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9:25:29

序论:在您撰写教学职称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学职称论文

第1篇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由于我面对的是一些智力残疾的学生他们的感知范围小,他们只会对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感兴趣。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从这类学生的感性经验出发,寻找贴近他们生活的切入点进行创设情景,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他们那些不太丰富的生活经验进行再现。这样一来学生就不是一个局外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我在教学时间的认识的时候,我考虑到这个内容比较的抽象,它看不到,摸不着,就根据智力残疾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和他们接受的特点创设了“我的一天”这样的一个情景。在教学的时候我按照从早晨到晚上的顺序,让学生把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让每个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例如什么时候起床的,什么时候到校的,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的,什么时候吃中饭的,什么时候放学的,什么时候吃晚饭的,什么时候睡觉的。虽然这些学生可能说得不合实际,但他们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我再以情景中主人公的一天来教学生学习认识整点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和普通学生一样,智力残疾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所教的内容通过拟人的方法进行编故事“投其好而行之”。例如我在教学大小比较的时候(大小比较的各种符号已学),我就将情景创设在一个收获的季节,让学生帮助小山羊和小白兔这对邻居比比谁的收获大。我利用课件将它们的收获用图片放出来,让学生说说它们都收获了什么,然后在这些图片的下面将它们的数量标示出来,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比较数的大小,通过这样的一个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了数的大小比较。

智力残疾学生的判断能力比较差,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判断是非对错,所以不宜将各种学科分割开进行教育,而应该进行整合教育,要在所教内容的基础上巧妙地渗透一些与之相关连的其它的内容,可以是思想道德方面的,也可以是爱国主义方面的。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个内容时,我在其中就穿插了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做个爱惜时间、守时的人。在教学人民币的时候我就教育学生要节约用钱,爱护钱币等等。

1.情景的创设要有针对性。智力残疾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差,他们往往要经过多次的练习才能熟悉所学的内容,所以在创设情景的时候,要使所列的情景能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在教学数数的时候,能数清物体的个数并说出物体的个数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就创设了“我是班级的小管家”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数数班级里的笤帚等各种物品的数量。

2.情境的创设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对智力残疾学生进行情景教学的时候,情景的创设要有一个完整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完整的情景中学习,而不光只是在引入的时候用。例如在复习加法应用题的时候我就以小熊请客这样的一个故事情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先让学生练习小熊请了多少个朋友的应用题,然后练习小熊用了多少钱买东西的应用题,最后出示小熊共收到多少个礼物的应用题,这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贯穿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

第2篇

教育是一种人与人相互交往的职业,而人际交往中最起作用的恐怕就是情感了。要实现师生间和谐对话,必须要用更多的情感来调剂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教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自己才能变得更真实、更完美。

学生的特点是具有向师性,对老师充满敬意,对老师抱有美好善良的期望,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爱的教育。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通过自己的付出,真正赢得学生的亲近,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相信老师所讲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就是调动了最大的教育力量。

我班曾有一位学生,原来成绩不错,后来却整天无精打采。经过了解得知,原来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和而影响了情绪。我及时进行了家访,将学生的状况告诉他们,并当着家长的面列举了学生的诸多优点,家长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孩子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成绩很快赶了上来。教师的爱能化解学生心头的坚冰,能冲净学生心中的一切污垢,能帮学生找回自我,重数信心。

居高临下的关怀往往流于形式,平等的交流才能开启孩子的心扉。我们与学生交流,应改掉一些习惯性动作,如:报肩、叉腰、翘二郎腿等。我们不妨俯下身来或坐在学生中间与他们谈话;不妨耐心听完学生答非所问的话而不去粗暴地打断甚至呵斥他们;不妨试着在同学面前为自己的不妥言行真诚道歉……,让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得到最大的尊重。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尊重和宽容必将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亲近、信赖、仰慕和敬佩。这种精神上的影响和心理上的协调,胜过命令与说教。

在师道尊严的影响下,教师要放飞自己的情感并非易事,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艰难而必须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改变:

1、换位思考。自己也曾是学生,我们上学时最希望的不就是得到老师最自己的关注与肯定吗?能与我们真诚谈心的老师至今倍感亲切,给过自己无私关怀的老师至今念念不忘,时时鼓舞我们上进的老师,至今令人钦佩……,相反,对于整天歇斯底里,对我们大喊大叫的老师,一脸冷漠出口伤人的老师,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就大打折扣了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尽管成绩一时很重要,但教师的修养、人品,以及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更何况,两者之间不是矛盾的,而是互相促进的,师生关系融洽,对教学更有利。让我们走近学生,和他们真情互动,让我们童心未泯,青春永驻!

