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1:34:58
序论:在您撰写开放经济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总的来说,实施开放型经济虽然给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开放型经济是伴随着市场的开放产生的,在市场开放的进程中,跨国公司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FDI)将资本安排到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地方,因此金融在开放型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支撑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样就加大了金融风险传导的速度,增强了金融的不稳定性,从而造成了开放经济对金融稳定的冲击。
首先,开放经济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而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够对金融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的不断升级,国内市场开放的领域越来越多,而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式的开放与创新。金融领域的开放会促进国外的金融资本与金融产品进入我国金融市场,这些国际因素的进入在给我国金融市场主体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我国金融领域的金融机构为了吸引更多客户,会推出更多创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领域的创新能够缩短资本积累的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但在这种显著的成效中,以利益为中心的资本会带来不适应金融发展的结果。比如,实体经济发展导致收入分配不均等后果,这些都会影响到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诱发金融危机的出现。另外,金融创新能够有力地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金融系统的运行毕竟与实体经济的运行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不匹配,则很容易造成金融系统的崩溃。
其次,我国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致力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于缓解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国内通货膨胀情况都发挥着非常有利的作用。而随着2014年英国决定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国债的举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更加向前迈了一大步,但是在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会给我国金融的稳定带来一定不利的影响。关于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国际与国内学者都有一定的研究,国外的学者主要站在美元国际化的角度分析了美元国际化带来的对于美国国内货币政策运用以及美元贬值的不利影响。他们认为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这些年,使得美国国内贸易赤字非常严重,政府的负债压力也非常大,这些因素便促使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出现,而对于财政及金融政策的放松管制,便引发了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这些都要引以为戒;而我国的学者主要站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分析了开放型经济下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稳定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学者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汇率政策的实施、金融投机行为等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还没有强大到和美国相对比的地步,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可能会对我国的汇率制度造成不利影响,破坏我国汇率制度的统一,影响我国国内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从而对货币政策造成一定的压力。另外,如果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存在非正常流动,无论是某些国家大量买入人民币还是大量抛售人民币,都会对我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造成不利的影响。
总的来讲,在开放型经济中,无论是金融领域的开放带来的金融创新还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可能出现的人民币大规模的非正常流动,以及整个国际宏观环境本身带有的不确定,都会给我国的金融稳定带来一定的挑战,都会对我国金融防范与自身化解外部风险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我国采取开放型经济的大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如何适应这个趋势,在开放经济中有效维护我国金融的稳定,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内容。
二、开放经济下维护金融稳定的实践
由于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既有金融行业本身的不稳定性,又有相关外部政策原因,因此在维护开放经济下我国金融的稳定时,要从两方面考虑。从金融系统自身考虑。处在金融系统核心地位的银行业要做出重大调整,积极维护金融稳定。首先要提升银行的经营能力来防范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即提高银行坏账准备金率,使其资产不会受到突如其来的外部金融风险的影响;我国银行管理机构要完善对各大银行的监管力度,对贷款的额度以及比率等都做出相应合理的最高限额规定等。其次,加大银行业信息的透明度。加大银行业的信息披露力度能够驱使银行机构更加谨慎地经营与管理,这样就不会产生过多的金融产品泡沫,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化解银行业的支付与结算风险,在这个方面可以借鉴国际清算体系相关的做法,银行要时刻关注客户借贷的流动性,这样可以随时掌握贷出的资金的用途,从而化解某些不必要的风险。从相关的外部因素考虑,则需要强化金融市场的功能作用。我国政府在制定金融政策的时候要注意保持金融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宏观政策的变动是引起金融市场,尤其是债券与股票市场变动的重要因素,在如今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另外还需要加强国际间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建立起金融危机处理机制,既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加强交流,也要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交流,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这样即使出现了金融危机,也会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将损失降到最小。
三、结语
关键词:国际金融风险;风险指标体系;监测预警模型。
经济全球化是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特征,也是不可逆转的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总趋势。金融国际化、金融自由化将推动各国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结构走向趋同。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在金融效率提高、金融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国际金融风险也将加大,防范与化解国际金融风险成为金融工作的重点。为此,在搞好自身的金融安全、确保国内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正确选择适当的汇率制度、准确掌握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的进度、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等前提下,通过国际金融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建立一个完善的国际金融体系十分必要。为了更好的防范和管理国际金融风险,本文提出了一个国际金融风险监测预估模型。
一、建立一个金融风险的监测预估指标体系
根据规范性、综合性、灵敏性、互补性和可操作性等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结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96年建立的金融市场预警系统要求182个成员国及时提供重要指标,我们在预警体系建立的构想中,除了要求各国宏观经济指标的资料外,还应该有反映金融体系变化的指标以及地区外部环境的指标。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宏观上监测、防范金融风险,应设置一些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反映金融体系变化的金融相对量预估指标。这一指标体系应包括三大部分指标:国内宏观经济指标体系、国内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和金融风险外部环境指标体系。三类指标具体内容如下(各个指标后面的字母数字是为下面计算风险当量所设定的代号):
1.国内宏观经济指标(G1)。大体上包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1.1);通货膨胀率(%)(G1.2);货币供给增长率(包括M0、M1和M2的增长率)(G1.3);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G1.4);国内储蓄占GDP之比(G1.5);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之比(G1.6);出口占GDP之比(G1.7);外汇储备所能支持进口额月份数(G1.8);经常项目赤字占GDP之比(G1.9);外债结构指标(G1.10)(有:外汇储备占短期外债之比(G1.10a),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之比(G1.10b),负债率(G1.10c),偿债率(G1.10d));总外债与出口值之比(G1.11);国际储备与进口值之比(G1.12);货币化程度指标,即M2占GDP的比例(G1.13);实物资本与金融资本或虚拟资本的比例(G1.14);消费率或积累率(G1.15);货币汇率波动幅度(G1.16)等。
