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43:54
序论:在您撰写优秀博士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博士论文致谢一:
本论文是在导师张英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试验设计、结果分析到论文的撰写,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张老师的心血和辛勤汗水。张老师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以及乐观、豁达、独特的人格魅力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始终谨记恩师的谆谆教诲。在此,向导师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本论文的大部分试验内容是在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食品所色谱室进行的,特别感谢林钦高工的精心指导,尤其感谢他在高效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等分析技术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感谢他在分析检测领域提供的宝贵经验和在研究思路方面给予的珍贵启迪。同时也衷心感谢他在生活上给予的关怀!
感谢导师组成员吴晓琴副教授、蒋益虹副教授、陆柏益副教授和章宇副教授在论文进行过程中给予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特别感谢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食品所色谱室游飞明、戴明、欧阳立群、黄永辉、梁敏、李华鹏、杨旺火、周鹏、潘城、吴少明、陈言凯、李燕平、江慧兰、邱桂英等在试验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特别感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任佳萍同学在动力学算法方面给予的帮助。
感谢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各位师弟师妹金成、刘零怡、程璐、齐睿婷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课题组其他成员龚凌霄师姐、黄菊青、唐伟敏、黄骆镰、姜文进、庞美容、熊丽娜、方芳、吴聪俊、陈湄沁对我的关心与支持。感谢我的好友何晓敏、徐静、任春凤在我读博期间给予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感谢蔡芳博士、部建雯博士和曹玉敏博士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帮助。
特别感谢我的丈夫叶瑞松,在生活上给予的关心和照顾,在精神上给予的鼓励与支持,烦恼时给予的安慰与体谅,快乐时给予的微笑与分享!你对我的支持、鼓励、理解和包容支撑着我一路走来,给予我前进的勇气和动力!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付出的心血,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支持,你们对我的鼓励和期盼是我前进的动力,是我顺利完成学业的保证!
衷心感谢参与评阅、评审本论文和出席答辩会的各位专家!
谨此向所有关心、支持与帮助我的老师同学、亲人和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博士论文致谢二:
二十五岁,是一个女性最好的时光。而我,在这最好的时光里,来到了浙大,开始了一段全新的路程。三年半的博士求学生涯逐渐接近尾声,而刚来到实验室的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
感谢我的导师张英教授,不仅在科研道路上为我们保驾护航,也从生活中对我们给予深切的关怀,教给我们待人处事的道理。导师的鼓励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轻言放弃,学会以一颗乐观、积极的心去迎接挑战。导师的教导是我在浙大求学期间最宝贵的财富!
感谢课题组吴晓琴老师对我实验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指导,感谢章宇老师、陆柏益老师、蒋益虹老师、沈建福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同门师兄弟、师姐妹在此期间对我给予的关心和帮助,你们为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阳光!
感谢我最亲爱的父母,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包容、理解和支持,能够做你们的女儿,真是一种幸福!感谢我所有的家人,你们让我领悟到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这艰难的人生旅途中学会知足、宽容并保持一颗不断进取的汉子心。
仅以此论文向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老师和亲人们表示谢意!
