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建筑认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3 17:26:51

序论:在您撰写建筑认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建筑认识论文

第1篇

其实这是片面的看法,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建筑吧。建筑是一门十分特殊的功能艺术。他划定空间,创造升华环境让人们居住。换句话来说,雕塑与建筑的区别并不在于前者的形式更为有机,后者的形式更为抽象。即使是一件最抽象的雕塑——纯属几何形状——决不会成为建筑。它缺乏一项决定性因素,这就是“功用”。

建筑师像雕塑家一样从事于形状及体块的创作,想画家一样从事于色彩的创作。然而这三者中惟有建筑师创作是一门功能性艺术。他要解决实际问题;他要创造为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工具或器具。在评价建筑中实用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筑师是建筑既灵魂。

当你看到上面这个建筑,你第一印象会想到它是什么吗?可能——至少大多数人是这样——当你第一眼看到这座建筑物是,你会感受到一种印象:一座带着尖塔的高房子,就知道我们看到了教堂。要是我们没有兴趣多作了解,一般也再多加注意。不过如果有兴趣,也可以进一步琢磨。首先,我们要去证实起初的形象,这真是一座教堂吗?是的,这是世界著名的圣尼古拉大教堂。在行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座教堂没有一个地方不体现出设计师超凡的想象力和异常大胆的构想。让我们站在建筑的角度欣赏这座建筑物。当我们注视着塔时他好像在生长。我们发现这座塔比大多数塔高一点,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更改对他的最初印象,在视觉行为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在把一个六角形的块体放在矩形块体上——起初我们并没有注意到他是六角形的。在想象中我们看着它从方塔上升起,像望远镜筒伸出来时一样,直到这幅再创造的作品——这既是整个视觉过程,——顶部停止上升收进去一个小圆顶。不,整个过程并没在次结束。为了完成这幅画面,必须在屋顶上再竖起一个塔,再把一组小小的飞拱及尖顶加在方塔的四角。于是我们便在脑海里勾画出这座教堂的主要形式了。这大概是建筑设计的第一部思维工作吧!接着我们可以往细微的东西展开我们丰富我们的想象力了继续安排细部。当建筑师采用不用的材料并看着他们从原始的木石变成一个定型的整体。这是建筑师自己努力的结果,令他高兴。

上面照片中整洁的马路和稀疏的车辆行人构成了一张使人舒心的画面得益于生命和几何学的结合。这是很简单的构图,但能感受到很和谐很休闲的氛围。这里的感受与建筑学的感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建筑的领域内,你也能够轻轻松松地体验到一些在严格的秩序中有巧妙变化的构图实例。这也许是一条古老大街上的一排住宅,在总的布局中,同一时期同类型的住宅一栋接一栋地盖了起来,这些房屋也是线条图形中一个主题的变化。

如果我们确认建筑的目的是为人类的生活提供骨架可,那么在我们房屋中的房间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定会受到人们在里面的居住方式及行动方式的约束。例如中国古代的皇帝也就是主持官方祭事的主,他们以为国家的安康全取决于此举。皇帝的这个角色在首都的平面及整个布局中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来。其他宗教的许多祭献用的建筑物同样是以宗教仪式的进展程序组成的,那里可见到严格的对称。眼睛追随着宏伟,庄严的韵律扫遍一个接一个的柱子,一个接一个的拱券,一个接一个的穹顶。如果把他们看作一个连续运动中的一部分,建筑物的单个的开间自然没有协调的比例,每个部分分开就毫无意义。就想一个接一个的风琴的音调,但只有在它们互相之间的韵律关系中才能获得意义。

第2篇

    新刑诉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表现之一是在附带民事诉讼一章中增加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财产保全制度和诉讼全程加强调解工作。以前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都是参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新刑诉法构建新的、独立的、有特色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一、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必要性

    《法制日报》报道,甘肃、宁夏审理的杀人、伤害等重特大刑事案件赔偿率不足10%;广州市两级法院近3年来的附带民事赔偿执行案件绝大部分以终止或中止的形式结案。 目前,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空判”的普遍存在绝不是危言耸听,笔者近期的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使笔者更加强烈的体会到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紧迫性。

