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电磁波的实际应用范文

时间:2023-05-16 15:31:25

序论:在您撰写电磁波的实际应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电磁波的实际应用

第1篇

关键词: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特性;均匀平面波

作者简介:张清河(1969-),男,湖北当阳人,三峡大学理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61179025)、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共同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71-02

鉴于“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电子与通信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各国高校的电子与信息技术类专业一直将其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1-3]对于电子与信息技术类大学本科专业学生而言,“电磁场与电磁波”无疑是理论性最强、逻辑性最严密、数学工具应用最多、概念最抽象、涉及应用领域最广的课程之一。学好这门课,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想、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复杂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等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在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讲授“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多年,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知识体系,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新颖独特的教学内容,强化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一、教材内容灵活处理

我校选用文献[4]作为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材,它同时也是国内多所高校选用的教材。在多年讲授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灵活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媒质的电磁特性”一节中,教材直接给出了介质表面极化电荷面密度、磁化电流面密度的表达式,没有具体的推导过程,学生理解不了。事实上,这一结论的前提应该是自由空间中单一均匀介质表面,而教材中没有明确这一前提。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先推导出任意两种不同均匀介质形成的交界面上极化电荷、磁化电流面密度,然后再退化到自由空间中单一均匀介质表面,下面仅以极化电荷为例。如图1,由于两者介质的极化强度不同,极化迁出与迁入的电荷不相等,导致在交界面的薄层内存在极化面电荷分布。

二、注重课程在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在阐述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去寻找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特别是在若干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科学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授“均匀平面波在各向异性媒质中的传播”一节时,重点放在均匀平面波在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播。首先介绍了电离层依据电子浓度的不同,具有层状结构的分布特点,如D层、E层、F层等,在地磁场的作用下,电离层具有两个特性角频率,即电子的回旋角频率和等离子体临界频率。并指出电磁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与这两个频率紧密相关。当电磁波频率接近电子的回旋角频率时,将发生磁共振现象,导致电磁波能量损耗极大,电离层对电磁波的吸收最大,这是短波通信应该尽量回避使用的频率。为了实现卫星通信,电磁波频率必须高于等离子体临界频率,否则信号将不能穿过电离层。另一方面,频率小于临界频率的电磁波不能穿透电离层而被反射,利用电离层对电磁波的反射原理,可以实现短波远距离的通信和远距离目标的探测,这正是天波雷达的基本原理。在讲述“天线阵”一节时,结合现代军事尖端武器装备,讲解了相控阵雷达及相控阵天线的概念,并简要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即通过控制相邻天线之间的相位差,就能够改变天线阵波束最大值的指向,实现主波束在全空间的扫描。讲解电磁波在导电介质中的传播时,结合海水的导电特性,向学生解释了为什么对潜通信要用长波通信。在讲解电磁波的极化概念时,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收音机和电视的天线架设不同,并简要介绍了电磁波的极化在微波遥感、光学工程、分析化学等应用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了较深的认识,开阔了视野,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三、结语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难学难教,而掌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又非常重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灵活处理、大量穿插理论知识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实例等,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Jin Au Kong.电磁波理论[M].吴季,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柯亨玉.电磁场理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第2篇

一、工程实例教学实践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涉及大量的场论和矢量分析方面的数学知识,覆盖内容较广,且有一定的深度。相对于应用型课程,该课程的理论分析内容较多,课程理解需要学生花费较大的精力和时间,且需要能够静下心来思考电磁场问题,因此,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普遍较难理解。然而,该课程讲授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更容易与工程实例结合。以静态场为例,静态场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场,是时变场的特例,在静态场部分的教学中主要做电容和互感的测量实验,多导体的部分电容和互感是静态场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要求学生在掌握部分电容和互感的特性及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应用测试具体参数,对比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是否相吻合。再如麦克斯韦方程组,看似只是一组毫无新意、索然无味的方程,多数同学接触到它都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但如果将“电磁隐形衣”“左手电磁材料”“磁悬浮”“无线电力传输”等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到课程教学中,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对实际工程实例的思考更加深入彻底,甚至有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始研究电磁理论新的应用。

