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55:47
序论:在您撰写大一心理课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2000年12月3日,由国家教育部基教司主办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课题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人员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专家及实验区负责人。会议交流了实验工作启动情况,研讨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框架。教育部基教司德育处李玉先处长和咨询委员会主任、北师大林崇德教授做了重要讲话。
12月22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德育处董柏林处长应邀专程来到开明出版社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指导工作。董处长在听取了中心负责人所做的有关中心工作的详细汇报之后,对开明出版社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做的工作――出版系列中小学教师指导用书、创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开通“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网”、承担国家教育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网络课程开发课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中心日后的工作及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当谈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物时,董处长强调说,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刊物,对全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很有帮助。他嘱咐工作人员,办这本刊物,定位要准,要按照国家教育部基教司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精神及时报道各省市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及时刊载各省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好的案例、好的经验总结等等,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中心人员一致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
2000年10月25日―28日,《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于上海浦东新区举行。参加人员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及分管、负责本地区或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行政领导、部门负责人、一线教师等,共约500人。与会人员就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作用及如何开展等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香港中文大学林孟平教授就如何进行小组心理辅导问题,做了现场“工作坊”。国家教委基教司德育处李玉先处长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走专业化道路,全国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搞好师资培训工作。
2000年11月17日―19日,“江苏省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班华教授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提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本土化、现代化的观点。他进一步强调说,人的素质不可能靠国外引进,人的素质要靠培养教育。
2000年11月28日,福建省新华书店和北京开明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心理素质培养》宣传工作座谈会在福州市召开。全国各省新华书店负责人会聚一堂,共同商讨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心理素质培养》系列丛书的宣传发行工作。《心理素质培养》系列丛书是一套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心理学读物,它紧密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用深入浅出的事例说明人生的哲理,对中小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创造”很有启发。该套丛书自2000年开始由福建省新华书店负责总,在各省新华书店的支持下,发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此次会议就是为了及时交流各地发行情况,以备日后更好地宣传而召开的。
(1)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为此,作为学校或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多与家长接触,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以便发现学生有厌学等情绪,教师应及时进行心理诱导。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因为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其次,发现孩子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并积极主动地与校方联系。学校、家长应相互配合,建立疏导型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或子女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兴趣、要求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型的管教方式。但是学校对在行为上过于放荡,思想工作又长期失控的个别学生按有关规定给予恰如其分的处分也是必要的,也应给学生或子女一些挫折教育、自立锻炼以及心理调节培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或子女抗御精神负担的能力,以增强学习信心。
(2)学校要重视激发、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社会群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否重视激发、培养和发挥其成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在工作或学习上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大一样的。只有使那些厌学的学生充满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使其严于律己,勤奋学习,推动其努力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学校是执行社会化使命的专门群体,教师对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以自我意识的社会化方式去影响学生,多做点思想教育工作,多启发诱导,排除其自卑、厌学等心理障碍。其次,学校要用得当的奖惩方式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由于奖惩方式的实施,个体受到感化,久而久之,个体就会慢慢地从社会群体的心理行为规范变成个体的心理行为规范,达到改变厌学的目的。
