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15:16:05
序论:在您撰写教育性研究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个性教育作为20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每年有不少文章见诸报刊,其中不乏观点新颖的佳作,但综观研究现状不难发现关于个性的定义,个性与主体性的关系,个性教育与主体性教育的关系,我国个性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要求,个性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些问题被有意无意忽视或一笔带过。笔者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着重探讨这几个方面。
一、个性的界定
对个性一词的定义是解释个性教育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但在今天的教育领域中个性、主体性、个性教育和主体性教育混淆使用的频率非常之高,因此有必要对这两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一)什么是“个性”?英国学者大卫·丰塔纳在《教学与个性》一书中指出:“在我们对个性下定义时,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个性似乎是一个捉摸不透可望而不可即的术语。我们原以为懂得了这一术语的含义,可是当我们试图以一种能为人们接受的形式表达它的意义时,却又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确,个性是一个多角度多视野的概念。哲学范畴的个性与共性相对,指A事物区别于B事物的特性哲学意义上的个性与共性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个性通常用语形容个体的行为处世与约定成俗的社会规范不一致,有标新立异的含义;而心理学视野的个性正如朱智贤先生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所界定的:“个性(personality)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构构成的整体。”
教育学领域的个性应该区别于其它学科,具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在当前个性教育研究中,关于个性内涵构成的学说观点纷呈。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欧美流派主张个性包括:(1)个人区别于动物性、工具性的人性;(2)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3)每个人先天或后天的,潜在的或现实的特殊倾向、志趣。日本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认为个性包括三个层次:(1)每个人的尊严和完善的人格;(2)每个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独特性;(3)每个人的独立主张及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我国的教育学者通常将个性理解为与共性相对的概念,包括人的独特性、主体性、创造性,更有人把社会性也包括其中。观点虽然各异,独特性和主体性却为大家所公认。
(二)何谓主体性?主体一词源于哲学,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以满足其需要的现实的人,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具有丰富的内涵,至于主体性的本质内涵究竟包括些什么,学术界对此有不尽相同的看法。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论者在谈到主体性的内涵时,比较一致地认为;主体性的内涵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学者将个性分为两种类型:整体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整体主体性是“人类通过漫长的历史实践全面地建立起来的一套区别于自然界而又可以作用于自然界的超大型生物族类的主体性,它为个体主体性的存在奠定了人类学的基础”(1);个体主体性主要是“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所要求的和所凸现的”(2),个体主体性的内在规定性为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主体在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表现出自主性;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即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中,表现出能动性;主体在自我关系中表现出超越性。”(3)
在笔者看来,许多学者对主体性内涵的理解基本上是在整体主体性层面的理解,过分重视整体主体性而忽视个体主体性。过分重视整体主体性而忽视个体主体性,就有可能削减个人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使得个人变的懦弱、缺乏独立人格以及不负责任,因此从个体主体性的角度去把握更有意义。
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均是主体性的表现,其中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它使人永不满足当下的现实状况,不断向着更高层次的未来状态迈进。所以从这一意义上看创造性与主体性并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将创造性或自主性、能动性与主体性并列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那么,主体性与个性是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独特性和主体性作为个性内涵的两个方面,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基于主体性的个性的内在规定性,而独特性则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形式。各种力量要对个体发生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主体性,而独特性则指明个性可能的发展方向对各种力量起引导的作用,因此两者无法在严格意义上区别开来,我们探讨的个性教育包括了这两方面的含义。
二、个性教育与主体性教育
教育的英文“educate”,“e”意即out,出来的意思,“ducate”指引出,顾名思义教育意味着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和个体差异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它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宗旨。个性教育和主体性教育在教育的终极追求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各有侧重点。
在前面将个性规定为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其内在本质为主体性,独特性为其外在的表现。我们强调个性教育,就是基于对独特性的尊重,为什么要强调独特性呢?首先,每个人生来原本就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我们每一个人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一样,这也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之所以值得无比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我们要求用一种模式去限制原来是丰富多彩、各具特征的个人的发展,就意味着我们对某些个体的不公正。其次,“每一个人的独特性是人类文化多姿多彩的重要源泉,因而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源泉”(4);每个人的独特性构成我们之间的差异性,而差异既使得合作成为必要,也使得合作成为可能;人类文化进步的动力就蕴藏在个人的独特性之中。独特性不单单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且是个性得以确立的表征,是个体内在天赋显现的确证。建基于主体性的独特性是个体个性发展程度的标尺,也就是说,越是具有以主体性为底蕴的独特性,个体的发展程度就越高,个体自我实现的程度就越高。
什么是主体性教育呢?近年来由于主体性教育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由微观层面将教育活动看成师生之间的特殊交往活动,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研究重点,进一步扩大为中观层面将教育管理者、教育理论和实践者视为主体,关注学校自扩大及教育管理和教材编排等活动,再扩大为将教育看作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活动,研究如何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适应并超越社会的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混淆了“主体性教育”和“教育的主体性”等相关概念,其实根据语法分析,主体性教育就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而教育的主体性则是指教育活动自身的独立性、能动性和超越性;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至于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原则就更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了。概括地说,主体性教育就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
综上所论,个性教育更多地着眼于个体独特的内在潜能和资质的唤醒和发展,而主体性教育其着力点在于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个性教育的实施是建立在主体性教育的基础之上,而主体性教育需要以个性教育为向导,两者在实践中表现为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
三、我国个性教育的现状及其要求
纵观教育历史不难发现个性教育这股思潮并非空穴来风,它同人类历史上曾有过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儿童中心主义教育观一脉相承均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其中之一就是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每个人由于受家庭,环境,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本身存在着个体差异且人本身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要求就是个性化。个性化的产生还有其现实性,具体包括:(1)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总体上是重共性轻个性,像工业流水线上生产机器一样批量生产学生,压抑创造性泯灭个性;而当前世界正加快向多极化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分工日趋复杂化,这对人才培养提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2)下世纪我国的在校学生将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本身具有较强个性,应该对他们的教育必须适合他们的特点来进行。当前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教学电影,录像机,电脑网络的广泛应用为受教育个性发展提供便利,而五天工作制的实施使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发展兴趣和爱好。