二、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结合

除课堂教学外,根据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定期给学生布置与实际应用相关的作业,可以是科技小论文、工程实例中简单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分组内部科技小竞赛等,复杂的形式可以是参加校外知名企业的有奖科技竞赛、区域性科技创新能力大赛等。此外,通过讲解电磁场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的一些案例,以及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到电磁应用的广阔性,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避免在学生中形成学习电磁场无用论的观点。

第3篇

“导学案”的精髓贵在一个“导”字,是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高效课堂培养能力的目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节课时,我更注重引导学生,让他们能从我所给出的指引中动脑动手,获得知识。为此,我设计了三活动,一个测试,依次从电磁波是什么、电磁波的应用以及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三个方面来构成核心,让学生在活动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动有所得”,最后的小测试来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了解电磁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2.记住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电磁波的应用。

4.初步了解现代通信网络。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2.电磁波的应用。

三、课堂设计

活动(一)神奇的电磁波

做一做 事先准备好了五套实验用具,将全班学生分成五组,指导他们做了如下实验:打开收音机的开关,转动选台的旋钮,调到一个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开大音量。将一节干电池的正极与一把钢锉良好接触,负极连一根导线,用手拿着导线的另一头,使它在锉面上滑动,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分组讨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读一读 在活动之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明确如下两个内容。

1.当导体中的电流迅速发生变化或通一高频率的交变电流时,导体就会向四周空间发射电磁波。只有频率很高的电流产生的电磁波才能传得很远。电磁波的国际单位是赫兹(Hz),简称赫,常用频率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其换算关系:1kHz=103Hz;1MHz=106Hz。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光也是一种电磁波。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c,在空气中与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非常接近,c=3×108m/s。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电磁波的波速c等于波长和频率f的乘积:c=λf。在空气或真空中,各种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速是相同的,所以,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就越短。

议一议 在获得了如上知识后,再结合“做一做”的内容探讨论如下的物理现象:手机放在电视机旁边,当有电话来时,电视机的画面会出现一些“雪花”,这是为什么?并且长时间用手机连续通话,会出现头晕的情况,这是为什么?

活动(二)电磁波的应用

由于电磁波比较抽象,我特意做了课件,主要涉及军事应用,如探测飞机、导弹用的雷达;民航应用,如GPS导航;天文应用,如探测遥远星球;气象应用,如探测台风、雷雨等。通过课件中设计的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对摸不到看不见的电磁波有一定的形象认识。此活动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三)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引导学生阅读如下内容,更深入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1.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通信卫星大多是相对地球“静止”的同步卫星。一般只要有三颗互成120°的同步卫星,就覆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卫星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区域大、灵活、可靠、不受地理环境条件限制等独特优点。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就是卫星通信的实际应用。

2.光缆通信是应用光的传播特性,把光能限制在光纤内部,用光信号取代传统通信方式中的电信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光纤具有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长、高抗干扰等特性。

3.移动通信由电磁波传递信息,可以在信号覆盖的任何地方使用。当前应用最为普遍的为“蜂窝系统”。

四、随堂测试

1.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电磁波的波长越长其频率就越______________;电磁波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2.2012年7月28日03时12分(北京时间),伦敦奥运会开幕,媒体通过通讯卫星用______波把奥运会的信息及时传到世界各地。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频率为52.5MHz(1MHz=106Hz),则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波长为________m。

3.以下与电磁波应用无关的是()

A.手机通信 B.微波炉加热食物

C.雷达侦查 D.听诊器了解病情

4.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主要用于无线电广播

B.移动电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C.电磁波的波长越大,频率越高

D.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5.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大

C.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跟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

第4篇

关键词: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刘鑫(1980-),女,黑龙江佳木斯人,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赵志信(197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EIP-CDIO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编号:GBD1212069)、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EIP-CDIO 模式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课题编号:HGJXH C110902)、黑龙江科技大学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73-02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在“大学物理”(电磁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属性、描述方法、运动规律、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是“微波技术”、“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相关课程的前续课程,可见该课程在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普遍反映难度很大。以下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就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特点

1.所需基础知识面广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复变函数等课程为基础,所涉及的内容很广。因此要想学好这门课,必须有很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

