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9 16:52:21

序论:在您撰写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行动研究;外语教学;合作型行动研究;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美,20世纪末传入我国,因其“亲民”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而受到一线教师和研究者的广泛青睐,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外语教学领域,自从王蔷教授的《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一书出版后,外语界掀起了一番行动研究热。业界普遍认为,行动研究在理论上为广大一线教师解决了科研高不可攀的难题,更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前景。然而,纵观有关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在其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些在概念和研究方法方面的模糊甚至偏颇的认识,导致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和研究方面举步维艰,踟蹰不前。

1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主要问题

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对概念的模糊认识、对研究方法的偏颇使用以及在研究内容上的简单重复。

1.1对行动研究概念的模糊认识

关于什么是行动研究,业界给出了多种定义。引用较多的定义有如下几条[1]。1)行动研究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研究,目的是改进行动的质量。(Elliott,1991)2)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探究形式,由社会活动或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施行,目的是提高他们所从事的社会事业或教育事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提升他们对实践工作理解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提高他们工作环境的合理性和正当性。(Kemmis&McTaggart,1982)3)行动研究是由参与者参与实施的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自我反思形式的探究,目的是改进实践。(McKernan,1991)早期的行动研究定义更多地关注行动研究的目的,而没有明确给出其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这导致了在教育研究领域,尤其是外语教学领域,对行动研究的认识有很大程度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从上述行动研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行动研究的核心词汇:参与、探究、反思、改进实践,其中“参与”是行动研究有别于其他研究的本质特征,是行动研究的基础和内在动力。然而在行动研究的实践中,教师们倾向于狭隘地理解“参与”,导致行动研究的质量不高。行动研究中的“参与”,不仅仅指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孤军奋战的研究,现在的理论界更倾向于“合作型的参与”,即教师与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行动研究中“参与”意即教师参与研究,使教师成为研究者(teachersasre⁃searchers),这是行动研究最吸引教师之处[2]。教师们认为自己不用再与校外研究者合作,自己就可以做研究了——“我的课堂我做主”。这一点从学术期刊的行动研究论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从王蔷教授主编的《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列举的行动研究报告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教师们几乎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了问题,然后自己制定行动方案,再进行行动,最后反思。在这种所谓的行动研究中,教师既是研究的设计者、实施者,又是研究的评估者。由此可见,这种行动研究报告或论文的质量不高,片面性较大,主观性较强,难以推广,当然也难以发表。这种狭隘的“参与观”导致了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科研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发展滞后。笔者统计了CNKI从1992年至2017年核心期刊刊载行动研究的论文篇数,共529篇,而与英语或外语教学有关的行动论文数量仅有72篇,可见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质量亟待提高。其实,行动研究的参与者不止教师本人,还应该包括其他教师同行、科研人员,甚至是学校的领导,这种行动研究被称作“合作型行动研究”[3]。合作进行研究可以避免教师的孤立感和无助感,更重要的是共同研究的课题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应用性,研究结果也更具推广价值。

1.2对行动研究方法的偏颇使用

行动研究的方法是什么?很多人会给出行动研究过程的答案。Kemmis和McTaggart[4]总结了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计划-实施-观察-反思的循环往复过程。在每一步骤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手段包括观察、访谈、问卷、反思、日志等。这种研究方法给人的印象是行动研究不需要像正规研究那样在设计、抽样、测量、统计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操作,只需注意观察学生的反馈,进行一下访谈,再撰写反思日志和研究报告即可。受博格[5]归纳的行动研究与正规研究的差异的影响,后来的行动研究者经常引用这些差异,作为行动研究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依据。博格认为行动研究与正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差异包括:行动研究者不需要具备专门的科研技能,普通的教育工作者都能进行行动研究;行动研究不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文献研究,只需对相关研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行动研究在样本的选择上不具代表性,只需选择自己的学生;行动研究在研究设计上不那么严格,在研究过程中可进行调整;行动研究的资料收集主要依靠观察、访谈或课堂测试;行动研究的数据分析既有量性的分析,又有质性的分析,没有严谨的分析手段和程序。外语教学相关文献也经常引用这些差别,导致很多外语教师误认为行动研究很容易操作,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在课堂上发现了一个问题,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了问题,改进了实践,就冠以行动研究之名,而不去考虑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这种对行动研究方法的偏颇认知,导致了行动研究在我国外语教学界遭到了质疑,其发展的脚步也日趋减缓。实际上,有研究者认为行动研究只是一种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列的一种研究类型,而非一种研究方法[6]。既然行动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类型,它除了有其自身的特点外,还应该具有科学研究的共同点,如研究的设计要科学严谨,文献综述要全面、翔实,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要科学可靠,研究的结论要有推广价值。只有做到这些,行动研究才有更大的使用价值,更有可持续性生命力,广大一线教师才能真正实现专业的长远发展。

1.3行动研究内容上的简单重复

正是由于很多教师或科研人员对行动研究概念的狭隘理解,对研究方法的偏颇使用,导致了研究内容上的简单重复。纵观各种行动研究的科研成果,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即在研究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7][8]。自从行动研究的概念传入我国以来,关于行动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层出不穷,然而,透过繁华的表层,研究者发现,我国学术期刊上外语行动研究的论文主要围绕理论和概念的宣传、研究模式介绍和探讨、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论述,这种文章充斥在学术期刊上,内容简单重复,水平不高,大有泛滥之势。而最能体现行动研究的实践意义的实证性文章却寥寥无几,如以“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为题的学术成果凤毛麟角。很多自称实证研究的学术论文也在研究的设计、样本的筛选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方面存在信度和效度的问题,缺乏实用价值,难以推广。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改进并发展实践。而我国外语教学界在行动研究方面的“重理论、轻实践”有悖于行动研究的本质,因而在实践层面乏善可陈,导致行动研究举步维艰,在某些时期甚至停滞不前。

2对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启示

鉴于上述行动研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外语教师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行动研究,使这一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方式得以发扬光大。首先,外语教师对行动研究概念的理解要灵活开放,不能僵化教条。广大教师尤其要具有合作的精神,与同事、其他学校的教师、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开展合作型研究,这样既可以扩展自己的研究视野,也可以避免因研究者个人参与度高而带来的主观性强的缺点。在全球化的形势下,在互联网的紧密连接中,协同是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其次,外语教师在研究方法上要保证行动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行动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在研究设计上要周密严谨,经得起理论和实践的检验。在行动研究的每个步骤,研究者都要有理论的支持,而非主观臆断。在数据的收集上要提供详尽的研究细节,包括研究背景的详细说明、数据呈现和收集的详细记录等。在数据的分析上要运用最新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及手段,使结果可信、可靠。相信在教育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在手机移动端支持随时随地学习的形势下,行动研究的每个步骤都能有大数据的支撑,保证研究方法的信度和效度。第三,希望核心期刊能够多给行动研究成果发表的机会。由于有些专家学者认为行动研究的论文不符合学术规范,不够科学、不够严谨,不具推广价值,很少给这种文章发表机会。在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希望学术期刊能够多多鼓励并支持行动研究,多给这种文章的发表机会,扩大行动研究的影响力。虽然我国行动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外语行动研究的发展更是滞后,但毋庸置疑,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各种课程改革中,行动研究是推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它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起来,对推动课程改革、促进教育理论的生成、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蔷,张虹.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2]McNiffJ.ActionResearch:PrinciplesandPractice[M].Lon⁃don:McmillanEducation,1988.