2、学会宽容。除去功利,细心观察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他性格开朗活泼还是沉默寡言,无论他字迹好坏,无论他学习如何,他们都将走向未来,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分数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健康成长,人格树立更为重要,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成长。

宽容不是姑息,不是迁就,而是一种积极、灵活适应的态度。我们不要一味指责学生的不足,而应以关心其家庭、学习、身体入手,让他们首先感受到一种被关爱的温暖,再对症下药,从而使他们消除抵触心理,以愉快的心情接受老师的教育。

第3篇

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并不是一句耸人听闻之言,在多年的化学教学工作中,化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论文要从现在做起,积极进行课堂改革:

一、营造和谐氛围,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启动创新思维,获得创新成果。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 、平等、相互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实施主体性教育,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主体性教育是关键。“主体性教育”旨在弘杨人的主体性,让受教育者自觉、主动、积极地参加学习和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推动主体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模式。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合作、质疑、分享,平时要注重一题多变的有意识的训练。例如,当老师讲“燃烧与缓慢氧化”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燃烧现象有那些认识和了解吗?”同学们发言后,对“燃烧”现象了解了很多。对燃烧能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但同时也会造成灾害。

 

那么,同学们想探讨“燃烧”的实质吗?你们想解决燃烧造成的有关理由吗?接下来老师就让学生按着自己想要解决的理由,自我选择学习方式,30分钟后老师听同学汇报学习过程和结果。有的同学看书理解燃烧;有的回忆氧气性质学习时,说明燃烧的条件;有的通过讨论合作的形式,研究设计“燃烧的条件”实验方案;有的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了“自燃”是缓慢氧化产生热量聚集引发的燃烧;有的同学通过组内的讨论及老师的交流,了解了防止自燃的策略。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学习策略,独立、地解决学习中的理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这样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深思理由,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潜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鼓励学生联想,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联想是思维的桥梁,历史上有不少创造和科学思维难题的解决都得益于联想。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长期研究摸索苯分子结构的过程中,根据人类当时已掌握的有机化学知识很难对苯分子的结构作出合理的假设。直到有一天夜晚上打瞌睡时,在梦中眼前又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然一条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当他从梦中惊醒时由刚才的梦境产生联想提出了苯环结构的假说,并通过了实验证明了这一假设的正确性。

这一化学史上的趣闻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学会创新。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想像力,培养学生敢于提出理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大胆想、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启迪少压抑,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 ,在研究、探索中不断创新。

四、通过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化学是中学化学刚入门的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向创新学习的转变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发现理由,意识到理由的存在呢?化学趣味实验可以以其独有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获得新知。如寻找简捷的实验室制O2策略。有的学生首先在KClO3加热分解的基础上选择Fe2O3、CuO等作催化剂制取O2,但此法与原法差别不大,谈不上简捷,也算不上创新。有的学生想到了用MnO2催化H2O2分解制O2,但反应剧烈,不易制约。

有的学生则想到氢气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若也可,岂不是简捷吗?于是同学们选择了反应物H2O2,并开始寻找合适催化剂的探索。学生试验了沙粒、铜片、铁片、锌片、铅片、锰片、土豆片、猪肝片、银的粉末等,他们发现铅片、锰片、土豆片、猪肝片、银的粉末对H2O2的分解均有良好的催化作用。通过有趣的探索性实验,学生知道了动物中有过氧化氢酶可能性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设计出了实验室制O2的简捷策略(即以Mn、Pt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这类趣味实验可使学生对某一化学知识及原理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其涉及的知识往往超越了学生现有的知识,从而达到培养成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

化学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重视“双基”的教学,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要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深思、解决现实生活及社会中存在的理由,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 。

例如,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广州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地铁”,“为什么湛江的公交车改为天然气公交车?”。这样既有利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处理实际理由的能力,同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4篇

