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化学人类课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18:46:48

序论:在您撰写化学人类课程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化学人类课程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人类学,中国文化概论,教学

 

上世纪末,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列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计划。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大部分高校以必修或选修的方式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开设了这门课程。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国文化概论”正在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现途径。学界就“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性质、体系、内容、教学手段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诸多探索,推动了课程建设。然而,针对现代性危机下的大学生价值困惑,如何在一定学术和教育理念的支撑下,甄选课程内容,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切实达成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彰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拟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其理论方法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一、人类学理论方法及其课程观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性及文化的学科,在西方国家对殖民地管理的应用研究中发展起来,衍生出众多的理论流派。人类学秉承的独特理念和方法为文化和社会结构研究树立了新的范式,并为诸多相关学科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借鉴。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论、主客位描写、田野调查、民族志方法和跨文化比较法等是人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核心。

(一)文化相对论

文化相对论又称文化相对性人文历史论文,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有和充分的价值,对不同文化价值的评估应该是相对和平等的,没有衡量文化高低的一致标准。提倡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宽容和理解,将文化放置到具体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和社会形态中进行价值评判。文化相对论打破了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的局限,“挑战了既有文明的正统性。”[1](p16)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坚持一直是人类学的宗旨,通过对异文化和他者的探究,寻求人类文化规律,并以此在跨文化比较中反观和审视自身。引发了20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的文化多元主义浪潮,持续讨论以美国为代表的民族国家的一体化与多元民族文化的冲突问题。

(二)文化整体论

文化整体论是指人类学对人类社会、文化整体性的认识,不同理论流派均秉持这一理念,都把其作为观察人类社会文化的手段。文化整体论有三层含义:一是对文化做历时性分析,关注文化的起源、演化、发展历史和延续性,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地形成的产物。二是从功能主义角度对文化做共时性分析,注重文化局部和整体的关联,通过对社会制度、经济、宗教、神话、巫术等的综合研究,理解文化的整体系统。三是对人类生物属性和文化属性及其衍生现象的综合研究,即生物-文化整体论(bio-cultural holism)。文化整体论为解释文化的生成和变迁,以及文化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模式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三)田野调查与民族志书写

自从早期人类学者走出书斋,深入研究对象的生活世界,田野调查便成为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和学科标志,规范而严谨的田野调查是一个人类学者的成年礼。马凌诺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中指出田野工作的三个原则:“首先,学者必须怀有真正的科学目标,并且知道现代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和标准。第二,他应当将自己置于良好的工作条件中,最主要的就是不要和其他白人居住在一起,而直接居住在土著人之间。最后,他还得使用若干特殊方法以搜集、操作、确定他的证据。”[2](p5)田野调查的具体方法有参与观察、学习语言、结构访谈、口述史收集等。民族志是通过田野调查所得的独特书写方式,是对某种文化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和产品。它是一种文化解释文本,通常采用“深描”和阐释方法,有对话民族志、实验民族志等多种撰写模式。

(四)主客位视角及描写

人类学是关于“他者”的学问人文历史论文,致力于对不同人群及文化的理解。马文.哈里斯借用语言学家派克取自phonetic和phonemic的两个词,用词根etic表示客位,emic表示主位,创造了客位文化、客位视角及主位文化、主位视角的观点和描写理论。主位指文化承担者的认知和描述,客位代表外来的、客观的、科学的观察,主位与客位视角的结合有利于研究者做出科学的判断和解释。因此在田野调查中强调人类学者要“进得去,出得来”,既能切身体验“他者”文化,又能以冷静的姿态不囿于其中。

上述理论方法以最初用于异文化的研究扩展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课程研究也不例外。人类学有独特的课程观,认为学校“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 以人类学的视角定位课程,课程便是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教育之文化功能的具体化,是人们在学校场域中获得全部知识经验的实现途径。开展课程的人类学研究有利于探讨课程内容的设计、多元文化课程、课程中的师生关系等问题。上世纪晚期,课程研究范式发生根本转换,“从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量化研究转向以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方法论为基础的立足于解释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以个别科学为基础的‘范式话语’转向了以叙事为基础的叙述性话语。”[4]从中可见人类学课程观对课程研究的影响。

