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会计市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1:43:50

序论:在您撰写会计市场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会计市场论文

第1篇

建立网络会计市场的设计

网络会计市场是以网络为经济环境和信息载体的会计市场,要建立这样的一个市场,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建立一支既有会计专业知识又有网络知识的网络会计人员队伍。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会计人员个人职业技能为核心的问题。一方面职业技能为核心的问题。要在业务能力上对公司的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使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开阔新视野,培养一批既懂得网络信息技术.又具备商务经营管理知识。且精通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从企业内部来说要为会计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领导和管理层抓起。抓好源头,在提高会计人员网络技术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领导和管理层的素质。

网络会计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归根到底需要人的设计、推动与管理。因此要想真正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有效的网络会计市场,就需要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既有丰富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熟悉会计法律法规,能够洞察并掌握会计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又有牢靠的先进的网络知识、能够引导网络会计走在时代和科技的前沿。

其次,必须设计开发一批技术先进行之有效的会计软件会计软件是网络会计市场运行的基础。没有会计软件的支持与运作,网络会计市场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加强对会计软件开发的研究与探索。加强对管理型软件的研制开发,迄今为止,财务软件大多还在集中在记录、核算、编制报表的阶段,虽有一些管理型软件的出现,但还远不能适应网络会计市场的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重点转移到带有决策支持功能的管理型软件将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趋势。因此必须提高会计软件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可对购入的商业化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并通过接口和系统集成的办法克服二次开发软件和商业软件不能共享的缺点,同时也可以考虑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专家系统在预测、决策工作中的作用,加强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以顺应网络会计市场的要求。努力使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向更高领域发展。在完成DOS向Windows平台过渡后,可先用FoXpro、Sybase、Visualbasie及Pardox、Engine等数据库语言。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会计系统对Lntemet的适应性。其次要加强对高端会计软件的开发与研究,并完善其可集成化、界面友好、实用功能更丰富、大中型系统均可适用的功能和特点。对于这些软件,要力求实现、技术方面、开放性较强,可适用于多个操作系统、运用客户机/服务器技术、使用通用网络连接的分布式系统得到充分的应用,在市场方面,要解决语言和币种等问题,能运用不同国家的财经、法律和税收制度。同时要内设EIS(ExecutiveInformationStyster)以满足企业进行决策分析的需要:在应用方面,能运用工作流(WorkHow)技术和电子商务(E-business)技术。带动客户自动进行工作过程的自动组织和处理、方便地进行各种信息传递。

建立网络会计市场的原则

网络会计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新产物,在其形成、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的作法也会因地区、时间上的不同而不同。但是,不管网络会计市场的具体模式如何,形成过程如何。都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是规范性原则。在网络会计环境下,数据信息是通过网络得以传递的,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符号。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签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面临着威胁。网络会计市场应建立起一套规范性的操作程序和规则,以保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其次是开放性原则。网络会计市场建立后,不应只适用于几家企业、公司,而应该向大多数的企业开放,具有软强的适用性和通用性,从而为各企业间的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

第2篇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美国是世界上会计理论发展相对先进的国家,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较早。早在1959年由福特基金和卡内基基金资助的针对工商教育的两项研究中就指出会计教育的主导方向应从技术导向型转为管理导向型,并指出通才教育在高校会计教育的重要作用。1989年由会计师事务所主导的白皮书《教育透视:会计职业成功所需的能力》,指出会计本科生除了掌握会计和审计知识外,还应该具备沟通能力、通用知识、组织知识和商业知识。管理会计师协会(InstituteofManagementAc-countants,IMA)1999年也明确指出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中应该具备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力、会计软件设计及网络应用能力、口头表达和沟通的能力。由此可见,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与大学本科素质教育的培养并不矛盾。澳大利亚的注册会计师协会(CPA)和特许会计师公会(ICAA)在大学认证条件中,均列出企业需要的通用能力,包括财务报告撰写、计算机运用能力,分析和解释数据,终身学习能力等。Archer&Davison的研究发现,大多数(86%)企业认为在能力素质结构中良好的沟通能力相当重要,但是会计毕业生在书面和口头方面的表达能力仍然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认为在大学中对这两方面的培养不足,能力素质的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一直存在认知缺口。Kavanagh&Drennan的调查研究指出了雇主们期望自己雇佣的会计人才至少要具备以下的能力素质:扎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历,经济和管理意识、职业道德和商业伦理,跨学科的理论和工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