博士论文致谢三:
站在毕业的尾巴上回头看,读博期间经历了高低起伏,酸甜苦辣,心里却满了感恩。
感谢恩师郑晓冬教授。在郑老师的悉心设计、指导下,我完成了这个博士课题。郑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工作勤勉,对科研有独到的见解和洞察力。“教书育人”,郑老师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在实验室里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生活中也关心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感谢郑老师在我读博期间如慈母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博士生涯虽然即将终止,但师生情谊历久弥香。
感谢余挺副教授在课题上提供的帮助和指导。感谢周文文副教授、陈卫副教授在我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何国庆教授、冯凤琴教授等对我课题设计提供的建议。感谢实验室的王一非、王慧倒、任雪艳、卢黄娉、刘燕、吴涛、郭峻、路来风、徐仕翔、热米拉、胡浩、宋海昭、倪庚、唐飞、沙莎、沈金儿、冯劲淞、齐学明、陈倩茹、高梓淳、余辰、李玮、唐琼、俞卓萍、曾丽珍、阎笑洁、沈洁、郭双欢、邵灵尚等同学在我读博期间给予我的支持、帮助和陪伴。
感谢PetrKarlovsky教授在课题设计和实验开展工作上提供的悉心帮助和指导。感谢KuangYi、RichardSplivallo、RuthPilot、DanielRretzschmar等实验室同事,在我德国学习期间给予我在研究开展上的帮助和生活中的关怀。
1.日语测试与日语教学的相互作用关系——由大学日语四级考试和国际日语能力考试谈起
2.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3.日语学习者多样化背景下的日语教育
4.日语教学与文化导入
5.日语教育、学习、评估的参考标准《JF日语教育Standard 2010》与中国的日语教育
6.浅析影响日语听力理解的因素
7.论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实施
8.对现行日语基础语法教学体系的反思及改革设想
9.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
10.大学非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定量研究
11.商务日语专业学生日语会话能力培养实证研究
12.试论商务日语的能力界定
13.日语外来语与日语语言文化特点
14.动感教学 动态管理——基础日语教学改革探微
15.“中国式日语”的类型及成因探析
16.汉-日双语者在日语短语理解中对日语量词的通达
17.论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
18.商务日语学习中日企文化理解的重要性
19.中国商务日语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
20.中国人日语学习者日语结构歧义句的韵律特征
21.日本漫画在日语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22.商务日语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23.近10年国内日语教学研究的现状考察
24.浅谈源于英语的日语外来语词汇的构成和意义转变
25.2012-2013年中国的日语语言学研究
26.近年日语外来词对中文的影响
27.关于日语复合动词习得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28.面向大学本科教育的日语教学语法建设——理念、内容、方法的更新与发展
29.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育
30.2011年中国日语研究综述
31.关于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理念的研究与探索——以《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为对象
32.日语方位词“上”的语法化考察
33.商务日语教育的指导理论、教材编写方针及内容
34.现代日语中的音译汉语借词
35.二外日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娱乐性研究——以“快乐日语教学”为主旨的二外日语教学方法探讨
36.回顾与前瞻 日语借词的研究
37.浅谈高校大学日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38.高职院校日语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9.关于应用型日语本科翻译教学的思考
40.中国日语学习者的会话分析研究
41.中国近十年日语测试研究述评
42.雨的拟声拟态词与日语语感
43.关于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44.基础日语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日语教育实习为例
45.探讨大学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6.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语法试题的内容效度分析
47.日语教材中的复合动词及其教学方略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调查与对比
48.从日语的句末表达看日本人交际时的心理特征
49.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以专业日语教学为中心
50.商务日语的语用特征分析
51.综合大学二外日语教育研究
52.浅谈现代日语中的外来语
53.论“日语综合课程”的教学与测试
54.关于企业所需日语专业人才能力的实证研究
55.关于汉语的韵母与日语汉字音读
56.浅谈日语的暧昧表达及其形成的原因
57.高校日语教学方法探究
58.日语授受表现中的恩惠意识与文化原则
59.基于话语礼貌理论的日语请求行为研究
60.关于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
61.关于大学日语专业教育学情调查报告――以日语“学习意识”为中心
62.日语暧昧语言文化特征研究
63.日语汉字的演变
64.日语能力考试改革后教学与学习方法探讨
65.日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与口语能力关系的研究
66.日语中的拒绝表达形式研究
67.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整合及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68.日语网络课程的开发及其特点——以《日本语初级教程》为例
69.二外日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70.关于现代日语最新流行词的考察
71.浅析日语拟声拟态词词类的转移及其活用
72.2001~2010年间日语借词研究
73.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对策
74.汉日语中副词的意义分类与比较
75.试析日语的暧昧性及其表达方式
76.日语学习中母语的正迁移现象
77.日语专业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清华大学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案例分析
78.影视教学法在初级阶段日语语体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79.三语习得理论对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日语)教学影响的探析
80.模因论在模仿式日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81.对二外日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
82.当代商务日语教学创新的研究
83.企业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
84.近代中国人的日语观——以黄遵宪为中心
85.从日语人才市场需求谈高校的日语教学改革
86.日语汉字音读中的吴音与汉音
87.日语中家庭成员称呼的规则和应用
88.日汉间接指称类自称词的对比研究——以日语“人”和汉语“人”“人家”“别人”为例
89.关于开设旅游日语课程的思考
90.英日双语专业日语精读课课堂教学探索
91.从日语外来语泛滥谈外来语的功与过
92.视频语料库应用于日语同声传译教学的可行性研究——以西部高校日语翻译专业硕士教学为对象
93.试论动漫爱好与日语学习动力的转化措施——以“动漫日语”的创新实践为线索
94.日语会话中间接言语行为——运用利奇的礼貌原则的研究
95.论日语的系词
96.从就业视角看高校日语教学改革
