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7 23:11:21
序论:在您撰写特色专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项目开发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项目课程体系建立前期,积极与相关企业沟通,邀请业内专家参与我们的项目课程方案的设计与讨论,需要引入企业资源,包括企业的项目、企业的标准、企业的优秀教师等等,多方参与可以大大提高项目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项目课程中尽量采用企业实际项目。要强调的是,项目中必须涵盖专业知识,即使是实际项目,我们也会先对项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需要解决的能力知识点,然后再重新组合,设计适合学生学习操作的项目课程。
工作室项目教学的特点
1、教学实施项目化
全面实施工作室项目教学,将实际工作项目引入课堂。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进行,有分工,有合作,最后做出符合项目标准的作品。例如动画片制作的卡通造型设计阶段,我们将卡通造型设计作为一个项目,安排在第一学期,让学生根据角色性格,故事内容设计卡通造型,按照行业规范、企业要求来完成标准造型、转面图、动作设计、表情图等设计。通过这种项目式的教学,学生能更主动的投入学习,更严谨的去进行制作,努力去达到企业要求。在做的过程中,对动画专业的核心课程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对于目前动画行业通用的市场标准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2、教学组织方式多样化
动画是一个制作环节很多,制作过程繁琐,必须要依靠多人的密切分工合作才能最终完成的行业。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在教学组织上,主要是采用让学生分组完成的方式。每个小组会推选出相应的组长,来负责任务的分工,制作过程中组员的相互协调及沟通,整体进度的把握以及作品的质量监控等。在这个分组进行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集体荣誉感上升,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极大的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为今后踏上社会就业后的团队合作,预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教学监控体系完善化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控体系,包括:教师项目手册、学生项目手册、项目进程表。教师项目手册由教师填写,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手册上填写项目实施大纲,分阶段教师填写阶段项目具体安排,项目进行过程中,每周的项目实施情况由阶段教师在项目手册上如实反映,项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并附上学生的项目成果。
学生项目手册主要由学生填写,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老师每周的任务分配及自己的完成情况,以及在制作过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在学生项目手册反映出来,教师针对这些情况为每个学生答疑,由此保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相应调整。项目进程表是控制学生项目进度,每周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具体做到哪一环节,在此表格中都有所体现。
4、教学老师责任明确化
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的应该是当前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最适用的实践经验。因此,我们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制作,掌握企业规范及行业标准。
在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尽量做到每位老师分工明确,最大程度的责任明确化。在项目实施前,已经确立了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体体项目的组织实施、监控以及教学组织方式。在项目开始前,项目负责人把分阶段段任务,安排给相应的老师。每位参与项目的老师,根据自己的阶段任务,填写相应的教学安排,并送交项目负责人审核。审核通过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就必须严格按照审核过的标准,来组织实施自己的教学安排。
项目结束后,专业建设委员对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对项目负责人进行考评。项目负责人也会对每一位参与项目教学的老师给予评价打分,真正做到每位老师的教学责任明确化。
5、教学课程标准市场化
课程的设置及相应的市场标准,与企业专家进行论证。项目制作过程中,会有企业优秀教师参与教学。
工作室项目教学的优势
1、改变了过去“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以项目为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重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帮助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充分做到因材施教。
论文摘要:目前国内各高校的文秘专业普遍存在培养目标雷同、特色不明显的问题。通过探索其他专业特色形成的规律以及有效人才的内涵与培养目标,本专业提出了文秘专业如何形成特色以及如何在形成自身特色的过程中培养有效人才的基本思路。
论文关键词:文秘专业专业特色有效人才
1国内文秘专业建设现状分析与规律探索
1.1国内文秘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从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的文秘专业特色不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目标雷同。目前,国内有上百所院校开办了文秘专业,大多是将文秘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从事办公室事务、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人才。若说有不同,有的秘书专业强化了英语教学,注重涉外秘书人才的培养。
第二,岗位定位相似。大多数秘书专业定位于各种行业从事行政秘书、涉外商务秘书、文书处理员、接待员、资料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岗位的工作。
第三,课程体系差别不太。由于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的相似,导致课程体系趋同。专业技能课程主要为秘书技能模块,计算机操作模块和商务模块,涉外秘书专业会有英语技能模块。
由于上述关键因素没有明显的秘书专业特色,文秘专业至今没有国家示范建设专业,省级示范建设专业也屈指可数。同时由于缺乏特色,在许多地区秘书专业学生就业出现结构性困难。
为什么文秘专业难以办出应有特色呢?通过分析主要有下列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对文秘专业的研究不够深入。从78年南开大学首次开办秘书专业以来,在相当长时间内文秘专业主要培养行政单位写作型秘书,后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行政机关对秘书人员的需求不断减少,而企业、团体对文秘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适应这种变法,许多院校的文秘专业进行了自我改造,即从培养以写作能力为核心的体系,转到培养以会议组织、接待等实务和办公自动化能力为核心的体系上,当新体系建立后,文秘专业如何继续适应社会经济对文秘人才的变化,没有作进一步的探索。这就导致了文秘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相似。
第二,文秘职业的需求特点导致形成自己特色比较困难。文秘职业需求具有分散性,一个单位即使需要也往往只是一两个,不像有些专业的职业需求是批量的。职业的分散性导致文秘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求全求大,就业岗位定位于所有行业的秘书岗位,课程体系以训练秘书岗位共性的能力为主,因此专业特色很难形成。
