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合同管理技术措施范文

时间:2023-05-15 17:09:37

序论:在您撰写合同管理技术措施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合同管理技术措施

第1篇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V221文献标识码: A

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就要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简便性和适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对统计数据的两项基本要求。准确性是内部的结构及其产品结构;及时性是统计数据使用的技术创新的程度。应该说经过各地和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在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例如2013年第一季度重视增加值,尤其是六大高耗能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个百分点,不仅是低于规模以上增加值的平均水平,而且下降的幅度比其他行业大。高技术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要比规模以上的增加值增长速度高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5%,所以这说明能源的使用效率在提高。从过去多年的经验来看,在经济下行期往往是高耗能行业的增速最先回落,而且下降的幅度更大。所以综合这些方面的情况来看,能源的消耗跟经济总体的表现是基本匹配的,计数据失真、专业间统计方法改革不同步;设计时需求不明确,缺乏远见。数据处理手段发展不平衡。质量管理监督措施不够健全。统计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如实反映发展水平,强化工作措施,通过“三个加强”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一、统计数据存在的质量问题

统计制度不够完善、监管力度的不足造成统计数据失真

各企业在统计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统计方法的改革不同步,使统计的理论值与实际值产生一定的出入。对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使统计人员的责任感和纪律感得不到保证,从而弱化了统计工作者的原则和质量意识,也就降低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目前我国对统计数据的监管主要是分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逐步完善,国家和企业的统计核算方式越来越灵活。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有些企业受利益或者其它原因的影响,导致企业内部的监管失控,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内部的不自律使统计数据的质量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在外部的监管上,由于部分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尤其是在受到一些利益或者人情关系的驱使下,外部监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外部监管部门的执行能力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统计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的淡薄

部分企业的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往往只考虑企业和个人利益,没有意识到对统计数据进行造假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从而产生了对统计数据进行伪装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个别统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受社会上消极因素的影响,缺少必要的职业操守,在统计工作中不认真、不务实,甚至主动对统计数据进行伪造,导致统计数据缺乏一定的可靠性,同时有些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业务处理能力,在统计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这就不可必避免的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另外统计人员的频繁调动也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由于统计人员的频繁调动,致使统计工作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部分企业或者单位的统计人员更换频繁,甚至一些统计人员还未经过业务培训就匆匆上岗。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统计数据管理手段滞后

指标数据与指标意愿之间存在差距,对指标内涵的理解不够准确,指标计算的随意性也较大。这些原因造成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下降。由于时间、地点或者类型等原始属性上产生误差,就会导致数据失真。另外数据在进行转移的过程中也可能产生误差,这种记录或者转移上的不明确会直接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数据处理手段发展不均衡。其次地域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统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全国仍有许多地方存在手工或者半手工操作现象。手工操作速度慢、效率低而且真实性也无法达到信息化操作水平。这些滞后的管理手段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数据的真实性。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几点建议

加强监测查询,确保数据时效性。国家联网直报平台开网后,通过专业用户端实时监测规模企业数据上报进度。及时调度、统筹安排,督促企业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各项统计数据,确保统计数据时效性。不断加强统计执法力度,通过告知、警告等方式,督促企业规范填报报表,让统计法制意识不断深入人心,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保障。要补充完善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要向重点服务业、房地产、建筑业、社会科技等专业延伸,覆盖统计系统内全部专业,把好各专业数据质量关口。

加强统计评估,确保数据准确性。从严考核,强化数据质量,业务学习,切实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统计人员素质。针对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从而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并加强与统计人员沟通,督促、检查其基础工作执行情况,为提高数据质量夯实基础。加强执法检查,确保数据严肃性,切实提高源头数据质量,指导各地建立健全企业统计台帐,打牢企业的统计基础,切实做好成本费用调查,切实查处统计违法行为。

加强部门联动。主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能耗变化情况,及时发现能源统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同时,不断互通信息,及时发现节能降耗中出现的重点和突出问题,不断提升节能降耗工作效果。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强化部门联动。如何有效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部门联动是关键。为此,单位要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强化部门配合,搞好上下联动,形成一股强大合力,为统计数据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快推进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

