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数学应用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26 16:03:08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数学应用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中数学应用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在高中数学活动课中的教学实验,总结出两种高中数学活动课教学模式:数学探究实验活动课模式和数学小组讨论汇报活动课模式,并分别给出操作程序及操作建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等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所谓“意义建构”就是学习者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即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意义建构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而对知识的自主“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也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建构主义教学有一定的模式,统整不同派别的建构主义观点,其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景意义”引发的“情境性教学模式”,“协作与会话”引发的“抛锚式教学模式”,“意义与经验”引发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和“自主与反省”引发的“随机进人教学模式”tl]。2002年,笔者被南京市教育局选派赴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学习,每周前往布里斯班州立高中听课,最吸引我的就是他们课堂教学采用的建构主义观点下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活动教学(Activites)。如通过测量自己手臂尺骨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来推断是谁杀了古猛玛象,通过一盒MM糖豆而展开的有关面积、体积、概率统计的有关运算等。实际上,在1991年颁布的澳大利亚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每一个教学内容均附加了可操作的相关活动例子,以便教师选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对我国中学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即将全面推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把建构主义思想贯穿其中。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而是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其中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这些要求体现了建构主义“在活动中学习”的精髓。

本文在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及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国外考察和多年的实践探索,根据我国国情,总结出两种高中数学活动课的新的教学模式:数学探究实验活动课模式和数学小组讨论汇报活动课模式。

一、数学实验活动课模式

本模式的理论基础,融建构主义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为一体,在教学顺序上体现人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数学实验操作,感悟和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并在活动中使新的数学知识与原有的数学知识不断沟通,归纳总结形成具有一定整体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知识块”,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使知识结构拓展和延伸,达到意义建构。

本模式的操作程序可描述如下:

选题准备*实验操作*观察感悟*归纳建构*拓展交流

上述操作程序的操作说明和建议如下:

1、选题准备阶段:选择适合动手实验的题材,使学生有兴趣、有可能动手操作又能达到教学目的,是数学实验活动课成功的关键。实验题材主要从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选择,大体有如下几类:测量验证类(如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大小,推证正弦定理等)、作图发现类(如椭圆的扁圆程度与离心率等)、统计归纳类(如几何概型的投针实验)等,笔者还曾尝试让学生通过“试误”类比产生新概念的实验活动课。另外,前已述及,澳大利亚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附有可操作的相关活动例子,所以还可从国外数学教材中选用。选题确定之后,教师除作好实验设计外还要计划实验材料的准备。

2、实验操作阶段:在建构主义的活动课堂上,教师要把主角地位让给学生,但一定要当好设计师和引导者,学生在课堂上既要充分活动,又不能过于发散。

3、观察感悟阶段:这是学生从动手操作活动的层面深人到思维活动层面的阶段,是数学活动课的核心环节。在给学生充足的思维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教师应给以适当的点评,要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鼓励直觉思维,这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数学规律方面,将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归纳建构阶段:这阶段从特殊到一般,从部分到总体,让学生体会数学概念和定理的由来,掌握研究数学的一般方法。当学生的假设被推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新提出假设,当学生的假设被证实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概括结论,将证实的结论上升为概念或定理。

5、拓展交流阶段:即我们常说的运用和反馈阶段。在实验活动课上,师生互动交流和生生互动交流,贯彻始终。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获得他人的认可,得到老师的鼓励。老师有意识地将本题材发现的方法从方法论角度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培养学生钻研数学的精神和表达数学的能力。

二、数学小组汇报活动课模式

本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基础,对于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或者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理解,或者他们各自可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本模式先经过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再运用班级汇报的形式,各人把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有关信息表达出来,最后经过比较、组合和融合,就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使大家都有收获。

本模式的操作程序可表述如下:

明确问题*自由分组*分工合作*成果汇报*讨论评价

上述操作程序的操作说明和建议如下:

1、明确问题阶段:教师结合本课程教学计划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适合本模式的主题。提出课题后,必要时,教师可列举围绕主题开展的活动要点及与主题有关的数学知识,供学生参考。笔者曾选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中关于统计和概率知识应用的探究拓展题,该课题是以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跳舞的小人》及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小说《金甲虫》中利用英语字母使用频率破案引出的,要求学生从网上找若干篇英文文章,用计算机统计26个英文字母出现的频率并由此估计它们在英文文章中出现的概率。我在所任教的高一班级就此问题组织了分组讨论研究,并请其中的三个小组进行了全班汇报讨论,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2、自由分组阶段:学生在了解教师所选主题以及相应的活动要点后,自由结合成研究小组。教师一般不干涉学生的自由分组,但可在每组人数上加以控制,必要时可征求学生意见后进行微调。

3、分工合作阶段: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根据活动任务,制定活动流程,分工合作开展研究。在这一阶段,学生是探究者、合作者,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观察者,当然也可以是参与者。当教师观察到某小组无法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活动时,应该给予一定的策略性支持。

4、成果汇报阶段:这是学生呈现、反思评价活动成果的阶段。这里允许学生用各种可能的表达方式展现相应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向大家汇报研究成果,是小组讨论汇报课的主要表现形式。

5、讨论评价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学生个人对自己研究内容和表现的反思,学生之间通过相互评价达到再认识,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给予正面肯定以及教师通过设计评价表或问卷收集学生的意见,学生记录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感悟及研究结论等。

第2篇

论文摘要: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在高中数学活动课中的教学实验,总结出两种高中数学活动课教学模式:数学探究实验活动课模式和数学小组讨论汇报活动课模式,并分别给出操作程序及操作建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等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所谓“意义建构”就是学习者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即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意义建构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而对知识的自主“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也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建构主义教学有一定的模式,统整不同派别的建构主义观点,其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景意义”引发的“情境性教学模式”,“协作与会话”引发的“抛锚式教学模式”,“意义与经验”引发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和“自主与反省”引发的“随机进人教学模式”tl]。2002年,笔者被南京市教育局选派赴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学习,每周前往布里斯班州立高中听课,最吸引我的就是他们课堂教学采用的建构主义观点下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活动教学(Activites)。如通过测量自己手臂尺骨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来推断是谁杀了古猛玛象,通过一盒M&M糖豆而展开的有关面积、体积、概率统计的有关运算等。实际上,在1991年颁布的澳大利亚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每一个教学内容均附加了可操作的相关活动例子,以便教师选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对我国中学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即将全面推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把建构主义思想贯穿其中。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而是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其中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这些要求体现了建构主义“在活动中学习”的精髓。

本文在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及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国外考察和多年的实践探索,根据我国国情,总结出两种高中数学活动课的新的教学模式:数学探究实验活动课模式和数学小组讨论汇报活动课模式。

一、数学实验活动课模式

本模式的理论基础,融建构主义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为一体,在教学顺序上体现人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数学实验操作,感悟和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并在活动中使新的数学知识与原有的数学知识不断沟通,归纳总结形成具有一定整体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知识块”,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使知识结构拓展和延伸,达到意义建构。

本模式的操作程序可描述如下:

选题准备*实验操作*观察感悟*归纳建构*拓展交流

上述操作程序的操作说明和建议如下:

1.选题准备阶段:选择适合动手实验的题材,使学生有兴趣、有可能动手操作又能达到教学目的,是数学实验活动课成功的关键。实验题材主要从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选择,大体有如下几类:测量验证类(如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大小,推证正弦定理等)、作图发现类(如椭圆的扁圆程度与离心率等)、统计归纳类(如几何概型的投针实验)等,笔者还曾尝试让学生通过“试误”类比产生新概念的实验活动课。另外,前已述及,澳大利亚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附有可操作的相关活动例子,所以还可从国外数学教材中选用。选题确定之后,教师除作好实验设计外还要计划实验材料的准备。