(3)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作为思想活跃的中学生不满足于课堂接受,而企望通过课外活动或有参与实践的机会来获取其需要,印证所学的知识,这就大大激发其学习动机。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勤学成才”等为主题的讲故事、演讲、读报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社会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可以结合教材,组织、布置或指导学习,有目的地到外地或家乡进行社会调查,搞一些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竞赛,在实践中培养其学习兴趣。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分类组织兴趣小组或特长班,让学生充分施展其才华,以此推动学生勤学。
论文摘要:大一新生入学就面临很多方面的适应问题,其中心理适应最为关键,本文从新生主要心理矛盾入手,探讨了新生心理不适的原因,归纳了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心理适应教育对策。
大一新生在刚入学时,会面临许多方面的适应问题,如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择业适应、价值观适应等内容,其中心理适应最为关键,能否顺利通过“心理关”,对新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生活正是一个从单纯走向繁杂,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裂变时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每一名新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都曾有过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活美妙的联想,然而,由于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骤变,使许多新生感到迷茫、困惑。据对淮阴工学院某二级学院339名大一新生调查结果显示:37.8%新生入学3个月还未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
大一新生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复杂的,在适应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不同方面的心理矛盾,主要心理矛盾有:茫然、失落、无措、孤独、失望。这些心理矛盾交织在一起,若长期寻求不到合理解决的途径,就易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1.大一新生心理不适原因
1.1角色改变与自我评价
大学里评价人的标准并非是单一的学习成绩,能力特长是在实际生活中衡量一个人水平的重要因素,并且有愈来愈重要的倾向。比如一个大学生知识面很宽,或者社会交往能力很强,或者能歌善舞,或者有体育专长,这些都能令人刮目相看。这会使那些只看重学习成绩缺少能力或特长的新生心理上产生不平衡感。一方面新生自己成绩优秀却得不到掌声如潮,另一方面学业不如自己的人却在校园和社会上如鱼得水。因而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就发生了动遥对这种困惑迷茫的心理状态调整不好,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1.2重要人际关系丧失与挫折感
大学新生最重要的丧失是丧失了对家庭完整的依赖。从事由大人做主到常常要自己拿主意,包括如何合理消费、如何分配好时间、如何安排好生活等,在最需要大人帮助时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这使得初次离家者顿生无助之感。大学生因无法独立生活而退学回家的事例也时有发生。
第二种是指对教师的依赖减少。大学比中学更多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学习生活中都要充分发挥自觉性、主动性,自控能力要强,大学新生刚来常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不能及时完善地调整自己的学生则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和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由此会引发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第三种是指朋友的分离。中学时代许多人都结交了非常要好的朋友,这种友谊是人青春时代重要的精神支柱和财富,这种朋友关系是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外在因素。但升学使多数好朋友各分东西,身处异地,新的环境中又难以短时间内觅到挚友。一旦遇到困难,受到挫折,就油然而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对新生活不适应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多通过书信、网络、手机与朋友交流思想和感受,维持友谊以获得心理上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大一新生心理自我调适方法
2.1积极暗示法
新生学会正确运用积极暗示可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完成任务的潜在身心资源,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增强自信,保持平静的心态,而且有利于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例如“我能行”、“我的好想法越来越多”、“我的进步越来越快”。
2.2顺其自然法
这种调适法的核心是要在整个适应过程中保持一种自然、宁静、平常的心态,主动直面各阶段出现的得失成败,准确使用顺其自然法不仅有助于避免或减轻在适应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急躁和抑郁情绪,而且也有助于提高生活情趣。 转贴于
2.3重新评价和再定目标法
新生在上大学前长期使用单一评价方式,与大学新环境的多元评价方式不适应。因此,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建立与新环境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对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非常紧迫。新生进校后不久主要表现为目标迷茫化、目标丧失化和目标冲突化。在新环境里,为使新生的学习、生活有明确动力和努力方向,每个新生应结合自身特点,重新设定合适的目标。
2.4宣泄情绪法
新生在适应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负性情绪,为防止长期被负性情绪所困扰,应及时、适度、合理地宣泄负性情绪,从而获得心理平衡、恢复正常心境,在宣泄情绪时要注意及时、适度、合理三个原则。宣泄情绪法有:运动、听音乐、找人倾诉、睡好觉、日光法、击打沙袋偶人、痛哭喊叫、观山水、赏花草、洗淋浴等。
2.5交流沟通法
