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精神疾病如何预防范文

时间:2023-05-16 15:31:34

序论:在您撰写精神疾病如何预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精神疾病如何预防

第1篇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在10%左右,一级亲属是指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二级亲属患病率大约为4%,包括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半同胞。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父亲或母亲单方患有精神病,孩子精神病发病率约为10%;如果父母均患有精神病,孩子的精神病发病率为46%。

从安迪的情况来看,只有两种情况她的发病率会达到46.3%:一是她的同卵双胞胎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她的患病率为48%;二是她的父母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她的患病率为46%。安迪家族中,母亲、外祖母和同母异父的弟弟都患有精神病,这些因素是不是可以叠加得出46.3%的概率?边云说,父母是一个人全部遗传信息的唯一来源,因为安迪的父亲没有精神疾病,所以安迪的患病率肯定低于46%,但应该高于10%,介于两者之间。另外,剧中安迪已经31岁还没有发病。“这对安迪来说是个好消息。”边云说,“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年龄越小,预后越差。精神分裂症常在20多岁首次发病,超过30岁发病的比较少;即使发病,预后也比较好。” 精神分裂症遗传因素占80%

任何精神疾病发病都会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因素中,内因也就是遗传因素占到80%。有些比较轻的精神科疾病,比如抑郁症发病因素中,遗传因素只占38%,其余60%至70%则是受社会因素、生活环境等影响;但有些精神疾病比精神分裂症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深,像孤独症的发病90%与遗传因素相关。

最近,一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边云说,其实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只有5%会出现冲动肇事的情况,这其中又只有20%表现为伤害别人,另外40%只是言语攻击、30%表现为毁坏物品、10%攻击自身。 预防精神疾病简单快乐最重要

如果一个人像安迪那样,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高危人群,应该如何预防呢?

第2篇

《心理面面观:古今人物心理探析》岳晓东 著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躯体疾病在受到控制,可精神疾病却越来越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介绍,当今世界上前10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疾病中有五种是精神疾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酒精依赖和强迫性障碍,其中精神抑郁症列第五位,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到第二位。为此,专家学者惊叹:“精神疾病时代”正悄然来临,人类已由“传染病时代”、“躯体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代”,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

忧郁与抑郁是心灵枯萎的不同表现

在所有精神疾病当中,抑郁症当是最可怕的疾病。它可以彻底摧毁一个人的生活意志,也可让一个人整日生活在高度兴奋与狂躁当中。那么,什么是抑郁症呢?

对此,人们要先分清什么是忧郁症与什么是抑郁症。从医学角度讲,忧郁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它通常由于用脑过度、精神紧张、体力劳累等引起,包含了失眠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性呕吐等病症;抑郁症则属于精神病的一种,通常由于长期的自我仇视及情绪低落而引起,它包含了狂躁症、双向抑郁症等。此外,忧郁症患者还多出现人睡困难,入睡1―2小时后即醒,醒后再难入睡等症状,并伴有坐卧不安、无缘无故的恐惧与焦虑等现象。而抑郁症患者则多出现沮丧、忧伤、自卑、对日常活动兴趣显著减退甚至丧失等症状。应该说,长期的忧郁症会导致抑郁症。

此外,忧郁症和抑郁症患者都很容易怀疑别人在说自己的坏话,怀疑自己的健康出现不利,并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他们都会产生神经衰弱的症状,如精神疲乏、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学习不能持久,头痛、食欲不振、懒散等等。凡此种种,都使得忧郁症和抑郁症患者活得十分的辛苦,十分的不开心。严重的抑郁症患者还会饱受自杀意念的困扰,感觉生不如死。

总之,忧郁症是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是亚健康状态的突出表现,如不及时就诊会导致抑郁症;而抑郁症是严重的精神疾患,也是情绪障碍的突出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完全摧毁一个人的生活意志与身心健康。

就心理学来说,忧郁与抑郁是心灵枯萎的程度不同,是开心能力的不断下降。由此,维护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本质上就是提高并维持一个人快乐的能力。

