心育人才、家长爱心为国教子,家校全一为孩子的一生成长奠基。

小朋友上、下学时,园长都到校园大门迎来、送往,既增加了与小朋友的感情,也增加了与家长的进一步沟通理解。

第5篇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的今天,幼儿园都会思考如何规划与发展自己的幼儿园,这掀起了一股幼儿园发展与规划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农村幼儿园需要冷静地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幼儿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幼儿园的发展与规划的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构建一个怎样的幼儿园才更有利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对这些问题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探讨出以下几个关于农村幼儿园的发展与规划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农村与城市的幼儿园不同,农村幼儿园在师资、硬件设备等各方面都不及城市幼儿园,因此想要规划好农村幼儿园,应认真研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学前教育文件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幼儿园发展现状,确定幼儿园在新一轮发展起点上的办学目标。

制定幼儿园发展规划,必须首先明确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制定规划的过程,是凝炼重点建设内容的过程。经过反复研讨,农村幼儿园应构建管理文化、打造“三度”教师、实施阳光课程、建设阳光环境等工作列为重点建设内容。

二、创新制度文化建设,奠定幼儿健全的人格

“以幼儿为本”幼儿园制度文化既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幼儿园管理思想和管理风格的重要体现。农村幼儿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强调在制订和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体现人的价值。为了将各项制度内化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为,幼儿园管理者在建立、修订制度之前,首先向教职工宣传,使其明确管理者的意图,并发动全体教职工参与讨论,人人献计献策。由于制度的建立,有教职工自始自终的参与,教职工对制度规定的内容有高度认同感,增强了教职工的责任意识,也保证了制度的顺利执行,教职工也能从整个过程中找到自己工作的定位,从而营造给教师充分的创造和发展空间的氛围。

家长参与制度建设也是管理者工作的一大特色,新《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在工作中我们以平等的态度唤醒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家长主动参与,积极合作的热情,为幼儿园的工作献计献策,使家园融为一体,形成教育的一致性,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三、打造具有文化厚度、师德高度、专业深度的三度教师

在农村幼儿园发展与规划中,师资队伍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农村幼儿园应积极打造一支具有文化厚度、师德高度和专业深度的强大教师队伍。

1、“学习+反思”,打造具有文化厚度的教师。建立学习制度,营造学习氛围,引导教师博览群书、阅读经典,打造学习型队伍。2、“引导+激励”,打造具有师德高度的教师。全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为人师表、群众满意的教师队伍,努力实现在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上有新的提升,在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幼儿上有新的提升,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上有新的提升。3、“培训+研究”,打造具有专业深度的教师。加强园本培训与教研,分层次培养教师,拓展培训渠道,加大培训力度,提供多种平台,让每位教师都有参与培训、上优质课、教研课和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促使教师专业技能获得充分发展。

四、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建设阳光课程

1、引导幼儿走进自然,感悟生活

每个幼儿园都应该开发自己的特色课程,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其最丰富的资源就是自然资源,热爱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生来就是对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大气、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农村的孩子,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大自然。因此,幼儿园在课程开发上,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开发一些阳光课程。如:可以增加一些了解彝族服饰、彝族风俗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充分的运用好幼儿园周边的自然资源,积极的引导孩子走进大自然,让孩子自主的去大自然中探索种种有趣的现象,使学生愉快的在对大自然有效探索中,渐渐感悟生活、学到知识、培养各种能力。

2、利用民间游戏,充实幼儿体育活动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简单易学,富有趣味性。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民间游戏入手,将乡土材料与民间游戏巧妙融合,引导学生、家长收集民间各种无毒无害的自然材料、废旧材料,引导认识民间各种材料,并充分运用材料制作器具,组织开展民间游戏,丰富幼儿的体育活动,强健幼儿的体魄。如:用易拉罐制作的踩高跷、废纸箱制作的滚筒等游戏。

五、努力建设阳光环境

第6篇

关键词:西部农村;幼儿园;集团化发展;背景;类型

一、幼儿园集团化发展的背景

1、幼儿园集团化发展是基于时代的需要

自我国从2010年正式提出幼儿园发展以来,由于历史欠账、经费欠缺、人口多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大规模投入幼儿园建设,力不从心;同时伴随着教育产业论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集团化”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运作和配置模式,在企业集团和各层次教育集团中得到成功运用。面对新时期下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这一困境,一种以集团化方式运作的学前教育机构组织形式――集团化幼儿园应运而生[1]。