二、“中国文化概论?笨纬倘谌肴死嘌Ю砺鄯椒ǖ耐揪?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文化研究、展示和教育的课程,在本质上更符合人类学者对课程的内涵和功能的定义,因为其根本目的在于向大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及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认同感,从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人类学理念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的构建与学生的参与和接受行为等均可在人类学视野中获得新的启示和发展。

(一)课程内容和知识选择的多元化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无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各类教材也层出不穷,以张岱年、方克立编和金元浦编《中国文化概论》等为代表。面对博大精深、庞杂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成了难题,高校和学界对这门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尚未达成共识。各类教材大致将中国文化分为三大版块进行阐述,第一块是中国文化的发生机制和根植土壤;第二块是中国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如典籍、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哲学、宗教和传统伦理道德等专题;第三块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和价值分析,包括中国文化的类型、特征、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系统等。教材之间的差异性基本上体现在对第二块中国文化表现形式的取舍上人文历史论文,无本质区别。这三大版块按照文化的发生、表现和内涵的逻辑,描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貌。然而不难发现,这些内容反映的是古代精英文化层面,民族、民间和地域性的鲜活文化被忽略了。

大学课程应如何选择内容和知识?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布迪厄认为课程应该是一种反思性实践,课程实践者应警惕和批判课程中隐藏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是指代表统治阶级或主流社会的意志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文化专断,以强硬、武断的方式使学生接受强势文化。[5](p132-137)如布迪厄所言,我国“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内容设置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专断性,课程知识的一元化和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特征相违背。首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多样性文化,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其次,中国地域辽阔,区域文化异彩纷呈。再次,中国文化是由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构成的,缺一不可。在全球趋于一体化的今天,对不可复制的文化多样性的坚守显得尤为弥足珍贵,“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担负起在高校传递和传承我国多元文化的功能,增加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内容,践行教育人类学者倡导的实现多民族国家民族间文化交流和共同繁荣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6]模式。

(二)中国文化的整体论和跨文化比较视野

人类学整体论强调将文化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历时性和共时性全面把握某种文化的来龙去脉和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中,也需要教师首先将中国文化视为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文化系统,不仅构建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要关注中国文化的线性发展。我们在了解古代遗留的优秀文化传统时,也要关注现代化背景下的文化热点问题,如传统文化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设置专题进行讨论。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代际传承的途径,其重要前提即在于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促使其树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进行了解和探究其内涵的活动。而众所周知,根据族群认同理论人文历史论文,认同感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在族群互动和族群边界的场景中得以凸显的。由此,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也应放置到跨文化比较的视野和背景中践行,在与他者文化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在课程中设置中外文化对比研究专题,以促学生从更为宽广的视域理解和反思中国文化的特征,清醒地认知其精华与糟粕。如在关于中国人民族精神和性格专题的教学中,笔者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你的感性认识中,中西方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有什么区别,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感性层面到理性层面思考中西方人性格之差异。很多学生认为西方人的独立意识犹强,自然而然引申到中国人重集体、西方人重个体的文化差异。笔者再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寻找原因,结合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等中国国民性研究著作,解析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伦理对中国民族性格形成的影响。在中西文化对话的视野中,使学生领悟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7]的真谛。

(三)参与观察中国文化

在西方国家,田野作业和民族志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和研究领域。课程和课堂就是一个田野作业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民族志的书写,一门成功的课程是行动和对话民族志的典型蓝本。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参与观察和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参与观察都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兼有教学者和课程研究者身份,可通过参与观察、结构访谈等方式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髡教学方法,还可撰写微型研究报告与学生共享。如笔者在访谈中发现不同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期待值差异,文学专业学生希望其是一个研究型课程,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则希望其是一个偏重知识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在教学中便根据专业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其次,有效课堂的创造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对中国文化的把握更需要切身体验与感悟。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田野环节,将学生分组,每组≡褚桓鑫幕专题,≡裉镆暗愕鞑榛蛲ü网络、文献和访谈等方式搜集材料,最后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其他同学参与评价和讨论。学生们分别选择了刺绣、生肖、饮食、对联文化等小专题人文历史论文,用图片、视频等丰富的形式展示出生动的文化内容。学生们一致认为通过田野调查的文化体验活动,真正掌握了活态的传统文化,内化于心。相比纯理论的课程,参与观察法的运用使学生领悟到,体验文化不仅是知识汲取,更是一种能力的获得。在课堂营建中,教师还应注重主客位视角的转换,丰富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倾听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体悟,并以局外人的眼光进行价值中立的判断。

