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职语文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28 09:08:52

序论:在您撰写中职语文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职语文论文

第1篇

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充分发挥积极的探究作用,有效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体系,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调动语文知识体系中的知识,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发展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中职学生认为学习语文知识对自己的用处不大,他们只要学好专业课知识就行了,这种错误的想法阻碍了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和语文能力的提高。针对此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语文教学和专业课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在不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发展的同时,使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力也不断获得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教学设计的改进,在结合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情况对教学进行设计,使课堂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他们的语文思维。

(一)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记忆和掌握的语文知识只是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的运用。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突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使学生能感受到学习语文对自己的帮助和促进,使他们充满兴趣地探究欲望知识。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的情况考虑,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使他们逐步建立起探究语文知识的信心,并在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中对语文知识感兴趣。

(二)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才能有效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才能让教师从交流过程中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使课堂教学设计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提高教学效率的提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进行灌输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当实时互动,融为一体,上课不应当只是埋头默念或者独自板书。师生应该一起来探讨和思索课程中的问题,在课堂上步调保持一致,通过积极探讨来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使他们能从多方面来分析语文知识,有效掌握课堂学习的内容。教师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促进语文课堂的有效开展。

(三)多种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语文思维

课堂上采用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已经显得陈旧。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自主式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运用,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另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声音和视觉的刺激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结语

第2篇

1.1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教学法强调通过使用具体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情景描述,引导学生针对该情景发表个人看法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而且,该教学法的使用并不看重学生个人看法的正确与否,而是强调说出个人看法之前的思考过程,这与以往语文教学时常应用到的举例证明不同,举例证明只能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被动接受教师要传递的信息和观点,属于一种灌输性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则不然,它主张让学生自发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与他人共同探讨,从案例中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一个优秀的案例能真实地还原实际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感同身受地融入情景当中,自觉地沉浸在案例所营造的氛围中,体验角色,并将自己当成案例中的主角,积极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对《我的母亲》这一课的作业《历史上伟大母亲的故事》)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得收集与之有关的案例和材料,并以文字的方式进行叙述,最后再与其他同学共同讨论,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

2.2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角色扮演法主要应用在小说类型的课文中,该方法能够指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融入课本描述的情景中,切身体会角色的内心情感变化,提高学生求知欲和想象力。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饱满、丰富,情绪和精神都达到最佳的状态,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探究和认识,比如,在学习《雷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文中的各个角色,使学生能真正体会文中所描述人物的复杂心理。此外,角色扮演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所扮演角色的印象,对课本知识的记忆也比较老路,当类似场景再次出现时,就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应付和处理了。与以往语文教学方法相比而言,该方法的应用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2结语

第3篇

1.实践性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忽视将语文融入生活,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更倾向于将语文与生活结合起来,将语文融入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出真知,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概况而言,就是让学生在综合性活动中,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探究,主动自主学习,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实践操作交流中学习语文,探索语文。

2.职业性

中职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个体,有责任和义务为其更好地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通过综合性活动,能为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创造条件。“语文综合性活动”是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一个良好的机会,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在综合性活动中,要渗透职业思想和内容,根据专业特点,从本专业以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实际需要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和职业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合作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建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培养职业理想和情感,为中职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职语文综合性活动开展的要点

中职语文综合性活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依据教育改革的精神,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必须得到学校的支持、教师的投入、学生的参与,而且三者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要开展好语文综合性活动,学校、教师、学生三者都需要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重视综合性活动前的设计和准备

要开展好语文综合性活动,就要有充分的活动设计和准备,主要包括活动设计、前期准备和课堂展示。活动设计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积极地设计活动内容、目标等。前期准备主要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物质、精神两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完成预设的目标而做出努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课堂展示主要是对活动成果的展示,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经验和感想及展示活动的成果。前期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发现讨论可开展活动的因素,调动学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讨论活动的内容,再进一步进行分工合作,最后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活动内容,展开活动。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收集材料数据,然后整理材料数据,再对材料进行整理整合。第三阶段是展示交流环节,让学生通过PPT、实物、录像、音频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示活动成果,并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交流感想和经验。

2.注重综合性活动过程的组织和实施

充分的准备和展示交流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但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是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活动实现预设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非常注重这一环节。好的活动设计必须有完善的组织和实施才能落实,没有落实的设计和前期准备,只能是纸上谈兵、空口说白话。所以,教师在组织和指导观察过程中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观察指导每一个学生的活动动态,并结合实际情况,适时指导,既要保证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中心地位,又要负起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应该积极地相互配合,有计划地进行活动。