    被告人郭某与死者宋某因相互敬酒问题发生争执,争吵宋某被捅伤导致死。法院经审理判决郭某赔偿宋某亲属186897元。后因郭某未主动履行笔者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笔者了解到被告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一家四口皆以种地为生,父亲患病需要常年花钱治疗。母亲和弟弟在家务农,郭某是家里的全部收入来源,其根本难以负担赔偿款。反观死者宋某,自幼失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其父亲患有多种慢性病,因生活拮据不敢住院,只能每天自己吃药缓解病情。每年种地的7000元收入连医药费都不够,作为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被害人的死亡使其父亲的生活陷入绝境,郭某的赔偿对于宋某亲属来说是一笔救命钱。

    笔者的案件只是附带民事诉讼判决的执行难问题的冰山一角。马加爵杀人案、杨新海流窜杀人案、邱兴华杀人案等暴力犯罪的受害人几乎没有一个获得过被告人的赔偿,有的家庭因为遭受侵犯而一夜致贫,严峻的社会现实急切呼唤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以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第3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系统观;科学技术观;创新观

建筑设计是一个创作过程,完成一件设计作品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理论。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建筑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在得到收益的同时,也为建筑事业对人类自然环境的破坏而忧心忡忡。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

建筑设计作为一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系统观、科学技术观和创新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中体现这三方面内容必然有对建筑设计有所启示。

1.系统观

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一个总体过程,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地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的内、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

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处理好建筑内部各要素的关系,而且在处理好建筑与外部要素和环境的关系。建筑内部各要素包括建筑、结构、设备、建筑物理、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等,一个建筑设计只有符合满足上述要素的要求,才能满足一般的使用功能。但今天的建筑设计已不单单是一幢建筑的实用、美观和经济的问题,它还要涉及到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和环境学等多门学科。即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为人使用的基本功能外,还要体现建筑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在今天“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导下,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年代,人们已经不满足居住在一个个孤立的、毫无生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而是要居住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协调、相统一的绿色建筑体系内。这就要求建筑师在进行设计中必须有综合思维的能力,在错综复杂的诸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个建筑的设计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筑师只有解决好各阶段的问题,才能设计出一个健康、安全、高效、节能、方便、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在当今建筑设计系统观主要体现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也就是指建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筑样式,即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需要,使建筑物不仅有效地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这其中好的范例是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的设计。该楼位于清华大学校园东区,建筑地下1层,地上4层,总建筑面积2930m2.该楼的设计尽可能减少一次性消耗能源,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该建筑结构体系采用钢结构,围护结构强调开放性,过滤性;室内环境采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能源采用太阳能和天然气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为使用者提供和谐的工作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与生态建筑有关的研究,示范先进的生态建筑技术。

2.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是第一生产力,可以帮助人类不断创造出光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给建筑设计带来新的设计理念和思想。现代建筑设计必然要满足科学技术观的要求,在当前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智能建筑的设计思想。智能建筑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但其核心思想是系统集成设计[3].它包括有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缩写OA)系统,即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使人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人机信息处理系统;通信自动化(CommunicationAutomation,缩写CA)系统,即在智能建筑中可以迅速进行各种图像、文字、语音及数据的通信;建筑物自动化(BuildingAutomation,缩写BA)系统,即以中央计算机为核心,对建筑物的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控制和管理。建筑自动化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筑节能技术,这是自能源危机出现后在建筑领域内出现的设计大趋势,节能设计通过对建筑的围护结构、环境控制、能源系统和自控测量等系统的设计达到节约能源,使建筑在各种自然环境下处于一种超低耗能的状态。以上三个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由系统集成中心(SystemIntegratedCenter,缩写SCI)统一综合管理。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同样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技术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作为科研基地,该楼汇集了多种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仅以该楼的自控测量方案设计为例来说,它在设计中考虑了根据环境的变化调节建筑物各部位的状态,实现建筑智能化控制和实时测量的效果。该楼的控制系统可以自动采集各室外测点的日照情况,根据不同的朝向方位调节遮阳板百叶的状态以减少热负荷;采集室外气象参数,决定外窗的开启状态和热压通风竖井的开启状态;另外还可以控制建筑中采光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通风系统等工作状态。

