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校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04-29 19:42:55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体育教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校体育教学论文

第1篇

1.教师以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薄弱

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没有形成对终身体育意识的正确认识,他们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内涵和意义等知之甚少,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终身体育意识没有进行必要的宣传和适时的引导。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时间,高校体育都将教学重心放到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上,而忽视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这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出现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的态度,最终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显得单一

目前,高校体育教材的主要内容仍旧趋向于竞技体育,但值得重视的是,现代体育的综合性越来越强,主要包括休闲、娱乐、健身以及探险等,一言以蔽之,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或者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下,学生在选择体育项目时,还是略显单一。具体包括篮球、排球、健美操、足球、田径等,而时下或将来比较容易用于个人自身体育锻炼的韵律操、网球、羽毛球、兵乓球等由于受制于体育场地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成本高等因素,而开课量不足或压根不开这些课程。

二、以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对策

1.不断转变体育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长期以来,高校以及教师都特别重视学生竞技体育项目的锻炼,这忽视了学生锻炼方法、锻炼习惯以及体育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当学生踏出校门后,他们就会将所谓的体育抛于脑后,也就是说学校所谓的体育教育实质就是一种终结性教育,当学生毕业后,体育学习也就终止了。为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必须不断地转变体育学习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首先,教师可以在授课时不断地向人们宣传终身体育教育的先关概念以及知识,让他们在课前能够对终身体育意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次,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全身心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再次,教师要不断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突发奇想”,要正确地对待。

2.不断完善课程体育,积极更新体育教材内容

在我国众多高校,存在以下现象:只在大一、大二开设体育课,每个星期的体育课只有两个学时,这样的开课年限以及学时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为此,本文提出应进一步的完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给以解决,以保证学生体育学习的连续性,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断锻炼的习惯,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重视体育学习意识。此外,学校应及时的更新体育教材的内容,建立一种以学生终身体育为主线的、灵活的、个性化的教材体系。最后,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为重视体育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不断丰富体育知识,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丰富体育知识,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应为学生创造学习体育基础知识的条件,具体包括人体的基本知识、体育卫生以及体育保健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指导自身的身体锻炼。其次,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掌握并了解相关的知识、理论以及技能,让学生学会将这些运用到体育锻炼的具体实践中去。学生的运动能力是指学生不断运动、不断练习、不断训练中所具备的能力,要想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点:(1)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能够进行反反复复的练习,最终掌握技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2)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让学生找寻到学习体育的正确方法;(3)引导学生根据天气、器材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三、结语

第2篇

以蚌埠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情况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随机向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科技学院、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的2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4分,有效率为97%。对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应用相应软件进行数理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特点

(1)课堂师生互动具有双向性。课堂是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主要场所,教学行为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与互动的特定行为方式。教师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教师把课外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来,上课情绪低落或脾气粗暴等,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学生对教师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当教师教学情绪高涨时而学生情绪低落,对教师的提问没反应等。

(2)课堂师生互动具有多重性特征———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式、心智等因素都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在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主体地位。

(3)课堂师生互动中非智力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是互动的重要内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同样影响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效果。

(4)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同质性。课堂学习情境中师生情感和行为的性质具有一致性,如果一方表达的正性情感会使另一方产生正性情感体验;如果一方表达的是负性情感会使另一方产生负性情感体验。

(5)师生互动中非语言行为作用显著。由于体育本身的特点,非语言交流或互动具有重要作用,它们不仅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组织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同时还会影响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此外,还会对师生关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2高校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2.2.1体育教师的个人因素

(1)教师的教学理念

高校体育教学中师生间交流互动,是体育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交流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如何开展互动?或者说师生互动的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直接关系到互动的深度、教学的效果,也就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师生互动的因素。而影响因素都有哪些呢?从表1可以看出,34%的学生认为最主要的是体育教师的个人因素;25.3%的学生认为是学生的个体因素。由此可见体育教师的个人因素在教学互动中占着重要的影响地位。教师个人因素是指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及教师的个性特征等。所以说要想在教学中达到较佳的互动效果,成为一名好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个性特征这些教师必备的个人因素是很重要的。教师如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定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2)教师的专业素质、实践素质

