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15:31:46
序论:在您撰写对科技伦理的认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马克思很早就注重就业问题,他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都有有关就业问题的相关论述,其中,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其就业理论的核心。
1、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直接推导出过剩人口产生的必然性,他说:“剩余价值的第二种形式是相对剩余价值,它表现为工人生产力的发展,就工作日来说,表现为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就人口来说,表现为必要劳动人口的减少”。生产相同的剩余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下降,从而减少必要劳动人口,这势必会使一部分人口变为过剩人口,成为产业后备军。
在马克思看来,相对过剩人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资本积累过程以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种经济现象。“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这进一步说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仅受制于资本积累的总体规模,还与资本结构的变化有关,而这一切都与资本的本质――追求利润最大化相关。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律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资本集中是加剧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资本集中同样产生着相对过剩人口。“集中在这样加强和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又扩大和加速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即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增加它的不变部分,从而减少对劳动的相对需求”。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指出了就业工人人数的减少比可变资本的减少还要快的事实。“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或工人的游离,比生产过程随着积累的增进本身而加速的技术变革,比与此相适应的资本可变部分比不变部分的相对减少,更为迅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积累的增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要快于社会总资本的增长速度,因此,失业问题也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常态。“在正常的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主义是充当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的手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旧资本总有一天也要从头到尾地更新,要脱皮,并且同样会以技术上更加完善的形成在生产出来,在这种形式下,用较少量的劳动就足以推动较多量的机器和原料。”“可见,一方面,在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较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的排斥它以前所雇佣的工人。”
2、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与补偿理论。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三种形式:一是流动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暂时找不到工作或暂时从生产过程中被分流出来的失业人口,他们有时被吸收到生产过程中去,有时又走进失业者队伍。二是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在农村中多少还有一小块地,靠经营这一小块地和打短工维持生活的人口,主要指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他们表面上好象没有失业,实际上他们在农业生产上是多余的人。三是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没有固定职业,依靠干些杂活维持生计的人口。
所谓“补偿理论”是指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断言,所有排挤工人的机器,总是同时地而且必然地游离出相应的资本,去如数雇佣这些被排挤的工人。针对这一观点,马克思作了批驳:第一,如果减少雇佣工人的可变资本正好用于投资机器更新,则资本并没有游离出来,而只是可变资本转化为不变资本,即使这部分可变资本用于购买机器后还有剩余,也不能完全使被排挤的工人就业。再假使生产新机器的工厂会增雇工人,同样,由于还需要购买原料,资本家要获利,这部分增加的资本也不能如数地雇佣被排挤的工人;第二,如果减少的可变资本并没有用于机器投资,而是真正游离到社会上,同样存在的问题是这部分资本能否完全雇佣所有被排挤的工人。另外,从生活资料的角度考虑,马克思认为,减少了可变资本,会使对生活资料的需求下降,从而导致其价格下降,如果这种状况持续较长时间且范围较广,生产生活资料的雇佣工人会被解雇。结果,“机器不仅在采用它的生产部门,而且还在没有采用它的生产部门把工人抛向街头。”所以,只有迅速追加投资,才能雇佣一些被机器排挤的工人,而要想使所有的工人全部就业,则追加投资的数量就要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3、分工与就业。机器在应用它的部门必然会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部门就业的增加,这要靠追加投资,而不是应用机器的部门游离出的资本。随着机器生产在一个工业部门的扩大,给这个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生产首先会增加,就业工人的数量也会增加。而由机器生产的产品物美价廉,又会刺激以其为原料的工业部门的扩张,使得那些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上升。也就是通过产业间的关联,机器生产的就业扩展效应得到发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分析了生产资料部门与消费资料部门的增长变化,说明了产业间的联系,也暗示着就业随分工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产业间的分工确实对就业增加有推动作用,而“机器生产同工场手工业相比使社会分工获得无比广阔的发展,因为它使它所占领的行业的生产力得到无比巨大的增加。”
4、相对过剩人口的作用。关于相对过剩人口的作用,马克思说道:“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过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了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隶属于资本,……过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而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
第一,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某个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某些部门生产规模的突然扩张,需要吸收大批劳动力,而这些突然需要的大批量劳动力,就要由过剩人口提供出来。如果没有过剩人口的存在,这些部门的生产要得到突然扩张是不可能的。
第二,生产的发展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时,过剩人口增加,经济保持繁荣时,生产的扩大则需要吸收大量劳动力。如果没有过剩人口存在,生产的扩大则是不可能的。“这种周期性一经固定下来,那么,就连政治经济学也会把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过剩人口的生产,看作是现代工业的生活条件。”