2、幼儿园集团化发展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国务院颁布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年)》、《若干意见》(又称“国十条”)等多项政策均提出发展学前教育应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指出学前教育的资源应通过多种形式来扩大,努力实进而现兼顾城乡、合理布局的良好态势。而“集团化幼儿园”作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形式之一,如何使其在发展中“彰显自身优势,弱化不足,形成 特色”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的关键,是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现实需要。集团化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有助于解决“入园难”问 题,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当下,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幼儿“入园难”、“入园贵” 等问题,是各级政府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3、幼儿园集团化发展是基于幼儿园教育自身的需要

从目前已有的集团化幼儿园的现状来看,它们类型复杂、内涵不一、模式多样、运行机制各异。虽然它们都冠以“集团化幼 儿园”之名,但并无统一的内涵和准入标准[2]。加之这种“集团化”的特殊组织形 式,各个分园之间的管理与运行方面较之传统的单一园所具有一定差异,这将导致其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管理和运行方面的挑战。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可以避免其在运行中各类隐患的发生,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咨证信息。同时,在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如何确保集团化幼儿园内各组织部门的最优配置与最佳的运行机制,从而构建数量与质量双重保障的优质教育资源[3]。

二、幼儿教育集团化存在的形式

1.独立法人形式

从调研资料来看,独立法人形式由“独立”与“混合”等本土概念以及其他等位概念组成。一般设立总园的园长,她是教育局委任的独立法人;在翠屏区的幼教集团中,具有多位法人。也就是说,每所幼儿园在加入之初的的法人在组成新的幼教集团后,仍然为该分园的法人。这类幼教集团的管理较为统一,主要为业务上指导,各园所之间的沟通状况较为通畅。

2.联合纽带形式

集团化幼儿园的联结纽带基本包括三种形式,即“产权”、“契约”和“产权 +契约”。[4]一种是隶属于教育局的公办园,与教育局之间属产权关系;一种是 XX 分园与总园之间是以契约合同的方式联结在一起的形式;另一种是,大部分园所与集团之间属于产权关系,也就是统一归幼教集团所有,但是随着不断的发展,也存在部分园所与幼教集团之间以契约的形式存在。

3.主办园所命分园名形式

即以某一个知名或老牌幼儿园的名字“XX 幼儿园分园”的形式来命名。主要有三类:“完全相同”、“完全不同”和“相同关键词” 等等位概念,往往研究对象更容易记住或提起完全相同的命名,一种是幼儿园的名字完全一致,就是集团化幼儿园的一种象征;一种是各个园所名字的关键词是相同的,即各个分园门前的牌匾上均有 XX 幼儿园的字样,只是在后面后注明某某分园。其中,分园的名字多以投资商、所在地区等因素命名。

三、幼儿教育集团化的基本类型

1、名园+新园的类型

所谓“名园+新园”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一些办园历史较为悠久、教育教学质量较高、师资队伍精良且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幼儿园,利用其自身品牌优势开办若干所由其直接经营和管理的分园的发展模式。绝大部分采取该种模式的集团化幼儿园在原则上普遍采取“只建新园、不取新名”的方式[5]。“名园”通过在教育理念、教学研讨、园所管理、后勤、保育等方面的输出与再创造,全面帮扶新办园所的建设与成长。宜宾市翠屏区如青年街幼儿园江北分园等。

2、名园+乡园的类型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主要呈现“城乡二元”的区域特点,四川省宜宾市亦是如此。这种差异导致了农村多表现为“无园可入”的显示困境。因此,创办以“乡镇中心园”为核心拓展的农村集团化成为解决农村“无园可入”的有效途径[6]。所谓“名园+乡园”的发展模式是指,优质幼儿园(城市)利用自身在诸多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农村幼儿园(多为较为薄弱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联合办园,通过管理模式的规范化输出、教育教学的观摩与指导、各类资源的共享等形式带动农村幼儿园的良好发展。

在宜宾市翠屏区,主要采取的就是城区优质的6所公办幼儿园每一个园直接管理3-4个乡镇,全覆盖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从当前来看,翠屏区主要可细致体现为以下三类:

一类是城区优质幼儿园与乡镇中心幼儿园联合办园;

第二类是农村优质幼儿园与农村闲散托管班、农村薄弱幼儿园联合办园;

