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29:10
序论:在您撰写防震减灾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规范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了一些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普适性。随着科研项目种类的增加,项目的规模、执行期、管理方式、验收要求等也有了一定差别,普适性的规范不能满足各类科研项目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归档范围方面,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DA/T2—1992)仍是科研项目文件材料收集的基础性依据,但随着科研项目研究内容的丰富和国家对科研工作管理要求的提高,它对各类项目档案收集工作的指导作用已逐渐显现出局限。案卷整理方面,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为科研项目档案整理工作提供了明确依据。但目前各类项目缺乏固定的编号原则,往往是验收前由项目主管部门或承担单位确定临时编号,项目验收后各单位再根据《地震档案分类表》编入本单位科技档案。验收要求方面,虽然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1980年)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1987年)提出应对科研项目档案进行验收,但各类科研项目的主管部门并未以制度形式对档案验收的条件、程序作出规定。
2.前端控制和过程管理相对薄弱
《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提出的科研工作和建档工作在任务下达、进度检查、验收鉴定、报奖考核各阶段的“四同步”管理,是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在防震减灾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实践中,往往无法做到前两个“同步”,即“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大部分档案工作集中在“验收鉴定”阶段进行。究其原因,一是档案部门不掌握项目报批、启动、执行情况,无法及时指导、督促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二是项目主管部门下达项目任务与年度或中期检查通知时,未提及文件材料归档要求与档案工作进度检查要求,课题组人员未对档案工作引起足够重视。
3.电子文件材料管理不规范,档案管理“重藏轻用”
在电子文件材料管理方面,文书档案、基建项目档案注重以签字、印章等作为文件有效性的依据,纸质文件材料原件在档案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电子文档一般仅作为备份和档案信息化的途径进行保存和积累。而基于防震减灾科研项目的特点,项目执行中形成较多的试验数据、野外照片、测量资料、观测数据、软件、源代码、电子图纸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材料,其中部分材料无法形成纸质档案,电子文件材料具有不可代替性。但目前电子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归档还未受到足够重视,课题组人员往往仅收集纸质文件对应的电子文档,造成项目重要过程材料甚至核心成果未得到归档。科研项目档案不齐全,整理不规范,导致查询不方便,利用价值降低。
4.档案工作队伍不稳定,缺乏专业培训
课题组人员与档案部门人员作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应熟悉档案工作流程,掌握档案工作技能。在地震系统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实践中,一些单位科研档案人员流动性较大,年龄结构偏大,人员经验不足。而课题负责人往往将档案工作交给课题组中的在读研究生完成,这些人员不熟悉档案工作要求,且流动性大,易导致项目文件材料的流失,也增加了档案部门指导、监督档案工作的难度。另外,与文书档案、基建项目档案人员相比,科研项目档案人员的学习途径和培训机会较少,业务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提高防震减灾科研项目档案管理水平对策分析
