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43:58
序论:在您撰写会计政策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制定会计政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将会计理论应用于实务的最为重要一环。在我略高于实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随着企业经营自的确立与强化,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已受到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高度重视。从理论界现有研究状况看,多限于会计政策概念、性质、特点、目标等一般性理论问题的研究,还缺乏从实务处理的角度对会计政策进行具体分析[1]。有鉴于此,本文选择公司分配股票股利这一会计事项,对会计政策的成因、制定及其经济后果作一简要分析,旨在引起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兴趣和重视,同时民为实务界有关股票股利帐务处理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将会计政策定义为,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根据其制定的主体不同,会计政策分为宏观会计政策和企业会计政策。前者主要是政府或权威机构通过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的。而事者则是在宏观会计政策的指导和约束下,企业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所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常也称之为微观会计政策。产生会计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会计自身的模糊性,以及人们所持的不同的会计观点[2]。
由于所有者权益本身是由资产与负债倒轧而得,是各项会计政策的最终体现,这无疑对其自身变动的会计处理增添了复杂性,其会计政策也便具有相应的特殊性。而股票股利支付是通过留存收益资本化而造成权益内部变动的一件典型会计事项,长期以来,人们对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一直存在争议。从某种意义上讲,股票股利本身源于人们对股东权益的认识。这使股票股利会计政策的研究尤其是典型意义。
一、股票股利会计政策的成因分析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分配股利可以采用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方式。其中,股票股利又称为分红股或送股,是公司无偿向普通股股东增发普通股股票。它所涉及到的会计问题主要有两个:其一,股东收取股票股利时应否将其砍认为投资收益;其二,送股公司应如何确认和计量分配股票股利所引起的权益变化。在现有的会计理论下,股东不应将收取的股票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这也是目前会计界普遍持有的观点。本文重点讨论的第二个问题,即送股公司的会计处理,它涉及到结转科目与结转金额的确定。
(一)结转科目的确认
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可以视为帐户结转和股票分割两笔业务的复合。因为股票股利并不代表股东对公司的投资增加,如果会计上不对股东权益另行分类,或者完全按来源划分权益,则不存在帐户之间的结转问题。但在现行的会计实务中,为了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会计人员对股东权益的划分并未完全遵循来源标准,而是考虑了多重目标。典型的分类方式是将股东权益划分为资本金帐户和留存收益帐户。前者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永久性资本(股份公司为股本)和资本盈余帐户(在我国为资本公积)。这样结转分录就可以分别由资本盈余和留存收益向永久性资本帐户结转。
在实行法定资本制的国家,资本金帐户不得用于股利分配,用于利润分配的资金一般只能来自留存收益。但在英美等实行授权资本制的国家,对股利来源一般不作严格限制,例如根据美国示范公司法(MBCA)的规定,如果公司保持偿债能力并能在债务到期时偿付则允许分配,在这种规定下,甚至股本(capitalstock)都可直接用于分配,更不用说资盈余(capitalsurplus)了;而在英国,用于描述股票股利的“分红(bonusissue)”,其实施是按增发股份的面值从资本盈余中结转的。
(二)结转金额的计量
分配股票股利的会计本质是在不改变公司资产总额的情况下,通过结转留存收益(授权资本制下还包括资本盈余)而增中其法定资本数额。结转之后,同等数额资产的用途被施加限制,董事会不能象以前一样将这些资产分配给股东,所限制的数额为增发股份所必要的额外法定资本,这一数额即为需要资本化的留存收益。而每股所代表的法定资本数额一般是用面值表示的(无面值股份为董事会所设定的价值),相应地,只有面值结转才是符合股票股利会计本质的,任何其它结转计价方式都是武断的,有违于这一事项的内在逻辑性。
但在实务中,却存在多种计量方法,如市场价值、增发前每股帐面资产价值或同类股票的发行价值,其中尤以市价结转法最受关注。支持市价结转主要持下述两种观点[3];
1、再投资假设:股票股利可以看成由两笔交易组成,公司先向股东支付现金股利,股东收到现金股利后再按市场价值向公司购买新增股份。从帐务处理上看,公司在发放现金股利时可以按股票的市场价值减少留存收益;而随后的股票销售将按同等金额增加实收资本。
2、机会成本假设:公司股票股利的成本被认为是将股票送给股东而不是在市场中出售的机会成本。即因为公司本来可以按市价出售这些股份,这是股利金额的最好证据,这一数额应被资本化。
这些观点的似是而非性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股东权益认识的模糊,如以剩余权益理论来看市价结转,股票市场价值代表了企业的权益总额,其本身已包括了资本金和留存收益。因此,将代表两者之和的数额从后者结转到前者是不合逻辑的。
二、美国股票股利会计准则评介
在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AP)(1938年—1958年)于1941年首次关于股票股利的第11号会计研究公报(ARB11)。该项公报对股票股利的来源及帐务处理作了要求:首先,股票股利只能限于当期收益;其次,当市场价值显著高于面值或法律规定时,增发垢股份应按市场价值予以资本化。1952年,ARB11为现行权威公告所取代,即修订后的第11号会计研究公报。这份公报对评估股票股利的标准作了界定和区分,同修订前相比,基本上未作改动。1953年,CAP又对此前的42份研究公报进行调整,汇编而成第43号会计研究公报和第1号会计术语公报。其中,关于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会计规定被收录于43号公报第七章第二部分(ARB43,Ch.7B),并一直沿用至今。
(一)准则简介
在这份准则中,最受争议的一点是关于小额送股市价结转的规定。根据委员会的规定,当送股比例低于20%或25%时,必须按增发股份的市价结转(后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选取25%作为划分小额送股上限)。CAP对此所作的解释是,在发放小额股票股利时,投资者会将其视为公司收益的分配,其数额相当于收取额外股份的公允价值。基于这种认识,市场一般不会对小额送股作出明显反应。因此,如无公司所在州公司法的特别规定,公司在发放小额股票股利时应按市价结转。但在控股公司(c
