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劳务合同风险管理范文

时间:2023-05-15 17:08:29

序论:在您撰写劳务合同风险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劳务合同风险管理

第1篇

【关键词】 建设工程 劳务分包合同管理 风险防范

随着中国的入世,我国建设行业的发展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驻中国,他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给我国的建设工程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国内建设工程企业要想提升自身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提高劳务分包合同管理的水平。但在现实生活中,劳务分包合同的管理存在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设工程企业的健康发展。对管理劳务分包合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1. 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1.1劳务分包合同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很多建设项目在施工之前,不太注重对劳务分包合同的监督管理,缺乏一整套严密的合同监督管理制度。对于劳务分包合同的签订与执行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没有体现出劳务分包合同监督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与法制性。劳务分包合同的授权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流程不明确。有些劳务分包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对于一些应该执行的手续不能够及时地执行,管理部门缺乏相关的审查与评估。一些建设单位在遇到一些劳务分包合同的时候,没有余力进行监督与管理,就将监督管理的责任委托给有关监理企业。但当前这些监理企业的设置往往是不规范的,对于劳务分包合同的监督管理的力量是不足的,无法肩负监理劳务分包合同的责任。另外,有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过分地重视财务预算管理与媒体公关,比较轻视对劳务分包合同的监督与管理,导致劳务分包合同管理风险的发生。

1.2劳务分包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劳务分包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比较单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务分包合同内的文字措辞相对不严谨,合同中的条款不完整,不利于合同的执行与监督;二是双方当事人对有关劳务分包合同的法律法规相当陌生,缺乏正确的认识;三是劳务分包合同中的一部分条款有失公正;四是劳务分包合同中的一些条款在可以变更的地方没有得到有效地变更;五是一些工程的承包商不想自己担责任,就利用其他建设承包商签订的合同来套用当前劳务分包合同规定,形成合同风险。

1.3劳务分包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低

劳务分包合同由于所涉及的法律条文比较多,专业面比较广,作为劳务分包合同管理人员来说,需要丰富的法律知识与专业知识来支撑。但目前很多劳务分包合同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扎实,也缺乏相关知识的培训,只是简单地把合同管理看成是一种日常管理工作,没有意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劳务分包合同管理的风险。

2. 防范管理劳务分包合同风险的方法

2.1健全劳务分包合同的监督管理机制

国家相关部门依据劳务分包合同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合同的监督管理机制。首先要设置专门的劳务分包合同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岗位与专业人员对合同进行实时的监督与管理;其次要制定严格的劳务分包合同监督管理制度与规定,并制定严格的处罚制度,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的合同双方当事人要给予严厉地处罚,规范他们的工程建设行为,从而达到降低合同风险的目标。

2.2规避劳务分包中的转包风险

建筑工程当遇到转包情况时,承包全部工程的转包人要把任务转给转承包人,这其中有工程任务的经济责任、劳务作业责任以及合同管理责任。而劳务分包的情况是劳务作业的发包人把工程的劳务作业分包给作业承包人。要想防止劳务分包合同被认定是转包合同,需要注意以下内容:首先要明确好既定的承包人对承包工程要承担项目管理机构派出的义务。项目管理机构要具有匹配承包工程规模、复杂技术的技术管理人员以及经济管理人员。这些技术负责人、工程项目负责人、质量管理人、财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等需要和本单位签订过合法聘用合同,并且是本单位的人员。合同要明确出约定承包人需要对工程施工承担组织管理、工作协调、施工方案制定、质量检查责任等相关的合同义务,此外约定的承包人还需要提供设备、施工大型机具等义务,这些施工设备、施工大型机具要属于合同承包人自有或者是合同承包人租赁的,租赁施工设备、施工大型机具的人员不能是劳务分包人。

2.3规避劳务分包工程分包风险

要想防止劳务分包合同误认为是工程分包合同,需要做的以下内容。首先是劳务分包合同有工程劳务的标的,劳务分包只能用在工程用工上,合同任务还有有劳务属性。合同的任务要按照规定资质的企业范围或业主应许的类型进行归类,这其中劳务内容要通过劳务工作量的状态表现出现。其次还要注意劳务分包合同里的工程单价要和劳务活动对应,结算依据是工费和工天。约定承包人的管理义务以及技术指导义务要进行明确,劳务分包方没有工程技术管理以及工程管理的义务。劳务队伍不能自行组织工程项目的质量检验以及试验检测。承包人通过合同承诺的施工设备、施工大型机具要由承包人所有或者是承包人租赁,租赁施工设备、施工大型机具的人员也不能是劳务分包人。

2.4强化专业知识的培训,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要提升劳务分包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就要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首先,企业在招聘合同管理人员之前,要制定相关的招聘规则与要求,在新员工入职之前,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与素质;其次,企业要对合同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与时事信息的培训,提高他们辨别违法行为的能力与水平;三是企业可以在本企业内部实行岗位竞聘制,对于企业内部的优秀员工,要给予充分的信任,选择他们担当合同管理人员;四是要将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各方面的责任与义务进行划分,明确每一个合同管理人员责任范围,对于工作积极认真的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提升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结语:

在二十一世纪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劳务分包合同的管理对促进建设工程单位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劳务分包合同的管理不再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简单的问题,它已经演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风险管理问题。对于工程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细致地研究,找出产生风险的原因并提出正确的解决措施,是当前建设工程单位必须面临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刘文高.建筑企业劳务分包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08(03).

[2] 封金财,王炳生.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08(04).

[3] 温冉,佘立中,杨锋杰.基于CCPM技术的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实证分析[J].建筑经济,2008(S1).

