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28 19:25:46

序论:在您撰写人本主义理论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

第1篇

从反面角色的角度分析,到底什么是大众认同的“善良的标准”“道德规范”和“社会正义”呢?事实上在伦理学的研究中,定义“人性”和“道德标准”就阐明了在人本主义伦理学中的学术方向。人本主义伦理学中关于人的自然本性“自私”和社会本性“无私”之间的讨论延续了几百年,在此将“自私”称为人的自然本性,以及将“无私”称为人的社会本性也有待商榷。在伦理学的研究范畴内,没有明显的定义反面角色的概念和归属。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其实也是很难界定“正面角色”与“反面角色”之间的人物定位。但是艺术创作必须具有启发性的社会意义,所以在此探讨艺术创作中的反面角色背后延伸出来的伦理学意义就非常必要。

二、人本主义伦理学架构反面角色的性格特征

(一)贪婪、残忍与自私论俄罗斯电影《十二怒汉大审判》中没有明显的反面角色和正面角色,这部电影很好地注释了人性的多面性,每一个人物角色的背后都掩藏了一段或灰色或无奈的故事。十二位由抽签选出的陪审员在剧中可以定义为正面角色,因为他们肩负了公平和正义,有权决定违背了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准则或者是法律规范的人物的命运。从这个角度分析,陪审员被定义为正面角色,而车臣男孩被定义为反面角色。但是事实上影片为观众展示了非凡的艺术创作,观众根本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反面角色。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在社会尊重感和客观职位的背后都有一颗强烈的“私心”:第一位陪审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投出了一张挽救车臣男孩的反对票,他的科研成果被国家漠视、他的微薄收入被老婆抛弃、他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双重落魄被火车上大多人定义为疯子,只有一个火车上的单身母亲理解他是有价值的生命。

人本主义伦理学认为:自我中心构成了全部幸福的出发点,爱自己和爱他们是不冲突的,尊重自己的完整性与独立性,热爱和理解自己,是可以与热爱、尊重和理解他人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爱我自己与爱他人有着内在联系。火车上的单身母亲用“爱他人”实现了爱自己的幸福,而第一个陪审员用“爱他人”挽救了车臣男孩的生命。但是在某个生活细节上的表现,他们展现的贪欲可以用人本主义伦理学解释为“爱自己”,而且“爱自己”和“爱他人”是不冲突的。人本主义伦理学很好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促成的巨大的社会压力带来的精神迷茫。另一位陪审员曾经做过8年的墓地主任,他与墓地老太太和挖墓人合谋演出了不计其数的骗局,这里“自私”不能等同于“自爱”,因为他们只从能否从中获得好处这个角度观察,把别人的需求置于脑后,无视他人的尊严和完整性,他所看到的只是他自己。这样的自私被定义为一种恶行表现,贪欲、良知泯灭和掠夺让自己失去了“自爱”和“爱他”的完整性。尽管这个陪审员说他用这些钱修建礼拜堂、施舍墓地外的流浪汉、在自己的家乡修建学校,而且学校里有健身房、校车、带液晶显示屏的电脑机房,并声称只要有学校,没人在乎钱是从哪里来的。人本主义伦理学解释这种“自私”非“自爱”的人变得异常空虚并屡遭挫折,他必然是不愉快的,并忧心忡忡地企图从生活中获取他在巧取豪夺中所失去的满足。表面上,他对恶行做出了补偿,实则是缺乏创发性的爱的能量。因为暗恋死者,那位中年女人作伪证;因为地产开发商对利益的驱动,他忘记了死者是曾经为这个国家和民族作出过流血牺牲的军人;继母因为自私,无视继子被家庭暴力殴打的现实。剧中每一个堂而皇之的社会角色用人本主义伦理学的研究观点均可以定义为反面角色,因为他们对利益的追求超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爱发展到极端就成了自私,并无视他人的发展需求。