三、结语

在人类学者看来,学校课程肩负着人类文化传承的使命。在全球一体化、网络文化发达和现代性危机不断涌现的现代社会,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如何使其充分发挥在大学生中传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是一个长期的反思性实践。运用人类学理论方法,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仅仅是一个开端。

参考文献

[1]赫屈.文化与道德:人类学价值观的相对性[M].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

[2]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滕星.族群、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3(4).

[4]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张意.文化与符号暴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2).

[7].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1997(3).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科学 人文精神

本文认为化学教育中要实现科学人文价值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高中化学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化学学习能使人形成严谨、朴实的态度。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做化学”的方式实现化学的“再认识”、“再创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做化学”,让他们通过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实现化学的“再创造”过程。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实现人文价值

1.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求真、求善的良好品质。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介绍门捷列夫、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和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及对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曾有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让学生明确化学结论的准确性,理论推断、实验证明的严谨性,感悟到“求真”是一切行为的准则,感受到人性中“善”的一面。

2.化学教育中应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奋发向上的精神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的需要。激励学生大胆去探索,去克服困难,从而使学生树立为科学奋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3.化学教育中应培养学生合作、民主的精神。无论是课堂还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都应在学生中多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合作、民主的气氛,培育他们的民主精神。合作学习,还可以增进同学间的情感,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格,谦逊的品格,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4.通过化学史,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介绍《钠的化合物》时,教师可联系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制碱法等事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

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的化学课程,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存在,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发生着重要影响,使化学课程真正成为一门以培养具备科学文化素质与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出发点,强调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相互沟通与融合的现代化课程。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绿色化学 医用基础化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改革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它的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物质。

化学教育尤其大学化学教育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医学类职业是与人类生死、健康休戚相关的事业,保障人类健康离不开药物,药物合成又离不开化学,而化学工业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如何在这三者之间构建和谐,绿色化学是唯一出路。绿色化学不应是一门独立学科,而应是一种指导思想,是人们应该倾力追求的目标[1]。作为大学化学教师,我们首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将绿色化学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去,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树立起绿色化学意识,培养出具有绿色化学意识的一代新人[2]。绿色化学成为医用基础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提高自身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绿色化学是化学科学与物理、生物、材料及信息等科学结合的产物,是化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教学人员不但需要具备化学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还要系统地学习关于绿色化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有关绿色化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

2.改革实验方式,避免实验污染物产生。

化学实验中总有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的生成,或多或少地会产生有害或有毒的实验废弃物。笔者所在的安徽三联学院医用基础化学课程针对的是文理兼收的医药营销专业学生,他们毕业后从事药物开发、合成的可能性很小,进行化学实验实际意义不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取消了实验操作环节。对于个别必要的实验,借助网络,利用录像、多媒体课件、Flas、计算机虚拟实验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演示,避免了化学污染物的产生。

3.针对职业需要,整合医用基础化学知识结构,添加绿色化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选用了张法浩主编的《医用基础化学》,该教材包含了无机、分析及有机化学的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根据专业的特点及教育部对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我院该课程总学时只有72节,比过去减少了二分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3]。要更多地将医药营销工作中实际需要的知识融入教学过程,摒弃那些不重要又晦涩难懂的知识,使医用基础化学真正成为理论的基石。现行教材内容与职业缺乏紧密联系,忽视了与实际的联系,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笔者对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删减和压缩了教材中电解质溶液、酸碱滴定法、配位化合物、分光光度分析法、分子轨道理论等章节内容。将压缩的理论和实验课时用以补充绿色化学内容[4][5],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学生揭示、展现绿色化学与基础化学的紧密联系。对晦涩难懂的内容以教师精讲为主;常识性的内容由学生讲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相关的内容设计题目,让学生发表见解、分组讨论或辩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4.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原理,结合绿色化学,撰写科技小论文。