[4] 段培鹤.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09(07).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管理;风险预防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给我国各类行业都带来了非常多的机遇,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发展风险,尤其是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与考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不断地涌入中国,他们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与丰富的管理经验给我国建筑工程的相关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与冲击。我国的建设工程企业如果要想在当今的市场上得到一定的发展,在国际竞争的领域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切实地提高建筑工程行业的劳务分包合同的整体管理水平。但是从客观上讲,我国建筑行业的劳务分包合同在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阻碍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合理地、科学地解决劳务分包合同存在的相关问题,规避相应的风险是当前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行业的劳务分包合同的相关内容

(一)建筑工程行业的劳务分包合同相关概念

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主要指的是从事建筑工程的总承包单位,将它自己承包的建筑工程整体的一部分依照相关的法律承包给其他具有相应能力的以及相应资质的工程承包单位,但是该承包人并不退出该承包关系,而且其与第三人会根据第三人完成的工程成果让发包人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从而订立相应的合同。在整个分包的活动当中,充当发包一方的施工企业将是分发包人,而充当承包一方的施工企业将是整个工程的分承包人。

(二)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的主要形式

(1)自带性劳务承包。自带性劳务承包主要指的是在企业内部的正式职工通过企业对其进行的专业的培训考核,从而成为建筑工程的工长,由工长进行招募,招募一些符合标准的劳务人员。这些劳务人员的日常生活起居会由企业统一进行管理,企业的监督工长为劳务人员发放工资,或者是企业根据工长自行编制的工资发放表向劳务人员发放工资。

(2)零散性劳务承包。零散式劳务承包主要指的是企业在接到工程后,招募临时用工,这些临时用工的招募主要的依据就是这个工程。

(3)成建制劳务分包。成建制劳务分包主要指的是以企业的形态为依据,从施工工程的总承包企业或者是专业工程承包企业处进行分项、分部或者由单位工程地进行承包劳务作业。

在第一种形式当中,公司会将自己承建的那部分工程以签订工程劳务承包合同的形式,交给公司内部的相关职工进行具体承包施工,承包人会自行招募工人。从形式上讲,建筑工程会交由承包人进行施工与管理,承包人还会支付工人报酬。应当注意的问题是,承包人应当是公司内部的职工,他是以公司自身的名义去履行承包的合同,并且与其他人发生相应的法律关系。因此,这份承包合同应当属于公司内部的承包合同。还有一点是承包经营应当属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方式发生变化,不能产生合同的履行主体发生变更。另外,承包人招募工人的行为应当将其看作是公司的行为,工人与公司会存在着劳动关系,但是与承包人之间应当不存在相应的劳务关系。在第二种形式当中,工程承包人自身的法律地位不应该与分包人的法律地位相等,应当根据受劳务作业方是否拥有用工的资格从而界定劳务关系,即劳动者或者是劳动地位。因为承包人承包的仅仅是工费,而且从事的主要是建筑工程中的单一工种作业,个人的收入与工程的施工效益将会直接挂钩,但是对工程的承建不能进行独立的管理,对工程的质量不会承担终身责任。承包人仅仅会对发包人承担工程质量责任,并且在承包人提供劳务服务期间,承包人属于临时的劳务者,对施工期间出现的相关事故或者是工程质量问题不承担任何责任。

(三)劳务分包合同管理的相关意义

(1)使建筑市场更加的完善与进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相关的合同约束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各类交易行为,而计划经济是依靠相应的行政管理手段从而更好地规范财产的流转、流通关系。因此,要想更好地完善与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市场,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建筑合同对其进行约束与管理。建筑工程制定的项目劳务分包合同是我国开展建筑工作的主要依据,通过加强对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的相关管理,或者是对建筑市场流通的资金、使用的材料、主要的技术、关键的信息以及最为重要的劳动力等加强相应的管理与控制,能够更好地发展与完善我国主要的建筑工程市场。

(2)更好地推进我国建筑领域的相关改革。我国的建设行业主要推行的制度是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筑工程监理制、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制。在这些制度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就是项目的分包合同管理制度。因为建筑工程的项目法人制主要是为了能够建立一种独立的民事责任主体支付,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要求的民事责任制的确立,主要是在合同义务相关责任基础上制定的。而招标投标制度主要是一种较为公正、公平、公开的订立制度。建筑工程监理的法律关系主要是凭借相关的合同从而更好地规范建筑业主、工程承包人以及建筑监理单位之间的关系。

(3)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建筑工程建设的总体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工程的总体进度以及建筑整体的资金投资这三大方面,这三点都会通过相关的建筑合同从而更好地体现出来。当这三大建筑指标确定后,要求相关的当事人需要在整体工程管理中将内容细化,并要求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彻底、有效的执行这类规定。如果在工程的建设阶段能够严格地按照相关的合同规定对整个工程进行管理与控制,相信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建筑的整体进度以及投资的目标也能在不同的程度下得以实现。

(4)有效率地避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相关违法与犯罪。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相应违法犯罪的问题,在建筑行业加强项目的分包合同管理能够做到公平、公正以及公开,提升建筑行业的透明度。尤其当进行招标与投标的时候,有效地将建筑行业市场的交易工作置于一个公开与公平的环境下,能够约束相关权力的滥用,克服在建筑领域行贿受贿的行为。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劳务分包合同的管理可以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对工程、对合同本身的监督与管理,最为有效地克服相关犯罪现象的产生与发展。