(二)孤独的良心与自我呼唤《这个杀手不太冷》剧中杀手里昂与“坏女”马蒂尔达来自两个不同的孤悲家庭,两颗孤独的心灵走到了一起,我们很难界定谁是影片的反面角色,正如人本主义伦理学对于“自私”与“自爱”或“无私”与“他爱”之间的探究。人性的多面性必须结合伦理学研究才能做出多面性的解释。人本主义伦理学认为:人生活在市场经济中,感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商品而已,他已从他自身中分化出去,这正如某种商品的出卖者从他所想推销的商品中分化出去一样。他关切自身在市场上的成就,他专心致志地把自己塑造成为能被雇佣的主体,塑造成为在人格市场上能赚到大钱的商品。杀手里昂自从19岁跟随父亲踏入杀手生涯,经验老到、干练有效的业务素质,让里昂成为在人格市场上赚取好价钱的商品。反面角色是否有良心,他们的良心受何种力量支配,人本主义伦理学对良心做出了精妙的分析,区分为极权主义良心和人本主义良心。极权主义良心解释为:所谓好良心就是一种会使外在和内在的权威感到高兴的意识,所谓坏良心则是一种会惹权威生气的意识。好良心会使人产生幸福感,因为好良心意味着受到权威的赞许;坏良心使人产生恐惧与不安,因为与权威对着干,有被惩罚和唾弃的危险。而人本主义良心解释为:良心是自己的心声,是不受外界的权威支配的,所以良心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反应。当然这两种观点都属于人本主义伦理学。里昂不断地从老托尼那里接受新业务,挣钱后将钱交给托尼保管,自己置身于不同的旅馆内独坐在沙发上睡去。自从做杀手后他从来没有在床上睡觉,因为他觉得在床上睡觉有恐惧感,难以入眠。里昂惟一的精神寄托就是为他的绿色盆栽清洗和浇灌,但是这个盆栽犹如里昂自己的生命漂泊在世间,没有生根的机会。

里昂单调有序的生活是依靠老托尼运转的,当里昂为了救马蒂尔达破坏了极权主义良心所能允许的秩序范围时,他挑战了权威,最终被老托尼出卖,受到惩罚。人本主义伦理学将里昂的激变称为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坏良心”,因为他挑战了权威。因而,反面角色是有良心的,只不过这种良心的定义需要结合反面角色自身的处境加以考量,杀手里昂是黑社会秩序的维持者,同时他又塑造了黑社会一幕幕血腥的场景。用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观点解释,就是里昂用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坏良心”挑战权威,尽管他自身也是极权主义秩序的维护者。他不得不承认,当他竭力争取世间的财富、不顾一切地使自己成为在人格市场上赚取好价钱的商品时,他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灵魂,丧失了自我,也就是说杀手里昂已经丧失了人本主义良心。从他开始杀手生涯到遇到小女孩马蒂尔达之前,他只具有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好良心”,也就是顺从权威的意识,完成一次次的杀人交易;当马蒂尔达以“女人”的身份闯入里昂的生活后,他才感觉到生命的存在和意义,他开始珍惜生命和自己的“女人”,所以最后时刻他开始转变用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坏良心”挑战权威,维护他的女人和生命价值。当然他受到了权威的惩罚,最后时刻倒在血泊中逝去。因而,剧中的反面角色是有良心的,但是如何提升反面角色的内质塑造呢?必须将角色与伦理学建立关联,用伦理学知识架构反面角色的内质,才能让反面角色展现“自我”,而不是一味地反衬正面角色。

