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生体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0:29:29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体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生体育论文

第1篇

1.1推动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依托社会体育理论,通过广泛的实践与社会体育接轨。在我国的高校里社会体育课程一般是公选课,从课程开设以来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好评,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现今的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发展的构想,并且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小康社会生活方式的渗入,使大学生的健康观念不断转变,越来越能认识到终身健身的重要性和伟大意义。因此,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进一步强化全民健身意识,不断提高全民的健身水平,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更多的公共体育设施,引导全民健身,对科学健身进行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水平。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应该在掌握社会体育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实践,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在社会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也不再单单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准,而是加入平时成绩的考核,其中包括实践成绩评定。为大学生制订的课外实践成绩评定可以包括许多方面,例如,为自己制订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安排,参加体育俱乐部等。要缓慢地提高实践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使学生逐渐提高对社会体育实践重要性的认识。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消除后顾之忧,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使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健康水平。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可见实践教学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理论教学。社会体育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对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因此进一步加强了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健身的自觉性普遍得到提高,并且能够对健身效果正确科学地进行评价。学校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体育健身的积极性,使体育健身成为一种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健身的良好习惯。

1.2社会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社会体育课程的设立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为高校体育教学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高校体育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完成高校体育课程的任务和教学任务的目标,还要依据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本着终身健身的教学理念,将社会体育教学演化成长期的、系统性的教学。大学的社会体育教学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相接轨,使社会体育教学走向社会化、人性化的道路,结合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的优缺点,加快推进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的结合进程。只有通过社会体育实践教学才能科学地掌握健身的基本技能,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实践活动,从而带动和影响周围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反过来也能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

1.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管理人员,能够在人们进行健身的过程中给予科学的指导和正确的动作示范的高素质体育人员。社会指导员在全民健身计划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不仅是健身活动的参与者,更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的成功与否。但是,我国的现实状况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人们对科学健身、计划健身有着强烈的迫切需要,因此,壮大和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迫在眉睫。而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为社会输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因此,大学毕业生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来源。在校大学生要在加强社会体育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带动周围的人群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现助力。大学生通过对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还能熟练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所具备的素质能够很好地承担起组织社会体育和健身活动的组织任务。只有对全民健身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建立了对运动健身的兴趣,逐渐养成了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才能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素质。

2实践环节的优化

2.1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2.1.1基础业务能力的培养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因此,在校大学生要有扎实的社会体育理论功底,以及基本的社会体育工作技能,掌握社会体育最基本的相关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团结能力,了解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

2.1.2知识面要宽广

现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使素质教育由单一的社会体育理论教学转向多学科联系教学,尤其是相邻的体育教育、传统体育教学等学科,做到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拓宽体育知识的教育范围,提高社会体育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2.1.3能力要求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教育模式也应从单纯的理论教学转向侧重创造性和能力提高的轨道上来,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今后的社会工作。

2.1.4素质的提高

素质的提高不仅要体现在专业素质的提高,还要提升综合素质。21世纪的社会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作为大学生必须要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和高校教育质量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以培养社会体育专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上,拓展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市场配置资源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性要求学生要有极强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因此,不断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是当前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性的必然要求。另外,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

2.2加强基础建设

实践的基础设施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因此,必须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允许的范围内,加大资金投入,包括实践基地、实践经费等都要进行预算。社会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设立一个好的计划,然后依据计划进行。

3结语

第2篇

1.1大学生设置的体育协会

大学生设置的体育协会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体育协会需要在高校中注册登记,其构建方式为招收学员,以此进行体育活动,其运营模式介绍如下:

1.1.1服务收费运营模式

这种类型的体育协会是大学生创建的,而这种组织却有运营成本,这种运营方式很特别,与其他两种协会模式不同,这个协会主要服务的对象是报名的成员,这与学生会设置的体育部不同;另一方面,与营利性体育协会不同,企业构建的体育协会主要目的是营利,而大学生构建体育协会并不是想营利,而是为了协会长远的发展,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成员,就会适当地收取一些费用,但是这种运营费是极小的。