二、建筑工程的劳务分包合同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对建筑工程的劳务分包合同进行监督与管理时主要的管理机制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建筑项目的建设在施工之前并没有过多的重视项目劳务分包合同的管理与监督,没有形成一套较为严密的监督管理体制。项目劳务分包合同在签订环节与执行环节并没有较为严格的规定与规范,没有将劳务分包合同在监督管理环节的科学性、法制性以及合理规范性有效地体现出来。劳务分包合同自身的授权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管理整体的流程也不太明确。有部分劳务分包合同涉及的双方相关当事人没有及时地对应该执行的手续进行有效的执行,而且相关管理部门对其也缺乏一定的审查与管理。例如,在进行分包合同的签订的时候,有时候会流于表面,缺少专业性的意见,没有对分包合同进行备案。或者是在签订合同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分包方先干后签、边干边签的现象,这些不符合规定的工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在分包结算的阶段,由于工程分包与劳务分包没有得到规范化的管理,从而导致分包结算出现不规范的现象。例如,超额结算工程款项、个别工程项目未经过测算或者没有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审批等,这些都是劳务分包在管理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二)劳务分包合同在签订时的双方当事人自身的法律意识较弱

由于计划体制的约束,建筑领域有很多劳务分包合同在签订时,双方的当事人并没有很强的法律意识。主要体现在:劳务分包合同编制时,里面的相关内容在文字措辞上略显不规范并且并不严谨,很多重要的条款并不完整,丝毫不利于合同本身的执行与监督;相关当事人在分包合同的时候经常忽略细节部分,应当更正的条款没有及时地得到相关的更正;双方当事人对于劳务分包合同的法律认识较为浅薄,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合同的重要性;劳务分包合同在编制以及签订的时候,具体的内容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的问题在于合同本身缺乏相应的公平性;部分工程承包商并不愿意自己承担相关责任,这就需要利用其他的承包商签署的劳务分包合同,以其为模板从而套用出自己的劳务分包合同,这样在无形中就产生一定的风险。

(三)从事建筑项目劳务分包合同的管理者自身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

建筑领域劳务分包合同的本身,涉及的事务较为繁杂,设计的法律条例也较多,合同的专业面也较广。而作为合同的管理者来讲,自身务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相关的法律常识,从而才能更好地从事此项工作。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讲,我国从事合同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士自身并没有过多的专业知识,法律常识也稍显缺乏,同时这些人员并没有接受统一的培训,仅仅是把合同的管理工作当作是一种日常普通工作,丝毫没有意识到劳务分包合同的重要性与关键性。由此看来,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很容易使得劳务分包合同在管理中产生一定的风险。

(四)与一些不具备资质的企业以及挂靠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在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时会产生相应的法律风险

在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的领域经常会出现一些违法分包的问题,主要表现的是总工程承包人或者专业从事分包的人将劳务工程分包给一些并不具备一定劳务资质的包工头或者是并不具备一定劳务资质的工程企业。特别是一些挂靠有相应资质的工程企业进行业务承揽,这类企业的法律风险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挂靠主要指的是一些工程单位或者个人,在没有取得一定工程资质的前提下,这些企业或者个人会借用一些有一定资质的工程企业的名义从而承揽相应的施工任务,并且要向该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缴纳相应管理费的相关行为。挂靠从性质上讲它属于并不具备一定施工资质而违法承揽建筑工程的行为。在一般的情况下,挂靠人并没有从事建筑建设的主体资格,或者就算这类企业具有建筑建设的资格,也不会具有与本项目要求相一致的资质等级。还有一种情况,被挂靠的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质等级但是也缺乏相应的实际能力。当被挂靠的企业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时,并没有给予一定的管理,或者是他们的管理也仅限于停在表面上,没有承担施工技术、工程质量、经济责任等,在具体操作上常见的就是以“合法”的项目劳务分包的形式对挂靠进行掩盖。同时应当明确一点,没有相关资质的工人借用具有相应资质的项目劳务分包企业的名义与其他人签订的分包合同是无效的。这样一来将会给建筑工程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如何能够更好地防范建筑工程项目劳务分包合同风险

(一)健全项目劳务分包合同的管理机制

国家的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依据劳务分包合同的法规法则,建立并完善合同的管理机制,更好地对合同进行监督与管理。首先,应当设置专业的管理部门、专业的管理岗位以及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劳务分包合同进行实时地、严格地监督与审查。其次,制定相关的合同管理制度与严格的违规处罚制度,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人或者企业实行处罚,从而更好地规范这些企业自身的行为,更好地降低合同风险。

(二)切实地规避项目劳务分包合同中转包风险

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转包的情况,就是承包工程的转包人要将整个任务转给承包人。在转包的过程中会带有一定的经济责任、作业责任、管理责任。要想切实地规避劳务分包合同被转包,主要注意的是:明确既定承包人对整个承包工程要承担相关管理机构发出的义务;项目的管理机构务必要具有一定的承包规模、技术管理人员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等,同时,这些人需要同本单位签订一定的合法劳务聘用合同,必须得是单位内部成员;劳务分包合同务必要明确相关承包人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承担施工组织管理、施工作业协调、施工方案制定以及施工质量检查等需要承担的义务,除此之外还要规定工程的承包方要提供施工的设备以及施工所需要的大型机械设备等,这些设备应当属于合同的承包人自己拥有或者是承包人进行租赁而得的。

(三)切实地规避劳务分包工程的分包风险

有时项目的劳务分包合同会被人误解成是工程分包合同,因此应当切实地规避此类事件的发生。主要做的内容是:第一,项目劳务分包合同应当具有工程劳务标的,而且劳务分包仅仅能够用在建筑工程的用工上,合同本身的任务还需要具有劳务属性。合同的主要任务应当按照规定好的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或者是业主应许的相关类型进行归类,其中的劳务内容应当通过劳务的具体工作量的表现出现。第二,注意项目劳务分包合同中的建筑工程单价要与建筑的劳务活动相对应,结算的相关依据是工程的工费以及工程的工天。规定工程的承包人自身的管理义务和技术指导义务务必要明确,建筑工程的劳务分包方并没有相应的技术管理或者建筑工程管理的义务,而且劳务队伍不能够自行去进行工程质量的检验或者是工程试验检验。