(三)暴力行为与角色定位反面角色似乎离不开暴力因素,甚至暴力美学成为电影界颇具分量的表现形式。日本鬼才导演园子温创作了很多血腥极端的暴力角色,每个角色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伦理故事。人本主义伦理学对角色之间的暴力行为有很清晰的分类,譬如两个习武的角色之间的打斗属于娱乐型暴力行为,是不带有任何病态性质的暴力行为,行为的目的在于显示技能,而不是为了破坏,它不是有仇恨或毁灭的动机所引起的。叶问与弟子们或与其他武馆师傅们的武艺切磋属于此种类型。但是叶问为了捍卫自己或民族的生命与尊严,所采取的对立行为则属于反应型暴力行为,它根源于恐惧之中自然形成的行为。《沉默的羔羊》中见习生克拉丽斯进入地窖中与变态杀人犯野牛比尔的对立行为也属于反应型暴力行为,她的暴力行为源自随时可能被野牛比尔杀死的恐惧意识中。从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不难看出,前两种暴力类型基本属于正面角色的表现行为,叶问和克拉丽斯都是影片中的正面角色。《沉默的羔羊》中变态的精神病专家汉尼拔博士在临时管制的监狱中将送饭的两个狱警杀死,并将其中的一个狱警像耶稣一样悬挂起来。汉尼拔博士是个不折不扣的反面角色,他的暴力行为已经超出了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理,这种行为不具有防御作用,人本主义伦理学将其定义为报复型暴力行为,这种暴力类型是典型的反面角色行为。《沉默的羔羊》剧中还有一位更加残忍的反面角色———野牛比尔,他是一个变态的杀手,极端地痴迷于用女人的皮肤缝制女性衣服。他杀死一个又一个身穿14码衣服的女孩,将她们的皮肤剥下来缝制那件带有菱形图案的裙子。人本主义伦理学将这种行为定义为补偿性暴力行为,这种行为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的创造性活动的行为,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用破坏自己或别人的生活来超越生活,它的根源就是在于人的无能,它是为补偿这样的无能而采取的一种暴力行为。很显然,野牛比尔是一个有心理阴影的变态杀手,他暴力行为反映出在他幼年时代不和谐的伦理梦魇,他潜意识中的创造性活动完全是对生活进行有意识的主动破坏,一个不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只想进行破坏,对于这些人来说,生活已经否定了他们本来可以明确表现出来的人的力量,他们需要的必然是破坏。补偿性暴力以病态的形式取代生活,反应型暴力则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补偿型暴力是反面角色所为,而反应型暴力是正面角色所为。

三、结语

第2篇

人本主义思想与新的物理课程改革要求是一致的.在即将颁布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培养目标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模式.对物理知识以外的因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体现了物理教学中学生的人本因素.由此可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主体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将正式进入到教学过程中来.

一、学习动机的激发

人本主义学习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内在潜能,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发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发展个人素质的强烈愿望、物理现象和实验的吸引、弄懂物理现象产生原因的探求、通过高考和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理想等,在上述因素中,认知内趋力的因素对物理课堂教学影响明显.教师是采用外部强化去控制学生,还是采取一些方法去吸引学生对物理现象本身的注意,效果明显不同.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物理情境的创设,就是这个道理.

人本主义学习论注重学生自身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改变讲述、演示、推导等一人包办的做法,给学生以更多的参与机会.从物理现象的感知,表象的建立,到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实验操作等发现问题.通过分析、思考提出假设,再通过推理、演算寻找结论.在上述过程的体验中,学生亲历了知识的构建,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在这种反复的“探究──快乐”体会中,学习动机得到强化,物理兴趣逐渐形成.

二、学习内容的加工

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生正确地了解到所学内容的价值或用处时,学习才成为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新版的初中物理教材,已对知识内容上作了相当大的调整.在高中教学中,老师利用各种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对知识内容进行灵活调整,将极大地改变目前教学中事倍功半的状况,取得满意的效果.