课堂学习中师生互动调控与教师的专业素质、实践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中教师专业素质与实践素质界定为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而其中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近71%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素质影响到了师生关系的互动。

(3)教师的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是影响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区别不同课堂教学风格的重要特征。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影响着学生对其喜爱程度。如果教师本身对所教授的内容含糊不清,有37%的学生表示将继续听讲但情感消极;24.8%的学生干脆表示拒绝听讲,自己玩自己的;有19.6%的学生表示会跟老师提出意见;只有18.6%的学生表示为了尊重老师,而认真听课。因此,教师本身对所教授的内容含糊不清,不但难以获得学生的喜爱,不能引起共鸣,而且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2.2.2学生的个体因素

(1)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程度

个性心理和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会有很大差异。外向、开朗好动的学生喜爱运动,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与教师同学交往合作。性格内向的学生不爱运动,在互动中表现为不爱动、不喜欢研究揣摩,其实他们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帮助。

(2)学生的体育成绩与任职情况

教师喜欢与成绩好的学生或担任班干部的学生进行嘉奖式交往,表现为教师向他们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还有经常请他们出来做示范或表演,也较多使用微笑和赞赏性的目光或语言。教师对体育成绩较差的同学常常采用激励性的教学措施,教授简单的动作使其树立自信心。而处于中间水平的学生如果在课堂中没有主动找教师请教沟通则常常会被忽略。

2.2.3教学内容因素

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通过教学内容这种特定媒介而发生和开展的,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对师生之间的互动影响非常大。如果上的是学生喜爱的项目,学生会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更多地与教师交流来提高自身所喜爱项目的技能。反之如果教学的内容不是学生所喜爱的项目(如耐力跑),他们只会抱着随便学学、尽快上完这堂课的心理,在课堂上则表现出不爱动、不爱问、甚至不想学的情绪,更不会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师生互动中来。体育教学中一些集体性的项目如排球、足球、篮球、手球还有体育游戏等多人参加的项目,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或者竞争来完成。

2.2.4环境因素

(1)学校教学的组织情况

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主要采用班级集体授课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方式既节约了教育资源又提高了教学效率,符合我国现阶段的教学需求。班级学生人数的多少直接影响教学的组织,如果班级规模过大则不利于师生间的互动。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部分班级的学生人数远远超出了标准建制。在五六十名甚至更多的学生班级体育课堂中开展师生互动(特别是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的难度可想而知,师生之间难于深入互动。由于过多的班级人数,增加了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教师只能照顾总体水平,被迫搞“一刀切”。这样就很可能忽视了许多学生的感受,也影响了整个班级气氛。有研究表明,班级气氛对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状况和互动质量有着显著影响,良好的班级气氛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和教师都能感受和体验到更多的正向情感。

(2)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条件

教学硬件设施是决定体育课正常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现实中由于硬件设施的匮乏而导致体育教学开展受影响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对硬件要求较高的项目,如游泳、空手道、羽毛球等会出现因为场地设施因素而无法正常开展的现象。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都希望能多上游泳课,而由于天气与泳池的限制而最终不能完整地学会游泳。篮球、排球、羽毛球等也因室内场地紧缺教学受到制约,难以很好地开展课堂互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体育教师个人的专业实践素质影响师生互动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把学生放在“填鸭式”的被动位置,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1.2体育教学场地与器材设施不足限制了师生互动的深度

近年随着各高校扩招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部分班级学生人数远远超出了标准建制。传统教学中只注重教师教和学生学,而忽视了学生对教师的影响、师生间的双向交流等,导致师生间互动交流的不足。

3.1.3考核评价机制滞后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

现阶段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还是仅以考试成绩为主,没有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只注重最终结果,没有注意到学的纵向发展,忽视了学生的课堂表现、进步情况;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限制了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