个性化教育在我国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却已涌现了大批教育改革思潮,如:整体化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主体性教育,创新教育,口号虽异实质与目的却是一致:以人为本,将生命的活动引入课堂。总体上我们在个性教育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上基本停留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个性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艰难的话题,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强调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本质定位,而且强调了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要求,把政府职能限定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正是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改革实践中,教育事业被视为政府向人民群众承办的公共服务事项,从而凸显教育事业的公共服务属性。
为什么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强化教育事业的公共服务性呢?因为服务型政府比起以往政府类型更加强调“在民”的本质定位,更加强调政府及官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仆一主”关系定位,更加强调政府及官员作为公共利益“服务者”的角色定位,更加强调政府及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定位。目前,学术界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看法是:服务型政府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政府;是坚持依法执政的法治政府;是接受人民监督和评判的透明政府;是实行“问责制”的责任政府;是坚持灵活、精简、效率等原则的有效政府;等等。鉴于此,把教育事业当作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事项,自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
在历史上,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和文化历史传统,古今中外的政府有着各自特殊的职权、职责和职能定位,但是又普遍地具有社会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统治职能是政府按照社会统治集团的理想和意志,建构政治共同体的制度和秩序的行为;管理职能是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机构,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行为;服务职能是政府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向社会委托者提供各种利益报偿的行为。从历史上看,古代政府突出其统治职能,近代政府强调其管理职能,而当代政府则日益表现出强化服务职能的趋势。我们认为,当代世界各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是当代政府公共服务取向改革的产物。
自从人类创立学校组织以来,教育事业就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之间建立了密切的社会联系。同时,政府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也历史性地将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职责和职能事项,从而对教育事业施加影响和干预。众所周知,教育事业是一项具有普遍影响和多种功能的社会事业,不仅具有促进个体学习、身心发展、就业谋生、社会交往、精神享受等个体功能,而且具有促进文化传承、政治建设、经济增长、人口优化、生态改善等社会功能。由于这一点,历史上的政府总是从统治、管理、服务等职能需要出发,影响和干预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教育事业也往往被政府赋予统治、管理、服务等相关社会内涵及其属性。
从历史上看,古代政府属于“统治型”政府,以发挥统治职能为主,所以古代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政治统治”属性。东西方古代教育大体上都如此。近代政府具有“管理型”特征,比较重视社会管理职能,所以近代教育也往往承载着“社会管理”的使命。义务教育就是近代国家为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而构建起来的新型教育制度。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世界各国热衷于建设“福利型国家”和“服务型政府”等,追求政府的公共服务价值。与此同时,各国也竞相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以向公众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公共服务。在当代,虽然教育事业仍具有统治和管理的社会属性及特征,但是更鲜明地表现出公共服务的属性及取向。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教育事业的公共服务属性,这是符合当代世界以“服务”为取向的政府改革潮流的,同时也是符合当代世界“学习本位”的教育改革趋势的。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把教育视作向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共服务,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型教育”,这不仅是一个富有教育正义内涵的教育伦理命题,而且是一个富有社会正义内涵的政治伦理命题。教育的本质在于为学习者服务,这样的教育必然是以人为本的。同时,教育的本质在于为所有的学习者服务,这样的教育必然是以民为本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以民为本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必然是服务性的。服务性的教育,不仅需要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向,而且需要“服务型政府”的根本支持。总之。“服务型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新方向,需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展开、阐发和深化。
二、服务,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毫无疑问,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使教育事业凸显了公共服务属性。但是,我们不应忘记,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服务,即为学习者学习服务。当然,这种服务不仅仅是经济学上讲的那种有使用价值的“劳务”,更重要的是基于某种道义而承担的责任或义务。后者恰恰是教育“服务”的精神实质,也是服务型政府对教育服务的内在要求。为此,我们应当重申教育的服务本质,坚持教育的服务取向,以此引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不可否认,教育也属于经济学上所讲的有使用价值的“劳务”。在经济学上,一般将人类生产劳动成果概括为“产品”和“服务”两种形式,服务是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活动形式满足他人或团体需要的劳务。从经济学上分析,教育是教育者为学习者提供的、有益于他们学习和发展的一种劳务,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付出了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学习者则消费了教育者所提供的这种脑力和体力。另外,这种教育劳务既可以无偿提供(如慈善捐助的学校),也可以有偿提供,即使后者也有直接的有偿提供(如私立学校)和间接的有偿提供(如公立学校)等情况。因此,教育也和其他文化、科研、商业等一起,被经济学家统称为服务业亦即第三产业。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教育又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或劳务,它有着比商业服务更为特殊的关系及内容。简言之,教育是基于社会正义、伦理原则和道德理想等,由教育者为学习者提供的学习服务。一般说来,服务关系有三种情况:一是服务的提供者与受益者以平等互惠的关系进行服务交易,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服务大抵归于此类。二是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自身的某种优势地位,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强制对象接受服务,这是传统政治条件下的政府行为表现。三是服务的提供者基于某种文化、宗教、伦理等道义责任,向服务对象提供无偿而合宜的帮助,这属于慈善事业中的义务奉献之类。显而易见,教育在其根本性质上属于第三种服务关系,即基于某种道义责任,无偿而合宜地为学习者提供帮助。这是一种利他主义的教育关系,是教育人道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古往今来,人类教育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形态,并且有着不同的民族形态。然而,教育之为教育就在于:它不是按照经济逻辑或政治逻辑办事,而是遵循社会道义逻辑开展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样的教育自然假定“人是可教的”,亦即人性是有“善端”的,从而对每个学习者寄予充分的信任和希望。为此,要求教育者善待学习者,尊重学习者,理解学习者,鼓励学习者,启发学习者,引导学习者,成全学习者。教育过程就是“与人为善”的过程,就是“成人之美”的过程。这样的教育观势必反对功利主义的教育服务观,也势必反对强制主义的教育服务观,而主张利他主义的教育服务观。不可否认,这样的教育观不免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但是彪炳人类教育史册的不正是这种“乌托邦”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吗?