当大一新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方面产生困惑苦闷时,应针对不同问题,及时大胆、主动与父母、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同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其他新生或同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一起交流和沟通,向他们倾诉苦闷,与他们共同探讨对策,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寻求各方面的社会支持。
3.大一新生心理适应教育对策
3.1将入学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在新生入学后,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如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际关系辅导、青春期辅导、挫折教育等,更重要的是加强心理辅导,让新生正确看待自己在适应阶段出现的各种心理变化,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理、行为模式,预先告知他们将面临的各种变化,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辅导员、导师(专业教师)、专业心理咨询师采用年级指导、班级心理辅导、宿舍引导、个别谈心等多种形式,利用宣传栏、小册子、网络、电话、短信等多渠道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挑选并培训班级男、女两名心理委员,使他们接受理论知识、朋辈辅导教育、集体拓展活动,增强其实际应用能力,组建班级心理委员-学院心理咨询老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三级纵向模式,这是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团体凝聚力,更快适应大学生活的有效手段。
3.2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关注不同群体的适应情况
通过学校开展统一心理普查,可以把握新生的适应及心理健康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对于严重适应不良、家庭贫困、心理健康有问题、学业困难、身体残疾或有特殊疾病的特殊群体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建立相关的档案信息和资助帮扶系统,从物质、精神、心理多渠道全方位加以关心,有“奖、助、减、勤、贷、捐”六渠道-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学费住宿费减免、勤工俭学、助学贷款、老师向贫困生送温暖行动,辅导员+导师(专业教师)+班干部合力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加强精神鼓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受特殊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
3.3开展系列教育,尽早确定职业方向
从新生入学阶段就引入职业规划的理念,除了在第一课堂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就业指导课以外,积极邀请知名校友、职业规划师、校内外专家教授、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如就业之星、考研之星、创业之星等)利用第二课堂开展讲座、交流会、集体实践活动,使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尽早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倾向及专业特点,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向,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更迅速地度过适应阶段。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大一上学期就面向全体新生举行了“适应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就业方向指导”四个专题讲座和交流会;并创新性地设计了大学生成长手册,涵盖了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信、学期规划、阶段小结、学期总结、综合成果展示、导师和家长评语等多方面内容,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大学规划,树立坚定目标,用点滴积累铺垫成长之路;此外,还开展了全学院新生问卷调查,从学业、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调查统计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阶段工作。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在新生中反响较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大一新生入学就面临很多方面的适应问题,其中心理适应最为关键,本文从新生主要心理矛盾入手,探讨了新生心理不适的原因,归纳了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心理适应教育对策。
大一新生在刚入学时,会面临许多方面的适应问题,如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择业适应、价值观适应等内容,其中心理适应最为关键,能否顺利通过“心理关”,对新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生活正是一个从单纯走向繁杂,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裂变时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每一名新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都曾有过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活美妙的联想,然而,由于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骤变,使许多新生感到迷茫、困惑。据对淮阴工学院某二级学院339名大一新生调查结果显示:37.8%新生入学3个月还未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
大一新生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复杂的,在适应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不同方面的心理矛盾,主要心理矛盾有:茫然、失落、无措、孤独、失望。这些心理矛盾交织在一起,若长期寻求不到合理解决的途径,就易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1.大一新生心理不适原因
1.1角色改变与自我评价
大学里评价人的标准并非是单一的学习成绩,能力特长是在实际生活中衡量一个人水平的重要因素,并且有愈来愈重要的倾向。比如一个大学生知识面很宽,或者社会交往能力很强,或者能歌善舞,或者有体育专长,这些都能令人刮目相看。这会使那些只看重学习成绩缺少能力或特长的新生心理上产生不平衡感。一方面新生自己成绩优秀却得不到掌声如潮,另一方面学业不如自己的人却在校园和社会上如鱼得水。因而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就发生了动遥对这种困惑迷茫的心理状态调整不好,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1.2重要人际关系丧失与挫折感
