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1:34:50
序论:在您撰写国际金融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时期内,中国自发地与国际体系接轨,并积极参与各种国际金融机制、组织或机构,目的在于主动融入国际金融格局的进程,其参与不仅使世界各国认识到中国追求和谐、提倡共荣的文化内质,同时也为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与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持。中国通过主动和适时地参与相关国际金融机制和组织机构中,就金融运行的原则、程序、话语权分配、策略实施等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进行协调与磋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将这些机制中不平等与不完善的弊端进行了改善,并针对预防及应对这些弊端引发的金融危机提出了自己的间接以及对策措施。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中,是一个合格的合作者,也就是说,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危机治理是以磋商达成共识、协调促进共享、合作促进治理、治理实现均衡为目标,以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合作者”身份来制定决策、采取措施、实施行为的。基于此,中国积极参与到国际金融治理中,理应受到世界各国的接受与欢迎,同时中国也应该保持追求和谐与主张共荣的文化内涵,积极投身于国际金融治理中,并将自身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
2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重要手段
2.1促进跨国信息共享体系与联合监管机制的构建现阶段,全球经济、金融发展依然处于秩序紊乱状态,究其原因是全球治理与金融监管的不完善与不健全,而这种不完善与不健全也是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诱发因子与助长因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世界经济的稳健增长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对国际金融秩序进行一定的改革,有利于在新的环境与基础上构建可行、合理、科学的国际金融监管机制,进而提高过金融秩序的规范性。在此过程中,中国需要提升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首先,中国需要将自身的信息公开披露体系进行完善,将信息获取与运用的不对称问题进行彻底的解决与消除。并保证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关机构与组织必须定期公布国际金融市场的监测信息,同时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危机、风险预警机制与监控调节机制,对本国的经济、金融及货币的调整,需要严格依据市场的动态变化进行,并在此过程中对世界各国进行合理与适时的引导。其次,中国需要对国际流动资本的管理与流动进行加强与巩固。现阶段,国际金融自由化的趋势逐渐凸显出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允许国际投机资本没有规则地流动,中国需要发挥自身力量加强对国际市场资本自由流动的监管与控制,避免其引发金融风险与金融动荡,并以规范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国际短期投机资本的不良发展进行防范与合理的打击。除此之外,中国要推进跨国性金融机构的统一系统监管模式的形成。只有形成全球范围内针对国际游资大规模流动的统一监管、协调组织机制,并制定出针对风险投资、对冲基金等金融创新产品与工具的管控与治理架构,才能避免大型国际游资引发的金融危机,因此中国还需要通过磋商,对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跨国监控协作进行强化,进而对金融危机进行有效的规避与科学的治理。
2.2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制度转型与决策改变现阶段,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话语权与规则制定权主要受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掌控,并且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国家的代表性与发言权的不到充分的尊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权益保障根本无从谈起。基于此,中国需要发挥自身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度的转型与决策改变,并积极提供支持力量维护全球金融秩序的稳定,从而对世界各国起到示范作用。对于国际货币金融组织的更新及转型,中国需要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对其进行科学而有效地促进与推动。首先,中国需要促进国际货币金融组织的普遍性与透明性,尤其需要推动加快在国际范围内影响力较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机制的改造,进而将其中不公平、不透明的行为进行改善。其次,中国需要推动提款权制度的更新与改革,提出将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进行扩大,并将其作为国际支付与储备的主要补充手段的实施对策,如此可以对国际储备货币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带来的金融风险与金融动荡进行有效的规避,进而可以从整体上对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提供维持作用。再次,中国必须推动IMF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发挥稳定作用的功能发挥,引导成员国将货币金融政策的透明度与普遍性提高,并以实现金融稳健度提高为目的,积极推动双边与多边监督,而对金融资本来源与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可以与全球货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除此之外,中国需要提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运行改革的建议,对IMF的股份比例及组织人事安排的调整提出合理化意见,进而可以提高其适应性与科学性,并要求提高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国家的发言权与代表性,以此抵制一些少数发达国家对于投票与决策的垄断局面。
2.3调整人民币汇率机制安排要想将国际套利资本引起的汇率风险从根本上降低,就必须采取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汇率政策。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浮动汇率制和钉住汇率制的实施成为世界各国争先实施的应对措施,其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国家以美元、欧元或自选货币篮子为钉住目标。然而,随着国际金融自由化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与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汇率政策与制度成为世界各国逐渐关注与重视的重要问题。对于在国际金融治理中发挥“合作者”角色的中国来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需要对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提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因此需要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的选择与制定作出有效的更新与改革。就目前来看,人民币汇率制度中最大的弊端在于其弹性较低,长此以往,其波动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僵化,如此不仅会导致中国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损害,对于中国未来金融的安全及稳定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隐患。对此,中国需要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措施,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安排进行合理而科学的调整。首先,中国需要将单纯依靠外汇市场供求变化的被动确定人民币基准汇率的方法进行彻底地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依照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与调控目标进行确定,并在这个基础之上,依据内外部市场的需求变化对整体性汇率政策进行制定。而将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进行适当的放松可以提高市场交易主体的自由性,从而使其可以依据相关信号及时作出应对措施的制定与实施,进而使其能够较为真实地对市场供需关系的消长变化进行准确的描述。其次,中国需要将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最高特汇规模的限制进行适当的放宽,目的在于提高其头寸限额的弹性,如此可以提高其运作活动与行为的主动性与灵活性。除此之外,对于中央银行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控与管理需要进行加强与巩固,提高其管控的力度与效果,进而使其可以充分运用汇率政策、外汇管理政策及利率政策的功能。