摘要: 基于网络的高职数学教学是一种探讨和发展中的新型教学模式, 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异。描述了网络环境中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及其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点。

关键词: 高职数学教学; Internet; CAI; 电子白板; 校园网

创造情景, 激发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表现为单维性, 即从抽象的数学文字到抽象的数学公式。因此, 教学中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在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活动中, 人们只是强调抽象逻辑思维而往往忽视了形象思维的作用, 但在网络环境下, 以上矛盾迎刃而解。例如: 在教学《导数概念》时, 针对长方形绕中间垂直对称轴快速旋转时会形成什么图形这一问题, 学生众说纷坛, 急欲求知。笔者引导学生在电子白板上进行自由交流讨论, 让学生在校园网的素材库中搜集用3D Max 软件制成的长方体旋转成圆柱体的过程的三维动画, ( 平时一定要做好数学素材的积累) 。使该演示呈现在学生的电脑上, 从而使学生深刻领悟圆柱体的形成过程, 激发学生探求圆柱体特征的欲望, 确实有“投石激浪”之功效。

2 把握时机, 促进发展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高职学生认识规律的形象性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特别是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处理、方式方法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利用多媒体教学, 只要看准时机, 辅助到“妙”处、“巧”处, 便有事半功倍之功效。2.1 使定义清晰化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 最令数学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定义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 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 教学“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时, 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只能是让学生动手用尺子测量三角形底和高的长度。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就能通过“闪烁”、“平移”等手段强调、刺激学生的注意, 把两个三角形的底、两条高完全重合, 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进行思维, 脑海中很容易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和定义。2.2 使空间形象化立体几何图形教学中空间解析几何图形非常重要,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形成, 有赖于想象。例如:《曲面绕定轴旋转时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虽然提供了“割拼实验法”, 但难以通过具体操作使之形象化, 很多学生对这一公式的推导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运用3DMax 制成的CAI 课件, 使抽象内容形象化, 能很好解决这一难题: ①将一个曲面沿着它的定轴转动形成柱体, 清晰地观察其体积; ②沿高的方向, 将柱体分割成16 等份的圆台, 把这些圆台拼成一个近似的圆台, 切割成32 等份, 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 把学生理解难点的曲面旋转所形成的体积很形象地反映出来, 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知材料, 为其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2.3 使导入适时化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图文声像并茂, 形象直观生动, 但必须注意适时导入、恰到好处, 才能化平淡为神奇, 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教学《曲线对X 轴围成的面积与函数的积分关系》时, 将多媒体适时地引入课堂, 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猜想之后, 再用媒体进行演示论证, 这样才能适时导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只有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责任编辑徐丽娟26教育技术导刊·2006 年第6 期教育技术导刊·2007 年第3 期把多媒体用在掌握知识的“刀刃”上, 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 共享资源, 协作发展应用网络环境进行高职数学教学, 可以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教师不必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组织和编写教案上, 而只需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在网络教学中, 教师处于引导、点拨的辅助地位, 在帮助学生确定某一学习主题时, 引导学生从何处获取有关的学习资料, 如何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学习资源等。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通过伙伴或教师的帮助自主建构知识。因此, 网络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协作性、创造性、创新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5篇

(一)学生缺乏论文写作经验

由于成人教育学生大多从事第一线的实务性工作,缺乏论文写作的实践机会,据我院对09级毕业班学生的调查,其中只有45%的学生在大专毕业时独立完成过字数为5000字左右的论文,还有55%的学生在大专毕业时未独立完成过毕业论文。在课程论文方面,在15门专业中,仅有3门课程采用课程论文的方式考核。在学生对课程论文的态度方面,87%的学生认为课程论文考核要比卷面考试容易,完成的压力小。近70%的学生表示自己完成课程论文的态度不够认真。在完成工作报告方面,仅有5.2%的学生在过去的三年时间中独立或参与过字数在10000字以上的工作报告的撰写,其余学生均未独立完成或参与。在论文和工作报告写作程序和要求的了解方面,近53%的学生表示对此方面知识十分缺乏,35%的学生表示略有了解,10%的学生表示有较多了解,2%的学生放弃表态。从上述数据可见,成人教育学生缺乏论文写作经历,对论文写作的要求程序方法都知之甚少,需要指导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为有效的方法加以指导。