[3]MoralesM.Participatoryactionresearch(PA)cumactionre⁃search(AC)in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Aliteraturereview[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inEducationandScience.2016,2(1):156-165.

[4]KemmisS,McTarggartR.TheActionResearchPlanner[M].Victoria:DeakinUniversityPress,1982.

[5]BorgW.ApplyingEducationalResearch:APracticalGuide[M].London:Longman,1981.

[6]刘良华.行动研究:是什么与不是什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4):66-71.

[7]张文兰,郭小平.关于我国行动研究学术成果的分析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2):51-54.

第2篇

[摘 要] 大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策略在于: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惟理是尊的权威观、共同参与的角色观,提升素质和能力,努力成为学者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导师 ”型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应培养研究兴趣;转变角色,从“单纯的学习者” 转变为“反思型学习者”,从单纯的好奇的求知者转变为逐渐成熟的研究者,从课程的接收 者 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之一;掌握研究基本功;培养科研毅力、科研态度及科研合作意识。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大学研究性教学;教师;学生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学科领域、课程 内容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 合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与研究的有机结合)的教学。自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 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明确提出大学“要积极推动研究 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1]以来,研究性教学作为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 的举措、 贯彻创新教育理念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手段以及大学教学改革的亮点,正在各大学普遍实施。 如 何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为大学所关注,也值得深入研究。本文着重探讨大学师生实施研究 性教学的策略。

一、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之策略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 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2](P15),实施研究性教学也必须有教师 的参与 ,教师是研究性教学的主力军。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科研 意识和能力、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强烈的群体合作意识等。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1.树立新观念

教师树立新观念是研究性教学有效实施的前提。为了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应树立三 种观念:

(1)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世纪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学生发展 为本,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关注其 研究意识的增强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要将教学范式由 教授范式变为求知范式[3],变知识传递型教学为学习促进型教学[4];要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要更多地考虑怎样“教”才能促进“学”;要尊重学 生的多样化,保护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要以激发全体学生的潜质、潜能和潜智为目标,通 过研究性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惟理是尊的权威观。教育家韩愈曾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5]在 瞬息万变的现代信息社会里,教师并非知识的权威,学生的智慧和信息量完全有可能在某些 方面超越教师。因此,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 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某一权 威的不信任,要求其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 探究自身正在体验的一切。教师乐意帮助学生理 解 所给建议的意义, 乐于面对学生的质疑, 并与学生共同反思每个人所获得的心照不 宣的理解[6],让“学生自己,这个受教育的个人在他自己的教育中日益起着积极 主动的作用”[7](P154)。

(3)共同参与的角色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H.Merd)在 20 世纪 20 年代首先在社 会心理学中引入角色理论。“任何社会成员,只有准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 角色规范,获得相应的角色技巧并通过角色学习和角色适称,最后方能成为一名称职的社会 成员”[8]。为了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应扮演“师长”、“先学者”、“引 导者”、 “平等中的首席”、“职业的导师以及许多其他角色”[9],“从‘独奏者’的角 色过渡到 ‘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 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2](P136-137)。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促进者、组 织者与合作 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动员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并与学生共同探索、共同研究, 实现教学相长。

2.提升素质和能力

(1) 成为学者型教师。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职业本身就督促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 己, 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10]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11],教学工作 是一种知识工作 ,这种工作需要实践性知识(日常规范、程序、方法)和命题性知识(基于学科的理论和概 念、教学原则、特定情境的规定)联合起来使用[12]。心理学家也发现,知识在专 业工作绩 效中起核心作用[13]。伯曼等研究了有效专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并结论性地指出, 专业发展 应该主要深化教师的知识研究,从而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并发展变化[14]。为了 有效实施 研究性教学,教师要成为学者型教师,既要具有特定专业学科的内容知识与教育学科的内容 知识(给教师的知识),又要具有实践性知识(教师的知识),它们构成教师实践行为中的所有 知识和洞察力,指导教师在具体或特定情境中的行动[14]。

(2) 成为研究型教师。研究是教师应有的品质和生活。主持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改革的亨 利罗索夫斯基曾经说过,“大学水平的教学没有科研所提供的思想和灵感是难以进行的” [15]。雅斯贝尔斯也认为,“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 者才能带 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16]。将科学研究引入教育教学 ,正是研 究性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的特点之一。研究性教学需要的不是知识传授型教师,而是研究型 教师。一方面,教师要进行学科专业的科学研究。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位出色的研 究者,培养学生的科研习惯和科研能力需要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从而带领并指导 学生研究。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才能真正理解本学科或课程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把握住本 学科或课程的发展趋势,及时吸收本学科或课程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并适时地把学生引入本学科或课程的前沿,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实践。同时,教师根据自己 的科 研经验指导学生选择课题、寻找突破口、搜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等,在科研指导中激发学 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进行教学研究。美国前教育部长、 卡内基基金会主席、著名教育家博耶认为存在教学学术[17],大学教学具有学术 性,是一 种学术活动[18],在教学领域中,没有研究,就没有突破。“教师不只是别人研究 成果的消 费者,教师更应该成为研究者”[19]。为了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要善于像研 究学科那 样研究教学,将教学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要 在教的过程中,反思教学,提升教学学术水平,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3) 成为合作型教师。研究性教学过程是人际互动与合作的过程,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教 师之间的合作。教师既应是知识、体验、思想探索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又应是 学生学习与研究活动的合作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权利、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教师应 以平等 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研究中,这是其指导好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前提。同时,由于研 究 性教学打破了学科界限,学生围绕问题等进行学习、研究,问题来源多元化和问题解决复杂 化,多种学科知识在研究性教学的“问题解决”中交汇、融合,教师单独指导学生有一定难 度,因此教师间应实现由个体性教学向合作性教学转变,相互密切合作,提供支持,促进生 成,逐步提升合作性教学的能力。