losely-heldcompanies)中,因股东对公司事务十分了解,不会把股票股利看成是公司收益的分配,应当按法定要求的面值或设定价值予以资本化[4]。
对于高于设定比率的大额送股,CAP提供了两种备选处理方法,一是根据所在州公司法的规定,按面值或设定价值结转,并建议公司将送股描述为“以股利形式实施的分割”(splitupeffectedintheformofadividend)。而在州公司法对此未作规定时,就没有必要对留存收益进行资本化了,可按股票分割不作帐务处理。对此,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还推荐了另一种处理办法,即按面值从资本盈余结转到股本帐户。
(二)评价
对于CAP的这份公报,公众褒贬不一。尤其是关于小额送股市价结转的说法。在准则制定之初,委员会部分成员就曾指出,CAP在制订股票股利收取者(recipient)的会计政策时,已认为不应将其确认为收益;而在制订股票股利发放者(issuer)的会计政策时,又基于与前者完全相反的假定,因而两者之间缺乏内在一致性。并且,CAP将会计政策建立在可能引起的市场瓜这一假设之上,也是不符合逻辑的。此外,对市场瓜的假设也并未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无论是何种比例的送股,对股票的稀释都应当立即在股票价格中得到反映。福斯特等人(Fosteretal.1978)分析了送股时股价行为,发现无认纲举目张额送股还是大额送股,股东在股东的除权日附近的异常报酬并不显著异于零。[5]亦即,市场对各种比例的送股均会作出适度调整,只不过受市场非完善因素阻碍,这种调整不是很充分而已。尽管如此,CAP突破了传统会计理论框架的约束,结合股票股利的市场反应来制定会计准则。对此,哲夫(Zeff1978)评论道,CAP关于股票股利的会计公报是会计界在制订会计政策时将其经济后果纳入考虑的最早事件之一[6]。这对于其他会计政策的制定无疑具有启发作用。
从历史上看,会计程序委员会是为美国注册会计师最初制定公认会计原则(GAAP)而设立的机构,尚处于准则制定的探索阶段。委员会发表的会计研究公报,也主要是对现行会计惯例加以选择和认可,而缺乏对会计原则的系统研究。股票股利会计准则的制定充分体现了ARB就事认强烈,缺乏前后一贯理论依据的不成熟特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公报没有严格遵循会计上的逻辑。
三、有关股票股利会计政策的实证研究
与现金股利不同,股票股利并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而只是企业内部的会计结转和股票分割的复合。因此,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则会在股票股利宣告日对其会计政策的信息内涵作出适度反应。这方面的研究举不胜举。例如,格林布勒特等人(Grinblatt,MasulisandTitman1984)(简称GMT)在调查股票股利宣告日价格反应时,发现有显著的异常报酬(abnormalreturn)。表明股票股利的宣告确实向市场传递了某种信息。对于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前者的两天报酬为3.03%,而后者则为4.9%,显然股票股利的宣告效应较大;对于不同送股比例的股票股利,大额股票股利的异常报酬为4.90%,小额股票股利为5.89%,宣告报酬随送股规模呈反向关系。GMT用留存收益假设(retainedearningshypothesis)对这一现象作了解释[8]。
(一)留存收益假设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在非完善市场中,企业管理者要比外部投资者更了解企业当前的盈利水平和未来的增长潜力,即具备更多关于企业价值的真实信息。因此,在必要时,尤其是在企业价值被市场低估时,管理者便会采用相应的手段予以揭示。其中,股利政策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显示(signaling)机制。同现金股利相比,股票股利既能传播信息,又不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因而倍受管理者的欢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股票股利的发放是不花任何代价的。作为一种信号显示机制,为了防止被造假者利用,它必须具备相应的信号成本,足以使潜在的造假者望而却步,股票股利同样如此。从会计角度来看,可用留存收益假设来解释公司发放股票股利的信号成本。
该假设认为,企业发放股票股利时,一般会从留存收益中结转出一部分金额到永久性资本帐户(即股本和资本盈余),而留存收益通常又是企业发放现金股利的最高限额。因此,由股票股利所引起的留存收益减少,实际上就削弱了公司在未来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除非公司具有良好的经营前景,可用未来的收益填补减少的这一部分,否则,会因留存收益不足以支付现金股利而陷入极为不利的困境。这对于造假者而言,代价是昂贵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投资者会将股票股利的发放视为一个有利信号,它显示了管理者对公司未来业绩的信心。
严格地讲,留存收益假设是不够准确的,它必须具备这样两个条件:首先,对股票股利会计处理的结果必须要减少留存收益;其次,现金股利只能从留存收益中支付。前者是一个会计方法的选择问题,后乾则涉及到相关法律的具体规定。为此,彼得逊等人(Petersonetal.1996)[9]提出可分配权益(distributalbeequity)概念,它是公司怕在州对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法定最高限额。只有引起可分配权益减少的股票股利,其信号成本才是昂贵的。
(二)送股会计政策传递信号的实证检验
根据会计程序委员会及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规定,股票股利的会计结转一般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当送股比例低于25%时,
·必须按增发股票的市价从留存收益结转到普通股股本和资本盈余帐户
当送股比例大于或等于25%,可以在下述三种方法中选择
·按面值从留存收益转入普通股股本帐户
·按面值从资本盈余结转到普通股股本帐户
·视同股票分割不作帐户结转,只须按送股比例减少每股面值
可分配权益是由各州公司法规定的,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要求现金股利只能从留存收益中支付;第二类则为留存收益和资本盈余之和;第三类最为宽松,只要不至于引起资不抵债,所有权益均可用于发放现金股利。
股票股利会计处理的多样性及分配权益的不同规定,使得其信号成本也不尽相同,可表述如下:
表1不同送股比例及其会计处理对可分配权益的影响(参见会计研究2000.3第51页)
根据留存收益假设,可分配权益减少得越多,则股票股利的信号成本就越高,从而越能反映公司管理者对未来业绩的信心。因此,管理者可以通过送股比例及会计方法的选择,向市场显示其关于企业价值的私有信息。彼得逊等人的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可分配权益减少了的企业,投资者在股票股利宣告日附近所获得异常报酬显著高于其它企业,证实了留存收益假设的有效性。
此外,根据规定,25%的送股比例为大额送股与小额送股的分界线。在此以上按面值结转,在此以下则按市值结转。又因股票市价一般远远高于其面值或设定价值。这样,在送股比例低于且接近于25%时,公司所结