加强统计数据人员管理。要坚持依法治统,确保统计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要精心组织,全力以赴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摸清全省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确保经济普查数据全面、准确、客观。要科学设计,全面实施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完善样本群体,改进调查手段,落实保障条件。要标本兼治,逐步深化“四大工程”建设,抓好巩固、提高、拓展工作,实现统计数据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要依法治统,扎实开展“统计质量效益年”活动,建设服务型统计,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数据质量和公信力。

加大培训和指导力度,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严把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关。切实加强统计执法力度,认真开展执法大检查,加大对迟报、瞒报、漏报等统计违法行为的检查力度。要继续组织实施好各项常规统计调查,加强质量评估,完善核查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责任范围,严守“四条红线”。统计数据展示发展结果,分析揭示内在规律。按照党的十提出的倍增目标,深入研究实现路径和阶段性进程。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发展走势,针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的影响,加强调研,对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增强把控力和敏感度。

进一步提升统计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深化拓展与主流媒体、相关部门的合作共赢。创新做好统计开放日活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统计数据质量的过程中,发现有差错或重大疑问时,要认真查明原因,及时纠正。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信息网络,完善统计制度,并加强部门协作及人口数据分析研究,确保信息安全。对基层单位有错报、漏报、虚报、瞒报等问题的,要依法及时责令其改正。

总而言之,在统计工作中,要想使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得到保障,就必须正视目前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和手段进行全面改革,使统计工作真正在国家和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建余. 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和管理措施[J]. 财经界(学术版),2012,01:11

第2篇

在电压质量管理中,电压合格率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县级供电企业要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就要在提高电能质量以满足电力用户需求的同时,还要对提高电压合格率进行深入探索,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施精细化动态管理。本论文以县级供电企业为例,针对供电企业电压合格率管理进行探究。

【关键词】关键词 管理系统 供电企业 电压合格率 技术措施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供电企业以电能作为商品参与市场竞争。电能质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三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即波形是否为标准的正弦波、频率是否达到了50赫兹、电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其中的波形和高频率波动较小,而电压的合格率则是令电能用户极为敏感的。那么县级供电企业就有必要对电压的合格率做好管理控制工作。

1 电压合格率现状

虽然目前大型的电力企业普遍采用了自动化远程抄表形式,但是县级供电企业仍然以人工抄表为主,依然以粗放型电压合格率的管理模式,统计分析以月末数据报表的数据为主。从实践操作的角度而言,虽然已经构建了电压管理体系,但是并没有提高整体运行效率,不仅工作量大,管理延续的周期长,甚至还会出现数据收集和汇总上的误差。

2 建立电压合格率管理系统的技术措施

将目前的通讯网络以及监测点充分地利用起来,对各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所获得的数据上传到数据管理服务器之后,还要对电压监测点进行GPRS模块改造,使数据通过移动公司网络,经由专用服务器传送到数据管理服务器,远方采集工作得以实现。

对于电压监测点的数据,在利用数据管理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时候,还实现了数据共享,使电压数据管理人员获得了技术支持。面对检测点的众多资料,系统可以对资料进行编辑整理,根据现场实际的变化,检测点的信息资料都要试试更新,并随时录入,以提高监测点的管理效率。

3 建立电压合格率管理系统

3.1 电压合格率系统管理结构

县级供电企业建立适合于自身特点的管理系统,对改造远方采集模块,创建电压合格率数据采集平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电压合格率系统管理结构如下图2。)

电压合格率系统的优势在于,其结构模式的构建将现有的网络和监测点的硬件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与此同时,GPRS技术实现稳定而熟练的运行,可以采用流量包月制,以降低网络运行的费用。进入电压管理系统可以采用WEB登录方式,使用户访问的响应高速度快,操作简单便捷。根据供电企业的需要开发管理功能。要求后台数据处理软件要具有控制功能强、灵活方便的运营能力。

3.2 后台管理应用系统

后台管理应用系统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功能强大的管理应用系统。该系统主要采用B/S和C/S架构模式。C/S架构是通过数据通信软件接受互联网信息发送大指令,对检测仪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入到数据库中存储。计算机应用程序对所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报表,同时建立故障报警系统。当所有的工作完成后,所生成的数据报表就会自动地存入到运行维护数据库当中。系统的设置以及数据查询和资料维护等等功能,都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器对各项参数进行设置,此时就可以根据信息以及统计数据对线路的电压状况进行了解,从而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电压合格率信息管理系统先进性、开放性、友好性和安全可靠性的特点。县级供电企业的先进性提高了研究对象支撑平台的建立,以利于最新流行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开放性主要是针对数据接口而言。数据库与外部系统的数据库要建立双向数据交换和访问的模式。系统的友好性使在通过浏览器对系统进行操作的同时,还要将用户友好界面建立起来,以多种风格设计满足用户要求。在管理系统上,各级用户只能够对自己所属范围的数据进行操作,用户的管理则是分级式的。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体现为登录身份的可靠性。系统所在网络要设置权限,管理人员管理用户主要采用日志管理的方式,而操作人员仅仅在允许的权限范围内行使操作功能。