3.2建议

3.2.1提高教师素质,改良教学机制

教师素质的衡量是综合性、多元性的,素质的提升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努力。应重视对教师教学理论的充实,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是教学素质的基石。同时对教学实践的反馈也是教师要强化的领域,对课堂反馈信息的整合可以提升教学能力,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为师生的教学互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2.2采用科学合理的分班教学

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教学开展,教师在学生调动和课堂组织上也存在困难。建议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设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如体育舞蹈、轮滑、健美操等)的行政班级,为师生提供较好的学习授课环境。

3.2.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第3篇

1.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不断改革,体育教学目标也不断增多。但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手段不够新颖,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导致教学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无法跟随时展脚步。许多高校学生反映,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无外乎跑步和做操,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造成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对体育课堂产生抵触心理。这样不利于学生积极投入体育锻炼,相关部门和教师应该予以重视,探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

1.2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实践表明,教师的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师师资力量匮乏的情况下,降低了对体育教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导致当前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在能力和素质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的空间。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不断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育锻炼意识,积极参与体育课堂建设和改革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3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中,体育教师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即学生的具体运动训练,而并为向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盲目而没有方向,甚至会出现错误动作反而不利于学生身体锻炼。体育课堂也受到天气等客观因素制约,例如雨雪天气时,室外课堂无法进行,教师和学生无法按照规定计划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导致教学体系出现断截,不利于体育教学有序开展。这些问题都应该是学校和教师在改善体育教学质量探究实践中应该考虑到的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对策。

2体育教学质量提升途径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面临发展与改进的重要阶段,针对体育教学发展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学校相关部门和体育教师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解决,探讨解决措施。

2.1加强趣味性教学

当前体育教学方法还较为传统,学生参与性不强,如果能增强体育教学趣味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应该注重教学模式创新,改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将体育教学与学生兴趣爱好结合,增强体育运动项目的趣味性,提升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例如耐久跑等体育项目,可以通过游戏或竞赛等形式,改变耐久跑训练形式,增强趣味性,学生不仅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在心理上也得到了放松,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劳逸结合。

2.2提升教师队伍总体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因而教师素质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有关键性作用。针对当前体育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的现状,学校可以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及思想教育,可以定期邀请国内知名院校体育专业的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和互动,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拓眼界。在招聘体育教师时,学校可以适当提对教师水平的要求,对在校体育教师可适当提升学历水平,通过参加专业考试等形式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此外,学校还应该对体育教师定期进行相关考核,以加强教师对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视,不断促进教师体育专业知识的储备。

2.3完善体育教学体系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中心是以人为主,应该加强学生自身对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只有学生自己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才能加强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体系,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具体措施就是对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课前教师准备、课堂学生表现、课堂教学进度以及课后反馈,都应该有一套完备的体系和制度,教师应该根据相关规划和制度制定课程内容,在保证课堂质量的前提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在制定相关体育教学体系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从长远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和综合素质考评,制定并完善体育教学体系,定期对体育教学效果进行考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改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

2.4建设体育文化

开展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建设体育文化对体育教学质量提升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优秀文化将决定学生未来发展道路,因此体育课堂中的体育文化业不容小觑。高校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陶冶情操,通过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扩大体育教学的空间,加深体育教学的深度。

3总结

第4篇

1.1民办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必要性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实施是必要的,可以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提高、可以促进学科教学管理有效落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实施是正确的、可行的,其能够结合当前我国新课程要求,对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接受度、学生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规范、准确的评估,进而准确的评估体育教学质量评估,确定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这可以使体育教师明确体育教学现状,不断的改进体育教学工作,弥补体育教学的不足,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1.2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存在问题