作业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除了布置教材习题外,为让学生更深入更主动地将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到传统化学学习中,在课程结束前,笔者布置学生选择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选题,通过探究和调查,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解释、评价、调查、讨论、研究,写出科技小论文。从对连续三届学生提交的论文情况看,由于平时的教学中始终贯穿了“绿色”这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主题,学生兴趣浓厚、选题广泛、立意明确,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学生始终是决策者、行动者。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关心环境及环境问题,更深刻地理解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定将对现在和未来的全球环境、整个社会产生影响,激发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改革教学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五年的教学中,笔者经历了传统教学――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这一教学手段改革过程。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教学,无论信息量还是教学效果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成绩的评定,考试方法的创新是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环节。从2005级开始,课程成绩的评定项目包括:平时成绩20分,科技论文40分,理论考试40分。前两项是基本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占总分60%,比重超过了理论知识的考核,既有利于调动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又促进了教改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笔者经过几年尝试性地将绿色化学融入到医用基础化学的教学探索,逐渐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及时渗透绿色化学方面的知识,适当地加深和思维拓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绿色化学教育,成为有绿色化学理念的新一代高职大学生,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莉,冉呜.绿色化学的提出与发展.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9,(6).

[2]何树华,田开江.大学化学专业应加强绿色化学教育.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0,18,(5)

[3]乔秀文,杜志坚,李洪玲,曾宪佳.医用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探讨.农垦医学,2004,II(1):47

第4篇

【关键词】小论文 指导思想 教学构思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就化学方面来说,美国杜邦公司研发中心人员在回顾化学工业50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对化学教育提出了看法。他们指出,化学公司对化学工作者和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是具备如下能力:创造性地处理复杂与不熟悉的问题;口头语书面进行交流;进行团队工作;评判自己的知识,并在整个生涯中学习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十分值得我们在化学教育中借鉴。

生物无机化学课程的性质和内涵

生物无机化学为化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必修课。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在过去的十余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发展。美国主要高校生物无机化学工作者在化学学科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各国政府及基金组织连续在其研究中投入了相当大的资金,并有许多相关的研究计划出台,譬如,美国科学院在科技政策报告中指出:生命过程中的化学是当前化学学科发展的优先领域之一。我国生物无机化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生发展的,当时落后于国际约10年。但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几年连续支持下,在全体从事生物无机化学研究者的努力下跃升了三个台阶,从生物小分子配体上升到生物大分子;又从研究分离出的生物大分子到研究生物体系;近年来又开始了对细胞层次的无机化学研究。我国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始终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基础研究,在应用生物无机化学上具有一定特色,而且水平逐年提高,一些研究工作已达到和国际同行等同的水平。虽然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总体水平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在国际上已经能够占一席之地。

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构思

生物无机化学课程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是想获得一张文凭的不得已选择?是想扩展知识领域以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无论学生理想的“主产物”是什么,“副产物”是什么,真诚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烹调”出的“食品”不仅蕴涵丰富“营养”而且“美味”,希望学生能从“美味”的“口感”中感受到愉悦;从“咀嚼”的“回味”中留下余香;从“营养”的“消化”中获得力量。

