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学校人事档案范文

时间:2023-05-16 15:31:31

序论:在您撰写学校人事档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学校人事档案

第1篇

关键词: 高校人事档案 高校人事管理 新模式

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实践活动的产物,是客观事物的原始记录,其内容主要是记述和反映个人的自然情况、社会经历、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工作学习状况等材料,并以此来服务于组织人事工作。随着高校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各类人才集聚高校,因此人事档案管理的侧重点和归档内容顺序需作相应的调整。

1.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材料利用分散。组织人事部门只掌握个人履历、政治面貌、学历、职称评定、工资等方面的材料,而教师的教学科研情况材料则比较分散,一部分由各个系室收集,一部分由教学科研处掌握,要了解一个教师的综合情况,就必须到几个部门去了解、去统计。这种分散管理破坏了人事档案内容的完整统一,使之不能全方位地反映教职工的真实面貌。

(2)材料内容过于形式化,空洞无物。比如每年一次的鉴定考核内容基本都是相同的,评语都基本上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努力钻研业务”,“科研能力较强”之类的话语,很难反映一个人的特点和全貌,体现不出个性特色。

(3)部分材料不规范、不完整。应该归档的材料档案里没有,不应该归档的材料却出现在档案里,还有的归档材料书写不规范,形式不统一,有的材料还是复印件,归档纸张大小不一,有的考核材料没有本人签名,部分档案材料中有些人的出生年月,加入党团的时间、学历,以及参加工作时间等前后记载不一致,出现年龄越填越小,工作时间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等现象,使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大大降低。

(4)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落后。从收集、鉴别、归档整理、保管保密到转递、查(借)阅利用等人事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缺乏一整套系统的规章制度。档案材料的鉴别、编排、装订、查阅检索等一系列环节均为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下,准确性较差,利用率较低,与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差距甚大,计算机、光盘、扫描仪、缩微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尚未在学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广泛应用,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5)缺乏深入精神。长期以来,档案室只求看好大门、守好小摊,档案不丢便可万事大吉,在思想上形成看家守业的“保管型”思维方式,开拓创新意识欠缺,思路比较狭窄,视野不开阔,仍处于“被动服务”的局面。干部人事档案日常的大量的传统的利用工作是接待利用者的查阅,办理档案借出手续,为个人因办理入党、升学、深造、提干等事宜出具有关证明材料,而很少对档案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再加工或开发汇编,将档案信息转化成可被利用的档案信息。

2.高校人事管理的特点

(1)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复杂性。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结构的复杂性。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档案的收集、处理和提供利用往往由各单位内部人事机构行使,该机构人事档案来源单一,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内容也较简单;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其来源要广泛得多,可以来自该社区范围内各类人员,又由于每类人员身份不同,集中起来显得人员复杂,其档案内容也非常丰富多样。

(2)利用者对人事档案需求的多样性。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无论是外资、合资、国有企业招聘新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选拔合格或优秀人才,还是考核、任免、招聘国家公务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社会就业,都不会忽略人事档案的利用。由于利用者类型、利用用途的多样性,他们对人事档案内容、载体、传递方式等方面的需求存在多样性;也使得人事档案不可能局限于单位组织部门使用的狭窄范围,不仅组织上需要,而且许多个人也需要,那些与个人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事档案,经常会被组织和个人查阅利用,但它们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需求。

(3)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开放性。市场经济的建立,降低了人事档案政治化、神秘化的程度,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可以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式管理人事档案,还可以将不属于个人隐私内容的人事档案上网,采用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方式,使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外界的人才信息交流,由单一的途径变为开放式的交流模式。