1.加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中国地震局档案部门作为地震系统档案工作的主管部门,首先应制定统一的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对系统各单位的科研项目档案工作提出统一的规范性要求;档案部门还应联合各类科研项目的主管业务司室,针对各类项目的不同需求分别制定档案管理办法;对规模较大、形成文件材料多,或协作单位较多的科研项目,项目承担单位的档案部门也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项目的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各层面的档案管理制度应根据其规范对象的特点,重点明确以下内容:一是档案管理各主体的职责。主要包括中国地震局档案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责,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协作单位的职责,各单位档案部门、课题负责人和档案兼职人员的职责。二是文件材料收集范围。以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为基础,一方面可根据防震减灾科研项目实际情况,增加具有行业、学科特色的内容,如野外照片、测量资料、观测数据、图纸等;另一方面应根据国家对科研、采购、软件开发等工作的最新要求和项目所涵盖工作内容的增加,补充反映相关工作过程的文件材料。三是档案编号原则。可为防震减灾各类科研项目档案规定统一的编号原则,如采取“项目类别号一项目代号(一承担或协作单位代号)一案卷流水号”的编号原则;或根据各类项目主管部门的要求分别为各类项目制定编号原则。四是档案整理各环节工作要求。档案整理过程需要参照的国家规范较多,为便于档案工作人员理解和把握,应将这些规范中对各环节工作的要求进行整合,主要包括文件材料收集、鉴定、分类、组卷、保管期限划分、编页、编号、编目、电子档案整理、照片档案整理、卷盒和表格规格等内容。五是档案验收要求。档案验收的条件、验收要求、工作报告和自查报告的格式和内容等应予以统一。档案验收的组织主体和形式可根据各类项目主管部门的要求分别进行规范。
2.加强科研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
任务下达阶段,项目主管部门应在下达项目任务的同时,提出档案收集和归档的要求;项目承担或协作单位档案部门应及时了解项目下达情况,以制度规定的收集范围为基础,结合项目任务书,向课题组提出应收集文件材料清单,并对课题组兼职档案人员进行档案工作培训。进度检查阶段,项目主管部门应在下达年度或中期检查通知的同时,提出对档案收集整理情况进行检查的要求;项目承担或协作单位档案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应根据项目执行进度,对照检查档案收集整理工作进度,对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不及时的,应督促课题组进行补充,对分类、组卷、编目等工作不规范的,应给予指导并协助整改。.验收鉴定阶段,项目承担或协作单位档案部门应对项目档案进行形式审查,并68I卫国档寨2014.7协助课题负责人完成档案工作报告。项目承担单位档案部门应对协作单位(子课题)档案进行检查验收。在项目通过鉴定验收后,档案部门还应继续督促课题负责人提交验收报告、验收意见、成果奖励申报、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后续文件材料,补充完善项目档案。报奖考核阶段,项目承担或协作单位档案部门应根据有关部门的需求如实出具归档情况证明材料,有关部门应切实将其作为科技报奖、科研人员提职考核的重要依据。
3.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藏以致用”
一是电子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应根据科研项目档案的特点对电子文件材料收集范围、收集方式、整理要求进行细化界定。二是数据库平台建设。在电子文件档案齐全、完整的基础上,由中国地震局档案部门组织建立科研项目档案数据库管理平台,整合系统内科研项目档案信息资源。三是资源共享利用。通过科研项目档案数据库管理平台,局属各单位档案部门可以更高效地做好本单位科研项目档案的归档和查询管理,同时按一定权限查询利用其他单位的档案信息。
4.加强档案管理网络和档案工作队伍建设
让我们再看一下那个万人堕泪的场面!
世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号下午,伴随着刺耳的警笛,一座座楼厦轰然倒下;一条条街道破裂不堪;一支支军队日夜兼程。人们飞奔着,空中传来一声声悲愤的哀嚎,夹杂着黑灰的尘土飘来浮去,放眼望去,百里之间灰蒙一片,碎砖断垣又何处不见?整个汶川被死亡的气息牢牢地罩住了。
这场8级大地震中,许许多多无辜的人们被砂石无情地掩埋,但也有一些人们顽强地活了下来,他们在无食无水的楼板下与死神抗争几十个小时,难道仅仅在灾难后拼命叫喊就有用吗?我想不是的,那是因为他们在灾难降临时正确躲避,勇敢面对。其实,在遇到灾难时,保存一定的体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场灾难也提醒我们防灾!减灾!
随着科技的提高,人们甚至可以预测地震到来的时间——古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可以准确预测;现代科学家可以推算出板块相撞的时间等等。其实,观察一些家禽的反应也可以做出判断,通常它们会做出异常的举动,(在没有人为或其它生物因素的影响下)如癞蛤蟆倾巢出动;鸡狗们会急躁不安,出现“鸡飞狗跳”的现象;地震前半分钟内,电器也会使用不稳定,如电灯泡会一闪一闪地等等。
作为我们中学生,不论是遇到火灾还是地震等灾害,千万不要贪恋财物,可能会让自己付出惨痛的代价。如果遇到有人失足落水,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千万不要随意救人。曾有过一个孩子不慎掉入河中,另一个想也不想就伸手去拉,谁知一不小心两个都掉入河中的悲惨事例。所以大家一定切记要及时喊大人来救援哦!