科学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另一个体现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革命所引发的变化莫大于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作为较早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建筑设计,三维制作软件的发展无疑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更大的想象和表现空间。当前的建筑设计早已不只是要求画出平面图的时代,而是要求有直观的效果图,甚至要求有虚拟现实的出现。建筑效果图是建筑师展示其作品的设计意图、空间环境、色彩效果与材质感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使用户能够在吸收多种信息后,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计算机技术以其简单易用、易修改,可重用、准确真实和易存储传输的特点已经成了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3.创新观

创新是社会前进发展中的永恒主题。同志曾精辟地指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同志也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超级秘书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给建筑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并取得了宏大的成绩,但是在“全球化”思想的影响下,给人一种千街一调、百城一色的感觉,因此建筑设计需要创新,需要营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新的过程,正如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在《思考的艺术》中指出需要一个准备的过程,即收集资料的过程,包括古今中外的优秀设计思想以及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取的知识和启示,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经过一个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的过程,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建筑设计是一件艰辛而复杂的智力劳动,一项优秀的建筑作品的诞生要求建筑师有全面的设计知识、扎实的设计基础和丰富的想象力。建筑设计的创新过程,决非直接搬用国外的设计作品,而是一个不断要否定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一个有特色的建筑往往就建立在巧妙地解决了许多难点的基础上,而一个有特色的建筑即有创新意识的建筑往往就会得到大家的欣赏。

建筑设计的创新不仅可以体现在建筑外形中,也可以体现在建筑技术中。在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中就有多处创新之处,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包含了生态舱的设计、相变蓄热地板的设计、植被屋面的设计及各种幕墙的设计。其中的生态舱位于建筑物一层北部,将绿色植物引入室内,创造性地在建筑内部增加了与自然接触的人性化空间,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能源主要采用太阳能和天然气,将这些天然能源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减少了动力电的使用。

第4篇

监理企业在建筑施工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建筑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与监督,工作对专业技术含量的要求并不是十分高,因此,监理企业的收费标准相对于建筑行业的其他企业来说就要低很多,这就导致了从事监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工资薪酬不高,从而无法吸引高水平、高素质的人群从事这一工作,使企业的监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同时,收费标准较低的特点也严重影响了监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理的过程中就会存在服务态度差、监理不到位的现象。我国虽然已明文规定了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聘请第三方监理企业,但监理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和打压仍使得企业利润低、发展慢。

2建筑工程监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处罚机制

监理行业的法律法规是企业进行正常工作的条文规定及实施标准,能够对监理企业的不规范运行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因此,政府部门要提高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方针,建立健全的施工工程监理法律规范,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行和规范作为,为监理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另外,监理人员也要从自身规范自己,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合同法、劳动法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以适应行业的发展。监理工作的良好运行不但要依靠法律法规及人员自身的规范,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合理的处罚制度。针对不符合条文规定的建筑施工工程,要对其严格组织,禁止其继续施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作出处罚决定,必要时可以与政府部门联合,追求其法律责任。对于不合格不达标的建筑要坚决予以拆除和返工,对施工企业要起到震慑作用,使其务必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工程进度,从根本上规范其行为,增强行业的公信力。