97.从高校日语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中探求日语专业课程改革的途径
98.关于国内日语教育研究现状之考察——以全国主要外语类期刊为例
99.论日语借词对现代汉语及日语教学的影响
100.我国日语教育现状及前景分析
101.日语中的外来语及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分析
102.日语助词“は”和“が”的用法辨析——从中国人学习者的角度谈起
103.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日语“体”习得的实证研究
104.浅析日语存在句现象
105.二外日语的教学探讨
106.2009、2010年日语语言研究综述
107.日语语料库建设的现状综述
108.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方法研究
109.从汉语的新词语看日语的影响——说“人脉”
110.新“日语能力考试”对我国日语教学的启示
111.国内日语教育研究的发展与不足——基于十九种外语类主要期刊十年(1999-2008)的统计分析
112.认知风格对日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影响
113.论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日语借词
114.日语专业低年级精读课教材分析
115.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日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兼论中央民族大学日语专业今后发展方向
116.关于高校日语专业改革课程设置的思考
117.汉语中的日语借词
118.日语被动句学习难点解析
119.试析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
120.现代日语中的汉语古音
121.日语重音规律初探
122.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123.浅析日语外来语的特点
124.使动态中译日的用例分析——“使·叫·让”与日语形容词
125.中国文献对古代日语的影响——《汉语抄》及其所收词汇研究
126.中国基础教育日语课程改革发展综述——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的研制
127.《清议报》中的四字日语借词
128.日语汉语词汇读音中的促音变化研究
129.日本高校日语教育对湖南高校日语教育的启示——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130.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兼论宁波大学之做法
131.社会变迁中的日语外来语与语言政策
1.定容重条件下生物炭对半干旱区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
2.1990-2010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的扰动
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4.新疆连作棉田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荒漠草地4种灌木生物量分配特征
6.旱地土壤施用生物炭减少土壤氮损失及提高氮素利用率
7.生物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花椰菜产量、品质、光合特性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8.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红壤性水稻土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9.生物炭对土壤生境及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10.沙质草地不同生活史植物的生物量分配对氮素和水分添加的响应
11.大兴安岭5种典型林型森林生物碳储量
12.水稻秸秆生物炭对耕地土壤有机碳及其CO_2释放的影响
13.土壤重金属钝化修复剂生物炭对镉的吸附特性研究
14.生物炭对不同土壤化学性质、小麦和糜子产量的影响
15.生物炭施用对矿区污染农田土壤上油菜生长和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16.准噶尔荒漠6种类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与异速生长关系
17.生物炭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功能的影响
18.生物炭对水中五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19.生物炭和有机肥处理对平邑甜茶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20.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21.中国南方3种主要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22.南海北部边缘盆地生物气/亚生物气资源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23.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草地生物量估算方法
24.生物炭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研究进展
25.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26.生物扰动对沉积物中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
27.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28.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进展
29.荒漠灌木生物量多尺度估测——以梭梭为例
30.土壤有机污染物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31.生物医学大数据的现状与展望
32.黑河中游荒漠草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格局
33.生物大灭绝研究三十年
34.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对Cd(Ⅱ)的吸附特性
35.农用生物炭研究进展与前景
36.生物炭对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7.施用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氮及其组分的影响
38.不同生物质来源和热解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行为
39.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40.生物炭的土壤环境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41.辽河源不同龄组油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及空间分配特征
42.稻壳基生物炭对生菜Cd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43.小兴安岭7种典型林型林分生物量碳密度与固碳能力
44.东北林区4个天然针叶树种单木生物量模型误差结构及可加性模型
45.指数施肥对楸树无性系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46.牛粪生物炭对水中氨氮的吸附特性
47.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物理属性的影响
48.半干旱沙地生境变化对植物地上生物量及其碳、氮储量的影响
49.青藏高原东缘野生暗紫贝母生物量分配格局对高山生态环境的适应
50.长江口及东海春季底栖硅藻、原生动物和小型底栖生物的生态特点
51.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及研究进展
52.中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研究与实践
53.温度与降水协同作用对短花针茅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54.环境质量评价中的生物指示与生物监测
55.土壤生物多样性研究:历史、现状与挑战
56.转录因子对木质素生物合成调控的研究进展