第三,相对过剩人口存在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积极性,降低劳动成本。在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条件下,“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在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形成一支庞大的产业后备军来降低工资,使工资变动更加符合资本增殖的要求。同时,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强化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
1、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我国有13亿人口,处于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有7亿多人。1978~2004年中国劳动人口总量净增加3.61亿人,年均增加1490万人,城镇每年有800万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近5年中,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与实际就业人口之间差距年均在1600万人左右(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2、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生产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先进机器的采用,使得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进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同时,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显性化。
3、我国大量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大量的潜在过剩人口。
三、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1、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增加社会总不变资本的数量。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种趋势,要想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同时缓和相对过剩人口问题,即失业问题,其基本途径是增加社会资本。要提高社会资本总量,必须依赖于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延缓甚至抵消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可变资本数量的影响,从而一定程度地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2、努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技术的进步虽然会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数量,但我们可以通过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的第三产业的延缓相对过剩人口的增长速度。从投入产出效果来看,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是:重工业400个,轻工业700个,第三产业1000个,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在三次产业中最强。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第三产业的作用和功能,增加投入,放宽政策,加速发展以减缓就业压力。
3、加快科技创新,扩展社会分工。随着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社会分工愈来愈细,物质生产会出现许多新的生产部门。近几十年来,由于电子技术、原子能利用技术、航天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合成纤维工业、塑料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吸收了大批劳动者就业。此外,由于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物质财富的增加,社会就有可能进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的较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工程,例如农田基本建设、植树造林、新建铁路及公路干线、兴修水利工程等。这些基本建设工程,一般技术构成不高,基本属于劳动密集性的生产形式,所以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劳动资源,增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者就业。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需求从总的方面来看,是不断增加的。
4、采用延缓就业战术,推迟就业年龄。建立有效的劳动力培训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推迟就业年龄,延缓就业供给,就可以适当的减轻就业压力。
关键词:专利;专利权;强制许可
专利权是专利权人对其专利的实施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原则上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要实施他人的专利,必须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否则就构成对专利权的侵犯。但是,为防止专利权人对其专利技术不适当的过分垄断,促使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得以实施,各国专利法都规定,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国家专利管理机关可以决定给予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所谓专利的强制许可,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专利法规定,不经专利权人同意,直接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实施其发明创造的一种许可方式,又称非自愿许可。我国《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均规定了“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我国专利法对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分为三类:
一、依申请给予的强制许可
依当事人申请给予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申请获得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主体,必须是单位,个人不能申请获得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同时,申请强制许可的单位,必须具备实施所申请的专利的条件,包括具备实施该项专利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等。(2)申请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客体,只能是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对外观设计专利不能申请强制许可。(3)申请获得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理由。包括:一是申请人已经向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提出了实施该专利的请求,要求专利权人许可其实施专利。二是申请人是以合理的条件向专利权人提出了请求。所谓合理的条件,是指申请人提出实施专利的条件,与通常情况下专利权人将其专利许可他人实施时所能满足的条件相同或者相类似。对是否构成“合理的条件”,应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不同专利的具体情况加以判定。三是申请人在“合理长的时间内”未能获得专利权人的实施专利的许可,即专利权人在这一时间内明确表示不同意申请人的许可实施的请求,或者对申请人的请求未予答复。对于多长时间即构成“合理长的时间”,本法未作具体规定,应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各项专利的不同情况作出判定。(4)申请获得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应当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申请人应当提交强制许可请求书,说明理由并附具有关证明文件。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强制许可请求书的副本送交专利权人,专利权人应当在专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期限内陈述意见;期满未答复的,不影响专利行政部门作出关于强制许可的决定。(5)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提出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只能在专利权被授予满3年后方可提出。