(四)切实地提升劳务分包合同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应当对建筑工程项目劳务分包合同的管理者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管理技能的培训,从而更好地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第一,建筑企业在进行招聘时要制定相关的招聘要求,当新员工入职时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培训,全面地提高员工自身的职业素养与道德水平。第二,要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与定期考核,使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保障,提高员工自身的水平与能力。第三,设置岗位竞聘制,给予优秀员工以充分的信任与肯定,从中选拔优质人才进入管理层。第四,对项目劳务分包合同进行管理时,要将责任与义务进行彻底的划分,明确管理者的责任范围,当发现工作认真与工作能力强的管理者应当予以适当的奖励,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根本上规避合同管理的风险。

四、结语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较为发达,建筑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就必须要切实地注重建筑工程项目的劳务分包合同,要了解工程项目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对于一个建设工程单位来讲的重要性。目前,对建筑项目的劳务分包合同进行管理已经不仅仅是企业管理中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工程整体发展的风险问题。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劳务分包合同管理的时候,应当对出现风险问题及时地给予相应的研究,切实地找出合同风险出现的原因,根据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化措施从而解决相应的风险问题,让我国的建筑行业能够得到更为长远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志强.浅谈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对结算的影响[J].经营谋略,2008.

[2] 应凌云.公路工程劳务分包行为法律风险的识别与规避[J].公路,2007.

[3] 封金财,王炳生.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经营管理-建筑经济,2008.

[4] 徐良德,陶学明,项健.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分析[J].四川建材,2009.

第3篇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正当和恶性竞争越来越严重,建设单位及其他当事人经常不按“游戏规则”办事,工程造价越来越低,施工企业越来越被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也妨碍了我国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经营意识,合同风险管理被摆上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们无锡地区规模较大的施工企业大多成立了专门的合同风险管理评估小组。

实践证明:合同风险管理对于保护施工企业及其他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建筑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搞好合同风险管理工作,必须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目标

施工企业合同风险管理是施工企业在合同签订前和履行过程中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预测与应对控制,如风险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综合运用。以使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合同目标的实现。

二、思想重视,制度保证

施工企业决策层,管理层要形成合同风险管理的共识,一切施工行为是以合同为前提的,合同风险管理是源头,许多施工企业都有过草率签合同而吃亏的经历。停工,索赔,官司不断。有的甚至导致企业倒闭。合同风险管理得好能避免损失与许多前述的麻烦,并为企业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打好基础。

施工企业合同风险管理是项系统与协作工程,要靠企业内部法律,财务,建造师,谈判专家等各专业人才的通力合作才能做好。其中,财务人员起着重要的资源使用监督,预测和核算的作用,,合同项目的经济效益的实现,净现金流入量,资产的安全与增值都是与财务人员卓有成效的工作分不开的。

施工企业应建立合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工作流程,规范化运作,相关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制约,责任落实到人。

三、遵循施工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的一般步骤

施工企业合同风险管理是全方位,全过程,多人员参与的一项管理活动,具有复杂性,多变性,时效性,周期长等特点。但也遵循一般的规律,每项合同风险管理活动都要按实现既定的目标进行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合同实施,检查与应对,总结经验与教训等步骤,以不断增强合同风险控制能力,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1.合同签订前的准备

要明确合同目标,权利和义务,执行环境,对合同主要条款的理解,分析与研究。收集对方当事人的资料,如::资信状况,业绩,履约能力,是否提供履约担保等,汇总各方面的因素,由施工企业决策层决定是否签订合同。

2.合同实施

合同实施是指落实合同具体内容,采用合理的网络管理模式,调配资源和安排作业技术活动,以实现合同目标,其中,财务人员应根据计划,会同项目经理合理安排资金,对各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和核算,确保安全。履约中的经济业务要纳入企业统一核算,进行规范化账户处理,宜兴许多施工企业在无锡的分支机构由于财务核算不符合要求,账目混乱,多次被工商与税务部门处罚。

3.检查与应对

施工合同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有的是很难预测,很难控制的,如资源涨价,政策变化,经济环境,自然条件,自身的原因,对方当事人的意愿等。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不仅仅要认真履行合同,更重要的是要对履行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进行处理,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对于由于对方当事人原因的,要求及时改正并提出索赔;对于工程量变更的,签证手续必须齐全。对于不可抗力原因的,除合同约定的外,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协商,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对于给施工企业造成的损失超过限度而得不到补偿的,施工企业可考虑取消合同;对于由于自身原因的,要及时查明纠正,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把各项损失和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力争避免对方的干预。

四、总结

合同履行完毕后,施工企业要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项目经理,财务人员,法律人员要写出专门报告,而后汇总整理成书面总结,作为以后合同风险管理的依据。

一般而言,与施工企业有关的合同主要有项目总承包合同,施工承包合同,专业工程分包合同,劳务合同,物资采购合同,融资合同等。

1.施工承包合同

施工承包合同有格式合同与非格式合同之分,格式合同在我国国内主要指由原建设部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推荐使用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国际上主要有: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的合同示范文本;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ICE)的合同示范文本;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的合同示范文本。