2.推导多、计算难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中所涉及的公式和推导很多且计算难度大,许多结论是由推导总结而得到的。推导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矢量运算、微分方程、积分方程等,过程非常复杂。

3.课时少、内容多

由于教学大纲的重新修订,“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学时由54学时调整为45学时,但教学内容并没有做大的调整,主要包括静电场、恒定电场、恒定磁场、静态场边值问题、时变电磁场、平面电磁波、导行电磁波等。[1]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

1.针对不同的学生讲授不同的内容

笔者所在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分为二本生和三本生,二者在教学计划中的差别之一是三本生在“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后没有“微波技术”课程。这就要求针对二者在教学内容上有区分。导行电磁波在“微波技术”课程中会有深入的讲解,因此针对二本生可以不讲授这部分内容,针对三本生则需要讲授。

2.理清思路,围绕“一条线”展开电磁场理论教学

学生在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时感觉内容多且条理性差,在课上对于讲授内容不知如何定位,不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关联,这就导致学生思路不清晰,进而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一情况,在上课时要给学生理清思路。

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2]说明其章节安排。教材分为数学和物理基础部分(第1章)、电磁场部分(第2-5章)和电磁波部分(第6-8章)。电磁场根据时间变化特性可分为静态场(第2-4章)和时变场(第5章)。静态场包括静电场、恒定电场和恒定磁场。电磁场部分围绕亥姆霍兹定理展开研究,亥姆霍兹定理讲述的是在空间有限区域的任一矢量场由它的散度、旋度和边界条件唯一确定。[2]亥姆霍兹定理说明研究一个矢量场必须要研究该场的散度、旋度和边界条件,而场的散度、旋度又构成场的基本方程。此外,研究场时还可以借助辅助量,辅助量一般为位函数和场能量。因此,电磁场理论的“一条线”可以归纳为“基本方程(散度、旋度)—边界条件—位函数—场能量”。表1以边莉编著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材中静电场、恒定磁场和时变电磁场为例说明“一条线”对应的内容。由于恒定电场与静电场有可比拟性,因此对于恒定电场可以采取与静电场相比较的方法来教学。学生通过表1对电磁场理论部分的主要内容能够产生较有条理性的认识,在上课时知道所学知识在整个电磁场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学习时不会抓不到头绪。

3.教学中结合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由于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性强,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讲解理论,例如讲授电磁波在介质中透射时,解释日常用到的微波炉工作原理。微波在穿过有耗介质(含水分子的食物)时,使水分子产生“共振”现象,水分子之间发生激烈的摩擦和碰撞,进而产生热量,加热含水的食物。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解答现实中的各类现象,可以促使学生激发更强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

除了课堂上的教学要结合实际应用外,还应鼓励学生课后以课程中的某一个知识点为出发点,查阅相关科研文章。例如,讲到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特性时,结合黑龙江科技学院矿业特色,要求学生下载并阅读文章《“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中两个实例的应用》,[3]并要求学生回答手机能否应用于煤矿井上与井下的透地通信。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查找、自学,对知识点做进一步的掌握,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同时有益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4.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

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的优点是教学速度较慢,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多,使其能跟上教学进度,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它的缺点是耗时多,且不容易展示图片,对动态显示更是无能为力。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弥补了板书教学的缺点,例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均匀平面波极化和传播等等通过多媒体可以动态地演示给学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方法虽然优点多,但不能一味使用而放弃板书。多媒体反映的信息量大,教学速度快,如果大量使用多媒体会使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一旦听不懂,学生会厌倦学习,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更适宜。对于重点内容还是使用板书比较好,过于烦琐且只需了解的推导过程、例题题目、图片、动态演示等采用多媒体比较适合。

5.教与练并重,认真批改作业

在“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教学中,有必要给学生留一些课后的作业,从而巩固课堂上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解,通过课后的练习将课堂上知识的掌握情况反馈给教师,使得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薄弱环节,在课堂上予以重点讲解。从作业情况看,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抄袭他人作业,这样会导致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的判断出现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在第一次作业中找出作业雷同的学生进行谈话,必须在抄袭刚一出现时就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笔者在教学中针对作业抄袭情况采取过上述办法,个别抄袭情况还存在,但总体上明显下降。