2.实验操作阶段:在建构主义的活动课堂上,教师要把主角地位让给学生,但一定要当好设计师和引导者,学生在课堂上既要充分活动,又不能过于发散。

3.观察感悟阶段:这是学生从动手操作活动的层面深人到思维活动层面的阶段,是数学活动课的核心环节。在给学生充足的思维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教师应给以适当的点评,要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鼓励直觉思维,这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数学规律方面,将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归纳建构阶段:这阶段从特殊到一般,从部分到总体,让学生体会数学概念和定理的由来,掌握研究数学的一般方法。当学生的假设被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新提出假设,当学生的假设被证实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概括结论,将证实的结论上升为概念或定理。

5.拓展交流阶段:即我们常说的运用和反馈阶段。在实验活动课上,师生互动交流和生生互动交流,贯彻始终。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获得他人的认可,得到老师的鼓励。老师有意识地将本题材发现的方法从方法论角度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培养学生钻研数学的精神和表达数学的能力。

二、数学小组汇报活动课模式

本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基础,对于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或者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理解,或者他们各自可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本模式先经过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再运用班级汇报的形式,各人把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有关信息表达出来,最后经过比较、组合和融合,就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使大家都有收获。

本模式的操作程序可表述如下:

明确问题*自由分组*分工合作*成果汇报*讨论评价

上述操作程序的操作说明和建议如下:

1.明确问题阶段:教师结合本课程教学计划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适合本模式的主题。提出课题后,必要时,教师可列举围绕主题开展的活动要点及与主题有关的数学知识,供学生参考。笔者曾选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中关于统计和概率知识应用的探究拓展题,该课题是以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跳舞的小人》及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小说《金甲虫》中利用英语字母使用频率破案引出的,要求学生从网上找若干篇英文文章,用计算机统计26个英文字母出现的频率并由此估计它们在英文文章中出现的概率。我在所任教的高一班级就此问题组织了分组讨论研究,并请其中的三个小组进行了全班汇报讨论,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2.自由分组阶段:学生在了解教师所选主题以及相应的活动要点后,自由结合成研究小组。教师一般不干涉学生的自由分组,但可在每组人数上加以控制,必要时可征求学生意见后进行微调。

3.分工合作阶段: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根据活动任务,制定活动流程,分工合作开展研究。在这一阶段,学生是探究者、合作者,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观察者,当然也可以是参与者。当教师观察到某小组无法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活动时,应该给予一定的策略性支持。

4.成果汇报阶段:这是学生呈现、反思评价活动成果的阶段。这里允许学生用各种可能的表达方式展现相应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向大家汇报研究成果,是小组讨论汇报课的主要表现形式。

5.讨论评价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学生个人对自己研究内容和表现的反思,学生之间通过相互评价达到再认识,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给予正面肯定以及教师通过设计评价表或问卷收集学生的意见,学生记录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感悟及研究结论等。

第3篇

应用能力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数学后,能发挥其所学,能够学以致用把数学应用于生活之中。其本质是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形成会用数学的意识。

2、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2.1从教师做起,改变教育观点,增强教育意识

知识从掌握到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数学教师应该重视中学数学应用的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加强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2引入概念教学,挖掘数学现实背景

数学概念都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大多数有着学生熟悉的实际背景。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得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他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兴趣。如在介绍“映射的概念”内容时,学生对这一概念感到很抽象,教学时可以举“纽扣对应”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衬衫胸前的纽扣,每粒纽扣配一个扣眼,这类似于一次函数,符合“一一对应”关系;左右袖上各有纽扣两粒,扣眼一个,这类似于对应中的“多对一”关系。再如在进行概率教学时,可设置问题:“全班有56个学生,有没有同学生日在同一天?”使抽像知识变的亲切易懂学生会有“原来如此”的感觉。因为这些例子是学生在现实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新知识也就很容易建立在他们已有知识基础上,从而使学生主动性充分发挥。

