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5:07
序论:在您撰写客家饮食文化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概说多元性的客家音乐文化
客家是我国汉族的一大民系。客家的先民们在西晋之前是居住在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的,但是由于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原因,他们背井离乡,大规模向南迁徙。在这千余年的劳动生产和生活繁衍过程中,客家的先民们把从祖籍腹地带来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客家文化。而客家音乐则是客家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中原音乐与当地畲族、瑶族音乐的有机融合,是客家人独有的民间音乐。从客家音乐的起源与流变,种类与分布来看,可以说,“歌随人走”,是移民的产物。
客家音乐具有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等特点。1.历史悠久。客家音乐的形成与客家民系的发展是同步的,也就是说自西晋、北宋以来,客家音乐已有逾千年的历史。2.种类繁多。客家音乐经过不断发展, 内容越来越丰富、种类越来越多。客家音乐包括客家器乐、客家山歌、客家小调、说唱音乐、民间戏曲、歌舞音乐以及宗教音乐。3.特色鲜明。与其他中国民歌一样, 客家音乐同样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客家先民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都与赣闽粤边区的风俗文化、生产方式紧密相连, 由此而形成千差万别的“地域色彩”,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国家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后简称《意见》),其中的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平等暂行办法》(后简称《暂行办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暂行办法》列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六类,与《公约》定义的五项一致,另外一项为“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其具体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流传形式是由人类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曾经被誉为历史文化‘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具备以下的三个条件:①必须是世代相传的,至少有一百年的历史;②与广大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③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的,是‘活态的’”。《意见》还明确了在“非遗”工作中“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更多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得到挖掘。客家音乐就是依托于艺人表演而存在的极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音乐在赣、闽、粤等地域的流传、改造、提升,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演绎与积淀,逐渐成为我国传统音乐领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代表品种之一。客家音乐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客家人的特色,尤其是客家音乐特有的传承方式和通过音乐所进行的文化传承方式,格外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此,探讨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于弘扬客家文化,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非遗政策下的客家音乐保护问题
客家音乐作为客家文化的一颗明珠,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甚至濒临消亡的境地。造成这些民间艺术“珍宝”日渐衰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演内容受地域语言的限制。传统客家音乐的表演形式多是客家方言为主要表现方式,而受到大众文化以及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影响,客家方言也呈式微趋势,因此在本区域内的传承受到冲击。二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多方的因素导致地方政府支持艺术组织经常是短期行为。客家音乐大多数流传于民间, 因为没能得到政府足够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 对其的研究和保护就经常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客家音乐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同时又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因此,如何对客家音乐进行有效保护成了客家音乐能否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政策层面的立法保障
国家已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但是目前也只有较为单一、零散的法律规章,相关配套的法规还未完善,完整的体系还未健全。因此,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建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加规范化、系统化。针对客家音乐的保护也应先着眼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特别是在客家人居住集中的省份,应制定保护客家音乐的法规制度,从资金、教育、客家文化保护等方面来有力保障客家音乐继续生存和健康发展。我们可以考虑在国家和省市的财政预算法律中,特别是地方省市的财政预算中给客家音乐的保护留出预算空间。同时,也可以在有关法律考虑设定这样的制度,即对有利于客家音乐保护的行为,如挖掘、发现和维护客家音乐的行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获得法律明确规定的奖励。
(二)传承层面的研究与教育
1.对客家音乐的科学研究是整个客家音乐保护工作的基石。我们只有了解客家音乐的历史、特点等等,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保护和传承。客家音乐的种类繁多,我们就更应该对其进行梳理,寻找其本质的东西。现在以客家山歌为中心,从文学、比较、歌手到传承等方面全方位的展开了大量研究。但这些成果还未涵盖客家音乐的方方面面,研究的方法、研究主体等也较为单一。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应加强对客家音乐的科研工作。就具体研究工作而言,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回归客家音乐的生活世界。客家音乐是“活态”的,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应该走入客家音乐的形成、发展的生活世界,去真正感受、认识、了解客家音乐。第二,研究主体的多元化。以往对客家音乐的研究基本上以学者为主,而音乐的主体,即歌手(传承人)和听众严重缺席。他们对客家音乐的理解应该在客家音乐知识体系中享有重要地位。
2.文化的传承本质上是个教育问题。我们也常有这样的疑虑:客家音乐是否后继有人? 传承人的培养就是教育问题。客家音乐的发展与传承需要教育培养传承人,同时客家音乐的发展更需要科学研究和群众基础,这些都需要客家音乐走进学校。我们应当在客家人聚居地省市的学校专门开设有关客家音乐的课程,或将客家文化和客家音乐编入有关音乐和相关的本土教材中。在中小学阶段让孩子们接触和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音乐,到大学阶段就可以让他们进行有关研究或者专业的学习,成为客家音乐传承人。
(三)传播层面的媒介与宣传
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国家层面是法律与政策的宣传,这点在上文中有所阐述,而在微观层面则是传统技艺的有效传递。因此,就客家音乐的宣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媒介宣传。进入21世纪,电视、报纸等都是较为传统的宣传方式了,我们除了充分利用这些传统的宣传阵地以外,需要加强对互联网这个宣传途径加以合理而充分的利用。比如建立国家和省市各层面的关于客家音乐的官方网站,同时也积极鼓励民间建立有关网站。网站的建立可以让全世界的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客家音乐,并可以随时关注新进展。这是一个十分简便但又非常有效的宣传途径。
第二,走入市场。将客家音乐推入市场既可以获得客家音乐生存和发展的资金支持,又可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地听众和爱好者,为它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在走入市场过程中,我们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更新内容、表演形式等,但同时还应保存好客家音乐的“原滋原味”。创新与保存表面上是矛盾的,其实从根本上讲是统一的,因为客家音乐是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的,它本身就会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更新,可以说客家音乐本身就具有保持传统和创新变化的特质,这也是客家音乐能生存千余年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加强对客家音乐的保护,不仅对客家音乐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
笔者通过对CNKI进行检索,发现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少,一共14篇,这说明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国内学者的充分重视。根据笔者统计CNKI搜索结果,近几年国内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集中在几个方面,《基于旅游需求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张磊,2010),以淮安为例,认为淮安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以终端市场的需求为核心,运用主题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开发策略;《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张建忠,2009),从饮食文化的审美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与途径;《试析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杨丽,2001),认为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无疑会形成旅游业的又一个开发热潮,要适应市场变化,把握旅游餐饮消费的潮流和趋势,注重旅游者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提高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餐饮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浅议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樊玲、洪锋,2007),认为饮食文化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发利用饮食文化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可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促进饮食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要充分利用饮食活动所占有的空间和时间,大力开展旅游活动,以实现饮食业与旅游业的双赢;《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胡一旻,2009),认为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发展关系密切,分析了宁波传统饮食文化资源的特点和现状,论述了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开发宁波传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挖掘民族饮食文化,丰富云南旅游资源》(黄继元,2005),认为云南民族菜肴是中国饮食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应该继承和发扬,并且它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提出了挖掘云南民族饮食文化的思路;《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毛震,2007),认为佛教饮食文化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独特的佛教旅游资源,四川地区佛教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佛教饮食文化可与发展佛教旅游相互促进。