第三,文秘教师的现状在一定程度影响文秘专业特色的形成。目前从事文秘教学的教师多是由原来教语文或中文的教师转过来的,大多数教师没有实际秘书工作经验,对秘书岗位要求不熟悉,加上目前对秘书教师的培训机会很少,秘书专业的不“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文秘专业难出彩。
1.2专业特色形成规律探索
专业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存空间,没有生存空间的专业就没有竞争的优势,而没有竞争优势的专业就不能得到发展。促进专业特色的形成,已经成为许多高职院校专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
通过研究那些专业特色明显的案例,我们发现,一个专业的特色形成应遵循下列规律:
①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相一致。
专业建设方向首先要面向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服务。因此,一个特色专业的建设必须与当地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密切联系在一起,专业建设只有把握住这种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才能实现专业和社会发展的双赢。落实在专业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就是要对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灵活把握,随着社会需求的状况和变化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特色和定位。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由于深圳的物业管理一直走在全国前面,该学院随之设立了楼宇设备与智能化技术、制冷空调、建筑工程、城市环境工程、城市园林等物业管理专业群。再比如,伴随着深圳建设花园城市的步伐和深圳花卉园林业的发展,该学院开设了城市园林专业,等等。这些专业(群)之所以能形成特色,无不是围绕深圳的社会经济发展来建设的。
②专业建设与学院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与布局相一致。
一个专业要办出特色,需要整合院内资源,在一个学院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专业建设不与学院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相一致,不与本校的办学方向和学院特色相适应,就很争取到更多资源。因此,专业建设的执行者要研究本院办学特色,把握本院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方针、总体目标,然后结合自身特点将专业办出特色。比如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本身是一所主要培养IT人才的学院,它的文秘专业也围绕学院特色进行专业建设,目前已经成功地形成了信息化商务文秘的特色。
③专业特色的形成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时间的沉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专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与总结。同时,保持专业相对稳定性,也有助于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的积累。比如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有11个特色专业、湖南民政职业学院的文秘专业殡仪专业都是经过长时间积累与建设而成的。
④专业特色的形成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一个特色专业的形成是专业长期发挥自身优势的结果。比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文秘专业之所以能建出特色,与它长期重视发挥自身优势密切联系。该院文秘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杨文丰是一位作家,同时担任该学院人文分院的领导,因此文秘专业中应用写作课程得到很好的发展,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建设,该院的文秘专业写作教学获得了多项国家与省级的教学奖,同时也促成了专业特色的形成。
1.3关于我院文秘专业形成特色思考
品牌就是特色,如何将我院文秘专业建设成特色专业,我们认为,文秘专业要办出特色必须抓住深港合作机遇,结合我院的信息特点,通过提升现有的优势让本院文秘专业形成自身特点。
1.3.1关于我院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
专业定位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专业形成特色的关键。依据专业形成特色的规律,专业定位必须立足于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服务,同时注重专业的前瞻性。因此我们课题组认为,我院文秘专业应立足于为深圳经济发展服务。
深港经济的不断融合,是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一方面港资投资深圳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深港合作的层次在不断深入。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11月底,我市引进港商投资项目36218项,直接投资28304项,实际投资320亿美元。深圳与香港合作的企业就更多。从合作范围与层次看,深港合作已在各个行业开展,深港大都会的构想,为深港合作描绘了美好蓝图。目前“深港创新圈”、“深港文化创意中心”、“深港生产力基地”的建立为深港合作,深港大都会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深港合作为文秘专业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随着深港合作的加深,无论与香港有合作的内地企业,还是港资企业,十分需要熟悉两地业务运作的秘书人才。因此,我院文秘专业可以将培养熟悉深港企业运作的秘书人才作为专业培养目标。从国内院校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还没有一家将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此,因此,我院文秘专业可以此为切入口,通过几年建设,形成自身的特色。
1.3.2为培养熟悉深港企业业务运作的秘书人才所具有的条件和优势
特色专业的建设应考虑自身的优势。本专业在培养熟悉深港企业业务运作的秘书人才方面具有其它院校所没有的优势:
第一,地理位置的便利性,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与香港方面进行交流,较快获得香港的资讯。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香港文化比较熟悉。
第二,港资企业或与港资合作日常交流语言多采用粤语或英语。而本院文秘专业有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并且本专业一直坚持中英文办学方向,在办学上有一定基础。另外,本院学生主要是深圳生源,这些学生从小都能说流利的粤语,目前学生日常生活中基本使用粤语。因此在语言上不存在障碍。
第三,近两年,本专业与部分港资企业、或与香港有合作的深圳企业有一定程度合作。
1.3.3专业特色形成的基本思路
特色专业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为了让我院文秘专业早日形成特色,应从下列方面进行建设:
①对港资企业、或与香港有合作的深圳、合作机构作深入调研,通过调研掌握这些企业或机构对秘书人才的要求以及从事秘书岗位的核心能力,为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打下基础。
②依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特色专业建设必须目标明确,应在坚持专业目标的基础上突出特色目标。为了培养熟悉深港企业运作的秘书人才,课程体系应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增加培养识别繁体中文能力的课程,秘书技能课程应增加培养港资企业秘书事务管理及文书处理能力的课程。