转的留存收益数额可能会远远超过其送股比例高于25%的情况。从而出现小额送股却要比大额送股减少更多留存收益的反常现象。例如,在1987年6月,贝尔产业(BellIndustries)宣告了20%的股票股利,赠送新股1,081,402份,每股面值0.25美元。贝尔为此结转了2052.7万美元。而如果贝尔宣告25%的股票股利,则只需按面值减少33.8万美元的留存收益。由于两种比例十分接近,因而可以忽略诸如股票流通性等其他因素对股价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在20%和25%两种送股比例之间的选择,实质上是一个会计方法的选择问题。根据留存收益假设,20%的股票股利可能被市场理解为管理者传递关于企业价值更有利的信号。对此,兰金等人(Rankineetal.1997)通过经验测试,对两种送股比例的企业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送股比例为20%的企业,股东在宣告期获得了更大的异常报酬,公司也在宣告以后的期间内出现了增长更快的现金股利[10]。
上述结果证实,管理者有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传其私有信息的动机。换言之,会计政策具有传递信号的功能,从而有利于减缓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四、我国股票股利会计政策评析
迄今为止,我国股票股利的会计准则,只是在相关的法规中作了一些零星的规定。
(一)制度分析
我国属于法定资本制的国家。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权益由四个科目构成,即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由资本公积向股本的结转属于资本性帐户的内部结转,不具有利润分配的性质,由此项会计处理而进行的无偿增股自然不作股票股利。中国证监会于1996年7月24日公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上市公司的送股方案必须将以利润派送红股和以公积金转为股本予以明确区分,并在股东大会上分别作出决议,分项披露,不得将才者均表示为送红股。”
《公司法》要求,股份有限公司在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后剩余利润,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我国并未对股票股利的资本化金额作出正式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号——所有者权益(征求意见稿)》第21条第1款,公司在公配股票股利时,“应按该种股票该次发行价格确定其价值。如果该次作为股利发放的该种股票没有发行价格,则应根据公司连续盈利情况和财产增值情况确定股票股利的价值,按确定的股票股利的价值减少留存收益。”此外,根据《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对结转分录的规定,公司按股东大会批准的应分配股票股利的金额,办理增资手续后,借记“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贷记“股本”。如实际发放的股票股利金额与票面金额不一致,应当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虽然《制度》并未对股票股利的资本化金额作出明确规定,但从其帐户处理所涉及的科目看,无疑是允许企业使用面值法或其他高于面值的金额结转。
(二)实务处理
尽管会计制度允许企业采用多种送股计价方式。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股票市场发育尚不成熟,股价波动较大,使得股票有公允价值难以确定。公司发放股票股利一般是按照股票面值折股的。因为股票面值一般为1元,便于确定所要结转的金额(应等于增发股票有数量)。这使股票股利的数额与折股的股票面值总额保持一致,因而不涉及折股中的溢价问题。从纳税角度看,这一处理有利于公司减轻股东税赋,因为如按照市价结转,其结转金额无疑会远远超过面值数额,由此应由股东承担的税赋也是相当重的。
此外,实务还对股票股利处理时间与报告揭示作了灵活处理。对于现金股利,在董事会确定利润分配方案后,必须进行帐务处理;当它与股东大会批准的现金股利之间发生差异时,必须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或上年数。对于股票股利,董事会提出分配方案时不需要进行帐务处理,只需要在当期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在股东大会批准利润分配方案并实际发生时,直接进行帐务处理,因而不存在有关项目调整的问题。股票股利之所以采用上述处理方法,首先考虑到股票股利与现金股利的差别,如果采用与现金股利丁同的处理方法,在董事会提出利润分配方案时须作为负债处理,执必夸大公司的负债权益比例,从而可能导致一些股东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误解。其次,按照现行规定,企业在增加资本时必须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变更注册资本。一般情况下,应当是在股东大会正式批准股票股利分配方案后,才正式申请变更注册资本的注册登记。因此,在送股发生时再进行帐务处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会计调整。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实务界对股票股利会计政策的选择既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又有利于简化会计工作程序和手续,并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维护了股东和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因而是合理可行的。与美国相比,我国实务界对送股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缺乏可选性,从而限制了会计政策传递信号的功能。但在目前,由于我国尚不具备象美国一样发达的资本市场,通过会计政策来传递信号还缺乏相应的市场条件,因而会计政策还仅仅限于指导会计信息加工的作用。
五、小结
本文以股票股利为例,对会计政策的成因、制定动机、经济效果、选择依据作了逐一分析。现作如下归纳:
·会计政策的可选性产生于会计人员对会计对象的认识上的分歧;
·宏观会计政策制定者有动机通过准则的制定以扩大影响;
·在有效资本市场中,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传达管理者私有信息的功能;
·会计政策的选择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并有利于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公司法是制定会计政策的法律依据,会计政策从会计角度确保公司法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曲晓辉,关于会计政策的几个问题(上、下),上海会计,1999;11:3—8,12:10—13。
2、黄菊波,杨小舟,试论会计政策,会计研究,1995;11:1—5。
3、EldonS.Hendricksen,MichaelF.Vanbreda.AccountingTheory.5thdeition.HomewoodIII:RichardD.Irwin,1992.