2.4提高人民币的区域化及国际化中国首先需要在国内范围内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并将人民币的发债规模与种类进行实质性的扩大,从而形成集聚效应,并将这种效应的最大化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区域之内,为了对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扩散进行防范与抵制,中国需要推行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互换,如顺利推动清迈协议的实施与监理亚洲共同货币基金的设想等,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对于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提高的战略步骤,中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中国需要将其金融环境进行实质性的改变与优化,目的在于为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就目前来看,中国自身的国内金融环境依然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目前中国自身的银行体系建设存在不完备的地方,重要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水平依然有待提高,并且不良货款比率以及资本充足率等状况依然不能与国际的通行标准相适应,同时与之相对应的金融监管与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弊端,并且这些问题与弊端的分析、判断与监控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与管理。其次,中国需要推动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并对这种措施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以保证其得到循序渐进的实施效果。就目前来看,中国自身金融体系依然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其对外部风险及危机的应对能力较低,这就致使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因此,中国需要对境外的直接投资领域提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并在这个领域对中国境内的大中小型企业、机构等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进行进一步的放宽,允许其将自身的海外业务进行扩宽,从而将各方面的竞争力进行提升。另一方面,中国需要高度重视证券、期货等投资类领域,在这一领域需要对境外的投资者对我国股权类投资的限制进行合理的放宽,并且需要对国内企业及其他组织结构对境外证券市场的针对性投资进行适当的鼓励,同时还需要将信誉良好的境外机构取得合格资质的限制进行放松,进而实现中国内证券市场的开放进程的平稳加快。
3结论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自2015年以来,金融科技(FinTech)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但尚未形成统一权威的定义。2016年3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作为全球金融治理的牵头组织在其的《金融科技的描述与分析框架报告》中,首次对金融科技作出初步定义,并得到普遍认可和引用。该报告认为,金融科技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推动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业务模式、技术应用以及新流程和新产品等。近年来,全球金融科技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状态。从国际看,据壹零数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球发生金融科技投融资事件1097笔,融资总额约为4360.9亿元,其中,我国金融科技融资事件615笔,占全球一半以上;融资总额约为3256.3亿元,占全球的74.7%。随后是美国和印度,中国、美国、印度三国的融资金额占全球总数的89.7%。从国内看,一方面,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不断加注科技砝码,打造全渠道、智能化新模式;另一方面,互联网系的金融科技公司快速崛起,同时,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开始试水深度合作,如光大银行与360金融签署协议,将合作共建“数据共创实验室”。此外,有关数据也印证了我国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据毕马威等机构的“2018全球金融科技100强”显示,中国有11家企业入榜,比2017年增加2家,总数仅次于美国的18家;前10位中有4家中国企业,其中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列前两位。新事物的发展总有两面性,金融科技也是如此。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新模式推广和新技术应用,可以简化交易流程,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空白,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和普惠性,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市场主体和实体经济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另一方面,在当前打赢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大背景下,更要关注金融科技发展中的风险以及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首先,金融科技发展模糊了金融与科技的虚实边界,尤其是一些跨界经营的金融集团逐渐形成,这些机构不仅跨行业,甚至跨体系,呈现客户多、黏性强、规模大等“综合化”特征,对其如何进行综合性、穿透式监管,防止出现“多而不能到”等问题,成为摆在监管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其次,金融科技没有改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等风险特征,而且通过科技工具和网络链接,还会将局部风险放大,滋生技术风险、道德风险以及信息安全风险,而且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这些风险极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叠加扩散和蔓延释放的效应,导致金融风险管控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实践霍月红以的难度陡增。最后,金融科技的应用使投融资交易平台两端聚集了庞大的单体分散人群,而单体客户普遍存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的特征,一旦交易平台资金链断裂,极易引发羊群效应,导致风险蔓延。
二、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实践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国围绕加强金融科技监管、引导金融科技健康发展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英国等国家的实践比较有代表性。英国。国际金融危机后,英国果断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将金融服务监管局(FSA)拆分为审慎监管局(PRA)和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明确由FCA负责金融科技企业监管,并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举措。2014年,FCA推出“项目革新”计划,通过孵化器提供政策咨询,帮助企业熟悉监管政策,协助政府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税收等优惠政策,为企业创新提供便利。作为“项目革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FCA推出监管沙盒计划,适当放松参与实验的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监管约束,对未持牌机构给予“限制性许可授权”,允许其可在取得牌照前先行测试新产品,并声明不对测试活动采取执法行动。同时,FCA要求测试企业做好消费者保护预案,确保创新失败的风险可控。2019年3月,FCA任命了该机构的首位创新总监,体现了金融科技创新活动的审慎和重视。为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发展,2016年,英国政府还了“金融科技加速器”计划,借此加强与金融科技企业的交流合作,提高对政府和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创新趋势的理解和把握。美国。2011年,美国根据《多德—弗兰克法案》,成立了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并明确网络平台等放贷机构统一受CFPB的监管。为了让消费者享有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2012年,CFPB启动了“催化剂”项目,通过发起“办公时间”计划、出台试验披露豁免政策与无异议函政策、发起“研究启航”计划等举措,掌握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动态,研判金融消费者面临的风险。2016年,美国货币监理署(OCC)了“负责任的创新”计划,称考虑成立金融创新办公室,以对金融科技企业的产品进行审核,评估新产品在网络安全、经营风险等方面是否符合监管标准。2017年,美国政府了《金融科技框架》,阐明了对金融科技创新活动的前瞻性态度,提出将消费者放在首位、克服技术偏见、提高透明度、维护金融稳定等10项原则,并强调金融科技参与者应把这些原则作为参与金融科技活动的指引。2019年3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宣布,将就《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涉及金融隐私的《保障条例》和《隐私条例》修订展开意见征询,希望借此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澳大利亚。为有效平衡金融科技创新风险,2015年,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发起“创新中心”计划,主要包括成立数字金融咨询委员会、增强金融科技监管国际合作、加强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等措施。2016年,ASIC提出监管沙盒框架,帮助企业理解评估机制,允许没有牌照的金融科技企业进行长达1年的业务测试,并根据测试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监管规则。