③强化师资队伍的改造与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特色专业需要配备有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因此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就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知识结构上,就丰富香港各事务的知识,一是增加教师在港资企业、与香港有合作的深圳企业和机构的工作经验。
④编写适合培养目标的教材。教材建设要围绕培养来进行,在内容上应包括上述企业的秘书工作内容,在形式上最好使用繁体中文编写。
⑤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深港企业运作的秘书技能。
2文秘有效人才的培养
形成专业特色只是培养有效人才的手段,而有效人才的培养才是专业建设的目的。那么如何在形成专业特色的同时达到有效人才的培养呢,下面就有效人才培养提出一些观点与思路。
2.1有效人才的提出及内涵
在2005年,深圳经过25年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目前深圳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四个“难以为继”。在2005年初,深圳第一次明确提出:下决心实现从“速度深圳”到“效益深圳”的历史性转变。建设效益深圳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圳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所谓的“效益深圳”,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决定的发展速度、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
为了适应建设“效益深圳”的要求,深圳市委对我院办学提出了“育有效人才”的要求,所谓“有效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的高素养人才。它是对党的教育方针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具体化。之所以说它是“具体化”,主要表现在内涵上,它与深圳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了,在深圳经过第一次创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针对深圳发展资源紧缺的现状,深圳第二次创业提出了建设“效益深圳”的发展目标。培养有效人才可以说建设“效益深圳”对教育提出的一个具体要求。
2.2文秘有效人才的基本标准
经过对深圳秘书岗位的调查,我们认为文秘有效人才,从总体上来说应具有“六会一高”,“六会”,即会做人、会办文、会办会、会办事、会说话、会学习;“一高”,即办文办事办会效率高。
“会做人”就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个合格秘书应做到:忠于职守、严守机密、讲求效率、善于合作,恪守信用、文明礼貌。
“会办文”就是“坐下来能写”,学生不仅能写各种文体,而且懂得各种办文程序。
“会办会”就是能将组织策划大型的会议或活动,能做好会议前的准备工作,会中的服务工作以及会后善后总结工作。
“会办事”就是对内能处理好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在外办事能把握好度,能维护好领导的尊严和公司的形象。能具有一些具体事务和基层管理工作。
“会说话”就是“站起来能说”,要求文秘人员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高效率”就是秘书对工作反应快,能快速做好各种办公事务的准备工作,能使用现代办公设备。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深圳文秘人员还需要下面的特色能力:粤语表达能力,繁体汉字识别能力,信息与资料的快速整理能力,汽车驾驶能力。
2.4在文秘专业特色的形成过程中培养有效人才
培养有效人才是形成文秘专业特色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专业建设包括人才规格的定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都要在培养有效人才的基础上进行。坚持专业建设“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特色能力的培养。培养文秘有效人才的具体措施如下:
2.4.1通过研究深圳的港资企业及与香港机构合作企业,设计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从前文所述可知,文秘专业要办出自身的特色,必须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将培养熟悉深港企业运作的秘书人才。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有一个与此相适应的培养方案。通过调研,本专业确立了新的培养规格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合深圳经济发展需要、能以中英文作为交流语言,以信息技术为沟通主要手段,掌握文秘基本理论,熟悉深港行政管理与文秘业务操作,具有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拥有现代秘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文秘人才”。同时还形成了语言、秘书、计算机、商务活动四大模块的课程体系。
2.4.2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也是完成高职培养目标的必经之路。文秘专业要培养熟悉深港企业运作的秘书人才也必须通过工学结合来完成。为此,文秘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应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学生通过完成实际项目来达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上,首先需要加强校内实习基础的建设,为学生随机的、经常性的教育实习实训提供保障。其次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
2.4.3通过评价主体转换,形成有效人才新指标体系
过去教师在考核评定学生成绩时,往往“一卷定终身”。由于这种考核方式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后来又增加了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虽然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能力水平,但是主体依然是教师,而教师多是从其知识和一般能力来评价,这很难反映出学生在企业工作中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对于有效人才的评价,在过程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应引入社会职业资格认证式评价和企业信息反馈式评价,以形成新的评价体系,着力人才有效性的评估。
参考文献
[1]杨念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国内文秘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从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的文秘专业特色不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目标雷同。目前,国内有上百所院校开办了文秘专业,大多是将文秘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从事办公室事务、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人才。若说有不同,有的秘书专业强化了英语教学,注重涉外秘书人才的培养。
第二,岗位定位相似。大多数秘书专业定位于各种行业从事行政秘书、涉外商务秘书、文书处理员、接待员、资料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岗位的工作。
第三,课程体系差别不太。由于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的相似,导致课程体系趋同。专业技能课程主要为秘书技能模块,计算机操作模块和商务模块,涉外秘书专业会有英语技能模块。