2.2提高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为严格,要求监理工作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技术及实践能力,因此就要求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高。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首要一点就是要提高监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充分了解监理工作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意义;其次,监理企业对监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要提高要求,除了要学习专业的施工安全知识、掌握设备操作流程以及建筑的评估方法外,还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监理人员不单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及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预见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根据建筑施工中的实际情况预见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及安全事故,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事故及问题的发生,一旦当事故或问题发生时,也有能力对其进行解决,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3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其目的是为使建筑施工单位及监理企业更好地熟悉设计目的与工程特点,相互交流意见及感想,找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综合多方面意见后消除图纸上的不足,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图纸会审工作可由监理企业来组织,联合企业的设计、施工、管理、检测部门以及政府评估单位,对图纸进行全面综合会审,一旦图纸确定后就要求相关建筑单位必要严格按照图纸操作,不可偏离图纸规定的建设轨道。建筑工程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哪怕再完善的建筑建设图纸也做不到考虑施工流程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因此就需要在建筑施工中监理企业及人员要按照具体情况定期组织工程承建方及政府相关部门对图纸细节再做出进一步推敲,时时规范施工内容,使整个工程更符合实际要求。

2.4全面考察分包单位

建筑施工工程规模巨大,仅依靠一个承建方来保证工程的保时保量的完成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分包制定就应运而生。实行分包制度时,承建企业要提供《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给监理人员,监理人员对承建方的分包能力,分包范围等进行全面考察,一旦认为企业的分包能力不够,要立即予以驳回;若监理人员认为分包企业具备分包资格,要通过政府或相关合同对分包单位进行进一步的综合考察,向企业提出资格认定书及实际的调查问卷。

3结语

第5篇

关键词:班主任;有效工作;模式构建

“现代管理之父”杜拉克在其《有效的管理者》一书写道:“管理者的本分,在求工作之有效”,工作的有效性强调的是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而不是数量和时间。学生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集体,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劣,班风的好坏对学生、对学校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实现工作的有效性,既要立足于现实努力做好实际工作,又要着眼于长远,加强学习,不断创新,既要有强烈的追求有效性的愿望,又要在工作中经常有意识地督促自己的工作向着有效性的方向发展,形成一套全新的班主任有效工作模式,成为班级的有效管理者。本研究主要探讨当前班主任有效工作模式的构建及其途径,以最大限度地增强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

一、构建当前班主任有效工作模式

二、实现班主任有效工作模式的途径分析

1、班主任要有效地开展工作,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班主任要有效地开展工作,不仅要靠言语,更要必须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⑴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必须首先净化自己的心灵。班主任应严以律己,不断提高道德水平,远离各种丑恶现象并敢于同一切邪恶现象作斗争,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心底无私、言行一致;为人正直、公正处事。

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班主任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要广泛涉猎各门学科知识,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文理渗透,中外古今相通;掌握外语和计算机知识;注意吸取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知识贫乏或跟不上时代步伐的班主任终将要被学生淘汰。

⑶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班主任至少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这是开展工作的基础。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还应特别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班主任才能使班集体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培养出同样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有的放矢地全面开展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有效性

要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必须深入了解工作的对象及其环境因素。工作对象就是班集体及其包含的群体和个体。环境因素主要有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

⑴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要了解工作对象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每个同学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身体状况以及每个同学的性格、兴趣、爱好、理想等。班主任应根据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在掌握了个体的基本情况之后班主任还必须进一步掌握不同群体的情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班集体经常会出现不同的群体,这种群体通常是以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松散地联系起来的。积极向上的群体有利于班集体的团结和工作的开展,而消极的群体则往往会对班级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⑵全面关注影响学生的外界因素

①关注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

经常性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防腐拒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关注人际关系及社会影响

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同周围师生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和身心健康,社会影响主要指当前的社会观念和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人是社会的人,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如何帮助学生抵制各种腐朽东西的侵蚀,是班主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③关注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关系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最为直接的因素,事实证明那些父母离异或家庭关系不好的学生都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和孤僻性格,都易出现人际关系紧张和学习缺乏动力等情况,班主任了解家庭情况十分有利于做好转化此类学生的工作。

3、坚持重点优先的原则,注重弹性的工作做法,提高班主任工作有效性

班主任有时要同时面对很多事情,要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坚持重点优先的原则,合理确定事情轻重缓急,选择最有价值的事情做。

⑴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班主任要以最快的速度从“昨天”的成功或失败中走出来,转到“明天”的新机会上。否则,将是有效性的重大损失。