为进一步促进高效监管,ASIC提出为企业提供非正式援助、开展技术试验、加强金融科技项目国际推介等重点举措,推动金融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新加坡。2015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实施金融科技生态建设工程,专门成立了金融科技署来管理金融科技有关事务,为金融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实现金融科技企业创新和风险防范的平衡,2016年,MAS出台《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指引》,在准入方面,将应用申请严格限制为技术创新,在退出方面,设立了测试时间延迟机制,强调如果企业需要延迟测试时间,可在到期前1个月提出申请。进一步提升金融科技监管能力,2016年,MAS推出“乌敏岛”项目,与金融机构开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合作。此外,MAS非常注重国际合作,与多国政府和当局签署金融科技合作协议,支持金融科技企业海外发展。梳理国际金融监管实践,能够发现一些趋势性特征。一是适度监管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同,成立专门机构负责金融科技企业的监管,既通过政策激励,促进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又积极完善金融科技风险防控体系,努力在金融创新和金融安全之间寻求平衡。二是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共同原则,普遍把金融消费者保护放在金融科技监管的重要位置,通过强化信息披露等方式,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三是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英国推出的监管沙盒机制在很多国家得到应用,各国还通过业务指导、政策扶持等方式,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的沟通交流,进而提升监管针对性。四是金融科技监管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广泛通过合作,共享监管信息,共同研判金融科技趋势,促进本国金融科技创业公司健康发展。
2007年下半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很快危机演化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普遍实质。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仍然如此,只是具有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危机的新的形式。由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过剩不再局限在某一个国家内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危机更为明显地具有了全球性的特征。这也是此次危机在一个国家发生之后迅速升级为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原因所在。
1.危机发生前,全球供给与需求处于暂时的平衡状态。
19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需求不足,美国经济当局于是尝试着依靠从公共和私人两方面鼓励提高借贷的方式来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公共借贷的结果是国家财政赤字的增长,私人借贷的结果是家庭的透支。一方面,美国公共和个人的透支消费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美国的消费品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东亚生产美国消费”的模式。这种经济关系通过两条渠道来完成循环:一是贸易渠道,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生产并出口到美国;二是金融渠道,东亚经济体通过贸易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积累的美元,又通过购买美国债券的方式回流到美国的金融市场,这些资金压低了美国的长期利率,同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和华尔街的金融创新一起,吹起了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泡沫,由此带来的财富效应又进一步放大了美国的实际消费能力。这种政策的结果就是,刺激了美国的消费增长。同时,也使得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当然,也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危机之前,世界经济就是在这种暂时平衡中实现了快速发展。在2003—2007年间,世界经济以年均近5%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明显扩大,拉动我国外贸出口高速增长,众多行业纷纷增加投资扩大产能,在推动我国经济以10%以上速度快速增长②。在美国不断增长的消费能力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张,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生产体系不断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消费需求,使二者达到暂时的平衡。支撑这种平衡的关键因素就是美元的霸权地位和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因为如果没有美元的特殊地位,巨额的外债将拖垮美国经济。由于美元的霸权地位,使美国能够足以承受巨额的贸易逆差和外债。而巨额外债的实质就是美国人的消费远远大于了他们的物质创造。数据显示美国消费占世界总消费的接近30%,美国的这种消费能力实质上是不真实的,它的存在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美国内部的过度信用;一是外部的美元霸权。在二者的支撑下美国消费能力被极大地放大了。但是,这种世界经济增长模式是建立在国家和个人的过度借贷的基础之上。美国人依赖其自身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导致消费的畸形膨胀,即公共和私人的透支消费。以经济长期透支为基础的过度消费,使得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体,汇丰银行的一份报告估计美国消费市场占全球的比重约为37%,高于其GDP占全球比重近10个百分点。全球经济长期以来不得不过度依赖美国市场。因此,一旦美国经济开始下滑,进口首先大幅收缩,对全球经济造成直接冲击。这体现出美国的消费远远超过其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美国经济对世界长期透支放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根据统计,80%的美国家庭拥有信用卡,每个家庭2008年底的信用卡平均债务为1.0679万美元③。在2001年—2007年的经济周期中,美国的GDP增长率处于战后最低水平。经济的增长完全依靠个人消费和住房投资,这些皆源于宽松的信贷和飞涨的房价。尽管房地产泡沫和布什政府的庞大联邦赤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刺激,但是经济表现依然糟糕。在2001—2005年间,房地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几乎达到三分之一,对就业率的增长贡献接近一半。因此,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消费和住房投资就会下降,经济就会跌落④。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1976年以来,按照国民经济核算的美国经济透支率(私人和政府总支出与GDP的差值占GDP的比重)一直为正,也就是说美国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透支状态。80年代上升到1.8%,90年代回落到1.3%;但是2000年后急剧上升,2000年—2008年平均透支率超过4.7%。次贷危机爆发前的2006年,经济透支率超过5.7%。透支率的不断增加正是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总之,与世界经济生产能力相平衡的是被严重放大的美国消费能力。在这种暂时的平衡背后,全球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生产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实际的需求。
2.平衡破坏——危机发生
这种虚假需求是靠房价的不断上升来支撑的,但是,一旦金融泡沫破裂,消费能力必然要向真实水平回归,从而导致中国的消费品生产出现过剩,使大量外向型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由于事实上生产能力已经远远大于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真实需求,所以一旦泡沫破裂,市场需求将向真实值回归,这样就会在整个链条中出现生产过剩。美国的虚假消费能力,信贷市场快速增长,规模庞大,透支消费非常普遍;不仅个人如此,国家亦如此。美国在国家层面的透支,表现为它的巨额国债。由于投资的支撑,美国经济表面数据一片繁荣,但是背后却是信用泡沫的不断积累。最终,泡沫从房地产信用贷款领域开始破裂。信用泡沫的破裂和金融危机的爆发打破了以上循环。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之后,基于房价不断上涨而设计的金融产品面临价格的不断下跌。由于其杠杆率过高,金融机构被迫出售资产以偿还债务,以防止资产负债表恶化。市场主体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资本市场急剧下挫,资产价值快速缩水。在负债不变而资产价格不断贬值的双重作用下,包括金融机构、公司和家庭在内的资产负债表都迅速恶化,市场信心缺失,流动性急剧收缩,并严重侵袭到实体经济。金融危机将迫使美国消费者改变消费行为模式。由于信用紧缩和资产价格下降,之前过度借贷的消费者现在所能做的唯一选择,就是增加净储蓄,以缓冲家庭净财富的萎缩,而这只能通过减少举债或提高储蓄率来实现。以消费放缓为代价的储蓄增加,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恶化的速度和程度。