(1)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估体系不健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民办普通高校作为我国政府支持建设的高校,其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更好的服务于祖国。所以,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要,需要民办普通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进行体育教学,促使学生体育水平提高的同时,学生的意志、精神、素质等方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而要想实现民办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质量的提高,就需要制定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估体系,通过此评估体系科学的、合理的进行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了解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真实情况,进而对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予以适当的整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民办普通高校并没有非常重视体育教学,相应的所开展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其主要表现为:(1)评估标准不科学。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所设定的评估标准不科学,并没有从当前素质教育要求出发,就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学方式、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课程安排等方面的评估标准进行科学的设定,使得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无法对体育教学质量予以科学的评估。(2)评估项目不全面。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对体育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进而综合评估教学质量。但事实上,我国大多数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均存在评估项目不全面的问题,或缺少体育课程安排项目、或缺少课后体育运动情况等。

(2)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估体系评估不切合实际。在对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需要结合民办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及学生体育项目学习情况,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进行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但事实则不然,很多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过于形式化,不能真正体系出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

(3)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环境不佳。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应当结合高校环境科学的、合理的、运用评估体系来具体的开展体育教学质量评估。可以说,民办普通高校教学环境会对体育教学质量评估有所影响。所以,在具体实施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结合体育教学环境,合理的、科学的执行。但我国大多数民办普通高校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而是更为形式的进行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一次来应对上级检查。

1.3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改革的趋势对于当前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笔者认为应当对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进行改革,使此评估体系适用于民办普通高校,并对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估,真正体系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1)完善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框架及指标。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做出有价值的判断,是教学的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对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框架及指标今星科学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完善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框架及指标?笔者认为应当结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容以及民办普通高校教学实际情况、社会现状,就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使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结构更完整,可以使整个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更为科学的实施。对于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指标的调整和完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进行指标调整和完善,这样可以保证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可以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合理的进行体育教学质量评估。

(2)改进体育教学评估方法。高校体育改革要以改进教学评估方法为依托,全面公平的开展学校体育,促进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在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学生的意识、学生的运动技能、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都是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所评估的项目,每一个项目评估是否合理、科学,都可能对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结果有所影响。所以,在对民办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进行改革之际,改进体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合理的、有效的、适用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的应用可以对每个评估项目进行全面的、详细的、深入的分析和评估,进而体系出每一个评估项目实际情况。对于体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的改进,主要是从考查能力、运用方式、实施效果等方面来分析评估方法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改进评估方法,使其可以在评估体系中充分发挥作用。

2结语

第5篇

1.1传统体育教学的劣势

传统的体育教学多是采用书本、教师、教案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老师教起来也较为困难。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得不到提高,最终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并且在实际的运动实践中,教师只是单纯的照着课本、教案教学生应该怎么做,实际性的体能、技术训练较少,学生具体学的怎么样不得而知,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学习,使体育教学缺乏活力,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1.2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势

1.2.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做的课程内容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如教师可以通过放映视频的形式来教学生做健身操,学生跟着视频的图像和音乐来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且视频的回放和暂停功能,使学生加深对动作概念的理解,便于学生快速、高效的掌握学习要领。

1.2.2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课程相较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身体锻炼。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学生获得多种媒体信息,并结合传统教学手段,达到最优教学的目的。单一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全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通常会为了赶进度不得以删除一些教学内容,造成学生学习不够全面、透彻。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大大增加了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信息量。

1.2.3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的课堂当中,使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学生能大量快速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也不再是被动的教与学,而是更加侧重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以及老师的指导教学。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通过实时通讯技术,及时有效的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就能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一对一的辅导教学耗费时间过长,而不能和每位学生进行沟通的问题了。

1.2.4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共享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通过将多媒体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不仅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而且联网课堂可以帮助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向每位学生展开和收集有关的课程信息资料,使教学资源实现优化与共享。并且这种功能在更大的范围内也能得以实现。比如与各大高校建立学术交流论坛,本校师生可以在该论坛上发表自己的关于体育教学的意见和资料,其他联网进入论坛的高校师生也可以收看到这些资料,从而进行学术交流。