事实上,教育对于学习者只能是一种服务,教育不可能替代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如果说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成就人,那么教育就必须建立在学习者的自觉、自动、自主的基础上。相对于学习者来说,教育只是一种外部因素,这种外因只有激发了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和动力之后才能奏效。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把教育比作农耕或园艺,把教师比作农民或园丁,称教育是一种合作的艺术。把教育者比作农夫或园丁,这不是对教育服务陸最好的诠释吗?把教育定义为学习服务,这丝毫不意味着教育是无足轻重的。恰恰相反,对于学习者来说,这种善意的、合作的服务性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并且是弥足珍贵的。应当说,人的学习永远需要充满善意和爱心的教育服务,永远需要富有智慧和创造的教育服务!
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教育太缺乏道义服务的内涵及其品质了!学校教育的行政化、产业化、科学化等种种倾向,已经和人们心目中的“真教育”渐行渐远了。行政化使我们的教育不会尊重人,产业化使我们的教育失去理想,科学化使我们的教育缺少同情心。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学校,无论对于年轻的学习者还是对于提供学习服务的教育者来说,都永远需要成为一块充满道义、责任、理想、神圣的精神家园。教育必须学会尊重人,必须学会帮助人,必须学会成就人,亦即必须真诚地为学习服务,这才是教育的天职和本份!值此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之际,我们大有必要倡导“服务型教育”,大有必要弘扬教育的道义服务精神。为学习服务,这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公益,教育服务的行动准则
以上我们分别从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教育服务的道义性质两方面分析了教育的服务性内涵,但是有必要进一步指出:教育服务不仅是社会道义性的,而且是社会公益性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这就是说,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公益性是教育事业在社会利益和效益上最本质的表现,这就是说教育事业在本质上是超个人需求的,是超个人功利的,是超个人现实的。一部人类教育发展史就是如何以超个人功利方式发展教育事业的历史。在当代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功利意识不断张扬,如何建设和发展这种公益性的教育事业,仍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
说到教育公益性,不能不提到现代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理论。这一理论对于解释和说明教育的公益性是很有价值的。经济学认为,教育劳动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服务,即为学习者提供的服务或劳务。这种服务具有经济学上所讲的“公共物品”属性,如产品上的不可分割性、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技术上的非排他性、效益上的外部经济性等。当然,教育事业本身又是分门别类的,有许多层次、类型、形式等。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术教育;或者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或者理论教育、实用教育;等等。在这些教育类别中,有的接近于“纯公共物品”,有的接近于“私人物品”。所以教育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的“准公共物品”。应当指出,经济学对教育公益性的实证性分析,对于理解教育公益性是很有帮助的。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就要把教育事业(首先是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等)当作人民群众的公共福利来看待。在一个时期里,我们较多地从“人力资本”视角看待教育,因此突出了教育的效率价值和经济功能,但却忽视了教育的道义价值和文化内涵。实际上,现代教育在发展中越来越表现为公共福利的性质,是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平取向的公共服务。在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人越来越依靠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生存发展,现代教育就是政府为本国公民提供的具有普遍性、公平性和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福利取向的教育观对于教育实践是根本方向性的,它集中体现了教育的道义价值和人文精神,而效率取向的教育观则容易把教育事业引入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误区。因此,我们需要强调教育的公共福科性。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就要把教育事业当作政府及学校为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共服务来对待。在当前条件下,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多方面的,如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一般公共服务等,其中教育(首先是义务教育)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这些公共服务都是由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但是教育这种公共服务更强调文化性、道义性、精神性、关爱性等,因此提供教育这种公共服务更要强调教育自身的特点。提供教育公共服务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必须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和全面性发展。“服务型教育”是社会合作和人际合作的事业,是政府与人民群众合作的事业,是学校与家庭合作的事业,是学校与社会合作的事业,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事业。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就要遵循公正、公平原则发展教育事业。现代教育作为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本身就是政府以权威的方式分配教育价值及其资源的政治过程以及行政过程,因此提供教育公共服务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原则。公共服务具有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功能,而教育这种公共服务则在其中发挥着奠基的作用,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前,如果说教育公平可以分成个体之间的公平和群体之间的公平,那么目前我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群体之间的不公平,即由地区差别、城乡差别以及校际差别造成的教育不公平。这些教育不公平具有社会普遍性和公众敏感性,它与其他社会不公平交织在一起,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然,教育公共服务也要关注个体之间的不公平,努力构建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和“因材施教”的教育体系,这才是教育公共服务的根本目标。总之,公正公平乃是教育公共服务的价值基础。只有坚持公正公平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教育公共服务,并且也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共服务本质和真谛。
关键词:教育外部性;外部性教育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各行各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促进个人全方位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教育正外部性的众多影响之一,然而教育外部性也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使用无法达到帕雷托最优,影响到国家对教育补贴的政策,以及个人对教育的投资。因此理清教育外部性的界定及性质,分析其影响,找出适用于教育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对于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更好地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具有巨大的价值。