失业增加,收入下降,消费者又要进一步紧缩开支,由此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而这注定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调整过程。自2008年7月美国“房利美”、“房地美”两大房贷公司濒临破产,美国政府向其注资2000亿美元“救市”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便演变成金融危机。此后不久,美国金融危机酿成金融风暴,其五大投资银行悉数解体,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等25家银行先后倒闭。除美国以外,其他许多国家金融危机也随之恶性发展。欧洲国家的金融机构同美国关系密切,受害尤深。不少金融机构或破产倒闭,或被其他银行并购,或被政府接管。连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英国汇丰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虽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仍难摆脱危局。前苏联东欧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深受其苦,许多国家股市大跌,货币大幅贬值,外资大批撤离,财政和经济状况严重恶化。特别是东欧国家主要靠欧洲银行提供贷款来维持经济增长,共欠外国银行债务达1.65万亿美元。金融危机使外资纷纷撤离,加重了其困境。在东欧国家中经济形势向来较好的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的货币分别下跌48%、30%和21%⑤。此次世界金融危机最严重的直接后果之一是造成全球财富大缩水。据权威专家估计,危机使全球财富损失达50万亿美元,全球股市总值从2007年的63万亿美元降至2009年2月底的28万亿美元,降幅达55%。这次的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虚拟经济,也重创了全球实体经济,无论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大国,还使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无一不受到冲击,经济都出现严重的下滑势头。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机构和世界媒体均认为,这次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将是19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衰退。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表现为:世界各类国家都遭遇工厂大批倒闭、失业率大幅上升、工业产值急剧下降。至2009年3月底,工业产值下降10%,其汽车制造业三巨头中就有克莱斯勒和通用两家公司相继宣告破产。欧盟失业人数一度达到2000万人,比危机前剧增20%。不少新兴国家工业产值也快速滑坡。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4月22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09年世界经济出现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负增长1.3%,发达经济体负增长3.8%,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大幅减少,其中俄罗斯出现了6%的负增长,为10多年来之首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2008年9月以来,欧美市场的萧条和萎缩,导致中国出口的大幅度下降,从而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活动急剧减速。受外需大幅缩减的影响,我国大批出口型企业经营困难、倒闭,失业剧增。据媒体报道,2008年上半年破产倒闭或已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全国有约6.7万家,下半年还在继续增加。随之,返乡农民工有约780万人。受出口持续下降和国内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增速大幅回落,GDP的增长速度由2007年的13%,一下子降到2008年的9%,2008年第四季度更降为同比的6.8%,2009年第一季度降为6.1%⑥,由此可见危机使我国的经济陷入了极大的困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轮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全球生产链条的生产过剩,危机发生的机制可以表述为:资本主义制度内生矛盾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信用消费和透支消费(以房价上涨为依托,由于其财富效应,导致消费能力被严重放大)——虚假需求快速膨胀——全球范围扩大生产能力——暂时平衡(潜在生产过剩)——房价下跌——信贷违约上升——金融危机——潜在生产过剩转化为直接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本轮危机的突出特点在于生产过剩表现出了明显的全球性特征。对危机的发生机制可以做如下的描述:由于美国信用泡沫的泛滥,导致消费水平远远超过实际消费能力,为了满足被放大的消费需求,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不断扩张生产能力,以使二者达到暂时的平衡,这样的结果就是使生产能力大大超过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真实需求,所以维系过度消费的金融泡沫一旦破裂,市场需求将急剧下滑并向真实水平回归,这样就会在全球性生产链条中出现严重的生产过剩,进而导致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经济危机。
二、中国对策
法律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就国际金融法而言,其作用在于建立和维护国际金融秩序、保障国际金融安全、促进国际金融发展。简言之,安全和效率是国际金融法的两大基本价值。这两个价值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金融秩序和金融稳定是金融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金融秩序和金融稳定,也就无所谓金融发展;而金融发展又是金融秩序与金融稳定的根本保障。任何金融的低效率运行或停滞不前,都可能导致金融乃至整个经济的混乱与动荡。另一方面,它们之间也存在矛盾的一面。要维护国际金融秩序和保障国际金融安全,必然要求对金融业加以严格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国际金融的发展;而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金融监管,可能导致金融业效率的提高,也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反过来影响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这两大价值的博弈直接影响到国际金融法功能实现的程度。我们知道,国际金融法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学科,价值取向的定位不能因人们的主观认识而转移,它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并与经济基础的要求相一致。事实也是如此,国际金融法的价值取向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变化着。在国际金融法形成初期,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之后,安全曾一度是其基本价值取向。各国都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视为主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
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对国际金融法的影响重大。金融全球化表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主体所从事的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各国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政策与法律等方面跨越国界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国际金融关系朝着多方向发展。从货币体系的全球化到资本流动的全球化,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到金融机构的全球化,从金融信息流动的全球化到金融风险传递的全球化,从金融政策协调的全球化到金融法制建设以及金融交易规则和契约条款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内容可谓丰富多样、无所不及。例如,从国际货币体系看,伴随欧洲货币联盟的运转和拉美、亚洲、非洲等区域货币合作的开展,美元、欧元和日元三足鼎立的多元化货币格局正在形成;从国际资本流动看,近二十年来全球资本流动的规模、流速、冲击力均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其中,私人资本已取代官方资本成为全球资本流动的主体,其逐利本性使资本流动表现出很强的波动性。金融市场作为开展金融活动的平台,其全球化则构成了金融活动的全球基础,表现为各国金融市场的贯通和连接,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异类金融市场间界限的日益模糊,金融市场的主要资产价格和利率的差距日益缩小,市场相关度显著提高。货币、资本、金融市场等金融全球化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得金融资源在不同国家间和不同层次上转移、划拨、金融和
互动。从而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重组,促进金融效率的总体提高。
二、经济全球化下国际金融法的价值取向
