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范文

时间:2023-05-15 17:09:42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生态园林景观规划

第1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前言】: 城市的建设当中,绿色生态园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对生态系统的能量进行交换,更让生态效益也得到了提升,绿色生态园林规划设计,对城市的环境有着极大的改善作用,从而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让城市生态系统能够可持续发展,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生态园林景观的作用

1.1观赏性和艺术性

在城市中进行绿色生态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能够对人们居住的环境起到美化的作用,更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从而让社会能够和谐的发展。

1.2改善生态环境

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对于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不仅能够让植物实现光合作用,从而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植物能够给城市的空气起到净化的作用,从而提高空气质量。

2、 城市绿色生态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方法

2.1城市G色生态生态环境的园林景观设计

对于现代城市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其实,最终的目的就是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文化发展环境,更让人们居住的舒服,所以,在对城市景观园林规划时,应该以城市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可以说,对于城市景观园林的设计,其发展有着跨越性的特点,由以往的重视景观规划和建设,到如今注重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往由于没有认识到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导致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都是建立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的美观性与实用性而进行的。

在进行绿色生态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时,应该对绿化植物进行合理的选择,最好是运用本地的原生植物,然后进行绿色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其实,在进行绿色生态园林景观建设时,运用本土的植物,更是对当地生态的保护,从而达到生态平衡的状态,避免外来引入植物度本地植物造成不利影响,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同时本地植物的景观设计,一定程度上为打造城市特有植物景观奠定基础,为城市综合文化建设创造条件。例如,哈尔滨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以丁香花作为主要植物进行景观规划与设计,促进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同时,极大的提升哈尔滨“丁香之城”的美誉与城市形象。

2.2结合园林文化主题的景观规划设计

在对绿色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一般以园林主题为出发点,通过不同的形式,对规划设计进行展现,并往往以此为园林命名,如苏州皇家园林。由于城市规划和历史变迁等原因,城市园林建设往往包括了原有场地改建和新建两种方式。城市园林原有场地的规划设计,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往往由原有基础建筑风格决定,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必须以原有建筑风格为基础。在景观规划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必须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原有建筑历史与故事、分析原有建筑风格,为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奠定基础。新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围绕园林主题,综合分析园林场地地形、城市气候环境、本地植物生长及形态特点,确定景观主题思想以开展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2.3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城市园林景观

城市化转型,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城市生活,使得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从而,造成城市土地急剧的紧缺,由于土地的紧张,在进行城市园林的设计时,多为小型园林,想要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中,进行园林的设计,从而加入更多的景观,这是目前园林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难题。立体绿化园林景观设计是在遵循多年生植物用原则,分析植物生长特点,打造持续性的绿化立体景观。立体绿化园林景观在提高园林绿化面积的同时,合理布局景观规划和设计,如充分利用园林景观中的墙体、灯柱、高架绿棚、栅栏、凉亭等建筑,打造独特的观赏性强的立体绿化景观。

3、生态园林设计原则

3.1 整体优化原则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和管理。

3.2多样性原则

景观要突出多样性,其实就是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时,其生态镶嵌式结构拼块突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由于每个自然环境有着极大的不同,所以,造成植物种类也非常的多。景观的多样性还包括垂直空间环境差异而形成的景观镶嵌的复杂程度。这种多样性,往往通过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还可通过多种风格的水景园、专类园的营造来实现。

3.3综合性原则

其实,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时,自然和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对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多种因素的综合,从而满足人类的需求。例如水生植物景观不仅要具有观赏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其丰富的种类和用途可作为科学普及、增长知识的活教材。

4、生态园林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日益明显。城市的转型,让人们集中在一起进行生活、工作。城市绿色生态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目的是对自然的改造,让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的舒适。随着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就必然包含有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使城市人群更贴近自然而生活。 如何才能将与自然分离的城市通过人为的手段有机地融汇到大自然中,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大课题,而这一课题的实施,有赖于园林规划设计的再创造。在城市中营造园林,将自然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中,使之成为一个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间,这种自然回归力一直在有力地抗衡着城市与自然彼此疏离的倾向。这样,园林已不仅仅是提高人们休憩、 娱乐、 观赏的场所,而是同时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对社会功能的满足和实现。

结束语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和倡导生态保护的大形势下,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规划建设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既要遵循人性化、本土化、实用性的原则,又要符合生态性与美观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依纪.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7(06).

[2]朱保全.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探析[J].绿色科技.2015(12).