2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还不成熟,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2.1.1外部条件问题

比如区域化差异带来的问题,在我国东部地区或经济发展较好城市,技术较为先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多都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而在西部地区或信息较为闭塞的地区,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难以推广。另外还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一些高校老教师接受新鲜教学方式能力较慢,固守传统教学思维,认为自己多年的传统教学方式也没什么问题,不愿接受教学方式的改变。故而,使多媒体技术在一些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受阻。

2.1.2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是很重要的环节。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对学生的动作规范有一定的要求。这要通过老师的观察测验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导,而这些是多媒体技术所不能完全代替的。并且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应用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课堂互动较少,学生的学习状况得不到及时的反馈。

2.2解决对策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应用中的问题,笔者综合多年个人经验并借鉴相关学术资料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2.2.1减小区域分化带来的影响

区域差异是永远不可避免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该区的信息技术发展。为缓解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模式分化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快区域科技发展,促进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使不同地区高校都能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第二借鉴国外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成功应用的经验,在全国各大高校体育教学中逐步开展多媒体技术应用。

2.2.2加强多媒体技术教育普及

鉴于高校高龄教师不愿接受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高龄体育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较为陌生,他们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引进缺乏信心,因此要加强多媒体技术知识的普及,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素养、转变其教学观念。

2.2.3整合高校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

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设置较为陈旧、结构单一,多媒体技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时间,但是如果课程内容安排不到位,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容易出现选题过广,毫无侧重点的现象。因此,就要整合高校体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学校教学条件,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的安排。并且教师还要实时的对学生完成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及时对学生做出指导。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3结语

第6篇

1.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灌输创新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和方式是高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创新能力。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现代型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其创新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是生产力发展中人的因素的最高体现。此外,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灌输一种新思想。这种新思想能够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并长期坚持下去,永远坚持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接受体育教课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快乐地坚持下去。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要做到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不断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这样学生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一些创新意识,体育课堂教学将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1.2加强创新思想的宣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新时代的社会特征就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其中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就是创新人才的培养。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以及竞争取胜的关键都在于创新,缺乏创新的民族必定难以强盛,没有创新思想的学生必定会被社会淘汰。想要让自己更有特色,就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也逐渐趋向于多元化,而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扩展。因而,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都要进行培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1.3优化体育教学的课程结构,实行多模式教学课程结构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能够使学生更加高效率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课程是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结构是组成一个系统的各个要素间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是系统内要素间排列组合方式。合理的课程结构能够将师生资源进行更好的优化,有利于学生树立目标的建立,同时课程结构还能体现教育者的价值取向,是教学活动能否取得进展的关键决定性因素。想要对课程结构做出优化配置和调整,首先应该对体育课程中的竞技运动项目做出调整,使其符合现代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教学目标,注重积极性和兴趣的培养。另外,还可以增加实用的体育健身教育、民族传统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休闲体育等课程内容。在教学模式上也可以进行更新,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选择性,设立一定的选修课,尽量做到让学生自己选择上课时间和所要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1.4依据创新性教学原则,实行创新性教学方法为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教学原则:(1)探索性原则。尽量使整个教学活动充满乐趣和探索性,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学到知识。通过探索性原则的普及,能够为学生提供新颖的学习意境,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2)平等性原则。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良好关系,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应如此,课堂是传道授业的地方,需要的是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这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3)合理性原则。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合理性原则,尽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待学生提出的质疑和问题,老师要进行创造性的回答,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4)个性化原则。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点内容就是个性的塑造和培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对待学生的特长要进行鼓励和支持。在教学方法上也要进行创新,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回答,在此过程中以锻炼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对新规律的探索,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现在的专业性人才已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因而,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利用各个学科间共有的知识,并对其进行联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1.5调整考试和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育课的考试方法是影响学习成绩和兴趣的一大因素,原来的考试方法更加注重于考试的内容和结果,而忽视了考试的真正价值所在,失去了提升学生素质的意义。定性的考试模式从而僵化了学生的思维,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可以采取学生自主选择考试项目的方式来对其进行考核,在进行考核评价的时候,也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注意个体和整体的结合,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对高校学生的体育成绩做出考核评价的时候,不应该以单一的方式来对其进行考核,可以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标准。具体包括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应变能力、速度等考核项目。固定的考核方式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导致学生更加缺乏创意。