1.密切传统知识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关注生活中的物理

高中物理所涉及的经典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前人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而抽象概括出来的.在教学中,老师应设法将教材中脱离了实践的抽象概念还原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切身感受物理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巩固知识,加深概念、规律的理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应当成为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习题教学是最容易脱离生活的环节,许多学生,甚至老师都错误地认为习题课就是做题、讲题.学生耐着性子一路做下去,最后甚至都忘了基本的概念、规律,只剩下满脑子的公式和符号.高效的习题课应该回归学生的生活.同样的题目,可以用传统的抽象、空洞的物理情景作载体,可以直接给出恰巧的数据,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甚至亲自测量获得数据作已知条件.两种做法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据报道,湖北有一所中学,校门正对一段下坡路,下坡路尽头则是一条繁忙的马路.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在校门口竖起一块“禁止骑车下行”的牌子,但屡禁不止.后来,一位物理老师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习题课前,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所任班级学生实际测量了这段下坡路的长度、高差、摩擦因数等数据,课上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推算骑车下坡滑行的加速度、由静止下坡到坡底的速度、有一定初速度时到达坡底的速度等,再结合对面马路上车辆的正常行驶速度、司机反应时间等估算刹车距离,不仅使学生巩固了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让学生通过实际测算对骑车下坡的危险性有了切身体会.有人可能担心,这种做法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物理教学,这种担心正是立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的.我们说,在新的教学理念中,类似的情况不是太多了,而是还不够.即便不能事必躬行,至少应建立起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广泛联系.

2.重书本知识向当代科技的延伸,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高中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对尖端的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神秘感和强烈的好奇心.细心归纳一下,许多现代科技知识在高中物理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影子,例如现代航天技术以匀速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为理论基础;低温物理对应热学知识;通讯电子技术对应电磁振荡、电磁波;光电技术、激光对应光的本性;计算机对应半导体;核武器、贫铀炸弹对应原子物理等.在教学中适当加入相应尖端科技的介绍,不仅消除了学生内心的神秘感,而且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泛化为学习当前知识的动机.

三、学习方法的掌握

罗杰斯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取决于静止的知识.”很多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不是从现成的知识中学到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的.学生通过实际参加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自我创造,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经验,这是最宝贵的知识.与此同时,在上述过程中,学生同时获得了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又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从而导致对各种经验的不断感受及对变化的耐受性.

物理方法是物理学发展中的灵魂,高中教学中方法是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沟通知识和能力的桥梁.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在实际学习中,物理方法的学习不如知识学习那样明确,因为方法是以分散的形式隐蔽在知识表述之中的.为克服这种困难,一方面学生要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的方法论因素并努力加以掌握,另一方面则需要老师对重要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

例如理想化方法、控制变量方法等.这些方法是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逐渐形成的,一般在学习进行到适当阶段时正式提出,在后续学习中不断运用.高中物理中,理想化方法的提出过程是这样的:在“力”一章中通过光滑斜面、轻杆、轻绳等渗透理想化思想,在“物体的运动”一章正确运用理想化方法引入物理模型──质点.然后在后续学习中出现了理想化方法的大量应用实例,如简谐运动、简谐波、理想气体、点电荷、匀强电场、匀强磁场、光线等概念模型以及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弹性碰撞、机械能守恒过程等物理过程模型.控制变量法的提出与之类似,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得出过程中第一次正式接触控制变量法,随后在单摆振动规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得出过程中强化和应用.

第3篇

1.1对象

选取我校2012级护理本科班学生,采用非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学生,两组实验课及理论课教师配备无差异,学生年龄、性别构成比、教育背景、基础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学期《护理学基础》实验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主动性结果。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1.2.1.1确定护理实验项目

护理实验课程开设于2013年9月—12月(第六学期),根据学生调查结果甄选合理、应用性强的4项护理操作: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静脉输液、心肺复苏。

1.2.1.2实验方法

观察组采取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和角色扮演法等。学校提供学习资料,学生观看电教视频,以4人~6人为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人上操作,各组写出情景设计方案,准备用物,进行角色扮演。操作完毕分享每组操作体会及扮演经验,其他各组护生提出问题,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随后由各组查阅资料,待准备就绪大家在一起讨论,写实验总结报告。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教师示教、看电教片、分组练习、写实验报告。其教学时数、任课教师等与观察组保持一致。实验项目如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静脉输液在真人身上操作考核,心肺复苏运用安妮复苏人操作考核。