1.1.2管理趋于市场化

学生构建的体育协会在学校中,当然也会在学校的管理之中,以此,必然要与市场相脱离。因此,现阶段,很多这类的体育协会的管理趋于市场化,开始与学校管理相脱离,逐渐与学校管理相脱离,整顿组织内部,与学校明确责任,促进结构合理化。

1.2以营利为目的建立的企业体育协会

企业体育协会主要以营利为目的,运营商业化是其重要的特点。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尊重市场规律,企业会与高校形成联合开展企业体育协会,实现两者之间的共同利益。而这种模式的开展需要高校为企业提供办公区,而顺利开展需要通过大力地宣传,将会员吸引到协会中,而参加协会的会员会交一定的费用或是年费,企业会除去成本获得最终利益,而对于学校来说,就是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以此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

2.大学生体育协会运营模式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大学生体育协会运营模式的开展对高校体育教学具有很多的优势,因此,其具有可行性,下面将优势简要分析:

2.1有利于高校顺利开展体育教学

学生会下设的体育协会是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补充了高校体育教学的不足,实现了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增强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同时也可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对体育教学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2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

体育协会多种运营模式的开展,使得学生不但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增强其心理素质,特别是坚持不懈的精神的培养,团队精神的培养等等。另外,参加体育协会可以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来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特别要说明的是由学生开展的体育协会,可以锻炼学生组织及管理的能力,而且也会使其沟通能力及思维能力增强,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3体育协会的运营模式对高校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体育协会运营模式的开展可以为高校管理提供新的方向,尤其是商业化及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创新了学校的管理体系,使学生的业余生活得以丰富,学校的投资大大地减少了;其次,体育协会运营模式的多样化有利于高校社团文化的发展。体育活动中所体现的各种精神风貌都是社团文化建设中值得吸取的;最后,有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体育教师会帮助体育协会开展活动,体现了体育教师的素质,同时体育教师在指导协会工作时,也可以从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体育协会的运营模式下,体育教师可以针对活动的开展,探索出各种体育教学新的路径,研究各种体育活动及开展方式的可行性。虽然以上阐述了大学生体育协会运营模式的可行性,证明其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不得不思考这种模式是否是完美的,通过深入的思考,我们不得不看到以下几个问题:学生是体育协会的主体,但是在协会中决策权缺乏;缺乏体育设施,专业化程度也不高。因此,必须针对这两个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完善,比如注重大学生主体建设,设立大学生委员会,加强其决策权。同时提升协会的品牌化,提升指明度等,以实现大学生协会运营模式的最佳效果。

3.结语

第3篇

关键词: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比较分析

 

1前言

当前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这一特点在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上也、有所体现,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由于不同的经济背景和成长环境,在体育消费动机方面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消费动机是直接驱使消费者进行某种消费行为的一种内部动力,它反映了消费者在生理上、精神上和感情上的需求,实质上是消费者为满足某些需求进行消费行为的动力。【1】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主要是愉悦身心、社会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追求等。但这种消费理念还不完全稳定体育论文,【2】不管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其消费行为容易受到感情的支配及攀比思想的影响,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予正确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2 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五所普通高等院校随机抽取三个年级(包括大一、大二和大三,大四因毕业实习不作为调查对象)740名大学生为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生源地划分,其中农村340名,占45.9%;城镇327名,占44.2%;大城市73名,占9.9%。

表1 被试样本生源地情况一览表

 

生源地

农村

城镇

大城市

人数

340

327

73

百分比

45.9%

第4篇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南阳市4所高校在校学生800名(男女各半)作为被试样本,进行调查研究量表采用了(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阶段量表),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68份,回收率为96%,其中有效问卷为750份(男5496份,女254份)有卷有效率为93.7%。

1.2研究过程

随机对南阳市四所高校的80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发放、收集、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1.3研究方法