一、教育外部性的界定
外部性是任何经济学家无法回避的问题,最初由马歇尔在1890年《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性的概念,经过庇古、科斯等人的批判补充,外部性理论在1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外延也不断得到扩充,为解释和解决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纵观众多经济学家对外部性概念的界定,无非从两个角度:一是从外部性产生主体的角度来定义;二是从外部性接受主体的角度来定义。前者代表性的定义首当推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定义:“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第二类如兰德尔的定义:“外部性是用来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在对外部性的研究中,大多采用第一种定义。
教育外部性是外部性外延发展的产物,与医学外部性、思想政治外部性、政府行为外部性等一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样影响着人们的教育理念。弗里德曼对教育的外部性作了经典性的阐述:如果大多数公民没有一个最低限度的文化和知识,也不广泛地接受一些共同的价值准则,稳定而民主的社会就不可能存在。而教育对文化知识和价值准则这两个方面,均会做出贡献。儿童受到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自己或者家长,而且社会上其他成员也会从中得到好处。由于无法识别受到利益的具体个人(或家庭),所以不能向他们索取劳务的报酬,因此,存在相当大的“邻近影响”。卢卡斯则从经济学角度论述到:当某一劳动者接受教育后,本人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会提高,同时通过“潜移默化”,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率会提高,但他并不因此获得额外报酬。同样中国学者对于教育外部性也作了类似的论述:王善迈把教育的产品属性定为教育具有巨大外部效益。一个人接受了教育,不仅受教育者可以获得经济的、非经济的效益,同时社会也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与非经济效益。从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看,教育是不可“排除”的。因此,从整体上说,教育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范先佐认为:教育几乎是完全的“免费午餐”,致使教育部门缺乏自身.的发展动力,收益几乎全部外在化了。袁志刚认为:教育的外部性就是“其社会收益大于个人收益”。袁连生认为:“教育的间接消费效用,是教育的外部产出或外部效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的外部性则具有如下性质:教育的举办和产出除了达到国家和个人的教育目的外,还会给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带来经济、非经济的影响,但教育却不能向受影响社会团体和个人给予直接补偿或不必要补偿。
二、教育外部性的分类
第一,根据教育外部性的影响效果划分为教育正外部性和教育负外部性。关于教育的正外部性显而易见,如一所高校校址的选择会给学校所在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促进学校周围学习体育用品、饮食、娱乐、服装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不仅仅解决当地居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还可提高所在社区的文化底蕴,提高其居民的素质和精神生活质量。近年来,教育的负外部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以文凭热引起的假文凭泛滥和社会风气败坏;以大学生就业困难所造成的社会负担,城乡教育差距拉大造成的教育不公平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不公平,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学生的暴力事件,如2002年的马加爵事件,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并引发民众对高等教育的忧虑。
第二,根据教育外部性的时空划分为教育代内外部性和教育代际外部性。通常的外部性是一种时间概念,主要是静态层面上考虑资源是否合理配置,即指代内外部性问题;而代际外部性问题从动态层面上解决人类代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这种分类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的代内外部性主要关注教育外部性影响的范围,指对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而教育代际外部性则主要指教育的长远影响,即指教育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的长远影响。在空间纬度上,教育的外部性可分为:农村教育外部性、城市(镇)教育外部性;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外部性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外部性;中国东部的教育外部性、中国西部的教育外部性等等。
第三,根据教育外部性的主客体划分为作为生产者和作为消费者的教育外部性。从教育整体上讲,作为教育成果的合格毕业生是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的教育产品,作为生产领域的教育,它就是作为生产者的教育外部性。从消费者角度也可划分不同类型、层次、属性教育的外部性,即包括基础教育外部性、职业教育外部性、成人教育外部性;义务教育外部性和非义务教育外部性;初等教育外部性、中等教育外部性、高等教育外部性;个人外部性和政府外部性。个人消费教育所带来的外部性影响范围涉及到个人发展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对社会其他人生活的影响。另外教育外部性影响的客体既可以是生产者,如毕业生所在工厂、公司等,也可以是消费者,如受教育者所引发的消费潮流,对其他消费者的影响。
第四,根据教育外部性产生的前提和根源可划分为竞争和垄断下的教育外部性、制度教育外部性和技术教育外部性。根据教育外部性产生的前提,可以划分为竞争条件下的外部性和垄断条件下的外部性。在教育领域,这种划分首先要考虑教育在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大环境下的产品属性问题。教育产品是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或者属于准公共产品,需要根据教育产品提供的方式来判断。如果教育产品由政府提供且个人消费不需要购买,如基础教育中的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国防教育等,这时的教育产品就是公共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教育产品是在垄断的条件下产生的,其教育的外部性产生的条件也是垄断。作为补充的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以及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如果不是被免费提供,个人像购买私人物品一样负担教育费用,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私人产品,而不管其提供主体是政府还是市场,这时的教育产品具有竞争性,其产生的外部性的前提条件是竞争。但这种划分不是完全的,教育产品的属性整体来说为准公共产品,其外部性产生的条件也是复杂多样的。
根据教育外部性产生的根源,可以分为制度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教育举办的本身要依靠教育制度来维持,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一种制度的存在,会影响到其他制度的运行;另外制度的改革,即教育制度的改革,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变动,这种影响显而易见,不需赘述。而技术性的教育外部性,更多体现在教育产品上,也就是毕业生个人素质提高带来的外部效应,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高校产学研的结合,其研究成果的外部性就是技术外部性。第五,根据教育外部性的状态划分为教育单向外部性和教育交互外部性。教育外部性根据影响传递的方向可分为,教育单向的外部性和教育交互的外部性。单向的教育外部性指教育对其他团体及个人的外部影响,如一所大学对所在社区的外部性影响,而交互的教育外部性正如一所以城市名命名的大学和所在的城市之间的交互影响,两者有共同的利益关系那样,影响力是交互的。如一个城市经济发达则成为学生选择这所城市大学的潜在影响因素(从就业前景上看),同时如城市大学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也将会成为城市的象征。另外,根据教育外部性的影响状态,分为稳定的教育外部性和不稳定的教育外部性。稳定的教育外部性是人们通常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外部性最主要的方面。而不稳定的教育外部性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教育过程中的偶然事件,二是教育研究成果中所带来的技术性教育外部性,这在高等教育领域里尤为明显。