我们要看到,经济全球化在为金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又具有放大金融风险的效果。纵观金融危机接踵而至的经济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全球化带来了金融风险的全球化,包括金融风险发生和传导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体遭受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概率大大增加,金融脆弱性演变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加之一体化的市场为金融风险之跨国传递提供通道,“一荣具荣、一损具损”已成为当代国际金融生活的写真。由此警示我们,在看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高效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金融安全。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调整国际金融关系的国际金融法也要随着经济的变化而调整其价值取向。各国的立法者和监管者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加剧了金融竞争,而金融体系如果缺乏活力、运行低效,势必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自然就谈不上安全与稳健,更不必谈发展了。一方面要加大金融市场的开放力度,通过增加竞争以增加金融体系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为确保金融稳定和公众对金融体制的信任而维持审慎监管。因此,法律必须在开放金融市场与加强管制之间加以选择。换言之,在促进金融效率与保障金融安全之间进行权衡,单一的注重安全优先或是单一的注重效率优先都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经济发展趋势了。正是对效率与安全观的重新检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经济转轨国家,在其金融立法或金融体制改革中,都以提高金融效率为基础和核心,注重防范金融风险与促进金融发展相协调,当然,在以效率为基本价值目标的同时,国际金融法在发展中也体现出对安全价值的兼顾。
以美国为例,在经历了20世纪70-80年代的效率优先的放松管制时期后,尽管金融自由化给美国金融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活力。但是给银行业带来的危机也逐年增加。据统计,1982-1992年间,美国共有1442家银行倒闭。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展开,对于开放程度高的美国来说,强调效率优先而放松监管也加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危险。有人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放松管制改革主要是制定新法,对废法的废止是不充分的。其结果就是解除管制部分不足以提高银行的竞争力,而保留管制的部分又无力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立法者和监管当局不得不重新审视放松管制的进程。在90年代里,美国立法开始体现出了对安全与效率的并重。这些法律从不同的角度,鼓励金融机构的竞争,注重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加强对金融活动的风险管理。尤其是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提出重整金融资源、实行混业经营和功能监管,实施兼顾安全和效率的审慎监管。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日本自1994年着手进行的“金融大爆炸”改革无不如此。如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提出了“有效监管”的六条原则,要求在实施监管时必须同时考虑,并将其作为新监管方式的指南。这六条原则是:使用监管资源的效率和经济原则;被监管机构的管理者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权衡监管的收益和可能带来的成本;促进金融创新;保持本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避免对竞争的不必要的扭曲和破坏。
考查有关国际金融的国际条约,也能看出对效率和安全并重这种价值取向的认同。无论是WTO还是NAFTA都强调放松金融管制,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自由化。WTO倡导金融服务的多边自由化,但同时也注重对安全的保护。WTO有关协议规定了有关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例外,如各成员方可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在出现严重的收支平衡和对外财政困难时,对已作具体承诺的服务贸易部门采取或维持有关限制措施;《金融服务附件》规定的“审慎例外”,允许成员方出于审慎原因而采取措施,包括保护投资者、存款人、保单持有人或金融服务提供者对其负有信托责任的人而采取措施,或为保持金融体系的完整和稳定而采取措施。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效率与安全”的目标冲突。NAFTA推进金融服务的区域一体化,都要求成员方拆除各种贸易壁垒和限制,有条件的开放金融市场,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前提下促进金融领域的竞争,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基金组织和《基金协定》、世界银行和《世界银行协定》也都以新自由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市场力量的自由运作,要求尽量排除政府的干扰。而市场机制主要是强调效率。这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这三大国际经济组织都是推行也鼓励成员国坚推行的金融体制和制度都是以效率为基本导向,注重对安全的兼顾。
晚近国际金融法价值取向上的这一变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国际环境有密切关系。因为金融全球化势必加剧金融竞争,而金融体系如果缺乏活力、运行低效,势必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自然就谈不上安全与稳健,更不必谈发展了。正是对效率与安全观的重新检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经济转轨国家,在其金融立法或金融体制改革中,都以提高金融效率为基础和核心,注重防范金融风险与促进金融发展相协调,当然,在以效率为基本价值目标的同时,国际金融法在发展中也体现出对安全价值的兼顾。
三、对我国的启示
回顾我国的国际金融立法,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一直都是主要目标。为此,我国限制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范围、控制金融产品的价格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这种做法会导致金融市场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金融业竞争力低下,整个金融市场十分脆弱,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以牺牲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代价。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也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市场已经大幅度的对外开放了,外资金融机构将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活的经营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水平,与国内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是通过强化监管,恐怕难以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金融安全。我国应该转变这种模式,在立法上应以效率为基本导向,兼顾金融安全。放松金融管制,通过强化金融市场竞争,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与金融业的发展。这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应有之义。在管制逐渐放松的过程中,一方面,使已有的金融风险不断暴露和释放出来,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监管机构的风险监管能力均得以逐步提高,从而有利于金融安全;同时这样做也有可能使金融领域的不确定性增加,因此,为了维护金融安全,防止过快放松管制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必须把握住放松管制的顺序、路径和节奏。
参考文献:
[1]何焰.国际金融法晚近发展的若干特点.法学杂志,2005,(4).
[2]贺小勇.国际金融立法的新趋势与中国金融法的完善.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4).
一、各国经济概述
1、美国
与2003年第三季度的强劲增长相比,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长大幅减缓,折合年增长率为4.0%,约为第三季度增幅(8.2%)的一半,而2003年全年GDP增长3.1%,仍呈现强劲复苏态势,但低于华尔街预期。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个人消费、出口、设备与软件支出、库存投资及住宅投资。但第四季度的数据表明,以上部分指标的景气状况有所缓和。
从财政和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层面来看,2003年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主要得益于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金融市场的宽松环境。未来美国经济增长的走势和国际金融市场前景,除了尚不明确的一些政治、经济因素以外,市场的注意力仍应集中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之上。虽然2004年1月28日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于1.00厘的45年低位不变,但未来美国货币政策环境仍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通胀方面,美联储关心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仍然低位徘徊,美国经济仍存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可能。美联储局货币政策最为关注的3个方面:经济增长、就业及通胀压力中,只有经济增长是明确支持利率上调的政策倾向。从大选因素来看,决定联储加息最重要的因素应是劳动市场,但数据表明,美国劳动市场第四季度并不明朗,即使是近几个月失业率有所下降,但四季度末5.7%的失业率仍然是美国联邦政府无法接受的。因此,虽然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加息迟早要到来,但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仍主要取决于未来劳动市场的表现。