初一的我们大概都是14岁左右,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可是有着一些人轻视自己的生命,跳楼自杀,与其说留给父母的是一张巴掌大的“遗书”,还不如说留给父母一生一世抹不去的巨大伤痛。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如果一个个凋零了,天空也不再明亮,地球也会因为它而失去光彩。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有价值的,一定要珍爱生命!哪怕是情况再恶劣!哪怕是体力再虚弱!哪怕是九死一生!也要抓住机会到来的瞬间,可是有人却偏偏恰恰相反。
古代,一个地方发大水,恰巧,那儿的人都会游泳,他们只要游到高处就安全了。谁知,大家都上了岸,却发现平时最会水的还在水中拼命挣扎,因为他身上有好多钱币,大家劝他放弃,钱可以再挣,谁知他翻翻白眼摇摇头,然后咕咚沉下去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护,珍惜自己的生命为上啊!!!生命是人的根本,有了生命才能工作、学习,可他却为了钱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机会。
【关键词】防震减灾;问题;对策
引言
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基层地震部门承担着广大基层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任务,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大部分基层地震部门存在着经费和人力等方面的不足因素,同时又面临着个别地区群众知识接受能力差、交通不便等困难,他们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就更为艰难。而且,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了解到基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所以,在此会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1.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宣传不面向群众,总是搞突击宣传
开展宣传活动,其基本目的在于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推动防震减灾工作,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地震应急应变能力。所以,要求宣传必须要面向群众,不能背离群众,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宣传作用。同时,在宣传过程中,老是搞突击宣传,这样将会引起群众误解,导致社会恐慌。
1.2 总是用古老的宣传途径,不与时俱进
在防震减灾的宣传途径中,总是采取发传单、摆展览板等简单方式来进行宣传的。但是,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们要从过去这些落后的方式进化到互联网等先进的方式中。因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易被人民群众接受的宣传途径,才能扩大宣传范围,从而达到宣传效果。
1.3 总是不结合实际情况
在防震减灾的工作中,大部分地区都不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宣传,而总是盲目的进行模仿,所以,要想做好防震减灾的工作,我们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宣传工作,这样才能使得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得以更好的发展。
2.我国防震减灾的宣传措施
地震灾害固然可怕,但是更加可怕的是人们面对地震灾害时缺乏必要的应对常识。因此,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必须加强。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2.1 认真贯彻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结合“内紧外松”的原则,召开专题会议,强调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坚持“预、防、救”三大体系一起抓,树立震情观念,切实抓好震情短临跟踪和地震应急工作,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组织学习地震法律、法规常识和防震、抗震的应急预案,强调在此项宣传工作中,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向人民负责,掌握好“内紧外松”的原则,积极宣传地震科普知识和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使社会公众了解地震知识,掌握地震避险技能,提高社会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同时在宣传中避免产生负面影响,让人民群众理解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正常工作。
2.2 重视震害防御工作,不断提高全社会抗震减灾能力
对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强化抗震设防宣传,将抗震设防标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纳入管理程序,大力推进农居安全工程。抓好“三网一员”建设,调整充实防震减灾基层队伍,强化防震减灾助理员、地震灾情速报员和地震宏观监测员的培训,印发助理员、速报员和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手册。“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家号召各级政府、地震部门和所有与防震减灾工作有联系的部门都要建立起正常的应急联系渠道,健全地震应急数据库,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确保信息畅通、指挥高效、组织得力。各行业、各单位都要排查各自的防范重点,针对大型电站、铁路、输油管线等重要设施、重点单位,绘制应急抢险地图,确保一有震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相互取得联系,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最大限度降低损失。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地震科普知识的重要性,全国上下都加强了地震知识的宣传力度。防震减灾工作是为社会提供地震安全服务的工作,是为党和人民“站岗放哨”的工作,地震工作者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3.防震减灾宣传工作采取的对策
3.1 争取基层各级领导的支持, 与其他部门协同开展工作