2.微观金融风险指标(G2)。大体上包括资本充足率指标(G2.1);流动性风险指标(G2.2)(包括:存贷款比例(G2.2a),资产流动性比例(G2.2b),备付金比例(G2.2c));银行不良贷款比率(G2.3)(包括:损失类贷款比率(G2.3a),可疑类贷款比率(G2.3b),次级类贷款比率(G2.3c));金融机构海外借款占总存款的比例(G2.4);金融机构向房地产行业放款占总放款比例(G2.5);银行同业市场资金拆借利率波动率(G2.6);银行业风险监测性指标(G2.7)(有:加权风险资产比例(G2.7a),外汇资产比例(G2.7b),利息回收率(G2.7c),资产利润率(G2.7d));国内证券市场吸收的外国资本数额(G2.8);股票市场股价指数变动率和日均交易量(G2.9)等。
3.外部环境指标(G3)。大体上有国际资本流入流出量(G3.1);国际资本在地区结构分布方面的变动(G3.2);主要相关国的短期利率和汇率变动(G3.3);主要相关国与本地有关的金融、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变动(G3.4);主要相关国对本地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变动(G3.5)等。
但在评价时应注意上述各项指标尤其是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数值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其横向可比性与纵向可比性都不是很准确。
二、建立量化分析模型
定量地测定国际金融风险当量(Riskexposure)是建立预警体系的客观要求,注意到上述指标体系框架中,大部分指标存在有经验数据,这对我们采用专家评判求得客观结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考虑到各指标对总体金融风险贡献的非线性性,我们的量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单指标超限预警检验和综合预警评判。
1.单指标超限预警检验
当某一项指标值极为突出,此时无论其它指标值处于何种状态(良好或突显),都有极大可能引起国内或国际金融风险,即此时的国际金融风险当量主要取决于此项指标值,与其它指标值关系不大。这是由指标体系结构的非线性引起的,但我们也因此可将复杂的评估体系简化为单指标检验和评估。
例如:当资本充足率指标大大低于8%时,则认为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将有可能导致金融风险;再如,当偿债率大大超过20%时,同样应该引起决策层注意。
此步骤虽然简单,却很重要,因为它是下一步得以执行的先决条件。我们这里判断“极为突出”的基础是经验值,是人类长期知识积累的结果,也可以认为当指标值超出经验值范围时,被认为是不能容忍的,相应的国际金融风险当量可以认定为最大值。
2.综合预警评判
单项指标检验剔除掉了指标间的严重非线性关系,使此步骤内所研究的指标值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但同时这一范围内各指标间关系高度相关、相互影响,单独那一指标均无法形成对国际金融风险的独立判断。为此我们利用专家知识,借助层次分析工具,构造综合预警评判模型,方法如下。
设国际金融风险当量为R,则R=w1G1+w2G2+w3G3(1)
其中G1、G2、G3分别前述的一级指标,而w1、w2、w3为对应的权重。权重的确定是专家综合判断、填写判断表的过程,在一般管理方法书籍中均可找到,不再赘述。
而(1)式中的G1、G2和G3分别为
G1=w1.1G1.1+w1.2G1.2+…+w1.16G1.16(2)
G2=w2.1G2.1+w2.2G2.2+…+w2.7G2.9(3)
G3=w3.1G3.1+w3.2G3.2+…+w3.5G3.5(4)
(2)、(3)和(4)中的W1.1…W1.16,W2.1…W2.9和W3.1…W3.5为对应的二级指标的权重。
同理,二级指标G1.10、G2.2、G2.3和G2.7分别为
G1.10=w1.10aG1.10a+w1.10bG1.10b+w1.10cG1.10c+w1.10dG1.10d
G2.2=w2.2aG2.2a+w2.2bG2.2b+w2.2cG2.2c
G2.3=w2.3aG2.3a+w2.3bG2.3b+w2.3cG2.3c
G2.7=w2.7aG2.7a+w2.7bG2.7b+w2.7cG2.7c+w2.7dG2.7d
式中所有权重确定方法是统一的层次分析法,其优点在于能对专家判断的一致性进行检验,避免出现对复杂问题的某一方面的偏见。
至此,总的国际金融风险当量R可以表示为指标的逐层加权和,具体预警和监测时只需搜集最基层指标(如G1.4、G1.5、G2.2a等不再分解有下层指标的指标)的现实值,逐层代入上述公式即可得R。
需要注意的是,对基层指标值,实践中应该加以归一化处理,即把所可能出现的取值范围等比例折算到0到1区间内,这样处理使得各指标值均为无量纲单位,且结果值R也在0到1范围内,保证了综合评判R,进而进行预警和监测的规范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该体系模型体现了规范性、综合性、灵敏性、互补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要求。此外,我们还应注意:上述数值权重值不仅取决于专家的知识,也随不同国家和地区及时段而异。[NextPage]
三、金融风险预估监测体系模式的运作
当然,仅有预警指标(甚至说这些指标还不够完善),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体系,便难以对国际金融运行实行有效的监督,所以,建立起金融风险预警组织和监督机构,并健全法规形成预警制度体系,最后形成国际性的金融风险预警网络。
金融业本就是一个技术性强、利润丰厚、竞争激烈因而存在高度风险的领域。想造就一个无风险的金融运行体系,这在任何国家都无实现的可能。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集合风险、管理风险、谋求盈利的金融组织存在的原因。所以,追求金融安全只能是将金融风险控制在可能引致危机的临界点以下。为了阻止金融风险向金融危机转化,从统计角度来考察,主要是建立金融风险的监控和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监测可能产生金融风险的动向与征候,及时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在我国构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应建立严格、完善的统计报告报表制度;各层次的监测预警组织机构在收集到各阶层被监测金融机构上报的资料后,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并运用金融风险预警指标,预测出各家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程度,然后找出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及时将金融风险反馈给金融机构,向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发出警号,提醒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及有关部门予以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其金融风险,政府根据金融企业风险程度的差别而实施分类管理。
图金融风险预估监测体系模式的运作示意图
所谓房地产开发风险,是指在房地产开发活动过程中存在影响开发利润的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作用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使得企业实际开发利润可能与预计利润发生背离,因而使企业有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房地产开发风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明显地呈现出以下特征:1)综合性。房地产开发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是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2)模糊性。即不肯定性,表现为风险形成的模糊性和由于风险导致企业开发经营活动结果的不能事先肯定。3)损失性。风险既有因财务管理无法预计或无能力防止所致,也可能由于管理者决策失误,控制失灵而丧失了本应获得的利益。4)补偿性。既然风险会带来损失,客观上要求给予经营者适当的经济效益以抵补承担风险产生的损失,即“风险报酬”。5)激励性。风险与竞争是同时存在的,承认和承担风险,将把企业推向背水一战的境地,必然使企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2、房地产开发面临的主要风险
2.1政治风险
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变动(如战争、罢工、社会动荡)及相应的政策法律调整(如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变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造成房地产开发商经济上的损失。对房地产开发商影响最为直接的是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就金融政策而言,实行紧的货币政策还是实行松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开发者和购买者所持有的资本,影响项目的开发和出售。同时银行关于房地产方面的业务也会对房地产的需求发生影响。就财政政策而论,政府实行紧的财政政策还是实行松的财政政策,对房地产的税收政策,对住宅是实行福利供给政策还是实行对低收入阶层采取有限的补贴政策,政府对房地产的投资等,都会对房地产开发和需求发生影响。这一风险在我国尤其需要关注。
2.2经济风险
是指由于经济形势(如市场需求、购买力、利率、税率、汇率等)变动导致房地产开发商经济上的损失。由于从可行性研究到楼盘上市的时段内,市场需求变动的可能性很大,消费者对户型结构及单元面积的偏好也会发生变化。原来的细分市场上该类物业还供不应求,而不久却可能大量积压,难免使投资收益远远偏离预期。通货膨胀时期,纸币贬值,价格全面上涨,房地产虽然具有一定的抵抗通货膨胀的能力,但其价格也会上涨。而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是一定的,这样购买力相对下降,可能无力支付日渐升值的房地产,从而导致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项目难以售出而承担风险。一般来说,房地产开发资金需要量大,完全依靠自有资金周转是非常困难的,通常需要采用外界资金,如向银行贷款和预售。以自己开发的房地产作为抵押获得用于该项投资的贷款时,如果不能按照抵押贷款协议规定的期限偿付本息时,就必须承担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将可能成为他人财产的风险。采用预售房屋筹集开发资金时,如果不能按照预售协议规定的日期交房,就必须承担支付巨额的赔偿金的风险。
2.3自然风险
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如洪水、火灾、地震等)对房地产开发造成的影响,从而使房地产开发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自然风险出现的机会较少,但是一旦出现,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大的。
2.4技术风险
是指由于科技进步、技术结构及其相关变量的变动给房地产开发商可能带来的损失。例如,由于科技进步可能对房地产商品的适用性构成威胁,迫使开发商追加投资进行房地产的更新、翻修和改造。由于建筑设计变动可能导致建安工程成本增加,从而影响项目形成后的租售。
