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心理成长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1:44:21
心理成长论文

第1篇

1,心神不宁。面对急剧变化的时代风云,信息的瞬息万变,知识的激增,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丰富和广阔的知识面,追求创新的劲头,学校管理中的竞争机制,青年教师常常不知所为,心里无底、慌里慌张,甚至表现出“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他日喝凉水”的心态。

2,焦躁不安。教师成长一般有四个阶段。即起(入行阶段)、承(表现阶段)、转(中年职业阶段)、合(交棒阶段)。青年教师的焦躁不安的情绪主要表露于“起”与“承”这两个阶段,常常表现为急躁冒进,急功近利,贪大求全。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与他人盲目攀比,追求不切合实际的专业发展目标。面对重重困难,显现出一种无所适从的焦虑心态。

3,盲动、冒险。由于青年教师焦躁不安,情绪取智,使得行动常常带有盲目性,行动之前没有必要的计划筹措,只要出人头地,对自己有利的事便不惜一切地去做。这种病态心理也是当前教师队伍年青人违纪违法事件增多的一个主观原因。

(二)青年教师产生浮躁心理的原因

1,青年教师在接受师范教育或岗前培训中缺乏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理性教育。由于自己缺乏对教师职业起、承、转、合的起码认识,进而动机浅显,目标不高,热情不足,行动不利。这是造成青年教师浮躁心理的理性方面的因素。

2,在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职业正成为职业压力来源多、压力强度大的职业。根据朱从书、申继亮教授研究表明:当代中小学教师面临工作量大的压力,管理学生的压力,考试的压力,进修科研和评定职称的压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压力,再如学生安全问题、家长认识偏差,等等,都是造成青年教师浮躁心理的职业方面的因素。

3,由于教师在工作压力重压下,以及对教师角色认知有错位。青年教师在成长中无法对职业角色进行正确定位,故而产生了职业倦怠,出现自我贬损、人格异化、效能降低等现象,进一步激化与深化了青年教师的浮躁心理,这是造成其浮躁心理的心因性方面的因素。

4,职业高原期,是每个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由于青年教师抑或个人原因、家庭和社会因素、组织原因,造成了职业高原期。如果从教师管理角度,没有一套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评价机制,加上学校没有成为学习型学校,那么青年教师就容易受职业高原期影响而加剧浮躁心理的发生、发展,甚至会动摇青年教师的职业信念,这是造成青年教师浮躁心理的管理性方面的因素。

5,社会上“三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风气还未真正形成。教师职业目前仍然是一个要求高,而待遇偏低的职业。加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一些地方落实得不尽如人意,法律法规方面对教师及其工作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大,不够全,加上社会上执法难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以及教育投入不足,学校与学校发展的不均衡等,致使满腔热情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在心理上出现失落,出现不安心教学,跳槽,行为怪异,师生冲突,与学校领导关系紧张,职业角色冲突,甚至离经叛道干一些与教师身份不相符的事情。这是青年教师浮躁心理形成的社会性方面的因素。

6,青年教师自身在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过程中没有处理好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加上人格的不完满,视野的不开阔。自身在思想道德、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方面修养的欠缺,加上社会上由来已久的浮躁风气,使一些青年教师形成了从众心理,这是造成青年教师浮躁心理的自我性方面的因素。

(三)青年教师产生浮躁心理的对策

青年教师要克服浮躁心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但同样需要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为其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具体做法如下:

1,设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进修。通过“三沟通”、函授、自考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学历,通过办研究生班、骨干教师培训班、组织专题讲座、聘请外地名师传艺等形式充实教师的知识,规范教师继续教育,努力使教师在教育思想上由“考试型向育人型”转变,知识能力上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教学方法上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通过继续教育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从而克服浮躁心理。2,引路子。即给教师确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及时向其指出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如教学方法的成型分时间要求,教学艺术的形成定阶段目标,教学风格的发展提参考方向等。教师根据自己确立目标。刚上讲台的新教师应重点攻略教材教法,通过钻研,明确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网络结构。同时进修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在熟悉了教材教法以后,重点应阅读教学艺术的书籍,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尽早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确立目标,以目标管理的理念和教育训练来增强教师的职业技能,从而克服浮躁心理。