地震宣传工作本身社会性强,工作量大,难度也大,基层宣传工作的开展是否顺利,关键在于能否得到基层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而地震部门首先需要的就是做好基层各级领导的宣传工作,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真正重视起来。其次,如果与基层其他部门协同工作,工作难度也会大大降低,事半功倍。这需要地震部门平时与计划、财政、建设、水文、地质、矿山、气象等有关部门多联系、多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甚至可以动员他们当中的工作人员参与一部分地震工作。因为,这样既达到了宣传目的,又节约了经费,还提高了群测群防的科学性。以协作部门为目标,坚持长期、广泛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加强横向联系是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2 根据基层及农村特点,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对地方宣传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经过认真的研究,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立足于当地实际,才能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3.2.1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宣传形式多样化,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例如,可利用有线广播、文化站黑板报、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栏等。然而,一部分县、乡村在学校还建立了宣传网,这就可以利用乡土教材、宣传挂图、板报、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首先加强对学生的宣传,这样达到的效果就更为明显。
3.2.2 宣传时间可选择庙会、赶集、传统节日等机会,还要注意在宣传科学的同时适度抵制群众的迷信观点,以免产生争论,工作适得其反。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针对本地区地震危险性的不同而采用适度的语言,要防止利用群众恐惧心理夸大地震危险性来吸引群众注意的做法。
3.3 宣传内容要以普及和实事求是为主
考虑到群众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宣传内容要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为原则,简明突出,以普及为主,易被群众所接受,切忌片面性,以偏概全。另外,绝对不能拿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加以介绍,从而引起群众的猜疑和多虑,让群众产生误解。宣传讲究实事求是很重要,宣传要根据本地的实际震情,不适当地夸大本地震情或不考虑地区地震活动实际水平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最后,宣传内容要有科学性和趣味性,要以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地震前兆、谣言对策、民居抗震设防等方面的内容为主,从而易于被群众接受。
3.4 充分发挥业余地震观测员的宣传作用
群测群防是我国地震工作的一大特色,如果能充分发挥业余地震观测员的作用,将会起到以点带面的显著效果。大部分业余地震观测员都十分关心和热爱地震工作,通常都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在基层分布范围广泛,只要对他们进行一些专业培训,他们就会带动一片产生很好的社会宣传效果。有很多业余观测员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科学知识,已经成为优秀的地震工作者。作为基层地震部门,要多多支持他们的工作,力所能及地帮他们解决一些困难,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宣传工作中的带头人作用,这对于基层的宣传工作十分重要。如果基层群众具备了地震知识,就能为震情趋势判断等工作提供实际材料。
3.5 提高基层地震宣传员的素质
基层宣传工作面临很多困难,所以要求宣传员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要努力适应当前宣传理论、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新思想和观念,适应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需要。由于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针对性,涉及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当前基层地震部门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大部分是以自然科学或是自学为主,所以地震宣传员需要在掌握地震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社会学知识,把提高文化水平作为自身提高的首要因素,同时还要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个人能力素质,逐渐学会运用现代宣传方式,从而满足将来工作发展的要求。另外,基层地震部门要重视提高宣传员及基层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定期有计划地组织培训班或开展宣传大比武和知识竞赛等活动,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更上一层楼。
4.结束语
地震灾害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灾害,需要全人类共同应对。目前地震科学的发展还处在艰辛的探索阶段,需要全世界地震科学工作者携起手来,精诚合作,共同攻克地震科学难题,应对地震灾害危机。因此持续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因此,熟悉科学风尚,增强全社会的防灾意识,防止种种不正的社会心理因素的萌生,也是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一)银行网络结构特征
图1揭示了银行系统在t=300和t=1 000时的网络结构,其中网络的节点是银行,网络的边表示的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在t=300和t=1 000时绝大多数银行均向银行系统中的同一家银行进行同业拆借,而此银行是银行系统中的货币中心银行。这意味着:在银行系统演化过程中,本文构建的内生网络模型具有货币中心结构特征。同时可以看出图1中两个子图形状具有一定差异,原因在于本文构建的银行系统是动态变化的,而银行的储户存款变化、投资收益以及银行违约风险的存在,造成了银行在银行系统的地位随着时间演变是变化的,但在银行系统中始终涌现出货币中心结构特征。根据前面银行系统中同业拆借机制可知,流动性短缺银行在同业拆借时,为降低融资成本均向拆借利率低的银行进行同业拆借,而此使得提供同业拆借利率低的银行具有较多债务者,从而形成了货币中心结构。而在实际银行系统中,货币中心结构是存在的。如De}ryse和N}uyen( 2007 ) , I}rznar ( 2009 ) , Fernande、和Borges ( 2013 )分别研究发现比利时、克罗地亚和葡萄牙的银行网络具有货币中心的网络结构特征。
(二)银行间传染风险特征