4、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OriginalPronouncements.AccountingStandards,asofJune1,1996.VolumeII.JohnWiley&Sons,Inc.199/1997:23—25.
5、Foster,T.W.andVickrey,D.Theinformationcontentofstockdividendannouncements.TheAccountingReview,1978:53(2):360—70.
6、Zeff,S.A.Theriseof
economicconsequences.StanfordLectureinAccounting.GraduateSchoolofBusiness,StanfordUniversity,1978.
7、May,G.O.1952.LetterstoJohnB.Inglis.DatedAugust5,1952.
8、Grinblatt,M.,Masulis,R.andTitman,S.Thevaluationfeffectsofstocksplitsandstockdividend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84;13:47—70.
与债权人的协调,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对外进行一定的借贷。在不同的会计政策下,相关借贷方式的选择或者债务契约的履行,会有所差异。在目前阶段,我国企业融资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即银行的贷款。不过由于银行贷款在审核过程中,对企业的各项指标考核比较严格,这就会导致一些企业,为了能够得到银行的贷款,在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做一些变动,从而把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信息,做得表面十分漂亮,但是其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素。与潜在的投资从或是股东的协调。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上市为了筹措股权资金也会有意地选择会计政策。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上市融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审核,并且对企业上市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十分严格,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资质较差的企业为了达到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在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证监会对上市企业连续三年盈利的规定,就会把一些想上市但盈利指标达不到规定的企业拒之门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就会对盈利情况进行变相的调整,或者通过相关资产的处置,以达到相关的规定。与政府的协调。在同政府协调方面,主要是一些改制后上市的国有企业,这部分企业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企业经理人角度考虑,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如果企业经营状况欠佳,在个人业绩考核过程中,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为了个人的利益,或者出于对企业缴纳税款方面的考虑,有时就会对相关的会计政策进行变通调整。
2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带来的影响
2.1宏观地看,这些管理者们的博弈行为似乎会优化企业会计准则
管理者在执行权的时候,与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博弈,在资本市场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管理层在经营决策方面,会越来越灵活。企业的实际管理者对企业的掌控和了解深度,要比其他利益相关者高的多,在同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群体博弈的过程中,企业的实际管理者是最具优势的。管理者在整个博弈过程中显然赢得了许多利益,而会计准则在相关规定方面,却滞后于企业管理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正是企业管理者同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促进会计政策不断的向前发展,从而使得会计准则不断优化。
2.2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
对企业影响很大,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是指企业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也就是说,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将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例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会计政策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同一事项在不同处理方式下产生了不同金额的结果;再如,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回转的时间差,安排了又一种在不同会计期间合法地调节利润的可能。这些都会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最终导致恶化循环,影响经济的发展。
3对于企业来说,会计政策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笔者认为会计政策的选择最终会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那么,我们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时候要根据我们最终想要达到的信息质量来衡量。当然会计信息肯定是越真实越好。因此,在选择会计政策的时候要以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为原则,只要我们牢牢地掌握好信息质量的要求,就不会造成那些严重的经济后果。
3.1符合企业总体目标的原则和适用性原则
企业选择会计政策,必须从企业所处的实际情况出发。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当局明确其所处的环境、发展阶段、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本身在同业竞争中的地位等等,以及本企业的优势和问题,明确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从而恰当选择会计政策,公允揭示财务信息。
3.2合法性原则
企业必须在国家会计规范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合法是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的前提,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从事违法活动,不仅会对企业的形象和信誉造成严重影响,还会使得企业的股东受到经济利益损失。
3.3决策有用性原则
新会计准则首次采纳了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是“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使用者提供其,出理性投资、信贷和相似决策所需的有用的信息”。因此,会计行为主体必须要了解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恰当选择和调整会计政策,以便使财务信息在使用者的决策过程中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3.4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所要求的预计时,所需要的判断中加入一定程度的谨慎,以便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和费用,从而促使各种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的内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得到最恰当的处理。
3.5重要性原则
对于重要性原则,要做到合理准确的把握,会计信息在处理过程中,对于一些项目的重要性把握,要经过严密的审核,避免遗漏一些重要信息。在一些特殊环境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变化的影响。对于对公司经营有重要影响的会计信息,要做到全面准确的反应。
3.6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会计财务工作的实质效果,在相关事件和企业一些事项的评估,应该注重其实际影响效果。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会计政策的调整和新的法律政策的变化时,对企业运营所产生的影响,要多方面考虑,既要考虑当前现实的影响,又要考虑长远的影响。
4结束语
关键词:企业;会计政策;策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我国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创造了条件,使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成为必然。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由于客观经济的复杂性和各个企业的特殊性,企业可在允许的范围内对同一经济事项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维护和增长企业自身经济利益,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同时,随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所有在企业投资的各方,都需要了解所选会计政策,尽可能维护其自身的利益,为此也会迫使企业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以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企业管理部门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得不综合权衡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并从中获取自己的那部分利益。因此,如何正确选用会计政策,成为企业会计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企业在选择最佳的会计政策时,要做到4个必须:
一、必须在准则界定的范围内选择和制订会计政策