二、依特殊情况或公共利益需要给专利实施强制许可
(1)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例如,爆发战争、爆发大规模疫病、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等情况。(2)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例如为了公共利益对一项获得专利的污染防治技术方案给予强制实施许可。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因公共利益给予的强制实施许可,只能用于非商业目的。
依特殊情况或公共利益需要给专利实施强制许可本条规定的强制许可,可以不经任何人提出强制许可的申请,而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直接作出强制许可的决定。
三、从属专利许可
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依此,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前一专利权人的申请,也可以给予实施后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该种强制许可,是关于对技术互相依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给予强制许可的规定,即对所谓从属专利的规定。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前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与后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是相互依存的,后一项专利如果不利用前一项专利中的某些专利技术就无法实施。在此情况下,如果两个专利权人互相之间不能在合理的条件下订立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则其中的专利技术就不能有效实施。显然,这既不利于专利权人,也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此,本条对相互关联的不同专利的强制实施许可作了规定。给予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两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必须是相关的、从属的,后一项专利的实施又有赖于前一专利的实施,否则后一项专利将无法实施的。(2)后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本次专利法修改将原专利法规定的“在技术上先进”,修改为“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主要是考虑到“在技术上先进”的标准过于宽泛,通常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多少都会比原来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所进步,否则就不符合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必须具备“三性”中的新颖性或者创造性的条件。只要后一专利“在技术上先进”,就可给予其实施前一专利的强制许可,也不利于保护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的利益。
从属专利许可,只能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相关专利权人的申请给予,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不能主动作出给予从属专利强制许可的决定。
四、强制许可对被许可人的限制
(1)不享有独占实施权。也就是说,取得强制许可实施权的单位或者个人,无权限制专利权人自己或者再许可其他的单位、个人实施该项专利。其他的单位或者个人无论是通过国家专利行政机关得到强制许可的实施权,还是通过专利权人许可得到的实施权,都受法律保护,取得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无权加以限制。专利权人在被强制许可某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自己所有的专利后,仍然有权自己实施该项专利或者自愿许可第三者实施该项专利。(2)无权允许他人实施。取得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虽然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决定取得了实施专利的权利,但是其权利仅是在规定的范围和时间内实施专利。取得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并不是专利权人,他没有权利允许他人实施该项专利。否则,也将损害专利权人的利益,对专利权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参考文献:
[1]阮思宇.专利强制许可的正当性[J].科技与法律,2011(02).
引言
建构主义的心理学认为,儿童有着他们对世界的理解, 这便是儿童的理论。这些理论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理论、成人意义上的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因而仅仅是一种朴素的科学理论。儿童认知的发展变化,实质上是儿童科学理论的发展变化。儿童朴素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儿童认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一、生活中对儿童的科学理论普遍存在的错误认识
1.大部分的成年人认为儿童是没有科学理论的
绝大多数成人不认为儿童有自己的理论。他们认为儿童之所以为儿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幼稚和无知。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是表面化的、混乱的。他们只能看到表面现象,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可能对世界有一些肤浅的认识,但这些观点是分散的,没有联系的。他们对于相同的现象,一会儿这样解释,一会儿那样解释,前后大多不一致,而且大部分时候,儿童认识不到前后解释的矛盾。成年人否认孩子的理论可以列出很多证据。在大部分人眼中,因为孩子们是无知的,不成熟的,所以儿童不可能有理论[1]。
2.成人没有给儿童提供交流科学理论的机会
即使一些成年人承认儿童有他们的理论(或者叫理解、意见、想法等),但在科学理论和成人掌握的理论面前,儿童往往缺乏陈述和交流的机会。现实生活中,儿童与成人交流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在成人眼中,儿童对现象的理解是错误的,不完美的,所以孩子们的说法,往往被成年人嘲笑、中断,成年人会直接告诉孩子“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是什么,不理会儿童的任何想法,直接将成人的理论强加给儿童。第二,大人不想听孩子们的这些科学理论,即使听后也往往是心不在焉的,根本不去思考儿童的理论,只是一味地应付儿童。所以孩子对成人的理论表达看似交流和非交流。
3.儿童的科学理论经常被成人误解
儿童科学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朴素的,语言表达比较有限,所以常被误解。孩子怎么想,往往被误解成另一个想法。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大部分是单一的词汇和不完整的句子。句子的缺陷,容易导致成人误解儿童的科学理论。在与孩子对话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知道孩子有想法但成人不理解。在这个时候,成年人一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你说这意味着……是不是?”有些孩子清楚地意识到他的观点被成人的误解,可以明确的回答“没有”;有些孩子会迷惑地点了点头,接受成人的观点;有些孩子干脆不再说话,不在陈述自己的科学理论[2]。