第三类是城区优质幼儿园与城郊结合部薄弱幼儿园或学校联合办园。

3、品牌+地产的类型

所谓“品牌+地产”的发展模式是指,由品牌园所提供科学管理理念与丰富的教育资源,由地产商提供资金支持所联合举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模式。该类模式下创建的幼儿园多建在该地产商开发的社区内。也就是说,开发商凭借其自身的资金优势,加之政府的指导,进而在某区域内解决了幼儿“入园难”和“入名园更难”的现实困境,因此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在四川省各级政府的政策指引下,房地产商需将小区配套幼儿园无偿交给教育部门,由政府统筹安排,协助其办成集团化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连锁民办幼儿园。也就是说,该模式下创建的社区幼儿园属于公共教育资源。由于越来越多的家长会把社区配套教育资源的情况作为投资置业时重点考虑的因素,该模式已成为近年来逐步兴起的“集团化”发展模式。宜宾市丝丽雅开发的丽雅龙城小区幼儿园就是该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华.教育集团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05.

[2]宁本涛.经济学视界中的学校经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9).

[3]郑佳珍.幼儿园集团化管理的理念与实践经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董秀华.国外教育集团发展与运行简析[J].开放教育 研究.2012(2).

[5]柯长瑜.实施集团化办园,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J].幼教天地,2011(6):95、103.

第7篇

关键词:西部农村幼儿园;面临的困境;发展对策

一、西部农村幼儿园发展的困境

1.农村地区入园率低

据统计,全国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为47.3%,城市近60%,农村仅为37%,两者相差23个百分点。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均在90%以上,而西部一些省的学前三年儿童的毛入学率最低仅为10%,由此可推,我国西部农村的学前儿童毛入学率会低到何种程度。由此可见,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严重不平衡,城镇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显著高于农村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率远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际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影响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

2.幼师资源分配不均,资源配置较差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实施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要求幼儿园保证“两教一保”的配班模式,以保证幼儿教育的质量。然而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严重失衡,这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接受教育的质量。从我国农村儿童入园效果的分析来看,显然,低水平的幼儿园教育质量限制了幼儿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可能获得的发展,可见,我国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效果无法使人们满意。

3.办园规模质量差异显著

城乡幼儿园发展之间差异最为明显的地方就是硬性条件的差异,由于幼儿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很多幼儿园实行自负盈亏,这势必造成两极分化。据调查,在乡村幼儿园中98%是家庭作坊式办园,利用居民住房作为园舍,房间内部空间不足,光线偏暗,空气较差,这些基础设施的落后将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西部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对策

1.政府统筹兼顾、合理规划

合理配置师资,集约办园是进一步提升西部农村地区办园质量的一条必经之路。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各县市、乡镇在深入调研、科学预测生源的基础上,根据“就近入园,扩大规模,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坚持做到合理配置幼儿教育资源,提高保教质量,保证幼儿安全,对辖区内的幼儿园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建立起以县市区政府办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村集体及学校办园为主体和公民个人办园为补充的一体化的农村幼儿园体系。

2.大力宣传,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大部分农村地区家长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在育儿方面缺乏科学的理念。因此,政府应该大力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政府应当对民众进行科学的引导,用科学的依据使民众信服。同时,幼儿园应该创造优质的环境,以保证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园要特别注重“家园教育一体化”的思想,这样能够极大地促进幼儿教育问题的解决。

3.幼儿园按年龄对幼儿进行分层教育

在幼儿园结构的布局中,要根据当地的幼儿年龄及数量进行分班,灵活调控进行编班。立足于农村幼儿的入园情况,加强对3岁以下以及5岁以上的年龄段幼儿班的建设,以保证幼儿教育的整个覆盖面。在当前中国农村,幼儿0到3岁这一阶段的教育是缺失的、不完整的,该阶段的幼儿教育仍停留在家中,并没有专门的教师和专门的机构。因此,我国应该将早期幼儿教育置于终身教育体制中去,从以前的主要发展3到6岁幼儿教育向下延伸至0到3岁婴幼儿教育,以改变我国0到3岁的幼儿早期教育薄弱的状况。

4.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幼儿

伴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向大城市转移,我国出现了大批量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国家应该准确地预测留守儿童以及流动儿童的变化趋势,根据变化趋势设立幼儿教育机构,尽量保障每一个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幼儿教育。政府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应当根据当地各年龄段儿童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对幼儿园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

总之,因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西部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环境十分恶劣,国家和政府都要加大扶持力度,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尽最大努力给儿童提供最佳的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