2.5经营风险
是指由于开发商因开发项目经营管理不善导致预期收益不能实现,或不足以补偿经营费用的可能性。该类风险主要归因于开发商主观上对开发成本、租金售价、开发周期以及资金筹措等的预测错误和决策失误。
3、导致房地产开发风险的因素剖析
3.1政策环境与经济形势
房地产开发由于与国家经济形势紧密相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控制。如:政府对租金售价的控制,对外资的控制,对土地使用的控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尤其对投资规模和金融的控制,以及新税务政策的制订,都可能对房地产开发商构成风险。在我国尤其需要关注。
经济繁荣时,由于各产业扩大生产,使房地产供不应求,房地产价格不断升高。而在经济衰退时,社会对房地产需求能力受到抑制,产品开始出现难以脱手的现象,此时,开发商的资金已经投入,形势的波动使其作出反映并进行调整是相当迟钝的,短时间内很难变化或找到其他替代者,从而会使开发商陷入困境。
3.2房地产市场的发育程度与供求状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发育完善的市场应具备:信息充分、商品同质、厂商买者自由出入以及交易双方数量众多四个基本条件。而一个发育不充分的市场必然会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一定的风险。
从总体上讲,房地产市场是地区性的市场,当地房地产市场供求变化对开发商的影响要比整个国家房地产市场供求变化对开发商的影响大的多。只要当地经济发展是健康的,房地产需求就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房地产开发的强度取决于潜在的开发商对租售收益的预期。当租金、售价因房屋供应短缺而上升时,开发商便会纷纷开发房地产,但由于开发需要一定的时间,待开发完成时,市场供求可能已发生了变化,致使开发的物业难以租售。
3.3开发时机的选择
经济运行有快速和滞缓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特点,房地产投资也是有周期性的。投资周期包括高峰—收缩—低谷—恢复四个阶段。在高峰期,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经济处于高峰期,由于各产业扩大生产,使得房地产供不应求,房地产价格不断升高。在收缩期,国家紧缩银根,控制投资规模,社会对房地产需求能力受到抑制,产品开始出现难以脱手的现象。在低谷期,社会信贷关系进一步紧张使得工业和建筑业投资锐减,投资产品价格降低但难以出售。在恢复期,国家放松银根,降低利率,社会对房地产的需求量开始增大,价格逐渐回升,此时正是房地产投资的黄金时期。从较长时间看,在投资收缩期、低谷期搞企业兼并或作准备投资,在投资高峰期、恢复期大力投资,必能获取较大盈利,避免较大亏损。
3.4开发地点的选择
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区域性和个别性,决定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房地产行业有句名言:第一是区位,第二是区位,第三仍是区位,可见房地产开发地点的选择对开发商至关重要。房地产开发商抢占中心或门户区位是普通常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预测近期将形成的新的中心区位或新的门户区位。在繁华地段开发房地产项目将实现最大的开发利润,但这一范围可能已不存在一块可供开发的土地,开发商只好为获得更大的选址范围而放弃一部分利润。同时,房地产开发所涉及的地理环境条件,甚至社会经济条件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这会使开发商经受着风险的考验,需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开发商若能及早投资开发具有价值增长潜力的地块,则几年后将会获取较大的利润。
3.5开发类型的选择与开发规模的确定
房地产开发过程是巨额资金投入的过程,从购买土地、工程建设到推出广告、上市销售或出租,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作为开发商,通常难以完全用自有资金来完成一开发项目。一般都是在投入一笔启动资金如地价款或前期费用后,通过各种借贷、预售等融资手段来筹集开发资金,滚动开发。所以,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资金的筹措是项目能否按期、按质完成的重要一环。房地产开发规模越大,开发商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3.6开发周期的长短
房地产开发及交易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是对于大中型开发项目,从寻找机会、可行性研究、购买土地、勘测设计、筹措资金、前期准备到工程施工、竣工,以及制订价格、推出销售及签署成交合同,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在房地产商品开发过程中,很难在一开始就能对整个开发期内的各项费用和收益流动作出精确的估计,只能是大概的测算。而在这一较长的开发期内,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消费者喜好的改变,社会经济形势的兴衰,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物价的涨跌,汇率及利率的变动都将是难以精确预测的。可是房地产项目一旦确定,资金一经投入,就很难根据情况的发展而加以改变和调整。开发期越长,各种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各种费用特别是后期费用和房屋售价或租金就更加难以确定,风险也就越大。
此外,开发商的素质、开发方式的确定也是导致房地产开发风险的重要因素。
4、处置房地产开发风险的具体措施
4.1事先有效避开风险源地
例如,放弃某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以防止市场风险。通常是,预测到在某边贸地区长期效益不能保证或某个地区将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而作出的决策。有效地避开风险源地可完全解除某种风险,但意味着同时也放弃了从事该活动所带来的利益,故此种避免风险的措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即使采用,也应在前期工作阶段尽早作出,这样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投资费用。
4.2采用多样化(或组合化)投资
就是把资金有选择地投放到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上。可投资建造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所需的不同类型住宅、写字楼、商店和娱乐场等,以减少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因为各种不同类型房地产的开发风险大小不一,收益高低相应不同。一般而言,开发项目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风险大,开发项目收益率相对较低的风险小。如果资金分别投入到不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整体开发风险就会降低,其实质就是用个别房地产开发的高收益去弥补个别低收益的房地产损失,最终获取一个较为平均的收益。房地产多样化投资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地确定投入不同类型的房地产的资金比例,使得即可降低开发风险又可获取较高的收益率。
4.3以财务方式控制风险
具体有以下三种基本方法:1)通过正当、合法的非保险手段(如合同条款的拟定)将风险转嫁给其他经济单位。如房地产开发商将施工中危险性较高的工作转包给其他的专业性施工单位,从而减少自己的风险责任。再如实行项目股份化,将经营风险分散到全体股东身上等。对某些超过开发商能力的风险,或保险无法提供的情况下,此种方法发挥着特有的作用。2)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以缴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保险作为一种及时、有效、合理的分摊损失和实施经济补偿的方式,一直是处置风险的主要手段,但保险的使用仍是有限的,因为并非所有风险都可以保险,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保险并不能提供充分的补偿。3)以自身财力,直接承担风险损失的补偿责任。如将预计有可能发生的损失直接摊入日常经营成本,又如建立风险损失补偿基金或建立自保公司。近年来,以组建专业自保公司作为主要形式的自留风险手段,已在国内外成为一种十分引人注目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手段,而这种主动自留风险手段的选择与实践,应遵循法律规定,如对法定保险、强制保险的风险标的能否自留,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还要受自身经济实力的制约。
4.4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作出科学的预测
要仔细分析房地产开发周期并预测其变动,以选择最佳开发时机;分析房地产开发所涉及的地理环境条件并预测其变化,以及早投资开发具有价值增长潜力的地块;要了解国家政策并预测国家未来对房地产政策有何变化,是限制还是鼓励,同时,要分析社会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类型和需求量并预测其变化,以确定开发项目和开发规模;要利用一切可能得到的信息资料,充分考虑到其他开发项目的竞争,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拟开发项目的费用与收益。
4.5在工程完工前,就与租户、客户签订租约或预售合同
这样,工程完工后房地产空置的风险,租金下降的风险,售价跌落的风险,都可通过预租预售的安排来避免。当然,预租、预售时,还应注意一个问题,这就是开发商的风险降低意味着与其交易的客户的风险提高。所以,开发期越长,其他行业的客户就越不愿意与开发商签定固定价格的合同。若要预租或预售,则租金、售价就会被压得较低。
4.6通过签约尽量固定那些对利润敏感的变量
例如,利息支出增长的风险可通过签定固定利率贷款合同来减小;建造费用增加的风险可通过与建筑企业签定固定预算合同来减小;工程不能按期完工的风险可通过承包合同中延期罚款的条款来降低。
4.7尽早完成开发项目,以降低在开发期内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并在开发过程中加强项目管理,控制成本,保证质量。
此外,还应根据开发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开发商自身的资产负债能力与获取资本的能力,合理确定开发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启明等编著房地产投资风险与决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一、国际贸易依存度分析
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把外贸依存度作为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开放度的重要指标。外贸依存度是一国(地区)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用于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主要发生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两个领域,其变动趋势是贸易投资一体化。因此,仅仅考虑对外贸易难以正确度量经济开放度。为此,本文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两个指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开放度进行度量,并以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作为参照系进行对比分析。