3.高校人事管理新模式的探索

(1)抓好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既涉及国家,又涉及个人的切身利益,对档案管理人员在政治素质、专业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选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时,首先要注重选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事业心、爱岗敬业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党性好、作风正、守纪律、保守机密、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文字水平,且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党员干部从事档案工作。其次要经常进行业务培训,使其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探索人事档案管理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最后,各级领导要关心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学习和工作,努力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充分调动各部门及兼职档案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人事档案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健全工作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头绪多、琐碎繁杂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制约,就会无章可循、无所适从。因此,应结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和社会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并坚持执行,使其真正落到实处。尤其要建立应用计算机管理人事档案的各项制度,特别是对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转递、查阅、保管制度要进一步严格要求,阻止虚假材料进档,避免出现无头档案及死档弃档,完善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细则,使档案的整理更加科学全面完整,为干部考察任用提供真实、准确、实用的个人信息。同时,强化安全保密管理,杜绝泄密、失密、窃密现象,使档案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为高校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3)档案客观真实,突出个性特色。学校人事档案工作除具有一般档案工作的共同属性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和特殊性。一是管理范围较广,形成档案材料的部门较多;二是建档对象文化层次较高;三是档案的利用率较高。为确保档案材料及时更新和完整齐全,首先,应补充新时期形成的材料,例如将人事调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等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材料纳入个人档案之中。其次,应以收集客观材料为主,如教师教学、科研、学术研究和反映教师思想品德、敬业精神、业务水平、技术专长、工作能力、成就贡献等方面的评价材料,即能真正反映个性特征的内容材料。人事档案收集的渠道不应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通过组织、人事部门收集干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资料,还要通过学校机关各相应管理部门收集当事人的教学情况、科研成果及其他业务方面的材料。通过这样的拓宽渠道来收集材料,才能全方位地立体地反映职工的整体面貌。

(4)人事档案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人事档案管理要把人才档案信息化,把人事档案中的现实记录转化为“活”信息,建立一个丰富强大的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人才队伍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为组织人事部门提供人才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最主要的部分是人事信息数据库,它主要包括人员的基本情况、人员的职务和职称情况、人员学习培训情况、表现情况及其他情况。它集中了组织、人事部门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全部基础数据,不仅能够重复使用,提高数据的利用率,而且能够消除重复的数据收集存储,减少数据的冗余,是一个结构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完善,可以共享的人才信息资源,可以随时为学校各部门的业务管理提供多功能、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还可以针对本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利用情况,以现实需要为前提,对一些重要、利用频率高的档案原件逐步实现数字化,例如学历、学位证书,近期的干部履历,干部职务任免、职称审批表,各种资格证书,等等。

完整、真实的人事档案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人的德、能、勤、绩,才能更好地为组织人事及学校各项工作服务。因此,学校人事档案工作必须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把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黄小斯.高校人事档案的价值及其管理.集美航海学院学报,1998,(4).

[2]朱玉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档案,1998,(8).

第2篇

一、中学教职工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事档案内容不全。尽管目前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人事档案内容不全、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少是其中的一项主要的问题。中学阶段的人事档案包含很多内容,包括人物自传、基本信息、考核资料、职评材料、职务信息、个人奖惩等内容,内容包含的信息不全,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档案中涉及的教学情况较为简单,个人教学能力的描述,职务内容和个人的技能专业等情况描述的很少,这样就会导致学校对教职工的信息了解的很少,在利用教职工时缺乏参考依据,给学校的人事管理带来不便。

(二)学校对人事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性,管理分散。一般情况下学校的人事档案不是单独管理的,而是由上级部门统一管理和收集,有些中学将人事档案依据管理职能的不同分配到不同的部门,比如教务部门的人事档案包括教职工的业务能力,获奖情况和教学的内容等,科研部门的人事档案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的确定,论文的发表等内容,行政部门的人事档案则主要是负责人员的招聘和选拔,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等。这样的人事档案管理不但无法综合利用,而且会导致档案管理过于分散,很容易使学校的人事档案丢失。

(三)人事档案的管理还存在着硬件滞后的特点。目前中学的人事档案管理的方式比较落后,还是纸质的形式,管理的手段和技术都落后,缺乏创新。还有一些中学的人事档案在计算机里,没有进行分类整合,查询和利用起来比较困难和繁琐,一些人事档案的查找只能够人工查询,信息落后,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还有些学校储存档案的环境较差,档案储存室的门不严实,经常有外人随意进出。或者是档案处于潮湿的环境,容易受到损坏。