⑵重机会不重困难

机会给人以希望,困难给人以打击。若班主任能着眼于希望,则很多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相反,若着眼于困难,则会有诸多借口使得机会白白浪费。

⑶始终以班级发展为中心

班主任的时间容易被别人占用,容易被诸多看似重要而其实不然的事拖累,容易受他人和环境的影响,这与班主任这一职位的特殊性有关。要提高有效性,就必须“跳出”这些困难,以班级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

⑷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形成矛盾处理艺术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探索矛盾处理途径,形成自己的特殊处理艺术。

①务实与务虚的矛盾: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务实必须从当前做起,从具体的事务做起,扎扎实实搞好班级管理。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

②管与放的矛盾: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

③严与宽的矛盾: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

第6篇

【关键词】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价值取向

20世纪以来,教育领域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教育思潮一直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二者的冲突引发了诸多教育冲突和矛盾,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20世纪后期,人们开始对着两种思潮进行反思,以致出现了科学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二者的融合与统一,教育也开始走向科学人文主义理想。在我国教育中,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原因之一就在于从理论上没有搞清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及其走向。因此,辩证地分析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并积极探索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在我国有效实施的途径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指导意义。

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与融合

人文主义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社会,在18世纪以前,古典人文主义在教育领域中占有绝对优势,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主要流派有永恒主义流派、自由主义流派及存在主义流派。人文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首先是人性不变的哲学观,它认为人性是美好的,且是永恒不变的,教育即培育人性,使人区别于动物而成为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理性,理性是人的最高价值,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性中的理性。人文主义教育认为,教育首先要为个人发展服务,其次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即个人的教育目的高于社会教育目的。就个人的教育目的而言,教育又在于形成完善的人性和获得美好的精神生活,而不是获得谋生手段和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

随着近代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成功,人们越来越强调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科学主义在西方最早以实证主义为代表,最后由杜威发扬光大,它认为自然科学是人类知识的典范,科学主义鼓吹科学和理性至上,反对形而上学,它夸大了科技的合理性,其理性的外延只涉及科学技术层面。首先,科学主义教育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必须是灵活的,应当根据所有有关的事实和价值观用科学的方法来决定;其次,科学主义教育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功利性,它所重视的都是现实的人而非抽象的人,他反对抽象的谈论教育目的和人的自我实现;还有就是重视科学教育。科学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所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智力,科学教育反对一般的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反对去掌握繁琐的事实材料,而是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比较抽象的基础理论和科学原理。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观念与教育主张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二者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处于互不相容的“敌对”状态。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反对空疏无用的古典教育内容和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强调科学知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注重教育与实际生活、生产的联系,积极探索教育方法手段的改革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但是其过分注重科学知识而忽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观照,阻碍了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发展。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反对教育过分的工具价值和对理性的强调,注重教育对人性的陶冶和非理性因素的培养,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个人幸福生活的实现,强调鲜明个性和独立人格的培养,使学校富有人性,教育富有个性。但是,这种观点过分强调了教育的本体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社会责任,轻视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对个人职业生活的意义,有的甚至走到了反科学主义的极端,违背了教育与社会以及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的规律。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虽分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由于二者各自为政、片面强调一方的弊病与缺陷,也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阻碍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和快速发展。为此,教育必须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走向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取向

(一)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科学人文主义称为“科学人道主义”,并解释道:“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他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的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学会生存》中指出:“要使科学和技术成为任何教育事业中基本的、贯彻始终的因素,要使科学和技术成为儿童、青年和成人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以帮助个人不仅控制自然力和生产力,而且也控制社会力,从而控制他自己,他的抉择和他的行为;最后,要是科学和技术有助于人类建立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以促进科学发展而不至于为科学所奴役。”①

因此,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文主义为价值导向的社会活动。它是“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方向和目的,其最高鹄的,是要在科学与人文的相互协调和互补中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和谐发展,并在

此基础上不断实现人自身的解放。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是科学人文主义哲学社会观在教育中的反映,同样可以说,科学人文