(4) 成为“导师”型教师。有效推进研究性教学,教师应是学生学习与研究的导师而非“师 长” ,正如《学会生存》所指出的那样,“把教师称为‘师长’,这是越来越滥用名词。教师的 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 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7 ](P108)。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情感体验的培育者,研究性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 者和评 价者 。所谓学生学习情感体验的培育者是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运用移情和积极评价等方式 培养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情感体验、对研究的兴趣;所谓组织者是指教师在研究性教学的内容 、具体实施、评价等方面起到组织作用。所谓指导者是指教师在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各个阶段 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而非越俎代庖。所谓参与者是指教师在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中与 学 生一起进行研究,并在研究基础上进行反思和改进。所谓评价者是指教师通过研究性教学的 实施,对研究主题、对学生与教师的学习和探究进行正确的评价。总之,在研究性教学的过 程中,作为“导师”型的教师要对学生精心指导,这种指导是一种深层次、高水平的指导, 是启发诱导,使学生自己认识到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从而自己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与研究 任务。

(5) 成为课程资源开发设计者。研究性教学要求课程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和“开放性”, 教师 应将那些能产生“真实问题”和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或源自学生的生活实际、自然和 社 会领域,源自学科领域或者跨学科领域的问题作为课程资源,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将学生 引向科研前沿、实践领域。同时,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和多媒体的出现给课程资源的开发提 供了新的平台,教师因而应改变局限于“纸介质知识”的做法,将国外正在进行的热点研究 项目(网络主页)、研究技术报告、原型系统或软件工具、国外著名大学同类课程 的联机电子素材等作为课程的教学素材,使学生扩大视野,自己深化学习和研究。

在这方面,华中科技大学李元杰教授等在工科基础物理课程教学中做了有益探索,并逐渐形 成了较有特色且效 果明显的大学本科研究性教学的课程模式。其主要做法包括:一是重组传统教材内容: 以研 究方法为线索重组教学内容;其研究方法超越一般的数学方法而建立在信息科学的平台 上。二是根据各章节不同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特点,教学中有机穿插教师系统提要的讲授和 学 生自主学习、问题研究、论文写作等。三是将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 、 模块化技术全面引入教学中,除提供学习与研究的资料外,更重要的是虚拟物理现象,把抽 象的微分方程变成动态的物理现象,显示不同参数下各种动态的物理模型现象,并指导学生 用以研究各类在传统高数方法下看似复杂却真实的问题,实现了物理理论的数字模拟实验、 物理理论与实际现象的结合,实现了杨振宁博士所说的要学习有血有肉的物理,也实现了科 学研究方法现代化的训练目的。四是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 式研究 性学习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时自主选择。其教学效果明显:5年来,2 000多学生总 共完 成了10 000多个物理电子模型,1 000多篇研究论文,有的已正式发表[20-22]。

二、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之策略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关系表现为显性层面与隐性层面的不平衡[23] 。从显 性层面看 ,教学源起于教师的教,教的发起、调控、评价都面向学生“学”的活动。学生的发展、人 的创造性的传承是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的根本归宿。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教学的可 能性与进程,体现着教学的总体预想效果。同样,学生的参与是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前提。

1.激发培养研究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学生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学 生 不仅要保持已有的兴趣,而且要通过不断学习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尤其要重视培养自 己的研究兴趣。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大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的认识还很狭隘,认为研究性教学 就是进行科学研究,加上受枯燥、脱离实际等对研究性教学的负面消极看法的影 响,对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中的探索、研究缺乏兴趣。为了推进研究性教学,大学生应 认识到参与研究性教学既是挑战,又是生动而富有趣味的工作,应对研究性教学形成正确 的 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在研究性教学中体验研究的过程和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乐趣, 从而以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投入研究性教学。

2.转变角色

实施研究性教学,学生应该实现如下角色转变。

(1) 大学生应从“单纯的学习者”转变为“反思型学习者”。大学生要以“反思型学习者 ”身份参与研究性教学过程,不拘泥于教材、参考书和教师讲的内容,不唯书唯师,要敢于 “ 标新立异”,发挥求异思维;要超越教材、参考书和教师言说的思路、规则或框框,在大脑 中预留自省和批判空间,从广泛的层面上,从历史到现实的脉络中,与教师、教材和参考书 展开对话。

(2) 大学生应从单纯的、好奇的求知者转变为逐渐成熟的研究者。作为求知者的学生对于 知识持一种渴求和崇拜的态度,而作为研究者的学生对于知识则是持理性和审视的态度;作 为求知 者的学生是去“学”学问,而作为研究者的学生则是去“做”学问。求知者和研究者的差异 导致学习(研究)方式的根本差异。

(3) 大学生应从课程的接收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之一。在研究性教学中,学生不 应 是课程内容的被动接收者,单纯地复制课程或教学内容,而应是课程的开发者之一,参与课 程的生成与开发,同教师一起生成和开发课程或教学内容,共同探求新知,实现成长与发 展。

3.掌握研究基本功

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的研究基本功,主要包括知识准备、文献检索能力、实施研究能力、撰 写 论文(报告)能力等。在研究性教学中,知识的准备至关重要。知识准备是指通过各种方式 掌握研究所必需的知识,如发现与选择研究课题的知识、研究过程的知识、研究方法的知识 等。其中研究方法或方法论的知识尤其重要,因为没有方法或方法论的指导,整个研究就会失去 科学性,降低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自学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离不 开对信息和知识的收集、判断、选择和综合利用,而这些必须以文献检索能力为根基,因此 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必须培养文献检索能力。研究性教学中的文献检索能力即进行研究时 所需的搜集、分析、选择、利用资料的能力。实施研究是研究的重要阶段或具体工作,只有 实施研究、操作或实践,研究才能取得成果,因此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必须善于将课题研究 付诸实施。撰写论文(报告)是对整个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报。通过撰写论文(报告),学生 才能向外界展示研究的成果,为大家接受,进而在实际中推广应用。因此学生参与研究性教 学必须培养和掌握撰写论文(报告)的能力。 4.培养科研素质

研究性教学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所要求的学习方式有根本的区别,对学生是严 峻的挑战,学生要参与研究性教学,必须锻炼和培养科研素质。

(1) 培养科研毅力。学生的探索与研究工作不同于听专业教学实验课。在研究的过程中, 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试验的空间,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失败的精神。科学研究本 身就是对未知世 界的一种探索,试验失败是正常的,关键是鼓励学生寻找每一次失败的原因,不断地进行探 索,如此学生的科研韧性和毅力方能得到培养。