1.2.2评价方法

1.2.2.1实验考核成绩评价

每次实验项目结束后统一考核,取4项实验成绩平均分。考核标准结合河南省卫生厅制定的《河南省护士岗位技能操作评价标准》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制定实验考核标准,总计100分,包括:准备质量4项15分(物品准备、环境准备、病人准备、护士仪容仪表);操作质量70分;爱伤观念15分(尊重病人、文明礼貌、主动询问及解释、爱护护理模型等)。

1.2.2.2自主学习能力测评

采用林毅研制的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该量表的信度Cronbach’sα值为0.86,专家评议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较好。该量表总计28项28分~140分。包括自我管理能力10项10分~50分、信息能力11项11分~55分、学习合作能力7项7分~35分。

1.2.2.3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测评

采用大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ALS)。该量表的IRA和CVI均为0.86,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89。该量表总计21项21分~105分。包括学习驱动力5项5分~25分,学习目标4项4分~20分,深入学习4项4分~20分,控制学习4项4分~20分,扎实学习4项4分~20分。于授课前后对两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和问卷调查。在使用以上两个量表前对2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了预调查,自主学习能力量表Cronbach’sα值为0.83;ALS量表Cronbach’sα值为0.81,可以用来测量;效度评价征求了5位临床专家和教授的意见。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组成部分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其潜能,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以自身需要兴趣为前提,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并对自己负责。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教师应无条件关注学生,能接受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热情、尊重、关心;做好移情性理解等;并为学生提供没有拘束、有心理安全感、民主、平等的环境,学习气氛和谐、快乐。该理论强调通过如下方法促进学生学习:①设置问题情境;②制定学习合同;③合作学习;④其他如小组教学及讨论、课题学习、同伴教学、程序教学等。古素娥等研究指出,对临床实习护生实施临床护理辅导小课、护理查房、操作示范、制订学习合同、写反思日记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冯丽群等研究指出,为实习护生提供足够的教学指导、签订教学合同、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等多种教学方法,可充分调动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2.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增强了爱伤观念护生的爱伤观念得分不高,与传统教学中护生多以模拟人为操作对象,忽视了对操作者的尊重、爱护有关。由于模拟人不同于可以自由表达需求的病人,不能给予护生沟通反馈,以致在复杂多变的临床环境中护生不能很快适应与病人的沟通,不能形成爱伤观念。而通过情景设置,与真实“病人”沟通,可有效发挥护生的沟通潜能。提示,护理教育者需注意将沟通技巧、护理礼仪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实验教学中,以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

2.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提高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两组护生信息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运用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可促进护生主动查阅护理信息。在调查中观察组76%的护生熟悉国内主要护理期刊,能主动运用网站查阅文献,课余时间能自行学习感兴趣的知识,而对照组仅有37%。另情景设计、角色扮演使护生不能完全依赖教材,必须查阅资料,进行知识自主构建。该方法对学生学习合作能力有影响。护理工作提倡团队合作精神,护生需主动和同学交流,主动向教师请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合作能力。

2.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第4篇

反面角色违背了主流社会的道德准则、法律规范和善良的标准,表述为与社会的正义相对而行的人物定位。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唯物史观的哲学理解,事物均具有两面性,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戏剧冲突中的反面角色必需依附于物质世界中的现实生活,体现伦理关系和社会文明。

二、人本主义伦理学

从反面角色的角度分析,到底什么是大众认同的“善良的标准”“道德规范”和“社会正义”呢?事实上在伦理学的研究中,定义“人性”和“道德标准”就阐明了在人本主义伦理学中的学术方向。人本主义伦理学中关于人的自然本性“自私”和社会本性“无私”之间的讨论延续了几百年,在此将“自私”称为人的自然本性,以及将“无私”称为人的社会本性也有待商榷。在伦理学的研究范畴内,没有明显的定义反面角色的概念和归属。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其实也是很难界定“正面角色”与“反面角色”之间的人物定位。但是艺术创作必须具有启发性的社会意义,所以在此探讨艺术创作中的反面角色背后延伸出来的伦理学意义就非常必要。

