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1:35:37
序论:在您撰写描写教育教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语文;环境;作用
一、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环境的描写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详细理解这些环境用法,不但可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能提高自身写作能力水平。
(一)交代背景,为人物出场作好铺垫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常会通过生动的环境描写,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人物活动埋下伏笔,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实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如学习《孔乙己》一文时,作者在文章开头部分便巧妙地运用了环境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开头处先介绍了鲁镇酒店的基本格局,接着又交代了喝酒的两类人物,即在柜台前站着喝酒的短衣顾主和屋里慢慢地坐着喝酒的长衣衫顾主。这样的环境描写,为主人公孔乙己的正式出场作了铺垫。
(二)渲染氛围,为人物活动创设环境
事件的发展并不是单一性,直线性,一定会有其客观存在的环境决定着事件的发展,事件的人物特性。相对于舞台艺术和影视艺术而言,文学作品属于一种静态语言艺术,不能直观的创设出动态的环境氛围来渲染读者,只能通过对场景的文字描绘,将有关的声响,色彩,情境都用文字记录,比拟,使读者可以想象出作品中所描述的环境,通过读者的想象力来演绎动态的事件产生,从而为作品中的人物行为埋下伏笔。
(三)展示形象,为塑造人物性格提供平台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必然存在着大量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述,作者之所以来描述强调这些环境,主要就是为了突出人物的存在合理性,人物发展的必然性,从而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具有立体感,让读者阅读时更能建立事件动态线。
二、引导学生在习作练习中巧用环境描写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大部分的学生对作文的写作都抱有抵触感,写出来的作文大多为应付式。实际上,是因为学生觉得无话可写,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足够的写作技巧。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拓展迁移的能力,就能引导学生借鉴前人通过描写的环境来塑造人物,通过描绘景物来营造意境,抒感的写作方法,就能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大幅度提升,写作内容更加丰富。
(一)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多看,多练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多看就是善于观察。文学作品源于生活,生活中无论景物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才能确保文章更加真实、生动。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确定好写作情感线索的前提下,按照主题要求去选择相应环境描写,这样在写景的字里行间便流露出真实的感情,做到寄情于景。不掺加任何感情的景物仅是美丽苍白的“躯壳”,无法真正地感染人。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环境描写时必须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个人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使读者嚣雾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美的享受。此外,教师也应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只是以景衬情、借景抒情的重要手段,避免学生走人“情不 够,景来景来凑”的误区。特别是在记叙文当中的写人记事上,作者之所以使用环境描写,是为后文烘托人物形象服务的,因此,在进行这一类的环境描写时,必须三思而后行,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达到“景上添花”的效果。
(三)赏大师手笔,掌握环境描写写作方法
[关键词]写意;素描;教学
写意性是中国画凸显的美学主张,中国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主张神似。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唐王维诗、画俱佳,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宋人尚意,其绘画富有诗情画意和文人情趣,元夏文彦《图画宝鉴》卷三:“仲仁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所谓写意者也。”写意是中国绘画精神之所在,写意与写实相对,是通过简练放纵的用笔着重表现对象的意韵神态的一种画法。写意不求工细形似,只求以精练之笔勾勒景物的神态。写意是抒写胸中逸气,抒发作者的情趣,写意之法,亦是写心之法。写意素描教学要弘扬写意精神,体现中国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由的追求,笔者在写意素描教学中尝试从以下四点加强对写意精神的理解与表现。
一、强调用意第一
夫写意者,无意而写何为?写意的实质就是自由表现,抒写心意。观山人、黄宾虹、扬州八怪、石涛等写意大师的作品,其笔断意连,意断神连,无不体现大师们在用心写意,“心即是法”“意即是得”。素描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言心声,书心画,抓住心灵的感悟,表现作品的“精、气、神、情、意”。有感而发,才能创造出有情感的作品。素描教学中,不能为了素描而素描,而是通过心灵的感悟让学生得到修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升华。
二、凸显人文内涵