二、儿童科学领域教学现状
传统的关于儿童科学理论的观点认为:儿童关于周围事物的认识是零散的,没有逻辑上的连贯性,这些知识仅仅是零星的而不是系统地存在于儿童的认识之中;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基于事物的表面相似性,即儿童的认识是直观的、表面的、浮浅的,大部分情况下儿童只能看到事件的现象,无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由于受到传统儿童理论观念的影响,传统的儿童教学观点认为,既然儿童已经拥有的大部分观念是错误的,目的又是尽快形成科学的认识,那当然应该用科学的概念替代错误的概念。如果儿童错误地认为“地球是平的”,我们就告诉他们地球是球形的,像一个皮球一样;如果幼儿认为地球下面的人会掉下去,就告诉他们不会掉,地球有吸引力。用“科学的”替代“错误的”观念的教育方法最常见的策略就是“告诉”。所以,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讲“你错了,是这样的”、“不对,应该这样”等等。老师们坚持的信念是,只要讲得清楚明确,只要不断地讲,儿童头脑中的错误概念就会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就会是科学概念。
由此可见,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低估儿童认知能力的现象,比如,不重视儿童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者完全将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视作错误概念等。这种对儿童朴素科学理论的低估,极大地阻碍了学前教育的研究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
三、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儿童的朴素科学理论
1.承认儿童的科学理论存在
首先,要承认儿童是有科学理论的。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具有和成人和科学家相同的理论,儿童可以针对现象提供理论解释,并且提出预测的理论。儿童的科学理论与成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成人的科学理论是具有内聚性、连贯性的理论,儿童的科学理论是发散的,儿童朴素的科学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是不完善的,是适用范围有限的。
现阶段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科学学习是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互动而建构实现的。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简单理论。孩子们用这些简单的理论能有效地解释和预测一些日常生活现象。儿童的朴素理论是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识。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孩子们是带着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来到课堂的,而不是“白板”,等待我们去涂抹[3]。
儿童的朴素科学理论是一种受压迫、没有取得合法化的理论。儿童科学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教师对儿童朴素科学理论的接受程度。因此,儿童的朴素科学理论必须合法化。
2.以科学的方法看待儿童的科学理论
儿童科学理论具有发展性、朴素性、发散性的特点。这要求我们成人首先不要以“对错式”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思想。每当儿童陈述一个事例、表达一个思想时,如果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正确”或“错误的”,那么我们将很难理解孩子的思维,从而促进儿童朴素科学概念的发展。在学前的科学教育过程中,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倾听,了解孩子到底想说什么,到底是怎么想的,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促进儿童科学认识的发展。
儿童可以自动构建其自身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当自身理论与现象有冲突时,会形成新的内在理论来取代原来的理论,以实现认知发展[4-5]。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自发概念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基础,而其中与基本科学理论不一致的错误概念,虽然有时阻碍了学习过程,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的。通过正确的教学引导,儿童认识到“错误概念”与科学现象的矛盾,会转变认识,产生新的科学理论。
3.给予儿童表达和交流科学理论的机会
当人们认识到儿童存在理论并认真而严肃地对待儿童的理论后,还应该给儿童提供机会,让儿童表达他们的理论,交流他们的理论。
儿童对自身理论的表达有时候对于成人是一个挑战,是对成人“权威”的挑战。不少成人总是觉得儿童有太多的东西不知道、有太多的东西要学,总是觉得自己有太多的经验教训要告诉儿童,常常认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因此,成人就总是不断地讲,“听我说”“听懂我的意思没有”“我给你讲”。给予儿童机会让儿童交流和表达他们自己的理论,需要成人们不要讲得太多。因为成人讲得太多,就可能减少了儿童们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就可能减少儿童表达和交流的积极性。
四、针对儿童朴素科学理论,在学前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1.应根据儿童朴素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开展教学
首先,在面对复杂的现象时,学龄前儿童有自己的朴素理论,他们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前,已经开始使用这一理论解释现实的世界,孩子们已经具有丰富的知识。人们往往低估了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发展水平。
其次,要了解孩子的朴素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大部分情况下,儿童往往自身认识不到自身的“朴素理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意识到孩子们有自己的理论,而且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将儿童的朴素理论的无意识状态转化为有意识的状态,使儿童从表达不清的状态转变为清晰表达,促进儿童认知进一步的发展变化。
2.应该以儿童的朴素科学理论为基础开展教学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儿童原有的“日常概念”是错误的,不需要保留的,必须全部消除,在教学中重新输入正确的科学观念。