作者简介:李希(1988-),女,汉族,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

主义教育观既是科学主义的,又是人文主义的,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目的”。②

(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

科学人文主义既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取向的内在价值,又注重科学人文方法及其内容的工具价值;既注重个人的价值,也注重社会的价值。它强调以人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即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与人的整体幸福的发展。学者们把视野从单一的经验增长拓展到多目标的社会综合发展;从注重物质财富的增长,到全面考虑人的生存条件和人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从争取一时的繁荣发展,到确保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发展不仅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人的潜力的发挥。这不仅需要以物质经济的发展为保障,而且还需要教育、文化、道德、政治、法律等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不仅要有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要与人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自然保持和谐协调。因此,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既尊重科学的价值,强调科技教育,又注重道德教育,它既反对过去教育中的唯人性论,又反对教育中的唯科学论,避免了因轻实际而造成的空疏无用,或因轻人文而造成的道德、价值、人性的失落。它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科学教育中渗透着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着科学精神。它旨在教会人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中,人将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单纯作为抽象的人和单纯作为现实的劳动者而得到发展和满足。

三、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在我国实施的有效途径

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日益倾向于追求科学和人文的协调发展,并在实践上对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的有效融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转变观念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认识到两种教育观念的优劣,使两者互相融合、互为补充。理想的教育发展观应建立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合理整合的基础上。在教育价值上,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体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在教育目标上,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科技水平,也重视学生内心世界的充实完善;在师生关系上,要克服片面的“学生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建立良好的师生观,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积极互动的过程。当今社会倡导素质教育的实践,要坚决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为实现两大教育思潮的融合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课程是教育要求、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因此,要促进两大教育思潮的融合,应建立以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着眼于提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使人接受教育,而不是限于经济增长一类的外在目的。重视把教育和生产相结合,培养人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能力和合作精神。更为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关心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培养人的责任感,为建立一个人文化的社会而努力。”③我国一直以来存在着文理科比例不协调这一现象。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分别针对文理科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有计划、按比例地开设人文课程和科学课程,使理工科学生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均具备应有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三)师资力量的培训

教师的素质是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时代的发展赋予教育新的任务与要求,即培养实现科学与人文双重教育目标的、适应现代社会的现代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比以往更高的教育水平。因此应大力加强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新时期的教师应具有较好的科技人文素养,不仅要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精通,还要对其他领域知识有所涉略;不仅要熟悉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也要做到将现代教育技术熟练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中。教师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与知识、教师与知识、学生与教师之间都能达到和谐平等的互动,使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互相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交融。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和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还要向学生传递正确、良好的道德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在相互整合中和谐发展。

总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综合了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合理内核,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代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融合,就是要构建统一的教育目的和完整的教育,共同奠定正确的追求基础,形成正确的、具有创造性的整体思维。我国须大力实施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使教育更加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人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委.学会生存[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扈中平.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4).

[3]陶志琼.新旧之间:教育哲学的嬗变[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4]奥雷利奥.佩西.人的素质[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

[5]刘朝晖.教育的希望:科学人文主义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6]徐丹丹.构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精神[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7]孙士杰.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走向科学人文主义理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8]韩玉柱.走向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现代教育发展的价值逻辑[J].当代教育科学,2011(1).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委.学会生存[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第7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

0引言

建筑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从业人数所占的比重也一直高举各行业榜首。文中通过分析我国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如何搞好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了探讨。

1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1.1人力资源组成复杂。在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中,有实践操作能力高但学历低的老工人,也有高学历但缺乏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还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引进的专家型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正是这些不同层次的人才拥有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价值目标构成了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的复杂性。

1.2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建筑施工企业主要是以工程项目。其特点就是没有固定的生产场地和生产部门,有较高的流动性强。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建设者的身份,依据每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变化其组织管理机构来适应地域情况、规模大小等的变化。其生命周期仅限在这个项目,当开始下一个项目的时候,机构有开始了新的调整。这些都决定了施工企业的流动性和布局分散性的特点。