基于上述内生网络模型,在此主要分析银行间传染风险特征。利用S刻画银行间传染风险效应,其中S表示的是100次模拟的累计违约银行数目的平均值。首先分析银行间同业拆借过程中,潜在交易对象选择比例M对传染风险效应的影响。在其他参数取值不变的情况下,改变M取值,得到图2所示的结果。从图2可以看出,在初始时期M的增加导致S的值在减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S的值变大了。这意味着交易对象的增加在初始时期起到降低银行间传染风险效应的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加剧了银行间传染风险效应。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交易范围的增加使得流动性短缺的银行可以得到利率更低的贷款,减少了其融资的成本,改善了其财务状况。但也使得银行间同业拆借关联过于集中,导致大部分银行集中与少数几个银行进行同业拆借,而此不利于银行系统的稳定。
一、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社会稳定与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代全球信息化和国际社会一体化使得破坏性地震的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局部的破坏性地震,不仅给当地造成灾难性后果,而且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造成冲击,特别是地震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和社会功能的紊乱与失效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形成对政府和社会职能管理部门的挑战。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命线工程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各产业链之间的相互关联更加紧密,能源、水利、交通、通信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措施。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由于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和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国内关于防震减灾的研究多停留在自然科学领域,更注重其专业性;关于公益广告的研究多属于人文范畴,多侧重于对广告文本和广告表现的探讨。而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还不为多见。
2、中国5•12地震引起了人们对于生命价值的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3、我国利用公益广告进行防震减灾宣传的缺失。公益广告作为信息传播的途径之一,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公益广告应该成为宣传防震减灾信息的重要方式。
4、本论文从信息传播的视角去研究公益广告在防震减灾工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将防震减灾知识的科学性和公益广告所能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对防灾类公益广告的研究,使地震科学的知识更容易为广大受众接受和理解,以达到普及地震科学知识。
二、防震减灾三大体系的内涵与公益广告宣传的体现点
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
公益广告的主题具有社会性,其主题内容存在深厚的社会基础,它取材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并运用创意独特、内涵深刻、艺术制作等广告手段用不可更改的方式,鲜明的立场及健康的方法来正确诱导社会公众。公益广告的诉求对象又是最广泛的,它是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公益广告拥有最广泛的广告受众。
1、防震减灾三大体系的内涵与公益广告宣传的体现点
(1)地震监测预报体系
①地震监测和速报;②前兆信息的捕捉; ③地震预测预报;④群众性地震动物宏观网络;
⑤建立重点地区防震减灾系统工程。
(2)地震灾害预防体系
①城市建设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②地震灾害预测和评估;③地下隐伏断层探测和危险性评价;④抗震能力较弱建筑物的加固;⑤村镇要建设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公共设施和住房。
(3)地震紧急救援体系
①破坏性地震预案及相关预案的制定;②生命线应急保障队伍的组建、完善及演练;
③地震应急救灾指挥中心的建设;④地震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建设;
⑤地震应急专项资金、救济物资、药品等储备。
三、公益广告在三大体系中的运用
1、公益广告在三大体系中的创作的原则和特征
思想政治性原则
例如:2009年6月3日,广西贵港市工商局积极组织全市企业、广告经营单位和广告单位参与由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文明委举办的第八届全国优秀公益广告评选活动。参评广告作品涵盖防震减灾、反腐倡廉、讲文明树新风和遵守交通规则等内容。
2、公益广告在在三大体系中的创意程序
查寻资料----阐明焦点(即中心);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严重自然灾害,具有不确定性、瞬时性和次生灾害连发性。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地形复杂,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地震孕育因素与背景。同样,在预防、减灾的情况各有差异,因此,在进行公益广告设计前,就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详尽查阅资料,围绕该区特点,形成主要焦点主题。
创意构思----形成多种创意观念,并以基本观念为线索,修改各种观念,形成各种方案。
导优求解----评价多种初步方案;确定和执行最优方案。
以xx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为例:
充分利用现场咨询、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平台或媒体,借助展板、横幅、招贴画、小册子、宣传单等各种宣传品,向社会民众有效宣传防震减灾法规知识、地震知识、地震应急、核辐射以及自救互救常识。继续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争取创建2个以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并申报省地震局验收。在学校建立一年级新生入学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工作制度,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共同建设并向省地震局申报"防震减灾示范学校"。
针对不同群体,组织专家,深入各地,继续开展地震基本知识、抗震设防、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应急避震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识等各种培训和讲座。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不一定求全,但要有针对性、实效性。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宣传教育与当地文化有机结合,构建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宣传载体。