3.3 电压合格率管理系统的效益分析

通过建立电压合格率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管理水平,而且实现了技术转化为效益。原有的管理瓶颈被打破,该系统可以通过系统对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分类,实施分时段、分辖区监控,并且将数据图形的分析功能充分地利用起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将电压合格率指标的控制周期缩短,实现了系统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压合格率直接关乎到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通过建立电压合格率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供电企业电压合格率的管理水平,而且还为供电要求的发展提供了技支持,以确保电能用户的用电安全。

参考文献

[1]吕华.县级供电企业电压合格率管理的研究及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12).

[2]孔鸣.县级供电企业电压合格率管理的研究及探讨[D].浙江大学,2011.

[3]申东慧.加强无功动态补偿管理,提高农网电压合格率[J].电源技术应用,2013(05).

[4]张先泰,蔡金锭,丁智华,陈廉青.电容补偿在配电网电压调节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02).

第3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特点;管理措施

在煤矿生产中,机电运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事故高发的一个环节。根据我国近二十年来对煤矿事故的统计显示,机电运输事故在所有事故中位居第四位,对煤矿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抓煤矿安全,就必须要抓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下面,本文就对机电运输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做好机电运输系统的管理做一些浅显地探讨。

1 机电运输系统的特点

矿井机电运输系统涉及的设备类型和数量众多,各种设备又组成了不同层次的子系统,且彼此相互联系,运行环境复杂多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机电运输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网络性

在采用井工开采的煤矿生产系统中,煤矿采掘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掘进、回采、运输和提升,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机电运输设备的参与。机电运输设备在煤矿生产中不仅担负着运煤任务,同时还担负着运送材料(如锚杆、锚索、雷管炸药等)和人员的任务。机电运输系统在运输过程中,一些设备在功能上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项运输任务,构成一个运输子系统,如人员运送系统、排水系统等,不同的子系统还再组合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同一水平的各子系统间存在横向联系,不同水平的子系统间存在纵向关联,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运输网络,为此,需要对生产过程的各子过程进行集中监控。

1.2 机电运输系统运行环境较为恶劣

众所周知,煤矿开采中,井下环境往往较为恶劣,机电设备常常暴露在煤尘和瓦斯中,同时还可能时常受到水害的威胁。随着开采水平的延深,这些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因此,矿井机电运输设备需要具有多种保护,如低压馈电开关的漏电、过流和接地保护,局部通风机电源采用“三专”供电,瓦斯泵采用“三专”加“两专”供电,采区和掘进面非本质安全型设备必须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

1.3 机电运输系统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和采区更替,相应的机电运输系统需要进行动态配置,涉及的机电运输设备类型多、数量大,具有空间位置分布动态变化特性。另一方面,采掘工作面和采区的机电运输设备,受所处环境变化的影响,如顶板压力、环境温度及煤层瓦斯浓度的变化等,都会影响机电运输设备的运行,加之设备本身老化、检修和更换等,使得矿井机电运输系统呈现复杂的动态变化。

2 做好机电运输系统管理的措施

2.1 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为提升矿井机电运输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尤其是具有高可靠性、节能和适应复杂环境的数字化机电装备。如采用变频控制及谐波抑制技术对机电装备进行节能降耗改造,采用新型多功能阀解决水泵的水锤现象;采用供电监控系统解决越级跳闸问题,强力胶带采用在线无损检测装置提高对胶带钢丝绳断丝及损伤状况及时判断的准确性,提升机采用闸瓦综合保护装置提高提升机运行的安全性;采用常闭式防跑车装置提高斜坡运输的安全性等。