1.6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特南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一代代教师的质量。”按照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的道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素质;而想要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让老师传授创新思想。在教学观念上,老师要进行转变,使其教育层次和教育事业更加宽广。另外在课堂上更要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结语

第7篇

1.1高等学校聋哑学生体育课程形式

通过相关实践调研得知,对于一些城市的高校来说,聋哑学生并没有被当作是教学的主体,许多学生只是被动式地学习,学习过于机械化,对于体育很难产生真正的兴趣。目前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并没有接受过手语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效果不够好,许多交流都是通过其他学生来传递,因此聋哑学生在学习中有许多困难。当前许多教师都对体育教学的策略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如何正确运用课程价值体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许多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还有待提高,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点与实际需求进行课堂推进。

1.2高等学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的内容

当前高等学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的内容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扩充,包括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等多种形式,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与普通大学生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差别。但是聋哑学生本身具有独特性,对于其进行体育技能输送也有着更加精确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应当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促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对其自身价值予以肯定,因此不仅需要考虑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还要以适合学生的日常应用为重点,许多女生不喜欢男生的运动项目,而无法积极参与其中,就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素质、心理状态等因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而,现状是当前高等学校对于聋哑学生体育设施投入相对不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根据性别的不同,选择的运动项目也相应的不同,女生会热衷于羽毛球、游泳之类的运动,但是男生一般都喜欢篮球、足球这类对抗性较强的项目,而游泳则是男女生都较为喜欢的项目,因此应当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于这类普遍受到欢迎的运动的教学需求。

1.3教学硬件设施

当前许多高校都设置有专门的体育活动场所,但是聋哑学生一般都采用与普通学生相同的设施,为其专门设置的场地一般面积都偏小,无法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对于聋哑学生的体育教学缺乏专门的器材,也没有专门的器材训练模式。由于高等学校聋哑学生并不是很多,因此对于体育教材的选择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仅仅满足于一般的教学需求。聋哑学生的特殊性没有被充分考虑,对其教材的选择没有进行严格把关,不仅要提供其积极参加的器材,还应该促进其进一步康复,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当前我国高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在这一方面存在滞后性,软件设施与硬件设施都存在严重的不足。

2高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策略

2.1明确教学目标

在开展高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其中包括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调整、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等,做好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保证教学方案制订的科学合理性。对课程目标的设计要围绕体育运动技能、学生参与度、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来展开。课程目标的设置要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基础,根据教学目标在课上可以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能体现出情感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2.2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将人文关怀理念注入到教学实践中

将差异性教学法渗透到教学中,使每位学生都能亲身感受到体育所释放的魅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能够树立健康的体育观。由于每个聋哑学生体育运动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学习都存在着差异,所以,作为高校聋哑学生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差异教学法,鼓励体育运动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指导和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共同进步,而且还能增进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更轻松地掌握体育知识。由于部分聋哑学生从心理方面会感觉和其他学生有差距,尤其是体育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孤僻,教师要多尊重和关心学生,同时还要在学生之间普及健康知识,让聋哑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会获得快乐,才会轻松地学习和生活,才有助于发挥情感价值。

2.3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聋哑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能够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不单单是给学生做运动示范动作,还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说,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篮球运动、羽毛球运动的技巧,通过多媒体能够将体育运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比较难懂的体育动作,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慢动作,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体育运动的动作要领。

2.4为聋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为了全面促进高校聋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可以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要勇于克服困难,并多给予学生关心和赞扬,以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另外,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体质,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并逐渐使他们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会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总之,教师要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来引导学生学好这门学科。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