57.太赫兹科学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58.玉米秸秆生物炭对Cd2+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
59.中国粮食作物秸秆焚烧排碳量及转化生物炭固碳量的估算
60.生物炭对我国南方红壤和黄棕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1.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生物量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62.不同生物质原料水热生物炭特性的研究
63.凤眼莲、稻草和污泥制备生物炭的特性表征与环境影响解析
64.东北地区两个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通用方程构建
65.不同来源生物炭对砷在土壤中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66.生物炭生产与农用的意义及国内外动态
67.秸秆生物反应堆与菌肥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68.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来研究
69.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土壤无机氮素淋失风险的影响研究
70.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71.内蒙古草甸草原与典型草原地下生物量与生产力季节动态及其碳库潜力
72.生物炭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73.生物炭对黄土区土壤水分入渗、蒸发及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74.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75.生物炭及炭基硝酸铵肥料对土壤化学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76.臭冷杉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模型
77.施用生物炭后塿土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特征
78.宁夏荒漠草原不同群落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量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79.中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研究进展
80.三种小球藻生物柴油品质指标评价
81.AM真菌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应用与机理
82.含度量误差的黑龙江省主要树种生物量相容性模型
83.生物炭与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
84.氮磷添加对巨桉幼苗生物量分配和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85.生物炭对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与风险解析
86.东北林区天然白桦相容性生物量模型
87.氮肥与生物炭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88.黄土高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的斥水性
89.检测食品沙门氏菌的生物传感器持久性研究
90.生物炭对砂壤土节水保肥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研究
91.土壤碳收支对秸秆与秸秆生物炭还田的响应及其机制
92.抑制烟草青枯病型生物有机肥的田间防效研究
93.生物炭对塿土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94.生物炭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95.茶叶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96.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生物礁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成礁模式
97.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二十年:行动、进展与展望
98.不同时期施用生物炭对稻田N_2O和CH_4排放的影响
99.生物炭对设施连作黄瓜根域基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的调节
100.生物有机肥对连作蕉园香蕉生产和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01.柴达木盆地几种荒漠灌丛植被的生物量分配格局
102.牛粪生物炭对磷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03.红树林植物生物量研究进展
104.农业活动及转基因作物对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05.煤矸石场植被自然恢复初期草本植物生物量研究
106.铁改性生物炭对磷的吸附及磷形态的变化特征
107.青藏高原草地地下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08.蔬菜种植农户施用生物农药意愿研究
109 生物炭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10.不同生物炭添加量下植烟土壤养分的淋失
111.生物DNA条形码:十年发展历程、研究尺度和功能
112.生物炭和生物炭基氮肥的理化特征及其作物肥效评价
113.木质素与生物燃料生产:降低含量或解除束缚?
114.生物炭添加对半干旱地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15.磷回收对厌氧/好氧交替式生物滤池蓄磷/除磷的影响
116.天山林区六种灌木生物量的建模及其器官分配的适应性
117.非模式生物转录组研究
118.添加生物炭对灌淤土土壤养分含量和氮素淋失的影响
119.生物炭和腐植酸类对猪粪堆肥重金属的钝化效果
120.间伐对川西亚高山粗枝云杉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
121.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究进展
122.长白落叶松林龄序列上的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规律
123.不同烧制温度下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性质及对萘的吸附性能
124.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有害生物
125.腾格里沙漠东南缘4种灌木的生物量预测模型
126.生物炭碳封存技术研究进展
127.猪粪制备的生物炭对西维因的吸附与催化水解作用
128.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129.古尔班通古特沙漠4种荒漠草本植物不同生长期的生物量分配与叶片化学计量特征
130.生物炭覆盖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
131.闽楠幼树光合特性及生物量分配对光环境的响应
1.曹顺庆先生如何培养比较文学博士生
2.全球化时代海峡两岸比较文学的对话——"2007年复旦-辅仁比较文学博士论文学术交流论坛"综述
3.第三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关于比较文学博士养成的浅见
4.关于比较文学博士养成的浅见
5.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的新篇章──热烈祝贺北京大学设立比较文学博士点
6.台大比较文学博士班简介
7.“一带一路”语境下的比较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
8.中国比较文学泰斗季羡林——季羡林比较文学思想论略
9.博士论文的选题与就业的关系
10.第三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博士论文的选题与就业的关系
11.关于比较文学:约书亚·司哥德尔教授访谈(英文)
12.上海高校比较文学专业创设"博士沙龙"
13.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兼论第四种比较文学观
14 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15 比较文学形象学