2.2 构建机电运输信息系统,推行机电运输系统的闭环控制

获取机电运输设备的各类数据信息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也是对机电运输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的依据。这就需要建立覆盖全矿井的机电运输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机电运输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对机电运输系统闭环控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六西格玛控制理念,推行“数据驱动行动”的精细化和闭环管理模式,实现机电装备保护及能力评价,如图1 所示。采用帕累托图、因果图、控制图、故障效应及模式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机电运输隐患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可靠性理论对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机电运输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闭环控制的途径,依据实时获取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通过网络对机电运输设备实行远程监控,对存在的隐患进行跟踪治理,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才是实行闭环控制的目的。

2.3 建立并完善有关机电运输管理制度

要切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对本矿所有的制度进行仔细的整理,并建立健全机电运输各工种的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等,使有关矿井机电运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起来,真正能有效地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细化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使用、管理,做好机电运输设备、设施的预防性、定期性检测检验和日常检查、维修保养工作。健全各机电运输设备入井检验制度,建立各机电设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对机电运输设备的各种保险装置进行真正的配备,从而加强对机电运输设备的日常检测,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建立设备、设施的台账管理。建立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加强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防止设备恶性事故发生。

2.4 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

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抓好作业人员日常的安全教育,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行为。努力提高煤矿机电运输管理人员、机电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对机电运输设备的操作技能和日常管理经验,加强对机电运输各岗位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牢牢树立“安全为天”的思想。

确实做好新上岗的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保证新上岗作业人员的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对作业人员进行新工艺、新技术和使用新设备、新材料的相关培训。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矿井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机电设备在煤矿开采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煤矿机电运输网络也会更加复杂,这更需要我们加强机电运输系统的管理,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加快矿山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优势,更好地为采矿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字】风险;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与防范

1、前言

风险是任何工程项目中都存在的,现代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是规模大、技术新颖、持续时间长、参加单位多、与环境接口复杂,可以用危机四伏来形容。此外,构成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它们分别由不可抗力、故意行为和意外过失造成。一旦风险发生,就意味着酿成了风险事故,也必然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损失。

2、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的管理

2.1 合同的定义和特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工程建设市场主体间的关系逐渐变成了合同关系,而工程建设市场各主体之间的行为也主要依据合同来加以约束。合同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的纽带。工程合同订立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在合同当事人之间有效和合理的分配风险。

整体上说,合同是指具有平等民事主体资格的当事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经过自愿、平等、协商一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达成的协议。我国于 1999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迄今已经有 12 个年头。它作为一种当事人双方的法律行为,时刻制约着活动双方的违法违约行为,使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具有平等的地位。

具体说,建设工程合同又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的建设工程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它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合同;而广义的建设工程合同包含了与建设工程项目相关的所有合同,除勘察、设计和施工合同外,还包括工程咨询合同、工程监理合同、工程招投标合同、材料和设备采购合同、设备租赁合同以及各种技术合同等。

2.2 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

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其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总目标的实现。因而,从项目时间、质量和成本目标来看,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究竟何为建设工程合同风险?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指建设活动中一切与建设工程合同有关的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它不仅包含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当事人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还包括合同制定过程中和制定前后合同当事人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其次,项目建设作为高风险行业,在整个施工活动进行过程中有很多复杂的风险因素,但这里的建设工程合同风险不是指建设活动中一切风险,而是其中所涉及的与建设工程合同相关的风险。

3、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的防范,既要在合同订立时预防,还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进行。我们应清楚认识建设工程合同风险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防患于未然。

3.1 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

合同管理机构的职能是具有服务性和监督性的双重属性。即进行工程合同谈判前,承包人应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负责合同的订阅,并实施监督、管理、控制。这个专门的机构应包含各方人员,如项目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法律顾问在内的专业团队,他们负责管理、监督整个工程活动的进行。例如,在合同签订前,对合作对象进行仔细审核,深入了解。此外,我们主张,一切合同都应当采取书面的形式订立。因此,订立合同时,要力争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楚,约定明确,避免产生歧义。

3.2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

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双方履行法律责任的依据,为了减少和避免合同风险,在施工前进行合同洽谈是关键,双方要在平等自主,透明公平的环境下进行商议,共同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保证合同的完整性,防止不必要的风险,让双方利益能得到平衡,并显示公平。合同洽商时,承包人应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每一个条款,要善于在合同中限制自身承担过多的风险和尽可能转移风险,对合同中所规定的条款也要认真研究,做到心中有数,达到风险在双方中合理分配。例如某工程,发包人在拟签合同条款中设置了“所有地下障碍物的清理费用包含在地基工程措施费中” 的条款,承包人对于此条款提出发包人把过多的及不可预见的风险转嫁到了承包人导致此部分出现显失公平现象,经双方洽商修改为了“地下2米以内障碍物的清理费用包含在地基工程措施费中”。