期望借助生物无机化学课程营造的空间不仅是传授专业的课堂,更是交流思想的场所。人类的智慧比由他创造的知识更具魅力,它以其看不见的形态揭示了自然界中蕴涵的无形“天机”。我们赞叹自然界“天机”的绝妙,更惊叹揭示“天机”的人类智慧。作为接受教育的我们,不仅是人类智慧结晶的传承者,每个个体更应该是人类智慧的延续者,即我们每个人更应该成为创造者。不仅首先要成为知识的学习者,更应该在知识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因为不仅对知识理解的深刻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问题的思辨程度,而且创造能力的强弱更取决于思辨能力。知识就像酿造美酒需要的营养,而思辨就像酿造美酒需要的酒曲;创造源于思辨就像醇香出自酿造;睿智的思辨靠艰苦的磨炼就像优良的酒曲靠严格的驯化;有知识不等于有创造力就像有营养不等于有醇香;酒曲的驯化并非一蹴而就,思辨的培养绝非一挥而成;思辨的培养需要知识就像酒曲的驯化需要营养。酒曲在营养反复调制中的不断进化中得以驯化,思辨在知识不断积累中的持续更新得以提升。因此,本课程特别注意师生思想交流,让学生从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不仅有知识的积累,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现代生物无机化学是化学领域日新月异发展最快的一门科学,要求化学类专业学生能够尽早跟踪它的发展趋势。我们每一个人都将终生面临知识不断更新的挑战。所以,重要的是学生要知晓“怎样学”。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指导思想问题,只学内容而不能体会其精神,就不能用所学的东西去指导实践。学化学的人进入生物领域时,就必须体会几个指导思想:要体会由没有生命的化学向有生命参与的化学 转变,要体会由一种简单的、无活性的配合物向复杂的、有活性的配合物这一飞跃,要体会由一般化学处理的封闭或部分封闭的、背景单一的反应体系到开放的、有特殊背景的生物反应体系的过渡等。先登山顶,方能感知一览众山小!每一单元伊始首先介绍单元知识的学习方法指南以及前后单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然后重点讲授。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必讲内容、自学内容和备查内容,突出必讲内容,引导学生消化自学内容,掌握利用各种渠道查阅收集整理化学资料的能力。

兴趣是大学生探究成功的重要保证,它能使大学生坚持长时间学习、研究,能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研究的欲望,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动手“实践”,由扶到放,到综合运用,使学生通过活动理解知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等各种能力。教学中,把教材当成经典,教材有什么就讲什么,教材怎么编排教学就怎么讲的做法是不符合科学的教学理念的,教师只有在充分理解教材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改造和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逻辑出发,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为学生创设实践环境,从而引起学生期望的行为反应和期望的情感体验。教学的引导不应局限于语言上的引导,更应体现在活动设计上的引导。

教学目的是由扶到放、到自主探索,根据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从活动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以体现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实践出来的,而不完全是听来的。

大学是崭新的学习,每个人对各学科各课程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将凸显其差异。在生物无机化学的教学中,既注意智力因素的考察又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考察,既注重学生对课程学习深度的考察又注意学习广度的考察。

第5篇

【关键词】医学生 人文素质 重要性 方法与途径

中国医科院院长刘德培院士提出: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反思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更多的注重专才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造成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这不仅偏离了医学的本质要求和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也与时代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转变医学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努力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1.1我国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欠缺。

1.2教育教学方式落后。

1.3人文类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2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2.1人文素质是医学人才必备的素质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热爱生命、“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医学生在治病救人,揭示生命、健康和疾病奥秘的同时,必然包含着对生命的认识,对患者的情感,对人类命运的责任等至关重要的人文使命。医学与人文的不解之缘,势必形成对医学人才的特殊要求,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本身的发展,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在医学人才成长过程中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内容。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医学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在当今应该摆在首要的位置。

2.2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内在的必然要求。未来社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基本素质主要是由自然科学技术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构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医学教育只有在重视医学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注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关注现实、关爱生命、关怀平民的医学人才。

2.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医学的人文属性必定使医学突破以往生物、生命科学的框架,朝着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医学涉及到了社会、心理、伦理、哲学、环境、经济以及法律等人文社会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社会对医学发展要求的变化和医学内涵的不断拓展,必然提高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引起医学教育目标的调整。

3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3.1更新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领悟教育的真谛。今天的医学生就是明天救死扶伤的医生,面对病人,医务工作者既需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有一颗慈善的爱心,只有与病人充分地交流合作,才能真正了解病人的痛苦,真正知晓疾病的根源,更好地治疗疾病。 因此做到文理渗透、情理交融、身心统一,用自己的博学与专长去治愈病人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医生素质的最好体现。

因此,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都是医学生从事医学事业的必修内容,要把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与科学专业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使施教者明白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同时也是“通才教育”,使受教者明白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的精神支持、动力源泉。