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未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研究居于表面化,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营销学的角度,探讨泰安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二、研究意义及泰安饮食资源状况
(一)研究意义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现象,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在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地方特色饮食可以满足旅游者口腹之欲、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和好奇的心理、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要、作为旅游购物品。[1]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饮食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在旅游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可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拉动当地农业、餐饮业、制造业的发展。
泰山雄伟壮丽,成为中国精神的象征,泰山文化底蕴丰厚,泰山饮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加大对泰山饮食文化的开发力度,有利于更深刻地挖掘泰山文化内涵,使游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感受泰山的浩瀚与深邃。
(二)泰安饮食资源状况
泰安地处我国古代齐鲁大地的腹地,其饮食文化属我国四大菜系的鲁菜系。中国历代都有对泰山的封典祭祀,由此而形成的泰山祭祀性的饮食文化一脉传承,至今仍绵延不断。泰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位于华北大平原的东部、山东省的中部,北依济南,南接孔子故里曲阜,因此泰安的饮食文化深受济南菜和孔府菜的影响。泰安属泰山所在地,泰安的饮食文化有着明显的泰山文化的痕迹,泰山是一座神山、圣山,包罗万象,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着人世沧桑,佛、道、儒相安于泰山,泰安的饮食文化必然有佛、道、儒文化不同程度的渗入,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洋洋大观的泰安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各种文化兼蓄并存。泰安依托于泰山,泰山的物产是泰安特色菜的主要用料来源,泰山的儒、道、佛文化又从素食方面对泰安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外延,使得泰安菜呈现出多样而质朴的特点。以泰山物产和泰山儒、佛、道文化为基本内涵的泰安饮食文化主要表现为泰山豆腐宴、泰山药膳宴、泰山野菜宴、泰山赤鳞鱼等。
不同文化的聚拢,促成了泰安丰富多样的特色饮食,主要有泰安煎饼、野菜宴、东阿阿胶、泰山女儿茶、泰山板栗、泰山灵芝等。
三、泰山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专门经营具有地方特色餐饮的酒店不多,地方餐饮质量较低
国内外游客来到泰山,除了感受泰山的雄伟壮丽、探寻历代帝王在泰山上留下的足迹、体验泰安的民族风情外,同时对依托于泰山文化底蕴下的泰安的饮食充满了期待,对此,并没有引起泰安政府和旅游行业的重视,“正宗四川风味”、“沙县小吃”、“佛跳墙”、“韩国休闲餐厅”、“哈尔滨餐厅”、“客家水煮鱼”、“东北餐馆”等餐厅在泰城林立,而“鲁菜馆”仅有“泰山一家人”一家连锁餐厅,对于以“泰安名吃”命名的正规餐厅却几乎没有,泰安回民聚居区最为著名的早餐———糁,只在路边的小摊位有,却没有环境优雅、制作工序精良的正规饭店,没有打造属于泰安的字号,同样泰安煎饼、泰山赤鳞鱼、泰山豆腐宴都没有形成自己的字号,没有专门的饮食文化管理部门,这种现象时间长了,易使本地独有的工艺和技术慢慢退化,宝贵的本地饮食文化旅游资源逐渐消失;有一些经营者单纯追求利润,在工艺和选料以及加工上偷工减料,使游客花了钱却品尝不到正宗的泰安美食,从而对泰安饮食大失所望,严重影响了泰安饮食文化的口碑。
(二)宣传力度不够,营销体系不完善
“山东煎饼”、“东阿阿胶”闻名中外,泰安因依托于泰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拥有“泰山豆腐宴”、“泰山药膳宴”、“泰山煎饼”、“泰山板栗”、“泰山三美”、“泰山野菜宴”等独一无二的饮食资源,游泰山、品泰安美食成为游客游玩的主要目的,但如此优越的先天条件却并没有得到政府和业内人士的重视,对泰安饮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进行整合营销。人们谈到北京,就能想到“全聚德烤鸭”等老字号;来到重庆,说起火锅,就能想到“德庄”、“小天鹅”等火锅名店;提起扬州的早茶文化,那肯定离不开“富春茶社”,提起泰安,却没有一家代表泰安当地特色饮食文化的餐饮名店,所以,必须加大泰安饮食的宣传力度,将泰安饮食文化作为一个品牌来包装,完善营销体系,实现泰安餐饮文化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2]
(三)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参与性不强
目前泰安餐饮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开发主要以品尝美味佳肴为主,开发者忽视了菜肴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游客已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追求吃得有品位,所以挖掘饮食背后的文化是适应市场需求所必须的。泰山作为国人心目中的神山、圣山,受到历代帝王、文人墨客的顶礼膜拜,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泰安的饮食文化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对于游客来说,能够亲身体验菜肴的制作会得到更大的满足,这方面应该引起泰安饮食企业的重视。
四、泰安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基于上述基础,笔者对泰安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实现泰安饮食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将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泰山、济南饮食资源进行整合营销,充分利用“山水圣人线”的优势,推出“品孔府宴、尝泰山煎饼、饮泰山女儿茶、感受济南菜”的饮食线路。
(二)推出饮食文化旅游专项产品
1.泰山农家乐体验游
“农家乐”是一种依托农业的“寄生”产业。因此,“农家乐”不是毁农造景,而是以农为景;不是抛弃农业原有的生产价值,简单追求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而是在农业原有的生产价值基础上,增加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
泰山北麓“农家乐”已颇具规模,“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农业观光休闲游正在成为都市人群休闲消费的时尚,泰山野菜、泰山炒鸡、泰山山珍正是发展泰山农家乐体验游的优良先决条件。泰安要充分利用泰山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泰山北麓清幽的农户庭院,以农户的菜园、花园、果圃、鱼塘,配合上泰山悠久的文化氛围和民风民俗,如泰山封禅文化、东岳庙会等,要让游客动手采摘菜园、果园的菜品、果品,这些成为游客的用餐原料;要为游客准备野鸡蛋、板栗、核桃等“农”味十足的土特产供游客选购带回家。
2.泰山豆腐宴专线游
泰山有三美“白菜、豆腐、水”,泰山豆腐被誉为“泰山神豆腐”,豆腐宴大概始于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祭祀时,“食素斋,整洁身心”。经过历代厨师的挖掘整理,泰山豆腐宴已成为鲁菜中的一朵奇葩。宴会时有多达150多道豆腐菜可供选择。以豆腐为主料烹制的名菜有:一品豆腐、八仙瑶池聚会、佛手豆腐、人参豆腐、芙蓉豆腐、荷花豆腐等,色香味形,美仑美奂。泰安开发豆腐宴旅游专线,让游客在品泰山豆腐宴尝泰山美食的同时,遐想帝王封禅泰山时的情形。
3.在现有泰山观光游中添加饮食文化元素
泰山文化底蕴深厚,饮食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元素,在对泰山进行旅游开发时,在泰山观光游中添加饮食文化元素,使游客在感受泰山雄伟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体味泰山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内涵,得到心灵的净化与灵魂的升华,泰山野菜宴、豆腐宴食用历史悠久,始于古代帝王来泰山封山祭祀时“食素斋,整洁身心”。如“在体验泰山封禅文化的同时,感受豆腐宴、野菜宴”,则一定能给泰山旅游增添更多的乐趣。
4.大力开发饮食类购物品
泰山当地特产丰富,有泰山煎饼、泰山女儿茶、泰山板栗、泰山灵芝等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各种品质优良、品种多样的饮食类购物品,可以考虑自建直营店、零售店并且通过与旅游购物店合作,销售独具特色的泰山饮食类购物品,作为游客返家携带当地特产或旅游观光式购买,通过游客的无意识营销,对泰山饮食类购物品进行推广,同时实现宣传泰山文化的双赢效果。
5.兴建泰安美食文化街
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能力,建立泰安饮食文化一条街,美食街的整个设计要结合泰山封禅文化、民俗文化,如泰山石敢当信仰、泰山山神崇拜、东岳庙会等,使游客置身于泰山浩如烟海的文化氛围中品尝泰安美食,让游客对泰山美食在口感和内涵上都被吸引,同时结合泰山东岳庙会,借助泰山东岳庙会的影响力,策划泰安美食节,借此平台宣传泰安美食。
6.宗教饮食文化体验游
泰山佛、道、儒三教合一,普照寺、灵岩寺成为泰山佛教的神髓所在,开发佛教素食文化体验游,使游客体验泰山佛教的空灵和浩瀚;碧霞祠、岱庙为道教神灵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的神府,给了无数善男信女以寄托,定期举办道教饮食养生论坛,在提高现代人养生意识的同时,宣传泰安饮食文化及宗教文化。
7.加大泰安饮食文化的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美食节、洽谈会、旅游大篷车、建立旅游饮食推广网站等平台,宣传泰山饮食文化,通过旅游包机、旅游专列等活动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在对外的媒体宣传片中加入对泰安饮食及文化的宣传。