6.健全考核机制

为了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管,采用8+2的考核机制,即总成绩中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出勤、课堂回答问题等)、作业和期中考试。平时成绩的考核可以使学生提高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压制手段。例如课堂提问回答错误的学生扣1分,回答正确加1分。这样教师可以向不认真听课的学生提问,提醒其集中注意力。而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期末成绩,所以回答错误的学生会期望在下一次被提问时能够回答正确而补得1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管理表现不理想的学生。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方式,而期中考试采取“一张纸开卷”的考试方式。所谓“一张纸开卷”是指在考试时学生可以参考自己带的一张A4纸进行答题,考试前学生可以在纸的正反面手写与课程相关的任何内容。“一张纸开卷”,有效地督促学生对上半学期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通过一张纸的书写内容以及答题情况对学生上半学期的学习情况有所掌握,考试过后可以针对学生普遍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重新讲解。教师针对这些内容可以反思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以便在新一轮上课时有所改进。此外,通过期中考试教师可以在下半学期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加强管理。考试题目题型应该多样化,包括是非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证明题等题型,从多方面考核学生。

三、结束语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理论性很强,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把教学内容归纳成一条主线,教学中结合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这些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昕.电磁场与电磁波[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

第5篇

[关键词] 电磁波;辣椒碱软膏;类风湿关节炎;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9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8(c)-0087-03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and nursing effect on specific electromagnetic wave combined with Capsaicin Oint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YUAN Ling

第6篇

关键词:矩形波导;传输系数;反射系数

1 引言

波导是一种用来约束或引导电磁波传输的结构。尽管存在很多不同形式的波导,而且新的形式还不断涌现,但到目前,在实际应用中矩形波导和圆波导仍是两种最主要的波导形式。人工电磁材料是本世纪初物理学和电磁学的重要发现之一。作为人工电磁材料的一种,相对介电常数接近零的超材料(Epsilon-near- zero,ENZ超材料)具有低折射率,高相速度,近零相移等特点,这种超材料突破了传统电磁场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可以应用于标准化技术领域,如新型电磁元器件、天线和开环谐振器等[1,2],矩形波导在接近截止频率时的色散特性可以用来模拟ENZ超材料的行为[3]。该结构有大量的应用前景,特别对于隐形装置和微型天线的设计[4] 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2 理论分析

图1是宽度为a和高度为b(其中a>b)的矩形波导。根据Maxwell方程组可以得到矩形波导TEmn模式电磁波的空间传输表达式:

TE波场方程 (1)

表式中w为电磁波角频率,kc为临界波数,m表示x方向变化的半周期数,n表示y方向变化的半周期数,γ为传播常数。

3 变形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

选择两个过渡层厚度相等形成Π通道(或ENZ通道)[4],对ENZ通道的传输系数进行模拟。介质通道和过渡区的介电常数εRCH=1(空气),波导输入端的介电常数εR=2,bs = bch = 0.8毫米时,Π通道传输系数曲线如图2所示。

可见,第一次传输峰出现在1.476 GHz,该点代表零阶共振,即在隧道中出现的频率;第二次传输峰值是由于法布里-珀罗共振所引起,其峰值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隧道长度。

第二传输峰值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法布里-珀罗共振引起的,并且高度依赖通道长度的变化而变化。法布里 - 珀罗共振的变化相当于狭窄的通道各种长度分别改变了L1 = 95毫米,L2= 127毫米,L3 = 190毫米,如图3所示。可见,该属性可以用来操纵第二传输高峰期。

5 结论

通过矩形波导的边界条件解出Maxwell方程组关于电磁波的空间传输表达式,得到了矩形波导截止频率和模式谱图的一般结果。讨论了ENA通道发生几何变形的传输电磁波的特征,改变通道长度仅影响法布里-珀罗共振出现的位置,并不会影响零阶共振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谢处方,饶克谨.电磁场与电磁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0-168.

[2]邵毅全,吴国建.矩形波导中电磁波传输特性研究[J].激光杂志,2011,32(01):06-07.

[3]黄丽,蒋练军,张学军等.基于高阻抗表面材料电磁特性的矩形波导[J].中南大学学报,2012,43(10):3912-3916.