国内有的建设单位,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开发企业使用的是其自己设计的合同,此类合同一般对其自身有利,对施工企业比较苛刻。施工合同文本在招标文件中已由建设单位确定,施工企业没有选择权,只能认真研究与应对。如万科在无锡的“万科城市花园”项目,施工合同文本由万科提供,其工程承包方式及计价依据条款中载明:“乙方在签订本合同前对本工程的全部招标图纸,标准,技术说明,招标文件,合同条件,本工程所在周围环境,交通道路等情况均已详细研究明了,甲乙双方协商确定的投标报价的单价已按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中的承包范围,质量标准,工期等要求充分考虑了人工,材料,机械,包装运输,检测,竣工验收,施工技术,管理,利润,税金等各因素并计算了全部费用,保证投标价准确无误,如有错漏,概有乙方负责。”。另外,合同价款的调整条款中载明:“本合同价款在图纸范围内的所有工作量为包干价,均不调整(包括政策性调整也不调整)……。建设单位将本应其承担的部分风险转嫁给了施工企业。施工企业要么放弃合同,要么设法化解风险,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合同风险管理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实践中,还有不少施工企业因草率签订合同而蒙受巨额损失,如宜兴某龙头施工企业承建的四川地震灾区汉旺镇援建项目,由于对当地的合同履行环境研究不足,导致该项目发生亏损。

施工合同的履行是权利与义务的兑现过程,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合同条款是合同履行的依据,施工企业必须认真,负责地履行义务,同时要掌握建设单位的履约能力。特别是工程款的按期支付,尽量要求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如对方发生履约异常情况要及时应对处理,减少损失。宜兴某二级施工单位2008年承建了无锡惠山区的某民营企业厂房项目,建设过程中,该企业财务状况严重恶化,最终破产,而该施工单位合同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并预控,导致亏损近760万元。

对于挂靠人以施工企业的名义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由于施工企业对挂靠人和建设单位不了解,又往往只收了管理费了事,而疏于对挂靠人的监督管理,当挂靠人见项目无利可图时,大多卷款一走了之,留下一大堆后遗症:偷工减料,延误工期,拖欠材料款和农民工工资,现场管理混乱等。施工企业不得不为其“擦屁股”,还要面临建设及工商主管部门的处罚,得不偿失。为了规避挂靠风险,施工企业要么拒绝挂靠,要么对挂靠人有选择地“收编”,纳入企业统一规范化管理。

合同履行完毕,施工企业财务,项目经理部,投标,审计,法律等部门要总结合同执行情况及经验教训,形成书面文字,为以后合同风险控制提供借鉴。

2.物资采购合同

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物资包括建筑材料(含构配件)和设备等,采购需要经过订货,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使用安装等环节,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施工合同大多是固定总价合同,而原材料要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以上。物资价格上涨是主要风险之一,施工企业控制此类风险可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套期保值,通过期货市场对期货合约进行买卖,与现货市场反向操作,抵消价格上涨风险:与供货商签订物资采购合同,锁定价格,物资的包装,运输,交付验收,价格结算,违约责任必须在合同中明确,分清当事人的责任与义务,物资采购合同要以施工承包合同为依据。

3.劳务合同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的连续,均衡的生产,施工企业用工要根据承接工程项目情况而定,既要维护自身企业的利益,降低用工成本,又要尽社会责任与义务,在不违反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前提下,为了降低劳务用工风险,根据建筑业的特点,可将建筑劳务分以下三种形式处理:劳务派遣,施工企业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用工合同,将对日常用工繁琐的管理工作剥离出去,降低用工成本及管理成本,转嫁用工风险:与工人签订以完成一定建筑任务为内容的劳动合同,这种形式便于灵活用工,按需用工:将建筑劳务进行分包,这是主要形式,也是发展趋势。

将建筑劳务进行分包的,施工企业要承担连带法律责任,必须对承包人严格管理,首先要了解劳务承包人的资质,技术人员配备,材料,设备。周转资金等方面的情况,并要求提供履约担保。避免将劳务分包给“包工头”。在施工过程中,避免让劳务承包人直接与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施工企业应全过程对劳务承包人的施工行为进行管理,监督与检查。主要内容包括,按图施工,规范施工,工程款的使用,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农民工工资的支付等。对于其违反分包合同,影响整个项目计划的,施工企业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必要时可终止合同并索赔。

4.融资合同

第4篇

1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范围较广的管理工作,其对建筑工程的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来看,管理的内容没有涉及建筑工程完工投入使用之后的运维工作,重点管理的内容是工程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各环节的工程造价管理。一个工程造价管理的完整性既包括工程建设本身所需的成本,同时也包括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期的运维成本管理,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电力能源的需求量日益高涨,国家加大了对电力工程的建设力度,以保障电力供应的及时性。伴随着电力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不仅关系着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关系着国家利益。因此,加强对电力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是新时期电力企业良好发展和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

2 建筑造价管理加强的措施

2.1 采取新的体制 如何保障建筑造价管理的不断优化,其中体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断建立健全造价相关体制和机制,对于部门的分工和内部协同工作充分明确,制约相关违规现象,强化相关机构管理,并且完善造价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对于合同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制化原则和合同的规范,实现造价管理的制度化、正规化和合理化。

2.2 方案实施 在工程项目中,设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被重视。因此,在目前大多工程项目中,除了对工程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施工示意图的描述之外,我们还要准确处理建设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杜绝后期施工过程中加大材料、人力和物力的过损耗,减少资源浪费。项目部应严格劳务合同工程内容和工程数量变更的管理,对于不增加合同收入的变更严格执行变更审批程序,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劳务合同计量数量严格区分清单数量和变更数量,并按程序逐级签认。项目部应严格非劳务分包合同承包内容的物资、机械设备使用和消耗管理,明确材料设备、机械台班耗用标准和奖惩规定,严格计量控制,对超耗、超用的严格按相关规定处理。项目部应严格零星用工和计日工管理,对于包含在分包合同工程内容的临时用工严禁另行计价;临时用工和计日工不得超过合同或内控标准。项目部要严格执行劳务合同不预付工程款的管理规定;中期付款要严格先计价后付款的原则,且付款比例以计价总额的85%控制;工程全部完工且验收合格,付款比例以计价总额扣除质量保证金额度控制。质量保证金根据合同约定返还。