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日渐增强,旅游网络推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旅游宣传方式,网络营销旋风正席卷整个旅游市场,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营销商机,正在成为主流旅游营销平台。现在游客普遍通过互联网来获得各种旅游信息,他们获得的泰安饮食信息多是从旅行社网站、各种自助游网站等得到,此外还有一些官方网站如山东新闻网等,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一个网上泰安饮食旅游超市,所有的泰安饮食旅游资源都在里面展示,为游客提供各式选择,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还要针对不同客源地的喜好和个性化需求,设计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泰安饮食旅游推广网站。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客家名厨 培训摇篮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梅州市委、市政府建设“山区文化强市”战略,服务梅州创建广东“文化名城”,实施“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特色产业品牌战略,推动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目标,传承创新客家菜烹饪技术,弘扬梅州客家饮食文化,提升梅州“中国客家菜之乡”的美誉,梅州农业学校与梅州市餐饮行业协会联合办学,开展学历教育和厨艺职业培训,在学校开展厨点师职业技能鉴定、挂牌成立 “中国客家菜研发培训基地”,为客家菜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1梅州农业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客家名厨培训摇篮的成功经验
1.1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1.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餐烹饪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分析职业需求,根据梅州市及客家地区餐饮业的特点,以一步到位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施以中式热菜、中式面点、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等任务为目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烹饪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和大纲,以学生素质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为教育重点,以就业需求为教学导向,以产业调整为教学改革动力。
1.1.2教学模式改革
积极探索“以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坚持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操作方法为核心,以教、学、做一体化为目的,努力实现以教师中心向以学生中心转变、以重共性向以重个性转变、以重理论向以重实践转变、以重教室向以重现场转变等四个转变。在教学方案设计上,要求教师们紧靠职业能力本位设计教学方案,突破学科理论体系,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特色,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尽可能缩短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
1.1.3创新教材应用
在对市场、学生需求、职业群、职业标准、学校条件等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基础上,依照“并行式课程模式”和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突出个性,注重挖掘专业特色,以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整合和完善结构为主线,形成专业课程特色,突出中职专业课程的实用性、针对性;构建了以职业能力测试、职业人员测试为核心内容的测评体系;开发体现职业要求,又具有鲜明客家特色的《传统客家菜的制作技术》、《古法烹饪客家菜技术》、《客家风味小吃制作技术》等教材。
1.2以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中国客家菜培训基地
梅州农校于2012年成功申办“中国客家菜研发培训基地”。通过整合学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打造集客家菜大师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客家菜饮食文化培训、客家菜品研发中心以及中高层餐饮管理人员培训于一体的中国客家最大的客家菜培训基地,助推客家菜产业发展,使客家菜的开发更加长效化、系统化和规范化。通过建立客家菜研发培训基地,更好地加强与企业、行业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间的合作,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掌握“客家菜肴”质量标准的话语权,开展客家菜专题培训和厨艺展示,打造成为向全世界推广客家饮食文化的窗口和平台,继承发展、创新客家菜的主阵地,并通过走连锁化发展的路子,与旅游文化紧密结合,扩大客家菜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打好客家饮食文化招牌。
1.3以参加广东省技能大赛为契机、创新大赛行业主导机制
2009年以来,建立了“教育部组织、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机制,行业根据产业发展紧缺岗位需求提出竞赛项目,通过大赛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引导职业院校创新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作品向企业产品、市场商品的转化。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中等职业学校中餐烹饪项目技能竞赛,多人多项目获得省级竞赛一、二、三等奖和包揽市级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学校烹饪专业师生专业技能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粤东处于领先地位。
1.4立足地方特色、培养客家名厨
学校与梅州市餐饮行业协会、梅州市厨艺职业培训学校联合办学,设置了烹饪管理专业,开展学历教育和厨艺职业培训,并依托国家第6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厨师鉴定。广东烹饪协会客家菜研究中心、广东烹饪协会客家菜专业委员会、梅州市餐饮行业协会、国家第6职业技能鉴定所、梅州市名厨专业委员会均设在我校。学校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中餐烹饪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中国烹饪大师2人,动态聘任实训指导技师或广东省烹饪名师10人,学科带头人陈钢文为广东省中式烹调师首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荣获中华金厨奖,任餐饮业国家级评委,多次代表中国客家菜之乡赴新加坡、印尼、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示,享誉海内外。学校烹饪专业设备总值200多万元,每年培训各种类型烹饪专业学生1000多人,年鉴定2000多人,累计已培训18000人,鉴定近2万人,为客家菜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较高素质的烹饪专业人才,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2职业学校与行业协会办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2.1办学产权不清,管理体制不顺
学校与行业协会办学产权不清,造成了管理体制不顺,更增加了建立以市场行为为主体的运行机制的障碍,使校办企业缺乏应有的企业活力,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独立法人,这是校办企业难于成长壮大的根本原因。学校与行业协会办学双方合作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企业可能更多考虑经济效益最大化,学生技能的全面培养难以保证。
2.2实训设备和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在教学设施中,科技含量甚少;在设施的使用上,使用经验多,运用数据少。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现代厨房用具的发展水平大大超过了学校烹饪教学设备的运用水平,以致出现了一些毕业生来到星级饭店的厨房,面对和面机、切菜机、包饺子机、远红外烤箱,无所施其技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状况有两个原因:一是长期以来,烹饪行业重技术、重经验、轻设备科学的陈规陋习深深地浸染着烹饪职业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中难以处理现代化设备与传统技艺之间的关系。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使传统的烹饪技艺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该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2.3创新机制存在着不足
烹饪教育必须继承客家烹饪优秀传统,继承是客家饮食文化博大深厚的历史源泉。客家烹饪本身就是一门变革创新之学,创新是客家饮食菜点丰富繁多的不竭动力。目前学校与梅州烹饪协会办学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制度创新、菜式创新和学生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着不足。
3进一步加强与行业协会联合办学的建议
3.1建立横向联合体,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
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成立董事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争取国内外的企业家、事业家、专家、学者、干部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董事会,争取社会各相关行业、企事业以董事单位的身份支持学校发展,并建立由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技改设定科研攻关方向并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工艺技能并物化为产品,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融汇贯通。学校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术、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又获得了有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3.2找准结合点,实现互惠互利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和合作内容是实现成功合作的前提。校企合作要建立校企互利互惠的合作原则,找准结合点,使合作双方能够在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自由选择、自愿合作。一方面行业协会可以利用本身的职能、信息、技术、资金等资源,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技术监测、技术研发或产品生产等业务,提升实训基地的生产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新设计的掌握、使用和开发能力,实现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为行业协会下属各企业采取多形式、多内容的员工培训;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提供技术援助;举办各种形式的美食节;为企业训练参加各类烹饪大赛的金牌选手;或以企业的名义组织参加各类烹饪大赛;为企业加工饮食产品、半成品;为企业提品研发场所和研发技术支持;为企业编写出版企业书籍、特色菜谱、企业论文等。
3.3设立“双专业带头人”,建立客家烹饪大师工作室