(2) 培养科研态度。在学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严谨的科研 态度,让学生懂得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和严密性,不能有弄虚作假的行为 ;同时要求学生应严肃认真地对待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对研究 结果必须认真分析,实事求是,不能草率地下结论。

(3) 培养科研合作意识。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会合 作是现代学习的重要途径。在笔者对指导科研的教师进行访谈时,不少教师谈到大学生不会 处理研究过 程中的合作问题,导致研究的失败。同时,也有大多数学生谈到从研究或科研活动中 学 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合作非常重要。研究性教学强调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通过相 互间平等对话和真诚合作,形成个体与个体之间彼此碰撞和相互交流的合作性学习氛围。对 参与研究性教学的大学生而言,应学会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容忍,学会表达自己的意 见、倾听和说服他人,学会合作制定、执行研究方案,掌握倾听、提问、述说、交流、操作 、评价等多项技能。

统而观之,以上笔者从两大方面论述了实施大学研究性教学的主要对策,也就是说,促进大 学研究性教学需要学生、教师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当然,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对策远不止 这些,如需要高校的重视与推动、社会的支持、家长的认可等,这些均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moe.edu.cn/edoas/website18/31/info139.37K 2008-5-28.

[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 科译.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Barr R et al. From teaching to learning-a new paradigm for undergraduateeducation[J].Change, 1995,(6):13-24.

[4]Kember,D& Gow,D. Orientation to teaching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qualityof student learning[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94,(1):58-73.

[5]韩愈.师说[A].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 79.216.

[6]谢登斌. 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3):71-76.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胡继飞, 郑晓蕙. 生物学教育心理学[M].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52 4.

[9](美)唐纳德肯尼迪. 学术责任[M]. 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78.

[10]李润洲. 专业化教师什么样[J].教育科学研究, 2004, (11): 18. [11]?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J].万勇译.外国教育 资料,1984,(4):1-5.

[12]D Thiessen.A skillful start to a teaching career:A matter of de velopingimpactful behaviors,reflective practices,or professional knowledge[J].Intern 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0,(5):515-537.

[13]R Glaser. Education and thinking: the role of knowledge[J].Americanpsychologist, 1994, (39):93-104.

[14]尼克温鲁普,等.教师知识和教学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1 ):21-38.

[15]Christopher Lucas.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A History[M].St. Marti n's Press,1994. 285.

[16][德]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上海: 三联书店, 1997. 152.

[17][美]欧内斯特博耶. 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 方彤译. 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78.

[18]姚利民,綦珊珊.论大学教学的学术性[J].高等理科教育,2005,(6):55-58.

[19]饶见维.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M].台北:岭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32 .

[20]?李元杰, 汤正新. 如何给工科学生讲分形物理——介绍华中科技大学非线性物理教 学改革之一[J].物理与工程, 2001, (3): 15-17.

[21]?李元杰, 汤正新. 授之工具、传之方法:建立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介绍华中科技大学非线性物理教学的改革之二[J].物理与工程, 2001, (4): 14-17 .

第3篇

关键字:儒家思想;师徒关系;研究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18-02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国家创新人才和为国家自主创新做出贡献的重要结合点,研究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力量。研究生与导师能否和谐相处,师生关系如何,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关于师生关系的表述

中国古代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主要是一种道德教育,《周礼》说: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师生关系发展成为一种道德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双方以道为中介,相互影响,通过各自对其自身行为意义的理解,使相互关系依照各自所体认的道德维持下去[1]。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流,师徒之间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有“天地君亲师”之说,使得教师代表着知识的权威,成为了道德的化身。古代教育家把尊师重道作为学生的基本行为准则,把师道尊严作为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形成了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名虽师徒,义为父子”、“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之说,这在古代形成了师尊生卑的关系基础。

二、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古代科举制度废除以后,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社会物质文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社会的精神文明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的巨大转型既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2]。

1.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类型。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学业与研究的指导,研究生则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双方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3]。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类型有四种[4]:一是权威型,此类型与古代师徒关系类似,导师在研究生的指导过程中具有学术权威性,师生关系以导师专业指导为主,研究生对导师也充分尊重;二是和谐型,导师与研究生心理距离不大,既是师生又是朋友,除专业学习上指导外,还有思想、生活等其他方面的联系;三是松散型,导师由于科研压力大、任务重,把精力投入科研中较多,师生联系不紧密,交流和交往甚少;四是功利型,在市场经济改革以及教育制度改革的影响下,少数导师将研究生作为纯粹的科研劳动力而导致师生间缺少真诚的交流和诚心诚意的合作。

2.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的特点。当前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甚至导师与研究生在科研关系中还难以避免地出现、寻租、道德等方面的问题[5],使得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呈现隔离化、冷漠化、庸俗化的趋势[6]。

师生关系的隔离化。一是表现在课堂内导师单向输出,研究生被动接收的教学模式;二是在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师生关系被稀释化,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三是表现在课堂外,导师缺少对研究生学习之外的关注和指导。

师生关系的冷漠化。一是导师科研压力或工作繁忙忽略了对研究生的引导或监督;二是研究生因为学业或者生活原因缺乏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的主动性。研究生与导师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师生关系的庸俗化是指在研究生指导和培养的过程中,导师常常强调论文的发表数量或课题的完成情况,忽视了对研究生自身成长的责任和义务,导致学生被埋怨成为廉价劳动力,造成师生关系恶化。

三、研究生与导师关系演变的原因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导师大多接受的是传统文化教育,权威思想比较浓厚,导师需要得到研究生的尊重;因为现代思维的影响,研究生需要得到导师的平等对待,这就造成了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的局面,矛盾的造成具体有多方面的原因。

1.社会转型加剧和改革所带来的影响。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家交往日益密切,使得西方国家流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与青年学生接受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巨大冲击,对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给高校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挑战。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大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些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严重,往往以自我的价值判断作为衡量事物是非的标准。

2.高校内部改革和管理所带来的影响。首先是教育的规模扩大化,稀释了师生间的感情。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研究生招生数量快速增长。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首要负责人,对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导致导师培养研究生的数量大大增加,也稀释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其次是高等教育商品化,淡化了师生情谊。我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学费制度改革,1994年普通高校开始正式实行收费上学制度。近几年来,收费的标准逐年提高,少数研究生把与导师关系简单地视为消费者服务关系,淡化了师生间情谊。