3,压担子。即给教师委以教学上的重任。并不时向教师提出教育教学研究任务。要充分信任和使用教师,让他们到教学第一线,担任重要的教学任务,努力成为教学骨干,同时要求教师定期拿出教学成果来,主持教研课题,开办专题讲座,上公开示范课,举办教学艺术周等。让教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提高能力,让教师在压力中奋进。教师要根据自己承担的教育教学研究任务,重点读一些教科研方面的书籍,使自己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探索。另外,要注重教师教学心理的积累和提炼。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他们的教学成果大多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差不多可以说是他的“教学日记”。因此,要倡导教师重视教学心得撰写这一环节,定期让教师拿出有一定质量的教育论文来。

第2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心理成长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笔者深入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幼儿教师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极大地危害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危及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问题必须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内涵

1.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至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健康本身来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为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为个体所处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变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从幼师毕业进入全新的人生,角色的巨变,工作生活的压力,加之现代社会激烈的职业竞争和幼儿园特殊的工作环境,幼儿教师必然遭遇到和普通人一样的心理压力和困惑。这就需要重视幼儿教师健康心理的不断成长。

2.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教育应该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手段不是简单地应用教具组织一些活动,而是运用教师的语言、智慧、人格甚至整个心灵去工作。如何用一个心灵去影响另一个幼稚的心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组织者、模范的公民、家长的人等诸种角色,必须具备仁慈、体谅、耐心、爱心、热情、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公正、民主、合作、开朗、守纪等一系列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专职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专业心理素质的不断成长。

二、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重要意义

1.幼儿园教育效能受幼儿教师的职业心理素养的影响。

第一,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情感的建立将显著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幼儿期儿童心理具有明显的无意性、情绪性、易受感染性等感性特征。儿童对学习、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没有理性的价值判断。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本身的生动趣味性,一是来源于对教师的情感依赖。幼儿往往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愿意接受她们的教育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若具有热情和蔼、活泼好动、民主体谅、可亲可敬等性格特征,将会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

第二,幼儿教师良好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教工作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创造性和艰巨性。如何有效地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个性差异、发展的可能性,并有效地组织适合幼儿特点,为幼儿喜闻乐见,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维创造力、生动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组织沟通能力。研究证明,上述教师具备的心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成效。

第三,幼儿教师的价值观倾向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当幼儿教师认为教育工作有极大的价值,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获得成就感等时,才会对幼教工作尽已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幼儿教师树立起什么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幼教工作的成败。不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

2.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幼儿期儿童具有是非判断力差、好模仿、易受暗示等特点,这更加强了教师人格的影响作用。要幼儿好学,教师就应该有孜孜以求的精神;要幼儿赋有爱心,教师就必须关爱幼儿;要幼儿公正,教师就必须民主平等……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部无言的教科书。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人数也较多。如果教师性情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固执偏激,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和无所适从,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是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义务。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态,重视心理健康成长。

3.心理成长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必然不例外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三、促进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策略

1.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成长。专业成长是指幼儿园教师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通常的专业成长途径一是通过幼儿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养。后者常采用的方法有观摩和分析优秀幼儿教师组织的幼儿教育活动、反思教学经验、行动研究等。而在这样的专业培训中,幼儿教师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观察力、思维力、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公正民主、热情和蔼、进取上进等健全的人格特征也将会获得有效成长。因此,可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的成长。

2.幼儿园构建教师心理健康的平台。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成长。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幼儿教师工作实际,以及众多理论工作者的观察研究,我们认识到形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由幼教工作的特点决定。幼儿年龄小独立性差,生活各方面都需要悉心照料,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大。另外幼儿活泼好动自控力差,因而工作环境嘈杂。这些都极易造成幼儿教师身心疲惫。幼儿好动好奇带来的安全隐患,更易造成幼儿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由竞争压力所造成。课程改革的深入,幼教体制的转型,职称的晋升,家长不断提出的高要求都使幼教领域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稍稍放松自我成长就会带来下岗、失业等严重的生存压力和自尊压力。

三是由幼儿园管理体制所决定。对教师管理评价时缺乏科学可行的管理机制:或是好教师差教师无法区别,只要带好幼儿不出安全事故就行,把教师当作“高级保姆”,教师缺乏成就感,没有上进心,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或是通过上课评比管理教师,幼儿教师常常处在比赛竞争的压力中,造成身心疲惫不堪。