第2篇

摘要: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要研究人类聚居环境中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通过生态学理论基础和原则的阐述,对生态理念下园林景观规划构成要素进行梳理整合,力求达到使人居环境在兼具审美价值、使用功能的同时,真正实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以人为本,保证人居环境的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在生态理念支持下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园林景观规划

1当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问题

美国当代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曾说过,“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自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开始,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探索之路就未曾停止过,力求实现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永续的发展目标。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是较为新兴的行业,其产生背景是在古老传统的造园学和西方现代景观专业的冲击下形成的,特点是起步晚而发展迅速。由于技术、经验、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许多城市户外空间的休闲广场,园林景观成为艺术品摆设;草坪多半不允许进入;树荫少、座椅少的现象屡见不鲜;交通围合成的广场其可达性几乎为零等问题,这些都让户外空间环境失去了亲切感和舒适感。此外,还有些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过于沉迷各种意向图片,将自己或别人已有的设计成果重组成为新的设计成果,这些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和本土生态环境、地方文脉缺乏联系,同时也背离了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

2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2.1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房子、住所、家务或生活所在地,“Ecology”原意为生物生存环境科学。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和人及自然环境的生态结构、相互作用关系,是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指以整个园林景观规划为对象,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方法,所营造的园林绿地系统。主要研究景观规划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原理、景观地域审美格局,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等内容。

2.2生态园林景观规划基本原则

(1)可持续性原则。自然优先是生态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之一,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关键。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生物的多样性等要素构成园林景观的宝贵资源,要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目的,必须树立可持续性设计的价值观。(2)地方性原则。通过对基地以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实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尊重并强化当地自然景观特征和生态功能特征。不仅有助于特色的保持与创造,而且从更高层次提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3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构成要素

(1)地形地貌。自然地形地貌决定了某个区域的自然、经济、文化属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规划设计诉求。高山、平原、沟壑、河谷等地形地貌既有表达出环境特征,也体现其美学价值。因此,在充分挖掘利用地形优势,因地制宜,并通过改造、遮蔽、借景等手法,规划出最适宜的空间结构。(2)气候。通过设计的选址和场地的规划设计,来创造适宜的气候是生态园林景观规划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对气候的营造大致可遵循以下几点原则:提供直接的庇护构筑物以抵抗太阳辐射、降雨、飓风、寒冷;在区域内引入水体,通过水分蒸发形成制冷的微气候效果;植被具有气候调节的用途,如林荫树和吸收热量的植被。尽量保护现存植被,或者在需要的地方增加植被的运用。(3)水体。自然水体不仅给人各种感官的享受,同时也往往是区域内景观设计的精华所在(如溪水、泉水、河流、湖泊等),“亲水性”使得滨水空间成为极具人气的景观。因此,应加强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如河流水体堤岸的生态功能设计,避免混凝土或砌石陡岸,维系好水体与陆地之间的物种连续性;尽量使用自然排水引导地表面径流;利用生态方法设计湿地净水系统,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等。力求达到水环境的生态功能与景观审美享受并重的目的。(4)植物。从景观生态的角度出发,强调植物要素,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通过加强园林生态系统的绿色基质,充分考虑植物系统的丰富多样化,可形成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稳性、独特性和维持投入低成本的特点。同时,植物要素多样性也是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持和延续的基础。

3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构想

3.1尊重自然,协调物种关系

从尊重自然演化过程的角度进行设计实践,是生态园林景观规划的核心内容。如对区域地形地貌格局的连续性、完整性的保持和复原;发挥水体沿岸带的过滤、拦截的作用,并种植对污染物有分解吸收能力的水生植物来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强调乡土树种和植被的合理运用,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

3.2以人为本,关注人文生态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家Eckbo认为:“人”作为园林景观中根本要素,所有的景观规划设计都应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生态规划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方面,面对自然生态的外部世界,运用生态手段,来满足人在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而另一重要的方面,即人文生态系统,指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层面。各种社会文化要素间是相互作用、不断流变的动态复合系统。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人文生态能有效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打造区域文化内涵,提高经济效益、凸显地域特色和魅力。

3.3技术支持,科学造景

运用新技术,循环使用能源,努力做到节能环保。综合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简称“3S”技术,运用前景广阔。通过客观数据的量化和比对分析,能为传统的规划方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通过技术手段,把人类生存环境真正变成一种开放、自由、有序的理想空间。

4结语

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人类聚居环境,要求我们从生态、永续的角度出发,以满足人类生活、经济发展、环境健康、资源可循环为目标,将生态园林景观规划的设计理念为人类创造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金长明,基于园林景观设计在生态规划理念下的相关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2,8(5).

[2] 黄莉群.生态园林[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3] 魏兴琥.景观规划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 李,徐析.生态景观设计要素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

[5] 约翰・O・西蒙兹.景观规划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Z].2000.