绘画要注重文以载道。素描教学不单是技巧的教学,更是在教学中融入文化内涵,促进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写意是中国传统审美精神,写意素描是建立在主客体关系之上,托物言志,创造心中意象。一方面艺术创造的过程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需要艺术家将眼前之竹物化为手中之竹,其物态化过程离不开画家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审美体验,文化修养深厚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教学中让学生反复体悟艺术家的创作经验与审美思想,把自己想象成艺术家,体验艺术家的所想所思,领悟作品蕴含的意蕴哲理。另一方面在写意素描教学中,加强对表现题材、内容的文化挖掘,通过反复推敲、取舍、升华,增强作品的人文内涵,有助于学生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
三、追求个性品质
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各民族的审美观念也不尽相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是有不同的艺术审美观,才产生了多元的文化艺术。艺术之间相互融合渗透,艺术观念也在不断碰撞,在渗透与碰撞中不断发展演变。我们在学习汲取其他艺术的同时一定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如果丢了写意的精神,中国绘画艺术将黯然失色。因此,在写意素描教学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发挥,重视对写意精神的理解与表现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摒弃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力求画面生动有韵味。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甚至表现夸张的、梦境的、荒诞的形象,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加关注内心的情感。此外,让学生通过想象、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表现笔情墨趣
写意素描不同于写实素描,两者在内容、形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写实素描侧重造型的具象逼真,强调比例、结构、透视、质感等造型要素,是再现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写意素描侧重表现,强调画者内心主观情感的表达,其表现手法多样,能体现作品的笔情墨趣。以线形写意素描为例,以粗细不同,刚柔相间、曲直有别、疏密相对、虚实相衬的线条来刻画形象,抓住对象的形神、动势等,会塑造出更生动的形象来。中国书法艺术就是线的艺术,书法的笔意通过富有张力的线条得以显现,同时也蕴含了书法家的修养和秉性。在线形素描中加强线的表现,融入书法的艺术审美,能够丰富写意素描的表现形式,提升作品的审美意蕴。在写意素描教学中,找到中国文化的写意精神,在技术意识和精神意识上,更加侧重精神意识的熏陶。拓宽学生视野,从哲学、宗教、美学中吸收营养,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不仅注重个性心理和情感的表达,又能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识。写意素描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克举.对话写意[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一、本学年度双江小学有教师10名,分别承担小学一至六年级各科教育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师资水平不齐,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要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科研,以此推动教学工作上新台阶。在学年度开学之初,教研组便制定了教研工作计划。既按上级要求,又结合本校实际校情,学情。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二、本学年度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教研工作,专门开会研究教研计划。上下学期各开展全校性教研活动四至五次,上学期开展了“作文描写指导”、“小学分数运算教学”、“科学课如何上”、“品德课的实践性”、“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等专题教研活动。下学期教研组开展了“语文课背诵”、“小学数学小数运算法则”、“品德课与学生言行教育的关系”、“重视小学音美课教学”等专题教研活动。各位老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有的老师还撰写了小论文,教研心得等文章。大家教研热情很高,渴求知识,渴求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大家齐心协力,合作愉快,一边教学,一边教研。这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也大有帮助。
三、每次教研活动我们都是事先布置,让老师们作好充分准备,在进行教研活动时,认真作好会议记录。因为大家忙于教育教学,即使是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也不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由于忙,大家更没时间撰写教学论文,而现在不管是评职称,晋级等,都要求要有专业论文,所以我们坚持作好教研活动记录,为老师们保留下教育教学经验体会以备以后急时之需。本学期全校老师有5人撰写了教学经验文章。
一、 高屋才能建瓴,高瞻才能远瞩
王旭平老师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喜欢钻研各类理论书籍,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很深的造诣。他结合自己20多年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关于初三语文教学的理论,尤其是关于作文教学的部分,运用它往往时间短见效快。
而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教学一线的老师,因为每天要处理大量的琐碎的事情,刚开始工作时是疲于应付;后来熟练了,变成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再后来,变得自以为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总以为,自己掌握了教育教学的规律,自己对教材、学生都了熟于胸了。其实,这个时候,就是我们一线教师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往往在这时候迷失了自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在进名师工作室之前,我已经有了10多年教龄,觉得自己很懂教育教学了。进了名师工作室,我才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对很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道的只是皮毛而已,更不要说熟练运用了。