3.注重综合性活动的反馈交流总结

第4篇

正因为中职语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所以对语文课程的改革从没有停止,新大纲所增设的综合实践活动,犹如一剂良方,给中职学校尤其是面临就业的中职学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改变整个教条式的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课本为依托,以学生直接经验以及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相关职业活动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探究学习为基本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情境活动。它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把学生校内学习与校外生活及其需要的兴趣紧密结合,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实践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针对以上的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中职语文课程中起着改变语文教学课堂的重要启发作用,是让语文走出课堂的真正尝试。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语文一直以来承担着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学科。语文贴近生活,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领略大千世界的美好,去思考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能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使这些目标的实现不再是空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能整合各方面教学资源,需要学生搜集资料,进行现场采集,有时还要配合音画效果,最后呈现在课堂上的是一个集音、画、声于一体的生动的过程,这不是单靠教师就能完成的,而且教师也不可能一人去做所有的事情,所以对于有些想省事,喜欢自己亲力亲为进行灌输教学的教师,是个很大的挑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必须整体参与,所需的资料量大,而且课堂形式不拘泥于一种,目标明确,以锻炼能力为先,教师放下了升学的包袱,着重去探索完成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准备,活动成果的呈现,对于促进语文教师的成长有着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我在一次信息化教学的活动中听过一位老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只是做必要的衔接和总结评价,学生从课堂准备,到课堂展现甚至到活动评价,都远远超过了教师先前的预设目标。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中职学生的影响

第5篇

中等职业学校要实现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文化基础课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中职语文教材改革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

(一)重视培养少数民族中职生的阅读能力

读懂汉语的能力是通过经常读、大量读的练习培养出来的。在汉语课堂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读准课文、读通课文、读熟课文。借助课文这个工具,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在教学中,没必要用大量时间进行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中心思想等繁琐分析与讲解,更没有必要让学生抄写这些内容,应把这些时间多用来让学生读书。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如采用富有感染力与形象性的语言,创设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使学生从美的语言情感中感觉到语言与内容相统一,产生心灵的共震,激发探究思维的生成。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引导教学过程。

(二)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写作兴趣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阅读面窄,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经常开展一些读课外书的活动。一味的课堂知识学习,会使学生感到疲惫,阅读可以有效的缓解学生的疲惫感,同时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写作积累。中职生思想已经较为成熟,迫切希望了解更多跟新的知识,加上课业的繁重,迫切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放松。阅读就是这样一种既可以学习知识,又可以放松精神的方法,教师可以选取适合于学生年龄段的数目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也可以利用作文课的时间,选择优秀美文让学生阅读,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并让学生互相评价。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让学生觉得新奇——可以读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可以和别的同学互相评价、互通有无;又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了见识,培养的写作的兴趣。

二、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中职语文教材的开发要重视突出职教特色,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即它是就业教育,学生的学习要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教材的设计应在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教材的职业化特色

教材的职业化应该在保证课文质量的同时,力求突出职教特色和专业特色。首先,普适性教材的选编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选用此类教材时除注重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外,还要注重加强人文性,注重对职业活动中必备的精神品质其次是专业性教材,要体现专业特点,在语文课中渗透专业思想,这种专业性教材的选编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以能力的训练与形成为目标,实现教材的综合化、模块化建设

中职学校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更实际、更复杂、更具综合性,教材内容更要接近职业生活和社会实际。语文的学习仅仅考虑识字、阅读、写作、口语等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还应当给各专业学生以相应的专业语文素质教育。语文基础知识部分以人文社会为主要综合内容,应用语文和文学鉴赏部分以相关专业为综合内容。以较宽厚的语文学科理论知识、体现能力训练与形成的主体教材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基础;以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为主要功能的辅助教材满足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1.写作方面:提倡实用性写作,培养从业技能,不过高要求创作性写作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业,语文等文化课教学是副业,副业应该为主业服务。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时候,中职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角度,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

2.口语交际方面:加强具有职业背景和导向的听说练习

由于许多少数民族中职生初中语文的基础不好,致使语文学习兴趣缺失,听说能力普遍低下,面对这种状况,简单介绍听说的基本知识,介绍交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几乎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1)认真倾听是美德,培养学生认真专注的倾听别人的讲话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更能够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成绩;(2)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会感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心理优势增强,胆子增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可谓一举两得。

三、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渗透

少数民族语文教育要关注各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和经济文化,以唤起学生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提高学习的兴趣。

(一)教材改革应重视地域性

地域性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世代耕耘经营、创造、演变的结果。地域性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当地人的生产和生活,使其深深烙上当地地域环境特征的印记。地域性通过社会生活、物质生活来影响教育,而且还通过地域文化心理给语文教育以重大影响。自然环境对一个民族的内部生活、文化形成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的性质都会产生影响。同一民族的人们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特有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特有的价值观念等等。生活于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而这一切都会影响语文教材的内容与形式。语文教材改革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域性,这是理解语文教育差异及多元性特点的前提。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季节气候、自然资源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俗礼仪、文化水平、风土人情等都是语文课程资源。少数民族比任何一个外来者都更加熟悉自己的发展限制、发展潜力及发展机会,如果在语文教育中,注意关注这些因素,势必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极大地促进语文教材改革的发展。