改革创新教学、科研的组织方式,凸显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作用,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科研团队,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组织以学科群、专业群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协作体系。设立“双专业带头人”,学校专业带头人负责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企业专业带头人负责培养目标确立、人才规格确定、实践课程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等。建立客家烹饪大师工作室,使工作室成为共同研究的平台,促进成长的阶梯,提供服务的中心;主要目标是争取工作室学员成为学校、梅州市乃至客家地区烹饪专业的教学骨干、教育教学研究的行家里手,成为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烹饪大师。
3.4以行业协会为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广东烹饪协会客家菜专业委员会、梅州市餐饮行业协会,不仅是吸引餐饮行业企业参与的有形载体,而且是先进烹饪技术的聚焦区,更是理念、目标、业务、考核等体系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无形管理系统。一是以行业协会为平台,充分发挥餐饮协会、企业、国家级烹饪大师、名师的技术和品牌优势,高起点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二是组织校内相关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烹饪专业课程培训,转换专业角色。三是与餐饮协会定期举办烹饪专业教、学、做示范教学观摩。组织教师到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有限公司、梅州万秋楼客家文化有限公司等企业学习实践,并参与企业各项科技研发工作,教师是员工,员工是教师,提升专业技能。四是定期邀请国宴大师、行家能手来校授课,传授技艺。
3.5继承与创新并重
在烹饪工艺专业的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继承与创新共济原则,挖掘传统,突出特色,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继承凝聚内力,以创新增加活力,共同实现烹饪教育教学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就教学本身而言,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应因时而变,不断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就创新内容而言,由于菜点创新是烹饪创新的重点,烹饪专业教学因而需要高度重视学生菜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密切联系市场,积极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引入到烹饪教学中,引导学生系统深入地认识和掌握菜点创新的概念。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以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开展桂东南地方文献工作的实例,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与教学科研以及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的关系。
玉林师范学院坐落在广西最大的侨乡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区玉林市,是桂东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我院的定位是:“立足桂东南,服务全广西,把学院办成以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为特色的、在区内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因此,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应做好本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进行一些探索。
1建立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机构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从学院组建之初起,就十注重对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为此,图书馆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桂东南地方文献整理研究所,主要开展桂东南特色文献、古籍的整理与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学院图书馆库存文献、古籍的整理研究,特别是通过对桂东南地区及其所辖县市地方文献、古籍的整理研究,建设有地方特色的重点学科,更好地为桂东南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服务,使学院发展与地方建设融在一起,实现学院和地方双赢的局面。
为了突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在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人藏后,应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研究、服务教学和科研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重要作用,我馆为桂东南特色文献设立了一个专藏—桂东南资料室,专门收藏桂东南研究资料,兼收广西各地方文献及本馆特藏图书,把收集到的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根据不同文种、不同载体类型、不同外表特征,购置不同样式的书架、柜橱,划分成若干馆藏区,分门别类地存放。
2建设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体系
2.1做好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
2.1.1明确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范围。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搜集的范围主要包括地方报刊、地方年鉴、地方丛书、地方史料、碑刻、族谱及地方人士的著述等。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来说,收集与体现地方特色的学科建设及科研有关的信息资源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学院从学科专业建设、科研两方面来体现地方特色。如我校“十一五”期间被列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学科有:有机化学、华侨华人学;重点建设的实验室有:桂东南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桂东南特色资源与材料研发中心。我们的教师研究的课题也很有特色,比如研究桂东南方言、民间音乐、徐松石、大蒜、红菇、荔枝等,都是与当地文化、经济、历史等结合起来的课题。从这些学科和科研项目就可以看出,桂东南的地域特色十分明显。因此,桂东南资料室还特别注重收集教师们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如论文、著作等)。
2.1.2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理、甄别、筛选、评价、类聚。桂东南特色文化资源是记载桂东南这一地域内自然、社会和历史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特定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称誉,桂东南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对了解与研究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物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研究了解地情知识、为当地制订地方建设规划、实施科学决策、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桂东南地处广西东南部,与广东相连,南临北部湾,是东西部经济结合部,也是两广客家聚居地。旅游文化方面拥有云天文化城、佛教圣地西山与都娇山、岭南名楼真武阁等特色民屋、名山、名楼等;特色音乐文化方面独具风格,集金石、丝竹、革工、萧、弦、笛、琴、锣、鼓、钱、人声于一体,有撑板、呐、大钱、大锣、二弦、竹笛、扬琴、秦琴、直萧、喉管配合的民间特色音乐形式;特色语言文化不仅包括有本土语言玉林话,也有外来语言客家话,加上白话,桂东南语言文化十分丰富;特色习俗文化包括独具一格的地方婚嫁习俗、住行习俗、丧葬习俗、生育习俗、禁忌习俗等;特色饮食文化则包括了颇具特色与影响的玉林牛杂、牛巴、凉茶、汤、粥等;特色宗族文化主要包括客家人的宗族意识、宗族集群、宗族互助、宗族治理及客家人的勤劳、节俭、精明等宗族特质。
为了将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较为科学系统的收集,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将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从桂东南特色旅游文化、特色语言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特色音乐文化、特色宗族文化、特色饮食文化等方面进行分类,设立了桂东南旅游文化研究、桂东南习俗研究、桂东南客家文化研究、桂东南革命史研究、桂东南将军研究、桂东南华侨华人研究、桂东南地方语言研究等系列性专题,每个专题的信息资源都由专人负责进行收集。
2.1.3采取多种收集方法。由于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具有多样化及分散性的特点,因此,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文献应广开搜集渠道,拓宽搜集途径,采取多种搜集方法。首先,负责采集的人员,要了解掌握地方文献的收藏与分布、出版发行情况;经常与当地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等文化机构进行业务联系;多与专家学者沟通,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定期到民间采集资料;关注读者反馈意见。另外,由于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都较为注重对本地区特色文化的研究,有的高校还设有专门的科研部门,他们在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时,往往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图书馆在文献收集方面要充分利用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与这些教师和部门建立顺畅的交流渠道,一方面图书馆采访人员要主动联系,及时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提高地方文献收集的质量、实用性和利用率;另一方面,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也能从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中(诸如查新、专题书目、数字资源、专家工作室等),得到启发和帮助,双方建立起良性循环的互动关系。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立“长远规划,整体论证设计,分阶段实施,联合共建”的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体系,通过多渠道文献采集网络,采集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主要有书目预订、征集、交换、捐赠、委托收集、网上搜索引擎收集等采集方式。对于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收集,例如通过摄影、录音、录像,制作成磁带、CD,VCD,DVD等声像资料,甚至可以以电子资料的形式上互联网。如玉林电视台有一档新设的很有特色的方言访谈节目《倾计》(注:即聊天),其内容涉及桂东南各地的历史、民间音乐等各方面,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对这个节目的影像资料也进行了全面的收藏。