大学新生最重要的丧失是丧失了对家庭完整的依赖。从事由大人做主到常常要自己拿主意,包括如何合理消费、如何分配好时间、如何安排好生活等,在最需要大人帮助时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这使得初次离家者顿生无助之感。大学生因无法独立生活而退学回家的事例也时有发生。
第二种是指对教师的依赖减少。大学比中学更多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学习生活中都要充分发挥自觉性、主动性,自控能力要强,大学新生刚来常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不能及时完善地调整自己的学生则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和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由此会引发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第三种是指朋友的分离。中学时代许多人都结交了非常要好的朋友,这种友谊是人青春时代重要的精神支柱和财富,这种朋友关系是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外在因素。但升学使多数好朋友各分东西,身处异地,新的环境中又难以短时间内觅到挚友。一旦遇到困难,受到挫折,就油然而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对新生活不适应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多通过书信、网络、手机与朋友交流思想和感受,维持友谊以获得心理上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大一新生心理自我调适方法
2.1积极暗示法
新生学会正确运用积极暗示可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完成任务的潜在身心资源,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增强自信,保持平静的心态,而且有利于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例如“我能行”、“我的好想法越来越多”、“我的进步越来越快”。
2.2顺其自然法
这种调适法的核心是要在整个适应过程中保持一种自然、宁静、平常的心态,主动直面各阶段出现的得失成败,准确使用顺其自然法不仅有助于避免或减轻在适应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急躁和抑郁情绪,而且也有助于提高生活情趣。
2.3重新评价和再定目标法
新生在上大学前长期使用单一评价方式,与大学新环境的多元评价方式不适应。因此,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建立与新环境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对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非常紧迫。新生进校后不久主要表现为目标迷茫化、目标丧失化和目标冲突化。在新环境里,为使新生的学习、生活有明确动力和努力方向,每个新生应结合自身特点,重新设定合适的目标。
2.4宣泄情绪法
新生在适应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负性情绪,为防止长期被负性情绪所困扰,应及时、适度、合理地宣泄负性情绪,从而获得心理平衡、恢复正常心境,在宣泄情绪时要注意及时、适度、合理三个原则。宣泄情绪法有:运动、听音乐、找人倾诉、睡好觉、日光法、击打沙袋偶人、痛哭喊叫、观山水、赏花草、洗淋浴等。
2.5交流沟通法
当大一新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方面产生困惑苦闷时,应针对不同问题,及时大胆、主动与父母、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同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其他新生或同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一起交流和沟通,向他们倾诉苦闷,与他们共同探讨对策,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寻求各方面的社会支持。
3.大一新生心理适应教育对策
3.1将入学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在新生入学后,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如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际关系辅导、青春期辅导、挫折教育等,更重要的是加强心理辅导,让新生正确看待自己在适应阶段出现的各种心理变化,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理、行为模式,预先告知他们将面临的各种变化,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辅导员、导师(专业教师)、专业心理咨询师采用年级指导、班级心理辅导、宿舍引导、个别谈心等多种形式,利用宣传栏、小册子、网络、电话、短信等多渠道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挑选并培训班级男、女两名心理委员,使他们接受理论知识、朋辈辅导教育、集体拓展活动,增强其实际应用能力,组建班级心理委员-学院心理咨询老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三级纵向模式,这是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团体凝聚力,更快适应大学生活的有效手段。
3.2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关注不同群体的适应情况
通过学校开展统一心理普查,可以把握新生的适应及心理健康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对于严重适应不良、家庭贫困、心理健康有问题、学业困难、身体残疾或有特殊疾病的特殊群体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建立相关的档案信息和资助帮扶系统,从物质、精神、心理多渠道全方位加以关心,有“奖、助、减、勤、贷、捐”六渠道-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学费住宿费减免、勤工俭学、助学贷款、老师向贫困生送温暖行动,辅导员+导师(专业教师)+班干部合力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加强精神鼓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受特殊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
3.3开展系列教育,尽早确定职业方向