怎么预防抑郁症

如何预防抑郁症?这需要谈谈精神刺激与性格特点的关系。有些人自己拥有什么从来看不到,看到的全是生活的不足,整日唉声叹气,郁郁寡欢。有许多证据表明,一个人应付精神刺激的方式与他的性格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应付”有三个含义:

(1)对问题的评价是否符合实际;

(2)对问题的解决是否恰当;

(3)有了忧郁情绪是寻求社会支持还是酗酒或是滥用药物。

第3篇

2015年6月,农村留守儿童四兄妹喝农药自杀身亡引起了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据估计,中国目前约有1.73亿的成年人患有心理疾病,其中4 300万人被诊断为严重心理疾病患者。

为有效预防和治疗抑郁症、自闭症、痴呆症三大心理疾病,中国于2015年6月出台了《国家心理健康工作计划(2015—2020年》。该计划通过5年的时间,努力达成以下目标:(1)超过80%的被登记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患者能够被合理地管理,同时至少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得到治疗。(2)满足条件且家庭经济困难的严重心理疾病患者能得到政府的财政补助。(5)至2020年,精神病医生的数量将翻一倍,达到40 000人,并提供适宜的、可获得的心理健康服务。

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明确的财政预算支持以及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此外,计划里并没有提及如何预防自杀和解决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问题。中国的心理健康系统需要融入到国民健康、社会政策、政府预算、卫生体制改革以初级卫生保健等各个方面。

(林伟龙摘编自《The lancet》)

第4篇

为什么春天易患发精神疾病呢?郑州市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科科长阎秀芳介绍,因为春季气候不稳定,乍暖还寒,气温忽高忽低,加上春季气压较低,人体为了适应这个气候变化,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就会积极的进行调节,一般来说正常人都能适应这样的气候,但也容易引起感冒、春困等精神倦怠现象。由于精神疾病和一些神经递质或激素的分泌失常有关系,气温多变容易使有精神病史的人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产生情绪波动,诱发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等多种重性精神病。

如何预防春季抑郁症的发生呢?阎秀芳提醒人们注意以下几点:

如出现情绪低落或烦躁、焦虑时,要意识到这是人体季节性情绪波动,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注意合理作息,适当减少工作量,多休息。

多出去走走,多亲近大自然。除了休息日约朋友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之外,在室内、办公桌上养一些绿色植物,每天精心浇灌,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

监督精神病人严格遵守医嘱,坚持服药,切不可擅自停药。对在家的精神病人要有专人看管、照顾,严防发生意外。

如果上述症状持续加重甚至出现自杀、攻击行为,应及时到精神病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寻求精神科心理医生的帮助。

第5篇

精神卫生范围明晰化

*人民医院科长告诉记者,人们常说的;精神病;其实是不可与精神卫生化等号的,精神卫生范围更广,失眠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症、躁狂症等,这些都是精神卫生的范畴,这些情况不加重视和专业的治疗,可能会造成精神分裂症。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偏见与歧视现象较严重,这些都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怀。

精神卫生状况趋于年轻化

正确认识疾病

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药品滥用以及自杀等问题明显增多。

抑郁症是神经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持续性疲劳和内在动力缺乏、精力减退。患者通常会感到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生不如死等,是一种危害性相当大的慢性疾病,而且致残率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易患抑郁症?又应该如何预防和祛除抑郁呢? 专家告诉记者:;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讲,建议大家在遇到压力时尽量想办法释放,比如找朋友聊天,或者找心理医生倾诉,做一些户外运动。总之,遇到压力要及时排解,在压力中更好地适应,这样不容易患精神疾病。

第6篇

今天是10月10日,是第2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201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当天上午,XX市健康教育所、*人民医院在市人民广场举行精神卫生宣传活动,向市民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精神疾病知识,全力打造心灵净化之旅。

精神卫生范围明晰化

* 人民医院科长告诉记者,人们常说的“精神病”其实是不可与精神卫生化等号的,精神卫生范围更广,失眠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症、躁狂症等,这些都是精神卫生的范畴,这些情况不加重视和专业的治疗,可能会造成精神分裂症。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偏见与歧视现象较严重,这些都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怀。