参考文献:
近年来,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得到了各级人大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2011年3月,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对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对我省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方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华祥、袁周就加快我省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调研并做了重要指示。副省长孙国强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经过各方努力,我省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防震减灾转入法制化。汶川地震以来,贵州切实推进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制定了《贵州省防震减灾条例》,分解了防震减灾法定职能,各地防震减灾工作机构逐步建立,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局面初步形成。2008年,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地震专家机构--贵州省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2009年,省政府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并建立了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级政府相继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和联席会议。2010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省政府了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地震监测实现数字化。通过“国家数字地震网络项目工程”的实施,全省以贵阳国家基准地震台为中心,3个国家级地震监测台为骨干,13个省级地震监测台为补充的数字化地震监测框架网络初步形成,地震监测能力由原来的最低只能监测到3.5级以上地震提高到西部地区最低能监测到1.5级以上地震,东部地区最低能监测到2.0级以上地震。地震时间、地点、震级和震源深度要素的分析抱出由以前60分钟以上跨入智能化,实现地震后能10分钟内准确速报。省地震局通过岗位大练兵,地震速报能力迅速提高,在首届全国地震速报竞赛中获成都赛区第一名。
应急救援实现跨省作战。2009年修订了《贵州省地震应急预案》和《贵州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相继了地震应急预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成。按照这些地震应急预案,初步建成了贵州省地震应急决策系统。我省已经成立了近200人的省级地震紧急救援队,由省地震局、消防总队、武警总队和卫生厅抽调骨干组成。这支队伍能够承担省内外破坏性地震的应急救援任务。2010年,省地震局地震应急救援队赴玉树地震灾区开展应急救援,得到了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专家和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一致好评,锻炼了我省地震应急救援跨省作战的实战能力。
地震科普宣传制度化。2009年,我省了《贵州省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全省中小学教学和考核内容,定期开展学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并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省委党校领导干部主体班培训计划。省地震局编写出版了《防震避震知识》科普读物,编辑印刷了《防震避震常识》画册,编辑制作了《防震减灾基础知识》影视光碟。近年来,地震系统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科普专题讲座122次,筹划举办宣传教育活动1239次,制作宣传展板7340多块,悬挂宣传标语7400多条,制作、编印和发放宣传资料127万多份,赠送地震科普光碟75837碟,1200余所中小学60余万师生参加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近2000万群众直接参加了各种宣传互动活动,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能力日渐提高。
服务民生步入常态化。近年来,省地震局转变防震减灾工作思路,坚持地震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宗旨。省地震局制定了支持“工业强省”战略政策措施,规范了行政审批程序,缩短行政审批时限50%。省地震局提出,地震科技要服务民生。近几年来,实施了首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快速高效处理了多起“不明震动”事件,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省地震局还编辑出版了中英文的《贵州省地震震中分布图》,对贵州历史地震和地震地质背景展开了研究,发表了十几篇研究成果论文,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等提供了基础的资料。
确立目标、强化措施,谋求防震减灾工作再上新水平
“十一五”以来,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受观念等的影响,我省地震忧患意识较低,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防震减灾工作机构、人员、经费保障不足,地震监测能力仍然较低,地震前兆监测基本上没有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有效监督不够等等,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依然任重到远。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和地震监测系统,加强建筑抗震设防和地震基础研究。建立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系。初步建立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和地震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建立完善防震减灾地方配套法规、规章和制度,建立完善执法监督队伍。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地震监测系统,贵阳市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最低监测精度达到1.0级。地震发生后10分钟内完成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速报。力争使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农村抗震民居比例逐步增加。将建筑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管理程序,初步建立建筑抗震设防的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地震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为防震减灾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防震减灾 遥感地质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45