(二)论文写作能力未能在课程教学中得以充分培养

论文体现了学生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深入和全面的剖析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但目前的教学在对实践问题进行剖析时,往往侧重于解决方案的优缺点阐述以及如何选择方案,而缺少对问题本源及其演变过程的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得到实用的结论,对于如何得出结论则关注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对于问题本源的解释和阐述,需引用大量理论知识,因成人教育学生理论基础不够夯实,为减少学生学习难度,很多教师简化教学过程放弃对问题本源的阐述。二是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风气影响教学过程,将成人教育重应用性的理念演变成实用性,将高等教育演变成只教授学生“怎么做”,不阐述“为什么这么做”的短期职业培训。三是教师在对实践问题深入剖析时学生参与度很低。2012届金融专业学生课堂讨论,学习报告、课程论文等形式的作业准时提交率只有35%,远远低于普通题目形式作业的提交率。学生的低参与率阻碍了教学过程对学生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论文选题趋同化、热点化

为培养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论文写作兴趣,毕业论文选题采用“学生自行选题,指导老师提修改建议”的方式。2012届毕业班学生中有近62%未从事金融业工作,对金融业的实践问题缺乏直观认识和兴趣,因此在选题时主要参考网络上的热点信息,出现论文选题趋同化、热点化的特征,而部分的热点问题带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政策性,深入研究的价值不大,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有失恰当。

(四)论文写作“搜索化”

我校图书馆数据库学科种类齐全资料丰富,为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强大的资料支持。但学生论文写作出现“搜索化”,资料堆砌成文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学生选取某些具有时效性和政策性的热点问题作为选题。对于这类选题,学生受专业水平限制很难对其本源性进行探讨,而对政策方向的把握能力又不够。出于写作成绩的保险性考虑,学生往往只能资料剪接堆砌成文。二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已形成对网络信息和资料的依赖,独立思考能力下降,论文写作过程中极度依赖网络资料,由于资料分析删选重组的能力有限,难免用资料堆砌成文。三是部分学生因学习动力和精力有限,或者指导老师疏于对论文选题、成文的过程控制,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抄袭网络资料现象。据我院2011届金融专业毕业生论文来看,抄袭率达到11%,都被判为不及格,以致影响正常毕业。

二、金融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循序渐进”式指导

我院金融专业专升本专业学制为三年,毕业论文工作一般被安排最后一学期,论文写作过程为期五个月。而全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来提高论文质量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五个月,而应贯穿于整个三年教学过程,采用循序渐进指导方式。首先,在新生开学教育时,老师应强调毕业论文的意义,它是综合检验学生三年学习状况的重要环节,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工作任务的阐述解释能力。其次,开设学术修养培养课程,采用讲座方式,每学期循环开设,学生必须在论文开题前选修完成。讲座围绕选题方法、数据库使用与资料搜集、数据统计基本方法、论文写作格式、问题讨论交流方法五个主题展开。第三,从第二学年开始每学期至少有两门专业课需采用课程论文考试方式,课程论文要求从易至难,依据学习笔记———综述———问题阐述———完整论文,逐步提高要求。第四,配备辅导老师专业回复学生有关课程论文、工作报告写作方面的问题。通过上述改进方法,使学生在开题之前具备基本论文写作素养,减小不同背景和基础学生之间在写作知识掌握度上的差异,从而为最后一学期的论文写作做好准备。

(二)主导师与导师委员会相结合

2012届前,学生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每位导师指导10名学生,全程负责学生论文的指导,此种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以下弊端:首先,指导老师受自身学术专业的限制,无法给学生提供最为专业的指导。其次,指导老师精力有限,同时指导10名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控制受限。基于此,从2013届开始,金融专业开始采用主导师和导师委员会相结合的论文指导模式,该模式有如下特点:选题及开题报告答辩由导师委员会共同负责,导师委员会的三名导师对学生选题的口径、内容及可驾驭性共同做出评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任何写作问题,除了可向主导师寻求帮助之外,还可与导师委员会中任何一位导师进行学术探讨。

三、结论

第6篇

1.开展“每日一说”