第3篇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景观规划原则提高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是中国园林工作者创建的跨世纪城市园林理论,是制订城市绿化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运用生态园林观点,重新认识园林绿化的三个效益,是一门园林经济学,是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园林模式。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50年代是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在这个时期的城市园林基本上属于保护、整修和维持原状;60年代是我国经受后,进入一个较快发展时期,城市园林工作者不失时机以“见缝插绿”精神,挤人社会主义建设行列;70年代末,城市园林工作者总结教训,意识到要保护城市绿色生命,必须连片成团,提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方针;80年代,我国老一代园林工作者,系统地总结建国30多年来,城市园林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北方以天津为代表提出大环境绿化,南方以上海为代表提出生态园林。1991年历史跨入第八个五年计划,上海市人民==便决定将“生态园林规划与实施”列入“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园林建设已迈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2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2.1以人为本体现博爱

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它使城市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而更重要的是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人类的高度气质,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空间环境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出满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间,如运动场地、交往空间、无障碍通道等。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在随着发生变化,城市景观设计应适应变化的需求。

2.2尊重自然显露自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古代人们利用风水学说在城址选择,房屋建造,使人与自然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榜样。今天在钢筋混凝土大楼林立的都市中积极组织和引入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对达成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其自然的柔性特征“软化”城市的硬体空间,为城市景观注入生气与活力

2.3保护资源节约资源

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砖瓦厂的废弃材料,砾石作为道路的基层或挡土墙的材料,或成为增加土壤中渗水性的添加剂,石材可以砌成挡土墙,旧铁路的铁轨作为路缘,所有这些废旧物在利用中都获得了新的表现,从而也保留了上百年的砖厂的生态的和视觉的特点。

3提高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景观园林是提高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体现人类生活水平主要指标之一,是人与自然共存的实现,站在世界生态景观设计的前沿,为保护美化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是景观园林工的责任和目标。 作为同西方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中国园林体系代表了东方园林景观的最高造诣。现代生态景观园林是中国景观园林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吸收共享科学技术进步条件下,创建的跨世纪城市景观园林理论,是制订城市发展规划,环境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景观园林建设与管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50年代是国民经济恢复阶段;60年代是我国经受后,进入一个较快发展时期;70年代末,城市景观园林规划总结教训,意识到要保护城市绿色生命,必须连片成团,提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方针;8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系统地总结建国30多年来,城市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北方以天津为代表提出大环境绿化,南方以上海为代表提出生态景观园林。1991年历史跨入第八个五年计划,上海市人民政府将“生态景观园林规划与实施”列入“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园林建设已迈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3.1提高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水平

提高生态园林绿化率,同时关注垂直绿化、遮阳、园林景观;在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考虑降低噪声,以适当的绿化形成减噪设施;控制步行区的风效;讲求对原有小区绿化和数木的保护,以及原有自然地形的维护;主干道动态景线两侧推土植草,降低车道对住宅的噪声干扰,产生全新视觉形象,一步一景,予人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建筑物朝向尽量保证南北向,并利用自然的地形安排建筑物,避免了建筑物相互之间过多的干扰,达到最佳组合。

3.2采用节约能源的设计方案

绿色住宅注重实用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效节能玻璃等新型节能建材,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采用外墙遮阴和屋顶隔热措施,控制建筑队热量的吸收,与自然通风降温手段相配合,减少空调费用。

3.3选用环保绿色材料。

在建筑施工期间,选择较少污染和较少浪费资源的生产方式,更多的采用生态环保材料,绿色材料。在建材选择方面,减少使用热带硬木,用塑料、再生铝材作代用品,注意材料的耐久性,如用花岗石铺地,水磨石地砖,减少材料的维护与更新,选择可再生型材料,重复利用资源,选择当地材料,减少运输能耗。

3.4研制再生能源

研制如太阳能、风能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接受装置。太阳能、风能是绿色能源,充分利用这些能源合适绿色环保的内容。

3.5建筑平面采用节能的设计,讲求自然通风与采光。

自然通风良好的建筑平面在夏季可取代空调的作用,注重自然采光,利用天然水资源和地形的隔热性来控制建筑的温度,在寒冷的气候中创造热汇,在炎热的气候中创造温度差以产生凉爽的空气流。

3.6充分利用太阳能

合理的规划空地及高大植被,以便利用太阳能和地形条件。采用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每户设计的热水装置与太阳能热水系统相连接。

3.7全面的节水设计

以“零排水”作为社区排水浇灌系统的目标。利用现有的山涧和低洼地带形成连通的水系,即时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生态的排水浇灌系统。雨季时存积雨水,供园区浇灌用,通过保护自然系统来恢复土壤和地下水的渗透、净化和储存功能。减少硬质铺装路面,尽量使用渗透性良好的铺装材料。采用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的方式,生活污水经过中水站处理,用于社区内的清洁,绿化,洗车等,从而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在地下水源的建设中采取严格的水源保护措施,不会对地下水造成任何威胁。

4结语

总之,生态园林绿化设计应当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绿地的建设者要根据小区总体规划,制定出一个比较周密完整的设计方案,它不仅应该符合总体规划所规定的功能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而且应该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易.自然之韵——生态居住区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第4篇