《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证券法》《税法》及其他财经法律法规所组成了会计规范体系,企业必须在会计准则界定的范围内选择和制订会计政策。从我国来看,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主要是就经济业务的具体会计处理做出规定,以指导和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企业必须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和要求,在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和制订会计政策,否则就是无效的,甚至是违法行为,对于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明确规定,“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强调一致性并不意味着要剥夺企业灵活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利,如果确有必要变更或有正当理由说明采用新的会计方法比原来的方法更好时,可以进行会计政策变更。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具有适当的超前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既要符合现实经济状况,同时又要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应尽量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要考虑到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新情况,要较科学地、超前地分析和预测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做到有的放矢,使制度和准则能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并且在理论上具有适度超前的优越性,从而减少在新经济现象出现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出现真空地带的可能性,避免企业在无章可选时自行选择会计政策操纵利润。
二、必须明确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目标
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目标,即使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可能具有不同的目标。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往往会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有时稳健经营,有时锐意开拓。管理人员经营思想的体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除了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和措施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必须要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首先,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确立不同的经营目标,确定不同的经营思想。比如,企业在采取较保守的政策时,往往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希望尽可能地采用谨慎原则的处理方法,使企业的实力得以保存,避免风险的产生。而当企业为了便于开拓市场,显示实力时,则需要在会计信息中更多的显示其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其次,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效果要注重整体优化。由于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时所处的环境不同,从单一动机出发进行的政策选择所产生的效用往往十分有限,甚至适得其反。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全面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发展阶段、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在同业竞争中的地位,以及所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本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在这一目标指引下,结合会计的职业判断,根据会计理论指导和会计实务的基本原理,寻找或创立合理的会计策略,并对可供选择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形成最优化会计政策组合。
三、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最科学合理的会计政策也必须由会计人员来执行,由于会计政策在实践中运用的灵活性,职业判断能力对会计人员选择使用会计政策起到决定性作用,因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就必然成为影响会计政策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就成为会计政策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就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特点,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准确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等进行合理且合法的判断和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建立在会计人员的逻辑分析能力、积累的经验、专业知识并遵循谨慎、客观、公正原则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恰当选择会计政策,适时客观和公证地评价所选择的会计政策。首先,更新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随着企业交易日益广泛和复杂、客观情况的千差万别及复杂多变使得企业中可能存在某些特殊的经济业务,同时随着经济发展,还会出现新的经济业务,这些业务暂时没有具体准则来规范,这些都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依靠自身的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会计人员应当适应发展的需求,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其次,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促使从业人员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不做假账。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最终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四、必须建立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
合理的组织机构是达到会计政策目标的组织保证,合理的组织机构要求组织纵横结构的布局要合理,纵向结构即组织内部上下层次关系的有序构成和层级化,横向结构即同级执行部门之间平衡分工的构成形式。同时,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要协调,保证政策执行的专业化和管理的有效性。目前我国法人治理结构采取双层委员会制,类似于德国模式。但实践中,股权结构过度集中,代表国有股的“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严重。虽然设有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但由于其地位尴尬,致使内部监督机制缺乏。行政任命的经理与企业的利益脱钩,经理人为实现自己升迁等私人目的而选择对己有利的会计政策。可见,由于公司治理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给管理当局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条件。针对我国当前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我们应立足解决好以下方面的问题:1)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明晰产权关系既可允许和鼓励企业根据企业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政策,又可以发挥会计准则的激励约束和资源配置的作用,使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减少随意性,尽可能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利益。2)强化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作用。现代企业制度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通过特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程序,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机制。
参考文献:
[1]秦秋菊,梁芳.对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性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3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内涵及决定因素会计政策有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企业,会计政策之分,企业会计政策是企业在宏观会计政策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所选择的最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