由于上述关键因素没有明显的秘书专业特色,文秘专业至今没有国家示范建设专业,省级示范建设专业也屈指可数。同时由于缺乏特色,在许多地区秘书专业学生就业出现结构性困难。
为什么文秘专业难以办出应有特色呢?通过分析主要有下列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对文秘专业的研究不够深入。从78年南开大学首次开办秘书专业以来,在相当长时间内文秘专业主要培养行政单位写作型秘书,后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行政机关对秘书人员的需求不断减少,而企业、团体对文秘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适应这种变法,许多院校的文秘专业进行了自我改造,即从培养以写作能力为核心的体系,转到培养以会议组织、接待等实务和办公自动化能力为核心的体系上,当新体系建立后,文秘专业如何继续适应社会经济对文秘人才的变化,没有作进一步的探索。这就导致了文秘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相似。
第二,文秘职业的需求特点导致形成自己特色比较困难。文秘职业需求具有分散性,一个单位即使需要也往往只是一两个,不像有些专业的职业需求是批量的。职业的分散性导致文秘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求全求大,就业岗位定位于所有行业的秘书岗位,课程体系以训练秘书岗位共性的能力为主,因此专业特色很难形成。
第三,文秘教师的现状在一定程度影响文秘专业特色的形成。目前从事文秘教学的教师多是由原来教语文或中文的教师转过来的,大多数教师没有实际秘书工作经验,对秘书岗位要求不熟悉,加上目前对秘书教师的培训机会很少,秘书专业的不“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文秘专业难出彩。
1.2专业特色形成规律探索
专业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存空间,没有生存空间的专业就没有竞争的优势,而没有竞争优势的专业就不能得到发展。促进专业特色的形成,已经成为许多高职院校专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
通过研究那些专业特色明显的案例,我们发现,一个专业的特色形成应遵循下列规律:
①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相一致。
专业建设方向首先要面向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服务。因此,一个特色专业的建设必须与当地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密切联系在一起,专业建设只有把握住这种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才能实现专业和社会发展的双赢。落实在专业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就是要对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灵活把握,随着社会需求的状况和变化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特色和定位。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由于深圳的物业管理一直走在全国前面,该学院随之设立了楼宇设备与智能化技术、制冷空调、建筑工程、城市环境工程、城市园林等物业管理专业群。再比如,伴随着深圳建设花园城市的步伐和深圳花卉园林业的发展,该学院开设了城市园林专业,等等。这些专业(群)之所以能形成特色,无不是围绕深圳的社会经济发展来建设的。
②专业建设与学院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与布局相一致。
一个专业要办出特色,需要整合院内资源,在一个学院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专业建设不与学院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相一致,不与本校的办学方向和学院特色相适应,就很争取到更多资源。因此,专业建设的执行者要研究本院办学特色,把握本院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方针、总体目标,然后结合自身特点将专业办出特色。比如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本身是一所主要培养IT人才的学院,它的文秘专业也围绕学院特色进行专业建设,目前已经成功地形成了信息化商务文秘的特色。
③专业特色的形成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时间的沉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专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与总结。同时,保持专业相对稳定性,也有助于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的积累。比如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有11个特色专业、湖南民政职业学院的文秘专业殡仪专业都是经过长时间积累与建设而成的。
④专业特色的形成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一个特色专业的形成是专业长期发挥自身优势的结果。比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文秘专业之所以能建出特色,与它长期重视发挥自身优势密切联系。该院文秘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杨文丰是一位作家,同时担任该学院人文分院的领导,因此文秘专业中应用写作课程得到很好的发展,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建设,该院的文秘专业写作教学获得了多项国家与省级的教学奖,同时也促成了专业特色的形成。
1.3关于我院文秘专业形成特色思考
品牌就是特色,如何将我院文秘专业建设成特色专业,我们认为,文秘专业要办出特色必须抓住深港合作机遇,结合我院的信息特点,通过提升现有的优势让本院文秘专业形成自身特点。
1.3.1关于我院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
专业定位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专业形成特色的关键。依据专业形成特色的规律,专业定位必须立足于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服务,同时注重专业的前瞻性。因此我们课题组认为,我院文秘专业应立足于为深圳经济发展服务。
深港经济的不断融合,是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一方面港资投资深圳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深港合作的层次在不断深入。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11月底,我市引进港商投资项目36218项,直接投资28304项,实际投资320亿美元。深圳与香港合作的企业就更多。从合作范围与层次看,深港合作已在各个行业开展,深港大都会的构想,为深港合作描绘了美好蓝图。目前“深港创新圈”、“深港文化创意中心”、“深港生产力基地”的建立为深港合作,深港大都会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深港合作为文秘专业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随着深港合作的加深,无论与香港有合作的内地企业,还是港资企业,十分需要熟悉两地业务运作的秘书人才。因此,我院文秘专业可以将培养熟悉深港企业运作的秘书人才作为专业培养目标。从国内院校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还没有一家将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此,因此,我院文秘专业可以此为切入口,通过几年建设,形成自身的特色。
1.3.2为培养熟悉深港企业业务运作的秘书人才所具有的条件和优势
特色专业的建设应考虑自身的优势。本专业在培养熟悉深港企业业务运作的秘书人才方面具有其它院校所没有的优势:
第一,地理位置的便利性,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与香港方面进行交流,较快获得香港的资讯。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香港文化比较熟悉。