Abstract The article elaborate the of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through updating instruction content,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content system of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reformi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tent. This paper also propose to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uristic teaching, using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latform, diversified evaluation methods.
Keywords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remote sensing geology;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防目萍佳г菏侵泄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的新升本科院校,学院2008年开设地质学专业,该专业于2012通过教育部本科专业合格评估。地质学专业是我院培养防御地震与地质灾害专门技术人才,以防震减灾为特色的专业。“遥感地质学”是一门将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结合在一起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①目前国内各地质类院校纷纷开设了此课程,教学内容由遥感原理理解、遥感图像分析和遥感应用三部分组成,学院自2010年开设“遥感地质学”课程以来,教学内容设置和其它地学院校毫无差异,没有突出防震减灾专业特色。为防震减灾类专业设置的遥感地质学课程,它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都应该和其它院校的该课程有所区别,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遥感技术在基础地质中应用,还要求学生深入地了解遥感技术在防震减灾方面的应用,包括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活动构造与地震构造的解译识别,利用红外遥感、InSAR在地震监测的应用以及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地震灾害应急和快速评估。遥感地质学作为防震减灾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对学生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需要在传统遥感地质学教学上有所改进,才能适应防震减灾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几个方面入手,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来阐述防震减灾类专业遥感地质学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1 教学内容改革
1.1 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
教材是知识系统性的总结,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表1统计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该门课的教材出版情况,从表1可看出专业教材的出版周期较长,而遥感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地质学中的应用也向立体化、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方向发展,从而使教材中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很多最前沿的新技术方法和新知识应用案例没有实时写入教材。学院2010年开设遥感地质学课程以来,根据当时教材出版情况,选用1994年朱亮璞编写的遥感地质学。随着20多年遥感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高分辨率卫星的频繁发射,出现了多种类型的高精度遥感数据以及相应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和方法,致使教材中的第三章遥感图像类型和特性和第四章遥感图像处理都明显不适用于直接教学,需要教师查阅资料补充教学。2015年底遥感地质学作为校级重点课程来建设,通过课题组老师的商议决定从2016学年开始更换为最新出版的2013年田淑芳主编的遥感地质学。即使是更换了新教材,随着航空业的发展,每年都新增不少类型的遥感数据、处理方法及新的应用,需要授课老师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2 科学构架以防震减灾为特色的教学内容
由于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学发展的历史较短,没有专供防震减灾专业使用的《遥感地质学》教材,前几年的课堂教学也基本按照教材的前八章来讲授,没有突出防震减灾的特色教学内容。因此今后的教学应从国内外遥感技术在防震减灾应用相关的重要的学术期刊、研究项目等参考资料中精选出遥感图像分析和遥感应用两部分教学内容,从而构建出服务于防震减灾专业的科学合理的遥感地质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课下时间主动查阅在防震减灾研究领域中遥感技术应用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实例,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我查阅资料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以“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为原则,选取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地震遥感发展前沿动态的教学素材,倡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讨论与防震减灾相关遥感地质学问题。