三、教育外部性的特性
教育外部性除了具备外部性的一般特性,如传递不通过价格机制、引起他人成本的减少或效用的降低、外部效应与个人收益的不可分割性外,它还具有本身特有的性质。
第一,教育外部性具有正向性。教育同时具备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但是总体来说其正外部性的作用和影响大于其负外部性,这与教育本身的性质和功能相关。教育(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国家举办教育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素质,促进个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促进国家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教育事业对于受教育者个人以及整个国家来说是一项积极的、意义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事业。教育外部性的实质是教育功能的体现,从教育的性质和功能上讲,教育的正外部性是人们和国家期望的,也是应有的主流。从另一方面讲,教育负外部性的体现大多与教育发展本身的不足相关,解决教育本身发展中的不足,就能较好地减少其负外部性的影响,如教育从文凭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假文凭就会失去市场;合理调整高等教育发展结构和提高其教育质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会得到缓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公平,会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随着教育的完善发展,教育的负外部性被限定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其负外部性的影响也就会被统筹在正外部性之下。
第二,教育外部性具有多样性。教育的外部性因教育在级别、类型、性质、区域等方面上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别,体现其内部多样性。如在教育级别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外部性依次减弱。在教育类型上,教育产业涵盖不同层次,它们有着不同的外部性特征。一般来说,教育产业的外部性小,如教育核心产业中的职业教育外部性相对较小。在教育区域上,一个地区投资教育,因为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其他地区也能受益,这就是教育投资的外部性。一般而言,在同一地区,城市级别越低,教育投资的外部性就越大,也即乡镇教育投资的正外部性一般要大于县城的,县城的要大于省辖市的,省辖市的要大于省会城市的,这是因为,贫困农村和乡镇的教育投资越多,教育质量越高,受教育的人向城市级别高的地方流动的可能性越大,而城市级别高的人员向城市级别低,特别是乡镇或农村流动的可能性很小。同样道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教育的外部性大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植“人的心理发展”,是影响和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是通过实践和学习使人的素质上的缺陷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完整意义上的素质一词涉及了多方面的内容。所谓“素质”指的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后来引申至人的各种机能的功能水平。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技能或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艺术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和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从研究内容上看,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有共同的范畴;在功能上,艺术形式与素质教育的任务是相通的;从工具性上说,艺术教育是素质提升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艺术教育的实质恰恰是通过情感与心理中介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影响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因此,它在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上,在弥补人的素质缺陷上,在促使人的健康的心理要素成熟上,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它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种灵魂的净化剂。艺术教育也最能穿透某些人的感情麻木的铠甲,使受教育者在内心世界留下深深的印迹。
毋庸讳言,当今大学生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已经不同于先前知识分子,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也与老一辈知识分子有了很大的差异。随着艺术教育(比如音乐曲目)逐渐被流行的、现代的、通俗的、西方的内容同化,青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遇事从“自我”出发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乐于索取而不愿奉献;怀疑一切,迷恋腐朽的心态有所滋长。出现这种问题的比较,当然并不是事实的全部。但它至少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艺术教育的结果与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相关。这样,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提出这样一个研究课题:艺术教育如何使受教育者有理想,有抱负,有高尚的情操,有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如何避免与人的心理、精神教育脱节?这也就自然地涉及到艺术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取向问题。
艺术教育的教育本质上是素质整合工程的子系统之一。比如就音乐这种艺术教育形式而言,其所蕴涵的素质意义是丰富的。首先,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歌曲演唱、和乐演奏、载歌载舞等活泼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全身各种器官都能活跃起来,在提高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记忆力的提高。其次,音乐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中外古今名曲,借音乐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相关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及相应事物的联想,让学生尽情畅想作品所表现出的独特自然美以及别具异域风光的境遇美,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次,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促进时间知觉的发展。音乐是一门节奏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最易感受到的便是那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乐感,尤其是在敲打乐、摇滚乐中。最后,音乐教育可以起到陶;台情操的作用。当我们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或许我们不知道引发作曲家产生这种情感的事由,但我们却能直接感受到他的情感,感受到作曲家的灵魂,体会到《国际歌》的庄严、《天鹅湖》的优雅、《雨打芭蕉》的柔美、《黄河怨》的悲怆、《步步高》的欢乐。