第二,港资企业或与港资合作日常交流语言多采用粤语或英语。而本院文秘专业有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并且本专业一直坚持中英文办学方向,在办学上有一定基础。另外,本院学生主要是深圳生源,这些学生从小都能说流利的粤语,目前学生日常生活中基本使用粤语。因此在语言上不存在障碍。
第三,近两年,本专业与部分港资企业、或与香港有合作的深圳企业有一定程度合作。
1.3.3专业特色形成的基本思路
特色专业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为了让我院文秘专业早日形成特色,应从下列方面进行建设:
①对港资企业、或与香港有合作的深圳、合作机构作深入调研,通过调研掌握这些企业或机构对秘书人才的要求以及从事秘书岗位的核心能力,为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打下基础。
②依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特色专业建设必须目标明确,应在坚持专业目标的基础上突出特色目标。为了培养熟悉深港企业运作的秘书人才,课程体系应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增加培养识别繁体中文能力的课程,秘书技能课程应增加培养港资企业秘书事务管理及文书处理能力的课程。
③强化师资队伍的改造与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特色专业需要配备有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因此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就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知识结构上,就丰富香港各事务的知识,一是增加教师在港资企业、与香港有合作的深圳企业和机构的工作经验。
④编写适合培养目标的教材。教材建设要围绕培养来进行,在内容上应包括上述企业的秘书工作内容,在形式上最好使用繁体中文编写。⑤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深港企业运作的秘书技能。
2文秘有效人才的培养
形成专业特色只是培养有效人才的手段,而有效人才的培养才是专业建设的目的。那么如何在形成专业特色的同时达到有效人才的培养呢,下面就有效人才培养提出一些观点与思路。
2.1有效人才的提出及内涵
在2005年,深圳经过25年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目前深圳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四个“难以为继”。在2005年初,深圳第一次明确提出:下决心实现从“速度深圳”到“效益深圳”的历史性转变。建设效益深圳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圳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所谓的“效益深圳”,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决定的发展速度、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
为了适应建设“效益深圳”的要求,深圳市委对我院办学提出了“育有效人才”的要求,所谓“有效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的高素养人才。它是对党的教育方针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具体化。之所以说它是“具体化”,主要表现在内涵上,它与深圳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了,在深圳经过第一次创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针对深圳发展资源紧缺的现状,深圳第二次创业提出了建设“效益深圳”的发展目标。培养有效人才可以说建设“效益深圳”对教育提出的一个具体要求。
2.2文秘有效人才的基本标准
经过对深圳秘书岗位的调查,我们认为文秘有效人才,从总体上来说应具有“六会一高”,“六会”,即会做人、会办文、会办会、会办事、会说话、会学习;“一高”,即办文办事办会效率高。
“会做人”就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个合格秘书应做到:忠于职守、严守机密、讲求效率、善于合作,恪守信用、文明礼貌。
“会办文”就是“坐下来能写”,学生不仅能写各种文体,而且懂得各种办文程序。
“会办会”就是能将组织策划大型的会议或活动,能做好会议前的准备工作,会中的服务工作以及会后善后总结工作。
“会办事”就是对内能处理好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在外办事能把握好度,能维护好领导的尊严和公司的形象。能具有一些具体事务和基层管理工作。
“会说话”就是“站起来能说”,要求文秘人员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高效率”就是秘书对工作反应快,能快速做好各种办公事务的准备工作,能使用现代办公设备。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深圳文秘人员还需要下面的特色能力:粤语表达能力,繁体汉字识别能力,信息与资料的快速整理能力,汽车驾驶能力。
2.4在文秘专业特色的形成过程中培养有效人才
培养有效人才是形成文秘专业特色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专业建设包括人才规格的定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都要在培养有效人才的基础上进行。坚持专业建设“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特色能力的培养。培养文秘有效人才的具体措施如下:
2.4.1通过研究深圳的港资企业及与香港机构合作企业,设计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从前文所述可知,文秘专业要办出自身的特色,必须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将培养熟悉深港企业运作的秘书人才。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有一个与此相适应的培养方案。通过调研,本专业确立了新的培养规格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合深圳经济发展需要、能以中英文作为交流语言,以信息技术为沟通主要手段,掌握文秘基本理论,熟悉深港行政管理与文秘业务操作,具有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拥有现代秘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文秘人才”。同时还形成了语言、秘书、计算机、商务活动四大模块的课程体系。
2.4.2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也是完成高职培养目标的必经之路。文秘专业要培养熟悉深港企业运作的秘书人才也必须通过工学结合来完成。为此,文秘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应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学生通过完成实际项目来达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上,首先需要加强校内实习基础的建设,为学生随机的、经常性的教育实习实训提供保障。其次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
2.4.3通过评价主体转换,形成有效人才新指标体系
过去教师在考核评定学生成绩时,往往“一卷定终身”。由于这种考核方式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后来又增加了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虽然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能力水平,但是主体依然是教师,而教师多是从其知识和一般能力来评价,这很难反映出学生在企业工作中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对于有效人才的评价,在过程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应引入社会职业资格认证式评价和企业信息反馈式评价,以形成新的评价体系,着力人才有效性的评估。
参考文献
[1]杨念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出版社,2004.