16 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
17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18 移动的边界:比较文学的百年学科发展定位
19 学科调整与理论重构——从“外国文学”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 比较文学与第三种文学批评——兼论比较文学介入当代文学研究的可能性
21 近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概述
22 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理论视域及文学理论研究性质
23 比较文学“危机说”辨
24 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论向度分析
25 比较文学的诉求:全球文学史观与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
26 重新规范比较文学学科领域
27 跨越性、可比性、文学性——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2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命意及发展趋向
29 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反思
30 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
31 “译文学”之于比较文学的作用与功能
32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整体观
33 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
34 从现代文学到比较文学
35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建构建设性的跨学科关系
36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价值
37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全球本土化”历程及其走向
38 作为学科的比较文学之精神基础——论勒内·艾田伯的“比较文学是人文主义”
39 跨学科:比较文学成功的对策之一
40 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再探讨——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反思
41 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推荐书目
42 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学术背景与理论构想
43 比较文学学术系谱中的三个阶段与三种形态
44 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格局
45 比什么?不比什么?——比较文学的差异性研究范式通论
46 比较文学的互文性与创造性文本的生成
47 比较文学危机及出路之我见
48 比较文学:在退守中求得生机
49 比较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意识形态功能
50 中国比较文学30年的主题学研究
51 论比较文学翻译研究
52 比较文学、传统与创新:马歇尔·布朗访谈录(英文)
53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
54 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55 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
56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三十年
57 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与再论“比较文学”的定位
58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与文化研究之争——论20世纪比较文学方法论的危机及其化解
59 比较文学学科的“死亡”与“再生”
60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纷纷扰扰30年
61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五大难题
62 文学间性: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
63 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九个命题和三条建议
64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比较文学的“再生”与发展
65 比较文学和比较美学生态范式的发展
66 比较文学:再次处于十字路口
67 跨族群对话:中国比较文学的双重路径
68 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
69 修辞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上)——一个现代方法论的考察与古代“哲学对话”的实例分析
70 “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
71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72 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
73 当代美国比较文学的反思
74 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
75 对中国比较文学教材观的反思——兼及王向远与夏景之争
76 当代文化研究对比较文学的挑战与彼此的互补
77 比较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
78 论比较文学研究中自我和他者的关系
79 当前比较文学的危机与出路
80 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学科定位的再思考
81 比较文学的教学与比较视域的培养——评杨乃乔主编的教材《比较文学概论》
82 互动认知(Reciprocal Cognition):比较文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83 比较文学的立场问题——以荣格与卫礼贤的立场为例
84 超越“国别文学”的“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理论形态和学科变迁
85 戴望舒翻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的缘由及意义
86 对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再探讨
87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影响变异学研究
88 比较文学作为文学批评:学理、范例和批评
89 “宏观比较文学”与本科生比较文学课程内容的全面更新
90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体系化与本土化
91 比较文学未来发展之路——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变异学
92 译介学:渊源、性质、内容与方法——兼评比较文学论著、教材中有关"译介学"的论述
93 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人文之道
94 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研究新范式
95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回顾与瞻望
96 再论杨周翰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
97 论高校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文学史化”
98 全球化、文化研究和中西比较文学研究
99 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中的变异问题
100 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世界文学的理念(笔谈)
101 比较文学变异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新建构