二、中学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优化措施

(一)加强档案归档制度,使学校的人事档案更加完善。人事档案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很强,从实际情况看,需要专门的部门、专业的人员、用专业的手段来管理。为此我校成立了专门的档案室,负责全校教职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其次是制定档案室的管理制度,明确人事档案的归档范围,杜绝范围外的材料进档或范围内材料漏档的情况发生。学校人事档案中制定教学登记表,登记表中记录教职工的详细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情况,工作能力,教师的学术研究内容和情况,这个登记表可以准确反映出教师的个人能力和教师的学术水平等。与此同时,还应该增加学校教职工的奖惩情况以及培训情况,充分了解教职工的业务能力。此外,为了提高人事档案的实用性,增加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学校应该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促进人事档案地位的建立,为学校对教职工的评价工作作出铺垫,使教职工有竞争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竞争意识,促进学校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及时更新人事档案。根据学年安排,及时更新完善教职工档案的信息,补充相应的数据资料,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利用先进的软件对人事的信息进行登记和采集,个人信息的登记要完整、及时、有效,能够真实反映教职工的个人情况,而且根据教职工本人确定需要定期更新的信息和数据,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和设备,在学校的网站上更新内容,学校应该指派相关的人员定期审核,必要时设置访问权限,防止数据的任意篡改和删除。将静态管理变成动态化管理,使学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内容能够及时定期更新,使人事档案管理的数据库更加标准,保证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人事档案“好用、管用”。

第3篇

一、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国家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存在诸多有待改革和改进的地方,一是多头管理,存在着严重的分散性,隶属混乱,参加主管人事档案的部门有组织、人事、劳动、民政等,兼管人事档案的部门还有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二是管理体系上仍为传统干部档案、工人档案和学生档案三大类构成。三是管理模式上实行封闭式管理,从维护人事档案真实性、准确性、保密性等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人事档案不对本人开放,多数公民难以接触到人事档案,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益非常低。学校人事档案作为一种信息源,在学校人才管理中有着它的特殊作用。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由于受国家人事档案管理的传统观念及其他诸多因素影响,其管理模式也相应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学校人事档案内容信息量少。

学校人事档案包括履历材料、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鉴定材料、考核材料、政审材料、入党入团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职务职称工资材料等十大类材料,内容信息量小、实用性较差,不能适应现阶段人才开发的要求。反映个人经历、家庭情况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较多,反映个人工资变动、职称评聘、党团组织的材料比较齐全,而反映个人的德才表现、政绩才能、管理能力的材料较少,能反映个人人才类型、技术专长、心理素质等个性特点的内容更微乎其微,因此人事档案在利用时,只能提供一些肤浅的人才情况,满足不了培养、选拔、使用人才的实际要求。

二是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分散化和非专业化。

体现在各个学校没有统一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人事档案集中管理,各个学校还通常根据各管理部门职能的不同,将教师的有关材料分散在几个部门管理。例如,教务部门管理反映教师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奖惩情况的教学业务档案材料,科研部门管理反映教师教材开发、、教科研立项的科研档案材料,人事处管理反映教职工社会经历、政治面貌、奖惩、薪酬等情况的人事档案。人事档案的这种分散、非专业管理不仅易造成档案材料的损坏,而且造成人事管理体制的混乱,并且破坏了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三是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方法落后、手段陈旧。