当然,综合性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但也不是单纯地训练吹笛子、弹钢琴、画画、书法和跳舞的技术。它是要通过这种技能、知识和修养,提高审美境界,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素质发展,成为具有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代新人。如果偏离了这个轨道,那么所谓的激发创造力、启发心智、促进形象思维、培养审美情趣和能力的艺术教育,也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一般认为,艺术教育说到底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或直接地说,是“修养”的教育,是“灵魂”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艺术教育同素质教育一样,同一般的文化教育、素养教育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如果把艺术教育看作是素质教育中的“特长”教育,一种专门的“本领”教育,把“技能”“技巧”放到主导地位,放弃其特有的净化心灵、提高精神境界、学会正确处世的功能,那么,艺术教育也就丧失了它的本质,走入“误区”,甚至成为一种新的“应试教育”的变种形式。黑格尔曾经说过:“按照席勒的看法,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把欲念、感觉、冲动和情绪修养成为本身就是理性的。”在席勒看来,理性与感性是处在对立面的;中突之中,而美感教育“所要做的”正是实现二者间“调停与和解”的要求。这一思想,相当有力地证明了我们在前面对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地位和功能的规定。
被时展促发而逐渐醒悟的艺术教育开始观念和体系上的变化,其主要标志是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是认可人的全面成长的意义不亚于知识技能教育价值,这当然大大拓展了僵化的思维模式,从各门类教育加强艺术文化的教育、艺术教育增加文化和跨学科教育、到艺术院校增设传统技巧学科之外的文化理论学科和艺术教育系科等,都显示了一种变化趋势。综合素养进入艺术学科教育视野、技巧之外的文化素养的迫切性要求加强、认可培养艺术家需要综合功底的认识扩大等,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以艺术专才为唯一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艺术教育尽管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教育更广泛价值的理解一步步深入,强化素质教育的认识使人们对艺术教育的价值有了远比以往更为全面和更具深度的认知。对于大学教育而言,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建设、艺术专业技能技巧教育、综合艺术文化素质教育,都是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构成学校艺术教育大的构架,彼此之间又相互穿插。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建设无论是专业艺术院校还是普通院校都需要大力建设并渗透在学校教育、生活之中,艺术专业技能技巧教育在综合高校中也日渐增加,而综合艺术文化素质教育在专业艺术院校中同样存在,对越来越专业分工的艺术门类更显价值。
参考文献:
随着国家两期“三年行动计划”的相继颁布和实施,以及新一轮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儿童素质教育”一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备受幼儿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所谓的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体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重点提出“开发潜能、注重个体、主体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创造性地挖掘儿童的潜能、激发儿童自身认知组织功能,从而达到儿童想象力、洞察力、创新力、表现力的形成和提高。然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是一种精神律动和感性知觉相结合的抽象活动。更多的需要儿童的想象、联想和创造。这就决定着我们在音乐教育中更应大力推进创造性教育,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落实到具体音乐教育中的创造性教育,就要求教师具备创造性的教学理念、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创造性的课堂活动、创造性的教学氛围情境等。
二、儿童音乐教育中开展创造性教育的措施
《创造心理学》中关于“创造”的定义是,“创造或创造活动,是人在主观观念指导下,以全新独特的方式并付之以艰辛灵性的劳动,改造更新活动的事物,使之成为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有新颖结果的、且特殊性很强的活动。”音乐作为一门对创造性要求极强的艺术活动,在儿童时期就有着高标准的创造需求。
(一)采用新教学媒介,扩展认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新型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介。然而,多媒体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并不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具的固态化、人工化、枯燥化。利用多媒体可制作动画、播放PPT课件、编制动态Flash画面等。可以化静为动,使音乐声形并茂,动态感强,能激发儿童对音乐学习的乐趣,引导儿童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授课的质量和效率,增强课程效果,达到课程目标。例如,教师在教授《小乌鸦爱妈妈》这一音乐课时,传统的手工教育不可能提供两只鲜活的乌鸦作为展示给儿童的视觉教具,而应用多媒体教具,就可以制作并播放故事动画,鲜活地展示小乌鸦和妈妈的故事,从而使枯燥的音乐故得生动起来,更容易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外,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同时调动儿童的视觉、听觉、想象等多种感官。多感官的合作更能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例如,在教授古筝曲《阳春白雪》时,教师可以用课件播放一组有着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表现春去秋来的画面: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百花竟开,候鸟飞回……这些画面给儿童以无限的遐想,感受意境,从而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把具体画面引入到抽象思维,可让学生更快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创造教学艺术情境,激发灵感
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行为是环境影响和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行为。对于音乐教学而言,教学环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理环境,包括教学场所的色调、灯光、声音等视觉的环境感知;另一种是心理环境,包括心理感知的愉快还是悲伤、放松还是紧张、沉闷还是活跃等,是教师与儿童之间一种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教师对环境艺术性的创造,首先要对视觉感知环境进行创造。根据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学法来创设与教学内容意境相符的情境,从而能轻松引入教学内容,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毫无拘束的表达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小熊请客》这首音乐时,教师可以用游戏引入的方法,让儿童穿上扮演小熊、小狗、小猫、小鸡的服饰,给儿童一种视觉上的艺术环境引领,让他们能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受,亲身体会《小熊请客》的故事,从而使其转换思维角度,激发思维模式,达到创新目的。除了视觉感知环境外,教师还要更加注重儿童心理环境的艺术创设,是以《小熊请客》的故事为例,可以用问题引入法来激发儿童的思考。比如可以向儿童进行提问,如“小熊过生日还邀请了除小狗、小猫、小鸡之外的其他动物参加,你们可以想一想还可能有哪些动物呢?”这样的问题可以诱发儿童的思考能力,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和想象力,以及对发散思维的发挥和挖掘。
(三)尊重儿童个性思维,挖掘潜能