宏观会计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为了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制订和的会计准则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会计准则。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具有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或根据需要改变具体会计方法和程序的权利。会计政策选择具有如下特点:其一,会计政策选择是在公认会计准则的约束下满足管理人员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需求,它实质上是管理者的行为:其二,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将会影响企业报告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数据;其三,对会计政策选择合理性的判断缺乏可能量化的客观性依据。例如,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就提出了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三个指导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重大性原则。这些指导原则都属主观的定性原则,缺乏定量性。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贯穿于企业从会计要素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各环节的整个会计过程,它不单纯是会计技术、方法问题,它是企业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处理、协调各利害关系的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从企业内部来看,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目标因素。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目标经营,管理当局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必须从企业所处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前景、本身在同业竞争中的地位,以及本企业的优势、问题。为了争取商业信用和获得信贷资金,资产负债率很高的企业会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调整资本结构的比例,如选用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的成本和自制设备的成本,对于需要递延或摊销的成本、费用,一般采用较长的摊销期限,对于发出存货的计价多采用先进先出法处理。企业管理当局还会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均衡各期收益,以维持企业稳中有升的财务形象。
2.管理当局的自身利益因素。管理当局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利害方面往往也比较关注,为了平稳各方利益,并从中获取自己的收益,就有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根据信息不对称原理和理论,经理往往拥有大量股东所没有的信息。这样经理就存在利用其所拥有的私人信息,行使其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如根据奖酬计划来选取会计信息,将会计收益由未来期间提前到本期确认,将一些费用资本化或减少预提的费用,使企业出现较高的会计收益,以提高自己的报酬。
3.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因素。一方面会计人员必需掌握有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各种影响因素作出全面的分析与权衡,积极参与筹资、投资、资金管理等各方面的预测和决策,选择合理、合法、切实可行的会计政策。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还受到外部会计环境的影响。会计环境是会计所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环境,是会计所处特定发展阶段的客观条件。
会计环境作为一个错综复杂的、庞大的统一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环境因素。企业的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和资金筹措手段、经济发展水平等都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产生一定影响。例如:高科技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确认、摊销以及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政策更为关注,上市公司应选择那些能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的会计政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企业会采取积极而合理的会计政策,避免过于稳健:反之,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了邸寸,企业则必定要考虑安全经营的需要,谨慎行事,采取各种稳健的会计政策以抵御风险。
2.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考虑政府的可能反应及关注,某些巨额的盈利往往会受到政府的特别重视,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利于企业的限制性政策。企业管理当局为避免政府利用会一计数据来限制企业行为,往往会采取递延利润或降低收益的会计政策。出于所得税目的,企业往往会考虑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会计收益较少的会计政策。从法律环境角度来看,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应该符合会计法、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并与有关经济法规(如公司法、税法、证券法等)相协调。
3.审计要求。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中,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大小是与审计水平相适应的。可选择性高的准则增大了实务处理的灵活性,使审汁对象变得复杂,风险增大,从而也对审计方法、审计技术以及审计人员的素质等提出了吏高的要求。
二、合理选择会计政策的重要性
(一)加强对企业人行为的规范L制订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持股或股票期权为形式的激励方式通常能有效地激励经理致力于提高公司的长远绩效。通过使公司经理持股拥有股票期权,使经理人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以便减低人成本和平衡人与所有者的56利益,使人的收益依赖于公司的市场价值而非账面收益,人就会注重长远利益而非短期行为。
2、加强市场约束机制。市场约束包括产品市场约束、资本市场约束、经理人市场约束和兼并市场约束等。这些外部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给人员以很大的压力,企业若经营不善,则产品市场上的份额就会锐减,资本市场上企业股份下跌或企业举债过多,企业筹资会发生困难,在兼并市场上还可能被其他企业接管兼并,而经理市场则更是提供了一个成本较低廉的人的约束机制。市场约束力度是以各类市场的发育程序为前提的,市场越成熟,其约束力越大。所以,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产品市场,加强资本市场、兼并市场和兼并人市场的培育,以促进激励机制效用的有效发挥。超级秘书网
(二)确定会计准则中会计政策的可选择空间
1.公认性与合法性。企业制定会计政策的空间范围必须界定在公认的国家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确定的可选会计方针之内。国家的法规制度框定了企业作为会计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规则,企业会计政策制定必须以合法性作为准绳。合法性与公认性有时会出现不相协调,在处理公认性与合法性的关系上应本着这样的原则:按照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会计政策,公认性通常体现了合法性;无相应准则制度而需参照其他具有公认性的规范甚至自创会计政策,必须兼顾合法性。
1.会计政策选择是纳税筹划的前提
可以说,在企业纳税筹划工作中,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其影响最为显著。从两者关系来看,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前提条件。企业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会计实务的复杂性,客观上给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方案。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既包括企业初次发生某类经济业务的选择,同时也包括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所需更换的会计政策。总体来说,企业应当在充分学习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选择出最能够客观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会计政策,为企业顺利实现节税目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2.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完成纳税筹划的有力手段
在企业面临的众多纳税筹划方案中,选择最适合企业的会计政策往往是达到纳税筹划目标最有效的途径。该渠道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所要求的技术条件、筹划成本都较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常不会对企业日常的经营运作模式产生影响,因此,利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达到纳税筹划的目标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重视。目前,我国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都处在不断完善、统一的过程中,国际化程度也逐步提高,客观上促进了会计政策选择空间的扩展。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我国企业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空间也将不断加大。
3.纳税筹划与会计政策选择都要受到税法制约
虽然税法和会计准则都是由国家制定颁布的,但是从两者的出发点和目的来看却又有很大不同。税法是为了保障国家能够无偿、强制、固定地取得一定的财政收入,在公平税负、便利征管的基本原则下,对会计准则所涉及的规定进行约束。会计准则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让企业更加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便让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不论企业是进行纳税筹划还是会计政策选择,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纳税筹划工作中不能违反税法规定,否则将违背纳税筹划的基本原则,甚至还会让企业遭受严厉处罚;同理,企业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中,也必须受到税法、会计准则的约束,如果出现同税法相违背的情况,则必须做出相应的纳税调整。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中纳税筹划的运用分析