目前很多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上,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一些人事档案室的电脑仅局限于打印档案目录,无法进行人事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更无法实现对人事信息的筛选、排序、分类、汇总,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由此导致很多人事统计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四是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投入不足。体现在人事档案保管的硬件条件不能完全符合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如档案库房多是普通办公用房,有的把档案库房安排在办公楼顶楼、底层或者地下室,档案长期受到高温潮湿的危害;库房门窗多为普通门窗,封闭不严,起不到防盗、防光及控制库房温湿度的作用,没有配置档案安全保管“八防”设施,与档案安全保管要求差距很大。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另外,人员配备不足,档案室很少设置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少数有专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也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兼职人员也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导致学校人事档案建设滞后,档案管理只能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五是学校人事档案过度实行内向型、封闭式的模式。受国家人事档案管理政策限制,由于保密观念的束缚,学校很难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开发,更谈不上与其他单位实现人才信息的“互通有无”。

二、如何建立适应现代学校管理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我们应该从具有个性的人事档案材料入手,加大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投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努力提高人事档案材料的质量。同时,要紧紧抓住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难点问题,改分散多头管理为集中统一管理,建设区域性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加快学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使人事档案向本人有条件地开放,争取早日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校管理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为人才开发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让人事档案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是建立具有个性的学校人事档案材料。针对人事档案内容陈旧和“千人一面”的状况,在人事档案材料内容建设上注意补充能反映当事人个性的档案材料。以教师档案为例,应补充的材料包括:(l)教师登记表,可反映教师专业方面的基本情况。(2)教师教育教学情况资料,可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和水平以及教育教学工作量。(3)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情况资料,可反映出教师的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和学术研究的历史。(4)业务进修情况资料,可反映出教师继续教育的状况。(5)获奖和荣誉情况,可反映出教师在社会和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如果教师档案在原有人事档案的基础上,能及时地补充上述材料,就能较全面地、动态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它有助于学校开展定量化、科学化工作,有助于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科学决策,有助于提高教师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助于形成高校管理者对教师评价的延续性,有助于在教师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

第4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人事档案;档案管理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的管理需要从档案管理制度以及信息化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这样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需求,为人事档案管理和学校的长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档案管理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来说,是有效管理人才、对人才流动进行有效统计的重要工作,也是对学校人事相关制度、规章等进行有效落实以及改进的重要成果。通过对职业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提高,可以有效地将中等职业学校人员岗位变动以及吸纳人才等方面进行更好落实。对人事档案进行科学、合理、完整的信息整合,从而更好地指导学校人事管理工作,在人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情况下,学校教育会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加强管理并使其健全与优化,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提高效率,促使人事档案管理的价值得以提升,也能为学校的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改进学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方法

(一)加强学习,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在进行中等职业学校人事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提高学校人事档案服务管理水平为目标,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进行有效导入及落实。在人员基本素质以及工作能力方面,要定期进行培训,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并且加强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落实情况。在人员信息档案管理过程中,对计算机的应用应该以高效、便捷作为依据,进行能力和实际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并且应该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作为每个人工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动力,应该随时掌握最新的发展技术和基本技能。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二)丰富档案内容,提高档案利用价值。在对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并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提高人事档案的丰富程度,以及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在传统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基本的归档整理方法。信息内容只有员工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家庭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等基本信息。但是在信息化以及社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这些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将工作管理人员的性格偏好、职业偏好以及工作能力、工作中的特点这些个性化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提高档案的丰富度和使用价值。在科研水平方面以及课题研究方面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记录。严格控制好每个人基础信息及个性化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在人事档案信息记录方面也要不定期进行更新,对于人事档案的使用价值进行更好的提高。(三)推进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人事档案信息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信息的有效利用以及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在信息的开放程度和实用范围方面应该确保信息的安全以及私密性。将人事档案资源有效地在社会以及各个院校之间进行相互使用,可以有效地将人事档案以最真实、最权威的信息数据提供给使用者。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记录过程中,要做好风险和私密性以及准确性的控制,并且要确保人事档案信息安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将其加入到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在最新的信息资源下进行有效利用。

三、结束语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员档案信息管理,主要是通过在工作以及生活中将人事档案、人事经历、思想表现以及社会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体现、重要贡献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将这些信息有效地进行记录与管理。对于院校之间以及社会人员调动以及使用者使用过程中进行参照的依据。中等技术学校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时,必须将传统的方法转换为正确的信息科技。在信息化的发展中,不断地将传统人事档案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以及优化。从而实现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环境相互的统一。更好地为学校以及上级领导部门、信息使用者之间进行有效的链接。通过对人事档案管理过程和管理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从而达到人事档案的相互关联以及相互的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吴淑娟.中等职业学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251.