精神卫生状况趋于年轻化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报告显示,到2016年为止全世界共有约4.5亿各类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而全国精神卫生病发率呈上升趋势,并且趋于年轻化,比去年增加了千分之一,在我市住院病人中,最年轻的精神卫生患者是12岁,精神卫生问题年轻化已经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正确认识疾病

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药品滥用以及自杀等问题明显增多。

抑郁症是神经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持续性疲劳和内在动力缺乏、精力减退。患者通常会感到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生不如死等,是一种危害性相当大的慢性疾病,而且致残率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易患抑郁症?又应该如何预防和祛除抑郁呢? 专家告诉记者:“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讲,建议大家在遇到压力时尽量想办法释放,比如找朋友聊天,或者找心理医生倾诉,做一些户外运动。总之,遇到压力要及时排解,在压力中更好地适应,这样不容易患精神疾病。”

网络使用成关注焦点

第7篇

【关键词】 长期住院 肇事 肇祸 精神疾病 自杀意念

安康医院主要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这些患者住院周期长,出院困难大。本次研究试图通过对长期住院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意念发生情况的分析,提出一些更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这类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杭州市公安局安康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5年以上,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和上海市监护治疗管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条例诊断标准的普通精神病人和肇事肇祸精神病人336例,均为男性,入院后一直服用一种或以上抗精神病药物。随机抽取肇事肇祸精神病人50例(监管组),平均(34.91±2.71)岁,平均住院时间(9.20±0.94)年;其中精神分裂症48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的2例。普通精神病人50例(普通组),平均(35.63±2.91)岁,平均住院时间(7.86±0.69)年;其中精神分裂症47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的3例。两组间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1] ,主要针对近1个月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对两组病人进行评定。该量表共26个条目,包括绝望因子(正常值2.51±2.11)、乐观因子(正常值0.49±0.71)、睡眠因子(正常值1.31±1.33)和掩饰因子(正常值1.31±1.21)等4个因子,总分(正常值5.61±3.39)越高,自杀意念越强。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1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设P

2 结果

2.1 普通组与监管组自杀意念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 两组的当前自杀意念测评总分和各因子分(除睡眠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82、2.31、3.32、7.72,P均0.05)。

3 讨论

自杀意念多具有隐蔽性、广泛性和偶然性,而自杀行为往往不是偶然的或无原因发生的,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主要与婚姻、经济状况、心理状况、人际关系、精神和躯体疾病等有关[2]。研究表明,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建立精神疾病的诊断[3];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与自杀关系最为密切的精神疾病[4],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如何预防其自杀行为的发生,关键在于了解其认知、情感活动,掌握其自杀意念发生情况,进而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安康医院长期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自杀意念发生率更高。普通组自杀意念总分和各因子分(除睡眠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值,这可能与精神疾病本身因素及病人长期住院难以回归社会而产生的一系列负性情感体验和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所产生的对既往病态行为及行为后果的自责自罪心理或其精神分裂症本身伴有的抑郁症状等因素有关。监管组自杀意念总分和各因子分(除睡眠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组(P

本次研究认为,对于安康医院长期住院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应从多方面观察了解病人的认知、情感活动,定期有针对性地予病人做心理疏导,必要时予病人做有关自杀意念的量表评定,以掌握病人当前自杀意念情况,为早期认定和提供支持奠定基础。同时,还应积极取得社会与家属的支持,协助解决人为造成的不良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对确有自杀意念、自杀行为的病人,应立即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改善病人不良情绪,矫正病人不良认知及行为模式,最终使病人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综上所述,安康医院长期住院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影响的危险因素较多,预防其自杀行为发生,在做好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着重处理出现的抑郁症状,着重降低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心理累加效应,并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制定不同的预防措施,而不是仅仅解决处理某一具体危险因素事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病人的生存质量,杜绝自杀等意外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作记. 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 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5. 286.

2 肖水源, 王小平. 我国现阶段自杀研究及预防工作的几个问题[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3, 36(3):129-131.

3 郝伟. 精神病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72.

4 李献云, 杨荣山, 张迟, 等. 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22(4):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