论文摘要:本文以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的数学教学为例,阐述了数学课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地位,以及从数学课教学内容的构建和教学形式上体现数学教学的专业特色。
0引言
职业学校教育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来组织实施教学的,在进行文化课教学的同时,实施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数学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仅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影响到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对学生参加工作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既要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需求,也要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准备必需的数学知识,因此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要紧扣学生所学的专业,即数学教学要突出专业特色。本人认为做好下列几方面工作,便可体现数学教学的专业特色。
1树立数学课教学为专业服务思想
职业学校教育决定数学教学必须具有服务性,因此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要牢固树立数学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指导思想,从教学原则到教学内容都要切实做到为专业课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在不破坏数学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数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切实做到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
职业学校的学生刚入校时,由于专业意识的驱使,学生往往急于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使得他们以实用的眼光来看待知识的学习,学习具有选择性,数学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使数学教学在内容上让学生获得学习专业知识所必需的数学知识,给学生学习专业课带来方便;从方法上拉近与专业课的距离,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课程安排上应注意对专业课的支持性。把数学课安排在专业课之前,使学生先掌握数学工具和方法,以利于专业课学习,如果数学教学经常落后于专业课教学,就会给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带来很大的不便,就会进一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给数学教学带来困难。因此切实安排好数学课的教学时间至关重要。
2正确把握数学课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地位
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做事,数学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取决于数学知识在该专业中的作用以及在专业技能实践中的需要,数学在专业课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课的学习质量;专业课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学有依赖性,离开数学课的密切配合,专业课的教学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
我们应该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实践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依赖程度来认识数学课程的地位和性质。从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践的角度来看,数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所必备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素质,该课程的教学必须服务、服从于专业需要,这就决定数学课是一门预备性、服务性的课程。但是由于职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以操作为主的工作,在一些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上都认为学生学好专业课就行了,从主观上缺乏对数学的重视,没有认清数学对专业课的影响,加上学生在以前中学阶段没有打好基础等因素,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造成学生轻数学课而重专业课的现象,表面上看对专业课有利,实际上却不然。因此,教师和学生必须从思想上认清数学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认识到数学课对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为专业课学习打好的基础。
3数学课教学内容的构建应突出专业特色
数学课的教学内容不能认为是教学材料的简单堆砌。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应该是在选取内容、组织方式和阐释的观点、方法等方面都将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职校电工电子类专业的数学教学应该从数学的基本常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际需要来选编适合职校层次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了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学》通用教材,上册是所有专业通用,是职校学生在校期间所必备的基本数学知识,下册是与电工电子类专业相结合部分。这套教材基本符合了够用、与专业结合的大原则,但在具体上课过程中还要灵活应用,对教材进行适当整合。如:针对教材下册可作如下整合:在第一章三角函数及其应用中,1.1诱导公式,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公式,不做过难得要求。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只要求学生会用公式即可。1.3正弦型曲线与正弦量,需要结合上册3.3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重点讲解振幅、周期、频率、初相、相位、相位差等概念,同时五点作图法画正弦曲线也非常重要,这些为今后学习单相、三相交流电打下基础;在第二章复数中,2.1复数的概念,2.2复数的几何表示,2.3复数的三种表示形式,2.6正弦量的复数表示需要重点讲解,为今后交流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第三章逻辑代数基础中,由于该章内容相对独立,可以放在脉冲与数字电路专业课中进行教学。4数学课在教学形式上要突出专业特色
护理模拟实习即“情景虚拟式”学习,是《护理学基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护理理论、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它充分体现了卫生专业学校以实践教学为重点,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综合型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护理人才为目标的特点。能使专业理论教育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通过虚拟教学环境,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一走进实验室就好似进入了医院的病房,身临其境,好奇感和新鲜感油然而生,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一名护理人员,一名白衣天使,从而增强了职业自豪感和对护理实习课的浓厚兴趣,为上好实习课提供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2明确实习目的,培养动手能力
首先,护理教师应根据实习计划的安排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明确实习课有关操作的重点和难点,并确定适合教学内容的实习形式和练习方法。其次,在每次实习操作前,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明确实习目的、意义和要求,并对操作步骤进行复习和回顾。有许多学生在教师讲解或演示时往往认为自己听明白了,看清楚了,会操作了,可是当接触实际时就力不从心或束手无策。如果教师能在分组实习前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学生按授课计划内容和实习要求进行有步骤地讲解,就能使学生在实习中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
3加强实习指导,认真做到“五勤”
护理教师要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指导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定内容的操作练习,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带教效率,做好“五勤”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途径。
3.1勤于思考教师要合理安排实习形式,根据练习内容确定每组人数,同时了解学生在实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时刻提醒学生在操作中要树立爱伤观念,重视护患沟通,注意举止文明,强化安全操作和防范意识。
3.2勤于巡视《护理学基础》实习课的教学方法一般是以分组练习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带教老师一定要加强巡视,深入各个实习小组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指导,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实习动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广泛的认识,并为教学反馈和目标调控提供资料,收集信息。
3.3勤于观察带教老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各个实习小组在练习中的情况,关注学生在实习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密切注视每个学生的操作动作是否标准规范,还存在哪些问题。通过仔细观察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之处,并及时加以矫正和解决,从而确保学生在动作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取得课堂实习的良好效果。