他经常教导我们:别以为理论知识是枯燥的、空洞的,一旦融会贯通,它将形成巨大的效应。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系统地学习一些理论,从名人的上课案例到名家的教学思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些理论,在我面前似乎打开了一扇窗,我感到课堂越来越有吸引力,教学越来越有趣。现在,我积极研究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如,《也谈语文教师早读课角色的变化》《四点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刊登在《科教导报》2009年第32、42期上);2010、2011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意象法”解开散文阅读的一把钥匙》和《朗读,享受语文的快乐之源》;2012年又在省级刊物发表了《记叙文写作三部曲》《表演法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三步打造成功记叙文》 《在“敏锐、公正、调适、合作”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再学叶圣陶》等七篇论文分获国家和省级奖,《古文让我欢喜让我忧》等多篇文章获镇江、丹阳市级奖。最近我正在尝试研究系统的教学方法,渐渐形成“意象法”的阅读教学思路。
从这几年的理论学习中,我深深明白一个道理,研究理论绝不是浪费时间,而是更好地利用时间,更好地指导教学。正所谓高屋才能建瓴,高瞻才能远瞩。
二、 融会贯通,精雕细刻
以前上课,很多时候,是埋头于解决一个一个的小知识、小问题。至于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提问等,想得比较少。在王旭平老师的指点下,我有了较大的长进。
首先,我对整个教材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每一册书中所出现的知识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所以每次开学第一课,我不再是匆匆教学,而是利用好这节课为学生梳理好知识点,建立好知识树,然后引导学生围绕知识树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胸中有丘壑。
其次,我开始有意识运用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让课堂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比如,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提倡教语文要有一些创意。我便适时抛开教参,在生活中找素材。教学《繁星》这课时,不再简单进行赏读,而是挖掘到巴金先生谋篇布局的妙处,动员学生找到按时间地点转移描写同一事物的不同感受,充分用好了教材,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水融。
以前只注意到每节课解决几个具体的问题,现在,我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提问的方式方法,甚至将教材顺序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每一节课备课的时候,都要反复自己提问自己,反复雕琢,直到自己满意才算备好课。在教学高尔基《童年的朋友》一课时,我抓住了外貌描写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出外貌描写的四个重点:有重点、有特点、有条理、有修辞。实战训练时发现写作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接下来又利用《一面》中关于鲁迅先生的三个外貌描写进行强化,然后又利用《我的老师》中对蔡芸芝老师的一句话外貌进行补充,到此,学生运用外貌描写就自如了。
当我有意识地融会贯通,精雕细刻研究教材,并且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时,不得不佩服王老师当初战略眼光的高远。
三、 全盘规划,提升能力
王老师是特级教师,也是学校的领导。每天除了上毕业班的课,还有很多公务要处理。可是,他总能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2011年下半年,因为工作的需要,我成为学校的一名中层干部,担任九年级组长一职。刚开始,我怎么也不能转换角色,因为我已经习惯在自己的班级里打拼。王校长看出了我的焦虑,及时找我谈话。他说:“以前你是优秀的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级;现在你更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要带好一个团队。用你管理班级的方式去试着管理一个教师队伍。记住一点,同中找异,你要找出管理老师与管理学生的差异。”
这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惊醒梦中人。我将焦虑转换成了思考,将抱怨转换成了学习。渐渐地,我发现,管理学生和管理老师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我们要爱护学生,我们同样也要爱护自己的同事、下属。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有思想的。如果我们不能真心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老师,我们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如果我们不能以身作则,不去体察民意,不去做实际的工作,那一切都是空谈。空谈误国,空谈误校,空谈误生。
从此开始,我适应了新的岗位,在管理方面又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人们都说: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放。在王旭平导师的指引下,我越来越感到教学像花儿一样绽放,芬芳怡人。很感谢学校提供的这个机会,让我能在名师工作室与那么多优秀的老师近距离交流提升;尤其要感谢王旭平导师,他给我在教育教学上予以很大的帮助,给我提出了很多珍贵的意见,帮我指出了诸多的不足,让我更深刻而全面地认识、了解自己,释放自己的教学潜能!