严格地说,国际贸易包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三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的加速,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但由于受统计资料的限制,本文着重分析商品贸易的依存度。根据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依存度为55.6%(参见表1)。
其中,上海最高,达99.4%,江苏次之,为44.5%,浙江为38.1%。长江三角洲贸易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6个百分点,充分反映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开放度处于领先地位。但令人惊异的是,该区外贸依存度却比沿海地区平均水平(63%)低7.4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广东省外贸依存度高达145.6%,且权重极大:2000年进出口额达1701亿美元,占沿海地区38.8%,比长江三角洲高419.2亿美元。广东一省拉动沿海地区外贸依存度16.7个百分点。除去广东省,长江三角洲外贸依存度比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9.3个百分点。
表12000年长江三角洲外贸依存度对比分析
单位:亿元,亿美元,%
全国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GDP(支出法)89112.557616.9190749662.2
外贸进出口额47434388.51281.81701
外贸依存度446355.6145.6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贸易》2001年第2期、《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进行整理。
注:沿海地区包括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海、桂等12省(市、区)。珠江三角洲指广东省。
二、国际投资开放度分析
国际投资开放度是指一国(地区)国际投资与GDP的比值,用于衡量国际投资的开放程度。国际投资按类型分包括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按资金流向分包括资金流入与资金流出。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本文根据《国际贸易》2001年第2期的实际利用外资额进行整理分析。由于对外投资数额很小(1999年长江三角洲为0.9亿美元,珠江三角洲为0.5亿美元),故忽略不计。
表2为长江三角洲国际投资开放度与国内相关地区的对比分析。2000年,长江三角洲国际投资开放度为4.9%,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比沿海地区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更比珠江三角洲低6.1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低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仍然是珠江三角洲的影响。除去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国际投资开放度只有4.2%,则低于长江三角洲0.7个百分点。
表22000年长江三角洲国际投资开放度对比分析
单位:亿美元,%
全国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实际利用外资493.5370.1112128.3
国际投资开放度4.65.34.911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贸易》2001年第2期、《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进行整理。
三、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的评价
分析经济开放度目的是要说明其发展水平和合理程度,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1994~1998年,我国包括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贸易开放度为40.1%,比美国高17.2个百分点,比日本高20.8个百分点。包括国际资金流入与流出的投资开放度为5.9%,比日本高1.5个百分点,仅比美国低1个百分点(参见表3)。于是,中国外贸依存度的高低问题,对经济影响的正负效应问题就被提了出来。有人担心依存度过高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我国已经加入WTO,如何判断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直接影响到对外开放战略的政策调整,需要对此有一个科学结论。
表31994~1998年我国经济开放度的国际比较单位:%
外贸开放度国际投资开放度
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贸易开放直接投资间接投资投资开放度经济开放度
中国34.45.740.15.40.55.946.0
美国18.34.622.92.1
4.86.929.8
日本15.34.019.30.63.84.423.7
巴西13.82.816.61.43.85.221.8
印度18.44.723.10.60.91.524.6
资料来源:黄繁华《中国经济开放度及其国际比较研究》,载《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1期。
国内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存在高估问题(注:参见隆国强:《如何看待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载《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11期。),理由包括:
(1)加工贸易比重大。1981~1999年,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与进口额中的比重由4.8%上升到56.9%和37.8%,由于加工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大进大出”的特点,与国内经济运行的关联度不密切,因此加工贸易比重增大,导致我国外贸依存度被高估。
(2)GDP构成差异。比较而言,第三产业可贸易程度较低,因此用传统方法计算,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的美国(达75%)与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就会被低估。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仅为33%,相对而言,外贸依存度就会被高估。
(3)汇率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一般认为人民币名义汇率比其购买力平价汇率(PPP)低三倍左右,直接导致外贸依存度被高估。
在充分考虑GDP构成和汇率因素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只相当于低收入国家水平,而远低于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参见表4)。
我们认为,长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还是低水平的,既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除以上原因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1.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看,国际贸易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速度快。世界平均出口依存度从1970年的14%提高到1997年的25%。由此推断:长江三角洲开放型经济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开放度将以快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增长。
表41997年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国际比较单位:%
国别商品贸易额商品贸易额
占购买力平价GDP的比重占商品GDP的比重
中国8.553.1
美国20.475.3
低收入国家8.452.0
中等收入国家18.680.0
高收入国家38.778.7
资料来源:隆国强《如何看待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载《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第11期。
2.从国内比较看,我国目前对外开放度的前沿阵地仍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珠江三角洲相比差距甚大,甚至低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90年代以来,尤其是浦东及长江沿岸港口城市的开发、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正从东南沿海向长江流域转移。地处沿海与沿江开放带结合部的长江三角洲以其区位、历史与人才的独特优势,正成为我国的经济、信息、金融与科技中心,在长江流域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着对外开放的窗口及增长产生巨大作用。显然,本区目前的经济开放程度与水平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提升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水平与质量,不仅是长江三角洲本身发展的需要,也事关全国发展战略的成败,其紧迫性与重要性毋需赘言。