关键词:试论 课标 中学 物理 教育 认识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号角也响彻全国,它作为素质教育的延续和内容无疑是我国教育改革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教师的观念、素质、角色、行为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进行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这将是我们每一位中学物理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物理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理解新课程标准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它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育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两种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由此可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活动,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管理者,本应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共同体被瓦解了。教师教,学生学,教学关系就这样一成不变地进行着,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评价也是看你是否把学生教会了。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在教学的社会关系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你——我”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及理念,丰富教学内容,追求新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在教学效果评价上也不只是注重结果,而是更加看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所以,我们要真正的理解和体验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真谛,在感悟中逐步内化,并在实际中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形成切实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摈弃那些习以为常、驾轻就熟的东西和模式,把更新教育观念落到实处。
二、物理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构建民主、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角色的确立,直接决定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关系到课程实施的走向及目标的实现程度。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大纲的执行者、知识的传授者、疑难问题的解惑者:应对考试的组织者。“堂堂三尺讲台,有我在此,谁敢与之争锋!”教师总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在课堂上永远唱的是主角,学生充其量也只是观众而已。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并且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以学生为本;教育的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 换句话说学生的“地位”可谓大大提高了,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关系,学生不再是教师“”的对象,相反教师成了学生的服务者。可真要完成这种角色的转换,对相当数量的教师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多年形成的教学方式、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等都将付诸东流,怎不让人痛心疾首。可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教师也只有一种正确的选择:积极应对,在教改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探究,尽快完成由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到课堂的合作者、由大纲的执行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由疑难问题的解惑者到探究学习的促进者等角色的转变,以便构建民主、和谐、合作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而且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改进物理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质量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及手段这四大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这四大要素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把教材提供的知识及所包含的能力传授给学生。现在我们强调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指导如何正确处理课堂这四大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这四大要素形成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流程。若教师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则教师就是教材的搬运工,这就是“注入式”、“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相反,若教师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则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且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素质型课堂教学。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方法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认知心理学中,人类的记忆被分作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三部分。感觉记忆是外界信息刺激感觉器官所留下1秒左右存在时间,而其中工作记忆的作用是对来自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当前信息进行加工和暂时存储。若工作记忆中的信息被及时精细复述、投入更多的认知努力,在适时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后,就能形成长时记忆持久保存。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一旦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被激发,并在认知加工中投入更多心理努力,那么通过消除无关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来促进学习的学习方法和教学设计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这也为认知负荷理论与界面设计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一、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
多媒体课件是多种信息的载体,多种媒体元素的集合,因此如何设计课件使其呈现的信息能够最大化地形成工作记忆,并顺利进行认知和加工就变得非常重要。基于认知负荷理论中减少认知负荷理论的途径,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原则来设计:
1.邻近减负原则。邻近包括空间上的邻近、时间上的邻近。在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时,同质和相似的知识点或元素需要整合在一处。又例如,音画不同步的视频,会让阅者增加认知负荷。
2.多通道减负原则。人类获取信息有多种途径,如果仅仅让媒体通过视觉通道来呈现,效果不如同时通过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传递的好。
3.清除冗余减负原则。减少冗余的干扰信息。例如使用华而不实的、与主题相关度低的复杂图文,使用过度美化的用户界面、不易识别含义的图标。
4.形象具体减负原则。让设计的多媒体元素清晰具体、直观呈现、逻辑严谨,减少认知过程中的消歧义的代价。
5.分割减负原则。当学生在视觉和听觉通道中要加工的信息量,都超过了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则要通过分割减负来降低认知负荷。将连续的信息拆分为片段,不同的片段可以选择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适度分离。
6.先行组织减负原则。有些复杂信息之间联系紧密,分割减负技术不那么适用时,可以通过提前训练、提供先行组织的方法解决认知超载的问题。