三、人本主义伦理学架构反面角色的性格特征

(一)贪婪、残忍与自私论

俄罗斯电影《十二怒汉大审判》中没有明显的反面角色和正面角色,这部电影很好地注释了人性的多面性,每一个人物角色的背后都掩藏了一段或灰色或无奈的故事。十二位由抽签选出的陪审员在剧中可以定义为正面角色,因为他们肩负了公平和正义,有权决定违背了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准则或者是法律规范的人物的命运。从这个角度分析,陪审员被定义为正面角色,而车臣男孩被定义为反面角色。但是事实上影片为观众展示了非凡的艺术创作,观众根本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反面角色。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在社会尊重感和客观职位的背后都有一颗强烈的“私心”:第一位陪审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投出了一张挽救车臣男孩的反对票,他的科研成果被国家漠视、他的微薄收入被老婆抛弃、他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双重落魄被火车上大多人定义为疯子,只有一个火车上的单身母亲理解他是有价值的生命。人本主义伦理学认为:自我中心构成了全部幸福的出发点,爱自己和爱他们是不冲突的,尊重自己的完整性与独立性,热爱和理解自己,是可以与热爱、尊重和理解他人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爱我自己与爱他人有着内在联系。火车上的单身母亲用“爱他人”实现了爱自己的幸福,而第一个陪审员用“爱他人”挽救了车臣男孩的生命。但是在某个生活细节上的表现,他们展现的贪欲可以用人本主义伦理学解释为“爱自己”,而且“爱自己”和“爱他人”是不冲突的。人本主义伦理学很好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促成的巨大的社会压力带来的精神迷茫。另一位陪审员曾经做过8年的墓地主任,他与墓地老太太和挖墓人合谋演出了不计其数的骗局,这里“自私”不能等同于“自爱”,因为他们只从能否从中获得好处这个角度观察,把别人的需求置于脑后,无视他人的尊严和完整性,他所看到的只是他自己。这样的自私被定义为一种恶行表现,贪欲、良知泯灭和掠夺让自己失去了“自爱”和“爱他”的完整性。尽管这个陪审员说他用这些钱修建礼拜堂、施舍墓地外的流浪汉、在自己的家乡修建学校,而且学校里有健身房、校车、带液晶显示屏的电脑机房,并声称只要有学校,没人在乎钱是从哪里来的。人本主义伦理学解释这种“自私”非“自爱”的人变得异常空虚并屡遭挫折,他必然是不愉快的,并忧心忡忡地企图从生活中获取他在巧取豪夺中所失去的满足。表面上,他对恶行做出了补偿,实则是缺乏创发性的爱的能量。因为暗恋死者,那位中年女人作伪证;因为地产开发商对利益的驱动,他忘记了死者是曾经为这个国家和民族作出过流血牺牲的军人;继母因为自私,无视继子被家庭暴力殴打的现实。剧中每一个堂而皇之的社会角色用人本主义伦理学的研究观点均可以定义为反面角色,因为他们对利益的追求超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爱发展到极端就成了自私,并无视他人的发展需求。