心理学所说的“个性”,又称之为“人格”。其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个性”和“人格”的含义不同。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举止中。儿童认知发展具有差异性。每个儿童生长于不同的环境,会形成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不同认知发展组织结构。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想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就要重视儿童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挥,给其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儿童能直接参与活动,让思维活动和集体活动能紧密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满足自我认知,又可以让孩子拥有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创造力和表达力的空间。音乐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刀切”的现象,严重扼杀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挫败了儿童对于学习音乐的自信心。例如,在钢琴课上,教师教儿童识记琴谱时往往会问道:“小朋友们,看五线谱上的音符像什么?”孩子有的会回答说“像小蝌蚪”,这个答案会得到表扬;而有的孩子会说“像路灯”“像挂着国旗的旗杆”等答案通常会遭到批评和否定,这就从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在知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心理认知结构理论中,曾有个“三座大山”的实验,就是讲每个人认知结构是不同的,因此对待同一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也就不同,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所说的道理一样,在儿童音乐教育中要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崇尚个性,重视儿童个性特征的发展。这样才能让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发挥,从而培养音乐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四)运用童话音乐故事,展开联想
儿童音乐教育中离不开童话故事。多数音乐本体都是通过童话故事表现出来的。因此可以说,童话故事是儿童音乐教育的载体。童话故事有着符合儿童音乐教育发展需要的特点,它一般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幻想,运用夸张的手法编写故事。一般故事情节离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采用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有时也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在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的同时让其展开想象与联想。例如,在《白雪公主》音乐教学中,儿童除了能分清音乐剧中的人物是非之外,还会启动联想和想象,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续编一个不一样的故事结局。童话音乐故事除了能激发儿童想象思维、展开联想空间以外,还有助于儿童语言能力与肢体语言的发展。例如,在音乐剧的模仿表演中,儿童能在无意间得到语言的训练,感知语言和音乐韵律之间的律动关系,从而培养更好的音乐表达力。再如,在音乐剧《灰姑娘》的学习中,儿童通过童话剧中灰姑娘跳舞的舞步动作和音乐的配合,锻炼其自身的节奏感知与内心情感自然无碍的交流。这就是通过身体律动对音乐肢体语言的发展。
(五)即兴改编歌曲,展现创造力
知名音乐家萨蒂斯•科尔曼提倡让儿童即兴表演,启发孩子用自己的身体、自己创造的乐器、最简单的节奏以及最基本的动作形式来适应、反应音乐,并从中初步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但是,对于儿童来说,进行即兴的音乐创作有一定难度,我们可以降低难度,让儿童根据已学的音乐歌曲进行即兴改编。这样既降低了原创难度,又达到了锻炼儿童创造力的目的。对于歌曲的改编大概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对歌曲节奏的改编。要改编歌曲原本的节奏,例如,在教《小鸭子》这首歌曲时,可以让儿童以拍手游戏的方式加快歌曲节奏,将原本的2|4拍节奏改为4|4拍,同时锻炼儿童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力和创造力。二是对歌曲音调的改编。例如,在教授《小小的船》这一歌曲时,可以让儿童把E调的3|4拍改为C调的3|4拍进行演奏,这样既锻炼了儿童对于钢琴键区的熟识度,又锻炼了即兴创新的演奏能力。三是对歌曲的歌词进行改编。例如,在教授《两只老虎》这首歌曲时,可以让儿童以不同的动物为对象对歌词进行即兴改编,并同时描绘出此类动物的自身特点。这样可同时激发儿童的洞察力、表达力和创新力。
三、结语
(一)研究性教学的类型研究性教学的类型
主要有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教学指的是专业教学计划之内的教学过程,而第二课堂教学是正规教学计划之外的教学过程。第一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是主体,第二教学课堂更强调应用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为密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性教学以第一课堂教学为主,但也要充分考虑第二课堂的教学,即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研究性的作业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调查,更深入地理解第一课堂所学知识。
(二)研究性教学的方式
1.案例式教学
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就是由教师或学生提供案例作为教学对象。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学习、借鉴案例提供的策略,吸收案例讨论中有价值的观点、方法,内化为自己所学知识,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题式教学
就是教师或学生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上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基于提出的具体问题,师生间可以充分地互动,相互探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最后,针对提出的具体问题,教师总结归纳,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三)研究性教学的手段
1.课题牵引,以研促教
现在,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授课教师,手里都有立项的课题,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把课题相关的内容带入课堂教学之中,把自己的一些研究性的观点或方法传授给学生,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一方面说明学生的注意力被教师吸引,提升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师对研究的课题认识得更为深入,可谓一举两得。
2.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设施条件上的保证,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它比传统板书式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使课程内容由无趣地灌输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量,也使课堂气氛变得既紧张又活跃,需要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有助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的能力。
二、黑龙江省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性教学的成果与收获
(一)形成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科研———教学”一体的专业特色
“研究性教学”不需要固定不变的教学形式,而是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方式的灵活变通。学生从问题出发,在教师引导下自由探究,既获取知识,又产生问题意识,形成研究习惯,增强研究与创新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汉语言文学这一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专业,逐步发展成“科研———教学”一体的专业,既保持了该专业原有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加入了应用性、社会性、研究性的要素,这也是时展的需要。
(二)推进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