3.2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医学院校应根据社会与医学发展的要求,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优化和重组医学课程结构,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不仅要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必修的传统医学生人文课程,而且要根据实际需求有选择的开设人文科学课程。

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积极尝试多种形式。如指导性自学、实践性学习等。必须讲求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方面,应逐步推广以撰写论文、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侧重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3.3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在加强人文教育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直接通过课堂内容学习,还要让学生间接的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第6篇

教育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知识、育人才的工程。因此,笔者认为: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大胆地引入人文教育的理念,鼓励学生在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等过程中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对高校化学教育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化学人才是大有裨益的。本文拟对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意义等进行理论上的一些探讨。

人文精神是哲学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精神,它既代表了人类追求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也体现了维护和关切理想的人格。因此,倡导人文精神不仅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而且对高等化学实验教育的改革也有积极作用。表现在:

(一)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人文素养。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在注重学生化学实验综合技能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化学人才的要求。但目前实验教学的模式仍然沿袭了传统的注入式模式,每个学生实验的相关信息如实验目的、原理、仪器、药品、步骤,甚至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都在教材中详细地列出来了,学生只需机械重复,“照单抓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也就是说,目前的高校化学实验教材设计使得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参与度不够,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设计体现不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难以体现化学这门学科和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的特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限。如果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学习精神,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效果应该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良好的人文修养可使高校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差、互补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

(二)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可以培育大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锻炼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学会如何做人,为其在社会上立足,为社会做贡献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作为今后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怎么谈得上对国家、对民族有感情、有责任心呢?又将如何为国家、为民族服务和献身呢?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杨叔子院士曾要求他的博士毕业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能背诵《论语》和《老子》,否则就不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三)人文精神能为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本身并不包含价值判断,因此需要人文精神为其导航,明确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价值取向。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不能只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还应在实验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只注重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人文精神运用到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手把手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将是大有裨益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把人文精神贯穿于化学实验教学中,能有效保证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和谐、有序、健康地进行。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构建现代化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平台体系势在必行。创新平台的创立应着重以训练基本实验操作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在传授学生实验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科学思维,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因此,我们要结合化学实验教学实际,整合与优化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使化学实验教学进一步规范化、系列化、规模化,不断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学科门类相互融合程度加大,因此,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科技人才,不但具有娴熟的实验技能,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化学人才的要求,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已在悄然进行。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将化学理论运用于化学实验、加深对化学理论感性认识的好办法,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高校化学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教学的过程,将人文精神渗透其中,通过多种渠道、多个环节、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积极观察多变的化学现象,主动分析和探究化学问题,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让学生自主设计和完成实验内容,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如下几方面渗透人文精神:

(一)恰当地运用教具、实验、模型、化学常识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针对教材中各章节的教学内容特点,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方法、手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在保障化学实验教学任务和质量的前提下,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绿色化和节约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绿色化学理念,建立和完善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方面,具有化学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主要场所,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开放实验室以其特有的优势在现代化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校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要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今后的发展如何,不但与本科期间的知识储备、能力训练有关,还与品行修养,处理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休戚相关。化学实验研究的过程是枯燥和漫长的,如果在本科期间没有夯实基础知识和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那么继续攻读研究生则会步履维艰。特别是立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学,在读研究生期间,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处理尤为重要,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你科研成果的品质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而这一切均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密不可分。

第7篇

[关键词]高校数学;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数学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11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58 [本刊网址]http:∥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空间模型、结构形式、数量关系的学科,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同时,数学也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与极高的人文价值。数学家郭思乐说过,“数学教育的根本意义,是在于发展人类自身”。因而,在高校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还要重视数学教学的人文精神,要将数学知识教育与数学人文精神培养完美结合起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数学人才。

一、高校数学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应具有的基本品质、基本态度以及发展程度,它是与科学主义、工具理性、实用主义等相对应的价值范畴。人文素质体现为一种为人处世的“价值观”与“人生哲学”,是人具有的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知识以及这种知识系统所反映出的精神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的优秀文化、科学知识、人文精神等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品质、人生修养、内在气质等。高校数学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念与数理统计》等,这些课程是理工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精神、数学审美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校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并不容乐观,许多教师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导致学生的人文精神缺失。