(二)孤独的良心与自我呼唤

《这个杀手不太冷》剧中杀手里昂与“坏女”马蒂尔达来自两个不同的孤悲家庭,两颗孤独的心灵走到了一起,我们很难界定谁是影片的反面角色,正如人本主义伦理学对于“自私”与“自爱”或“无私”与“他爱”之间的探究。人性的多面性必须结合伦理学研究才能做出多面性的解释。人本主义伦理学认为:人生活在市场经济中,感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商品而已,他已从他自身中分化出去,这正如某种商品的出卖者从他所想推销的商品中分化出去一样。他关切自身在市场上的成就,他专心致志地把自己塑造成为能被雇佣的主体,塑造成为在人格市场上能赚到大钱的商品。杀手里昂自从19岁跟随父亲踏入杀手生涯,经验老到、干练有效的业务素质,让里昂成为在人格市场上赚取好价钱的商品。反面角色是否有良心,他们的良心受何种力量支配,人本主义伦理学对良心做出了精妙的分析,区分为极权主义良心和人本主义良心。极权主义良心解释为:所谓好良心就是一种会使外在和内在的权威感到高兴的意识,所谓坏良心则是一种会惹权威生气的意识。好良心会使人产生幸福感,因为好良心意味着受到权威的赞许;坏良心使人产生恐惧与不安,因为与权威对着干,有被惩罚和唾弃的危险。而人本主义良心解释为:良心是自己的心声,是不受外界的权威支配的,所以良心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反应。当然这两种观点都属于人本主义伦理学。里昂不断地从老托尼那里接受新业务,挣钱后将钱交给托尼保管,自己置身于不同的旅馆内独坐在沙发上睡去。自从做杀手后他从来没有在床上睡觉,因为他觉得在床上睡觉有恐惧感,难以入眠。里昂惟一的精神寄托就是为他的绿色盆栽清洗和浇灌,但是这个盆栽犹如里昂自己的生命漂泊在世间,没有生根的机会。里昂单调有序的生活是依靠老托尼运转的,当里昂为了救马蒂尔达破坏了极权主义良心所能允许的秩序范围时,他挑战了权威,最终被老托尼出卖,受到惩罚。人本主义伦理学将里昂的激变称为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坏良心”,因为他挑战了权威。因而,反面角色是有良心的,只不过这种良心的定义需要结合反面角色自身的处境加以考量,杀手里昂是黑社会秩序的维持者,同时他又塑造了黑社会一幕幕血腥的场景。用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观点解释,就是里昂用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坏良心”挑战权威,尽管他自身也是极权主义秩序的维护者。他不得不承认,当他竭力争取世间的财富、不顾一切地使自己成为在人格市场上赚取好价钱的商品时,他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灵魂,丧失了自我,也就是说杀手里昂已经丧失了人本主义良心。从他开始杀手生涯到遇到小女孩马蒂尔达之前,他只具有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好良心”,也就是顺从权威的意识,完成一次次的杀人交易;当马蒂尔达以“女人”的身份闯入里昂的生活后,他才感觉到生命的存在和意义,他开始珍惜生命和自己的“女人”,所以最后时刻他开始转变用极权主义良心中的“坏良心”挑战权威,维护他的女人和生命价值。当然他受到了权威的惩罚,最后时刻倒在血泊中逝去。因而,剧中的反面角色是有良心的,但是如何提升反面角色的内质塑造呢?必须将角色与伦理学建立关联,用伦理学知识架构反面角色的内质,才能让反面角色展现“自我”,而不是一味地反衬正面角色。