从新生入学阶段就引入职业规划的理念,除了在第一课堂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就业指导课以外,积极邀请知名校友、职业规划师、校内外专家教授、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如就业之星、考研之星、创业之星等)利用第二课堂开展讲座、交流会、集体实践活动,使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尽早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倾向及专业特点,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向,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更迅速地度过适应阶段。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大一上学期就面向全体新生举行了“适应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就业方向指导”四个专题讲座和交流会;并创新性地设计了大学生成长手册,涵盖了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信、学期规划、阶段小结、学期总结、综合成果展示、导师和家长评语等多方面内容,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大学规划,树立坚定目标,用点滴积累铺垫成长之路;此外,还开展了全学院新生问卷调查,从学业、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调查统计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阶段工作。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在新生中反响较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一、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层次,开发学生内省能力
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可以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兴趣心理层次、趋利心理层次和内省心理层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兴趣心理层次的多样性特点做到如下四点:1.注意对起始课、新授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堂类型采取不同的激趣方法;2.注意针对导入新课、新知传授、小结巩固、练习、作文等教学环节,创设不同的激趣情境;3.注意针对不同文体(如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文学作品、文言文)采取不同的激趣形式;(四)注意在使用直观教具、教学语言、板书设计、等教学要素时,把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情绪和兴趣放在首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既要针对“学习困难生”,又要针对优等生;既要注重课外语文活动,又要注意课内教学。语文教师应当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整个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因为什么时候学生失去兴趣,什么时候语文教学就走向了失败。
追求功利目标的心理层次,简称为趋利心理层次。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趋利心理,可以通过看周记和个别谈心等方式进行了解,然后予以指导;应该杜绝考分排名次、升学考试倒计时、点名批评等心理高压手段;在教学评价活动中注意把握学生趋利心理的“度”,给他们讲一些语文在升学考试中的地位以及作用;经常鼓励他们解除思想包袱,增强学习信心,指导他们学习语文复习迎考的方法。
追求尊重自我、反思自我的心理层次,简称内省心理层次。语文教师应利用语文学科“传道授业”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反思和内省的驱动力以促使浅层的兴趣、趋利心理向深层内省心理转化,促进全班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我们的教学应该让学生不断反省:反省自己以多少热情投入了学习,反省自己是否以“我”的姿态参与了学习,反省自己从课堂是否得到收获。开发学生内省心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略,也是提高高中生学习语文自觉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应该引起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
二、创建语文学习心理防火墙,凸现语文学科重要性
在教学之初,高明的教师总是想办法让学生觉得他所教的课程不仅易学易掌握,而且实用、乐趣无穷,为学生学好本门课程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发掘语文教材中蕴藏的心理教育素材来调整学生的心态。我们的学生也许没有作者的那种经历,也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代,这就需要教师去创设一些情境,挖掘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来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语文学习心理是学习主体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心理。学生在学习语文的中所产生的种种现象,如果从语文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研究会得出种种合理的阐释,对语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产生巨大的指导意义。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能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的素材,帮助学困生摆脱自卑、困惑,重新树立自信,使他们抬起头来学习;帮助优等生克服自傲缺点,拥有平常心,让他们脚踏实地地学习,这样促使全体学生以正常的心态学习语文的理想就可以实现了。
三、顺应语文学习心理需要,拓展语文学习领域
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加大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加大了师生创造的空间,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源泉。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学习思路。例如,对编写者的意图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单元课文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之间进行归类重组、从横向或纵向进行比较鉴赏,从而使知识得以系统,能力得以迁移。通过分类重组,纵横比较,学生对小说、戏剧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语言等就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虽然改变了编写者的意图,却也创造性地完成了课文的学习。当然也可把改编教材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同样的内容范围,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对生活中听到的话,看到的语文材料,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去感知和揣摩玩味,这是语文学习的漠视心理,以为语文水平只能通过课本的学习来提高。基于这种认识,可采取如下对策:1.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与语文学习关系的认识,树立起大语文思想。2.以身示范。教师留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吸取各方面的营养,并经常向学生介绍,让学生有样可仿。3.鼓励学生建立语言集锦或材料档案,分类积累语言材料。4.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5.设置情境,训练生活对话,使学生认识到以恰切的语言表达思想对生活交往的用处,提高对生活语言与语文学习关系的认识。