最后是双方的工作压力,弱化了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到了90年代以后,国家教委提出大学毕业生不再包分配,以平等身份进入人才市场。近几年来,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对于导师来说,随着高等教育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校教师的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使得导师减少了与研究生沟通的机会。

3.信息化带来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教,学生被动去学。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科技的传播,研究生学习的渠道、方式逐渐多元化,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听导师传授。随着网络的发达,各种研究兴趣小组、QQ群、研究论坛等汇聚了一些本专业的各个领域的人才,可以帮助解决一部分问题,造成了与导师沟通时间减少。

四、对高校改进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建议

研究生与导师关系是古代师徒关系在今天的延续,在受到传统观念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当今社会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研究生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是相互尊重。

对于研究生来说,既要加强公民教育,又要尊重传统。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从未提出过公民教育,但公民教育的理念始终蕴藏在于传统教育之中。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研究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科研创新力量和国家的建设者,其公民意识与行为将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高校应把通识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公民教育结合起来,与校园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公民意识的养成,建立社会良好风尚。

对于导师来说,要尊重研究生。个别导师要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平等地对待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关键在导师,要把研究生看作有独立思考的个体,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导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既要在科学研究中提升自己,又要把培养研究生的全面成长作为提升价值的目标,在育人中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相乐.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师生关系论及其现实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5):97-102.

[2]龙静云,王飞.我国社会道德状况与道德建设对策研究综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13-17.

[3]楚永全,陈文婷,陈姗姗.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比较分析与改进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12):65-68.

[4]许克毅,叶城,唐玲.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透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2):59-62.

[5]马健.导师与研究生的科研关系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8):60-62.

第4篇

成果名称:中小学生成性教学区域推进研究

主持人及主要成员:朱志平 李能国 李 军

朱洁茹 孙福明

研究起止时间:2003年至今

二、成果简介

该成果系统研究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性教学的基本思路,把课堂教学实践转型思路、推进策略作为工作重点,如突出课题研究为载体,生成策略开发,观课议课机制跟进,由点到面推进。提出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式教学的基本问题”,教学预设的基本要求,开发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原则、基础与策略以及判断教学预设与生成效果的标准,提出了区域推进生成性教学的策略和保障。形成了中小学《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系列丛书(共20种,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和基于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常州市中小学课堂行为观察表等一系列成果。

如何促进教学由“预定主义倾向”转向“生成教学”的追求,加强课程与教学的理解,重视教学过程的创造性、生成性和不可复制性,让预设引发生成,让生成润泽生命,使课堂真正摆脱简单知识的传递,服从教师、教科书的权威和考试要求的技术控制倾向,成为学生质疑批判的场所,观点争鸣交流的地方以及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所在,这是本研究自始至终努力的目标。

中小学生成性教学区域推进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课堂转型为抓手,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以教研方式创新和行政推动为保障,系统研究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结构,强调由“预定性教学观”转向“生成性教学观”,提出了教学预设的基本要求与开发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原则、基础与策略,以及区域推进生成性教学的策略和保障,实现课堂教学转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和专业发展。在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结构如图1所示:

1.建构生成性教学理论框架

项目组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从“课堂动态生成资源之研究”(2003―2007,省教研重点课题)、“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研究”(2007―2012,教育部规划课题)到“生成性教学研究”(2013,省规划课题),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引领、课堂观察和各种课型范式的实施,经历不同层次的学术沙龙等活动,厘定生成性教学的内涵与特点,系统阐述教学生成的结构与功能,开发生成性教学策略、课堂观察和评价工具,从而建构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所谓“生成性教学”,即是不把预定目标(包括教师教案上的“教学目标”,也包括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学指导用书上规定的课程或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核心和“指令”,而把教师和学生在真实课堂情境中所产生的自己的思想、体验及其产生过程视为教学的本质与核心。“生成性教学”的根本特点是:超越预定目标,关注不可重复的教学情境和思想、体验的产生过程本身;超越外部教科书知识,关注每一个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个性化表现。因此,“生成性教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教学价值观的根本转型:由强调自外而内的控制,转向过程本身的生成与个性化表现;由强调“预定行为目标”,转向关注内在于过程和情境的“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由强调外部学科逻辑体系,转向基于教师和学生生活经验的“生成性主题”和问题情境。“生成性教学观”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所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本项目研究了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的哲学基础、心理机制、教育社会学基础以及系统科学理论基础,系统论述了教学论视野中的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及其理论模型。教学生成的结构是由课堂情境中各种要素组成的系统,其发展一方面取决于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教室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则取决于经济社会和教育的进步。教学生成的结构尽管各有特点,但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它本身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二是它必须能够满足教学生成功能的要求。结构决定功能,教学生成的上述结构必然体现出其既有对于学生个体的功能,也有对于班级集体的功能;既有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又有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实践效果评价强调对预设教学目标的实现,更主要的是看实现预设教学目标过程中的生成和发展情况,强调评价的过程性,体现人的存在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2.形成生成性教学操作流程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课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结构主要包括以课程与教材为依托的学科知识,学生的经验、情感和学习方式。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我们形成生成性教学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3.提出生成性教学系列策略

教学生成具有丰富性特点,即教学生成不是简单的教学思维、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或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基于过程论的复杂的多变的教学哲学,主要体现在偶发性、直觉性、异质性、动态性等几个方面。教学生成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内生型教学生成和外诱型教学生成、显性的教学生成和潜在的教学生成、主动性教学生成和被动性教学生成、个体性教学生成和集体性教学生成等。

基于大量的课堂观察,对教学生成进行感知、分析、判断、决策、实施与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开发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可操作的、系列的策略,如图2所示。

4.开发生成性教学评价量表

转变教学理念与行为,既体现在自身方面,更需要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同伴互助中得到落实。项目组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在充分调研与实践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动态生成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和“常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行为观察表”。中小学教师依靠这些量表来观课议课,有明确的观测点和评价点,基于证据的研究和分析,既能够看到他人教学的优缺点,也可以借此反观自身的教学,从而使自身教学方式更能够体现生成性教学的理念及主张,更能够适合学生的学习。

5.丰富中小学课堂教学范式

从2009至2012年,开设了课型研究课2332节,作为课堂观察的典型范例;精选并拍摄课型研究精品课1000余节;全市中小学“同课异构”400节。参加编写的名特教师达200余人。经过5年的努力,整合各方力量,正式出版《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研究丛书,提出190余种不同的课型实施方式,计400余万字。

这种课型范式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重要的转变,学生不再是被动应付、简单重复、死记硬背、无效训练等,而是在知识掌握的同时,主动发展能力,关注社会问题,他们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创新意识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教师的角色和行为发生根本的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占有者,教师关注学生的独立性、独特性、主动性、创新性、体验性,在生成性教学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6.创新成果推广模式