3.3 建立合同管理的微机信息系统

合同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建设项目规模扩大,合同标的日趋庞大,涉及合同的内容、条款日益增多,国内采用的传统合同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大型建设项目的动态管理要求,而微机信息系统既方便又快捷,不但节省了时间,也减少了人力物力。所以说,建立合同管理的微机信息系统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3.4 提高建设工程合同人员的综合素质

定期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普及合同法制教育,增强合同概念和合同管理知识,使他们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关键时刻,能及时应对和处理突发状况。这对于风险的防范是及其有力的。

3.5做好合同的交底工作

施工合同签订后,承包人合同管理部门要对项目部的相关人员做好针对性的合同交底,以便项目管理人员能及时对合同进行全面、完善的解释,明确合同条款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尤其是合同中的潜在风险,管理人员应首先做好预测分析,对合同中工期、质量、造价三要素的控制要求及相应违约责任心中有数,为合同的履行创造有利的条件。

3.6慎重处理索赔、纠纷风险

由于业主无法按照规定提供应有的施工条件,常常造成承包商的索赔,甚至发生纠纷。关于索赔,在合同中应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适时启动反索赔程序,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索赔的发生,减少索赔损失。当纠纷发生后,合同双方也要按照合同的流程处理纠纷,尤其是涉及诉讼的,应选择有利于业主的有管辖权的法院受理。

3.7转移或分担不可抗力风险

一旦发生不可抗力时间,合同的双方都有会遭受损失。在合同中应明确不可抗力发生时工程本身、双方人员及自有设备的损失责任,而业主也可以选择投保对不可抗力事件带来的影响风险转移。

3.8严格执行合同,通过合同手段管理风险

在施工前,合同双方要对合同进行确认,并通过特定的合同条款予以约定,或规避,或转移,或分担,或自留。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为了避免更多的风险发生,业主应严格执行合同,通过合同手段降低风险。签订合同时建立业主合同的评审和审计制度,在法律的框架内将业主风险管理预案在合同中约定。在项目实施时,按照全面合同管理的要求定期总结合同的履行情况。

4、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牵涉到工程活动的方方面面,它以法律的形式规范着合同双方的行为。面对建设工程合同风险,我们应该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总结经验教训的方法,提高企业的合同风险管理水平和防范能力,切实有效地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周友海.论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终身责任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

第5篇

关键词:暖通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一、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施工质量控制是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其通过对施工方案以及资源使用进行优化配置,具体包含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系统过程,这三个环节相互补充相互联系。只有对施工计划、施工用材料、质量要求以及竣工验收各方面进行控制才能实现项目整体质量的优化。暖通工程是建筑设备工程基本项目之一,包含采暖、通风以及空气调节三大方面。暖通工程与土建、消防以及电气等工程之间关系密切,暖通工程的好坏不仅影响着与这些项目的协调施工,更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作为基础工程的暖通工程,其施工质量如果不达标,势必会给建筑物的后期使用带来众多问题。无论是从建筑公司本身企业形象,还是建筑项目质量方面,都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必须从各分项工程着手。 这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根本。工程施工一定要考虑到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 需要做到:第一,要加强前期准备。熟悉图纸,对图纸中的设计意图、结构特点、质量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加以明确。确保施工时可以按图施工;第二,加强工程安装阶段的控制。所有材料验收合格后进场,构建完善的施工体系,强化技术人员、材料、施工工艺、机械设备以及工序的质量控制;第三,工程验收阶段控制。工程验收必须满足验收规范,不能让隐患存在于工程中,发现问题必须尽快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二、暖通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1、施工图纸设计不合理

施工图纸是暖通工程施工中参照的重要依据, 为工程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基础的保障。 所以在施工之前, 应该对工程的实际状况进行考察, 然后制定出完善的设计方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虽然很多的施工单位使用C A D 绘制图纸, 但是在图纸上并没有将管道以及设备的标高和管径等进行明确的标示, 也没有进行详细的校核, 导致实际施工中出现偏差, 与设计图纸不符, 所以还需要重新修改设计图纸, 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