每堂语文课前,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开展“每日一说”,每天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发言,全部实习轮流制,发言的内容可以是发言人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讲一个故事,总之只要是脱稿发言即可,发言的时间为3~5分钟,一位学生发完言后,再请其他学生来点评,点评可以是学生听完发言后的感想,也可以是对发言人的评价。开展“每日一说”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想法的平台,还可以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学生的听力,并且起到丰富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2.参加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是一种较常见的活动形式,演讲比赛要求演讲者在脱稿的情况下,以口语为主加以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在观众面前绘声绘色地讲说。演讲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在众多不熟识的面孔前,大部分学生都会紧张、怯场,不敢大声说话,而经常性地参加演讲比赛能够帮助学生逐步习惯这种大场面,克服内心的紧张和胆怯。这样对于职校学生未来就业面试也有很大的帮助,在一般的就业面试中,一些毕业生由于很少在陌生人和众人面前开口讲话,在回答面试官提问的时候,容易紧张,讲话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含糊不清,给面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平时参加一些演讲比赛,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受益无穷。

3.开展语文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有益活动。在职校语文课堂开展语文知识竞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文学知识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为了在知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文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4.开展辩论赛

辩论赛是一种能够考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比赛。在平时的职校语文教学中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辩论赛,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辩论赛,语文教师在选择话题的时候,应该多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话题,例如“读职业学校是否有用”“职校开设语文课程是否有必要”“毕业是否意味着失业”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都会让学生有话可说。

5.编写小话剧并出演

枯燥无味的写作课对于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水平的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可以换一种写作方式,例如,让学生编写小话剧,大都数学生肯定都喜欢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等,而我们知道,电视剧和电影都是演员依照剧本演出来的,那么如果让喜爱电视剧、电影的学生自己当编剧又会写出怎样的剧本呢?当然,为了降低难度,学生可以试着编写一些小型的话剧,对于写得比较好的剧本还可以让学生排练演出,让学生在演出中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编写小话剧,有利于提高写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水平,出演小话剧,有利于学生体味自己的创作成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6.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一些专业性语文课程

为了提高职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学校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设一些专业性语文课程,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例如,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口语训练班,提高学生的公文写作水平和语文表达能力,这样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结语

第7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凭着兴趣学习的,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趣味导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在测量圆的周长时,学生以前所接触的平面图形都能用直尺准确量出它的周长,而对测量闭合曲线就不能用同样的方法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安排教学活动。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以用直尺直接测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同学们可用直尺和布条去测量,具体有几种测法?大家实验一下。”顷刻,课堂是人人参与,你搞那个实验,我搞这个实验,气氛十分活跃,之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有的说:“我是用滚动办法测出这几个圆的周长”,有的说:“我认为滚动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使遇到无法滚动的圆,我想还是用绳测的方法比较好”。教师先肯定他们的思维方法,然后因势利导,提出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一个实验:用细绳的一端系着纽扣,手拿细绳的另一端,绕动细绳,纽扣在空中划出一个圆。“象这个圆你能用绳测、滚动的办法量出它的周长吗?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电脑演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圆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至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识,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培根认为:“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并对日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之受益终生。新课程强调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人公的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情境,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积极地探究。教师尽最大努力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让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报出了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然后把其中一些多位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例如:123321,213312,132231,让学生检验变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惊奇地发现:“奇怪,怎么和原来的数一样,个个都是3的倍数呢?”“新数和原数间有什么联系?这里面有什么奥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教师提供的新知背景中,此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已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产生了强烈情绪,这样学生们就能主动深入探究,并从相互联系中概括出“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学生动脑思考后概括出的知识结构不仅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深化,而且还从中挖掘了学生认知潜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推动学生自主探索。

“方法是学习的钥匙”。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方法。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这是教给他们的一个发展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数学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出一条路,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

1.指导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课前设置“学导单”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如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设计以下“学导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异同点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小数怎样确定③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怎么办?这样坚持训练并将预习要求,学习方法适时渗透,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学导单”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每个班上总有一两个胆小怕开口说话的孩子,教师要设计一些稍微简单一些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让这些孩子找回自信,从而敢于回答老师的问题,敢于质疑问难。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①设疑布难,激发学生好奇心理;②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例如:教“正比例”时教师领学生到操场。问:现有一根米尺,要量出旗杆的高度,怎样测量?根据旗杆的影子长怎样才能算出旗杆的高度?影子和旗杆有怎样的关系?此后,让学生量出几种不同的杆长和各自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