因此,减轻幼儿教师心理压力,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成长,幼儿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幼儿园如何为幼儿教师构建一个心理健康的平台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情感管理。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心理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减轻工作量,提高教师待遇,给教师以人文关怀等都是有效措施。

二是赏识管理。支持、提升教师,促进幼儿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增强竞争能力,降低心理压力。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发展机会,增强其业务能力,培养她们的自信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园园内教育和娱乐活动(不仅是上课比赛),激励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增强其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是评价管理。管理者与教师建立客观、公正、鼓励进取的评价机制来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并委婉善意地指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使教师从评价中获得激励,及时调整工作进度、改变方法。

3.加强幼儿教师的自身心理维护。人们在对挫折、焦虑、抑郁等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应对既与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有关,更与自身的人格特征及主动调整、改善的能力有关。心理学家指出,乐观主义人格之所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命中的危机和挑战,主要是由于乐观主义者应对问题的策略是采用了主动解决问题和恰当的情绪应对等积极的应对策略。因此,在教师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问题,形成健全人格,加强自我心理维护显得格外重要。

第3篇

在我4岁的时候,一场矿难夺去了我父亲仅有30多岁的生命,由于当时年龄还小,所以至今在记忆中父亲的形象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当时母亲没有工作,一家4口人的生计全靠父亲的工资维持,父亲的突然离去队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晴空霹雳。出事不久,姥姥、姥爷见我们实在艰难,就把我们解答他们家去住,于是母亲带着我和姐姐搬进了姥姥家前面的厢房里。开始时我们和姥家人一起吃,但不久母亲就提出要找工作,几经周折母亲终于在爸爸生前所在矿的一个家属厂上班了,母亲的工作很辛苦,而且要倒班,每月都要上20天的夜班,上夜班是母亲最愁的,工厂离家有两三里路,母亲又生性胆小,几乎每次都一路小跑来到班上或回到家里的,姥爷要送她或接她,她执意不肯,因为姥爷每都上白班,她怕影响姥爷第二天上班。

虽然辛苦,工资也不高,但母亲还是不忘经常给我和姐姐买些营养品回来,然后微笑着看我们吃,自己却一口也舍不得吃……

经历了漫长的一个学期,我们终于迎来了上学以来的第一个寒假。

那年的冬天很冷,雪天又多。冬天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是无聊的季节,因为当时家里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东西,所以只得静静的呆着。

当然冬天也并非一无是处,其中有一个盛大的节日就是我们久久期盼的,那就是春节。

第4篇

在我4岁的时候,一场矿难夺去了我父亲仅有30多岁的生命,由于当时年龄还小,所以至今在记忆中父亲的形象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当时母亲没有工作,一家4口人的生计全靠父亲的工资维持,父亲的突然离去队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晴空霹雳。出事不久,姥姥、姥爷见我们实在艰难,就把我们解答他们家去住,于是母亲带着我和姐姐搬进了姥姥家前面的厢房里。开始时我们和姥家人一起吃,但不久母亲就提出要找工作,几经周折母亲终于在爸爸生前所在矿的一个家属厂上班了,母亲的工作很辛苦,而且要倒班,每月都要上20天的夜班,上夜班是母亲最愁的,工厂离家有两三里路,母亲又生性胆小,几乎每次都一路小跑来到班上或回到家里的,姥爷要送她或接她,她执意不肯,因为姥爷每都上白班,她怕影响姥爷第二天上班。

虽然辛苦,工资也不高,但母亲还是不忘经常给我和姐姐买些营养品回来,然后微笑着看我们吃,自己却一口也舍不得吃……

经历了漫长的一个学期,我们终于迎来了上学以来的第一个寒假。

那年的冬天很冷,雪天又多。冬天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是无聊的季节,因为当时家里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东西,所以只得静静的呆着。

当然冬天也并非一无是处,其中有一个盛大的节日就是我们久久期盼的,那就是春节。

第5篇

1、中心学习小组由局党委所属各单位副县级以上干部组成。必要时扩大到科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

2、中心学习小组的学习实行组长负责制,局党委书记为组长,局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

3、学习秘书由局党办主任担任。

(二)学习制度

1、中心学习小组每年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局实际,制定学习计划,中心学习小组成员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按计划进行学习。