2、材料管理问题

暖通安装工程中,施工材料的管理是施工质量达标的前提,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个标准合格的暖通安装工程中,报检安备材料和整理安备材料,应该与整个工程的施工同时展开。因为,预埋材料、报检材料,都必须在暖通安装工程的准备阶段开始进行,在得到监理单位的签证和业主单位的认可后才可以开始施工。但是在实际暖通安装工程中,往往存在一部分施工单位在暖通安装工程后期才开始整理安备材料,甚至等到施工结束后才派出相关人员补签材料。这种事后结算难免会对施工中所需材料数量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3、资金配置问题

在暖通安装过程中,资金的配置也是热点问题。如果开发商压占建筑商的资金,建筑商拨给企业的施工资金就会减少,施工企业又未充分考虑过资金合理分配,往往容易出现资金短缺问题。更有甚者,有些暖通安装施工企业唯利是图,把个人得失放在首位,施工过程中通过使用劣质粗制材料,甚至偷工减料来节约资金,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却对人民生活居住环境埋下了很深的隐患。所以,资金问题成为影响暖通安装工程质量和进度的主要难点。

4、技术操作存在的问题

有了好的设计并不能保证整个暖通安装工程实际的成功。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空调水管的漏水常发生在阀门的接口处,这是由于在施工时没有拧紧接口,也没有放置木垫,使空调水管产生凝结水,也会有水滴漏出。此外,保温层没有贴紧空调管道,也会致使接口不严密。还有的工作人员没有弄清楚安装的过程,就把放防火阀的部分安装了排烟阀,有的不熟悉安装步骤的甚至会把阀门逆向安装,这就使得运行出现错误。风管的接口处如果没有进行良好的密闭,就会导致漏风,也会造成工程质量的低下。

三、加强暖通工程施工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1、暖通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1)严格执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制度

在施工之前, 设计人员要与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 与施工单位进行交接, 尤其是将工程中的关键点交代清楚。 施工人员对于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 在与设计人员沟通后, 及时修改。 设计人员要将设计意图交代清楚, 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 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每个工程由于建筑布置, 结构形式、 层高、 场地条件、 工期等不同而有各自的特点,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从各自的情况和特点出发, 事先谋划, 统筹安排, 对某些特殊的分部分项工程还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可靠的质量保证。

(3)对施工作业人员加强技术交底工作

暖通工程包含的分项工程很多, 需要不同的作业班组分期分阶段来完成, 所以技术交底应按照不同分项工程的具体特点结合设计要求来进行, 在每个工种施工前, 要让他们充分了解其中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熟悉每一道工序, 这对提高施工质量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提高工程材料质量

工程材料是影响暖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提高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对工程相关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具体而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确保暖通工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材料都通过国家相关部门检测;所有材料按照工程进度分批次进行采购;认真选择并定期检查阀门、螺丝等相关辅助材料,确保阀门等辅助材料性能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对于某些甲方或者施工单位直接提供的工程材料,必须申请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确保材料数量、规格、品质、性能达到暖通工程要求。对于鉴定不达标的材料,应及时更换,杜绝一切不达标材料非法流入暖通工程。

3、加强对暖通工程的投资管理

投资水平和程度直接关系着收益水平,关系着管理者的最终目标,有效的概预算、良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手段,科学的决策,先进的管理以及投资过程中方案的优化,都可以减少投资风险,增加盈利水平。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失误,直接会造成财力及资源的浪费,导致投资失败,尤其在决策环节,对于整个暖通工程意义重大。

4、重视暖通工程技术管理

图纸是暖通工程施工的重要凭证和指导性文件。如果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发现和图纸出现偏差,需要对图纸进行修改的时候,必须经过检验部门和设计部门批准之后才能进行。同时,还需要建立专门的暖通工程监理部,负责管理和监察施工中的重要工序和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安全有效的进行,从而提高暖通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暖通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辅设施, 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暖通工程施工需要与建筑的设计风格和使用性能等相配套, 所以其施工工艺比较复杂。 在暖通工程施工中, 需要与其他工序互相协调, 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由于建筑业的发展较快,所以对暖通工程施工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其需要按照建筑的使用特点以及风格, 科学合理的进行安装。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健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加强对工程的动态质量管理, 提高暖通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阳.建筑水暖工程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J].企业导报,2012(08).