1.3.1问卷调查对南阳市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1.3.2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近期国内外有关体育科学、行为科学、运动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文献。

2结果显示

该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行为改变跨理论模式的阶段分布中以准备阶段为主,其次是意向阶段、行动阶段、前意向阶段和维持阶段,由此可以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切实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处于相对犹豫的意向时期,因此,急需积极、正确的引导。经过跨理论模型的运用,使同学们认识到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就必须从自身的健康运动开始,从而爱上体育运动,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也因为集体效应,越来越多的同学也会因此慢慢加入体育锻炼的行列中,也就容易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也使意向阶段和准备阶段的同学迅速进入到实际的锻炼当中。让原本对体育锻炼根本不感兴趣的同学开始关注体育,了解体育。特别是对处于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和准备阶段的在校大学生,增强实物的运用可能会激发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动机水平,更有利于向行动阶段发展。行为改变策略最有效的方式是以增强作用为枢纽,配合行为分析为辅导。增强物的选择要注意应该最能体现锻炼者的关注和需求,例如:拥有一个漂亮的篮球,对一个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同学来说,或许是一项有力的增强物,他会更加珍惜这项运动带来的;但是对一个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不一定有吸引力,对他的刺激性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见表2所示)

3结果分析

(1)经过跨理论模型引导之后,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的人数迅速增多意向阶段人数较之前下降许多

(2)跨理论模型的变化阶段包括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五个阶段。根据表格显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各阶段分布最多为准备阶段。前意向阶段女大学生人数比男生多,行动阶段人数比男生少。

(3)经过跨理论模型引导之后,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的人数迅速增多意向阶段人数较之前下降许多。

(4)在前意向阶段,被试尚未形成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自身健康的意识,并且大多数被试不知道如何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因此假设当学生感到郁闷的时候,有人告诉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缓解不良情绪,并试着尝试得到了正面的感受,接下来对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都会有所提高。

4结论和建议

(1)通过调查和分析得出,南阳市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存在5个变化阶段,且意向阶段和变化阶段人最多,行动阶段和保持阶段人数较少。不过在运用跨理论模型之后,对同学的体育锻炼有一定的作用。

(2)学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在学校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体育课,体育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教学程序,多开设有趣的体育锻炼,使体育课堂丰富多彩,有多种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的灌输科学锻炼的理论知识和锻炼常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身体锻炼。

(3)让大学生认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普及健身知识和尝试,使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锻炼行为,大学生应该主动自觉的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主动去锻炼,并坚持去锻炼。

第5篇

运动是良药,让大学生拥有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是大学公共体育课的目标和意义所在。有研究表明45%的男大学毕业生,10%的女大学毕业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60%的男毕业生,15%的女毕业生形成体育特长。从“不自然,有意”到“比较自然,似乎已经有了从事此种活动的欲望”,再到“不经意间做出某种行为或动作”,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习惯通常会伴随一生、。