3.4勤于讲解通过讲解,向学生提示操作要点,特别是一些难以察觉到的动作要领,如口腔护理的擦拭方法及顺序,昏迷病人胃管插入的方法及原理,导尿术中尿道口的消毒方法及顺序等等,从而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带教老师在实习指导中一定要勤于讲解,要做到不厌其烦,循循善诱。针对学生在实习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学生当面指出,必要时暂停实习,进行理论上的指导。并注意强调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带有普遍性的共同问题,采取集中讲解的方式,对带有特殊性的个别问题,采取单独辅导的形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心领神会。
3.5勤于示范教师的示范动作是学生所学动作的典范,在分组实习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在实习操作中应起好示范作用,对一些程序复杂,难度较大的操作,如铺床法、穿脱隔离衣、导尿术等应该边讲解边示范,使学生一目了然。对一些需要以同学替代病人来完成的操作练习,如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法、鼻饲法、灌肠术等,应提高示范成功率,这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种满意的心理感受,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为学生的练习树立成功的信心。相反,如果教师示范动作不到位,甚至失败,则可能会给学生造成想练而怕失败的心理障碍,以致影响实习内容的完成。4渗透道德教育,培养法律意识
河南省各级医学院校检验专业设置中,本科层次主要有郑州大学医学院、新乡医学院,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人数在250人以内,毕业去向主要包括考研、市级以上医疗机构以及各大医疗器械公司,几乎没有人进入乡镇医疗单位;专科层次的院校中,除了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之外,漯河医专、南阳医专、商丘医专、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也设有检验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在600人左右。三年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大专)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地市级、县级医院检验科、血站等检验单位。但近两年检验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很少能在县级以上的医院就业,一方面由于检验专业岗位可以是终身职业,人员更替较慢,在职培训也能提高原有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再者检验工作的机械化程度在逐年提高,对检验人员的学历要求高了、数量要求少了,这两方面的原因将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推到了一个必须思索、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境地。
2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的优势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近30年的医学专科教育,师资力量充足,积淀着丰厚的医疗文化底蕴,探索形成了“立足河南,面向基层,依托行业,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该校现开设有9个专业共20个专业方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育从2002年开始的,在同类院校中开设该专业时间最长,已经培养了1500余名毕业生,遍布全省的各级医学检验岗位,建立了较好的口碑。该校检验系现有教职工34人,高级职称7人,硕士20人,博士2人,在职攻读博士2人,专职任课教师均有硕士以上学位或高级职称,50%的教师具有双师资格,系主任作为学科带头人,还是校附院检验科主任,正着手推行“系科合一”的教学方式。系科合一的教学中既能发挥专职授课教师优秀的“教”的能力,又能发挥检验科教师指导“技能”的能力,系科教师间做好“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检验专业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经常派检验专业技能课教师参与附院检验工作,每学期还聘请2~3位检验行业的专家参与专业授课,使专业教师能走出去,又能引进来。多年的检验专业教学中,该校系不断查找不足,改革教学,总结经验,完善教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近5a来,检验系围绕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申报或完成的教学课题有:省级的2项、厅级的5项、校级的4项,发表省级以上教学论文25篇。该校不仅有医学检验专业特色建设的基础和优势,还有很好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该校地处省会郑州的龙湖教育宜居园(南龙湖),南接郑州航空港区,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河南检察官职业学院等8所高等院校为邻,交通便利,教育氛围浓厚。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南龙湖作为河南省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重点区域之一,已逐渐成为中原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领先水平的科研基地。在新形势下,该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抓内涵建设是检验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
3.1完善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不再是遵守纪律的生产线工人,而是有主见、独立的公民。在对技能的需求方面,劳动力市场对常规及非常规动手能力、常规认知的需求降低,而对非常规分析和交往能力的需求增加。教学中所说的“人才培养模式”通俗的理解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所以,检验专业技能课教学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检验专业教学过程中要融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职业素质于一体,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逐步建立起以培养检验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要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医疗检验过程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由一个团队完成,有时候还需要医疗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的协调才能完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是完成检验工作的保证。因此在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坚持以市场需求、能力本位、就业岗位为导向,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依据,参照检验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要注重检验基本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要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学生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检验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要能胜任科技化的检验技术,交流沟通顺利,团结协作,做一个能动性、独立性、主动创新的检验人才,这样检验专业也就有了吸引力。
3.2提高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在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建立人才市场调研制度,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掌握检验专业人才需求,面向检验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设置专业方向,从而保证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如果盲目地开设专业方向,生源不足,就业去向狭窄、有限,那么这样的专业方向“生”了,也会“自灭”。建立完善的毕业生信息反馈系统,通过毕业生信息反馈和专业市场调研,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形成与时俱进、切合实际的医学检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出融“教、学、做”为一体、适合实践教学环境的特色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要制定具有重实践、多方向特色的教学计划,突出检验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加强实验实训和临床实习的管理和考核,建立具有检验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学生的职业拓展提供保证。形成真抓实效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采取多种形式,构建多方监督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新生录取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社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等方面。通过重课程、建制度、完善体制、抓效益,培养适合检验工作岗位的人才,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才能更好地促进我省医学检验队伍的壮大。
3.3提高师资力量