第6篇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硝酸甘油;冠心病心绞痛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88-02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近年来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表现为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1]。其进展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高。选取我院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冠心病诊断标准[2],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严重原发性疾病、急性炎症、出血倾向、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其中稳定性心绞痛30例,劳力性心绞痛42例,自发性心绞痛8例,将以上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其中,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57.4±4.7)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56.2±4.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类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患者给予硝酸甘油0.5mg,每天3次,舌下含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每20mL加入250mL9%生理盐水或5%de 葡萄糖中静滴,每天1次,两组患者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其他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3 疗效标准 依据《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心绞痛等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心电图正常或基本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或减少,心电图至有效标准。无效:主要症状和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无变化。恶化:疼痛次数、疼痛程度和疼痛的持续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患者例数×100%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14天后,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护理及注意事项

3.1 舒血宁注射液是纯中药制剂应当避光、密封保存,若保存不当,可影响其治疗效果,在输液过程中,输完后,输入其他药物时,应先输入5%葡萄糖或0.9%的生理盐水20ml左右,以避免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出现药物配伍禁忌,引起患者严重不良反应[4]。

3.2 舒血宁注射液是由银杏叶提取而成的水溶液,内含少量乙醇成分,因此输液前要询问患者是否有乙醇过敏史,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要慎用,并在输液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适[5]。对银杏过敏的患者治疗时不建议应用此药。

3.3 舒血宁注射液是一种黄色透明液体,护士在配药时若发现沉淀、混浊、漏气、变色等现象时严禁使用。

3.4 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作用机理是捕获超氧阴离子,一方面通过内源性扩张因子发挥其扩张血管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内源性扩张因子增加机体内环磷鸟苷酸的合成来间接扩张血管,起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循环血流量,改善组织血管灌注,解除血管痉挛,改善患者心肌缺血区的血液循环[6]。因此静脉点滴时要缓慢滴注,30-40滴/min为宜。临床上我们观察到点滴速度过快时患者可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

3.5 护理人员要注意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向患者介绍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相应治疗方法等,缓解其紧张恐惧等的不良情绪,告诉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能量、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及刺激性的食物,戒烟戒酒,鼓励患者平时适当运动,每日注意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4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而导致的代谢产物在血管内的大量堆积引起的血液粘稠,在血管管腔中形成斑块造成动脉腔狭窄甚至阻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脏缺血引发心绞痛[7]。传统多是采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为主,如硝酸甘油,对于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作用,但可能引起面部潮红、心动过速、烦躁不安、呕吐、低血压、眩晕、视力减弱、昏厥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有耐受性,而舒血宁注射液主要成分是萜类内酯及黄酮苷类,由银杏叶的提取物制备而成,可清除氧自由基,增强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调节血管的张力,改善动脉血管的顺应性;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加速纤维蛋白的溶解,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8-9],且该药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 张学涵.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5):105-106.

[2] 刘亚娟,刘天骄.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4):28.

[3] 顾雪村,郑静维,陆伯华.舒血宁注射液主要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J].中国社区医师,2009,25(17):14.

[4] 颜勤思,谢平,代欢.舒血宁注射液、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0):244.

[5] 卫蓉,丁应勇,张书国.参麦注射液加丹参酮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夹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l,33(6):4042.

[6] 郎涛.益气化痰祛癖汤治疗老年慢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7] 孔灵芝,胡盛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6)[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第7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业主;合同管理

1.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的运转都是在合同的框架下进行的。一个工程项目运转的正常与否和合同管理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合同管理的好,能够对项目的有序开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项目参与各方都是根据合同来执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业主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合同管理。

2.合同管理的总体框架安排

在一个工程项目还处于启动阶段时,业主单位就应该对项目合同的总体框架作出安排。合同的总体框架包括模式、内容和时间三个维度。模式维度是指对承建单位特别是总包单位采取什么样的承包合同模式,有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有施工和设计分开的模式等。内容维度是指总承包合同、监理合同、专业施工分包合同、设计合同和专业咨询公司合同等。时间维度是指各个合同的有效期时间。