102 “比较”的超越性与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103 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978-2008)——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学术总结报告
104 丧钟为谁而鸣——比较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105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
106 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
107 文化经典、文论话语与比较文学
108 乐黛云教授在比较文学学科重建中的贡献
109 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十年——寻找文学性原点
110 比较文学概念的语言分析及五种相关学科概念的界分
111 四川比较文学三十年
112 试论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
113 学科交叉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
114 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刍议——兼论比较文学学科的生存空间
115 从方法论看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
116 跨越性与比较文学学科定义的界定
117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
118 从“比较文学”定义之争看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
119 比较文学学科的“死亡”与“再生”
120 “涟漪式”发展的比较文学研究之路——曹顺庆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
121 跨类还是在分类系统中言说——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另一种陈述
122 比较文学:理论、界限和研究方法
123 2013年中美比较文学学术期刊评介
当今社会,传媒对于文化功能传承的承载性越来越重要,所以,作为当前电视传媒节目的主持人,其在主持节目时,必须要遵从当今传媒的规律。在电视节目传播的过程中,节目的播音主持人应该要考虑到在节目中对声画和时代语言的应用,在叙述节目时,保持紧凑的叙述节奏,使得画面整体都能够具有较强的协调性,从而让观众能够从中感到一定的新鲜感,进而使得节目的语言与画面协调一致。与其他类型的文化载体相比,现代传媒对于文化特性的把握更加多样化,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特质的艺术审美的表现形式。在现代化的传媒形势下,艺术同非艺术之间互相交融,其形式也愈发的多变,并且,加上播音主持人在语言上对于节目的艺术性渲染,使得观众的感官可以在同一时间能够得到不同的体验。同时,从播音主持人员在电视节目中开展的具体性实践活动上看,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播音主持人,还必须要具有擅于发现社会中潜在话题的观察力,对生活能够有自己的一份思考和感悟,并结合自己的语言特色,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艺术性主持风格。
二、强化播音主持中声音和语言具有的艺术性内涵
作为传媒视角下的播音主持人,其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职业技能以及艺术表象形式,就是对声音和语言艺术内涵的展现,这也是成为一个优秀主持人的必要条件。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特性,这种特性就是个体差异性,所以,它也包括了每个人发音的能力,以及其嗓音具有的特性,这种特性主要是指每个人发音的粗细、快慢和刚柔等说话效果的不同。因此,在现代传媒视角下的播音主持人不仅要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还需要加强自己有声艺术的培养,使得观众在享受完美的视觉体验时,还能感受到美好的听觉盛宴,从而使得观众能够对播音主持行业的艺术性得到直接的认识和评价。同时,播音主持人在传播电视节目信息的过程时,要学会妥善的利用自身具有的艺术性条件,并结合电视节目整体的风格和节目特性,以此来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带有自身个性的语言艺术。另外,现代传媒视角下的播音主持人还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创造出一个专题性的报道,并在此报道中充分的发挥自身主持优势,从而加强对整个电视节目的控制程度。并且,在发挥自身控制力的同时,播音主持人还要在节目中激发观众参与节目的热情,加强与观众的交流和互动,从而使节目的艺术效果和主题都能够充分的传播出来,进而使得播音主持具有的艺术性能够在现代传媒的视角下完美展现。
关键词:博士学位论文;优博;计量分析;洛特卡分布;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2009207
一、引言
作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下简称优博论文)的评选工作,已纳入教育部《面向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第一项启动项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鼓励创新精神,提高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对博士培养质量进行监督和激励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培养和激励创新精神,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1]。
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经过推荐、初选和复评后产生。参评论文由学位授予单位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推荐;省级学位委员会对推荐学位论文进行初选。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组织对初选出的论文进行复评,复评工作包括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会审定。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受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承担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工作。
二、历年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数据统计分析
自1999年首次进行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至2011年共进行了13次,共评选出中国156个高校/科研单位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 279篇,提名论文1 902篇,如表1所示[2]。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中的说明,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不超过100篇。评选工作进行13年来,评选结果平均为每年98.4篇,说明评选工作符合“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
2010年全国毕业博士生4.90万人,评选出97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仅占总数的0.2%。在评选第一年1999年,参评论文基数仅为8 957篇,评选出的100篇优秀论文占总数的1.1%。可见,虽然随着国家博士生的逐渐扩招,每年的博士毕业论文数量急剧增加,2011年全国博士生招生达到6.38万人,然而,论文评选依然不超过100篇,使得获评难度急剧增大,获评几率大幅降低。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初衷在于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然而可以预见,未来每年的参评论文基数将大幅上升,获评论文将低于总数的0.2%,显然这将大大降低参评博士生的热情,无法起到鼓励人才的作用。因此,建议能够随着博士生毕业人数的增长,将获奖论文的数量控制在1%左右,保持与评选初年持平的水平。
三、历年获奖论文学位授予单位分析