2. 2加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文献信息的分析、评价、处理和存储,必须组织专家和图书馆专业人员根据专业标准进行加工。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时,首先是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献的情况进行调查、整理,确定要建设的目标、重点、主题,然后利用采集网络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评价和排列,剔除不相关的内容,对符合要求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同时进行描述和标引。这样,经过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开发后,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献资源体系,可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 2. 1编制专题目录和综合性评述。负责服务的人员,需要多与读者沟通,制作新书简介、专题目录等,同时,做好专家服务工作,进行目录、索引、文摘、综述等信息加工工作,开展网上信息检索、网上文献传递等服务,广、快、精、准地传递文献信息。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开展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服务时,还常举办各种报告会、讲座等活动,力求多主题、多途径、多层面满足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吸引广大读者利用图书馆,扩大图书馆社会服务效果。
2. 2. 2开发建设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民族地区图书馆大多建有特色文献数据库数据库,但由于经费及专业人才缺乏等原因,这些特色文献数据库的收藏规模小,没有进行深层次开发,且大多数的专题数据库仅能提供目录或题录检索。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当重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利用其丰富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优势,做好深层次特色数据库建设,建立充分反映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的独一无二的特色文献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索引数据库及全文数据库),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打破高校图书馆现有馆藏的重复和短缺现象并存的状况,使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布局逐步趋于合理,有利于建设高校图书馆整体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提高文献资源的社会保障率,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做准备,更有效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将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上最有作为的工作之一。
2. 3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员队伍
关键词:中华文化,江海文化,土壤,气候,如皋谚语
如皋这个“中国长寿之乡”,一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立即震惊海内外,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建设中的如皋港,如何抓住机遇,发扬地方特色文化,构建长寿文化产业,对推动本地的经济的快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下面我从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论述长寿文化,从而切合实际地析出长寿文化产业的构建思路。
(1),如皋长寿文化与中华文化。文化即“以文化之”,以文来改变社会和自然,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可以分成很多类,诸如中华文化、民族文化、长寿文化、盆景文化、江海文化、饮食文化。论文格式。。论文格式。。每一种文化都凝聚着此文化的精神、灵魂、性格、习俗等精髓。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又离不开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是人们在共同从事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中华文化体现的是龙的协和性精神,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清代马彇<绎史>卷一引<无运历年纪>认为:盘古开天劈地,死后献出身躯,造福人类。“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为四极,五体为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作为开天劈地的创生神,龙是多种自然物象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是融合、协和、团结、凝聚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精神的载体。而中华文化的古老哲学就是将世界分为天地阴阳两极,《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谓之道”,已经注意到事物的两面及两面之间的转化关系。易经里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龙跃在渊”“飞龙在天”说龙何时积蓄力量,又何时能够腾飞等,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过程。龙有一个从神物到皇权再到品德涵养和祥瑞和谐的体现过程,成为现代社会中华儿女腾飞、祥瑞、振奋、开拓的文化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婚姻、服装、雕刻、建筑等,民间有舞龙灯、坐龙船的习俗。
龙的精神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理性和早熟的特征,从盘古劈开混沌的阴阳世界看,《周易》和《老子》则是开启中华文化哲理智慧的钥匙。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可道,非常道”,有大道方有大德,德者寿,“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还提出“贵柔守雌”的道德规范,认为水是天下最柔的东西,但可以冲毁一切坚强的东西。这叫以柔克刚,太极拳的精神从此化来,成为养生的拳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心思想是“仁者,人也”。仁者寿。以人为本正是中华文化的主体精神,与天主教的“神文化”和印度的“鬼文化”是不同的。我国古代用来规范人与人的
“五伦”“十义”,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劈除被统治
者利用的工具外,在权利和义务上是有道理的,对社会和谐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无论儒家的孔孟,还是道家的老庄,都主张和谐,中华文化讲究的就是人自然的和谐。人本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由儒道两种主导中华文化看,如皋长寿文化透出两点信息:一是尊老爱幼在如皋早成风气,即仁者寿;二是“天人合一”思想左右了如皋人的心态,渗透到如皋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与天同寿。
(2),如皋长寿文化与江海文化。南通地处长江下游和沿海的江海平原,江海文化代表了南通地区的特色文化。江海文化既有长江流域的源远流长,又有海般的博大精深。水具有鲜活和精深沉稳的特性,表现为文化浸润的内质性。同时浪花飞溅,激情澎湃,张扬个性,表现为文化骨胳的外显性。中国河网密度最高的是长江三角州,江海平原上的城市是水流出来的骄子,江河雕塑了美丽的江海平原。江海平原地处黄淮与长江及东海的交汇地带,有过多次的海陆变迁,人们与水沙交往深厚,对百川归海、细流与博大、水流如血管、一路滋润、生命之源等文化情有独钟。
江海平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南北中心地带,文化上的最大特点是兼融性历史上,战争迫使人口流动此地是重要因素,如公元473年,越灭吴,向北移民,形成吴文化北上的趋势。晋时战乱频繁,北方人口又南迁,必定南北文化相遇。这里举个例子,福建永定县的土楼,上百户人家住在一栋楼里,里一层外四层的巨大的团楼,都是战争南流的客家人,他们住在一起,易守易攻,对付外来势力。那么,江海平原历史上,流离失所的人们,更是向往社会的和谐、安定、融合是可想而知的。江海文化兼融了中原文化(特别是齐鲁文化)和吴文化(即良渚文化)的优点,形成了兼融互补的开放性文化。
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工具上的三角犁、半月形镰刀,至今江海地区还能见到,上世纪大量使用,现在多被机械化代替。植物上表现为水稻、蚕丝、菱角、葫芦等。齐鲁文化(大汶口文化),农业以种植、饲养猪最为发达,鱼盐业也很重要,水井大量使用,酿酒、纺织是手工业。
由江海文化的特点看,如皋长寿文化透出追求安逸、涵养兼容的信息,从而渗透到饮食、起居等生活的各个方面,慢慢显示出独特的长寿文化来。
(3),如皋长寿文化与自然条件。如皋的自然条件对长寿文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土壤和气候两个要素上。
先说土壤,如皋是江海平原上有名的高沙土地带,是战争年代'苏中七捷'的主战场和革命老区。地质学家认为“由废黄河下游及淮河下游泥沙冲击摆尾形成的”。沿长江一线,多为水中陆洲变迁而成。如皋可谓“百川归沙”。高沙土是一种干粉型的细沙土,特点是漏水、贫瘦、高低不平。旱作物产量低,过去是南通地区最贫的县。谚语:“一场大雨泪汪汪,三日无水尘飞扬,有女莫嫁高沙土有儿他乡做新郎。”解放后,如皋人民提出削平高沙土的口号,开民河、修渠道、筑鱼塘。。。改变了高沙土的面貌。论文格式。高沙土的种植以杂为特征,有一年十八谷之称:大麦、小麦、元麦、高梁、荞麦、大豆、绿豆、豌豆、蚕豆、玉米、花生、山芋、萝卜、甜菜、芝麻、赤豆等,经济价值不高。自如皋长寿之乡发现后,中国微量元素学会对其土壤及农作物进行化验分析,惊奇的发现:河流冲击物的土壤含有多种矿物质,使果疏含有多种有益元素,让人体细胞免受氧化损害,保持免疫力。主要是镉、铅、汞含量极低,而硒含量极高。植物学家惊奇的发现如皋的土壤尤宜银杏树的生长。来到如皋您会发现家家有种银杏树的习惯。儿时就知道,九华镇赵家村有银杏树围径可放18辆独轮车的事实。神奇的高沙土给如皋长寿文化透出的信息就是:土是长寿文化的金元宝。
再说气候,如皋位于北纬32C,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4C左右,气候温和,舒适宜人。年降水1056毫米左右,雨水充沛,空气清新。需要强调的是,它的理想的人居之地是人长寿的自然基础,只是因素之一。也就是说世界人居理想的气候的地方很多,但并不都是长寿之乡。如皋与广西的长寿之乡巴马相比,情况不一样。巴马在山区,是封闭的自然环境,用天然氧吧来调节城市的喧嚣,开发长寿旅游文化。如皋在平原,是非封闭性的自然环境,树木沿河网格状覆盖,圈起网格状的绿色农田,又多一层网格状的
河流环绕,是另一种形式的自然景观。奇妙的是,如皋人同时把花卉盆景的氧吧搬进室内,净化现代社会的空气。如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花卉盆景之都”,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花卉盆景基地。这就说明,如皋长寿文化不仅只自然的,而且是人文的、历史的、开放的、社会的。诸如如派盆景、哨口风筝等艺术形式不是一天形成的,也就是说如皋人民的艺术审美情趣不是一天就有的,审美愉悦是人的健康长寿重要因素,所谓书画长寿,道理是一样的。如皋长寿文化的这种非封闭的自然性、沿海平原的唯一性、人文情怀的深厚性,对当今社会有着更大的指导意义,对如皋长寿文化的开发有着更广阔的空间。