2、中心学习小组每月集中学习1次,一年不少于12次。

3、每次集中学习时间1至2天,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天。每次学习时间一般安排在每月的下旬,逢休息日占用休息日一天。中心学习组成员提前安排好工作,尽量避免因工作耽误集中学习时间。

4、坚持做到四个不能代替,即传达文件和会议精神不能代替理论学习;学习参阅资料不能代替学习原著原文;汇报讨论工作不能代替理论学习;领导在会议上的讲话和报告不能代替中心发言。

5、坚持在学习中把握阅读原著和有关教材、专题辅导、中心发言、集体讨论、个人笔记和写作五个基本环节。

6、每次集中学习要突出重点内容,列出专题,并安排1-2名中心发言人,由学习秘书提前一周左右通知到个人,中心发言人应事先认真准备发言提纲。

7、学习中,各成员要认真做好笔记,围绕学习内容积极畅谈学习体会。学习讨论,应紧密结合思想、工作实际进行。

8、中心学习小组成员平时要坚持自学,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每人每年要撰写1-2篇学习体会文章或理论联系调研论文。

(三)考勤考核制度

1、中心学习小组成员除特殊情况外,必须准时参加集中学习。

2、中心学习组成员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应向组长请假,缺学内容要自学补课。

3、每次集中学习要坚持考勤记录,由中心学习小组成员自行签到,秘书定期通报。

(四)检查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1、中心学习小组的组长、副组长要对中心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年终要对全年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中心学习小组各成员除抓好自身学习外,还要注意指导、检查督促

本单位和分管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的理论学习。

2、中心学习小组建立相应的学习档案,并实行专项档案管理。

3、档案内容包括:(1)学习内容与考勤记载。记载每次学习的时间、内容、讨论发言和每个成员学习出勤情况。(2)个人学习读书笔记检查情况。(3)学习成果记载,重点记载各成员单位撰写、发表的论文(主要指市以上内部和公开报刊发表的理论论文或调研文章)。(4)反映学习情况的录像带、图片、文字资料等。

4、档案应齐全、完整,能正确反映局党委中心学习小组主要活动情况。档案的管理,平时要坚持不懈,年终要整理归类,文字性资料要分装成册。

5、档案的保管、管理等工作由局党委办公室具体负责。

(五)有关人员职责

组长职责:

1、全面负责搞好中心学习小组和各成员的学习,做到注重质量,理论联系实际,推进工作。

2、确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指定中心发言人,并主持中心学习小组学习。

3、定期对中心学习小组学习情况进行通报、评价和总结、督促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4、组长有特殊情况时,可指定副组长代行组长职责,主持中心学习小组学习。

学习秘书职责:

1、积极为学当好参谋,搞好中心学习小组学习的有关服务协调工作。

2、负责局党委中心学习小组学习具体事务性工作。

第6篇

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复杂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出个体特殊心理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特点,而且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和教育者们所关注的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它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而直接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分三个层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对策。具体而言,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点,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的特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分析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和特点;第三部分,从校园物质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四部分,从校园制度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一长的具体对策;第五部分,从校园精神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内化校园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六部分,以结语的形式对全出总论。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谓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领域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一环,其重要性随着西方思想渗透、传播媒介增多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日趋凸显。高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更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保障其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继而走向社会为国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和实践大多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化环境对整个群体心理的优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表现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那么,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作用,甚至因为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种影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必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希望通过对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的分析,找到对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但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相联结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具体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理论综述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分支还存在着争论和对立的地方,所以针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见。但是,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显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有关“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的产生、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即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关注,也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但介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上的态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这种“事后处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则能借助其方式隐蔽、作用持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往往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论述较多,而对于如何才一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调适、心理咨询与引导上。例如,魏莉莉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较为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熟,但涉及到应对往往更侧重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咨询、引导等,忽视了非病态的学生心理亦需要成长,需要完善。另外,随着“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提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但相关的研究往往是点到为止,对于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陈启文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在第四条防治对策中提出“应着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净化网络文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环境”,但为什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如何优化都没有论述。李琳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试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励、调适功能,并提出从优化校园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注重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论述虽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系统,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