(二)我国的相关研究

我国理论界对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与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的问卷调查研究并不多见,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林志军等对中国会计从业人员、会计教师以及会计专业的学生的调查,研究内容侧重于分析评估会计教育中所需注重的知识、技能以及教学方法。调查表明虽然三类受访者对不同知识和技能要素及其重要性有大致相同的认识,但他们的观点仍存在一些分歧。职业品行、计算机技能、外语水平、人际关系、决策能力、分析(批判)性思维、写作水平、团队合作、领导才能、语言交流能力是受访者最看重的能力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培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会计教育现状感到不满。因此他们认为中国会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孟焰、李玲的研究认为:我国目前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育中,过分强调专才教育,不注重提高知识结构的通用性,学生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商学类基础课程重视不够,很难从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从而难以将会计与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应对更为复杂的职业需求。会计人员在掌握经济基础知识、企业管理、会计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以及在不熟悉的环境下解决各种异常性问题的能力。杨政等同样通过对会计师、会计学生和会计教师三类会计教育利益相关者的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只是调查内容与林志军等有很大区别,着重研究不同利益相关者在会计毕业生能力素质和会计教学方法两个方面的期望认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对部分能力项目和教学方法存在认知差异,这些认知缺口直接限制了会计人才能力的供给质量。会计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一点,为组织创造价值是会计工作者的最终职业使命,会计教育不能因为固有的学科藩篱和专业认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自我设限,局限于将学生培养成传统的数据加工者,而忽视对其后续职业成长极为重要的通用能力等的培养。

(三)文献总结

从现有会计教育和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相结合的研究文献来看,普遍认为我国目前的会计教育落后于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会计能力需求扩展的缺口,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通用能力素质培养不足。海南省的会计本科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各高校培养的会计本科生是否能够满足海南省社会经济发生的需要,还没有作者专门针对海南省的会计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调查,没有人专门针对海南职业界对会计人才能力的要求与海南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相结合进行调查和研究,本文的价值在于首次对海南省高校会计培养与海南省会计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希望我们的调查结果能够对海南省各高校提供一个教育培养模式的参考。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样本

我们借鉴杨政等的研究,分别从能力素质结构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设计,调查对象包括海南省会计本科生、高校会计老师、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以及企业的会计负责人等。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会计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项目;第二部分为教学模式。采用李克特的5级量表,分别代表非常重要到非常不重要,能力素质结构项目我们设计了24个问题,培养模式方面设计了10个问题。

三、调查结果分析

相比较其它职业而言,会计和律师的职业道德尤为重要,因为他们代表一定的社会公信力,如果社会失去了信任,国民经济将难以有效运转,因此我们把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放在考量的第一位。三个调查群体在能力素质结构中,都把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排在第一位,这与国内其他学者(林志军、孟焰、杨政等)的研究一致。我们把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能力、会计制度设计与管理能力、数据收集与管理能力以及预算与绩效评价能力这几个指标作为会计专业能力的考量,这是会计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关键。但是会计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比较重要的财务分析能力(分列第二和第三)和会计核算能力(分别排第三和第四位),而从业会计师只排在第五位和第八位。我们把自我学习能力作为学习能力素质的考量,执业会计师认为这一能力非常重要,排在第二位,虽然会计教师也认为自学能力比较重要(第四位),但是会计本科生只把这一能力排在第九位,而在杨政的调查样本中,学生群体把自我学习能力排在了第五位,这说明海南省会计本科生在自学能力上是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1世纪是人才市场竞争巨大的世纪,以一己之力难以在会计职业界立足,我们把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做为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的考量,从业会计师比较看重的团队协作能力(第三位),会计教师只把它排在了第十一位,学生也只排在了第七位;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需要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职业判断能力,通才的培养模式也要求会计毕业生需要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及组织和管理的能力,在理论知识的认知方面三个群体的认识较为一致,但是在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上会计教师仅仅排在了比较不重要的第十八位,与全面平均水平相当,而执业会计师排在第九位,说明海南的会计职业界比较看重这一能力。对这一能力的认知方面会计教师与执业会计师有较大差异。