学生普遍有阅读课外读物的欲望,教师应把课外读物看成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吸收和处理能力,他们普遍乐于博览群书,接触更多更广的学习材料。当今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也正是顺应学生这一心理需要。教师应由“厨师”角色转换成“菜单提供者”,教师应由“演员”变成“导演”,真正履行教师的主导职能。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但完全可以把该学什么和怎么学告诉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常看课外书,可让学生时刻畅游在“活水”中,保持思维的“鲜”“活”,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一、农村初中生厌学现象及成因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理当把握住求学的大好时机,何况我们生活的时代又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应该说更能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热情。可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农村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学校甚至还很严重。面对严重的厌学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及家长均采取了许多措施,诸如加强德育工作、严格控制辍学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娱乐场所管理等,但是收效并不显著。这需要我们对厌学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学生的厌学,有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在的心理原因。
1 主观原因:(1)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基础知识差,成绩跟不上。(2)学习方法不当,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让人疲倦,厌烦的事情。
2 客观原因:(1)社会原因。①受社会“流行文化”影响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②受校外玩乐场所如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等影响,使贪玩的学生学习分心。③受毕业分配,就业难及滥招生影响。④受一些知识群体如教师等的生活仍然较为清贫,待遇较低的影响。
(2)家庭因素。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强制型的家长对子女用压的办法,按其主观愿望逼迫孩子学习,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宠爱型家长对子女百般溺爱,过度迁就,使孩子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此外,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子女意志消沉而影响学习。而农村初中不少留守学生,由于亲情的关爱缺失,厌学更是严重。
(3)学校原因。①学校办学方向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②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法不当。
二、解决厌学心理的对策
鉴于以上对厌学原因的分析,我认为解决厌学心理问题,应采取如下相应的对策。
1 把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教育放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突出地位来抓。良好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能激发爱国热情,在学习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有发奋进取的欲望。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言行,活动的指导,推动和制约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使个体正确地,认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身份和作用,可以帮助个体确立起正确的生活目标和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可以使个体建立起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推动个体努力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
2 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因为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其次,发现孩子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并积极主动地与校方联系。学校,家长应相互配合,建立疏导型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或子女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兴趣,要求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型的管教方式。但学校对在行为上过于放荡,思想工作又长期失控的个别学生按有关规定给予恰如其分的处分是必要的。也应给学生或子女~些挫折教育,自立锻炼以及心理调节培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或子女抗御精神负担的能力,以增强学习信心。
3 要重视激发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社会群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否重视激发,培养和发挥其成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工作或学习上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大一样的。只有使那些厌学的学生充满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使其严于律己,勤奋学习,推动其努力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首先,学校是执行社会化使命的专门群体,教师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自我意识的社会化方面,可以多做点思想教育工作,多启发诱导,排除其自卑,厌学等心理障碍。其次,学校要用得当的奖惩方式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4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课余时间是第二课堂,课余活动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作为思想活跃的中学生不满足于课堂接受,而企望通过课外活动或有参与实践的机会来获取其需要,印证所学的知识,这就大大激发其学习动机。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以“勤学成才”等为主题的讲故事,演讲,读报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社会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可以结合教材组织,布置或指导学习有目的地到外地或家乡进行社会调查,搞一些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竞赛,在实践中培养其学习兴趣。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分类组织兴趣小组或特长班,让学生充分施展其才华,以此推动学生勤学。