论文关键词:最近发展区,大学英语,教师角色,任务性教学法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之一就是大学英语教学。但是,现在大量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仍然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行为主义心理学者热衷于让学生重复短语,不断做一些只需要更换句子中的某个单词,把学生的英语学习看成是鹦鹉或大猩猩的说话训练。导致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比较死板、狭隘,尤其是再做一些写作和翻译任务时露出极大的缺陷和不足。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概述
20世纪3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S. Vygotsky, 1896-1934)在论述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重要的概念——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Development),它定义认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是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或者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教学论文,他主张教学应当先了解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最佳的教学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教学活动应当是不断的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变成现有的实际水平。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 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其最近发展区
在21世纪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我国加入 WTO,作为国际交流所必需的英语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的重视,而且外语水平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个体发展中作用的愈加突出。对名族地区的大学生而言,仅通汉语和民族语言还不够,还需学习一至两门外语,而英语成为他们的首选。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自1985年建校以来,一直面向省内民族地区招生,学生主要来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7县1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的7县1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以及肃南、肃北等少数民族地区。来自这些地区的大多数学生从初一起开始学习英语,而有的藏族地区的中小学实施双语教育,即同时使用汉语和藏语授课。课程体系中不包括英语,因而高考时免试英语。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适用的对象为在中、小学学过6至10年的英语,已经掌握基本的语音、语法知识和相当的词汇等英语基础知识,并在听、说、读、写、译方面受过初步训练的学生期刊网。显而易见,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对英语的学习,不能完全归属于实施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对象。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也遇到了实际性的问题,我们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其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利用大学两年时间的学习和训练,使其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知识与能力可以达到中级水平教育教学论文,为其将来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课堂教学重视互动式教学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当代教育提出的重要理念。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互动是不可缺少的。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注重学习的互动,道理很简单,最近发展区的形成需要至少两个人的积极参与。
1、教师的角色转变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不厌其烦的地讲解课文中的英语知识、语法结构或是应试技巧等,而学生则坐在那里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这对于身处知识时代、信息时代,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早就失去了吸引力。实践证明,这种英语教学阻碍了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更严重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受到打击。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出时代性和实际性,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因此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成为现在用的最多的英语教学方法。教师的角色也从以前的活动主导者和掌控者转变为活动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者,教师在学习中起中介作用,帮助学生跨越教学活动中的障碍,扩张学生的知识能力。语言学习是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完成的。
(1)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居支配地位的,各项学习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要发挥主导地位,得先制定明确、全面的教学目标,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具体教学中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始终围绕确定的目标来学习,通过具体内容的教学来完成教学目标。①确定重点喝难点,解答疑难问题。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并给学生以准确的解答。②设计教学步骤,调控教学节奏。教学目标的完成,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设计好课堂教学步骤,调控好教学节奏教育教学论文,是优化综合性学习重要的一环。教学结构要符合学生实际,学生才能主动参与。③确定教学方法。英语教学法多种多样,“教无定法”,教师发挥主动性,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来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法。 (2)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就要靠教师营造一种民主和谐、 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英语语言教学是一门艺术,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应该注重教学材料本身的情、趣、义、理,充分运用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应该努力做到:①把真爱带进课堂。教师站在讲台上,应该把爱的目光平等的投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让自己的真爱充满整个教学课堂。②把情境教学引进课堂。语言教师的感情应是最丰富的,一走进教室就应是激情洋溢,做到全心身的投入期刊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既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体验到其中美好的思想感情,精神得到陶冶,又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③把激励带进课堂。要想方设法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④把真实的生活引进课堂。把教材中描写的生活、表现的思想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思想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教材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思想靠得很近,从而更感兴趣,更积极地参与教学。⑤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