2.3丰富现实情景,实现数学实用价值

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如在讲解等比数列求和时,可编拟一些银行利息(单利、复利)进行引入,通过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现实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立足于实际需要去寻求知识,向学生渗透用数学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再如集合与简易逻辑以运动会参赛人数的计算问题引入;数列以一个关于国际象棋的传说故事引入;又如指数函数引入:某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且结合每章后开设的研究性课题和阅读材料,如数列中的阅读材料“有关储蓄的计算”和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等,就是为了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需要。再如在讲授“向量的加法”时,可利用学生对足球的热爱,将一只足球带入教室。还没有引导,学生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然后在讲桌上分别放三枝粉笔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上,把足球分别从A点直接滚动到C点,和从A到B再到C点,学生观察到足球由A点到B再到C点的效果与由A直接到C是一样的,紧接着教师用向量去解释,学生乐于接受,便可以借着这个时机进行新课。

2.4拓宽检测形式,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作业或检测的手段也应该多元化、生活化。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进行一些小调查,写小论文等,培养学生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时,设计在围棋格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颗绿豆,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绿豆,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绿豆,在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绿豆,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的绿豆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绿豆数的2倍,直到最后一个格子,那么一共有多少颗绿豆呢?通过这样有趣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对数列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奠定了学生以应用意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讲完等比数列后,举这样一例:“某人准备购买一套商品房,打算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贷款15万。经了解,现有商业贷款和住房公积金贷款方式两种,并且每种又有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方式。此人月收入3000左右,若每月还款不超过收入的70%,则以什么方式分期付款,并贷款多少年合算?”让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单位,先了解各自利率,提出问题并进行数学探究。虽然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后计算出的结果可能不够准确,但在这个活动中却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让他们学会了亲密合作,知道怎样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应用意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培养。

第4篇

(一)教学分层

学生分层之后,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和数学水平的不同,制定针对各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和内容要具体,把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考虑进去。教学目标可以划分为多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的目标不一样。针对A层次的学生,数学教师要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并能够提出问题;对B层次的学生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理解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综合问题;对C层次的学生则引导他们掌握知识重点,能运用基础知识解答简单题目。

(二)任务分层

新课改要求现代高中数学教育要重视实践性,其课后作业和练习则逐渐被忽视。在分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大纲要求适当布置课后作业。针对C层次的学生,只布置一些简单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对于B层次的学生布置常见的难点题目,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而对于A层次的学生则布置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题目。

(三)评价分层

以往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仅以成绩的高低作为唯一判定标准,由于教育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评价标准的片面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的方式应该多元化、综合化。教师评价学生时,要全面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学习态度等各种因素,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数学教师要依据三个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目标,然后在同一层次上进行比较。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同一层次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进步,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进行分层次评价可以促使A层次的学生争取更好的成绩,增强B、C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实现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进步的理想。

(四)辅导分层

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也采用分层的方法,属于高层学生的问题,其他两层的学生则不用解答。此时,教师可以安排他们做自己层次的习题,等到他们数学能力提高,进入上一层次,要求也就相对提高。另外,安排高层次的学生辅导低层次学生的学习,既有助于高层次学生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使下一层学生解决了学习上的困难。

第5篇

关键词:思维三元理论、高中数学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复杂多变的社会对人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强烈呼唤学校教育学科教学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学习和思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应该在思维活动中学习,并且也学习思维本身。斯腾伯格的思维三元理论为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一、斯腾伯格的思维三元理论

思维三元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腾伯格提出的,根据思维三元理论,思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分析性思维涉及分析、判断、评价、比较、对比和检验等能力,创造性思维包含创造、发现、生成、想象和假设等能力,实用性思维涵盖实践、使用、运用和实现等能力。这三种思维能力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很重要,其实,每个人的思维都是分析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思维按不同比例合成的产物。擅长于分析性思维的人善于解决熟悉的问题,通常是学术性问题;强于创造性思维的人善于解决相对新奇的问题,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采用独特的策略解决问题;长于实用性思维的人则善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要求。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具备三种思维模式的综合思维的人才,而不是仅仅重视其中某一种。当然,对于最具智慧的人,并不需要在这三种类型的思维模式上都具有非常高的水平。真实生活中的聪明意味着能够最大限度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而不是必须符合其他任何人对聪明所抱有的刻板定义。