1.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筹划
目前,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是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虽然从总额上来看,企业不论采用哪种折旧方法最后的数额都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将会对各个会计期间内的折旧额度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应纳税额出现差异。通常来说,企业一般采用直线法来计提折旧,每一年所对应的折旧额度是一致的,因此企业各个期间的纳税所得额也相对固定。如果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即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等,则会导致企业固定资产前期折旧数额大、后期折旧数额小的结果。此种状况在所得税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所面临的前期利润就会降低,实质上形成了递延所得税税款,推迟了缴纳期限,也使企业获得了延期纳税的种种优势。然而,如果企业预判未来年度内所得税税率呈现上升的趋势,那么企业的纳税筹划时必须对折现率加以考虑,通过评估计算出增加的税负同递延税款之间各自收益的大小,从而优选出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2.存货计价方法的纳税筹划
根据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是企业可供选择的存货计价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存货的发出和领用规定,自行进行选择,客观上为企业存货计价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选择空间和法律基础。企业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对期末存货机制、存货成本产生直接影响,继而体现在企业最终利润上。通常,企业应当将存货计价作为合理调节利润的工具,从这个角度选取对自身最有优势的方法。如果出现物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企业应当尽可能考虑先进先出法。此法下,企业期末存货成本跟市场价格最为接近,价值比销售成本低,应纳税所得额降低,企业实际税负下降。如果物价处在上下波动的情况下,企业应当有意识地保持各期利润和税负的平稳性,那么更倾向于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
3.收益、成本费用的纳税筹划
1.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信息的客观性产生直接性影响财务报表分析一定要以财务分析为基础,因此,财务信息一定要准确、客观。财务信息不仅涵盖财务报表,还涉及企业所披露的会计政策的选择。从某种程度而言,财务信息的优劣对于市场经济的运作秩序和未来发展具有直接性作用。无论企业上市与否,会计政策都是其开展财务信息确认以及财务信息计量的参考性文件。会计事项从最初的确认和计量直至最终的确认和计量过程,都需要选择并执行一定的会计准则、会计方法以及会计流程。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要立足于一定的会计政策,其客观性取决于所选择的会计政策。
2.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可靠性产生间接性影响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信息的客观性产生直接性影响,而财务报表的编制必须要以某种会计政策下所披露的财务信息为基础,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受到财务信息的客观性的直接影响。因此,会计政策对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可靠性产生间接性的影响,对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拥有一定的会计政策变更自由,对利润进行一定的操控,造成财务报表信息缺乏应有的客观性。在利益相关方开展报表分析的过程中,其可靠性不仅要依赖于分析者的水平,而且要依赖于数据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倘若数据信息缺乏真实性,则以此为基础开展的报表分析就没有足够的可信度,使得利益相关方以其为基础做出的决策存在偏差。继而引发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的破灭。假如此问题广泛存在于企业当中,财务报表和报表分析都将无价值可谈。那么,企业的运营环境和社会的经济秩序都将失去稳定。
二、基于会计政策变的财务报表分析策略
1.明晰主次关系,对重点项目和关键数据给予足够的关注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应当明晰主次关系,对重点项目和关键数据给予足够的关注。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的内部机构数量越来越多,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在开展财务报表分析时几乎无法做到百分百的全面。当会计政策发生变更后,企业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要锁定重点篇幅,把关注的重点聚焦于财务报表的合计项目以及关键数据,规避过度全面而不细致的问题。例如,对于银行信贷审批工作者来说,其应当重视的内容在于当会计政策发生变更后,企业的第一还款能力有没有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其形成现金的能力有没有受到影响。对于财务报表分析来说,需要注重企业因生产经营、投资以及筹资等行为所产生的现金流是否可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营运。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现金流动的比率,从而判断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可以保障其现金流的有效性。2.强化重点领域的分析力度开展财务报表分析意在借助对现阶段财务状况的分析实现对企业运营状况的掌握,继而为其日后的运营发展提出较为准确的决策。因此,在开展财务报表的分析过程中,相比于对企业往期和本期的数据分析而言,对其日后运营发展方向的分析和判断更具价值性。然而,在现实过程中,相当一部分财务报表分析工作者依旧处于对往期和本期数据过多的分析的误区。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者应当形成科学的分析理念:以发展的目光和前瞻性的角度进行财务分析更具价值性。
3.以经济后果理念为准则,开展财务报表分析以经济后果理念为准则,对会计政策产生的变更进行解析,才可以从根源处锁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现实价值,继而依照会计政策产生的变更制定匹配的处理方案。全面解析并且深入领会会计政策变更的必要性,进而针对实际数据得出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产生的作用。第一,应当依照企业的实际条件,分析其会计政策变更的合理性。企业的财务报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以编制,并且要由会计师对其进行必要的审计。然而,尽管如此,企业的管理层依旧有很大的会计政策变更自由。某种意义而言,会计政策依旧是企业管理层的意志产物。因此,分期企业会计政策变更的合理性是相当关键的,并且应当持续以质疑性的眼光予以对待。第二,就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产生的作用加以解析。在开展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关注两项内容。首先,也就是说不考虑以往会计政策的合理性,始终认为本期的会计政策变更都是合理的;其次,将企业会计政策产生变更前后的财务报表加以汇总。基于上述两个步骤,可以为后续阶段的经济后果学说提供详细的、准确的数据信息。第三,借助经济后果学说对会计政策变更的实质加以全面的考量。经济后果学说引发人们对会计政策变更实质的思考,人们逐渐了解到会计政策变更并不是企业单纯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而是使利益相关方彼此展开博弈。从根源处看,会计政策产生变更的过程就是利益重新配比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要对其自身利益加以重新考量,继而发挥对会计政策变更的加速作用或者抑制作用。使会计政策处于对其自身利益最有保障的状态,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以石油工程公司为例,打出废井的状况并不少见。依照责权配比的制度,可以选择成本法,把打出废井的成本费用支出纳入当期损益栏,也可选择递延法。每一个会计政策都会对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形成差异化的作用,引发其资产、负债和利润出现对应的变化。通常而言,应当对全部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加以全面的考量。总之,基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财务报表分析,应当先将全部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加以清晰的划分——明确全部受益者、受害者、推动者和无作用者。从而有助于会计报表分析工作者做出准确的、科学的判断。
三、结语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和国外企业的动机大同小异,并体现出自己的特征。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一)粉饰业绩,逃避监管的动机
我国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微利现象”和“10%现象”。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是一个受政府高度管制的市场,政府对企业的上市、配股、交易及退出等市场行为都通过一系列会计指标进行管制。如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规定上市公司连续3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达到10%,其中每年最低不得低于6%才有配股资格(受政策保护行业可适当放宽);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公司的股票就要被非凡处理;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就要被暂停交易等。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内部控制人”的利益如圈钱配股、免于非凡处理或摘牌等目的,往往会通过操纵利润等手段和市场管制部门进行博弈,选择或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在博弈中出奇制胜的一大法宝。因此,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和变更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操纵利润,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满足政府对配股或上市管制的最低要求,净资产收益率低于且越接近10%,每股收益低于且越接近零,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应对市场管制规则,实现“内部控制人”利益最大化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最主要的动机。