以系统架构、区域推进、联动研究为机制,以课题组为核心,由点到面传播生成性教学观,教育行政机构、教育研究部门、学校共同参与,立体推进中小学生成性教学,创新成果推广模式。

三、历程回眸

本项目最初由20位中小学、幼儿园各种层面的骨干教师或教研员组成,实验学校是松散型的局属学校,逐步发展到由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等6个单位构成的紧密型实验学校,2009年起已经扩展到常州市中小学所有学校及幼儿园。2007年起,每年组织常州市优秀教师学术沙龙活动,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并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教授参与,约有9000人次参与沙龙活动。2008年起,每年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组织生成性教学联校教研活动,各学科开设同课异构研究课400多节,并进行深入研讨,约6000人次参与。每年暑期对全市教科研工作者进行培训,不定期举行学校教科室主任培训,学习教育研究的先进理念和创新举措。2012年,《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丛书在常州市北郊中学举行首发仪式,常州市教育局赠送给每一位中小学教师,各学科组织各种课型的示范课和专题报告。

“中小学生成性教学区域推进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与尝试解决的问题与方法如图三所示:

第一阶段:从2003年到2006年,主要开展“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研究。以江苏省重点课题《课堂动态生成资源之研究》课题组为基础,研制“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教师卷)”,并组织了相关的访谈。调查中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存在着重预设轻生成,重形形的虚假生成、轻真实的新思想新观点产生的现象,因此,我们通过各种理论学习、同课异构、现场观课议课、案例征集和专家讲座,引导全市中小学教师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促进课堂教学观由“预定教学观”转向“生成性教学观”。

该阶段的研究主要解决课题组成员及局属中小学教师教育理念转变的问题,并形成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本阶段虽然研究了“课堂动态生成资源”问题,但对其内涵与外延的厘定还不十分清晰,体系也不完整;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主要是局属中小学,没有形成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每月一次的研究课,主要由项目组成员自己来实践,其观课议课的丰富性还不够。

第二阶段:从2007年到2009年,本阶段继续深入探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结构、分类及内生机制问题,同时关注教学预设对教学生成的影响。《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研究》成功申报为江苏省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组成员继续学习理论、观课议课、组织调研,研究课也由单一的项目组成员转向局属学校的各学科、各年段的教师承担,研究的视野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项目组研究的方向更加明确,研究的问题也更加具体,并在国内学术界首次系统阐述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分类、结构、功能等问题,提出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教学的基本问题以及教师开发和利用教学生成的策略。

本阶段侧重于对教学生成、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研究,得到了大量的课堂观察资料,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生成的开发与利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每年组织常州市各辖市区教科研人员暑期培训,从而推进全市开展生成性教学研究。2007年,《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研究》获得江苏省教研课题评比一等奖;2008年,主持人的论著《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常州市中小学教师在省内获得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的学科及数量明显增加。

第三阶段:从2010年到2013年,项目组开始系统研究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开展生成性教学评价研究,引导区域中小学教师开展生成性教学研究。项目组对特定人群如江苏省中小学各学科优质课评比中获奖教师、校长、特级教师、理科实验教师等进行课堂观察,对特定人群如何把握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如何应用生成性教学的理念来改革课堂教学面貌,做了比较详细的分类研究。

以课堂教学转型为重心,我们更关注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问题,希望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通过教学设计――提出初步课型――观课议课――反馈修正――再次观课议课的循环往复过程,总结出各种课型实施方式190余种。在此基础上,约请南京师范大学及江苏省教科院20多位教授、研究员对各种课型及架构提出修改建议。常州市教育局通过丛书首发仪式,把这些书全部无偿赠送给区域所有的中小学教师。这种研究不是为教师提供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为教师提供一种前行的范式或参照。

本阶段的研究是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之研究”的深化,是由项目组成员走向全体教科研人员带动中小学教师一起研究,是具体实践生成性教学的过程,观课议课的过程全程录像,且包含对学生、教师的访谈。

在“中小学生成性教学区域推进研究”过程中,各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如图4所示:

四、反思与展望

(一)成效

1.确立了生成性教学观。教科研工作的最重要任务是引领区域教育的健康发展,只有教科研人员自身的教育价值观端正了,其所带领的学科教师队伍才能不断发展。从2003年起,通过学习本课题组所编著的著作、开展专题讲座、教学沙龙、专题研讨、成果展览等多种形式,引导各科教研员及广大教师开展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研究,逐步形成了生成性教学观。

2.促进了生成性课堂的实践转型。通过本研究的逐步进展与成果的应用,全体教科研人员及广大中小学教师认为应由“预定教学观”转向“生成教学观”。花了5年时间系统研究教学预设的科学性与开放性问题,正式出版国内第一部关于中小学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研究丛书。本研究使区域课堂教学逐渐烙上“生成”的印记,其教学反思逐渐融入“动态”的元素,“常州的课堂”正逐渐为省内外同行所认可。

3.加强了队伍建设。如何提高教学预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如何开发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这是常州市广大教科研人员与中小学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本研究为这种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普适性的基础,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正能量。2003年至今,常州市教研室(现为常州市教科院)教科研人员的专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产生8位江苏省中小学特级教师,5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目前有博士3位,硕士14位。20位课题组成员中产生特级教师2位,市级学科带头人12位。自2009年以来,6个紧密型实验学校教师发展迅速,教科研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自2003年至今,常州市中小学教师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评比中取得较好成绩,名列前茅。

4.形成了区域教学评价的新机制。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研究为常州市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新内容与新方式,成为判断教师专业智慧发展的新方法。课题组提出的“基于动态生成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试行)”和“常州市中小学课堂行为观察表(试行)”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被广泛使用。

总之,引导教师由“预定教学观”转向“生成性教学观”是一项很复杂很艰难的工作,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我们的研究还有许多地方不尽如人意。我们将在以后的“生成性教学研究”中将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继续推向深入,形成具有国际视野本土特色的生成性教育主张。

(二)反思

每个人自出生以后,总在遭遇各种偶然性。世界也正因为有了偶然性,而显得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神秘莫测。如果没有这种偶然性,事物和人的发展将呈现一种线性发展的态势,那世界就会变得异常单调和乏味。拿足球比赛来说,如果在球赛还没有开始前就知道哪个队赢定了,那这种比赛对观众的吸引力将大大降低。假如比赛中出现了“黑马”,出现了观众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其观赏性就高、刺激性就强,观众就会觉得回味无穷,其继续参与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这个角度看,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很难理解的,往往预设的东西不能兑现,“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生成的结果有时确实也是难以预料的,其复杂程度往往是不可以测量的。