2.3 风险预控 各相关部门根据施工方案、设计变更及形象进度、现场条件等因素引起相应的工程数量变化,对相关成本因素和工程数量管理台账进行动态管理。工程技术管理部门确认各成本责任中心责任范围以外变化数量,提交总工程师审核、项目经理审批调整责任成本预算,成本责任中心相应调整责任数量台账。

风险管理与创收增效相结合的原则:项目部应充分辨识、分析工程数量变化潜在风险,组织开展工程数量风险防范预控管理,制定增收创效等风险防范方案并严格执行。加强施工各环节成本的预测预控。所谓的风险控制常见的控制方式有风险管理计划中的预控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权变手段,另外风险监控也是一项常见的风险控制手段,通过对项目风险的阶段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充分研究和了解进行科学的管理,识别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收集相关风险信息,从而实现对项目风险的控制。具体的措施包括,细化施工方案,通过预测,能够找到真正费用控制点。具体做法是在每一环节施工前,项目部根据内控成本及工程进度预测施工部位及相应的实物量,通过预算确定收入。根据各项经济指标做出相应的控制方案,实现成本的预测预控。

2.4 全过程管理 全过程造价管理也叫作全生命周期管理,主要指的是从建筑工程决策阶段到工程招投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以及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维护阶段的所有涉及工程造价的业务活动。相较于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全过程造价管理具有范围广、内容深、系统性较强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使用模式。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具有可审计跟踪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涵盖了建筑工程各个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一种管理形式,其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内。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应积极采用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将工程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5 企业工程经济管理创新 工程经济管理创新对严格监督建筑质量、认真掌控工程造价起着重大的规划作用。兼顾造价成本和使用成本,重视在全过程成本里面的使用成本的比重,建筑的成本有正常使用期限之内的消耗和维护运营应付出的成本以及该建筑一次性建造的所有成本,对此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并加强了管理,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漏洞亟待解决,从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来看,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和使用及维护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要将科技创新作为前提将造价管理进行更新优化,建立全新的管理意识;建立新一代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遵照建筑节能的规范和要求来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有关于节能建筑在工程造价方面的信息体系,用市场经济加强这一行业的竞争力,从而得到良好发展。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利用信息上的优势对其进行引导,社会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完善节能技术并以此提高自身竞争力。

第5篇

关键词:金融风险 敞口

一、国际化企业金融敞口风险的成因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作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和海外投资增幅最快的国家,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中国企业参与世界竞争的能力依然相对欠缺,主要表现在对全球金融体系相当陌生、大宗商品定价议价能力严重不足、金融风险管控意识和能力薄弱等,造成相当多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不适应,甚至亏损出局。而最近几年,金融市场极不稳定,利率、汇率、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加大了国际化企业经营和投资风险,国际化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敞口将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

二、国际化企业的金融敞口风险

国际化企业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价格风险、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企业的金融风险敞口,一是来自一些合约和承诺,即合约性外汇风险敞口,如以外币为计价基础的商业合约、承诺或债务,其价值将随着汇率的变动而变动;二是经营风险敞口,来自由金融价格变动所导致的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变动。金融敞口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币现金和外币票据:如持有的美元、欧元以及外币汇票等等;

(2)外币应收款项、外币应付债务;

(3)外币存货;

(4)签订但尚未执行完毕的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和劳务合同等;

(5)金融产品如外币借款协议、信用证、保函、金融衍生工具等;

(6)外币投资或拥有附属海外机构,将受汇率的变化产生外币折算风险敞口。

三、金融风险敞口管理的基本原则

通过对企业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认真系统的梳理和识别后,就要进一步量化金融风险敞口。主要的衡量指标是金融价格的变动对企业的现金流量或收益产生何种影响。

首先,需确定金融风险敞口管理的周期。企业由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和行业特点不同,金融风险敞口可以按照季度、半年度或年度来管理,需要在确定的时间点来重新测算金融风险敞口,调整并制定新的金融风险管理措施。

其次,要明确了解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敞口有多大。风险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业务部门要协调统一,制定相应的应对政策和措施。

再次,要确保所有可能的结果事先已被预料到。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所产生的结果要充分地被评估和测算,公司高层必须清楚地知道可能发生什么结果。

最后,企业应当制定使用衍生产品的有效政策和操作程序,并被严格执行和监督。

四、金融敞口风险的应对措施

企业应尽量控制和降低金融风险敞口的规模,比如针对外汇风险,首先应控制好外汇资产和外汇负债的平衡,其次要做好外汇收入的套期保值等。

(一)外汇风险敞口的管理

外汇风险敞口就是外汇资产和外汇负债不平衡时所产生的缺口,由于汇率的变动而造成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以外币为计价基础的商业合约、承诺或债务,主要体现为外汇合同收入、外币应收账款、外币现金、外币应付债务或购买一定数量商品的承诺,将随着合约的履行逐渐转化为外汇资产和外汇负债,对尚未完成的合约部分,可以按照剩余外汇合同收入和剩余外汇合同成本支出来测算其外汇风险敞口。

确定外汇风险敞口后,要研究对应外汇币种的汇率走势,采取相关金融产品对冲措施,控制或锁定金融风险,达到风险管理的目标。

大型企业可以成立专门机构来实施外汇风险敞口的管理,其他企业可以利用专业金融机构的服务,来完善和选择金融产品以达到外汇风险的对冲,实现管理的目标。选择的金融产品可以是远期结售汇、货币互换、外汇期权类产品等等。