1.1艰苦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养成基本情况分析

艰苦专业大学生多为理工科,通常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学习处于中上等,男女生比例不协调甚至没有女生,将来工作的环境艰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拥有很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特别是刚入校的大学生,生活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调查发现,艰苦专业大学生喜欢体育的程度,男生约为女生的2.5倍,喜欢体育的程度处于中间水平的男女比例基本接近,调查人数中一半以上学生表示喜欢体育,对体育没有兴趣的学生大约为调查总数的5%左右、。、态度决定一切。笔者认为,艰苦专业大学生对于体育的态度除和自身有关系外,也和学校对待体育的态度以及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影响及体育运动氛围有关。大学生的生活相对独立自由,有很大的群体性趋势。本研究结合我国的体育人口判定标准及其操作定义“每次运动30min以上,每周三次以上,每次中等强度以上”,另外规定参为体育运动习惯养成者。由表1可见,拥有体育运动习惯的比例男生明显高于女生;高年级与低年级拥有体育运动习惯的比例基本一致,原因一方面为低年级上体育课,时间也充裕,另一方面高年级学生步入社会,急于找工作等;处于动荡期的学生(即不确定是否拥有体育运动习惯)占到了调查人数的27%,这部分人群需要及时引导,环境影响,假以时日会成为体育运动习惯拥有者的成员。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生理、尊重、交往和自我实现五种层次,而体育可谓贯穿于每一个层次之中。大学生为完全民事行为人,参与体育的动机自然也比较明了。由图2可见,运动减肥、缓解压力、人际交往、文化环境、习惯娱乐所占比例较大,特别是艰苦专业大学生家庭和就业压力比较大,人际交往也相对薄弱,大学的文化和氛围更促进了他们投身体育之中。大学生一个最奢侈的优点就是拥有大把的属于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除上课、吃饭、睡觉等完成必要事情之外的时间,我们把他叫做“余暇时间”。由图3可见,闲暇时间用来看电视上网、打游戏、睡觉的大学生分别占到了调查总数的64.4%、34.3%和47.3%,看书学习仅为23.1%此外谈恋爱和社交活动也占据了不少比例,明确表示余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艰苦专业大学生比例为31.1%。调查发现,时间不足,身体困乏、懒惰,天气因素是影响艰苦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的首要原因。综上所述,艰苦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现状不容乐观,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的高度重视。

1.2艰苦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特征研究

1.2.1艰苦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形式和场所分析大学是个小社会,大学生更愿意彰显个性,更愿意到社会中去历练。高校社团则为他们提供了平台,比如体育社团就会带动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艰苦专业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形式排在前三位的为集体社团、和社会人、个人自己,场所选择以学校和俱乐部居多。一方面说明大学具有更高的社会性和群体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学生有了独立自主的一面。尤其参与体育社团组织,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特长。特别是艰苦专业大学生,很多来自农村,对很多城市学生习以为常的东西不太了解,积极参与社团,参与体育运动,可以增进学习,扩大交际圈,提高办事能力。

1.2.2艰苦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项目选择分析大学生具有了独立的人格,做事拥有自己的主见,在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也表现出了特定的时代潮流,当然艰苦专业学生由于经济和传统观念等影响会稍有区别。由表4可见,艰苦专业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主要以球类(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轮滑、足球、游泳、跑步等项目为主,在俱乐部中进行力量练习的学生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每一个体育运动项目都有其精彩吸引人的一面,艰苦专业学生切不可因为攀比或追风而选择超出自己经济允许范围内的体育项目,最终得不偿失,事与愿违。

1.2.3艰苦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稳定性分析体育运动习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稳定性。体育运动本来就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让人发现其魅力所在,当然在参与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天气、环境、搭档等诸多问题。结合“体育人口”的操作定义,发现在校学生是最容易成为体育运动习惯拥有者的人群。艰苦专业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时间点、次/周、时间/次、运动强度和量以及年限等方面。由表5可见,利用课下时间、周六日和体育课从事体育运动的学生占很大比例,而由于寒暑假学生忙于找工作或者打工、旅游,所占比例相对较少。艰苦专业大学生每周参与体育运动的次数以1次居多,但每次活动的时间超出1h以上的占到了调查总数的44.7%,很少有每次活动不足半小时的学生。艰苦专业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身体机能相对较好。从图5可以看出,一半以上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达到了中等强度以上水平,即身体出汗,感觉休息下后身体比较疲惫;强度较大的学生比例为24.6%。由此可见只要是参与体育运动的艰苦专业大学生,基本达到了体育锻炼的目的。运动年限是体育运动习惯稳定性最直观的体现。结合表1、表7可以得出,拥有和处于“动荡期”运动习惯的大学生,运动年限通常在半年以上;一半左右学生达到了一年以上。