第3篇

自1993年深交所对“世纪星源”进行资产重组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上便陆续开展了资产重组活动。资产重组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原有会计主体的边界发生改变,导致某些会计主体的消亡,而且由于资产重组结果的不确定性,极大地冲击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这三项基本会计假设,从而使相应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与一般财务会计有着巨大的差别。因而,在此情形下,有必要对会计假设作出相应的修正。

一、资产重组对会计主体假设的修正

会计界主流观点认为,会计主体是能够控制资源、承担责任,并进行经济活动的经济单位。这实际上是把会计主体等同于经营主体。事实上,企业会计只关注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将会计主体等同于经营主体是解决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企业与出资者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信息混淆问题的办法。但这暗含一项前提条件,即它们相互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交易,交易行为遵循市场规则。然而,在现阶段,这个前提条件难以得到保证。因为广泛的资产重组活动,在企业之间编织了一张以产权为纽带的关系网,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关联企业之间的地位不再是独立的,关联企业往往借助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其在会计信息中掺杂了大量不易观察的信息,导致真假信息混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应当扩展会计主体的内涵,即把会计主体从经营主体的概念扩展成产权主体的概念。所谓产权主体是指以产权为纽带的一组企业,不仅包括经营主体本身,而且包括以产权为纽带的其他关联企业。将会计主体从经营主体扩展为产权主体,并不是要会计人员把核算的触角伸到其他经营实体中去,而是把关联企业的交易和经营主体与独立企业的交易加以区别,解决信息混淆问题。

二、资产重组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

持续经营假设,即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清算。持续经营假设的定义是有局限性的,它容易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即企业经营状态只有两种:要么持续经营,要么停业清算。把企业的经营状态抽象为持续经营和中止经营两种状态,并且以持续经营为正常状态,是一种很牵强的假定。这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认为是合理的:当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后,从持续经营状态转换成中止经营状态所需的时间很短。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以上条件很难得到满足。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同时,自身抗风险的能力也在相应增强。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重组活动解决或延缓破产清算的发生。

因此,将企业状态简单地分为持续经营和中止经营两种情况不能客观地反映经济环境。可以在这两种状态之间设定第三种状态,即不确定程度较高的弱持续经营状态。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持续经营存在实质性重大疑问的时间点应从管理当局的挽救活动即重组活动开始。此时,企业能否持续经营已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可将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由持续经营假设修订为弱持续经营假设,强调弱持续经营假设并不是否定持续经营假设,而是对其进行修订和补充。修订的目的是充分揭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实质性重大疑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此基础上可以演绎出许多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如确认或有损失、预计不确定性对资产负债分类的影响等。以上会计处理方法,只有在弱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才能得到逻辑上的统一。

三、资产重组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完善

第4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计信息的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是国家、社会和个人进行决策和评估判断可靠的依据,会计信息无论对国家宏观决策还是对企业经营决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全面、有用和及时非常必要。目前,政府和企业对会计工作都很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政府财政部门加强了对本地区会计工作的领导,企业不仅重视会计人员的素质,而且还加强了会计的基础工作,使会计管理工作制度化,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考核严格、奖罚分明,会计工作的加强,必将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会计核算越来越走向规范化

会计核算规范化,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为进行会计核算而采用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要求的手段、措施和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会计核算内容不仅范围扩大,而且也越来越复杂,客观要求会计核算规范化。为确保会计核算规范化,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其他会计法律法规,并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严格遵守。目前,政府和企业对会计工作都很重视。政府财政部门加强了对本地区会计工作的领导,企业加强了会计的基础工作,会计工作的加强,必将使会计核算越来越走向规范化。