2、在课堂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1)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
与交际教学法一脉相承的任务性教学法是将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中教育教学论文,通过任务的决定使教学双方都明确自己要解决的目标,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时,通过一系列的结对练习和小组活动,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并在互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最终提高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2)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模式
①强式:将每一个任务看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位来对待(如Task one Task twoTask three……)。
弱式:知识点学习——用语言完成任务——用语言归纳完成任务的情况——用语言归纳、总结知识。
(3)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
任务性教学模式是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使传统的教学法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和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较,任务性教学法有着很多的优点。(见下表)
项目
传统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
课堂活动形式
以教师为主体的大班讲解
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学习
教学方法
满堂灌、填压式
互动式、启发式
教学目标
重知识传授,轻语言运用能力培养
强调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方法
被动的、机械化的
积极的、有目的的
学生角色
受控制者
参与者
教师角色
课堂控制者、知识传授者、知识垄断者
活动参与者、知识引导者、学习帮助者、资源开发者
检测方式
以最终考试成绩为主
平时成绩和最终考试成绩按比例计算
最终结果
一、把“教学目标”当成“学习目标”
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理当明确教学任务,形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等,用以引导和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那么,阐述“教学目标”的语言一定要体现教学性,即明确教师活动的要点、步骤和预期结果等。
比如《散步》一文,一位教师这样设计教学目标:
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这里的教学目标体现的是“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要实现的目标。学生读到这样的句子,能够明确《散步》这一课要完成哪些任务,预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要求。但是,从教学的角度,并没有体现出“教学性”。
所谓教学性,即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性、指向性、策略性,表现出教师本位的设计思想。所以纳入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应当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规定、约束、引导作用,其表述的语言应当告诉执教者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改为:
1.通过点拨、示范、播放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在朗诵、品读中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结合具体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揣摩用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
3.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师生分享对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赏析。
这样的设计即体现出师本位的思想,专为教师量身打造,服务于教,具体说明了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比如目标1“通过点拨、示范、播放视频”,这是指出具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表明教师活动的性质,“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是具体的预期结果。可见,目标阐述从方式方法到预期结果,比较全面地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
什么是教学目标?它“是指由一定的教学理念支配的、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即帮助教师弄清楚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问题,是专门提供给教师参照执行教育教学活动的。
令人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在出示目标时,竟然把“教学目标”赫然呈现出来。学生有必要了解领会教师的设计意图吗?他们只要明白“学习目标”就已经足够。比如教学这一课时,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找出课文精彩的细节描写,说说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方法表现主题的作用。
3.勾画最为精彩的语句,初步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这样的设计体现出学生本位的思想,把教师本位当成学生本位阐述,从源头上出现方向性错误,自然不能强化教师的主导意识。
二、把“学习目标”当成“课堂目标”
凡是在课堂上展示“学习目标”的教师几乎都犯了一个错误,即混淆了“学习目标”与“课堂目标”的概念,致使目标展示的针对性不强。
“学习目标”应该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标准和要完成任务的总称。它的达成时空可以横跨各个领域,也可以纵向勾连一个时间段,不一定限制在狭隘的课堂时空里。学生为了完成某些“学习目标”,可以凭借教材,也可以查阅资料,收看视频,甚至走出校外、家庭,到社会上访问、调研、考察等。比如《散步》一文的学习目标,学生为了完成这三个目标,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查阅资料,或者收看微课视频,也可以充分和他人探讨,只要凭借自主的设计、布局,有了自主的学习体会,经历了整个目标达成的过程就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而“课堂目标”则特指学生在课堂活动场所的限定内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它有一定的限制性: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情境、特定的人群、特定的方法。
如《散步》一文,我们不应当把“学习目标”不加调整地当做“课堂目标”。请看笔者的加工: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和大家分享蕴藏其中的感情。
2.结合具体例子赏析细节描写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3.积极与大家分享你对课文中富有表现力语言的赏析。
对比“学习目标”,我们不难发现,“课堂目标”的表述语言符合课堂活动的特点,体现出课堂活动所需要的情境、动作,如“分享”一词即现场展示,为大家营造一个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氛围。其中“诵读”、体会感情、“赏析细节描写”、“分享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学习活动,完全可以适应课堂情境,学生也能听得真切,准确领会其中的意图。
可见,语文课堂目标,是教师“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在课前设定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效果的预期设想”。它必须体现出从教师出发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出发的“学习目标”、从课堂出发的“课堂目标”的高度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定义出师生共同活动的课堂情境所必须的“课堂目标”的概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郭继承.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走势[J].中学语文·教师版,2014,(05).