课堂教学也是一样,如果教学过程的发展与教学的预先设计和思考是大致相同的,毫无生成的因素或资源,那教学也就变得平铺直叙,不会引起学生生命力的激情涌动了。我想,假如我们的教学改革能够使课堂教学生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的话,那学生的课堂生活应该更加自主自由和开放,教学的生成应该更加丰富多彩,无法预料的精彩将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其实,教学预设是一种基础性条件,是教师在分析各种教学因素后所采取的引领教学系统发展的手段,它很重要,因为没有教学预设,教学过程就很难展开,但它只是为教学系统的发展奠定一种基础,预测一种方向性,至于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偶然性,才是教学的真正的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是教学系统是否发生重大变革的标志。教学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既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系、互相依赖。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和开放性。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在十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每月一次的课堂观摩是课题组成员聚会的日子,也是每一个课题组成员交流思想、自由表达的场域。研究的成果也是在每一次观点争鸣、相互启发的过程中逐步生成的。2003年课题研究活动刚刚开始时,大家主要关注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并总结出了许多关于“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如何开发生成性资源”等概念或方法,并在有关论文和《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理论与实践》《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等论著中正式地表达了,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课题组成员发现,中小学教师非常关注教学预设、教学设计等问题,特别是想了解关于如何预设才能有效生成,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等原理与方法问题。教师的需求就是我们课题研究努力的方向,教师的问题就是我们必须孜孜以求的任务。于是,我们又开始重新出发,以“各科课型研究”为重点目标,并引入了高校的“智慧外脑”,开始了新一轮的问题导引――实践探索――分享交流――实践检验的研究工作与思考。随着对教学实践问题及以前有关教学生成、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等的反思,我们感觉研究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教学有没有型?要不要型?”“现在的课型与以前教育学研究中的课型有何不同?”“课型会不会成为教师教学的束缚?”……以至于在最初拟定框架时,经常做了全盘的自我否定。但静下心来想,“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越是困难,越是要勇于接受挑战,勇于面对失败。我们不想做唐吉诃德式的英雄,但确实想做苏格拉底那样的思想者,尽管距离很遥远。

每次课题组活动后,大家都要对自身的研究过程与方法,乃至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评头论足,我们称它为“研究的研究”。由于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程度和实践感悟的差异,其所表达的语义及提出问题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同时,教育的大背景也使得教育具有无法避免的功利性,在“生成性教学是一种理念,不能有方法;生成性教学没有方法我们怎么体验?”等等问题上,往往会有很大的争议。教育需要追求现实、贴近生活,但我总感觉教育要有更多的“仰望星空”的机会和领域,“教育指导社会,而非追逐社会也。”()因此,我们的研究主要不是要给教师一个“工具”,使他们很简单地“学会方法”,能够“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并很快产生诸如学生成绩提高等显性的价值,我们的宗旨是如何使读者容易理解、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创造性的实践。“一件艺术作品,从根本上说来是未完成的,因为它还需要一个解释者。”在伽达默尔看来,任何文本都是对人类生活的某一或某些问题的回答,而对文本的理解则是从它们的回答中提出新的问题,以推进新的理解。因而对文本的理解,或对人类生活世界的认识或理解,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无限性的过程。对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问题的探讨,是一个对教学本质的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是一个对生命主体价值的再认识过程。希望这个经由浸润集体智慧、反映教学探索、追求教育理想的文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理解课程和教学问题,能够在他们的教学生涯中做个有意义的引导者,能够成为其实现教育理想的“一个导航仪”或“一个指南针”。

第5篇

小学新入职的教师少不了培训,那么培训后的心得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与体会范文2020,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与体会范文1在这次培训中,我们讨论了如何搞好网络大集体备课,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观看了_名师课堂,并间接听了全国小学名师于永正老师的报告《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于老师的报告让我深有感悟。于老师的课堂简单、实在,却又不同凡响,是语文教学的经典之作。那么怎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做到更加有效呢?

一、要有目标意识及落实目标的意识

阅读教学应该是有起点有重点的,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课后的练习。我想: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谈教学效率,把每一课的课后练习高标准、高要求地完成就是有效教学。除此之外,要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语文教师,要有目标意识及落实目标意识——过关意识。每个年级段的写字和朗读一定要落实,要过关,教学中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该默写的一定要默写,该背的一定要背。

二、要做好对话中的“首席”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

这一环是关键。课堂上要讲学生不懂的,教学生不会的,少问,少讲,多示范。示范是最好的老师,要惜时如金,尽可能减少课堂时间的损耗。

三、莫把课堂当讲堂,莫把语文课上成讨论课

课堂是学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启发的、激励的语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另外,语文课上有些讨论并不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给学生留下的是字词、是语感,是不可言传的感受。讨论得太多,开掘得太远,就会使语文教学变“胖”,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声光电一起上,弄的学生头晕目眩,就会使语文味儿少了。

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堂上,更多的是在老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该讲的讲,不该讲的不讲,教学生不懂的知识,一定要有过关意识。

五、教给方法,培养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捷径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可见学习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所采用的某种方式、手段、途径。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独立地探索新的领域,获取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

1、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预习”乃是“学生预先学习”之意,即预习应看作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是铺垫,也是初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阶段。强调预习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其意义在于: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主动求教的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

2、教给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力读懂课文的方法是多方面的,从识字、解词、释句,到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理解文章题目,理解思考课后问题到自己能围绕课文的某一词句提出问题,从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到体会其内涵,品味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都需要教。

3、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老师和学生都很有制订好读书计划,并按照读书计划要让学生利用学得的知识,方法去广泛阅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籍,使他们“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爱“读”,还要指导他们会“读”得好,读得有收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远不止上面提到的策略,还有专家们提出的: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大问题背景,实施有效对话;适度拓展、坚持练笔等等。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住课文的精髓,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努力构建有效、实用的语文课堂,我们的语文课程才可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与体会范文2在这一段时间的培训中,我比较认真地看了各位专家对于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解读,尤其对他们讲解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各个方面的问题、今后改善的措施、办法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和领悟。确实收获不小,感觉自己在日常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仅仅在自己的一个狭小范围内计划着自己的工作。透过这次培训,我有如下感想:

一、这次培训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我们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彻底改变自己。这次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转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务必具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在数学学习探究过程中,不再把数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要成为学习群众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学生们一齐寻找答案,在探究数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朋友。