1.3艰苦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存在陋习情况分析

体育运动过程中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或现象,有些是好的,有些事坏的。大学生生活相对自由松散,自主性强,往往拥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我们暂且叫做“陋习”。文章所指陋习主要为艰苦专业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存在的不好习惯,主要包括不做准备活动、穿便装,戴首饰、空腹或饭后运动、活动过量成瘾、运动后立即冲冷水澡或喝大量水等。准备活动往往最容易被大学生忽视,即使是慢跑也要适当做一下拉伸和体转等活动,毕竟让身体直接进入剧烈状态,心脏等系统是无法马上接受的。从图6看出,空腹、不做准备活动、运动后立即冲冷水澡和大量饮水的学生比例颇高;穿便装戴首饰运动的大学生时有出现;每次运动过量的学生占到了总数的一半左右。建议大学体育教师在上课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规范、合理、科学、安全的运动。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1)体育运动习惯应是个体主动积极性的需求,体现在从事体育运动的场所、形式、项目类别、稳定性四个方面。

2)艰苦专业大学生拥有体育运动习惯的现状不容乐观。

3)艰苦专业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形式以集体社团、社会人士、个人为主;场所以学校、俱乐部、小区及公园为主;项目类别以球类、自行车、轮滑、足球等居首,自主性较强;时间点以课下时间、周六日、体育课居多;周次数以一次居多,持续时间则较长,强度和量基本适宜。

4)艰苦专业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存在“陋习”严重。

2.2建议

第6篇

1.1学生会设置的体育部体育部就是高校、学院等成立的组织

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体育活动得以丰富。这些组织的性质为非营利性,其主要的工作是开展体育活动,学生会负责承办或辅助其展开体育活动。且组织职能划分明确,也有明确的责任,组织结构也较为明确。

1.2大学生设置的体育协会

大学生设置的体育协会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体育协会需要在高校中注册登记,其构建方式为招收学员,以此进行体育活动,其运营模式介绍如下:

1.2.1服务收费运营模式

这种类型的体育协会是大学生创建的,而这种组织却有运营成本,这种运营方式很特别,与其他两种协会模式不同,这个协会主要服务的对象是报名的成员,这与学生会设置的体育部不同;另一方面,与营利性体育协会不同,企业构建的体育协会主要目的是营利,而大学生构建体育协会并不是想营利,而是为了协会长远的发展,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成员,就会适当地收取一些费用,但是这种运营费是极小的。

1.2.2管理趋于市场化学生构建的体育协会

在学校中,当然也会在学校的管理之中,以此,必然要与市场相脱离。因此,现阶段,很多这类的体育协会的管理趋于市场化,开始与学校管理相脱离,逐渐与学校管理相脱离,整顿组织内部,与学校明确责任,促进结构合理化。

1.3以营利为目的建立的企业体育协会

企业体育协会主要以营利为目的,运营商业化是其重要的特点。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尊重市场规律,企业会与高校形成联合开展企业体育协会,实现两者之间的共同利益。而这种模式的开展需要高校为企业提供办公区,而顺利开展需要通过大力地宣传,将会员吸引到协会中,而参加协会的会员会交一定的费用或是年费,企业会除去成本获得最终利益,而对于学校来说,就是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以此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

2大学生体育协会运营模式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大学生体育协会运营模式的开展对高校体育教学具有很多的优势,因此,其具有可行性,下面将优势简要分析:

2.1有利于高校顺利开展

体育教学学生会下设的体育协会是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补充了高校体育教学的不足,实现了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增强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同时也可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对体育教学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2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体育协会多种运营模式的开展