(4)如皋长寿文化与历史价值参考。一个非封闭性中国长寿之乡,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的支撑,是不可能的。恰恰它就是长寿文化的精髓。如皋长寿之乡是有历史的,散落在城乡的百岁坊、百岁庄、百岁巷、百岁桥、百岁渠等文化遗址说明了这一点。还产生了许多长寿名人,如三国大司马吕岱97岁,北宋教育家胡爰85岁,清代文学家袁枚109岁。。。甚至有徐神翁列八仙、乐子长奇遇得道的神话传奇。与长寿有关的民俗如过百路、千家米、百岁碗、也随之反映出来。再看2003年的调查:145万人口,百岁以上有251人,90岁以上有4000人,80岁以上有40001人,平均75。5岁。联合国标准为百岁0。75/万人,比之多5。5,比联合国确定的发展中国家63岁的标准多11。5,调查说明长寿之乡是一个长寿历史的延续过程。下面列举几个如皋民间谚语:“鱼在锅中颠,全靠出水鲜。”是说鱼米之乡,水网密布,鱼讲究现捞现蒸。“饱时不忘饥,一干和二稀。”是说饥饿养生,每天以一顿干饭为宜。“掺儿米打了底,吃了能活九十几”如皋以产杂粮吃杂粮著称。“麦见黄,冷蒸尝。”用青麦仁做成的食品。“麦上场,焦雪尝。”用新麦仁先炒后磨份,再调成食品。“鱼上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如皋人好奇怪,春来田间割野菜”要数母鸡头菜家家都有。“秋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如皋特产养生萝卜,如皋萝卜干以香甜嫩脆早就名著九州。从如皋传世的三大养生专著《食暜》、《寿世秘典》、《秦定养生论》看,如皋菜系是集淮扬菜、鲁菜和江南苏菜的优点,以养生为核心而形成的淡、杂、鲜、野的四大地方特色。“家有一老,胜过一宝。”是说孝敬老年人成为习贯。“人穷露肉,村穷露屋。”是说对环境养生的关注。“美不美不要紧,只要家中有盆景”是说如皋人的审美情趣和养生心态。“田野不烦躁,手拉风筝听口哨”是说放如派哨口风筝的快乐。“平安求福,自然生寿。”是说天人合一。“八十小弟弟,九十不稀奇,百岁古来稀。”“水长流,树长绿,人长寿。”“横喂萝卜竖喂浆,出得猪肉生奇香。”是说如皋特产萝卜山芋,山芋藤里有浆,对人体有益,用它喂猪,人吃此猪肉特别养生。如式肉松、火腿、香肠为何获国际金牌,是其原因之一。透过如皋的几只谚语,我们看到如皋长寿文化不是单一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韵,广泛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以上简要分析了如皋长寿文化与自然、人文历史的关系。那么,如皋港作为建设中的新型港口城市,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将如何构建长寿文化及长寿文化产业呢?于是,我作了如下思考:
A利用开放口岸和世界少有的奇特的土壤资源优势,在WTO的世界市场体系中,主打几种世界长寿文化产品名牌,最终将此建设成为世界长寿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出口主要基地,完成沙土变黄金的伟大革命。
B利用如皋港十分发达的海陆交通通道主打长寿文化生态旅游业,重点开发以淡、杂、鲜、野为地方特色的如皋长寿文化养生饮食业。同时,整顿规划江道河港,建设江河网状结构的与饮食文化配套的垂钓休闲型绿色生态系统。
C将长寿文化资源纳入港城建设规划体系中,形成将古典与现代结合、突出地方特色个性的的市容文化景观。
D在构建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的同时,主打特色长寿艺术,形成一系列长寿文化艺术产业和纳入各个系统的长寿文化事业。
参考文献:如皋港城市建设纪要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与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流文化无疑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地方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一些高校的教改实践已经初步证明,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文化的丰富资源,结合学校自身实际,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能够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并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本课题研究拟结合具体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具体实践演绎将赣州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为此我们发起了一次调查活动,并根据切实有效的调查结果,为编写《苏区精神和客家文化》的教材与开设课程奠定基础,为开展地方文化资源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寻求支撑。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问卷设计环节,我们拟定了20 个不同的问题(不含采集被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的问题和开放式问题),这些问题共分为3 个大类,第一类是了解被调查对象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基本认识和态度(题目3~9);第二类是测试被调查对象对本地文化的掌握、认同程度(题目10~17);第三类是了解被调查对象对于开设富有本地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态度、愿望和要求(题目18~22)。
问卷设计完成后,负责实施的4 位调查人员分别在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三本院校)四所驻赣州高校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为上述院校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的学生,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具体的发放方案为,发放问卷1000 份,以课题组所在的江西理工大学为主,其红旗大道校区发放300 份,涉及8 个学院,其中大二150 份,大三100 份,大四50 份;西校区投放200份,该校区全部为大一新生;黄金校区投放100 份,该校区主要是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即三本学院,另有3 个二本学院,问卷主要投放给三本学生。此外,向赣南师范学院投放200 份,赣南医学院投放200 份,尽可能涉及两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应该说,问卷发放的涉及面是比较广的,被调查对象的代表性是比较强的。
调查结束后,我们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 份,回收问卷997 份,其中有效问卷(这里所谓的“有效问卷”是指完整作答的问卷,只完成前面少数题目后面失去耐心没有全部答完的视为无效问卷,但在数据统计时根据实际情况个别题目会把全部回收的问卷纳入统计)968 份,有效率达96.8%。基于本次调查有较广的覆盖率和较高的有效率,使我们的统计分析有了坚实的基础和较高的可信度。
二问卷结果分析
(一)从被调查对象的生源地可以看出,地方高校生源本地化特征非常明显,这是“地方文化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回收的997 份问卷中,被调查对象来自赣州市(赣南19县市区)的有209 人,本省赣州以外地市的414 人,来自外省的有374 人。由此可见,地处赣州的这几所高校普遍存在“生源本地化”现象,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本省,其中的“一般”则直接来自本市,来自外省的生源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这不仅是赣州一地的现状,国内大多数地方普通院校也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生源本地化现象,这是“地方文化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赣州为例,赣州以客家文化和苏区精神为代表,地方文化资源丰富,这对于本市、本省的同学来说,了解自身文化遗存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外省的同学来说,大学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有了解本地文化的潜在需要。因此,将地方文化资源引入人文素质教育课堂并非一厢情愿,确实有其群众基础。
(二)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对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有着高度的认同,但对于提升的具体路径还存在诸多迷惘
第一,对于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得到大家普遍认同。被调查对象表示愿意抽出时间来阅读人文书籍,但真正用于这方面的时间很少。调查显示,对于“学校开设人文类公选课程能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这一问题,选择“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和“增强文化认同感”的达到46%。这反映出大学生渴望人文素质的提升。但这些内在素质的培养非一日之功,而是要通过不断地阅读来提高。还有近半数被调查者表示“愿意阅读但苦于没有时间”,他们每周阅读的时间普遍低于8 小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低于3 小时。种种原因导致学生有时拿起书本却看不进去,甚至无心阅读。在此,我们倡导学生追求内心自我修养,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自控力。
第二,通过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获取资讯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首要渠道,其次是通过阅读书籍、报刊获得,再次是通过课堂学习获得。
从上表不难看出,当代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学习获取知识。一方面说明学生在人文知识的获取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主动去了解。另一方面又不免使人略感忧虑,网络信息快餐化、碎片化的东西居多,缺乏足够的人文深度,过多地依赖网络或者电视等视觉化的形式,传统的阅读方式,即“看书”、阅读经典名著、品味大师杰作,对提升人文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我们也应该适当与时俱进,而不是一味因循守旧,经典名著和大师杰作也可以用更时尚、更现代的高科技形式予以展现和传承。课堂教学这一原本是人文素质教育主阵地的方式,似乎不太受学生喜欢,可见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
第三,学生对学校开设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有着较强烈的期盼,但目前许多学校并没有满足学生这一愿望和期待,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任重道远。
调查显示,对于“目前学校开设的人文类课程是否能满足你的需求”这一问题,有50%的学生认为学校人文类课程“开设太少”,另有17%的学生认为已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学时太少”,只有32%的学生认为“基本满足”。在高考“指挥棒”的主导下,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人文素质教育偏少。而在进入大学后,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理工类院校一贯“重理轻文”,人文类课程不受重视,导致一些理工科学生较少接触人文类知识。或者虽然开设了一些课程,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又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仅满足于“混学分”。然而,调查显示学生强烈需要人文素质课程,因此这类课的开设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学生缺乏自制力以及自主学习力,极少主动去学习人文知识,因此开设富有成效的校级公选课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这一需求。