(二)语文教材的民族性应得到适度体现

语文教育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语文教材改革发展中应体现适度的民族性,语文教育应强调民族性,突出语文教育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应充分吸收各民族的民族民间文化。

语文教材应体现适度的民族性,也就是说学校语文教育除了要包含主流文化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内容之外,还应努力寻求各民族优秀民族文化与民间文学教育的切合点,注意对各民族文学中的优秀成果的吸纳和整合。少数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积极方面,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健康的精神方向,能够鼓舞人们,同时这些东西与各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具有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历史继承性。所以,在学校语文课程内容的构建中应给予其充分的重视,将这些成果引进学校、引入课堂,让学生广泛参与到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比如,将各民族民间工艺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之一,可以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既适应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能使学生的学习被社会认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有不少著名的民间艺术,如白族的扎染,苗族的蜡染,壮、傣族的织锦,阿昌族的刀具、银饰等,都是蜚声海内外的。将这些工艺作为民族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的内容,既能发扬民族文化,又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还能使学生学到一门技术,极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不论是等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对异族文化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语文教材民族性的适当体现不能狭隘地只针对本民族学生,而是应该让各民族学生都有接触其它民族文学的机会。应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各少数民族要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汉族也要吸收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且各少数民族之间也要不断地进行交流和学习,这样才能不断推进各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发展道路。所以,语文教材改革应特别重视地域性,同时体现适度的民族性。

四、教材改革中应把握的尺度

中职文化课教学课时有限,少数民族学生基础差,目前的语文教材在内容总量上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感到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有困难。控制内容总量,降低知识难度并不是降低中职文化课教学的整体水平,而是在教材的编排上控制容量,注重质量的提高。一方面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知识和职业生活必需的有关的内容,使课文成为学习的范例而非要掌握的内容,强调单元主旨,引导教师使用单元教学法等新教法。另一方面适当降低知识难度,以必需与够用为原则,摒弃那些与中职生实际需要关系不大的语言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知识,保留对中职生语文能力提高确实有用的内容。

第6篇

1.1根据所教的专业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中职语文教学与普通语文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基础模块之外,还包括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而中职语文教材并未根据专业这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置安排,因此这种“统一式”的教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突出学生的专业内容。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学会适当的取舍,对于不符合本专业学生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是突出专业的特色,在平时的课堂当中老师应注意着重突出这一点,以实用为主对于教材中不合理的设计可以直接跳过并加入自己根据学生专业安排的新内容。中职教育所涉及到的专业过于广泛,教育部门所制定的教材难以协调所有专业,因此老师的自主灵活性应适当的发挥,保证语文课堂的实用性和专业性。

1.2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以老师作为学习的中心,学生根据老师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跟随老师的步伐。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而这也是语文教育无法实现与专业相结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强调学生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学生选择专业的依据,学生为了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必须激发自己的潜能,找准自己的方向。而老师就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学与专业的结合。

1.3重视中职语文教学的作用

目前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语文不受到重视,不论是在普通教育当中还是在职业教育当中,而这种现象的存在为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道路又增添了一道障碍。抛开普通教育不说,中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学会一技之长,能够将自己的专业运用到生活中,因此语文教学的作用是其他的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证明语文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而要提高语文的教学地位,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将语文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从行动上让学生加强对语文的重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基本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2.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意义

2.1实现职教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与普通教育当中着重培养基础知识和能力相比,职业教育更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而通过语文教学与专业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社会,构建清晰明了的知识框架,今后一旦走入社会能够学有所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目前的教育体制而言,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轨,学生空有一身丰富的理论知识,却没有动手的能力,这样的“书呆子”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注定将要被淘汰。而如果实现了语文教学与专业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成为实用型的人才。

2.2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提高职教的地位

在我国的教育制度当中,职教一直不受重视,关键原因之一在于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职教所培养出来的真正的人才比较少。因此职教的地位比较低。而若想改变这种局面首先就必须发挥职教对社会的作用,培养出真正的人才。通过教学与专业的结合,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进而推动职业教育走上正轨,提高职业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的地位。就目前而言,想要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并驾齐驱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渐改变人们对职教的看法,让其真正发挥作用。