关键词:生态 园林 景观 规划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1 前言

生态园给人们带来了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充分展示了植物与建筑相结合的艺术美感,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植物配置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直接影响到园林建设的工艺水平与环境质量,因此,作为园林设计的专业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艺术触觉,对植物进行优化配置。

2 生态园林的概念与涵义

2.1 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指的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园林系统,是将生态学融入园林设计的一种新式园林设计理念。生态园林集艺术美和生态美于一身,将灌乔木与草本植物群进行科学化、复合式规划种植,使植物搭配融洽、相互协调,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

2.2 生态园林的涵义

根据以上概念,笔者将生态园林的涵义归纳如下:

(1)能美化人们的生活、休闲环境,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2) 运用富有美感的植物配置方法将人工种植的植物群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能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品质;(3)将植物进行科学配置,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对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行有效调节,包括改善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防风、净化水体、吸收有害物质等[1]。

3 生态园林设计遵循的原则

3.1 统一性原则

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综合考虑植物的形态、色彩、曲线等,尽量让植物组成的景观丰富多样,线条和构造不能太过僵硬。同时,植物的搭配必须和谐统一,不能突兀杂乱、没有系统,既要让植物群显得富有变化性、层次感,又要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画面。草木虽无声,但设计者可以通过对植物进行不同的配置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境。如果植物的形态和色彩搭配过于杂乱,就会使人感觉心烦意乱,但太过整齐划一、缺乏动感又会使人觉得索然无味,因此在对生态园林进行设计时,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植物配置方法,使园林景观丰富而统一。

3.2 景观性原则

在生态园林中,各处景观应该同时具备图画美和音律美。图画美是指园林中的每一处景观从任何角度看都能独立成景,从园林整体来看也十分和谐;音律美是指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如音律一般结构完整,富有节奏感、层次感。另外,园林设计既要表现出独立景观的个体美又要表现出各个景观相互搭配的群体美。作为园林设计专业人员,在布置园林时,要熟悉植物的特性和造景功能,整体把握植物群落,除了要遵循美学原理外,还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审美,对植物群进行科学配置,营造植物群与四季配合的动态变化[2]。

3.3尊重自然原则

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 要尊重自然, 依托自然。 对地理条件要合理的利用,少动土方,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够让景观真实自然。自然起伏的地形更加富有诗情画意。在对园林植物的配置中,要将植物作为主体,植物具有丰富的自然色彩,是生活环境中无法或缺的一种景观。 在配置时,要注意到植物的生长规律,随意但不能杂乱。在规划园林景观时, 要体验地方特色,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每个地方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设计时要把握好地方区域的特色,创造出有个性的景观空间。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不断的创新,创新是要在尊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小区原生态的地形以及景物精心设计。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居民的心理要求和活动的规律, 因为居住的主体是人,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十分大,在设计时,要对残疾人、儿童以及老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进行考虑,合理的设置休息、锻炼、交际的设施和场地。 让各个空间既有区别又能够相互融合,从而方便人们的使用。

4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形式

植物的种植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决定, 要种植一些好维护、病虫少且对人体没有危害的植物,要做到虚实相衬,与自然相融合。 在规划设计时要注意到植物的自身生长环境以及园林景观的布局要求。 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在搭配时,要考虑到季节的变化。 在引进植物时,率先考虑能够改变生态环境和能够适应特殊环境的植物。

4.1 自然式

自然式植物配置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孤植、丛植和群植。

(1)孤植,是一种凸显单株植物个体美的种植方法,是指在考虑图画美和构图美的情况下,对单株植物进行独立种植;(2)丛植,是一种既能体现植物的个体美感又能体现植物的群体美的种植方法,是指按照自然化配置和艺术构图的规律,将4~6 株或8~9 株不同植物混合种植在一起形成一个植物丛;(3)群植,是一种体现大面积植物群群体美的种植方法,是指将1~2 种乔木与灌丛按组合原则搭配在一起,组成大面积植物群。

4.2 规则式配置

常见的规则式植物配置方法主要包括六种:(1)行植:将植物排列成直线,进行等株距、等行距种植;(2)正方形种植:按照方格形状进行等距种植;(3)三角形种植:将植物排列成等边三角形,进行等株距种植;(4)与正方形种植相似,但行距要大于株距;(5)环植:将植物围成圆环形状,进行等株距种植;(6)带状种植:通常用于大面积的植物种植,将多行植物种成防护带形状。

5.建筑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和园林建筑的设计能够增添人文色彩, 体现小区的文化底蕴,也可以缓解居民的压力。 对园林建筑的设计,比如亭子、花架等,可以采用层次错落以及回环曲折的方式来让园林景观环境变幻多端,让园林环境的外观形象多姿多彩。对园林小品的设计比如灯具、雕塑等,要简单且要突出特色,给人以无限遐想, 运用园林建筑小品可以让文化艺术氛围得到充实,能够很好地反映小区特色。