(三)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对本地文化认同程度较高,愿意去接触和了解学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且目前他们对本地文化的了解掌握程度不高第一,学生对所处城市的地方历史文化不太了解,对赣州的人文知识储备较少,对赣州的大部分景点仅限于走马观花,并不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于赣州景点有走马观花式了解,四分之一学生不了解赣州为“江南宋城”,半数的学生对赣州历史不是很了解。这一现象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历史是不能被遗忘的,传统文化更是需要继承与发扬。当代大学生普遍倾向于了解当前流行的文化,却忽视自己所生活的地方文化。增加一门有关地方文化的人文课程虽然对提高广大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关注显得杯水车薪,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学生对于客家文化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存在着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相关课程系统地了解这一文化。从图2 可以看出,有64%的学生虽不是客家人但认同客家文化,有21%的学生本身就是客家人并热爱客家文化,两项合计达到了85%。可见客家文化不愧为本地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吸引力。此外,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对具有本地风土人情的人文课程感兴趣,并且希望开设赣州旅游资源、苏区革命精神、赣州饮食文化、客家文化及历史、赣州民俗与人文等内容的课程。这一调查结果振奋人心,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赣南地方文化进校园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将地方文化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课堂,切实可行。
第三,当代大学生能够积极弘扬正能量,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三观”。他们了解并愿意传承苏区精神。对于苏区精神的文化内涵,我们设置了一个多项选择题,备选项“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均属于正确答案。也就是说,上面每一种精神都是苏区精神内涵的一个方面。从统计数据上看来,选择的分散性比较大,有些选项选的同学多(如:B、C、E、G),有些选项选的同学较少(如:D、F)。这道题本不指望学生一定能够准确地进行“全选”,只能说明有些选项选择的同学比较多,选项中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同学们可能通过各种途径有所接触和了解,其他的精神内涵或许接触得少,或者认为选项不体现在赣南苏区的精神内涵中。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但无碍于彰显当代大学生对于“正能量”的追求。
此外,有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赞同举办“唱红歌”一类的活动,这个数字也略微超出我们的想象。
由此可见,苏区人民特有的精神财富应该被后代所铭记并传承,“唱红歌”一类文化活动正是这种传承的形式之一。红歌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它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不同的时代虽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社会虽有不同的感动,但健康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是不变的追求。唱红歌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而学生也支持一定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
(四)对于开设赣州地方文化课程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学生持谨慎欢迎态度,并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第一,学生对增设介绍本地区风土人情的人文课程持欢迎态度,但也存在观望、怀疑情绪,需要我们拿出具体的教学实践去赢得他们关注。我们在问卷中询问“学校增设介绍本地区风土人情的人文课程,您是否愿意参加”。从图3 可以看出选择“兴趣浓厚”的只有25.7%;选择“有点兴趣”的达到了59.1%,说明持观望态度的占了绝大多数;有7%的人认为“无所谓,反正都是混学分”。另外还有8.2%的人觉得“没意思”,虽说反对者只是极少数,但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人持观望和无所谓态度,说明这门课程如果要开,就一定不能让大家失望。
第二,学生对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愿望。对于课堂,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喜欢幽默接地气的老师,学生偏向于多媒体教学,多数学生表示希望多一些图片和影音资料,并且适度安排一些课外实践任务。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喜欢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的呆板枯燥相比多媒体教学明显更吸引学生的眼球。但也有不少学生表示,教师的魅力在于自身修养与知识储备,听一个幽默的老师讲课远比观看影音资料有趣得多。另外还有不少学生建议老师们应多与学生交流、讨论、互动,防止课堂教学陷入“独角戏”和“满堂灌”。
三对课程开设的建议
(一)立足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人文素质选修课的开设大多取决于教师的兴趣,课程的设置没有相对一致的认识和标准,各校开课随意性大,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论证。开设地方文化选修课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因此在开课前应该做好充分地准备,选取或编写适合当前学生水平的教材,并明确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对当地文化有个基本了解还是深入掌握。只有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确保地方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选项最多的是希望开设赣州民俗与人文,其次是客家文化和苏区精神。因此在课程设计时,可以加重客家文化内容所占的比重,而不是平均分配客家文化与苏区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亲切、宽松、平等的氛围,充分展现教学内容中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将自己对事物的综合认知、深层次理解与感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简单介绍客家文化与苏区精神是不够的,应当传递出客家人生生不息、热情坚强的性格,苏区精神的自强不息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化内涵并受到熏陶。因此最好结合生动、独特的实例,展示客家文化和苏区精神的文化底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转变“授人以鱼”的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认识世界、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热情。教给学生自主解惑的方法,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另外,人文素质教育是伴随着大学生个体发展而进行的,是从咨询、剖析、诊断、设计到最终确定教育方式的过程。教育者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可以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精神,更多地采取启发、示范等教育方式,对其进行潜移默化地情操陶冶和人文关怀,达到情理交融的目的,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对课堂纪律加强掌控,确保公选课教学效果
正如前面某个选项中提到的,少数大学生对于人文素质公选课往往抱着“无所谓、反正都是混学分”的消极心态,如果我们费尽千辛万苦开出一门颇具地方特色的人文课程,却因为不注重教学效果,最后沦为混学分的“鸡肋”,那是十分可惜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喜欢多媒体教学,喜欢以视频、图片等视觉化的内容与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这不失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好方法。但是在对赣南师范学院类似地方文化选修课的旁观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并不认真,低头玩手机或做其他事的学生不在少数,所以建议老师在开设此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有内涵又不失风趣,真实的展示地方文化精髓。监督课堂纪律,可根据视频图片现场随机提问学生,促使学生认真听课,使学生真正了解和喜爱自己所生活地方的文化,受到人文精神上的熏陶和洗礼。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方优秀文化;特色文化课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长期以来,学院立足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坚持“价值引领为先、人文素养为重、全面发展为本”的文化育人理念,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努力推进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课程教学,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地方优秀文化开展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之路。
一、构建“二类型、三模块”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疏理、挖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苏区和客家文化精华,根据各专业属性、培养层次、培养要求构建了逻辑清晰的特色文化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传授型、技能训练型、素质拓展型”文化课程模块,同时为配合上述显性课程的教学,以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强化文化熏陶实践过程,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着力点,开发了大量隐性文化课程,形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配合的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见图1)。
1. 依据课程性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显性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以及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客家音乐”、“中央苏区文艺研究”等系列课程。
图1 特色文化课程结构
第二类是隐性课程,该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主要是以“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客家文物博物馆”、“客家文化资料室”为依托的各类现场观摩、讲解训练、研究讨论等系列课程活动,以及“红色班级”建设,“红土情”校园文化节,客家体育运动会,“红色之旅”和“史迹考察”等活动。上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辅相成,两者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2. 依据课程功能,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知识传授型课程。该类课程以传授地方优秀文化知识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了“苏区体育”、“中央苏区教育简论”、“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客家山歌文化研究”、“客家音乐”、“中央苏区史”、“客家民俗研究”、“客家舞蹈研究”、“苏区精神与文化”等特色文化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