[2]邱振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5):135-136.

第5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重要性;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13-01

桂林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成立于1939年。其前身是国立"汉民中学"(胡汉民是中国元老)。为抗日救国培植青年学生,著名文史学家、词曲学家、教育家任中敏先生于1937年在南京创办了汉民中学,并担任校长。抗战爆发后,学校被迫于1938年2月迁至广西桂林穿山,1944年日本入侵桂林,任中敏校长亲率弟子迁徙数千里,辗转永福寿城,最后到贵州榕江继续办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再度迁回桂林重建学校。现属于桂林市教育局直属单位。现拥有在职教职工人事档案173份,离退休职工人事档案120份,死亡人事档案98份。

1.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是党政军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管理所属人员时形成的以各个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是全面地历史地考察和了解一个人的依据,是党的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又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资源优势,更好地为市局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材料,就显得更为重要。

2.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2.1干部人事档案改版,改版工作时间紧任务繁重。2014年11月7日刚参加完市局举办的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培训的通知,紧接着2014年11月25日就接桂林市教育局人事科下发《关于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改版工作的通知》,文件上时间要求在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学校在职教职工干部人事档案的改版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全校在职教职员工档案173份,这173份人事档案的重新整理,仅技术加工,规范整理就有相当大的工作量。

2.2人事档案管理硬件不足。本校由于k公条件限制,虽然管理390多份人事档案,但没有实现档案库房、阅档室分开,人事档案库房没有配置去湿机、加湿器、温湿度表等硬件设备。

2.3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本校主要是有学校办公室人事工作人员兼职监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这样势必影响了教育局统一完成干部人事档案改版工作的时间,虽然兼职人员也经常参加市局关于档案管理的培训,但是学习不够系统完善。而这种管理模式,缺乏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培训与提高,使得本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探讨与深化,自身改革与发展都受到限制。

2.4单位人事部门档案意识不强。为规范各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桂林市教育局印发了由桂林市档案监督指导科唐志红科长编写的《小学校各类档案的整理方法及要求》。但是有时候办公室事情繁杂,未能认真对照制度,及时将需要归档的人事材料及时更新,从而影响了人事档案材料的利用效果。

2.5信息开发利用率差,发挥服务作用程度低。人事档案管理绝不仅仅是单纯保管,而是有一系列服务内容,包括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等。目前,我们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还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和被动服务局面,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往往大多只限于办理退休手续、工资变动审核、干部考察、发展党员等方面,未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2.6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尚未得到有效的应用。计算机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只发挥了简单的档案材料目录的录入作用、打印新档案编码、个人散材料的分类整理等,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功能尚未开发。

3.解决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利用问题的措施

3.1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单位领导,尤其是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领导,应进一步增强档案意识,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工作在本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将人事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切实解决人事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对人事档案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制定人事档案工作近期或远期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要主动关心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他们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绩或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时,主管领导应及时给以表扬和认可,同时还要让他们享受同等的升迁机会,这些措施最终可以促进人事档案工作绩效的提高。

3.2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要将人事档案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单位财务计划,保证经费落实;改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实现档案库房、阅档室分开;要为人事档案库房配置去湿机、加湿器、温湿度表等硬件设备。

3.3要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为切实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改版"任务,应当按照政策规定选好配足档案管理人员,这样可以保证人事档案工作的长效性,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上水平;要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系统地学习党和政府制定组织人事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档案专业理论知识,用档案方面的新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开阔眼界,指导工作,以适应新时期国家教育发展事业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要求;同时,也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教育他们要坚持原则、严守纪律、遵守制度、保守秘密、严谨认真、要能吃苦、耐劳,甘于奉献。