6.低碳设计方法

对进行规划设计的小区特色要进行分析, 然后设计出符合此小区的景观,在设计中,若是想要节约成本并且有良好的景观效果,那么就要充分考虑到对景、借景的表现手法。在选择材料时,不要盲目的选择高科技的材料,可以将乡土材料运用到城市园林建设当中,可以突出当地的特色,尽最大可能的运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7.其它规划和设计的手法

为了让生态园林能够展现出优美的环境, 因此就需要利用各种规划设计的手法。

7.1 平面和立体的手法

绿化中的基本形式是平面绿化, 但是城镇小区内可以进行绿化的地十分少,因此,为了小区空间美感的增加,就需要提高绿化量,所以就要利用立体面和空间来延伸绿化,从而达到此要求。 对绿门、绿墙以及绿柱等进行修剪,不仅能增加绿量,还能进行艺术处理。 用植物来刻画和点缀,空间色彩也得到了丰富,主体面的动感景观也增加了不少。

7.2绿化和文化的结合

绿化和文化两者是不能分离的, 只有在绿化中有了文化色彩,景物才会有生命,才会有丰富的内涵。 绿化中采用不同的文化就能体现出不同的理念。 可以用字画、雕塑等来表现文化。 用故事来表现文化,才可以让景观活灵活现充分的展现出来,才能将小区的主体和思想完全的显示出来。

7.3 绿化和硬化的手法

绿化和硬化是互补、促进的关系。 常常有人抱怨硬质的铺装不舒适,但是却很少听到有人抱怨说植物太密,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以适量为前提,若是无法做到适量,那么植物就要尽可能的多,而不是尽可能的少,因为植物多并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厌恶。 而铺装太多不仅浪费了钱财,还会让人厌恶。在硬化部分可以利用绿化来让此空间更加的生动, 绿化部分可以利用硬化来丰富此空间的活力。 在小区的规划中,要尽量避免人工因素,要尽可能的保证景物的自然形态。

8.结语

总之,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设计生态园林时,要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生态园林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实现为人们建设良好居住环境、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亮.大型住宅地区园林设计及其植物配置初探[J].现代园艺,2011

第5篇

【关键词】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园林景观规划

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标志与结晶,并对世界园 林产生过巨大影响。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园林学科新的历史使命。广泛地借鉴、利 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将园林学科与其它新兴边缘学科接轨已势在必行。园林 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决于生态园林.在景观生态学中有“斑块”、“廊道”、“基质”、 “结点”等概念,景观生态学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赋予了新的内涵.

1、当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问题

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建筑美与自然相结合的建筑艺术,不仅对建筑物本身的质量有极高的要求,而且需要极高的现场施工的控制和管理能力,是在不破坏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建筑施工的工程项目。也只有充分落实于实践,遵循规律,保证建筑物质量,才能将人工建筑和自然完美结合,从而创造出集美感、艺术和人力智慧于一体的园林建筑。而我国的生态理念下的园林建筑艺术起源于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是结合我国传统的建筑建筑文化和西方的园林意识而成的。就我国而言,生态理念下的园林建设仍然属于一个新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许多阻碍。尤其是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规划时,园林设计师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和专业素质,往往是照搬西方国家的园林设计或者是自己闭关进行设计,这样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都是缺乏合理性的。园林规划设计必须结合实际,从实际出发。例如要提高居民对园林的使用率,不能将园林当做一个展示品;要完善园林内市民活动的基础设施,如椅子、运动设施、小型活动广场等等。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整个园林的通达性,使其更具备使用性能。园林景观设计不能只关注图片或者想象中的效果,要从实际使用出发,结合当地的人文景观和人文历史文化,从根本上使建筑、人文以及自然融为一体。

2、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2.1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房子、住所、家务或生活所在地,“Ecology”原意为生物生存环境科学。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和人及自然环境的生态结构、相互作用关系,是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指以整个园林景观规划为对象,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方法,所营造的园林绿地系统。主要研究景观规划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原理、景观地域审美格局,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等内容。

2.2生态园林景观规划基本原则

把生态园林的景观规划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完成的,这项工程十分复杂,系统性极强,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想从最大程度上实现生态园林规划施工的预期效果,要遵循科学、合理、全面、有效的原则和理念。第一,施工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当地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构成为基础和依据种植树木,充分发挥园林建设的美化、绿化功能,美化城市形象;第二,合理的选择植被。要很据地形准确计算出树木之间的距离,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不同树种之间的搭配也很重要,不要造成树种的单一性,为了避免单调性,应该选用不同种类的树种,并予以恰当合理的搭配,给人以超享受的视觉盛宴;第三,园林建设不能铺张浪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以最低的投入换取最高的回报,以节约为原则,尽量满足政府的低碳标准。第四,园林施工要兼顾美化和实用,主体景色和搭配景色比例要恰当,给人以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感觉。