关键词: 就业导向 高职院校 资困体系 构建 实践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经济困难学生数量的不断上升,我国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也在经历着一个从无到逐步完善的渐变过程。因资助政策的实施,每年约有30%的学生获得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资助,学校通过国家奖、助、贷等政策来保障在读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积极拓展资助平台,挖掘更多勤工助学岗位来缓解困难学生的日常生活压力,有效地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基本问题,缓解现实压力,有利于校园和谐与稳定。从目前的资助体系运行过程来看,奖、助、贷等形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解困的目的,满足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需要,但是对于学生专业学习的促进性不大,所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形式简单,多为服务型或劳动型工种,没有技术含量或创新潜力。经济困难学生为了维持日常生活支出,就要寻求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耗费很多课余时间,势必影响学业的提升,再加上自卑心理作祟,往往会使一部分学生从经济困难生转变成“双困”,甚至是“三困”、“四困”学生(经济贫困―心理贫困―学业贫困―就业贫困),最后难以完成学业,不能顺利毕业。
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并分析,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困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创新理念、挖掘载体、更新思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科学体系,真正实现经济困难学生中的“知识脱贫”与“精神扶志”的双效目的,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成才。
二、现阶段贫困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就业特点
(一)贫困学生心理特点。
1.学习目的和动机带有较明显的功利色彩。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主观意图,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贫困学生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从小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把考大学、谋求一个好单位作为自己摆脱贫穷的生活境况的唯一途径,极少有学生希望毕业后回家乡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们的思想境界相对比较狭隘,学习动机受到限制,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
2.既自尊又自卑。
面对物质生活水平的巨大悬殊,贫困学生因为自卑而过于自封,因为自尊而过于孤僻;在情绪上既忧郁又焦虑,对生活状况不满意,幸福感低;在人际交往上既自我封闭又软性自卫,乐群性差。
3.依赖心理强。
在资困工作中,我们常常注意物质解困,错误地认为只要对贫困生给予经济资助,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但时间一长,就会使贫困大学生形成依赖心理,会理所当然地依赖政府、学校、社会和他人的资助,在助学金评定中,不是谦让,而是互不相让。甚至有的学生拿着国家的助学金,沉迷于网络,荒废了学业。
(二)贫困学生就业特点。
1.学业成绩优势少,综合素质欠缺多。
在贫困生中不乏成绩优异者,但大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的农村,教育基础本来就差,加上为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奔波担任兼职,课程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学习成绩一般者居多。许多学生要在学习上战胜别人,“一心只读专业书”,很少参加其他活动,特别是一些需要经济付出的集体活动,失去许多锻炼的机会,造成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能力差,就整体而言,贫困生综合素质比一般大学生差。
2.就业竞争压力大,职业期望实现难,心理障碍排解难。
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原因,面对尚不完善的“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机制,贫困生在联系就业单位时,总体上处于不利位置。同时在就业思想上,被家长寄托着留在大中城市工作的希望,很少有贫困生愿意到贫困的地方去创业,不能正视现实“先就业”,过高的家庭期望成为贫困大学生“有业不就”的重要诱因之一。贫困生在面临就业时,压抑感、紧张感和矛盾感显得表层化、激烈化,极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甚至治安问题。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资困体系的思考
(一)建立专门的资困机构,实现高职资困工作的系统化。
资困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内容涉及学生教育、日常事务管理等多个方面,涉及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也是多方面的,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综合的管理机构,对困难学生资助实行专项管理,也可以称之为资困服务中心,中心由专兼职教师与困难学生组成,负责建立健全资困工作规章制度,制订科学的教育管理实施方案,实现高职资困工作的系统化、有序化。
(二)丰富资困体系的教育内涵,体现高职资困工作的发展化。
结合贫困生的思想实际,认真分析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心理性格等心理特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挫折教育、职业规划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
(三)提升资困体系的管理效能,体现高职资困工作的科学化。
做好贫困大学生家庭困难认定,完善贫困生档案管理,不断实践多元化资困体系,加强学生诚信管理,以最全、最新、最真、最准的要求,掌握贫困生全方面成长信息。
(四)完善资困体系的服务职能,体现高职资困工作的人文化。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科学设置勤工助学岗位,给予贫困生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关怀,提高在校学习和进行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资困体系的实践