第二模块是技能训练型课程。该类课程以文化技能训练为目标,主要包括结合不同学科、专业而开设的“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客家音乐民俗与田野采风”、“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客家味道—客家饮食文化研究”等课程。课程内容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各种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及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
第三模块是素质拓展型课程。该类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主要有“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客家文化丛谈”等,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课程内容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贯彻史论结合、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苏区与客家文化进行了系统简述。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地方文化视野,拓展其继承文化传统的素质。
二、创新“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的联动式教学体系
通过十多年来的课程实施方法改革,不断探索与积累,建立了三个基本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共同作用,三个空间维度(课堂、社团、社会)相互联接,三种互动方式(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交互运用的联动式特色文化课程教学体系(见图2)。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借助“课堂、社团、社会”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开展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苏区文化、客家文化精华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图2“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联动式教学体系模型
1. 贯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利用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以苏区和客家文化教育的“三互动”,有力地促进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苏区历史与文化、客家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受到苏区精神和客家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形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的职业品格,成为“下得去、稳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具有浓厚本土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时代新人。
2. 大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社团、校内外课程实践基地。学生社团和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载体。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红色文化研究协会”、“客家文化协会”等学生社团,建立了“瑞金密溪村客家文化田野考察点”、“客家研究中心湖江研究基地”、“安远县镇岗围民间美术教学实践点”等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共和国摇篮瑞金、苏区模范县兴国等县市设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在赣州市周边中小学建立了10余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3. 深入开展课程教学互动活动。在社团活动方面,通过教师、专家等引导,坚持在学生中开展“红色班级”建设活动,先后建立了“瑞金班”、“于都班”、“兴国班”等一批红色班级。借助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与客家文物博物馆及谷雨诗社等学生群团组织,每年开展“大学生红色故事会”、“红色题材优秀影片展播”、“红歌大赛”、“苏区历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等系列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还坚持举办“客家文化展”、“客家书画摄影作品展”、“客家音乐舞蹈汇演”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实践方面,利用苏区和客家文化的直观性、亲近性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客家民俗、民居、客家族群日常生活等田野考察活动,学院成立了“红色宣讲团”,联合井冈山大学组建了“赣中南红色文化宣讲团”,让学生深入同学中宣讲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发挥学生自我宣讲、自我教育的互动作用。组织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队员向赣州市中小学生宣讲和传播苏区精神。同时,积极组织大学生服务团下乡村宣传和传播客家文化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了学生对苏区、客家文化及其精神特质的认识与了解,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总之,该教学体系通过“课堂、社团、社会”与“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创造条件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
学院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特色文化课程。
1. 成立课程建设的研发机构。赣南是中央苏区所在地,苏区精神的发祥地,也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摇篮。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苏区和客家文化,成为学院凸显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弘扬苏区精神,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资源。学院建成“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与“客家研究中心”,发挥研究基地的研究优势,将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2. 挖掘课程建设的实物资源。学院注重教育教学的直观性,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先后建设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和“客家文物博物馆”,通过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展示,系统勾勒苏区与客家历史文化沿革与概貌。学生通过参观活动或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之间开展讲解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对学生品格熏陶、性情陶冶、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 建立专门的课程教学团队。学院通过内培外引,打造由专家、教师、老等组成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由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级教学名师、学术骨干组成的高素养校内专业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了著名党史、文化史专家为学院特聘教授,定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与交流。近几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中央党史研究室、总参谋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大学生共话成长,播撒红色文化种子,促进大学生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家园。定期邀请健在的老或老后代现场教学,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
4. 制订加强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对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使特色文化课程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学院出台了有关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把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苏区精神进校园”工作方案》等,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及教师在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5. 形成以科研促教学的课程建设机制。为了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学院非常重视科研促教学,通过科学研究为教学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及科研新成果及时融入到文化育人中,实现地方优秀文化研究、育人、传承创新一体化。学院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引入课程建设的导向政策,建立了教学科研双重考核制度,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激励机制;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激励机制;对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评估机制;创造科研成果促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良好氛围。近几年来,主编出版《中央苏区研究丛书》(十卷本)、《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校园文化学简论》等专著,获江西省第十四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50多篇教研论文。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在教研与科研的带动下,文化育人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教材,“校园文化学”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前沿,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教学改革成果“传承地域优秀文化 创建特色文化课程”获江西省第十三批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