第一,功利主义思想盛行。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泛滥,教育偏离了传播文化、开启心智、引人向善的内在本质和价值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等被忽视,学生的精神生活、道德信仰、个性特长、人格理想等被漠视或践踏。数学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被扭曲、被异化、被的“命运”。比如,许多高校将数学教学变成了知识学习、习题演练、考试训练的机械过程,忽视了对数学精神的挖掘,也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导致许多学生“谈数色变”,对数学课程毫无学习兴趣。许多学生不知道学习数学有何意义,也不知道数学课程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何帮助,只是为了考试及格、挣考分而学习,根本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在高校数学课程中,人文素养既不是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也不是考试或考查的知识点范围,因而,许多教师将人文素质培养看成了可有可无的教育内容,忽略了人文素养教育。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数学课程和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比如,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所写的,“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借问此壶中,当有多少酒”,该诗歌就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这样的例子在高校数学教材中数不胜数,有待数学教师的发掘和运用。有些教师认为,数学课程比较难,能够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方法已很不容易了,无暇顾及人文素质培养。此外,许多学生认为,人文素养是文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与数学课程并没有什么联系。比如,对于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家故事,“数学王子高斯因为拿错作业……画出一个正17边形”,许多学生对此一笑了之,并未认真体会故事所蕴含的数学精神与数学意义。

第三,学生缺乏数学兴趣。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强、逻辑性强、枯燥难懂的课程,许多大学生缺乏数学兴趣,不热爱数学专业,不愿上数学课。此外,由于高校对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宣传不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很多学生不愿选择数学类课程为选修课,不愿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调查表明,仅有42%的学生表示能够听懂数学课并且对数学课程有兴趣,仅有12.3%的学生能够说出十位伟大的数学家,有9%的学生表示愿意选修数学课程,有1.5%的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可见,学生对数学课程缺乏学习兴趣。

二、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意义

(一)渗透人文教育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教育的功利性与实用性不断凸显,导致学校教育的缺乏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也导致许多学生精神空虚、缺乏信仰、心理失衡,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盲目崇拜奢华生活。这些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应将人文素质培养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将科学发展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数学科学源于现实生活,也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提炼与浓缩,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不但能使数学教育更生动、更形象,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学科的社会意义、内在价值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渗透人文教育是改善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数学精神是理性主义、逻辑思维的集中表现,正是这种数学精神使人类的思维能力逐步提升。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能力等,提升学生的思维素质。第二,有利于改善高校数学教学效果。数学有着逻辑性、抽象性、严谨性等特点,需要用缜密的数学推理证明数学规律,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数学现象,这些决定了数学学习是一种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的脑力劳动。因而,许多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了厌烦与抵触情绪,也导致高校数学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有助于化解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抵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第三,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之美。数学是美的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它不仅有形式美、内容美、严谨美,还有语言美、方法美、逻辑美、创造美。同时,数学之美还在于对客观世界的精准描述与逻辑表达。数学家克莱说过,“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能使人赏心悦目……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人文知识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创造数学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三、高校数学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一)挖掘数学中的人文知识。数学不是纯粹的符号、数字和图形,而是包含和负载着丰富文化气息的科学。挖掘数学中的文化精神,既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也能激励和鞭策学生奋进的重要精神力量。因而,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人文气息,让已经标本化的数学知识复活。如在讲解函数极限时,教师可以讲述大数学家柯西的数学思想:怀着严格化的明确目标,将无穷小或无穷小量定义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严谨而完整的体系;阿基米德在生命危急关头还沉浸在数学研究中;欧拉双目失明后还在坚持数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以至于他去世后许多年他的论文还在报纸上持续发表。

(二)塑造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数学科学是人类创新思维的结晶,是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不仅蕴含着极高的人文价值,而且还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如数学概念的形成与演变、数学理论的创立、数学思想的发展等都体现了发展、运动与变化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在漫长的数学知识发展过程中,以严谨科学为特点的数学源于生产实践,以客观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后又指导实践,其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策略,不仅为人类正确认识自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还扩展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数学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既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塑造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其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