3会计管理工作逐渐向全方位方向发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计管理工作逐渐向全方位方向发展。首先,会计管理工作逐渐走向系统管理,即对会计系统的整体进行全面管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计工作不再是简单的会计核算,它还包括财务分析和财务预测等工作,会计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会计工作。因此,会计管理工作要对会计系统的整体进行全面管理;其次,会计管理逐渐走向人本管理,重视对人的管理,是管理之根本。在会计工作中,人始终是决定的因素,重视对人的管理,对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会计管理逐渐走向战略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战略的中心,加强财务战略管理,是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第四,会计管理逐渐重视无形资产管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形成了大量的无形资产,企业的无形资产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会计管理将会逐渐重视无形资产管理,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4会计人员的素质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5篇

在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会计管理不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经济管理所必须要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通过会计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提高企业在经济管理中的财务收支状况,并且会计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这点来看,二者之间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因此,我们在分析会计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之间关系的同时,要明确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首先,会计管理工作不仅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也有效的促进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财务平衡,从而加强企业对财务信息的处理与利用,并且通过对财务信息的记录和分析,有效的制定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经营策略。会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并且针对这一目标有效的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企业在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会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而在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保障的同时,会计管理工作也能够更好的发展,这也就说明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认清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加强会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力。

二、提高企业会计管理质量的几点措施

虽然会计管理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下面通过几方面内容来详细说明。

(一)加强对高素质的专业会计人员的培养

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会计人员是工作的主体,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工作也有了实质的变化,从以往的会计工作演变成了新型的会计管理工作,这也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要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从而更好的适应会计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因此,企业需要不断的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养,不仅要在上岗前进行培训,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通过相应的培训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也是会计工作人员所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只有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全面培养,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会计人员的能力,这也是建设高素质会计管理团队的基础条件。除此之外,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建设好会计管理的队伍,这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建设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有效的会计制度并严格遵守会计准则

会计管理工作也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标准,只有严格按照制度标准来进行工作,才能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因此对于财务工作人员来说,首先要清楚认识到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并且严格遵守会计准则,这对于加强企业的经济安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培养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要对会计人员的财务制度观念进行相应的考核,并且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来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程序,从而使会计人员在更加健康、阳光的环境下工作,这样也有效的提高了会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三)要利用现代新的科学技术进行会计管理,以现代化促进会计管理的有效性

要加强会计管理,就要提高会计工作的有效性。而现代科技的运用正是加强会计管理的可性行操作。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现代科技取代过去传统、简单的计算工作方式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以新的计算机工具与网络系统,不仅可以缩短工作时间,还可以提高核算等工作的精准度,而网络平台的运用也更有利于及时掌握与处理经济信息,有助于对当前经济进行正确的评估与预测。综上所述,会计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管理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因此,加强会计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在新市场经济背景下,通过会计人员、会计相关制度与会计具体工作内容与手段等方面来加强会计管理,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改善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总之,企业是按照市场需要,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现实资本保值、增值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加强会计管理是手段,提高经济效益是目的,企业发展是目标。