思维三元理论不同于传统智力理论,传统智力理论侧重于学业智力的发展,重视分析性思维,强调学生在学校中的智力发展和成绩表现,而思维三元理论不仅强调IQ式的智力,同时强调情境性智力,情境性智力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从中获得有用资源的能力。思维三元理论认为脱离情境考察智力是不正确的,有时会的出极端错误的结论,在现实生活中实用性思维能力非常重要,但在学校中却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因此思维三元理论强调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协调发展,健全人格完善智力。

思维三元理论也不同于多重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详细阐述了天赋的领域,而且在应用上,多重智力理论强调这些领域(如音乐的和身体动觉的)应该融入学校课程;而思维三元理论详细阐述了人类知识的用途,即为了分析的、创造的或实用的目的,思维三元理论可以应用在所有的学科和领域。当然,这两大理论也并不抵触,两者往往被结合起来研究。

二、应用思维三元理论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1、传统智力理论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首先,传统智力理论内涵过于狭窄,把智力局限于学业智力,把思维局限于分析性思维,同时传统教育理念下把数学视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工具性学科,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因此,数学教学与评价包括考试,侧重于分析性思维能力培养及测试,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实际工作也同样需要甚至更需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应用性思维能力。其次,传统智力理论下数学教学忽略了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数学跟现实不在于空间上的距离,更在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的距离。比如,数学教学中的题目是结构良好的问题,而实际工作生活中真正的问题大多是结构不良的问题。所谓结构良好的问题,就是可以清晰而具体地列出一步步的解决方案,而在现实生活中,结构不良的问题则是无法列出这些具体步骤的,解题条件是复杂的,答案未必是唯一的。一个人适应解决结构良好的问题,未必适应解决实际生活中结构不良的问题。

可见,传统智力理论下的数学教学现状总的缺陷就在于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忽视思维能力的平衡性。分析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应用性思维能力各有各的用处,不能相互替代,却可相互促进。每个人所具有的这三种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人强于分析性思维能力,弱于创造性思维能力或应用性思维能力,有人却相反。过分关注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评价,而忽略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应用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评价,造成分析性思维能力强而创造性思维能力或应用性思维能力弱的学生在学校中得宠而在实际生活中失宠,创造性思维能力强或应用性思维能力强而分折性思维能力弱的学生在学校中失宠而在社会上出类拔萃,这样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2、高中数学新课标的要求

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因为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学生的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理性思维能力恰是一个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体现“以学生为本”“贴近生活实际”的现实要求,努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教学,应当是适合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了解和掌握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应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应对未来学生从事任何事业都有用。“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首先要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样的数学无论是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指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积累,每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个学生在思维教学中在三种思维能力上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三元理论的实践