(二)隐性的分红动机
隐性的分红动机。一般来说,经营者的工资和奖金总额受会计利润水平的影响,为了提高个人收入水平,经营者有选择能增加会计利润的会计政策的动机。但是,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经理市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很大程度上还是政府官员或准政府官员,他们要享受职务消费、要有政治前途,就必须完成委托者托付的经营管理目标如保配股、扭亏摘帽等,这些目标对经营者来说无异于政治目标,且这些考核指标、追求目标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行为的短期化,不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在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不理想、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经营者努力工作的政绩远不如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来得“立竿见影”,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经营者可能就会选择增加或虚增利润的会计政策。
(三)外部融资和商业信用的需要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然而,资金又是市场竞争取胜的四要素(产品质量、资金实力、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之一。在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缺局面。因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给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妆扮一番。
(四)为推卸责任而进行报表的粉饰
表现为摘要:(1)更换高级管理人员时进行的离任审计,一般暴露出许多新问题。新任总经理就任当年,为明确责任或推卸责任,往往大刀阔斧头地对陈年老账进行清理;(2)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时,如《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实施,可能诱发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提前消化潜亏,并将责任归咎于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3)发生自然灾难,或高级管理人员卷入经济案件时,企业也很可能粉饰会计报表。
(五)大股东抽血,掏空上市公司资产
因为我国经济处于转轨期,管理层、上市公司、投资者都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大股东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上市公司董事会等管理层,以此做出有利于大股东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决策。表现为摘要:(1)大股东通过资金拆借,关联方占款等形式,占用上市公司的血液——现金流,形成大量的应收项目,而后通过计提坏账预备来一笔勾销;(2)大股东通过资产重组等手段,以不良资产置换出上市公司优质资产,之后上市公司通过计提大量固定资产减值预备来掩盖该交易;(3)通过担保、资产抵押、资本市场操作,来转移资金,报表上则体现为短期投资跌价预备等资产减值预备。
二、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手法
(一)貌似合理,暗藏玄机的会计政策变更
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看,会计政策的滥用比会计估计的滥用更难识别,确定会计政策变更是否被“滥用”的标准也更困难。例如,处于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存货的计价可能由原来的先进先出变更为后进先出法来规避通货膨胀带来成本上升的风险;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但事实上一些企业却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肆意变更投资收益核算方法,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二)非公允计提,调节利润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年报除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个基本报表外,还必须附加有资产减值预备明细表,具体指明八项计提的数额。会计准则之所以一再修改,由原来四项计提扩展到八项计提,本意在于体现谨慎性原则,纠正以往普遍存在的或有损失估计不足导致利润水分过大的倾向性新问题,这对于夯实上市公司业绩,显然有一定的制约功能。但是,计提坏账预备等资产减值预备,主要依据是主观的判定,而这种主观判定不仅存在是否失误,还存在是否公允的新问题,而八项计提也因此成为了“上市公司内部调账的最好手段。”
(三)滥用估计,放弃债权
放弃债权的情况主要可能出现在上市公司管理层非正常性新旧交替(并非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引起的管理层交替)或管理层为大股东控制的时期。
(四)该提未提,计提不足,虚增利润
因为会计估计本身的主观性,上市公司是否足额计提各项预备本来就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而会计准则从要求四项计提到八项计提,本身就是希望挤干上市公司利润水分。然而该提未提,计提不足,虚增利润,递延风险的例子,仍然是屡见不鲜,笔者就不再一一赘述。
三、报表粉饰的识别
既然企业有充分的空间来操纵利润,因此,对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如何进行识别呢?我们认为,投资者探究上市公司探究价值不能仅限于单一的财务指标;对于利润,不仅要看利润表的数据,而且要看利润的计算过程;不仅要看利润的数量,而且要看利润的质量。
(一)分析收入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从损益表中的一些数据,检验企业获利能力和经营成果。如以主业利润除以主业收入,可得出企业的主业利润率,凡较高的,说明企业的主业有较高创利能力,能抵御经济波动和市场风险,企业的成本费用低,盈利水平高,经营有方。
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年报披露非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包括了关联方交易,资产的处置或置换、债务重组损益、资产盘盈或盘亏、资产的减值预备和补贴收入等,对于非经常性损益严重影响利润的上市公司报表,报表使用者可以通过报表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组成部分明细表”结合“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的“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递延税款等项目加计数”测算出上市公司报表利润的非经常性损益,从而看出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对利润的影响数。
(二)分析财务指标
如取流动资产数除流动负债数得出流动比率,从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除以流动负债得出速动比率,可以分析企业短期的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
(三)强化对企业会计信息时间序列的应用探究
利润操纵是利用了会计应计制的特征,但在较长时间内,有些利润操纵手段将失去效用,如推迟确认费用必然引起下期费用升高;提前确认收入和利润就会引起下期收入和利润降低。因此扩大信息观察的时间范围就能缩小利润操纵的应用空间。上市公司若是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进行报表粉饰,其表现在时间序列的痕迹更是明显。
(四)计算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
调整后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不良资产年度末普通股总数其中不良资产为摘要: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及待处理财产损失。这种计算意味着截止报告期末,对可能存在的潜在损失全部视为损失,从股东权益中扣除以求得基本反映公司实际状况的净资产额,以判定公司经营业绩的虚实和差异。
(五)结合运用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动态情况,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全貌。通过现金流量表能够说明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能够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能够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也能够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公司来说,比较合理的现金流量结构应该是摘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为正负相间的。因为非付现成本(折旧、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等)的存在,每个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应大于净利润。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报表探究,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希奇现象,某些公司利润逐年大幅度波动。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却年年为负,我们相信,其中大部分公司利润的变动是由于关联方交易、资产重组、资产减值预备的变动等引起的,而非真正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加而带来公司业绩的成长。
(六)注重阅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