1.3 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是遥感地质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关键环节,②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们真正掌握应用遥感技术解决地学问题的工作原理、方式和流程等。我院地质学专业从2010年开设“遥感地质学”课程,2013年建成地貌第四纪与遥感实验室,同年秋季学期开设遥感地质学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是参照其他院校同类课程所开设的,现阶段教学体系只包括10学时的实践课,内容包括立体镜的使用(1学时)、典型航片的地貌解译(1学时)、ENVI软件的使用(4学时)、岩性和断裂的解译(4学时)。由于没有结合本校的地质学专业服务于地震行业的特色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求来进行,因此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佳。2016学年课题组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实验学时由现阶段的10学时增加到16学时,在原有的实验内容上了增加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活动构造与地震构造的解译识别(2学时),利用红外遥感、InSAR在地震监测的应用(2学时),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震害调查、应急和快速评估(2学时)。
2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教学内容是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依据,遥感地质学课程教学内容集传统理论文字知识和大量现代遥感图像为一体,针对理论文字进行阐述应选用传统教学方法,而针对现代遥感数据应用于防震减灾专业则需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此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需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两者互相结合,互相补充。
2.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师应在课堂中采用讲授法和师生专题研讨法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了实施启发性教学,教师在课程的不同阶段创造性地设计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第二章遥感物理基础时可以提出“遥感图像上的颜色和地物是一一对应关系吗?”“为什么?”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从遥感的基本原理去思考问题。实践证明学生都能基本抓到问题的要点,最后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学生就能把第四节地物波谱特征、第三节遥感常用波段设置和第五节遥感图像色彩三节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理解这三者的关系也就为后面遥感目视解译打下基础,在后续的遥感解译中学生就能轻松掌握遥感影像上地物的颜色不仅和地物自身的性质有关也和所选数据的波段有关,通过这种创造性的设置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2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平台,丰富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应利用多媒体与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来进行遥感地质学课程教学。针对遥感地质学中的遥感理论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方案设计时除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地进行讲解外还可采用现代动画技术进行展现;针对遥感在地质上应用部分,应设计与理论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计算机解译分析专题,取代当前简易的纸质卫星影像的手工解译。应利用一些免费的高分辨率卫星图片例如Google Earth来获取教学数据,同时收集与活动断层研究、地震震害评估、区域调查及地震预报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的遥感地质学教W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丰富教学内容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对具有防震减灾特色遥感地质学的兴趣和加深学生对地质现象理解的重要途径。
2.3 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合理分配考核权重
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和素质考核为中心的课程考核观念,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突出能力本位,真实反映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水平。③遥感地质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并重的课程,理论是基础,实验是重点,传统的卷面考试对理论内容部分考核效果较好,而实验部分笔试却很难考核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需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考核。因此,在课程考核方面,考虑从原来的单一的理论考核转变到采取“平时成绩30%+实验技能30%+期末考试40%”相结合,在考试内容上注重基础理论和能力的结合。通过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以考核促教学,形成“教、学、考”的有机互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遥感地质学作为防震减灾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需要全面深入地进行教学体系改革,其内容应实时更新并突出防震减灾特色,同时应加强实验教学和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此外通过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高清晰度的航片卫片资料的使用,激发学生对遥感技术理论学习的兴趣,自主地参与各个教学环节,改变考核方式使学生更加重视培养空间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地震监测预测和应急救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防灾科技学院2016年度院级教研项目:地质学专业活动构造遥感信息分析实践模块建设研究(JY2016B01)和防灾科技学院第九批重点建设课程项目共同资助
注释
① 张雷,张学娟,柳波.石油特色专业《遥感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2):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