1、数学思维技巧的培养

根据思维三元理论,每种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的思维获得全面的发展。当教学和评价着重分析性能力时,就要引导学生比较和对比,分析,评价,批评,问题为什么,解释为什么,解释起因,或者评价假设。当教学和评价强调创造性能力时,就要引导学生创造,发明,想象,设计,展示,假设或预测。当教学和评价强调实用性能力时,就要引导学生应用,使用工具,实践,运用,展示在真实世界中的情形。但不管三种思维过程如何高级和复杂,其背后的思维技巧只有一套。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策略,都必须从七个学习技巧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是问题的确定,在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要确定问题的存在,还要定义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数学测验中,答错的学生经常是因为他们确定的问题并不是题目中所包含的问题,而干扰选项却是这些错误问题的正确答案,于是他们按自己界定的问题选择了这些选项,于是答错了题目。二是程序的选择,要想顺利地解决一个问题,必须选择或找出一套适当的程序。学生首先必须确定从哪些地方可能找到与主题有关的信息,并排除那些无关的信息,再分析各种信息的可信度等。学生为了解答测验问题,必须选择恰当的步骤,以便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三是信息的表征,运用智力解决问题的时候,个体必须把信息表述为有意义的形式,这种表述可以是内部的(在头脑中),也可以是外部(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如果对信息进行了有效的外部表征,经常会提高问题的解决速度,比如在解数学题时画图,仅用符号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四是策略的形成,在选择程序和表征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形成一些策略,策略按照信息进行表征的先后,把一个个程序按顺序排列起来,形成步骤。如果步骤缺乏效率,那么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会影响最终的成果。在数学测验中,运用普通的策略也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花的时间就长了,要是稍微马虎一点,最后是对是错还说不定。聪明的学生会用一些创新性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但要找到这些创新性策略,考生必须花很多时间在策略的选择上,而不是脑子里冒出一个策略,就盲目地采纳这个策略开始答题。五是资源的分配,在实际解决问题时,时间与资源都是有限的。执行任务时,最重要的决策就是决定如何恰到好处地把时间分配给各个部分。时间分配得不合理,本来会很优秀的成果最终会变的平淡无奇。六是问题解决的监控,解决问题的进程中,我们必须随时留意:已经完成了什么、正在做什么和还有什么没做。七是问题解决的评价,它包括能够觉察反馈,并且把反馈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执行任务时,经常会遇到各种来源的反馈,包括内部的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外部的他们的看法。能觉察反馈,个体才有改进其工作和学习的可能。

2、创设情境,在用中学,学以致用

思维三元理论非常重视情境的作用,强调在情境中培养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促进思维的教学策略有很多种,可以采用照本宣科策略,或采取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或采用最适合培养思维的对话策略。这些教学策略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风格的教师和不同的学生,只要适当,每一种策略都是教学的好方法。但有一点不可忽视,培养思维最好的策略必然是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现实的问题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自如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用中学,学以致用,这是思维教学的一大目的,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大宗旨。

(1)创设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现实应用之间的关系,解决数学在哪里,数学是什么,数学有啥用的问题。数学内容通过问题情景引入,强调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数学的运用,从传统上数学课程内容的终端,一下子置换到了起点。以前是把知识学完了再应用,现在是通过用来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创设情境,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发展与数学课程之间、现代数学进展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第6篇

视觉思维的应用,可以从很多不同的方面展开.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这是让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够更加夯实的一种方式.高中数学课程中涵盖的知识点比较丰富,几何部分和代数部分的难度都在逐渐加大.重要的是,两个部分间的融合与衔接越来越多,数形结合的问题在课本中非常普遍.要想让学生处理好这类问题,对于学生的抽象知识的理解与获知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可以深化对于学生视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对于各种数学图形以及图形中反映出的数字关系有更好的认知.这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地将抽象知识实现转换,并且能够使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运用视觉思维理论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将视觉思维理论渗透至学生的学习中.高中数学研究了集合、函数、几何以及代数等内容,运用视觉思维,能够让高中学生把逻辑思维与视觉意识联系在一起,在结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视觉图形与意向效果,对抽象性数学知识进行理解.例如,在讲“函数”时,函数图形起着重要的作用,函数图形可以帮助高中生加深对函数相关概念的理解与认识.这是视觉思维的一种典型应用.教师要深化对于学生视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于知识的获知,并且让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得到良好构建.

二、引导学生构建自身视觉意向体系

要想让学生形成自身的视觉思维能力,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构建自身的视觉意向体系.视觉意向体系的形成首先是基于学生对于相关的基础知识有良好的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灵活地应用这些内容,并且透过数与形的结合与转换来高效地处理各类实际问题.学生如果能够形成比较完善的视觉意向体系,不仅证明学生对于相关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掌握,也体现了学生对于数形结合思想有很好的认识,并且是学生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一种体现.教师要深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视觉意向体系很有帮助.例如,在讲“抛物线”时,教师需要画出不同抛物线图,并假设已知其中某两点的数值,让学生写出其抛物线公式.在此过程中,学生要理解什么是焦点弦、怎样利用韦达定理以及怎样计算抛物线的弦长、弦的斜率以及弦的中点等.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利用相应的数学规律,对问题加以研究,针对不同抛物线有不同的几何性质.这些都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对于这些知识的良好掌握,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视觉意向体系,并且逐渐提升学生解决各类综合程度较高的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深化学生的视觉思维应用能力