二、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应做到: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实践,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带给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透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潜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三、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学科及其文化有用心的情态,才能持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关注学生我们应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用心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用心性;

2、把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忙,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齐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忙,做到教学相关。

四、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情感态度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潜力的发展”。在此,个性需要指出的是:数学教育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应是与其数学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学习直接相联系的,也即在两者之间存在内存的、必然的联系,而不是某种外在的、牵强附会的、偶然的成分。因此,我们无疑应当强调透过数学教学帮忙学生树立在数学学习上的自信心,但是这绝不是指数学学习应当成为一种毫不费劲的“愉快学习”,我们应当努力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过程中艰苦困难的承受潜力,从而也就能够透过刻苦学习真切地体会到更高层次上的快乐。这也是中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五、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对学生学习策略进行指导,即让他们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那么,指导学生学习策略我们应做到:

1、用心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不是说说而已,务必要与实践相结合,即将努力学习,用心进取,用心参与课程改革,在课堂实践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我乐于参与远程研修,我也乐于与广大同仁们共同成长,我也更乐于实践课堂教学。

六、我也从班级成员的提问、评论、作业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培训中,各位老师都能用心提出自己遇见的问题,也能毫不保留地讲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认识。对班里成员提出的问题能认真讨论,各抒己见,有利于改善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

时代要求我们务必进步,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努力地在先进理论的指引下大力改善我的工作。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与体会范文3本人在20_年4月参加了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通过《福建教育》专家的讲座培训,使我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学业务水平和科研水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下内容:

1、由教授讲授的新课程理念更新

2、由教授讲授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此模块内容,让全体学员耳目一新。

3、如何做一名成功的教师,上好每一节课

下面,我将本阶段的具体学习作以下简要小结:

一、认识的提高

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教育长足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探索的永恒主题,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是关系到教师教书育人质量的大事。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我们教师在思想和业务成长路上的加油站。我在参加教师继续教育中,特别重视自己师德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作为教师的核心素质来提高。在培训中,真正做到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自己的师德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

在培训过程中,感触最深的部分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培训。第一个关键节点,框架问题修改是研修重点和关键,可以说不完成框架问题的修改,其他方面的修改,也会受到影响。为了不使框架问题修改影响其他,我在学习时对问题修改时间段做了特别处理。首先时间保证;其次,我采取“稳扎稳打”,让作品修改内容化整为零,为了加强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我共享了其他学员的作品,互相交流,一起研讨,使框架问题的修改在下一模块学习开始之前及时完成。对此,能够完成,我对线面的学习也有了很大的信心。

二、具体收获

1、参加培训,使我对教科研方面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能自觉地参与课堂的教学研究,积极参加课改研究,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撰写教育论文。

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使我意识到教学课程的改变我们必须跟上新的教育理念,所以在下工夫熟悉新教材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很快跟上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提高了自己课堂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2、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师德方面的修养,我坚持把师德建设当作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来抓,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涵盖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事业认知、职业认同水平,增强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使依法治教、廉洁从教成为自己自觉的行为,积极争取做一名“师德双馨”型的教师。

3、轰轰烈烈的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给教师继续教育带来了丰富的内容,重点通过《教师职业心理》、《英特尔未来教育》等专题培训和考试,使我们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当今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等都有进一步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内容的培训,不但提高了我们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在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知识,组织教育教学调查、实验和交流等活动中,使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广大教师在“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质和教育科研、创新能力。

4、重视交流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过去,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信息闭塞,不善于交流,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因此使自己的发展缓慢前进。学习期间在进修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有了长足的进步,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为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使我更加如饥似渴的追求新知的摄入,在这里我向你们表示感谢。今后我会努力并不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通过培训,使我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使我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使我对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和当今国外先进教育思想都有了进一步了解。我充分认识到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更好的胜任新世纪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我对教育科研和新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了教师职业修养所涵盖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事业认识,职业认同水平,增强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通过此次继续教育学习,我深切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

总而言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十分成功的,对我来说可谓收获多多。我们要以总结检查活动为契机,切实提高对教师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积极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强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的新时代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与体会范文4在这次网络培训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数学教学上是幼稚且不成熟的,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但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数学理念的提升

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已久,但面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次学习中老师为我们总结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这让我在数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统计思想、极限思想和模型化思想这么多数学教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复杂和实效的。我正是缺少了这样的一些理论基础,使得在实际教学中缺乏高度和深度。老师关于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论述非常贴近我们的实际教学,这也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公开教学中面临的最为头疼的环节。除了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外,更要汲取丰富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对于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备课和上课任务,在这次培训中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庞大的班级学生数,面对堆积如山的要批改的作业,再加上那么些个后进生,教师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谈何每天细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尤其是像我这样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心来说实在让人堪忧。老师的讲解为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屏弃理论也不合逻辑。我们应理论结合实际,在日常工作中根据自身工作量在学期初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标,如细致备多少节课,进行多少节课堂教学研究等。简而言之,就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谓:量不在多,贵在精。我想这样一种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教学。

三、教研方法的更新

一直以来,校公开课的开展一直是我们进行教学教研的重要方法。通过汪主任的一席话和几位老师的说课演示,不仅让我对如何说课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让我认识到在日常教学教研中思想和方法的转变需求。我们应与时俱进,在开展学校公开教学评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有选择性地加强课后说课及互相评课的实践练习,更为深入地做好教研方法的更新,也为我们展开更有效的教学打好基础。

经过这次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学习,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探索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与体会范文5关于参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该说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不断地学习,使我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现做一个个人小结。

一、充分认识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意义。

加强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适应竞争上岗的迫切需要,在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中小学生逐步减少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减少,必然给教师的上岗带来严重的危机。在实行教师聘任制的今天,每个教师都应做好“能者上、庸者下”的思想准备。一个教师要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竞争上岗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加强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适应学生思想日趋活跃复杂的客观要求,为了避免学生误入歧途,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包括错误的),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运用先进的德育方法,消除学生受到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不断虚心学习、调整、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完善教学能力,明确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教育行为是在教师自我临近下的一种有选择的技术,是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关教学的经验,知识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们只有善于设计教学,善于研究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地运用讲解、提问、练习、复习、谈话,编制试卷等技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才能表现出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技术,而且这种教学技术与行为的发展组合,便会产生一种寓于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甚至学术能达到正确、鲜明、生动的境界。使学生不仅生动的理解了学习内容,而且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三、转变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学生一定能成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应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这种期望不仅是教师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人成才”的一个重要基础,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总之,继续教育学习的收获非常丰富,它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教师,我将在继续教育的平台上努力奋斗,争取把自己打造成社会需要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