只是在回单位后,一些已熄灯的夜里,偶而泪水会滑过鼻梁与另一只眼里的汇合,迅速地流进枕头。是的,这些年我是不善哭的。这种时候,也只是咬紧牙齿,止住喉中那粗浊的哽咽而已。同我一起在农村长大的,我的有点笨拙的妹妹在四月款冬花已弥漫山梁时,在农村的家中自杀了。当我推开大门无神地走到庭院时,那些生活得并不富足的、看着我们长大的邻居,有一个走上来,拥着我的肩,失声地哭了起来。确切地说,我不能十分明白自己当时的感觉,好像是异常地镇静。父亲在缝纫机盖上拾掇妹妹先前的照片,突然声泪俱下,一只手盲目地向脸庞摸去,脊背慢慢地向前伛了下去,我过去扶住了他……
之后,曾有较长的时期,我变得懒散、索漠。时不时陷入无望的哀伤中,也厌烦了爱思索的习惯。周日阳光明媚的早晨,就耗尽了全力地踩着单车穿梭于草地、油菜田纵横的郊外的路上。速度让我有一种逃离感,但被逃离的对象却又是模糊的。张大鼻孔深深地呼吸,放眼映在天际线的远山的轮廓、色彩。到了连附近那所大学的青年男女也不来走动的荒地,便在路基下的草丛上坐下,久久地呆望某一处。原野上,忽起忽落觅食的雀群若无其事地聒噪着。午后,起风时,就往回骑。上班时,我开始拼命地工作,连领导也稍稍惊讶于我的“突变”,竟颇不自然地说出了些和蔼的话,这个城镇的冬天是分外的寒冷,十月开始下雪,到十二月我的居室还没生火炉。不知怎的,就是想让自己这样承受。
我真的不知道妹妹作出决定的一瞬,是否想到了我。但我知道,妹妹肯定觉得我是不爱她的。这才是我悲哀深处几乎要使人窒息的怅然!儿时,别的小孩欺侮她时,我会袖手旁观,觉得有这样一个愚蠢的妹妹,实在是一个耻辱。上小学了,她功课很差,我无情地嘲讽她、有时甚至打起她来,她只是放声哭着……
今天,我确切地知道了,那哭声,在我的记忆中将永不可能被抹去了。那是我粗心对待生命的后果,是不可见的力给我的不可见的罚。现在,我要背负着这惩罚,向你们说――虽然毫无意义、简直厚颜地向你们说――我爱她。童年驻扎在心里的魔鬼早已逃逸,留给我的是无尽的忏悔。
很多人,也许都觉得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是热爱生活的。然而生命中另一巨大的事实却是――穿行于纷繁的人世,许多能培育我们心田的物质会被流水无情地带走。时光是生命褪色的外在因素,人与人之间的漠视、阴冷却从内在更严重地剥夺了生命该有的色泽。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电影《人证》主题歌唱到“妈妈,那顶草帽,它在何方,你可知道?”旅途上我们失落了的,又岂止是那一顶麦秸草帽?在无穷尽的流逝里喘息的生命,心里的土壤如何才能不被流逝冲走?抓紧时日去爱吧!去温暖那些还在你身边跳动着的心,让他们明明白白地看见你的爱。从形形的“我”的面具后面跳出来时,阳光就会照到你的脸。
一颗诚实的心,道出了自己真实的体验,不为触动你们的哀情,更想唤醒你们心中别的一些东西呢。
简 评
说是体验,不如说是一种忏悔、一种感悟,真情熔铸于笔端,让人动情、也让人思索:我们每个人应如何珍惜亲情、珍惜生命?悲剧一旦发生,情感往往就特别动人。作者巧妙地回避悲剧事件的过程,只写自己感情的波澜,这感情的表达又是借生活细节、行动描写、景物描写来完成的,这种以实写虚的表现手法,使全文显得具体可感,使人产生共鸣。不足之处,有些语言不够规范。
(王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