要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完成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困难学生完成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必须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指导下,秉持“做中学、学中做”及项目管理模式,改变以往事务型的资困管理体系,开展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全程的阶段性资困教育与管理活动,建设系统化、发展化、科学化、人文化的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全程、分阶段开展教育与管理活动。
1.进校初期,以开展心理扶助工作为主。
通过专题讲座、个别谈话、座谈讨论、演讲辩论赛、团队训练等切实有效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赏识教育,通过树立和宣传逆境成才的典型来激励贫困生,帮助其树立信心,转变思想观念,克服依赖心理和不劳而获的思想,学会自我接纳、接纳现实,以平常心态面对贫困。
2.大一新生期中考试后,开展学风建设与感恩教育。
期中考试后,立即汇总贫困生考试成绩,开展成绩分析比较会,由本专业的大二学生带领大一学生去开展分析成绩得失的原因,指导改变固有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同时在全体大一学生班级中开展“算一算亲情帐”的主题班会,计算上好一节课的教育成本,感悟社会、家庭所赋予的希望和责任,鼓励学生自发学习、自主学习、科学学习。
3.大一第一学期末,组织“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颁奖及宣讲会。
每年11月末、12月初,定期组织全院范围内的“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颁奖及宣讲会,做好典型教育,安排获奖学生中的部分学生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成长之路,激发贫困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对缺乏精神支柱的贫困生群体而言,那些身在逆境、百折不挠的典型人和事,是激励和鞭策他们的直接动力。先进事迹一旦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就可以产生极大的教育力量。
4.大一第二学期初,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讲授,帮助学生开展科学测评,全面认识与了解自我,积极开展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有目的、有方向地将优秀学生引导进入社团活动中去,鼓励轮流担任学生干部,吸引他们参加多项具有竞争性比赛,强化竞争意识,以锻炼人际关系与组织协调能力。
5.大一暑期,组织特色鲜明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大一暑期,联系相关部门、相关专业教研室,筹措经费,开展特色鲜明的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多个8―20人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内容包括社会基本情况调查、社会服务等,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信心,注重贫困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合作观念,不断增强团队合作精神,逐步形成开放的性格和合作意识。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一个向社会、向资助者表达感激之心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劳动、实践带来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6.大二第一学期,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总结宣讲会。
组织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各级、各类、各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开展总结宣讲会,介绍他们在技能大赛备战中的艰辛、经验,以收获来鼓励学生们积极学好专业课程,牢固掌握专业技能,明确“技能”对日后求职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们找准学习的切入点,端正学习动机,加强对专业课学习的自我压力,扎实掌握专业技能。
7.大二第二学期,求职、创业技能培训。
通过专题讲座、优秀校友报告会等形式,帮助贫困生调整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淡化“精英情结”和“自卑情结”,加强求职技巧培训,巩固求职心理承受度,考虑到贫困生就业的实际困难,尽可能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降低就业成本。积极整合校内资源,为具有创业创新意愿的学生,提供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8.大三实习期,跟踪实习表现与思想动态。
进入大三实习期,资助中心将实习生分派至相应的辅导员、专业论文指导老师处,加强实习表现与思想动态管理,要求每月做好思想交流与汇报。
(二)秉持“做中学、学中做”,发挥学生主体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
在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全程、分阶段开展教育与管理活动中,资助中心专兼职教师起到的是策划与管理作用,大部分活动的具体实施是交由大二学生带领大一学生去完成的。
“做中学,学中做”,当大二学生带着大一学生组织实施、传授经验的时候,他们也会去反思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做得更好,有所创新,更具教育意义;大一学生的溶入,会带来形势的微妙变化,每一级新进校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因素多少是会有所偏差的,所以活动的主旨不变,但内容及评价方式是需要及时进行修订的。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主体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帮助他们深刻领会教育者的教育用意,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到教育的实际效能,并积极转化为内因,阳光快乐、成长成才。
五、结语
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进行经济资困治标不治本,更主要的是实现“精神脱贫”目标。高校作为全面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行为主体,应积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资困体系,有效地将资困与育人有机统一,共同关注贫困生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感受社会的尊重与爱,构建起高职院学生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育人体系,从根本上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