1.3.2国外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心理学尤其是技术心理学已经非常成熟,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往往更注重技术性的处理方法,以心理咨询、心理保健为主要手段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美国在1940年前后就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类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对待心理问题远不像国内那么讳莫如深,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作用,如校园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欧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园的规划,主张学校应靠近城市,其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和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国东南麻省大学的校园入口被特意设计成聚合性较强的围合空间,周围建筑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广场的灰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国外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重,多少与技术心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个性发展有关,对于我国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1.4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文化现象,涵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找到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点。接下来,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的重点在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查阅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等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1.4.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两点:第一,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及特点;第二,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

1.5概念说明

1.5.1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在“校园”出现时就存在了的,但“校园文化”一词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研究者对校园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没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个问题的结果。本文认为,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具备作为文化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主体所处的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布局、校园主体的消费倾向等;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主体应当遵从的各种管理、奖惩等的准则;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精神、学风、师德教风、人际关系等。三要素之间并不是径渭分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两者及校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其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特殊载体或背景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其他种类社会亚文化的不同,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涵盖上述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据此,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总和。

1.5.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龄段、简单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成长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

1、特殊年龄段体现出的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一23岁,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

首先,大学生智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但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而大学期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猎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别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对缺乏,也让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表现出认知结构和思维的片面、肤浅及单纯,对真伪、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时候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执迷于错误的做法,无法完全自控。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有限、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再次,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也容易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并表现出强烈跌宕、不协调的特点。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日臻多姿多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既表现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又表现为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和盲目狂热,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

第7篇

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复杂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出个体特殊心理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特点,而且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和教育者们所关注的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它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而直接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分三个层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对策。具体而言,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点,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的特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分析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和特点;第三部分,从校园物质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四部分,从校园制度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一长的具体对策;第五部分,从校园精神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内化校园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六部分,以结语的形式对全文做出总论。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谓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领域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一环,其重要性随着西方思想渗透、传播媒介增多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日趋凸显。高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更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保障其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继而走向社会为国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和实践大多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化环境对整个群体心理的优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表现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那么,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作用,甚至因为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种影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必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希望通过对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的分析,找到对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但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相联结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具体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理论综述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分支还存在着争论和对立的地方,所以针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见。但是,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显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有关“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的产生、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即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关注,也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但介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上的态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这种“事后处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则能借助其方式隐蔽、作用持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往往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论述较多,而对于如何才一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调适、心理咨询与引导上。例如,魏莉莉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较为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熟,但涉及到应对往往更侧重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咨询、引导等,忽视了非病态的学生心理亦需要成长,需要完善。另外,随着“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提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但相关的研究往往是点到为止,对于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陈启文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在第四条防治对策中提出“应着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净化网络文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环境”,但为什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如何优化都没有论述。李琳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试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励、调适功能,并提出从优化校园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注重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论述虽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系统,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

1.3.2国外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心理学尤其是技术心理学已经非常成熟,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往往更注重技术性的处理方法,以心理咨询、心理保健为主要手段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美国在1940年前后就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类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对待心理问题远不像国内那么讳莫如深,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作用,如校园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欧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园的规划,主张学校应靠近城市,其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和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国东南麻省大学的校园入口被特意设计成聚合性较强的围合空间,周围建筑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广场的灰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国外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重,多少与技术心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个性发展有关,对于我国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转贴于 1.4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文化现象,涵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找到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点。接下来,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的重点在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查阅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等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1.4.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两点:第一,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及特点;第二,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

1.5概念说明

1.5.1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在“校园”出现时就存在了的,但“校园文化”一词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研究者对校园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没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个问题的结果。本文认为,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具备作为文化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主体所处的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布局、校园主体的消费倾向等;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主体应当遵从的各种管理、奖惩等的准则;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精神、学风、师德教风、人际关系等。三要素之间并不是径渭分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两者及校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其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特殊载体或背景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其他种类社会亚文化的不同,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涵盖上述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据此,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总和。

1.5.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龄段、简单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成长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

1、特殊年龄段体现出的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一23岁,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

首先,大学生智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但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而大学期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猎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别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对缺乏,也让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表现出认知结构和思维的片面、肤浅及单纯,对真伪、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时候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执迷于错误的做法,无法完全自控。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有限、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再次,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也容易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并表现出强烈跌宕、不协调的特点。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日臻多姿多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既表现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又表现为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和盲目狂热,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