3.4完善、落实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本校现有收集归档制度、借(查)阅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单位人事档案工作实际情况,继续制定完善人事档案管理鉴别归档制度、转递制度、保管保密制度、检查核对制度等制度,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

在制定制度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要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定期检查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督促其按照制度要求,及时将归档文件,对收集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精练,观点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使人事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真正做到不丢失、不积压、客观真正地反映事实,保证人事档案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发挥人事档案"见证历史"的作用。

3.5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把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存贮技术:微机、缩微照相;防护技术:原子能处理、空调器、吸尘器;复制技术:复印机、扫描机;装订技术;自动打眼机等应用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以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延长人事档案寿命。

第6篇

[关键词]高校 人事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63-01

人事档案记录着个人的详细经历,是用以聘任、选拔、管理人才的重要依据,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位置。然而,随着高校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人事档案中存在的问题却越来越明显。

一、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重视不够,收集整理不规范,材料不完整

绝大多数高校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制度和监管。另外,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频繁更换,也导致各自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自成一体,没有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大大降低了档案的综合利用价值。 再者,人事档案要求具有真实性,但在实际的人事档案管理中,经常出现履历表中填写的内容信息不真实等失真现象,因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人事档案在管理上大多还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只重视对案卷的分类而忽视其在人才选拔、培养和开发、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应用。因此档案的开发过程繁琐,档案检索和利用困难。另一方面,人事档案是由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及其所属人才中介机构管理,人事档案调动传递手续繁杂,尤其是异地调动各地区规矩不一,造成时间成本较高。这些都给人事档案的转递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对人事档案的利用率低

人事档案的合理利用一直是人事档案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多数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简单地把档案进行分类存放,偶尔查阅,并没有把人事档案有效、合理地利用起来,仅仅是作为个人信息的依据,这样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简单乏味,同时也失去了个人档案的价值,造成人员与资源的浪费。

二、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的各种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管理人事档案,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体制,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二是材料的收集要全面、及时,对于有变化的人事档案应该采取随时随地收集整理,以免造成档案不完整或档案丢失的现象,对于每年固定形式的人事档案应采取定期收取的形式,例如,年终或年初开始收集。收集到的人事档案应认真鉴别后归档,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为以后的各种活动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对于人事档案的借阅、传递性质的活动要认真做好记录,防止人事档案在传递过程当中损坏或丢失。

(二)创新管理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资源库,是人事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必须不断地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之中,用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这不仅是人事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其适应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的客观需要。因此,要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展结合起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开发利用更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并将人才信息的收集、反馈与跟踪融入到系统当中,快速准确地提供人事信息,从而改变过去的传统方式,使人事档案管理转变成数据化、信息化。另外,还可以在学校内部建立局域网络,形成网络化的人事档案管理,通过网络使信息共享,向需要信息的领导和部门提供快速、准确的资料,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详实的材料,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三)合理利用人事档案,提高其利用率

要大力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充分挖掘出档案应有的功能。将人事档案密切融入到教职工的工作中,提高其在工作中的影响力与执行力。要做到以上要求,一是要丰富档案内涵。在档案中增加全面反映教职工真实情况的内容。二是要合理开发、利用人事档案资源的优势,建立健全档案资源的系统化管理与利用的运作机制,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

三、结语

总之,人事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它集服务性与保密性于一体,对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人事档案管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新任务,要从制度上、观念上更新,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出原因,解决问题,积累宝贵经验。按照人才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档案现代管理模式,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发挥好储备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丹.浅谈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03).