第7篇

1集合中的数形结合的解题应用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集合中的数集与点集则是研究的主体。在解题中运用数轴、韦恩图等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提高数学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助我们对集合的充分理解与分析。

例如:全集I={(x,y)|x,y∈R},则集合M={(x,y)|=1},N={(x,y)|y≠x+1},而Ci(M∪N):

A、(1,2)B、{(x,y)|y=x+1}C、ØD、{(1,2)}

在本题中,通过分析可得,各个集合的元素都是“点”,运用数形结合则能有效的将此题解决。

解:通过题目,我们可以了解M的集合属于主线y=x+1,并且在直线上面将(1,2)这一点去掉的集合,而集合N则是属于除去了(1,2)点以外的整个平面上的点的构成,所以Ci(M∪N)={(1,2)},所以本题的答案是D。

笔者认为,在本题中,主要是需要弄懂各个集合中的元素。是属于函数自变量、因变量还是曲线上的点。而答案中的A表示的不是集合,而表示的是元素,很多学生都会误选A。集合的运算的结果表示的也应该是集合,而不是表示的元素。

2函数中的数形结合的解题应用

如果说数与形取得结合的纽带是坐标系,那笔者认为函数的图像则是数直观形象的反映。二次函数、幂函数等相应的函数都有与之对应的图像。当我们遇到了一个新函数,首先应当画出对应的函数图像,并且留意其图像,观察是否存在特殊点,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相关性质。

2.1函数不等式与数形相结合

例如:试解函数不等式x,通过不等式,设y1=,y2=x,通过设定y1,y2的可以通过函数图像表示为:其中的y1的曲线是以C(-2,0)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上半圆,y2的曲线I,Ⅲ两个象限角的平分线。

当y1=y2时,有一个交点即=x,从函数图像的观察来看,y1y2,能够得出次不等式的解集为{x|-5≤x≤y}

笔者认为,这一题也可以当做纯代数的题目来进行解答,但是数形结合方式的使用显然方便得多,而且数形结合的方式直观、一目了然,让学生避免了因为复杂的推理而进行的计算。

2.2函数方程与数形相结合

所谓的函数方程,在考试纲要上是找不到相应的考点的。因为函数方程所涉及到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函数方程只能当做一个具有指导性,并且附带有全局性的数学思想的一种方式。所以,对于高考中的此类试题都是跨板块、跨考点的一种较为深层的理解。

例如:sinx=lgx有多少个实数根()

A、1B、2C、3D、大于3

如下图中,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y1=sinx和y2=lgx的相应图象分析,当y1=y2=sinx,且小于等于1,如果X的取值大于10,那么两个函数就不具有交点,所以两图像要有交点,则只能去10以内的范围,在通过上图,我们不难看出,两图像只有三个交点,所以其实数根有3个,本题现在C。

笔者认为,本题看起来像方程式的解答,但实际涉及到的是函数的应用解决,使用高中阶段的代数方法是无法解决此题的。而在使用数式巧构函数模型的方法,解答此题就容易的多,本题也是一个体现数形结合有效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3向量中的数形结合的解题应用

向量是在高中数学中一个比较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向量能够有效的沟通几何、代数以及三角函数,有了向量的加入,全面改观了代数与几何的研究,如果说数形结合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思想,那么平面向量就是为数形结合铺平道路的前提。

4高中数学中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4.1“形”中觅“数”

高中的数学,例如在一个题中,图形已经存在或者比较容易就能画出图像,对于此类题目的解决,关键在于其数量的关系式,也就是将几何方面的问题代数化,运用数来辅助形,从而解决此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