7.引导减负原则。在真实的学习情景下,制作出严格意义上的简洁呈现材料是不可能的,设计者可以将重点内容标记出来,引导学生向重难点分配注意力。通常方法如下:将重点语句用加重字体、替换颜色或加框标记;图片中的重要信息用圆圈、箭头标识,使用渐变模糊或边缘虚化突出主体,展现特质;图表增加注释阐明重点;使用思维导图将相关内容连接起来;视频中增加警示音、闪白等来提示重点。通过主动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选择和组织信息,这样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加工内容,从而减轻认知负担。
二、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多媒体内容呈现策略
基于以上的一些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可以指导我们设计多种媒体内容的呈现策略:
1.动画、解说、字幕的组合媒体呈现策略。研究证明,同时呈现动画和解说,效果比动画和解说顺序呈现要好。同时出现动画、解说、字幕的时候,比只呈现动画、解说的效果好。
2.图片和文字的组合媒体呈现策略。图片的介绍文本应邻近或嵌入图片,不应分离太远。图片和文本的呈现应尽量不要超过屏幕的显示范畴,避免阅者频繁的拖拉观看。例如,网站设计时为了避免“越界”,网页框架、图文资料一般都使用目前最低的pe屏幕分辨率,即1024*768。
3.导航和链接。导航及链接作为学习软件的结构骨架,利于体现结构化、系统化的整体设计,可以增加软件的可操作性,可以使学生不偏离学习目标。导航应该简洁合理,各级菜单逐层深入至全面,并注意帮助信息的设计。导航所占位置、比重、功能、使用字体、颜色、特效、实现方式等也要体现整体性原则,既要融于当前页面的设计,又必须保持页面与页面之间的一致性(例如,界面同等位置、同等),不能随意更改。
4.艺术化的界面设计策略。利用艺术化的手段,不仅能让界面更加美观,也可以突出重点、减少认知负荷。例如,利用页面分割布局技术、色彩对比技术等美化界面、突出主题、烘托学习气氛。
【摘 要】 本文基于人力资源理论,剖析了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思路:以教师为本,满足教师物质和精神需要;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消除教师间的不公平感;关心教师的情感需求,打造健康高效的教学团队。
【关键词】 人力资源理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分析;科学管理
一、基于师资队伍管理的人力资源理论分析
师资队伍的管理重点是对人的管理,本节将结合经典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其在师资队伍管理中应用进行深入剖析。
1、X和Y理论[1]
X和Y理论是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X理论是对那些不愿意承担责任,总是在尽可能地逃避工作的人们的定义,对这类人的有效管理方法,需要通过强制手段,进行严格的领导和控制才能达成组织目标。Y理论视工作为人的本能,在既定目标下,这类人会做出积极反应,并能从工作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在适当的工作条件下这类人愿意承担责任。
基于上述理论假设,在师资队伍的管理实践过程中应该进行区分,对于符合X理论的人,应该采取较为严格的管理措施,进行监督和控制,才可能达成学校的既定目标。符合Y理论的人需要得到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实现感等需求的满足,在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群体中,更多的应该是符合Y理论的人群。
2、激励保健理论[2]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博格提出的激励保健理论认为任务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者所持的态度。赫茨博格理论将导致工作不满的因素定义为保健因素,而把带来工作满意感的因素定义为称为激励因素。当保健因素得到改善时,人们的不满度随之降低,但是人们努力工作的真正动力还是来源于激励因素的刺激,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提升人们对工作的满意度。
激励保健理论对于师资队伍的管理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师资队伍管理实践的核心就是提高被管理者对工作的满意感。因此,在保健因素进行改善的基础上,加强激励因素的刺激,对激励教师队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3、需求层次理论[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模型,对人的需求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认为较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会引发更高层次的需求。人们对需求的满足是递进的,在满足高层次之前首先需要对较低层次需要进行满足,人的需求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安全保障、社会、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个体情况差异,不同人群的需求层次也略有不同。
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对于师资队伍管理的实践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对教师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来调动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以自我实现为最高层次的目标需求,依次从生理、安全保障、社会等方面满足教师的不同层次需求,使得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提升,从而使得教师们能够把个人需求同新升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
4、华盛顿合作规律[4]
华盛顿合作规律描述类似于 “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人们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一个奇妙的复合运算。10个人的合作,有可能远大于10,也可能比1个人的力量还小。就像在多个作用力叠加,如果方向各异,则会互相抵消,如果方向一致,将会互相推动,最终必然会形成一股很强的合力。
传统管理理论对团队合作的研究或者说在实践中的落实还很不到位,大多管理制度都是研究如何减少人力资源的无畏消耗,而从提高成员效能角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也就是说,更应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在每个成员发挥自身效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尽量避免过多内耗。这一点在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尤为重要。
二、基于人力资源理论的师资队伍管理剖析
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对人们行为因素能够产生影响的原因非常多,所处环境、个体差异等都会形成不同的结果。每一种理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理论进行提炼分析,寻找能够对人们行为产生影响的综合因素,在对其归纳、提炼合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现阶段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管理的措施和方法,从而实现对新升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和建设。
通过对上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我们归纳出对人行为结果的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需求、情感和公平。
需要:人们大部分行为的来源都是发自内心的需求,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精髓。因此,人的所有行为方式无不是因为需要而产生;与此同时,人的需要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人会因为目前的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意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在当前目标实现之后,人的需要会不断的升级和调整,因此,人的所有行为方式都是根据人的需要而产生的。