2.3生态园林景观规划构成要素

(1)地形地貌。自然地形地貌决定了某个区域的自然、经济、文化属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规划设计诉求。高山、平原、沟壑、河谷等地形地貌既有表达出环境特征,也体现其美学价值。因此,在充分挖掘利用地形优势,因地制宜,并通过改造、遮蔽、借景等手法,规划出最适宜的空间结构。

(2)气候。园林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当地的自然气候,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并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来进行园林建设施工时间的规划和园林内个物种的选择,以此来保证园林的顺林建设和长久使用。要掌握其自然气候规律,尊重其规律,利用其规律,更好的进行园林景观建设。

(3)水体。自然水体不仅给人各种感官的享受,同时也往往是区域内景观设计的精华所在(如溪水、泉水、河流、湖泊等),“亲水性”使得滨水空间成为极具人气的景观。因此,应加强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如河流水体堤岸的生态功能设计,避免混凝土或砌石陡岸,维系好水体与陆地之间的物种连续性;尽量使用自然排水引导地表面径流;利用生态方法设计湿地净水系统,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等。力求达到水环境的生态功能与景观审美享受并重的目的。

3、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构想

3.1尊重自然,协调物种关系

植被的选取与种植是与园林规划设计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植被的种类和布局可以说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欣赏效果,所以选择植被这一环节务必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要以尊重自然为基本原则,将园林内各物种生存条件考虑入内。使园林充分发挥它减少污染、使人们赏心悦目的功能,美化城市的外在形象,协调城市各部分环境,发挥其美学价值。观赏价值重要,使用价值同样不能忽略,兼顾欣赏和使用价值是最好的,这样才能保证植被自身的协调性。

3.2以人为本,关注人文生态

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理念之一,这是因为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个性,是在自身历史和自然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性,这其中与自然的交流和共进必不可少。因此,在人的天性中就存在于自然相亲近的本性,这是人类生存在这个自然中的根本所在。所以,在进行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规划时一定要考虑考绿化与自然,让园林真正的使人们能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让生态园林充分发挥出它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效益,让它成为地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一大特色。

3.3技术支持,科学造景

在园林建设上利用遥感和gps技术可为是一大进步,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高了园林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促进园林建设的发展,各种先进科技的使用可以说在现代社会支撑起了城市园林的发展。这些先进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规划中的引入,能够体现城市园林的现代化,这也从根本上区别了我国生态园林发展的阶段时期。

4、结 语

在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普及的现代,我国生态理念下的园林建设不断突破与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就当前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分析探究,以此希望能够给予我国园林规划和建设一些帮助,并且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引起相应的重视,在未来城市园林的发展上能够更加光明和迅速。

参考文献:

[1]金长明,基于园林景观设计在生态规划理念下的相关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2,8(5).

[2]黄莉群.生态园林[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3]魏兴琥.景观规划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第6篇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原则;应用

引言

居住区景观设计作为现代城市环境景观建设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伴随着城市规划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最贴近人们生活、休闲的场所,对提高和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现代城市最普遍、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它对城市整体景观面貌和城市规划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城市居住小区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1 运用植物造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片总面积(绿量)决定了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的程度,绿量越大生态作用越突出。所以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利用设计手法增加植物绿叶面积。高大乔木的绿叶面积大于灌木,甚至也是草坪绿叶面积的4 倍,要想提高绿叶面积,就要在空间的高中低位置上都有绿叶出现,这就需要在进行生态设计时综合运用乔木、灌木和草坪,形成有机式植物群落,最大程度地发挥绿量的生态作用。

现代住宅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不但注重平面形态的变化,而且立体空间层面结合乔木、灌木以及草坪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达到植被之间相互补充的作用,形成多样化的植被分布。绿色植被和人类的关系息息相关,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保证,绿色植被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就像是大自然的“肺”,使我们居住的环境变得洁净,这是其它景观元素所没有的功能。现在有些园林设计过多突出地设计了喷泉、假山等硬质景观,忽略植被的种植设计,过多地把种植草坪的地方进行了路面铺砖硬化,认为这样才干净整洁,这无疑是错误的,生态景观设计应该营造绿色园林,用植物来造景,从分利用植物进行空间的分隔设计,形成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1.2 生态效益和人文景观的融合统一

城市住宅小区的生态园林是一个立体空间的艺术造型设计,注重自然美,在这种美学思想体系下,生态园林设计更加注重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和谐一致,完美统一性,也更加追求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生态园林追求艺术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和谐统一,其自然美通过艺术的手段进行展示,在形式美的框架下,突出内容美,突出体现出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生态艺术效果,使生态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城市住宅小区的生态园林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形态各异的植物有机组合,突出层次美和形象美。生态园林设计只有充分利用周边的环境和当地树种,突出地域特色,才能使生态美更加突出鲜明,才能使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良性循环,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高和发展。