3.从长江三角洲自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区域内部经济开放程度的地域差异极大。从省际对比看,2000年本区上海的外贸依存度最高,达99.4%,分别比江苏、浙江高1.2倍和1.6倍(参见表5)。即便如此,上海的外贸依存度也只及广东的68.3%。国际投资开放度江苏最高达6.3%,分别比上海、浙江高0.5个百分点和1.9倍,但只及广东的57%。由此可见,经济外向度的巨大区域差异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了有效益的增长,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为地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但与先进国家、先进地区相比,本区的开放性经济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一是商品贸易市场占有率仍较低,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不高,缺少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二是相对于商品贸易规模,本区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亟待加快发展。三是出口市场集中度仍然偏高,致使区域经济发展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贸易区域多元化格局有待进一步形成。四是利用外资规模仍然偏小,且投资引进方式单一,境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五是外商投资的行业分布比较集中,且主要是制造业,第三产业投资主要集中于房地产业,对第一、第三产业投资有待加强。六是外商投资的地区分布过于集中,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与区域发展差异扩大。七是作为长江三角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各类开发区布局过于分散、起点不高、结构雷同、与周边地区关联度不强,成为制约开放型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
表52000年苏浙沪粤四省市经济开放度对比单位:%
外贸依存度国际投资开放度
江苏44.56.3
浙江38.12.2
上海99.45.7
广东145.611
资料来源:同表1。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综合经济实力强,必须根据加入WTO的新形势与新特点,进一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加快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同国际惯例接轨,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在实现经济国际化的过程中不断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促进大发展,最终实现现代化。
(一)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省一市作为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结构互补的较为完整的城市经济区域,必须在多层次内部合作的基础上,实施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才能避免内耗,实现开放型经济的协同发展。为此,需要打破行政封锁,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探索上海与苏渐两省间基础设施衔接、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梯度开发模式与分工协作体系。要强化上海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创新中心与营销中心的功能,强化腹地企业与上海之间的互动与联系。以南京、苏州、无锡、徐州、杭州、宁波等二级中心城市为节点,以运输干线为依托,开展跨地区的产业整合与资产重组,培育一批能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
(二)实施大口岸、大经贸战略
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对长江三角洲内的口岸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形成合力,避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要建立在国际惯例指导下的由各类企业广泛参加,各项经贸业务相互融合,抵御风险能力强的开放型外经贸体系。在开放战略上,要从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市场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市场开放;要从各自为主的单方面对外开放转变为各经济区域间的双向开放;要从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的开放。在操作层面上,要从单纯注重出口转变为出口与进口相结合,从单纯注重实物贸易转变为实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尤其是技术贸易)相结合。大幅度提高区内口岸的通关速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化物流系统,实现外经贸的经营主体多元化、商品结构高度化、贸易方式多样化、市场布局合理化和管理方式现代化。
(三)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培育开放型创新体系
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强科贸、技贸、工贸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依托,技术引进与开发相结合,面向国际市场的创新体系。加快发展技术贸易,积极推进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争取在电子信息制造、电子商务、生物工程、新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重点出口产品开发和经营上取得突破,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生产基地。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高轻工、纺织、冶金、建材、食品等传统产品的力度,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把资源秉赋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形成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群。
(四)拓宽外商投资新领域,实现利用外资战略性转变
围绕长江三角洲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抓住我国入世后在服务贸易等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的机遇,实行公开、透明、平等的贸易与投资政策,保护公平竞争,落实国民待遇,进一步健全外商投资的法制环境。根据我国承诺的开放时间表,逐步扩大在商业、外贸、金融、保险、证券、电信、旅游、运输、咨询、法律、会计等服务领域的利用外资规模,把服务领域利用外资作为新的突破口,通过强化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和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同时进一步拓宽引资渠道,改进引资方式,继续探索购并、BOT、国际租赁、创业投资和证券投资等多种引资方式,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水平,实现利用外资领域与方式的战略性转变。
(五)加快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长江三角洲地区可结合资源秉赋状况、产业发展特点和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有选择地加大海外投资力度,重点支持和鼓励本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轻工、纺织、机械、电子、医药等长线产品项目向海外转移,以利用企业现有设备、成熟技术和原材料、零部件等实物投资为主,在境外设立有一定规模的带料加工装配企业以及一批分拨中心、维修服务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形成具有生产、贸易和融资功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
外商投资软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对外开放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近十几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外商投资环境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为吸收外资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但是,当前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仍旧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加强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是当前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1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发展现状分析
为全面了解掌握福建省投资环境的变动情况,对各设区市投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量化考核,对涉外管理部门的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福建省外资办从2001年起建立了外商投资环境监测评价工作制度,每年以问卷方式开展一次测评调查。测评工作以全省及九个设区市和有关涉外职能部门作为测评对象,通过考察外商对投资软硬环境及投资相关要素的评价,籍以衡量测评对象的投资环境现状和变化情况,并就各职能部门的施政行为进行满意度测评。本文借助测评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从不同角度研究评估福建省外商投资环境的发展现状。
1.1对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的总体分析
测评结果显示,外商投资企业对福建省投资软环境的满意度,2001~2007年期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1~2004年,得分区间在6.66~6.94。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以来,近三年得分均超过7分,表明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2007年全省投资环境总体满意度指数为7.12分,较前两年相比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存在一些全国性的客观因素影响,诸如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货币政策越来越紧、出口退税率连续下调、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力度较强、“两税合一”以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加之福建省业已存在的劳动力紧缺、用地紧张等老问题,对于多数以外向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来说,矛盾和困难比较突出。测评调查结果是在闽外商对现实困境的真实反映,同时也表明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竞争力还有待于提高。
从投资软环境期望满足程度看,在全省九个设区市被访的外资企业中,认为目前本地区投资软环境已超过预期期望的占12.8%,基本接近预期期望的占67.7%,未达到预期期望的占19.5%,全省投资软环境期望满足指数为5.78,处于“基本接近期望”的水平。这表明,目前福建省投资软环境总体水平基本达到外商的预期期望。