使得学生不但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增强其心理素质,特别是坚持不懈的精神的培养,团队精神的培养等等。另外,参加体育协会可以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来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特别要说明的是由学生开展的体育协会,可以锻炼学生组织及管理的能力,而且也会使其沟通能力及思维能力增强,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3体育协会的运营模式对高校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体育协会运营模式的开展可以为高校管理提供新的方向,尤其是商业化及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创新了学校的管理体系,使学生的业余生活得以丰富,学校的投资大大地减少了;其次,体育协会运营模式的多样化有利于高校社团文化的发展。体育活动中所体现的各种精神风貌都是社团文化建设中值得吸取的;最后,有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体育教师会帮助体育协会开展活动,体现了体育教师的素质,同时体育教师在指导协会工作时,也可以从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体育协会的运营模式下,体育教师可以针对活动的开展,探索出各种体育教学新的路径,研究各种体育活动及开展方式的可行性。虽然以上阐述了大学生体育协会运营模式的可行性,证明其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不得不思考这种模式是否是完美的,通过深入的思考,我们不得不看到以下几个问题:学生是体育协会的主体,但是在协会中决策权缺乏;缺乏体育设施,专业化程度也不高。因此,必须针对这两个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完善,比如注重大学生主体建设,设立大学生委员会,加强其决策权。同时提升协会的品牌化,提升指明度等,以实现大学生协会运营模式的最佳效果。

3结语

第7篇

量表构建

本量表根据黄仲凌和高俊雄(2005)[8]的《休闲动机量表》改编,原量表参考了Baldwin和Caldwell(2003)[9]青少年闲暇时间动机量表的研制,Pelletier,Vallerand和Green-Demers(1996)做的休闲动机量表构建效度的研究以及Ntoumanis(2002)[10]动机分类的研究。根据本文研究目的,把“休闲动机量表”改为“休闲体育动机量表”(如题项“参与某些休闲活动”改为“参与某些休闲体育活动”)形成了初始问卷,量表由18个题项5个维度构成:外在规范(WZGF)包括威胁、被迫、尊重他人;投入规范(TLGF)包括关注、欢迎;认同规范(RT-GF)包括技术、生活技能、期望;内在动机(NZDJ)包括愉悦感、自主性;无动机(WDJ)包括无助感、无胜任感。休闲体育动机的影响因素量表包含20个题项:学生用Likert五点量表回答,(从“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初始问卷形成后,然后选取常州纺织学院1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7份。为了整体问卷题项的精炼性,通过对回收的问卷用下面3条标准来筛选题目[11]:(1)题目部分相关法(Correcteditem-totalcorrelation),即删除鉴别度较低的题项;(2)内部一致性效标法(Inter-nalconsistencycriterionmethod),亦即极端组检验法;(3)因素负荷量判断法,为了提高因子分析的效果,经删去因子负荷小于0.4的题项和在多个因子上负荷大于0.4的题项;然后对余下的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检验量表是否能进行因子分析。经检验,休闲体育动机影响因素的问卷KMO=0.814,Bartlett球体检验=1500.21,sig.=0.00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萃取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进行因子提取,并进行斜交旋转(考虑到因子间的相关性),而转轴收敛于5个迭代。最终得到影响休闲体育动机问卷的因子数为5个,这5个因子累计解释59.287%的方差(表1)。由碎石图显示,第五个因素以后,坡度明显下滑(图1)。并对公因子进行命名,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删除影响休闲体育动机问卷中的“在体育课中我能学到与休闲体育相关的内容”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我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影响不大”等共4个题项,剩余题项构成了影响休闲体育动机的最终问卷,包括5个维度16个题项以及每个题项在5个因子上的负载值(表2)。量表的信度检验构成了最终问卷,首先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休闲体育动机”的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分别为无动机α=0.638,外在规范α=0.749,投入规范α=0.613,认同规范α=0.721,内在动机α=0.722;“休闲体育动机影响因素”问卷的一致性信度检验分别为认知态度α=0.809,制约因素α=0.634,体育氛围α=0.612,兴趣与爱好α=0.712,习惯与方法α=0.645,均符合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统计要求。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最终问卷形成后,调查共取样520名大学生,分别来自南京市与常州市的5所高校的大一与大二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65份(男213人,占45.8%,女307人,占66.0%),有效回收率89.42%。利用SPSS17.0、AMOS17.0软件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