1.3 生态景观设计中节水技术的应用

由于生态景观中植被的大量运用,这就使得对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在生态景观设计中节水措施和技术的应用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生态景观设计时,要尽量减少草坪的面积,景观植物给水设施要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把植物对水的需求量进行精确地计算,然后通过滴灌设备系统直接进行植物根部灌溉,这可以把植物的用水量减少50%~70%,对于草坪的灌溉可以采用喷灌,对于草、树木的灌溉要分开进行,且供水间隔时间要利于植物根部的生长。剪枝和施肥要避开干旱期,并且植物的灌溉用水可采用净化处理中的水。

2.某居住小区的生态规划分析

某生态居住小区,从图片上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道路交通发达,但所设计的区域有特殊的地势,区域范围内的地势与周围地势相差较大,并呈台地的形式,上层地势平坦,下层架空为地下车库。设计按照原有地形进行合理的规划分析,充分利用高差,合理布局,使得整个规划设计浑然天成,宛如天开。绿化在规划设计中也占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绿化配置上还保留了原有的樟树林,原有的小生态圈得以保护,合理补充植物的层次,使生态和美学和谐结合。

“亩中山水”是整个小区的设计理念,因为地形自身大小的限制,因此需要用空间的分割来“扩展”人们的视觉空间。介于这样的客观条件,小区设计大胆构思,借用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综合了“以小见大”、“曲水流觞”、“一步一景”三种手法,根据原有地形,结合现代设计元素,在有限的设计空间中地叠山理水,意在为居住区的业主们营造出“小桥流水、庭院深深”的优雅、静谧的环境。

小区根据不同的使用人群分为四个景区:康体健身区、静谧休憩区、亲子游乐区、商业区。①康体健身区主要布置了羽毛球场、儿童戏水池,并结合水系进行处理,设置汀步、亭台及晨练树林主要有康体、健身、休闲等功能;②森林休闲区:以原有的樟树林为基础,营造绿树成荫,鸟鸣山幽的环境,主要为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活动空间;③亲子娱乐区:以儿童沙池为主景,旁设置了一些休闲座椅设施,为小孩、老人提供了一处共同休闲娱乐的亲子乐园;④商业区:以树池坐凳为主景,为居民和游人提供了休息场所。整体的合理的规划设计使得整个小区居住的居民都能感受到犹如居住在森林的生态小区的感觉。因此,在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根据原有的生态坏境条件,充分利用及保护环境。

城市景观规划被包含于城市规划中,集大成者往往有博大精深的渊源所在,中外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者无不奋力研究。通过国内外经验,大致可以总结出来城市居住环境最优设计的几点认识:①通过对设计地域原有生态的调查,制定出合理的土地规划,最精确的框画出需要预留的区域和需要开发的地段;②规划设计需要考虑的周边环境问题,如:水源、原有物种保护;③城市逐渐的拥挤化,因此需要与城市周边的城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留出一点的缓冲地点;④高楼环绕下的城市,需要用自然景观这样的软界限来划定;⑤城市中心的拥挤化,因此要尽可能的使娱乐休闲设施郊区化;⑥切莫为了商业利益使各功能混乱掺杂;⑦住宅的设计位置要远离城市喧闹,以远离城市主干道为宜;⑧在城市的喧嚣,住宅区的设计要以幽谧为主,多设休闲娱乐空间。

3.结束语

总之,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就是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科学理论,将现代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素放到整个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中来考虑,结合人文环境、地域文化、城市发展、邻里氛围等众多因素,保持人文生态环境的延续与可持续发展,构建出环境优美的、和谐的人文社区。

参考文献

[1]谢天,许纪存,等.生态小区特征和指标体系探讨[J].四川环境,2003,(6)

[2]褚良姝.浅谈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方法[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0(6)

第7篇

【关键词】:生态型园林;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建设;绿化

随着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生态园林也走进了公众的视野。从我国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生态型园林景观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型园林景观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不仅可以美化生活环境还保护了环境和自然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特色景观。

1、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

在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中,注重在自然地形基础上运用园林景观技术,通过植树、种植花草等方式,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最终塑造美丽的园林景观。

与一般绿化园林景观设计相比,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突出的是生态功能与一般绿化的“适用”原则完全不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是:第一,科学的运用园林景观技术“因地制宜”设计生态型园林;第二,根据服务对象的要求对景观功能进行设计。

生态型园林景观具有一定的永恒性,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园林布局上体现了造景艺术园林中的装饰物品,营造了精神文明氛围,极具观赏价值也具有生态功能。