1.3有关的人力资源评价信息的收集困难。因为施工行业自身的特点和国际市场的开拓,目前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除遍及国内,还涉及到国外。同时,许多的工程项目地域偏僻,基础设施落后,虽然我国目前信息传输比较发达,但是因为以上原因还是难以及时传递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使得信息的获得有明显的滞后性。这对及时全面评价人力资源的管理情况带来很大的困难。

2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明显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人事管理没有按市场经济方式运行;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明显;人才使用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激励机制不完善,职工积极性难以调动;职工常年流动施工不能按时休假,夫妻常年两地分居的不人性化;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人才队伍素质有降低趋势;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还不到位等。

2.2企业文化建设范围狭窄,内容陈旧,对员工的凝聚力微弱。多数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很肤浅,也没有明确的价值观。由传统的口号式宣传演变而来的文化氛围反而造成僵化、保守、形式主义的形象,不能吸引企业外部的优秀人才。

2.3人力资源开发尚未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重使用轻培训,即使培训也只满足证书而忽略培训效果考核,重经验轻潜力,影响企业新员工的士气及企业归属感,缺少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良好的机制能保证人力资源的供应及开发,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2.4人力资源管理没有从综合、系统的角度来改进。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局限于人力资源部门,这样就容易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没能站到整个企业的高度,综合、系统地研究问题,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3.1在意识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只有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建立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为施工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高的效益,促进企业进一步的发展。这之中的重中之重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与水平的高低。只有实行标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例如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搜集和整理有关人力资源的资料,然后进行合理分析,提出相应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而为企业的人才选用,培用和成长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另外,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利用好人才资源,企业对人力资源部员工进行培训或引进经验丰富的人事工作员工,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建设做好实质性的工作。

3.2塑造好的企业文化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前进的轮子,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的翅膀。这里强调了管理和技术的重要性,而且更加强调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好的企业文化,能促使员工产生文化认同及强烈归属感,使企业士气高涨,为企业提高绩效,保留优秀员工及吸引外面的优秀人才起着很大的作用。目前,很多企业难以留住人才的原因就是没有好的企业文化。颓废的、消极的企业氛围,以及低俗的文化很难让优秀员工产生认同感,继而影响员工绩效。

3.3高效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约束员工行为的同时,全方位地激励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在目前大部分的施工企业中,激励手段主要是与薪酬挂钩。从目前来看,这种激励手段还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在日渐发展的当代,青年人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激励,还包括对精神上的追求,以及是否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因此,施工企业在激励员工精神上的满足时,应加大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人们满足了基本需求后,会更加注重社会、集体的认同感。因此,人力资源的激励方向应转向提高的员工的忠诚度和提高员工自身价值上来。让员工在参与企业管理的同时,体会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公,极大地提高了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在激励模式的探讨中,我们应该结合中国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经验,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减少员工离职率,将员工与企业捆绑在一起,更好的稳定人才队伍。

3.4做好对员工的培训,合理规划员工职业规划。施工企业主要是不断创新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每一位员工,加大对员工的指导性。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提高两者的沟通并指出要加强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中心,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双向沟通;加强员工培训,既为自己建立了稳定的人才队伍,也提高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对外竞争力。例如国内某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企业里挑选出若干名外语基础好、有一定现场施工经验的年轻技术员到某名牌高校进行外语、国际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经过一年后,这批人员不但熟悉了国际工程惯例及相关国际工程管理知识,而且一次性全部通过WSK考试,企业也为自己开拓国际工程市场建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由此可见,通过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企业和员工实现了双赢的局面,有效地进行了人力资源管理。

4结束语

总之,施工企业需要加大财政和物资的支持,改善企业间的人才竞争。当企业水平不够的时候,有可能会危及到企业的环境。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操作。若想在建筑市场开拓市场,促进自身发展,不仅要提高财力、物力方面的竞争力,更要关注企业人才方面的竞争力,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虽然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在这方面水平还存在不足,但通过加强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能做到利用后发优势,实现高效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王东升.《加入WTO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2002(4).

[2]郝玉柱.《企业如何实施人本管理》.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