调查数据显示,外商对福建省投资环境持续改善抱有信心,对海西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在调查中,认为投资软环境会继续得到改善的占66.6%,有八成多的被访者对海西发展前景表示比较乐观,仅有1.5%的被访企业感到不太乐观。外商在闽继续投资的意愿较为强烈,有六成多的被访企业表示将会继续在本地区投资,有四成多的被访企业表示还会推荐亲友或同行来本地区投资兴业。
1.2对福建省外商投资政务环境的分析
政务环境是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的核心,其内容主要体现在政务工作的高效率、低成本、透明化、便民化。在投资环境测评中,对各设区市政务环境满意度的评价设置了6个项目,分别为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廉洁奉公、政策稳定性、政策透明度、执行公平性,其中后三项为近两年新增评价项目。根据我们的分类,同时为便于跨年度的比较分析,我们以前三项作为政务环境的评判依据,而把后三项作为政策环境的评判依据。
测评数据显示,2001~2007年福建省外商投资政务环境满意度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1年为5.74,2005年达到峰值7.11后,在高位整理,有所回调。具体分析近三年政务环境分项评价结果,外商对公务人员服务态度较为满意,对政务部门办事效率较不满意,办事效率满意度指数下降幅度比较大。对政府职能部门施政行为满意度进行分析,被访企业近几年普遍对外经贸部门、海关、对台部门、税务部门和侨务部门评价较高。在2007年全省9个设区市的政务环境评价中,总体满意度较高的依次为三明市、龙岩市和南平市。从总体上看,外商对内陆地区政务环境满意度的评价要高于沿海地区。
外商投资企业大多属于“两头在外”类型,因此比较关注通关环境的优劣,这是政务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测评结果显示,近几年福建口岸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环境建设工作,改善通关环境卓有成效。2003年以来外商满意度指数大幅提升,2004~2007年平均值高达7.43,比同期政务环境得分(6.86)高出8.3个百分点,也高于其他投资要素和条件的测评得分。2007年测评数据显示,6个设区市的通关环境满意度指数在各项可比测评数据中排名第一。
1.3对福建省外商投资政策环境的分析
外商投资政策环境是指各级政府制定的关于吸收外资的政策规定,诸如鼓励外商投资的财政税收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劳动人事政策等。这些政策规定是否适应外商投资变化的需求,其稳定性、透明度和执行公平性如何,则是我们考察的重点。
根据测评调查数据,2005~2007年福建省外商投资政策环境满意度指数分别为7.41、7.36、7.01,政策环境满意度指数在2005年达到阶段峰值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相较而言,外商对政策稳定性的评价较高,对政策透明度还有疑义。主要原因是,福建省政府于2005年集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吸收外资的政策规定,其后政策出台力度则有所减弱。各设区市的情况也与此类似,近两年很少推出新的扶持政策。
从2007年各设区市政策环境评价结果看,满意度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依次为:三明、龙岩、宁德、漳州、南平、莆田、厦门。山区地市更加注重通过营造较好的政策环境,以增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表明,条件较好的地方已经开始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过渡。具体考察政策执行公平性的满意度指数,尽管2007年全省平均水平略高于政策透明度,但有6个设区市满意度指数低于政策透明度,反映出大多数地方在政策执行方面还不尽人意。
1.4对福建省外商投资市场环境的分析
外商投资市场环境主要包括与外商投资行为相关的市场体系健全性、运行机制健康性、市场信用环境和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等。在投资环境测评调查中,2001~2003年指标设计为市场秩序,2004年采用市场开放性、竞争平等性、社会信用度三项指标平均,2005~2007年直接采用“市场环境”来衡量上述要素和条件。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投资环境测评调查指标体系中,“市场环境”与“融资环境”并列作为调查内容。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市场环境”并不包括资本及其他要素市场,而把这部分内容归并到“投资要素配套环境”。
由于我国市场环境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外商对市场环境的满意度指数呈现波动性较强的特征,2001年得分为6.06,2002年得分最低(为5.91),2006年为得分最高年份(得分7.1)。2007年,外商对市场环境的满意度指数为6.74,低于政务环境得分6.92、政策环境得分7.01,说明福建省在市场环境建设方面有所滞后。
分析比较各设区市的市场环境,2007年外商满意度指数除三明、宁德外的其它七个设区市比2006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得分居前的厦门、泉州、龙岩的降幅较大。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相一致,各地市场环境进一步趋紧,这一现象应引起重视。
1.5对福建省外商投资要素配套环境的分析
如上所述,我们把与外商投资行为相关的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条件统称为投资要素配套环境。为便于直观分析,投资要素配套环境主要考察土地供应、劳动力供应、资金供应(融资环境)、能源及原材料供应、产业及技术配套的变动情况。
根据测评调查数据,我们整理形成2005~2007年福建省外商投资要素配套环境满意度指数及其构成表(见表1)。由此可见,近三年投资要素配套环境满意度指数逐年下降,而且每一构成要素均呈回落态势。同时,外商最不满意的依次为劳动力供应、资金供应和土地供应,三个年度无一例外。特别是劳动力供应满意度指数仅6.17,是所有投资软环境测评指标的最低值,而且在6个设区市测评结果中排名倒数第一。
2007年测评调查还表明,目前影响福建省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的几大难题分别是:人才招聘与稳定、生产经营成本过高、资金筹措困难等。其中人才招聘与稳定问题尤为突出,9个设区市的外商都把它作为最主要的问题。这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投资要素配套环境测评结论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近几年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改善不力,既有自身在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建设方面有所松懈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受制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变动的影响,投资要素配套环境有所恶化带来的结果。因此,能否有效解决外商反映突出的用工难、融资难、用地难问题,必须引起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改善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的对策建议
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事关福建对外开放竞争力的提升,事关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成效。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工作,进一步更新观念,突出重点,协调推进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大力解决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用工难、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
2.1营造更加高效、便捷、规范的政务环境
2.1.1完善外商投资审批管理制度
以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现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进行重新核准定位和规范,从职能设置上界定各职能部门施行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权限、管理事项和相应的操作办法。对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和社会中介组织的自律管理解决的问题,可不设立行政审批,并要加快向中介组织转移有关涉外管理职能;对确需设立的行政审批、审核事项,也要明确条件,精简层次,缩短时限,强化服务,增加透明度。
2.1.2健全外商投资促进服务体系
以增强服务功能为目标,推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在项目选择、项目审批、企业设立、项目实施、企业经营、政策咨询等方面为外商当好参谋,主动帮助外商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积极为外商提供便利的生产、生活、文化环境,建立健全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外商投资企业职工入户、就医、子女入学等提供方便。改进外商投资企业人员出入境的管理办法,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
2.1.3加强行政执法环境建设
以规范执法行为为目标,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岗位责任制来明确工作职责、承诺制来明确管理和服务要求、公示制来推行政务公开、公开评议来强化民主监督、效能告诫来严肃工作纪律,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当前特别要进一步规范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收费、检查、评比等活动,由各级政府纠风部门负责加强监督和管理。清理现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推行“收费许可证”、“项目上网公示”、“一个窗口”收费等制度。各类检查必须实行检查报备、登记制和检查许可证制,严禁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同一部门多级重复检查或同项目重复检查,无正当理由及法定手续不得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突击检查。禁止对外商投资企业搞各种达标或评比等活动。
2.2营造更加统一、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