在实践中,虽然有所在国货币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但可能由于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某外汇币种挂钩,还是可以采取替代的方式来管理外汇风险的。如中非法郎,由于其与欧元挂钩,因而可以采取管理欧元的汇率风险来替代中非法郎的汇率风险管理。

(二)价格风险敞口的管理

价格风险敞口主要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外币存货、签订但尚未执行完毕的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和劳务合同等,将会随商品价格的变化可能产生商品价格风险。

企业应该根据每种商品的价格变化走势,确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目标,汇总后最终确定总的风险管理目标。可以采取套期保值、期货、期权等方式来锁定和控制价格风险。

(三)利率风险敞口的管理

金融产品如外币借款协议、信用证、保函、长期债券、金融衍生工具等,可能由于利率的变化,产生较大的利率风险。企业应根据所涉及的权益性金融产品与负债性金融产品的缺口,来确定利率风险敞口的管理措施。

企业应根据每种计价货币的利率变化走势,汇总后最终确定总的风险管理目标。可以采取利率掉期、长短期互换组合、期权等方式来锁定和控制利率风险。比如,卖出期权就是企业通过卖出内嵌期权来降低融资成本,如提前还清贷款的权利,就是一种内嵌期权,在贷款利率大幅上升时,可以提前偿还贷款,降低利率风险;又如公司发行的随时可偿还的固定利率债券,如果利率在债券发行后开始下降,公司就可以以固定的价格买回债券,这实际上是公司对债券发行后利率下降的套期保值。

第6篇

工程施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分析、评价企业风险管理的性质,最终来规避、降低。专业风险,将内审审计贯穿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全过程,这有利于工程施工企业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一、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关系

工程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加强工程施工企业的正常经营。

施工企业对风险的高度重视,促使内部审计积极地提升对企业风险的管理。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其具有的特别优势,并且从全局出发,客观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进而识别和评估工程施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因此,根据工程施工企业风险管理的特点,内部审计已经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工程施工企业风险的种类

内部审计人员根据企业的经营流程,查找那些地方存在风险,且指出风险的性质,工程施工企业的风险一般有一下几种:

第一,企业收入成本不匹配的风险。一些工程施工企业对收入成本的结算滞后,比如有的工程项目确认了收入没有确认相应的成本,而有些工程项目确认了成本且没有确认相关的收入,也就是说项目管理部门在收入成本进度上没有及时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导致企业收入成本毛利率变化比较大。

第二,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风险。施工合同中可能会涉及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工程施工企业可能存在工程外包、分包的情况,然而对于双方工程款的确认,分包的范围,甚至是分包商的资质、信誉,以及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等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工程项目存在一些风险。

第三,存货管理的风险。工程施工企业一般情况下项目比较多,项目大小也不一样,因此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采购量也就有一定的随机性,是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采购。工程部一般会根据施工进度,向物资部门列出采购明细,物资部门再经过财务部门、项目经理的审批后进行采购。可能存在材料、设备入库或出库的时没人出入库单据,或者有些设备或者材料甚至没有入库,直接送入施工现场,造成材料浪费等风险。

第四,工程施工生产风险。项目在项目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风包括招投标阶段、项目前期预算、项目工程进度进度、项目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这些内容都会引起工程施工企业的风险,这就要靠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机制中发挥应该有的作用,使工程施工企业能够顺利地把工程项目完成。

第五,往来款长期挂账的风险。一般工程企业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主要核算的就是工程款收入,可能存在工程项目核算错误,导致不能准确划分账龄。不能完全掌握对应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无法判断是否应予结转收入,或者工程款拖欠时间较长,不能及时结转收入,存在账期挂账的风险,导致工程款无法收回。

三、针对工程施工企业的风险采取的措施

在对工程施工企业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之后,工程施工企业要根据风险的性质,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规避风险。规避风险主要是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使躲避企业的可能风险。规避风险的措施有: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就要看看施工企业相应的资质,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在双方签订施工合同的时候,更要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充分利用合同中的有利条款来降低风险,来维护企业自身利益,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对于项目的质量,工程部要按照企业相关要求保证项目的质量,进行质量测评,监理部门要出具鉴证报告,工程验收报告;工程施工企业严格要求承包方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按照施工合同的约定完成工程项目,将企业的可能遇到的风险,合理的规避。

第7篇

[关键词]财务视角;基建项目;风险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22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提档升级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基建项目火热上马的同时要求统筹其经济、环保与安全的全面协调,对承建基建项目的单位组织提出了更高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尤其是抓好项目财务风险管理,合理规避经营风险,运用财务控制手段从拟项前、在建中和投产后三个阶段入手,突出对项目论证、审批许可、工程预算、投资规模、工期安排、承建施工、劳务分包、工程监理、竣工验收、投产审计等财务过程的细节控制,避免因项目决策、现金流动、资金占用、劳务合同、款项结算、缴纳税费、收入支出等风险管理环节出现失误增加项目建设生产与管理成本,提前作出防范或及时作出补救,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应对机制事关基建项目发展的切身利益。

1基建项目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及分析(1)基建项目投资决策不科学不合理,盲目上马追求项目“高大上”,项目发展持续性不强,资金断裂形成“半拉子”工程和政绩观造成不实用“面子”工程问题比较突出。

基建项目工期长,投入资金大,在决策进入项目建设之前一定要把握好“量体裁衣看菜吃饭”和“开弓没有回头箭”两个原则。近年来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因资金断裂形成“半拉子”工程和一些地方建设不实用“假大空面子”工程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是基建项目企业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经营实力和当地经济发展、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区位优劣、环保要求、人文环境等多方面综合信息进行财务投资决策分析论证,盲目草率参与投资一些重大项目,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资金分散积压加大、外部举债过高、现金流动停滞、融资成本加大等不合理连带风险。另一方面受当地政府项目政策引导和政绩观认识影响,项目选择倾向性和政策执行持续性不稳定,浪费发展资源的同时造成基建项目停滞搁浅或建而无用。