3.项目前期的合同管理

项目的前期,即建设用地购买和设计概要起草阶段。此阶段是整个项目合同管理中最关键的时期,因为合同的起草、谈判和签定主要是在此阶段完成。业主单位在此阶段应运用目标管理法,从能实现项目具体目标的角度出发来起草合同并进行协商谈判。合同内容要详尽,能覆盖实现主业单位所有的项目目标;合同内容要明确,特别是一些工程技术细节和具体数字要求,不留模糊条款和争端隐患。在为合同的签定而进行的协商谈判中,业主单位要能够在非原则问题上进行适当灵活的妥协,从而稳步推进合同的尽早签定。对一些深奥的法律术语,业主单位内部不能明确理解的,必须咨询外部工程专业领域的律师。

目前项目建设的土地购买合同往往会需要谈判很长时间;但作为购买方,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卖方谈判,因为土地款在总成本中占很大比例;而且土地合同中的技术要求对项目的设计施工开展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项目控制性规划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等对建筑本身的设计和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作为前期辅技术支持,项目建设地块的地勘、环境评估等合同须同时执行,且要作为土地购买的前置合同。这些辅的技术调查,也是项目可行性调查的一部分。

如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总包合同模式,就必须在合同中详细说明设计与施工的要求,特别是设计要求,因为没有设计与施工合同分开模式中的二次纠错功能,发包方如果对设计要求不详尽,承包方就会有意、无意地利用设计要求漏洞设计出与发包方预期不一致的结果,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设计施工一体化合同模式对缩短项目周期有着明显的效果,且业主将大量风险转移到承包方。

在合同的签定过程中,业主单位不能一味地利用业主身份优势压低承包单位的合同签约总价,要给予承包单位合理利润。因为合同总价与承包单位的合同责任履行有密切联系;不合理的低合同总价必然导致承包单位合同执行的低质量。

4.项目中期的合同管理

项目的中期,即项目的设计施工阶段。因为到此阶段时,项目的主要合同都已经签定。业主单位在此阶段应大量运用各种过程管理的方法来管理合同,如样板管理、精益管理、旁站管理和PDCA循环管理等;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照合同、执行合同。按照合同中的约定,要求设计与施工承包单位设计施工出符合合同要求、符合国家各项规范规定的建筑。

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的执行要素是项目的进度、质量和费用三大方面。对合同的进度规定,必须执行施工关键节点和时间关键节点控制。如建筑出地面、结构封顶、通电、机电调试等施工关键节点;年、月、周等时间关键节点。合同质量要求主要是各施工过程和成果符合各项施工规范的技术要求;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施工必须在分步分项施工验收中予以整改。费用控制就是对进度款和变更费用的审核;根据合同中的规定,对进度款按时足额发放,以保证工程正常开展得到有力的资金支持。

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措施应采用合同条款、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和承包单位履约行为四结合的方法。经济措施是指应用工程款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等方面进行奖惩。技术措施是指应用具体的工程技术规范来检查核对工程质量。承包单位履约行为是指承包单位执行合同的具体行为,即具体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工作。这四个方面的措施必须结合起来运用才能起到良好的预期效果。没有合同条款的规定,对承包单位的硬性约束无从谈起;没有经济措施的威慑,本着利益而来的承包单位对于业主方的指令视而不见;没有工程规范明文的要求,承包单位的设计与施工就会极易因无法可依而偷工减料;没有承包单位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具体工作,合同管理只是纸上谈兵。

项目中期的合同管理一个易被忽视的方面,就是业主单位应根据项目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项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与有关合同签定方进行协商,对既定合同进行增补和修改,以完善合同,减少异议。

5.项目后期的合同管理

项目的后期,即竣工验收和保修期。此阶段是合同管理中合同冲突的高发期,因为此阶段交织着工程验收、工程款结算、完工政府审批手续等诸多事项。合同双方对合同的不同理解也会在此阶段全部显现出来。业主方应着眼于项目能尽早完工后所带来的收益角度去管理此阶段的合同,着重于功能性合格验收与消防等主要的完工政府审批。对于合同双方的争执,应通过友好协商谈判的方式予以解决。确因合同中规定不明确的地方,应该按照行业常规做法分清各自职责。

业主单位项目后期的合同管理一定程度上都将落脚于许多工程竣工验收文件上的签字。因为此种签字涉及许多项目合同效力的结束,业主单位签字人员应谨慎签字;必须在认真检查核对工程内容确实无误且符合即定要求的情况下,才能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