2.2.1清理调整涉外政策法规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清理现行的地方性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保持政策的统一性,努力消除政出多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要从省里有关部门入手开展清理政策法规工作,做到政策规章条文明晰,表述准确,避免部门间交叉和矛盾,各地政府也要依据省里清理政策规章的要求,调整各地相关的政策规章,废止不统一、不规范的政策文件。新制定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必须和国家法律法规保持一致,特别要注重从制订实施优惠的激励性政策转向制订实施基于规则的规范性政策。
2.2.2落实兑现涉外扶持政策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兑现国家和省里出台的涉外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并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效应。对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除省政府已用正式文件作修订的条款之外,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得以任何借口拒不执行。对于有些与外资企业订立的合同条款,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而难以执行,或由于合同条款不严密、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而产生矛盾的,必须主动与外商协商,采取过渡性措施或以其他方式予以补偿。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保证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在基层得到落实。
2.2.3完善政策信息咨询服务
成立专门的省级涉外政策咨询机构,统一国家和省里的涉外经济政策法规,并适时向社会提供涉外经济政策的咨询服务,促进政策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各级政府与省直涉外部门要协同配合,建立相应的机制,交流信息,提供数据,为外商投资提供全面的政策法规和信息服务。各级政府部门所制定的影响涉外经济政策的法规和措施,要在指定刊物上予以公布,杜绝靠印发内部文件、红头文件来管理涉外经济活动的做法。
2.3营造更加公平、有序、诚信的市场环境
2.3.1建立健全公平竞争机制
加强市场自身建设,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强化市场监管,为外商和外商投资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着力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经济封锁,打破部门和行业对市场的垄断,纠正以任何行政手段歧视或阻碍外商投资的行为,建立统一、公开的市场准入制度。查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尤其是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企业以价格或收费形式限制、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
2.3.2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继续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虚假广告、商业欺诈、传销和变相传销、偷逃骗税、走私贩私、金融证券犯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外商对市场环境存在问题反映强烈的地方,要组织开展涉及外商投资企业专项治理活动,维护外商投资企业的正当权益。规范中介机构行为,实行中介机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经济鉴证服务市场的整顿,严肃查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资信证明、虚假评估、虚假鉴证等不法行为。
2.3.3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改善信用环境、规范信用秩序的治本之策。抓紧研究出台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理顺监管体制,积极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依法规范信用服务行为,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促进信用信息共享,整合信用服务资源,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发挥商会、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信用建设和行业守信自律,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商业化运作。完善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制度,依托“金税”、“金关”、“金质”等管理系统,完善纳税人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偷逃骗税记录,推动企业产品质量记录电子化,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
2.4营造更加符合外商投资需求的配套环境
2.4.1强化人力资源保障
研究制定《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办法和有关配套法规,创建新型的人才流动和吸纳机制,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用工的指导。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的劳动者和企业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贯彻这部法律。在大力发展教育、科技的同时,积极构建若干人才制高点,着力培育若干吸纳人才的重点载体和人才创业基地。要把引资工作与引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为主体,大力引进留学生、海外学者来闽创业。加强与四川、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和宁夏、重庆、新疆等对口帮扶地区的合作,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交流机制,定期相互通报劳务合作计划,广泛引进经过当地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
2.4.2积极改善融资环境
推进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扩大企业债券、股票融资、风险投资的规模,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一个可靠和宽松的融资环境。金融业要牢固树立服务外商投资的经营观念,适时调整信贷策略,扩大外商投资企业的信贷规模。有关金融部门要围绕外商投资企业进行金融信贷创新,对具备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开展综合授信和循环信用业务,为其提供贷款、承兑、贴现、信用证等多种信用品种服务,推选各种金融中介业务,探索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机结合的金融工具创新,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风险投资等多种渠道,为外商投资企业融资创造条件。改进信用管理,建立以企业、企业法人、中介机构为主体,以信用登记、信用评估、信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制度。各级政府要推动建立外商投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担保资金可由地方政府出资,各类基金和私营企业介入,或采取向社会公共募集资金等多种形式。
2.4.3有效破解用地难题
福建省人均耕地仅0.6亩,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用地短缺问题尤其突出。目前,项目用地存量少和土地使用费大幅提高,直接影响到福建省外资项目的落地。各级国土部门要落实政策,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外资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用地指标予以重点保证,同时设立省重大利用外资项目专项用地指标。规范地产交易行为,完善工作流程,实行全程制,提高服务水平。鼓励外商以收购、兼并、租赁、产权置换、特许权经营等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造,鼓励外商采用BOT或TOTT基金方式投资基础设施以及投资证券业等,缓解用地的压力。引导外资项目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中,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努力提高土地容积率,提高外资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杨柳勇,等.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用外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91-199.
[2]杨先明.发展阶段与国际直接投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77-285.
[3]张蔚,徐晨,陈宇玲.国际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87-219.
结合SQ矿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压煤村庄保护柱压煤量超过300万t,其中可采储量为266万t,以焦煤为主,其近期煤价约为900元/t,平均成本为400元/t。SQ矿的设计生产能力为300万t/a,预计到2016年其实际生产能力将达到258万t/a,平均月采煤量达到21.5万t/月。因此,为了充分释放SQ矿村庄压煤资源,宜采用搬迁开采方案[4]。企业采用搬迁开采方案时会产生较大额度的额外成本,主要是对村民的搬迁赔偿,包括对村民现有资产的作价赔偿、搬迁安置补偿和新基地补偿。经实地考察估算得出,SQ矿采用搬迁开采方案的搬迁成本大约为9277.62万元,分别为现有资产作价赔偿5685.66万元、搬迁安置补偿1997.84万元、新基地补偿384万元以及预估的按期搬迁奖励1210.12万元。综上,在开采期内,搬迁开采成本具体见表2。现假设SQ矿在2015年1月开始实施搬迁方案,预计2015年年底搬迁完毕,2016年1月实现正常接续生产,预计2017年1月开采结束。现产煤率为21.5万t/月,假定即产即销,且销售价格在短期内不会有波动,维持在900元/t,因此企业实施搬迁开采可实现月收10750万元,至开采结束可实现总收入129000万元。从式(1)可以计算出,企业采用村庄搬迁开采方案释放煤炭储量266万t,综合预计成本,搬迁开采方案的实施会给企业带来近12.4亿元的利润。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