(2)基建项目在建过程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控制措施执行不严格,对重点环节重点问题落实不到位,是财务风险集中多发的关键阶段。

现阶段大部分基建项目在工程招投标和规范劳务合同上都进行了规定与要求,较以前无序混乱的建设过程有了明显提高,但随着基建项目牵扯涉及群体利益日益复杂的形势下,经济纠纷、拖欠工资、工程款结算等突出问题依然高发。招投标存在弄虚作假、挂靠资质、“人情工程”;未审先建或边建边审;承建单位与施工单位劳务合同审核不严谨,制定不规范;工程监理没有及时发现偷工减料等违规行为;支出账面与实际不符;使用现金结算工程款等违反财务管理要求行为;竣工验收走过场;结算超预期等重要环节重点阶段监管不力极易造成一些影响作用大、民生热度高的财务风险爆发。一些初入基建市场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缺失不完整,出现问题时无制度依据或执行落实难,内部控制能力严重不足,外部预测应对迟缓被动,是基建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阶段和重点难点。

(3)基建项目事后反馈监督评价机制跟进不及时,局部隐藏的财务风险未被发现或纠错追究力度不够,扩大形成新的项目战略风险。

基建项目在交付使用或投产达效后持续评价监督机制连接不及时,易被看轻忽略,如项目资金使用来源、配套安全环保设施建设达标情况、支出费用范围额度审计、工程总价核定核算、是否出现死坏呆烂账务、库存积压占用资金比例、项目总体资金流动性和资产兑现率、经营保证资金、收益分配情况、追加投入再生产费用等总体上评价分析总结,缺乏通过数据差异变化追踪发现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易出现脱节断档的风险漏洞,或者在处理暗箱操作、损公肥私、偷逃税款、虚报实支等违规问题时出亲情牌、打人情分,对账面与实际不符问题没有深挖不放,处理结果上大事化小不了了之,规定落地不严格造成事后反馈监督机制运行不畅,纠错追究力度不够,把隐藏潜在的战略风险控制直接排除或边缘化在企业风险考虑范围之内,基建项目战略风险累积叠加形成新的更大的财务风险隐患。

2建议措施

(1)完善项目财务风险制度建设,用制度影响决策,用决策控制规模,全盘考虑,谨思慎行,从实际出发,达到基建项目立项的科学合理把控。具体基建项目与财务目标实现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一方面基建项目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承载,通过项目建设达到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另一方面基建项目投资必然带来企业融资、折旧费用、运行维护、贷款利息等成本支出,当投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支出成本时,现金流速流量减慢将会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及正常运转。加大制度建设与完善,在民主决策制衡提高投资项目门槛和适度调控风险激发建设活力的矛盾统一之间寻找最佳临界点,可以利用模拟试用法和倒序推算法来合理控制基建项目投资限额,以不同的投资规模和同样的回报利润进行正向反向推算预算,寻找到正常财务环境下项目运行峰值区间和企业能承受的上下阀值,再结合政府规划设计、项目扶持政策、区域竞争水平、同行发展现状、发展前景预测、投入回报预期等基建项目周围环境,得出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从项目进入、投资规模、市场环境上科学合理把控和掌握分寸,把好基建项目财务风险的源头关口。

(2)规范项目施工过程管理,突出基建项目总体概算、分段结算、逐级核算流程的严密控制和无缝对接,保证项目建设阶段财湛刂频恼常有效运行和效力发挥。

基建项目分段控制执行必不可少,基建项目在建设管理过程中不规范的行为导致结余物资退库不及时、盘库数量账面与实际不符、申报价格不实、施工监理不到位、竣工验收不严格等财务风险出现。财务管理要从核算流程是否准确合理、前期费用项目是否与末期核算项目对应、偏差部分是否已经转入计入成本、工程预支费用及辅助设施支出是否超过阶段概算、分摊支出方法及挂账在建工程处理是否规范等节点入手,严格执行总体概算、分段结算、逐级核算的财务流程,排除外部因素干扰,通过财务管理措施的强化落实带动全程管理的规范进行,实现风险的严密控制和流程的无缝对接。对外要持续改善加强与银行信贷部门的合作,为提高项目融资借贷能力打好基础,强化市场采购供应商的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财务环境。对于经过控制仍无法避免或抵御的财务风险客观看待,通过整体内外财务管控调整尽量把负面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防止失控,造成新的风险扩大化或反复出现,保证项目建设阶段财务控制的正常有效运行和效力发挥。

(3)树立“大财务”整体战略风险意识,系统推进项目建设跟进监督考核、回顾反思总结评价等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杜绝基建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头重脚轻”的不均衡现象。基建项目财务风险无处不在,只要有经济往来、劳务输出、现场施工等行为发生的环节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风险防范,既有看得见的直观风险,也有看不见的隐性风险,这就要求对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要上升为战略风险的高度来看待,以财务管理为引领树立起整体控制意识,系统推进项目建设投产后后续持续跟踪评价监督机制和达不到预期收益责任追究机制等配套管理,如及时取得验收报告估价转增固定资产、产权及所有权手续办理是否完备、工程预留款合规审查等核心内容。严厉打击各种干扰基建项目正常进行的非法行为,对非法插手垄断承揽土方、砂石等物料运输的经营风险及时消除,对达不到预期效益的严格追究责任,杜绝财务管理过程中重开头轻结尾的失衡管理现象。科学编制基建考核内容条目对项目全局风险进行总结评价,通过树立典型案例来推动建立工作长效机制。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