表12003年第三、四季度美国主要经济指标简要比较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消费支出增长
6.9%
2.6%
耐用品支出增长
28%
0.9%
非耐用品支出增长
7.3%
4.4%
政府支出增长
1.8%
0.8%
联邦政府支出增长
Na
0.7%
各州和地方政府支出增长
Na
0.9%
企业投资
12.8%
6.9%
非住宅投资下降
1.8%
3.0%
设备和软件的支出
17.6%
10%
建筑支出下降
Na
2.4%
住房支出增加
21.9%
10.6%
整体个人投资
14.8%
12.4%
出口
Na
19.1%
进口
Na
11.3%
2、欧元区和欧盟成员国
总体来看,2003年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欧盟在赶超美国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方面进展缓慢。全年各成员国的失业率平均高达8.1%,劳动生产率增长仅大约为0.5%-1%的水平,2003年末欧盟各国的人均GDP也只相当于美国的72%。
从欧元区成员国2003年第四季度的表现来看,2003年11月份,欧元区12国工业生产比上月微升0.1%,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为1.2%。11月份工业生产虽然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长幅度如此之低,表明复苏力度不如预计的那样强劲。在欧元区成员国中,爱尔兰和德国11月份的工业生产增幅分别为1.4%和1.3%,荷兰和卢森堡的增幅则相对较高,分别为2.1%和1.9%,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的工业生产却下降了0.4%。在将未加入欧元区的英国、丹麦和瑞典计算在内后,欧盟15国2003年11月份的工业生产比上月下降了0.1%,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仍上升了0.9%。通货膨胀方面,欧元区2003年12月份的通货膨胀率预计将由11月份的2.2%重新降到2.0%,即降至欧洲中央银行设定的通货膨胀目标上限。
2003年全年情况,德国GDP比前年下降了0.1%,是1993年以来的首次下滑。财政赤字总额为860亿欧元,占该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连续第二年超过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的上限。全年劳动市场状况方面,在欧元区12国中,西班牙的失业率最高,为11.2%,卢森堡的失业率最低,为3.9%。在欧元区经济大国中,德国和法国去年12月份的失业率分别为9.2%和9.5%,均与上月持平。
欧元区之外的主要欧盟成员国英国的2003年四季度数据表明,11月份制造业产值较上月下降0.7%,这是该数据自2002年10月份下降1.5%以来的最大降幅;同期工业产值下降1.0%。与2002年同期相比,2003年11月份制造业产值增长0.7%,工业产值下降0.4%。通货膨胀方面,英国通胀压力仍然非常低,短期内也不太可能上升到2.0%的目标水平。
3、日本
虽然2003年12月份日本工业产值出现了4个月来的首次下降,较11月份减少1.0%,但由于10月份和11月份工业产值双双攀升,第四季度的工业产值依然大幅提高,较前一季度增长了3.6%,工业生产依然处于复苏阶段。四季度工业产值推动力来自出口尤其是对亚洲邻国的出口非常强劲,而12月份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机械设备的生产较上月下降了2.7%。2003年,日本全年工业产值增长3.2%,为2000年来的首次增长。2003年日本的年平均失业率为5.3%,比历史最高的2002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第四季度末失业率为4.9%,为近年来首次低于5%。日本经济好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工矿业生产持续增长。二、企业收益改善,设备投资增加。三、企业倒闭减少,失业人口下降,家庭消费开支出现增长。
尽管日本经济出现了令人欣慰的好转,但影响复苏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主要包括:通货紧缩还在持续;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居高不下,中小企业筹资难度未减;个人消费虽然出现回升,但消费增长主要依赖部分高收入者。另外,日本企业设备投资的持续增长
主要依赖出口主导型的汽车、电子机械类大企业投资的增加,而中小企业的设备投资却在下降。虽然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中国等亚洲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以及日本政府经济结构改革逐步出现成效,2004年日本经济将继续呈现缓慢上升态势,逐步进入以出口为主导的低速增长阶段。日本政府预测,2004国内生产总值的名义增长率将为0.5%,实际增长率将为1.8%。
表2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指标
08/03
09/03
10/03
11/03
12/03
美国
非农业职位增长(万)
-4.1
12.5
13.7
4.3
0.1
失业率(%)
6.1
6.1
6.0
5.9
5.7
工业生产(较上月±%)
0.0
0.6
0.4
1.0
0.1
零售额(较上月±%)
0.6
1.0
-0.3
0.9
0.5
CPI(较上年同期±%)
2.2
2.3
2.0
1.8
1.9
欧元区
失业率(%)
8.8
8.8
8.8
8.8
-
零售额(较上月±%)
-1.1
-0.3
0.0
-
-
工业生产(较上月±%)
-0.6
-0.4
1.3
0.1
-
CPI(较上年同期±%)
2.1
2.2
2.0
2.2
2.0
M3货币供应增长(年率%)
8.2
7.5
8.1
7.4
7.1
日本
失业率(%)
5.1
5.1
5.2
5.2
4.9
工业生产(较上月±%)
0.5
3.0
0.8
0.8
1.0
CPI(较上年同期±%)
-0.3
-0.2
0.0
-0.5
-0.4
M2货币供应及存款证(较上年同期±%)
2.0
1.8
1.5
1.6
1.5
4.亚太和拉美地区发展中国家
受SARS疫情的冲击,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第二季度经济增速普遍出现放缓;但第三季度,中国、印度、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台湾等地区的内需加速增长,以及美日经济的复苏,大大改善了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外环境。
2003年,菲律宾GDP增长了4.5%,略高于2002年的4.4%。印度在2003年经济增长率达到8.4%,连续7年实现了快速增长。韩国由于内需不振,GDP增长率仅为3%。2003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3%,为1996年以来增长最高的一年。新加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0.8%,而在第三和第四季度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1.7%和3.7%,由此可见,在经历了一年的经济困难之后,新加坡的经济状况呈现强劲复苏趋势。2004年预计将增长3-4%。2003年,印尼经济增长3.8%,其中国内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0%。2003年,香港经济第一季度增长4.5%,第二季度萎缩0.5%,第三季度增长4%,预计第四季度增长可达4.2%,全年增长将达3.2%,2003年10至12月,香港失业率为3.3%,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下降1.9%,仍没有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
对于东亚国家的整体经济增长状况,亚洲开发银行认为,2003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1%,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6.6%。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
拉美地区在阿根廷危机逐渐稳定之后,也开始走向了复苏之路。2003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长率为1.5%,城市失业人口达1670万,失业率达10.7%。平均通胀率8.5%,工资水平平均下降4.7%。2003年拉美国家中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阿根廷,增长幅度将达7.3%,哥伦比亚增长3.4%,厄瓜多尔和墨西哥分别增长2.0%和1.2%,巴西的增长率只有0.1%,委内瑞拉经济将下降9.5%。乌拉圭仍处于2002年危机阴影中,其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5%。2003年,拉美的外贸将连续第二年出现顺差(顺差额预计为370亿美元)。2003年,拉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左右,投资率约为18%(按1995年价格计算)。拉美的通货膨胀率将从2002年的11.4%下降到2003年的8.6%。
二、全球股票市场
受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强劲反弹的影响,加上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在美国官方公布了2003年第三季度GDP增长率高达8.1%之后,全球股市也迅速做出了反应。2003年四季度,股市高歌猛进,到12月底道琼斯指数突破10000点大关,纳斯达克也冲破了2000点。
1、美国
受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和各上市公司三季度财务状况的持续好转的影响,美国各主要股票指数涨幅非常明显,2003年末,以大型企业为代表的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同比上涨了25.3%,重新突破了10000点大关;而随着全球IT行业在下半年的全面复苏,以高科技企业为主的NASDAQ指数涨幅更是高达50%,冲破了2000点心理大关;代表市场整体水平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也相应上涨了26.4%,达到了1111.92点。