2、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对策

2.1突显生态功能

生态设计应突出生态配置的合理性。在绿化空间内要使景观呈现出多样性,注重添加自然生态要素,力求景观整体的生态和谐性。在生态景观中要注意绿量,以强调其绿地生态功能。

(1)设计复合群落结构的植物造景创造小气候环境。通过使用多种植物加灌木、草等提高总的叶面积。在植物挑选上要遵循叶面大、光合效率高植物优先的原则。

(2)利用植物改善污染区。在存在的污染区域应选择抗污染和净化作用强的植物,利用植物覆盖污染物甚至吸收污染物的作用,改善小环境的污染状况捉进城市生态平衡。

(3)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多种生态功能。不同植物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如抑菌、清新空气、释放有益气体等。为此,可以发挥植物的保健作用,放松身心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2.2强调物种多样性

2.2.1优选品种。应突出城市特色或区域特色选择地带性植物或其变种作为绿化景观植物。应注意慎重选择国外物种,主要绿植应为性状较为明确,我国培育经验较多的植物。

2.2.2为保证城市绿化植物可以一年四季保持较好色彩,应选择多种植物混植。应在“四季常绿”植物的基础上添加色彩和季相丰富的落叶植物。植物选择方面要考虑其适应性、正常成熟年限等问题。不应抛弃慢生植物,慢生植物本身的生产过程也是富有意义的,这样才能凸显景观的自然性,植物配置不仅要突出科学性,还要注重艺术性,扩大绿地的物种种群使绿地景观更加丰富。

2.2.3应充分利用绿化空间,合理分配各种植物资源,根据植物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种植多种多样的植物。单一物种密植方法,不利于种群繁衍和生存,因利用多种植物间隔种植的方式,构建符合自然生长规律的绿地。如Mi-naoraki利用演替理论,快速恢复和重建当地的潜在植被效果明显。

2.3因地制宜是生态园林设计的保证

由于城市环境系统脆弱,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设计前,对建设地的土壤、环境、位置进行调查,并结合具体的使用功能进行设计。不应破坏景观所在地的特殊小气候,种植适应性和稳定性强的植物。当前很多城市的土壤条件较差,可适当种植改善土壤的植物,若本土土壤不能满足植物的需要,可使用人工介质的种植土,为植物创造较好的环境。

在景观设计中要重视景观与建筑物的协调性,利用各种修饰的方法,使植物的色彩和整个景观的形态与建筑物交相呼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保留景观地原有的树木在其周围空间添加草坪、小灌木、观赏花木、宿根花卉等植物,充分利用景观空间。

此外景观主要使用本地植物,切勿盲目引进外地植物的无序引入,只追求观赏性,而忽略后期的养护。

2.4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不可缺少的前提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是健全区域的生态功能,为此,应最大限度的保护当地的珍惜动植物。可将城市中已经消失的乡土野生动植物重新引回园林景观中,促进其种群繁衍,同时,也满足了市民接触大自然,了解家乡的需求。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可作为乡土动植物的栖息地,通过建立和保护半自然栖息地,实现生态绿化、保护自然的目的。这些半自然栖息地中,保留了原有的环境,同时也进行了人工环境营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然环境,也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3、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实例

当前,生态型园林景观在很多城市的居民小区绿化中广泛应用,下文以某小区的为例,具体介绍了生态型园林景观的设计。

3.1主入口景观

主入口位于园区西部,以绿化墙和石壁水景构建一组简单的景观,突出绿色园区墙的形象。

3.2中心区景观

该景观区全部采用生态型景观,整个区域的主色调为绿色,在突出其生态功能时,也注重居民对景观的其他功能需求。

3.2.1树林通廊。位于园区主道两旁,高大的乔木整齐排列,具有树木纵深感,树的底部还选择一些灌木,合理利用绿化空间。

3.2.2童趣广场。儿童营造的景观区。多种植颜色艳丽的鲜花和彩色树木,如紫叶李、榆叶梅等。同时,投置较浅的锦鲤池,周围种植树木,形成林荫广场,便于儿童戏耍和家长休息。

3.3.3聚景广场。该广场山景、水景相互为呼应,成为小区的中心绿地。为提高景观的观赏点,采用了框景、借景等多种园林设计手法。广场四周不同颜色的绿植形成了高低错落的景墙,广场中间装饰了西方现代艺术品,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雕塑喷泉的周围混植了乔木、灌木、花卉和草地,所有植物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3.3.4其他景观。小区各处种植了香樟、石楠、、冬青、乌柏、枫树等,以满足园区绿化需要,同时突出小区园林的特色。

该小区应用了生态型园林景观后,小区居住环境改善较为明显,整个园区环境变得生动自然、生机盎然,即美观又大气,同时也突出了人居环境的生态功能。

优发表网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