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课程质量、造就特色专业的重要保证。“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加强检验专业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引进和临床医学检验专家的兼职聘任,让校外专家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改善检验专业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另一方面对检验专业任课教师的培养,如教师参加进修、学术交流、研讨等。尤其是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注意选拔专业带头人,为专业的梯队建设和课程建设搭建平台。同时通过学校内部分配机制的日益完善,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形成了以老教授带头、中青年教师为中流砥柱的一支业务过硬、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稳定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学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要引导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能力,如鼓励和支持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模拟教学、网上教学等手段。网络学习、终身学习是当今和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学信息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获取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的疑难,努力培养综合能力强的检验人才。
3.4合理配置和运用教学资源
从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检验专业的角度来看,很难扩大检验专业的招生规模,今后检验专业要向“做精”、“做细”,强化专业外延、紧抓内涵建设。
①完善多媒体教室设施,如全方位铺设建立校园教学网络、开通电视闭路线,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校园网络教学,发挥师生共主体的教学能力,真正提高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②调整校内实验实训室,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资源,开展小班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教师能力到位、人员到位,让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增加实验动手机会。
③增加投资,完善实训软件及设备,打造检验专业重点实验室(如建立校内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与免疫学检验等重点实验室),给教师提供科研的空间,以科研促进教学。合理化配置资源、有效利用资源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提高检验专业特色建设。
[论文摘要]打造专业特色是高校取得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对专业特色的理解,认为专业特色建设要在合理定位前提下配置教育资源,软硬件并重。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育特色成为高校的共识。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较“老”专业,要办出特色确实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如何确立竞争优势,形成特色是摆在所有同仁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现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说是个老牌专业,其前身叫“国际贸易”,1998年国家教育部调整新的专业目录,将国际贸易专业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上世纪末,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入世预期带来的外贸人才需求增加,该专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规模扩充。许多高校在这个时期纷纷增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人数的大量增加,保守估计,目前该专业每年培养毕业生人数超过3万名。
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们长期调查发现两个现象:一是很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并未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工作;二是尽管就业难,可是那些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仍能较顺利地找到工作。这些现象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有矛盾,二是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仍需提高。从学科大类划分,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经济学,其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重点突出经济学,而管理与法律比较薄弱或不被重视。专业口径过窄,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学生个性不能被充分张扬,造成人才“克隆”。另外,扩招也导致了教育资源无法及时跟进,也容易造成培养质量下滑。
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建立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制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压力迫使许多招生单位重新审视自身实力,努力发挥特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能够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对专业特色建设的理解及误区
什么是办学特色?目前我们能在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当中找到解释:“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该方案将特色列为评估一级指标来考察。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从这个解释来看,“特色”应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一是长期积淀出来的稳定的东西;二是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被社会认可。特色可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满足上述条件的教学要素,都应属于特色范畴。专业特色是学校特色的一部分,与特色的性质一样,专业特色也是多维的,只要在某一方面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应被视为专业特色。
根据各自优势确定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路是正确的,特色是可能总结提炼,并能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强化,管理者可以集中资源促成特色鲜明化和更有社会影响力。但是,在认识和具体做法上存在一些偏差,片面地追求专业差异有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对专业特色的含义理解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现象比较普遍,尤其一些典型的认识误区需要引起关注:一是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混淆。二是把专业特色等于人才培养特色。三是简单模仿名校。四是过分追求差异。五是对特色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曲解。六是重宣传、轻建设。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
专业特色建设中的规律和原则却不可违背。实践才刚开始,许多规律在等着我们揭示。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首先要明确特色定位。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办于1993年,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传统,依托学校理工特色,已有较独特的优势。我们历经三年的调研,在学校发展规划和特色建设的框架下,结合相关专业优势,把原来初具雏形的传统加以优化,定位了专业特色。围绕定位,我们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在科研方向和团队支持上、人才引进上、资金分配上都进行了优化配置。在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软件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新举措:
第一,教学理念上体现尊重规律,尊重个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年青一代的心理特征,尊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尊重每位学生个性,避免人才“克隆”。
第二,教学计划上扩大选修课范围和比重,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优良条件。设选修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可按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自助式学习。课程可不拘专业范围,允许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外专业课。可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把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课程引入教学。
第三,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比如实习,如果制度上必须要求像课程一样集中在一段时间,实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再如,毕业论文一般都安排在毕业的最后学期,学生因为找工作就会影响论文。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改集中时间为分散时间,这样的制度创新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空间,非常值得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