公平:公平理论产产生于1965年,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该理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确定自己的位置,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通过报酬来体现,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获得报酬是否合理的感受更为重要。因此,公平会直接影响人的工作动机和工作热情,激发工作动机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得出是否公平的半段,从而知道人的行为的过程。
情感:人与人的交往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不同的情感会对人的交流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情感往往会左右人的行为。作为主体的人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产生出不同的主观反应,这就是情感,它是人类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能够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三、基于人力资源理论的师资队伍科学管理
针对以上分析,对于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也应该由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做指导,才能给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活力,保持教师团队的健康高效的发展。我认为,新升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以教师为本,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关心教师的情感需求,打造健康高效的教学团队。
1、以教师为本,满足教师物质和精神需要
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高校管理中,就是以教师为本,学院的各项工作始终以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调动老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才能实现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发展。在新升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首先要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保障老师的基本物质需要。其次,学院应该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提供给老师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各种途径给老师创造机会进行深造,组织各种比赛促进教学,以及鼓励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会使得教师的自我价值不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马斯洛在其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们在自我实现阶段,往往会激发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和力量,因此,给他们适合的舞台,发挥其才华,教师就能创造出辉煌。
2、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消除教师间的不公平感
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师是文化程度比较高、是非观念分明、相对比较敏感的一个群体,老师通过与周围同事与社会上相同职位之间教师的比较来确定自己的工作状态与获得报酬的比较。因此,如果学校的竞争机制相对公平,对于教师来说,则会产生一种向上的动力,这种动力会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源泉,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蓬勃开展;相反,如果学校的竞争机制不公平,教师们之间则会出现一种消极抵触的情绪,进而会逐渐演变为一种恶性竞争和资源的内耗,教师们的消极情绪会慢慢传染,大家不是通过努力的工作去换取劳动成果,而是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学校会因此失去竞争的活力而死气沉沉。
新升本科院校建立建立和发展的时间屈指可数,各个学校还处于探索管理方式的阶段,因此,学校的竞争机制并不完善。学院采取的职称评审制度是终身制,只能上,不能下,因此,评上职称的老师会因为失去竞争的压力和继续奋斗的动力;学院在教师的考核制度上不合理,对于教师和行政人员的考核的公平性一向非常难以权衡;学院的许多激励制度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督促的作用,对于新老教师的同工不同酬现象非常明显,打击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由此可见,应当尽快建立起公平有效的考评制度,并严格按照考核内容逐条兑现,奖惩分明,体现考核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充分激励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3、关心教师的情感需求,打造健康高效的教学团队
对于教师的管理,一定要关心教师的情感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学院应该通过各种丰富的活动给老师增加交流的机会,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学校氛围好,教师的认同感高,教师就会对学校产生浓厚的感情,以校为家,将学校的发展与自己个人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这样,老师自然会对工作倾注心血,像热爱自己的孩子一般呵护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感情的团队,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家庭内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积极向上、洋溢着幸福、将学校的发展与自己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的积极高效的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 王炳成.X理论与Y理论在中国本土企业中的应用与统一[J].人才资源开发,2008.3.28-30.
[2] 范群.绩效评估与激励—保健理论[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6-37.
记忆,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学过的知识、经验能牢牢记住,及时忆起,是运用知识经验进行想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学者们一直用联想主义观点说明记忆问题。柏拉图以及后来许多学者都认为,记忆就是情境和做出反应之间的联结。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一下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以及以克拉茨基为代表的记忆理论。
1.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的要早。
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规律,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这种记忆方法即为艾宾浩斯记忆法。(见下图) 对所学知识和记忆效果及时进行复习和自测是艾宾浩斯记忆法的主要方式。
1.2 以克拉茨基为代表的记忆理论