表3美国主要股票指数2003年变动情况(收盘)
主要指数
2003-12-31
2003-6-30
2002-12-31
涨幅
道琼斯30工业指数
10,453.90
8,985.44
8,341.63
25.3%
NASDAQ综合指数
2,003.37
1,622.80
1,335.51
50%
标准普尔500指数
1,111.92
9
74.51
879.82
26.4%
注:股票指数涨幅均指相对去年末的波动(下同)。
2、欧洲
2003年,欧洲各主要股指结束了2000年以来的持续跌势,出现较全面回升,某些股指上涨的幅度甚至超过了美国市场。其中伦敦金融时报指数年底较年初上涨了13.6%;巴黎CAC40指数则上涨了16.1%;法兰克福DAX指数涨幅最高,达到37.1%;意大利MIBTEL指数涨幅为13.9%,西班牙马德里SMSI指数上涨27.4%。与美国各股指相比,欧洲某些股票指数的涨幅仍有不小的差距,原因在于欧元区经济景气状况仍然不如美国经济。与此同时,美联储利率长期低于欧洲央行利率水平,这也成为欧洲股市表现不如美国的重要原因。
表4欧洲主要股票指数2003年变动情况
主要指数
2003-12-31
2003-6-30
2002-12-30
涨幅
伦敦FTSE100指数
4,476.90
4031.20
3,940.40
13.6%
巴黎CAC40指数
3,557.90
3084.10
3,063.91
16.1%
法兰克富DAX指数
3,965.16
3220.58
2,892.63
37.1%
意大利MIBTEL指数
19,922.00
18,360.00
17,485.00
13.9%
马德里SMSI指数
807.98
719.87
633.99
27.4%
3、亚洲和日本
表5亚洲各主要指数2003年变动情况
主要指数
2003-12-30
2003-6-30
2002-12-31
涨幅
香港恒生指数
12,575.94
9,577.12
9,321.29
34.9%
日经指数
10,676.64
9,083.11
8,578.95
24.5%
汉城综合指数
810.71
669.93
635.17
27.6%
新加坡海峡指数
1,764.52
1,447.89
1,341.03
31.6%
4、拉美各国
表6拉美各国股票指数2003年变动情况
主要指数
2003-12-30
2003-6-30
2002-12-31
涨幅
阿根廷MerVal指数
1,071.95
765.61
524.95
104.2%
巴西Bovespa指数
22,236.00
12,973.00
11,268.00
97.3%
墨西哥IPC指数
8,795.28
7,054.99
6,127.09
43.5%
三、外汇市场
1、美元
2003年美元兑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汇率,呈持续下跌态势,一改前几年强势美元的格局。美元兑各主要贸易国一揽子货币,自2002年末以来下跌了10%以上。其中,美元兑日元下跌约13%;兑欧元下跌了约16%;主要原因在于上半年美伊战争的影响;以及在下半年,美国政府为了使经济快速复苏而采取的弱势美元的政策,加上巨额且不断增加的贸易赤字和国内财政赤字等原因,是美元下半年仍无法走出下跌阴影的主要原因。
而在第四季度,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更是冲破了1美元兑110日元大关,继续向100日元的心理支撑点方向迈进。美元兑欧元的汇率在四季度也突破了1美元兑0.8欧元,达到了1美元兑换0.78欧元,创欧元诞生以来的新低。预计弱势美元的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2、欧元
2003年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欧元一直处于升值的态势。一方面有美国经济和欧元区经济调整和经济基本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欧元正逐渐向它的合理购买力回归。但是在2003年第四季度,美元再次连续贬值,突破了1美元兑0.8美元的合理购买力比价。显然这对刚刚出现复苏迹象的欧元经济是极为不利的,从德国的出口表现来看,2003年德国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法国首次出现了经济衰退,失业率持续高居不下等,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弱势美元造成的。因此,强势欧元和弱势美元对欧元经济复苏的负面影响在2004年仍将有所体现。
2003年欧元兑日元的汇率,可谓是起伏不定,5-8月一度达到1欧元兑140日元,但是8月初以来,逐渐向125-130合理水平回归。然而在第四季度末,欧元兑日元汇率再次升值到了135日元。同样,强势欧元也会削弱欧元区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3、日元
2003年,日本全年工业产值攀升3.2%,为2000年来的首次增长。2003年日本的年平均失业率为5.3%,比历史最高的2002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这是日本年均失业率13年来首次比上年减少。以上数据表明,2003年日本经济逐步走出长达10年的萧条期。相应地,日元也呈现强势地位,尤其是兑换美元的汇率,2003
年从年初的1美元兑换135日元连续升值到105日元左右。短期内并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但是,正是日元过于强势,四季度出口逐渐下滑,才造成了2003年四季度日本工业产值出现了萎缩。这一方面与三季度的合理回调有关,但与四季度日元连续升值也不无关系。因此,强势日元对于刚刚走出萧条期,甚至仍处于通货紧缩困境中的日本经济显然是弊大于利。
四、各国利率
1、美国
2003年12月9日,美联储召开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利率决定会议上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于1%不变,并重申将“相当长一段时间”维持利率于低档。但2004年1月28日,虽然美联储决定仍维持1%的联邦基金利率不变,但删除了对“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变承诺。这表明,美联储为了让市场消化加息的预期,可谓是用心良苦,同时也为日后调高利率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上文谈到,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主要取决于经济复苏程度、通胀压力和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尤其是最后一个因素,在没有明显起色的时候,美联储不会轻易修改当前的利率水平。
2、英国
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英镑汇率的走软、强劲的消费者支出,为了防止通货膨胀重新抬头,英国成为西方第一个提高利率水平的国家。主要原因在于即使是在美国和欧元区2002年整体萧条的情况下,英国的经济增长也从未转向负数,就业率也继续保持增长。这意味着英国的富余生产能力有限。因此,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将进一步加大提高利率的压力。2004年2月5日,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再次调升利率水平,将附买回利率从3.75%提高到4.00%。
3、欧元区
2004年1月8日,总部设在法兰克福的欧洲央行决定将欧元区12国货币的主导利率维持在目前的2%的水平,承认欧元汇率过高对欧洲企业出口带来负面影响,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逐渐复苏的经济增长以及消费需求部分地抵消了欧元升值带来的冲击。当然,强势欧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欧元区的物价稳定也起到积极作用,通货膨胀仍然在2%目标之内。因此欧洲央行决定维持目前的利率水平。
表7全球主要国家及相关地区最新指标利率一览表
最新利率水准
最近一次变动
美国
联邦基金利率1.00%
2003年6月25日降25基点
加拿大
隔夜拆款利率2.50%
2004年1月20日降25基点
日本
贴现率0.1%
2001年9月18日降15基点
中国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利率1.98%
2002年2月20日降27基点
一年期贷款利率5.31%
2002年2月20日降54基点
台湾
重贴现率1.375%
2003年6月26日降25基点
担保放款融通利率1.750%
2003年6月26日降25基点
香港
最优惠利率5.000%
2002年11月7日降12.5基点
隔夜贴现窗利率2.50%
2003年6月26日降25基点
韩国
隔拆利率目标3.75%
2003年7月10日调降25基点
澳大利亚
指标利率5.25%
2003年12月3日调升25基点
欧元区
附买回利率2.00%
2003年6月5日降50基点
英国
附买回利率4.00%
2004年2月5日升25基点
瑞士
利率目标0.00-0.75%
2003年3月6日降50基点
五、国际期货市场
2003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的加快,原材料的价格都出现了大牛市行情,无论黄金、原油、钢材、水泥、铜铝,还是油籽、植物油以及棉花价格,都纷纷挑战新高,不少商品特别是基础生产资料价格创下了一年乃至数年来的新高,从而推动全球商品期货市场节节攀升。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全球期市成交量继续强劲增长,欧、美、亚三大洲的期市齐头并进,各品种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交量屡创新高。
在欧洲,世界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Eurex在2003年的交易量首次突破10亿手,比上年提高了27%。与此相比,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也不甘示弱,作为现代期市发源地的芝加哥,其3家期货交易所在2003年均有不俗表现:CME和CBOT的合计交易量首次突破10亿手大关,并且双双刷新了各自的年度交易量记录;CBOE的成交量也稳步增长,全年成交2.84亿手,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作为美国成交量最大的期货交易所,CME在2003年的成交量达到6.40亿手,同比提高15%,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由于今年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市场对外汇期货的交易兴趣不断增长,表现在外汇期货的成交量和空盘量不断刷新记录。另外,由于美元汇率前景不确定,多种全球货币期货的空盘量也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作为世界头号农产品期货交易所,CBOT在2003年的期货和期权成交量达到4.54亿手,比上年提高了32.1%。除了传统的强项——农产品期货成交量大踏步前进外,CBOT的金融期货和期权产品的成交量也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全年达到3.66亿手,比上年增长了36.5%,其中其龙头品种10年期国债期货以及联邦基金期货均有不俗表现;5年期国债期货的全年交易量也达到7374万手,同比提高46%;两年期国债期货成交量比上年提高106%。股指产品期货也是迅猛成长,全年成交量达到1554万手,同比提高69.6%,其中迷你道指期货的交易量达到1086万手,同比提高388%。