第6篇

证券市场是一个大杂烩,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的法律规范还是缺少一些具体、合理的规定。对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而言,证券市场的发展是好事,但总有一部分人和单位干扰市场的正常秩序,钻法律的空子。我国相关证券立法处于过渡试行阶段,法律有自身的缺陷和滞后性,发展不平衡。随着证券市场的扩大,某些新情况、新业务在会计处理上亟需进一步规范,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应果断废止。研究发现,有关规定大而空、不详细,更不易全面开展。我国应多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情,引进相关原则、规则。学术与法律、文化无国界,应引入比我国更优秀的文化和制度壮大我国的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及其负责人是证券市场的掌舵人,也是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责任人之一,应该积极履行披露义务。但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一部分人和单位不顾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违背诚实、信用的原则,导致信息真实程度不高、信息披露内容不充分、信息披露不及时和不严肃等问题出现。为什么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完善过程中会出现上述问题?是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失效了吗?还是我国的自身制度存在缺陷?还是西方发达国家经也历过这样的局面?这些问题要想得到真正解决,就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此外,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在职能和管理上做的还不到位。国家有国家的利益,监管部门也有监管部门的利益,但都应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目前,缺乏立法阶段、行政宏观手段,公司也缺乏治理结构。很多公司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对法律规定不熟悉,或知法违法,比如“内部人控制”使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使公司的“内部信息”和执行命令内容的信息、内容不对称,只考虑公司少部分大东家的利益,而不考虑所有股民的利益;我国审计职业的规范欠缺,一部分注册会计师无法独立、规范执业,执业环境有待改善,很多会计事务所受到外部的压力和利诱,在知法犯法的情况下不得不为了生存而作虚假报告。笔者相信,国家、证券市场主体、有关执业人员、证券从业人员和投资者都希望证券市场合法、合理、公开、公正、健康、有序地发展。只有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进行规范和严惩知法犯法者,才能充分保障披露会计信息行为尽可能地不受干扰,保证披露会计信息内容的真实,以及提供优良的职业环境,这有利于我国证券资本市场的优化。

此外,我国对公司的硬性规定不齐全,有关机构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披露行为,比如完善《从业资格法》、尽快出台《注册会计师惩戒规则》和解决“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问题。我国的证券行业处于初级摸索阶段,需要更多的耐心和观察。而对于公司和公司负责人而言,应遵纪守法、严格公司内部审计、树立诚实信用意识、对外公布真实内容、细化各自任务、各司其责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会职责,做到通力协作。然而,当前我国没有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民事法律责任体系,应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着手,明确民事责任的主体、实体法救济措施和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等问题。承担信息披露失真民事责任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信息披露失真行为、主观过错、损害后果、信息披露内容失真、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客观联系。只有存在因不实陈述而导致损害后果的投资者,才可能要求责任人承担民事责任。

2改善建议

证券发行中失真行为的损害作为客观存在的现象,具有损害的法定性、客观性、可确定性和可赔偿性等特征,我国证券法中没有规定因果关系的证明方法,只在《证券法》第63条和第202条规定了因果关系。在我国缺少理性投资者的情况下,要投资者证明对公开文件的依赖不合实际。笔者认为,应采用特殊侵权责任的举证倒置的证明方法,这样有利于保护弱者和体现社会公平。同时,我国证券法中没有对具体赔偿额的计算进行规定,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对投资者予以直接利益损失的赔偿,以弥补投资者的损失,同时,对犯法者采取惩罚性赔偿。除了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外,还可运用刑事责任约束证券市场,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刑事法律责任体系,主要完善刑事实体法,强化对会计信息披露犯罪的严重失真行为的刑事打击。所谓“会计信息披露犯罪”,是指在证券发行和交易过程中,上市公司或中介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真实或不及时地披露应披露的会计信息,给他人造成严重的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对于制裁会计信息披露犯罪而言,应遵循以下3个原则:①在适用主体上,采取单罚制与双罚制相结合的原则;②在刑法种类上,采取自由刑与罚金刑相结合的原则;③充分体现罪刑法定、公正、公平的原则。根据上述原则可以看出,法律规范的主体和内容已经很明确,但在实践中很难规范和证明犯罪本身。对于法律本身而言,一部法律的实施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不依法办事,则都是徒劳无功。具体到司法实践,要改变“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状,从而使铤而走险者有利不敢图,望利却步。