克拉茨基指出:“研究记忆的认知途径有一个联想主义途径显然不同的着重点。它强调各种心理活动,而不仅仅是刺激和反应。” 这一研究途径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重视刺激和反应之间所出现的各种心理活动,把人视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这一特色体现在认知心理学的全部记忆理论之中。“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们从计算机科学家们那里借来的一个名词) 广泛地涉及人和他的信息世界的积极交互作用。在这种加工作用中,中心的要点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所出现的各种心理活动。”
克拉茨基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记忆时采用了三个基本概念:编码、储存和提取。他认为它们是记忆的三种不同过程。“这三种过程中的任何一种过程在人的记忆过程中都可能因某种原因而被破坏,这就使记忆归于失败。因此,为了使我们能够记忆,所有这三种过程都必须是完整的。我们必须对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它,直到需要时能提取它。”这三种过程就构成认知心理学记忆理论的主要内容。
从克拉茨基的记忆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科学、合理、创造性地对信息进行编码,并合时合地的对信息进行提取,从而提高信息被提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存储中。
2 完美的课堂离不开课堂提问艺术
2.1 教师课堂提问方法的分类
本文依据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理论,把教师的课堂提问方法分为两大类: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
(1)无效提问。
什么是无效提问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无益于学生记忆课堂知识的提问是无效提问。如,一些泛问——“谁上来给这个单词标音?”、“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等等。其目的是希望学生配合教学,对于学生记忆课堂知识几乎没有多大的作用。此外,一些设问也是无效提问。如,“为什么美国人忌讳数字13呢?我们来看一下课文第三段。”这类问题不要求学生回答,往往是教师自己作答,提问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推进教学的进程,起引导或接续作用。还有一些其他的提问也是无效提问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笔者在这里把这些提问方式归为无效提问并不是否定其价值,而只是对其是否有利于记忆来进行的分类。
(2)有效提问。
相对而言,有效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有益于学生记忆课堂知识的提问。根据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六层次分法: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性提问,本文将有效提问分为识记、解析、应用、综合、评价性提问,将理解和分析进行合并,因为从记忆理论角度,理解和分析性提问有很多共性,所以合并为一体成为解析。进一步而言,笔者认为识记性提问属于低层次的提问,而解析、应用、综合、评价性提问属于高层次提问。
2.2 各种提问方法对学生记忆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认为外界信息进入感觉登记,经过模式识别和注意后,最终进入长时记忆得以储存,成为自己稳固的知识。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没有它就不可能获得知识,而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一方面要讲究有效的记忆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的有效地提问对学生记忆课堂知识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只侧重于有效提问)。
下面我们从提问方法的各个分类来详细阐述。
(1)识记性提问。
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告诉我们,人要记住一个项目并不困难,常常是一学就会,但要回忆已经记住的项目,必须再练习,练习到完全记住这个项目的程度为止。所以英语教师课堂中的识记性提问对学生记忆本堂课以及以前学习的知识是很有帮助的。如, “can you tell me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e last course?”、 “who can tell me three meanings of the word we have learned last week ? ”、 “ can you describe my expression using the words we have learned just now? ”等等,这些都是英语教师对已学知识的识记性提问。这样的提问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不断地复习,把短时记忆的信息进行不断地“复诵”,这不仅会使信息变得新颖以保持在短时记忆中,而且还能把信息送入长期记忆,而且长时记忆也有助于短时记忆的再次编码。
(2)解析性提问。
解析性提问是对所要提问的问题以解释、分析的疑问句形式进行引导式地提问。如,当记忆“family”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谁能根据‘家’这个概念把这个单词的每个字母拆分成不同的单词啊?想想家里有哪些成员?家需要什么才是一个温暖的家?” 学生会跟随着老师的引导进行理解、解析与猜想。然后老师揭晓答案: “family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什么才是家呢?有爸爸,有妈妈,还有爱才是家对不对?”
解析性提问引导学生对这个单词进行理解性和分析性的强化,比只让学生干巴巴地记单词要有效地多。再拿记忆单词来举个例子:“谁能把 “biodiversity” 这个单词拆分一下,大家想一下哪个是词根呢?” 接着学生便会对 “biodiversity” 进行分析与拆分。学生以前记忆中存储的旧信息便会被提取, “diversity” 是多样性的意思, “bio” 是biology 的前三个字母。旧信息通过这种解析型提问的引导在学生的大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和编码。这样从全新的角度激活学生头脑中的旧知识,并让所教的新词在与头脑中旧知识的联系中得到理解和记忆。这也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因为人的短时记忆能力是很有限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短时记忆有一个固定的容量。这个容量称为记忆广度(span of memory)。过去一般认为汉语短时记忆的组块容量为7±2 ,新近的实验结果表明:汉语的短时记忆广度随着词的熟悉性而增加,词频差异显着,低频单音词的记忆广度为3.15个组块,中频词为5.68个组块高频词为8.30个组块。 所以,解析性提问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在短时记忆的广度。
(3)应用性提问。
应用性提问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应用性提问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情景去实际运用知识,使学生把信息纳入一种所设情景的系统中,进行生动的“组块编码”。
英语教师在课堂中的应用性提问对学生记忆知识是很有效的。如,当学习了新单词“fake”后,为了让学生记住单词的意思,老师可以问“who can make a phrase using ‘fake’?”,这时学生就会想到有关“假”的词组,假币、假发、假名等等。然后老师给出“fake money/fake hair/ fake name”这几个词组,还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接着老师问“if you are at the market, when you buy the shoes, the shoes seller give you a fake money, what will you do? ”或者“can you make a story using ‘fake’?”然后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把这个情景和故事表演出来,那么学生就会很容易记住fake的意思了。由此可以看出,应用性的提问对信息进行了“想象编码”和“情景编码”。这样不仅使个别成分组织起来,而且还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团块”,这些团块再组织成“情境”,而此时记忆才得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综合性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