对铜市场来说,2003年世界铜的消费出现了显著的回升。铜市场出现了久违了的大牛市,NYMEX的COMEX分部也频传佳音,截止到11月25日,其铜期货就打破了16年来的年成交量记录,达到287万手,超过了2001年的286万手记录。LME三月铜从年初的1560美元/吨,涨至年底的2350美元/吨,实现了宏伟的大牛
市行情。
六、国际黄金市场
国际黄金市场2003年是多头扬眉吐气、收获颇丰的好年头。黄金市场历来与汇市联系紧密,美元从强势货币转为弱势货币。使得黄金市场多头“好风凭借力”,从年初350美元左右水平起步,一路走高到年末的410美元大关。仔细分析2003年国际黄金市场行情变化,可以发现,黄金价格的变动与国际外汇市场美元、欧元甚至日元的变动有着惊人的密切相关性。黄金价格明显与美元有负相关关系,与欧元、日元有正相关关系。也即,当美元表现坚挺,呈升值趋势时,金价就疲软,而当美元下滑,欧元、日元走强时,黄金就跟随上涨。特别是欧元动向对黄金的影响更为显著,二者之间表现出来的一致性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很少出现欧元走强而黄金同时在下跌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甚可以说欧元和美元的汇价是黄金市场的风向标。
展望2004年国际黄金市场,鉴于2003年国际黄金市场的春天已经来临,国际外汇市场后续行情发展趋向有利于黄金,即美元持续疲软,短期内恢复元气的可能性不大,欧元朝气蓬勃,欧元区经济基本面向好及高于美元的利率支持,使欧元对美元在平价以上的兑换格局轻易不会被打破。
表82003年全年国际现货黄金价格走势(美元/盎司)
1.30
3.30
6.30
9.30
10.31
11.30
12.29
国际黄金价格
369.2
334.5
346.10
384.55
384.15
397.50
414.10
七、国际石油市场
2003年三、四季度经济增长的强劲使美国和中国的石油需求大增。在欧佩克9月份决定反季节削减供应量后,油价在低库存和寒流天气的刺激下节节上扬,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WTI和伦敦布伦特原油现货于12月18日分别涨到33.71美元和30.80美元。而鉴于近一年多来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欧佩克不愿采取措施冷却油市,2003年,欧佩克一揽子油价平均为28.14美元,是过去15年来最高的。WTI也高达31.02美元,是自198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2003年世界石油需求量达日均7600万桶,比去年多出120万桶,这也是影响石油价格的重要原因。
2004年年初,油价接近美伊开战以来的最高水平。世界经济加快复苏将使石油需求继续保持2003年的增长势头。初步分析,支撑2004年全年油价高位走势的正面因素主要包括:(1)经济增长与需求。世界经济的复苏进度加快,在石油需求上也将反映出来。IMF预测,2004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从2003年的3.2%上升到4.1%。摩根士丹利预计200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2%。全球经济利好因素,使得国际能源署最近两次调高对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2)欧佩克限产。欧佩克以美元疲软为由认为目前的高油价合情合理。在2003年,在美元对欧元汇率下跌17%的同时,WTI上涨了19%。欧佩克打算在2004年2月10日开会讨论二季度产量政策,预计届时该组织将从3月份起削减供应量,以防油价在需求淡季下跌。欧佩克10个成员国目前产量配额为2450万桶/日,届时该组织可能削减100万桶日产量。
(一)课程内容多、理论深、范围广国际金融研究内容较多,涵盖了国际收支、外汇、外汇市场、汇率、汇率制度安排、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形成原理、控制方法、时滞效应等,具有内容多、理论深、范围广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二)课程时效性强国际金融市场瞬息万变,新的现象、新的事件、新的问题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层出不穷。近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得到了快速地发展,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市场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时常借鉴国内外在国际金融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三)课程实践操作性强国际金融课程的实务操作部分主要涉及到汇率的折算、进出口报价、外汇风险防范、进出口贸易融资、套利套汇等业务。汇改以来,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不断进行调整,汇率风险怎样防范以及在进出口中如何报价等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重要。不少学生反映这个部分的内容很难理解,在具体操作中有难度。实务操作部分的教学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往往受到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自身复杂等方面的制约。正是由于国际金融课程实务操作部分的“难理解”与“难操作”的特点,教师就必须依据工作内容和流程设计教学内容,选取来自于企业真实工作内容的案例,结合现实的国际金融现象进行讲解。教学方法和手段要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摒弃纯理论式的计算,计算内容要与实际工作相关,计算的难度要循序渐进,同时要加大学生自主练习的力度。
二、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手段
(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在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或手段。
1.课堂讲授教学法课堂讲授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在讲授中突出重难点,把大量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所以同样适用于本课程。
2.多媒体教学法把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其他信息,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表现出来,达到立体教学的效果。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造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景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对解决系统的理论问题,理解复杂的逻辑关系和课程结构的展示效果很好。特别是在需要丰富的数据资料、图表来说明和论证时,效果尤其明显。如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中,多媒体的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
3.设问启发式教学法对一些国际金融热点问题,可以采取设问启发式教学法。例如进行“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等热点问题的专题讨论、案例分析、政策效果分析等等。可先由教师针对知识点或金融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分析、点评、总结。设问启发式教学法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4.课堂互动教学法教师和学生通过经常性的交流沟通,相互促进,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堂45分钟不全由教师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每一章节授课后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总结,学生先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清楚的知识点,或者是现实中的热点金融问题,教师可先让其他学生为提问的同学解答,之后再补充总结。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基本问题,由学生通过思考、收集资料、课下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对学生的解决方案做现场点评。双向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加了教师的动力和压力,促使教师勤于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讲课技能;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为了强化学生的相关技能,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单位的平台及校内的实训室、自主实验室等进行模拟股票市场、模拟期货市场、模拟外汇市场以及网上银行业务等仿真实践教学,通过实践,缩短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顺利进入工作岗位。
(三)网络教学网络学习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扩充学习广度的有效方式。课程任课教师可利用课程主页BBS论坛,腾讯QQ,采用网上答疑、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的课外指导。课外指导通过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充分满足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兴趣的学生要求。
三、课程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