第7篇

摘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人事档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人事档案工作面临了不少新的挑战,档案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加快发展,更好地为党的组织、人事工作服务,笔者结合几年来档案管理的实践,就学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谈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人事档案 管理

一、人事档案的定义

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内容的文字材料,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整理后组成的,是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事档案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产生以来,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公共管理工具对中国的信用建设、干部管理、国家安全、福利分配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制度性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推进,传统人事档案制度的身份性和体制性弊端也显露无遗。“死档弃档”、“虚假档案”、“人质档案”、“人档脱节”、“档案克隆”等现象也日益增多,其“二元化人事体制结构”所形成的“人才壁垒”、“单位封闭”、“制度交易”、”身份阻隔“等负功能愈加显现,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人事档案已经沦为“鸡肋”――食之无味却弃之可惜,其制度性生存愈发尴尬。因此,传统人事档案制度必将走向终结,新的、科学的人事档案制度必将走向前台。根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要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必须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发展人事业务,改革户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放宽户籍准入政策,推广以引进人才为主导的工作居住证制度,探索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作者认为,人事档案及其制度的公共政策创新必须沿着契约化、社会化、电子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契约化、社会化、电子化、法制化是人事档案制度创新的必然路径。

内容上,立卷不够规范,案卷质量不高。一是档案材料内容填写前后不一。“三龄一历”(年龄、工龄、党龄、学历)记载多样,个别干部的“年龄越填越小,参加工作时间越填越早,文化程度越填越高”。二是档案用纸规格不一。虽然规定档案材料要统一使用16开办公用纸,但现行的公文材料大部分是A4纸,高等院校印制的学历材料绝大部分也是A4纸,纸张大小不同,致使有的表格印制超过装订线,给立卷归档工作带来了麻烦。三是材料归类不准确。有的不该归档的材料归了档,而该归档的零散材料却没有及时归档。四是档案材料短缺。如表彰和处分材料散失较多,有少量的履历表、自传等未盖人事部门公章。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干部人事档案中有些陈旧的信息内容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如记载个人履历、社会关系、政治面貌等基本情况的内容多,而反映个人工作能力、技术特长等方面的内容少,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案卷质量。

使用上,技术手段滞后,运行效率较低。在整理档案过程中,有的单位没有启用干部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大部分是靠手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与行业整体的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不相适应。

三、笔者关于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保持人事档案工作的高质量,就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传统的管理方法在一定时期有它的科学性,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干部工作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的变化,就会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因此,目前的人事档案的管理必须紧跟干部工作的需求,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一)实现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和鉴别的规范化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重要一条就是要及时收集和补充档案材料,而材料收集、归档、鉴别是否规范化将直接影响进档材料的质量,对收集到的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精炼,观点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及时退回,限期纠正再归档,对于不属归档范围的材料,及时退给有关单位,做到不散失、不积压。

(二)改进档案的检索与查阅方法,实行计算机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对干干部人事档案的检索,无论是采用“四角编码”法还是“笔形编号”法均是利用姓氏检索的方式进行,这两种方法均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用记起来费时,用起来繁锁,工作效率低。为提高效率,可考虑采取以英文字母的顺序号进行编排,便于记忆,利于查找,提高速度。同时,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可以采用计算机管理人事档案信息,研究建立两个系统:检索系统和利用系统。同时,运行干部人事档案原件管理系统,使查档人员利用计算机在不接触干部档案的前提下查阅干部档案原件,不仅可以提高查阅档案的速度,同时也有利于干部人事档案的保密和安全。

(三)分类管理

国家公务员的档案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管理权限建立并管理;其余人员的档案,则打破身份、学历、职称、行业、地域等各种限制,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建立并统一管理。

(四)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实行许可证并年检制度

制定硬件、软件标准,并加强执法检查;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要进行培训并实行资格证制度,并定期考试更新知识。统一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

(五)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人事档案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掌握现代档案管理理论与新技术的运用,开拓创新,开发新手段,加大投入,对人事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和维护,开发研制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建立数字档案和多媒体档案,并实行联网,通过现代化手段建立人才信息收集、反馈和跟踪系统。

只有与时俱进,注重档案的服务性,才能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信用业绩档案的建立必将使人事档案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必将使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不攻自破、迎刃而解,必将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云庆 苗壮 《现代档案管理学》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年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