3结束语

第7篇

一、营销费用的概念及内容

营销费用是企业为实施营销管理与实践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市场营销研究、渠道建设、销售促进等方面开支,具体有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二、现行营销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常见的几项营销费用中,直接推销费用、仓储费用、运输费用等往往在每一会计期间都会发生且很大程度上只与当期收益有关,现行会计制度作为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营业费用”,从当期营业收入补偿,这一做法是符合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但营销费用却因营销工具、规模的不同可能对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广告费支出,自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纷纷用广告来为企业打开市场,而广告作为企业一定的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把有关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的一种非人员推销手段,其目的是为消费者认识、偏爱、直至接纳企业的产品,广告的作用不可忽视,也因而产生了巨大的广告费开支。如可口可乐公司为了在国际饮料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不惜巨大代价用于品牌推广,不时地变换广告主题,使人耳目一新,巨额的广告费开支为后来的产品销售、公司快速成长铺下金光大道、开创美好的未来。这表明,该企业当期的广告费支出不仅与当期收入有关,而且波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收入,因此,将所有营销费用都作为收益性支出处理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

三、现行营销费用会计处理方法的弊端

我国现行制度是将广告费予以费用化,这种做法虽然符合稳健性原则,处理简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盈余操纵的机会,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1、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拥有资产的状况。

企业支付广告费的直接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消费者在短期内了解并购买产品;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确保产品畅销不衰。提高知名度的结果,从企业资产的角度来看,是形成了企业的商誉,使企业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树立牢固的形象,能推动企业其他会计期间营业收入的增加,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广告费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处理,而不应直接一次性计入当期“营业费用”科目。为全面如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须如实核算广告费对企业近期和长期的影响,将其中一部分作为当期的营业费用支出,另一部分作为递延资产,待以后各期分摊。

2、不符合有关会计原则的要求。

第一、不符合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原则。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确认支出时,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支出。如果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没有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将原本应计入收益性支出的计入资本性支出,就会高估资产和当期收益。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营销费用究竟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还是作为收益性支出,应取决于该费用的发生是否仅与本期收益有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了未来时期效益而耗用的资金,应列为资本性支出,并分摊于未来各期,按此项规定,企业所付巨额广告费中为了未来效益的那一部分,应计入“递延资产”科目。

第二、不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配比原则要求费用必须与相关收入相联系,并在同一会计期间内予以确认,企业支付的广告费,支出是当期完成的,而对企业的影响却是逐渐在以后各期见效的,为了正确计算当期损益,必须将本期广告费中一部分分摊到以后各期,否则将会加大本期期间费用,导致前后各期收益计算的不正确,不利于正确评价企业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

第三,不符合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不仅要求会计的日常核算应真实可靠,而且要求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的信息也必须真实可靠,有些企业的广告费支出相当大,如将之作为当期费用,则不符合客观性原则的要求。

第四,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成功的广告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期间就已经承担了这些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就应将属于本期的广告费支出计入本期,属于以后各期的广告费支出则应计入以后各期。

3、将广告费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各期损益不均衡,各期损益的不均衡将影响企业形象,诱使企业管理当局采取一定方法进行会计粉饰,反而成为盈余操纵的诱因。

四、营销费用会计处理的改进

实际工作中,促销可以帮助顾客认识企业产品,引起兴趣,进而促使其购买并增强其购买后的心理满足感。促销能扩大企业知名度,帮助企业建立知名品牌乃至国际名牌,为企业获取超额利润创造条件。

在营销费用中,广告费往往发生时数量较大,对企业的影响时间长,不仅能够提升当期收益,而且在其他营销组合要素配合下,能使企业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树立牢固的形象,在后续的广告提醒下很可能使顾客成为企业的老顾客。因此能推动其他会计期间营业收入的上升。所以笔者认为,广告费支出不能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每年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广告的企业所支付的高达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广告费和一些企业为某些全球性体育比赛支付的巨额广告费,如前几年秦池酒厂在中央台黄金时段的广告费,和麦当劳在体育比赛中的广告费等。当然,并非企业的所有广告支出都视为资本性支出,具体地说:

(一)、当企业的广告费支出数量很小或基本上只与当期收益有关时,依重要性原则或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可以将之作为收益性支出处理。笔者深入的公司所发生的促销费用主要有展览会费、产品说明书印刷费、网页制作费等,其金额较小,基本上只与当期收益有关,因此都将之作为收益性支出处理,直接计入“营业费用”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