2.3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第7篇

[关键词]人文教育;中职政治;教学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旨在促进受教育者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通过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达到人性境界的提升: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还要善待自然,充分理解人生的意义,并把人生意义升华和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具体表现为追求自己的身心健康、人格完美、与他人和环境和谐相处、为社会与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把人文教育视为人性教育,首先是指教育的目的是完善人性,即使人先“成人”,再“成才”,而不是“成器”。关于“成人”的教育有着不同的要求:最低要求是使人成为人;较高要求是使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之人;最高要求是使人成为一个完美之人,这当然是一种理想追求。人性中有善也有恶,还有境界高低的不同,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脱离只讲物质不讲精神的低级趣味,弃恶扬善,做一个高尚之人,不断走向完美。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人”的教育被忽略,人力的教育成为时尚,人们逐渐忘掉了教育的根本,忘掉了人的灵魂。我们应当把被肢解成专业教育与“人”的教育两部分的教育整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否则我们的专业教育很难成功,因为不会做人,做事也不会长远。学会做人与做事都是教育的目的,缺一不可,学会做人更是做事的基础。究根到底,人文教育教人“做人”,专业教育教人“做事”,只有把两种教育结合起来,才会教育出完整的人,才能造就幸福的个人人生与和谐的人类社会。把人文教育视为人性教育,其次是指教育目的的达成过程应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要符合人的身心特点。它是通过文化知识的滋养、文化氛围的陶冶和人生实践的体验而达成的。知识学习是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起着基础作用,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人文教育涉及人类文化的知识领域非常广,不仅限于人文学科,而且包括人类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里所沉淀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与认识自我的思想精华,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智慧的启迪与心灵的撞击,而且所有这些,都要透过其层层外壳而深入内核去吸取其中的精神养分。所以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教学都包含着人文教育,其中,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类学科的人文教育作用更为直接,更为凸显,应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不管哪种知识的学习,都是为完善人的,都要把做人与做事统一起来。知识的学习方法与过程必须符合人的智力技能发展与精神境界提升的规律,死记硬背人文知识绝非人文教育之道,因为这样获得的知识不能激发人的情感,从而不能内化为信念,所以就谈不上人文精神的形成及外化行动。

二、中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生进入社会后,既要为企业服务,也要对社会负责,这两个角色都离不开一定的人文精神。作为企业员工,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与语言沟通能力,还需要较强的敬业精神、协作精神等;作为社会公民则需要融洽的社会关系,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具有社会公德是对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企业和社会的这些要求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文精神之上。如果中职教育只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和技术性教育,忽视对中职生的人文教育,就使得中职生走入社会后,只会在工作岗位上操作机器,并没有成长为完善的人。没有完善人格的中职生,就没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能力,就不会有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社会的贡献也将是非常有限的,甚至会影响到他个人的生活幸福。总之,对中职生实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关系到个人工作生活的顺畅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中职政治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中职人文教育需通过多途径、多方面的努力来开展,如校园环境氛围的熏陶、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体验,政治教学则是中职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因为政治是重要的中职德育课程,中职政治教材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都属于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综合性强,所涉知识面广。这些学科所包含的人文知识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内容,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没有人文知识的学习,人文教育就是空谈,无所依附。政治教学所包含的人文知识很重要,但这些人文知识的传授方法更重要。要提高中职政治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就应改变我国现行“填鸭式”的政治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中职政治教学,我摸索出几个有效的政治教学原则与方法来渗透人文教育。(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身教。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保障。老师注意自身言行,时刻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要求自己,心怀对学生的关爱与赏识,追求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特别要注意帮助中职生从中考的失利中重建信心,加强对他们学习方法的引导,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进行专业学习,迎接美好的就业前景。老师的自律与宽容、尊重与关爱对学生都是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人文教育。(二)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课堂的主体应是学生,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问题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都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意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热情。(三)开设课前三分钟的学生演讲活动。课前三分钟让一个学生上台自选题材来演讲,讲故事或新闻、阐述名言、分享自身经历或心里话等,虽然时间短,但可达到多方面的人文教育效果。如,增强老师对学生及学生对学生的了解,增长学生的见闻与时事感,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是非判断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仪态礼节修养,还能融洽课堂气氛和调动学习兴趣。(四)创设启迪思维、引发兴趣的课堂导入。好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或兴趣,为知识的学习打下心理基础,让学生乐于学习。如,案例分析导入、故事导入、音乐导入、生活情景导入等都能为知识的学习营造积极、轻松的心理氛围。(五)运用多媒体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受。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信息为一体,有着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丰富、生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心情感,从而取得更好的人文教育效果。(六)实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是各学科都应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体现着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性和化抽象为具体的认知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对政治教学尤为重要。因为通过政治教学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人文精神对学生的生活有着根本性和全面性的影响,而政治理论又较枯燥,只有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图景来阐述理论,挖掘理论对现实的指导运用作用,学生才能体会到生活时事与历史风云其实都内含着政治理论依据,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采用专题教学是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的有效方式。专题教学是在对教材内容全面、系统把握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特点和社会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将教材知识点用专题的形式贯穿起来,重在每个专题内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对学生思想困惑问题的回答,因为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所以更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作者:谭素桂 胡星星 单位: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