2村庄搬迁开采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选取2015年1月为研究起点。即2015年1月开始实施村庄搬迁,搬迁耗时1年,2015年12月底搬迁工作结束;村民搬迁费为初始一次支付。2016年1月起,开始对SQ村下压煤的开采工作。该矿可保证接续生产,产煤量均为21.5万t/月。采出的煤炭即采即销,销售价格为900元/t,成本400元/t(成本中已包含应缴资源税和其他税费)。当地税收政策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结合该矿实际压煤量和每月采煤量,SQ矿村下压煤搬迁开采的生产周期将延伸到2017年1月,此时可开采的煤量仅余8万t,不能满负荷生产,现金流随之减少,图2为村庄搬迁方案的现金流量情况。如表3所示,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均大于零,说明搬迁开采方案可行,而且通过数据对比可知,搬迁开采比传统开采模式能释放更多的煤量,能获得4.7万元的超额税后收益。在地表村庄迁移以后,企业在进行开采过程中技术手段更为有效实施,搬迁开采项目每月的净收益回收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即静态回收期)为12.86月,在考虑时间价值时(动态回收期)为13.42月,对比带来的收益,投资效果明显。综上所述,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来看,村庄搬迁的开采方案可以取得高额的经济收益,是最合适的开采方案。
3结论
(一)有利的方面
面授作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有着函授或网络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笔者曾经问过一些学员,他们愿意网上学习还是亲自到教室接受教师的当面辅导,绝大多数学员的答案是后者,理由是:到教室来听课有学习氛围,听着老师的讲解,自己可以同步思考问题,且随时可以提问,还可以听到别人的意见,有利于互相学习;而如果坐在家里,看着网上的课件或视频,或听着录音材料时,自己容易走神,常常不知道相关的内容在书上的哪个地方;更糟糕的是,如果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只列了条条框框,或者大量参考教材外的资料,没有按照教材的体系来组织教学内容时,学员更是摸不着头脑,导致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1.师生互动迅速直接,有利于疑难点的理解。
国际经济法教学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术语,尤其来自英文翻译或英文字母缩写术语,更难理解记忆。如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MFN(最惠国待遇原则)、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MS(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等等,这些术语没有教师的面授讲解是很难识记的,甚至会打击学员自学的信心。在面授辅导过程中,教师会对这些难记的术语、难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与疏通,并且可以即时接收学员的听课反馈,帮助学员消除学习障碍,实现迅速直接的互动教学。
2.眼到、耳到、心到、手到,实现高效学习。
在面授辅导过程中,教师会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边讲解,边演示,学生则充分调动其感觉器官———眼看、耳听、心想、手记(笔记)来接受学习信息,实现高效学习。
3.提纲挈领,梳理重点。
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内容多而杂,通过教师面授提纲挈领的讲解,给学生编织出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学生得以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知晓重点,不至于迷失在浩如烟海的国际经济法法律规范当中。
(二)弊端
面授辅导固然有很多的好处,然而这种教学组织方式需要召集所有的学生到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来学习,这种不灵活性必然导致面授辅导存在如下劣势:
1.工学矛盾致使面授辅导到课率低。
由于开放教育学员一般都有工作,他们白天上班,晚上有时还要加班,也有一些要处理的事情,因此开放教育的课堂面授都可能一个老师面对十几个、几个甚至一个学员来讲课,基本上很难出现典型的全日制教育学生全勤的课堂教学情景。工学矛盾使得面授教师不能严格要求学生的到课率,不好开展有气氛的课堂讨论,也不能过多依赖面授的教学效果。
2.面授时间有限,教学方法单一。
王传丽教授主编的《国际经济法》教材内容有十章,多达448页,而面授辅导的次数是8次,每次3课时,如果全面讲解,即使教师可以做到滔滔不绝,学生也会听得云里雾里。因此,面授时教师大多结合主教材,对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讲解、提示和答疑,将更多的阅读教材的任务留给学生课后去完成。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很难摆脱传统教学固有的劣势:“教师为主宰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填灌式”的学习状态。
3.难以满足学员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开放教育的学员已有的知识背景各不相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差异。不少修读法学本科的学员并没有法学专科的知识基础,也没有很高的英语水平,因此不但难以理解国际经济法教学中所涉及的一些法学术语,更难以识记一些需要以英文理解为依托的基本概念。学员的这些学习困难在面授辅导时不能完全得到解决,因为,不同的学员有不同的问题,而受面授时间的限制,教师只能选择其中最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问题来解决,其他具有个性化的问题只能留待课后,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
二、国际经济法课程网络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有利的方面
1.突破时空限制,保证学习时间。
网络学习突破时空藩篱,可解决学员的家学矛盾、工学矛盾。学员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观看VOD点播、利用课件学习,更可以在网络上与其他学员进行讨论,有问题还可以与教师利用BBS等方式进行交流。这种随时随地的学习,显然为上班族的学习时间提供了更多的保证。
2.较好地满足学员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网络教学时间灵活,除网上实时讨论需要学员在特定的时间集中发言,其他的网络教学手段对学员的参与时间没有特别的要求,满足了学员在学习时间上的个性需求;网络教学资源多样,既有本校老师的面授课件、教案、VOD点播,实时和非实时课程论坛,专业的案例分析库,又有其他电大(省电大、中央电大)老师的教学资源,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知识基础选择本校或外校的学习资源———法学专科背景的学员可能只需要浏览课件的重点、难点解析就能掌握该次课的学习任务,非法学专科背景的学员可能光看课件、教案还不能弄懂该次课的学习内容,必须再借助课程论坛的提问和讨论才能基本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3.参加案例讨论更充分。
由于学员到课率低,且囿于面授时间有限,面授时教师总是无法组织有气氛的、充分的课堂案例讨论。这一缺陷正好可以通过网络教学来弥补。国际经济法的案例由于远离一般学员的现实生活环境,因而不易为他们所感受。没有进行讨论前的专业知识准备,学员几乎很难凭已有的知识背景或生活经验来进行案例分析。而如果将案例挂上课程论坛———实时或非实时均可,则学员可以事先通过查找教材或搜索网络做好这些专业知识的准备,从而得以有理有据地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
(二)弊端
1.对学员的主动性学习要求高。
网络教学要求学员必须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意愿强烈,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在面对充满各种诱惑的网络信息时,只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资源,然后专心地进行理解、识记、分析等学习活动。事实上,很多开放教育的学员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不少学员专业基础知识很薄弱,学习主动性也不强,他们可能很少自觉地在网上进行枯燥的学习活动。对这样的学员而言,网络教学效果不佳。
2.缺乏师生、生生情感互动,影响教学效果。
法学课程大多枯燥,国际经济法尤其如此,在一个缺乏师生、生生情感互动的网络环境中,不仅学员难以集中精力、提起兴趣来学习,教师也由于对着录音录像的机器讲课,而无法焕发激情,更无法基于学员的即时反馈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
3.只能调动学员的一种或两种感觉器官,不利于新知识的理解记忆。
与面授教学充分调动学员的感觉器官接收学习信息相比,网络教学手段只能调动学员的一种或两种感觉器官,如阅读课件或教案时,只有眼到;收听音频时,只有耳到;点播视频时,只有眼到、耳到;即使是双向视频,也会由于跟老师之间存在很大的物理距离而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用心去理解记忆新知识。综上所述,在国际经济法的课程教学中,无论是面授辅导还是网络教学,都各有利弊。这两种教学手段如何结合,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国际经济法课程面授辅导与网络教学的结合途径
(一)“网上”“网下”结合,互补提高教学效果
在第一次面授辅导时,面授教师应向学员介绍可以采用的网络学习途径,明确本门课程网络学习的任务,给学员出示一份自主学习建议表。根据这份自主学习建议表,学员得以知道下一次面授时将涉及教材的哪些章节。在预习教材的过程中,学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搜集学习资源,如相关法律条文、司法解释、案例、法学术语释义等,为高效地参加面授辅导做准备。以《国际经济法》教材第二章为例,教学重点为《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适用范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和国际贸易术语。学员在预习过程中,可以从网上搜索的学习资源有:有关合同是否成立的案例、涉及贸易术语的风险责任划分的案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条文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范本等。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面授辅导就不再囿于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员忙忙碌碌地划记这一刻板枯燥且缺乏创新的传统模式;相反,面授辅导的课堂将呈现一派师生互动良好、生生互动活跃、知识传播通畅的理想场面。如前文所提到的,网络教学因为缺乏师生、生生情感互动而影响学习效果,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在面授时补上情感互动这一环节。如老师组织开展一次网上实时案例讨论,讨论时是分组进行的———各组学员都点击进入自己所在的组发言。讨论结束后,老师给各组组长布置一个任务:对自己组内学员的观点形成一个小组总结,下次面授时在课上陈述,陈述时其他的组员还可以做出补充,老师则可以对案例中的一些争议问题做出点评,并回答学员的提问。这种“网上“”网下”结合的方法不仅提高了面授辅导的效率,而且巩固了网络教学的效果。
(二)教师加强对网络教学的主导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