[4]马军,王弘刚,杜广星等.矩形波导TM11-TE10模式转换器的初步设计[J].强激光与离子束,2014,26(06):063004-1-5.

第7篇

关键词:电磁场与电磁波;类比法;循序渐进;讲义;习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10-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通信传输技术基础的电磁场理论得到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与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气、电子信息、通信等工科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在大学物理电磁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宏观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和分析方法。这不但是为了后续课程的需要,也是深入理解和分析工程实际中的电磁问题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而且电磁场理论也是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电磁兼容和生物电磁学等高新技术的理论基础及交叉领域新学科的生长点。[1,2]所以电类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从当前的学习出发,还是为了拓宽将来的专业面,都应该重视这门课程,学好这门课程,打好专业基础。此外,学好这门课,对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思想、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复杂抽象的思维能力、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等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4]另外由于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基础不是很好,并且对抽象的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更加重了独立学院重“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工作。

一、“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特点

1.基础知识要求多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以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数学物理方程、复变函数等为基础,所涉及的内容很广 。大学物理中,电磁学部分内容是“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物理基础,而矢量分析、特殊函数等内容是学好“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必需的数学工具,由于涉及复杂偏微分和特殊函数的计算,难度不小。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熟练掌握这些基础课程的相关概念、理论和运算等。同样对担任本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一方面需要有较好的物理、数学及电路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又需要对通信工程实际情况有较广泛的了解。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相对而言比较不易。

2.数学推导计算多

课程涉及大量的物理知识以及各种数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处理数学与物理的衔接,数学方法和物理概念的联系以及理论分析与工程应用的关系至关重要,这也是学生较难处理的问题。

3.抽象的概念多

“电磁场与电磁波”每章内容都会引入一些新的、较难理解的概念、定律。例如散度和旋度是两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们甚至在课程结束之后仍感到这两个概念很抽象,不理解在电磁场与波学习中为什么始终与之打交道;静电场中的自分布电容、互分布电容、广义力、虚位移等;恒定磁场中的矢量磁位、标量磁位;边值问题求解中的镜像法、分离变量法等。这些新的概念及定律不仅抽象、难理解,而且所涉及的公式通常比较复杂,计算起来难度较大。基于以上特点,对于“电磁场与电磁波”这门课程,学生普遍认为“难学”,教师普遍感到“难教”。

二、“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习问题

由“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特点可知课程本身过于抽象,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懂,表现为抽象的纯理论和概念多,复杂的偏微分公式多,计算求解难度大,而对老师来说教好这门课也具有相当的难度。另外,在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过程中,学生常常难以将已经学好的数学知识和电磁场内容很好地结合。在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之前,学生一般都具备矢量场论的基本知识,但是在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的过程中却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电磁场理论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还有许多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起来备感吃力。

2.教材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教材都只强调经典的理论知识,缺乏有应用背景和紧密跟踪最新前沿发展的内容,这样不但导致理论与实际应用脱节,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特别是对基础知识差的学生来说,一看到大量的证明和数学推导问题就失去了信心。

3.缺少实验设备

由于资金和实验设备的匮乏,使得大部分高校在“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中缺少实验设备,导致无法开展实验课程。这样原本就十分抽象的课程,完全变成了一门纯理论教学的课程,也导致了学生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

4.课时问题

随着这些年的教学改革,大学生要求的总学分略有下降,而开设课程又增多的趋势导致“电磁场理论”的教学课时被极大压缩,由以前的80学时被压缩到40学时,导致教学自由度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三、提高“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质量的方法

1.制订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

现有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大部分都是一些纯理论讲解的内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问学这门课有什么用,学某一章节有什么用。看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作为老师一定认真思考,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因为从这个问题上一方面反映了老师讲课不能只是大谈理论讲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有教材在实际应用方面的缺陷。对这个问题回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同学们学习的效果和兴趣。基于以上原因和笔者多年的“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教学经验,自编内部教材讲义,此讲义最大的特点是以通俗的语言来讲解抽象的概念,以实际的例题来帮助理解重点理论,并且在每个知识点都有对应的应用实例。