汉语言文学专业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10来门课程,我们应将课程进行科学的优化,将课程的内容进行必要的精简,每门课程内容的设计都要综合考虑最新的知识结构,结合社会发展和新知识结构,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内容;将课程结构合理优化,考虑学科的基础,科学设计内容体系;将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减少或避免内容的重复。另外,为了提升该专业学生的能力,还要将课程内容设计得具有一定的应用性,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读、写、说能力。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研究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知识、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原有的知识权威优势不复存在。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都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高的要求。同时,研究性教学也给师生间提供了更多接触的机会,这有助于拉近师生间的关系,这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也使得教学在相互配合的良性氛围内有序地进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四)培养了大批研究型教师
【关键词】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流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目标也提到“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尤其是在阅读教学部分提出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些观点体现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
一、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一)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
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文本为主课外读本为辅的探究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围世界为参照,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从而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等多种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阅读教学活动。
(二)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的特征
1.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自主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真正有效意义的阅读是读者全部心智的投入活动,是极具个性化的活动,这决定了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的自主性越强,探究的就越深越广,学生就会越具有主动性继续阅读,形成良性循环。
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阅读文本并对阅读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深究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和现实生活经验进行阅读感悟,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欣赏角度,而不是接受教师灌输的统一答案。
2.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性和开放性
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去解读感悟文本,对同一人物有不同的诠释,反对结果的唯一性、相似性。歌德说:“我们都不应把画家的笔墨或诗人的语言看得太死、太狭窄,一件艺术品是由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地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关照欣赏。”正如歌德所说,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也应重视探究的过程性和开放性。
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背景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交流,充分体验感悟文本所蕴含的作者的内心情感,走进作者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袁振国先生在《教育理念》中谈到“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简单的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3.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性
余彤辉先生说:“阅读,不论你把它描绘成什么,首先必须接受文本,必须认读文本的文字,弄懂、理解文本的意思,哪怕是局部的。没有这一点,这不是阅读:离开了这一点,就是谬误。”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发展模式,也必然是一种基于文本的阅读教学,阅读文本是教学的开始,它必须以文本的阅读理解为基础,脱离了文本,一切探究就失去了根基,如同无本之木,探究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文本的阅读理解也就成了探究的底线,。探究必须在阅读文本的范畴内进行,不能随心所欲、任意探究,一切思考的起点要从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出发,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交流,获得美的享受。
二、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的流程
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课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要想真正实践这一要求学生和教师都必须积极参与进来,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这一教学活动。
从教育学生的角度来说,要探究就要经历做到以下工作:
阅读兴趣阅读文本质疑问难探究释疑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自然需求,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出自内心的阅读,才没有功利性,才会真正地去体验文章中作者的情感精神,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获得审美的乐趣。因此,要想让学生在阅读中实现心灵的震撼、心灵的启迪、思想的感悟、生命的生成,必须而且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在课上课下下功夫。在课堂上,可采用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音频视频资料或者提问互动的方式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一节高效课堂的开始。在阅读过程中,要以开放的姿态、平等的态度营造宽松平和的阅读氛围,与学生共同阅读品味,让学生的精神得到解放,这样才能够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更深层次的阅读感悟。同时在问题引导方面,要先对班级学生的兴趣、性格有所了解掌握,在提出探究问题时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对问题有亲切感,乐于去探究,在探究中发展。在课下,要让阅读成为一种放松的方式,而不是当作作业要求学生做那些固定性的问题,得到唯一的答案,只有课上课下双管齐下,学生的阅读兴趣才更易被激发,才能为阅读探究走好第一步。
(二)积极阅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能力的要求有理解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理解性阅读着重于学生对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感情的共同视角,而探究性阅读则侧重于学生对文本的质疑批判评价。在探究性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同时关注这两种阅读活动,必须以文本的阅读理解为底线,原因在于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探究性阅读。要进行探究必须以对文本的理解阅读为基础,没有文本作证据,探究将会是无源之水。只有做到理解阅读,学生的探究才会有方向、有目标、有层次、有高度。
(三)质疑问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