(一)学位授予单位分析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评单位包括全国所有具有博士学位授权资格的单位,即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其他部委所属科研院所等。截止2010年底,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7个,其中高等学校481个,科研机构316个。至2011年,1 279篇获奖论文共来自156个高校/科研单位,对其中“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获奖论文数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对高校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影响效果。获奖总数排在前十位的单位如表2所示。
中国科学院共有44个下属科研院所获评优博论文,总数达184篇,占获奖论文总数的14.39%,并且相比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其获奖总数都在2倍左右。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因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规模庞大,2011年共有4 832人获得博士学位,相比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评选基数较大;另一方面,中国科学院拥有320余位两院院士、4 200余名博士生导师,其以研究所为基础的高水平导师队伍和一流科研实践条件,为培养优秀博士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排名前十位的单位中,除中国科学院外,全部
是国家“985工程”一期大学。这一方面说明“985工程”一期建设高校都是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985工程”大学依托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为国家高精尖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156个学位授予单位中,包含了 39个“985工程”高校(共39所),和89个“211工程”高校(共113所),也就是说,包括了全部“985工程”高校以及78.76%的“211工程”高校,39所“985工程”高校共产出优博论文768篇,加上中国科学院的184篇,这40所高校/科研单位共产出952篇优博论文,相当于25.64%的学位授予单位产出了74.43%,大致符合“二八率”的分布,说明中国优秀博士生的培养已经形成了由“985工程”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成的核心群体。
(二)学位授予单位的洛特卡分布统计
(四)各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相关性分析
将历年获奖论文的数据,按照一级学科进行统计,统计出各一级学科获奖论文的总篇数,以及其中指导老师是学位评议组成员的文章数量。同样将数据导入Excel软件,选择Pearson(皮尔生)函数对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r为0.836,大于0.8,说明各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同样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
将其中指导教师是学位评议组成员的文章数量与总篇数进行比重分析,按照所占比重降序排列,比重大于等于50%的学科如表6所示。
在85个获得优博论文的一级学科中,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相关性平均为32.74%,也就是说,对于所有一级学科而言,将近1/3的获奖论文来自评议组成员指导的博士。并且,超过50%的一级学科有20个,有4个一级学科相关性达到100%,分别为公共管理、军制学、社会学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相比按照学科门类统计得到的相关性,以一级学科进行分类统计得到的相关性更加明显。显示出一些学科获奖论文成果高度集中在评议组成员指导的博士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学科门类或者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都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博士培养的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尤其是对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占获奖论文导师比重超过50%的一级学科,杰出的研究人员呈现出高度的集中性,形成了该领域的核心团体。然而,指导教师与评议组成员的高度相关性也反映出优势资源的高度集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发展氛围。另一方面,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结果已经普遍作为高校对博士生培养单位以及指导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那么如果能够建立更加有效的评选机制,避免指导教师与评议组成员高度的相关性,将能够大大增强评选的信度。
六、结论与思考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初衷在于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博士生教育的整体质量,鼓励创新,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然而通过以上统计和分析结果,反映出中国学科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机制存在的问题,值得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项目简介[EB/OL].[2012-05-22]. http:///xwyyjsjyxx/zlpj/yblwpm/257695.shtml.
[2]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历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 [EB/OL].[2012-05-22]. http:///xwyyjsjyxx/zlpj/yblwpm/.
[3]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61.
[4]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界的杰出人才――曹雪涛[EB/OL].[2012-05-22]. http:///cae/jsp/jump.jsp?oid=20111231115415843674246.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QIU Junping, ZHAO Yuehua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P. R. China)
Abstract:
本报讯(记者谢湘)1月30日,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我国著名计算机科学专家李国杰院士,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百宁博士向10位博士颁发了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获奖的10位博士分别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季向阳、罗平,清华大学的徐昆、朱军,中山大学的谢逸、李绿周,南京大学的黎铭,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王宏志,复旦大学的陈海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孙海龙。李斌、任开军、严俊、涂旭平、邹磊5名博士获提名奖。
为激励计算机领域的博士研究生潜心钻研,着力解决计算机领域中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中国计算机学会自2006年开始设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每年评选一次。该奖已在博士研究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吸引着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博士的积极申报。迄今已有30名博士获得论文奖,他们大多留校任教继续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今年获奖的10名博士,有8名已经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