由于“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规律和生产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军事等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微波炉、磁悬浮列车、隐形轰炸机、移动电话中的应用等。这些在此讲义的每一章的后面都是一个拓展知识的介绍,比如在第二章静态电磁场的最后一节中,就针对磁悬浮列车和卫星电推进器做了详细讲解,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利用场的观点来研究空间某一物理量的确定值问题,而矢量分析正是研究此问题的重要教学工具。应用矢量分析的方法,可以使电磁场的基本定律、公式以简洁的形式表述出来,且与坐标的选择无关。所以先要学习一下矢量分析的内容,包括矢量运算、三种坐标系、矢量的散度和旋度等内容。以后每个章节的教学,采用从易到难、从静态场到时变场、从电场到磁场再到电磁场、从三维空间到四维空间的循序渐进的教学顺序。

首先,从较为容易掌握的静电磁场开始进行学习,此章节的教学应详细地分析各种情况,其中包含对基本方程、边值问题等理论的推导以及物理含义的分析,以及静电能量与力的分析等,而静磁场的讲解一定要和静电场的知识进行类比学习。这样就为时变电磁场、电磁场波的传播、波导等教学内容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后续各章节的教学,也应注意与静电磁场的理论进行比较。从静止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到研究运动的稳定电荷产生的恒定电场,然后研究电流引入的恒定磁场,随后进行电磁感应以及时变电磁场分析,并且在时变电磁场的分析中,推测电磁波的产生。之后讲解均匀平面电磁波在无界空间的传播、反射和透射,以及导行电磁波、电磁波辐射等知识,最后进行传输线理论的讲解。按照逐步深入方式,进行知识的扩充,使课程知识具有连贯性,学生也比较容易掌握。

3.巧妙使用类比方法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体系中,小到一个公式,大到整个理论框架,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通过这些知识点的类比,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精髓,也使他们体会到“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体系中的对称美。类比包含两个方面的类比,一是课程、领域之间的横向类比,例如与“大学物理”相关知识点的类比,“电磁场”和“流体力场”、“电磁波”和“机械横波”的比较。由于电磁波与机械波都是横波,都具有横波的特性等方面的类比,水波的传播与电磁波能的传播的类比,电磁场与流体力场的类比等等,类比的教学策略进行更加形象直观的传授,启发创造性思维。另一个则是纵向类比,譬如该课程本身的静电场和静磁场、静电场和恒定电流场等的对比。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通过类比对电磁场波动函数表达式有了深刻而又直观的理解。

4.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电子信息、通信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会使用MATLAB软件,并且场与波的分析往往涉及复杂的绘图和大量的计算,将MATLAB仿真技术应用到“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教学中,十分有助于将抽象的理论变成容易理解、接受的结论,这必将有助于“电磁场与电磁波”的课堂教学。[5]比如,利用MATLAB编写的程序可以绘制三维矢量的静态和动态分布图,给出了均匀平面波、矩形波导的传输模和截止模、电流元的电场和磁场的分布图,这将大大提高同学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能力。

5.适当的习题练习

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学习,不但要有正确的教和学的方法,还要有适当的习题练习。其实,习题都是针对某一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而设计的,在同学们做习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另一方面也巩固了课堂老师所讲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留出时间让学生来学习题,只能有针对性地来讲解有代表性的例题,做习题只让同学们在课下做,让同学把遇到的问题汇总起来,在集体答疑的时间来给同学们做详细的解答。在讲义中不但针对每一知识点精心设计应用实例,而且还设计了一定量的习题要求同学们完成。

此外,习题不仅仅是计算,在每一章结束后给学生出了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来完成。比如假如存在磁单极子,麦克斯韦方程的形式是什么样的?

四、总结

本文是笔者多年来在“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本课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知识的要求较高,同时需要教师密切结合本校学生的基础、实验设备、课时、教学大纲的制订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周密思考、认真备课,注意平时在科研项目中随时积累,在教学中随时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教师的视野开阔了,学生才能在电磁场领域的思维角度开阔一些,能够掌握宏观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及基本规律,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田雨波, 张贞凯.“电磁场理论”教学改革初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1):11-12.

[2]王家礼,朱满座,路宏敏.电磁场与电磁波[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李波,豆根生,袁超.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