(三)暴力行为与角色定位

反面角色似乎离不开暴力因素,甚至暴力美学成为电影界颇具分量的表现形式。日本鬼才导演园子温创作了很多血腥极端的暴力角色,每个角色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伦理故事。人本主义伦理学对角色之间的暴力行为有很清晰的分类,譬如两个习武的角色之间的打斗属于娱乐型暴力行为,是不带有任何病态性质的暴力行为,行为的目的在于显示技能,而不是为了破坏,它不是有仇恨或毁灭的动机所引起的。叶问与弟子们或与其他武馆师傅们的武艺切磋属于此种类型。但是叶问为了捍卫自己或民族的生命与尊严,所采取的对立行为则属于反应型暴力行为,它根源于恐惧之中自然形成的行为。《沉默的羔羊》中见习生克拉丽斯进入地窖中与变态杀人犯野牛比尔的对立行为也属于反应型暴力行为,她的暴力行为源自随时可能被野牛比尔杀死的恐惧意识中。从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不难看出,前两种暴力类型基本属于正面角色的表现行为,叶问和克拉丽斯都是影片中的正面角色。《沉默的羔羊》中变态的精神病专家汉尼拔博士在临时管制的监狱中将送饭的两个狱警杀死,并将其中的一个狱警像耶稣一样悬挂起来。汉尼拔博士是个不折不扣的反面角色,他的暴力行为已经超出了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理,这种行为不具有防御作用,人本主义伦理学将其定义为报复型暴力行为,这种暴力类型是典型的反面角色行为。《沉默的羔羊》剧中还有一位更加残忍的反面角色———野牛比尔,他是一个变态的杀手,极端地痴迷于用女人的皮肤缝制女性衣服。他杀死一个又一个身穿14码衣服的女孩,将她们的皮肤剥下来缝制那件带有菱形图案的裙子。人本主义伦理学将这种行为定义为补偿性暴力行为,这种行为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的创造性活动的行为,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用破坏自己或别人的生活来超越生活,它的根源就是在于人的无能,它是为补偿这样的无能而采取的一种暴力行为。很显然,野牛比尔是一个有心理阴影的变态杀手,他暴力行为反映出在他幼年时代不和谐的伦理梦魇,他潜意识中的创造性活动完全是对生活进行有意识的主动破坏,一个不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只想进行破坏,对于这些人来说,生活已经否定了他们本来可以明确表现出来的人的力量,他们需要的必然是破坏。补偿性暴力以病态的形式取代生活,反应型暴力则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补偿型暴力是反面角色所为,而反应型暴力是正面角色所为。

四、结语

第5篇

摘要:儒家和谐社会观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等和谐思想,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从社会学的理解视角上看,它重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的组织性、以及社会结构体系的可调节性。因此,和谐社会,如果用社会学来理解,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二是通过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整体上的和谐。

关键词:儒家;和谐社会;社会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得“和谐社会”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强调人际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使得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儒家的和谐社会观有了更大的意义。

一、儒家和谐社会观的内涵

和谐,指的是事物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十分丰富,孔子提出“和为贵”主张,孟子描绘了“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些观点依然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内容上,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以人为本,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设想建立“大同世界”、“小康社会”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为贵”———人际和谐。儒家极为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论语·学而》引有子的话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把一切礼乐教化的目的归结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从字形结构来看,仁从人,从二,其基本意思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儒家认为首先要“仁者爱人”,学会善待他人,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一种根本方式。孔子主张在人际交往中要“温、良、恭、俭、让”,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认为“仁”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良能,为孔子提出的“爱人”找到了一个人性的根据。在此基础上,他主张爱人要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广到爱所有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群己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先秦儒家十分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息息相关,只有将个体融入社会之中,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样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群己和谐”。“群”指“国家”、“天下”、“社会”等确定而具体的范围,“己”指一定程度的自我,即意识到自己是有个性的个人,但又不与“群”完全分立。中国古代和谐论立足于共性,更多的强调群体,主张从群体出发使个体服务于群体。

孔子一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使天下大治,最高理想就是大同世界,《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制度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同齐宣王的对话中孟子指出,个人的“独乐乐”不如与别人的同乐,“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只有与他人与众人共赏、共鸣,才能得到最大的乐趣。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荀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和”,强调“一”,强调“天下大齐”。他提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故人生不能无群……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则得其长,群生则得其命。(《荀子·王制》)即人之所以比禽兽强胜,是因为人能结成群组织起来,群体的和谐使人类战胜万物的保证。

从孔子到荀子,虽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的理解也就有所偏重,但在把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儒家的理想这一点上,他们的观点却是一致的。

3.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天人合一”。《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孟子也说:“君子之于物也,爱而弗仁,仁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的思想更具体地将天、地、人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合而为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儒家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4.以民为本。儒家和谐思想肯定老百姓的主体地位,主张建立以民为本的和谐社会。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注重社会对人的道德教化。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尽心下》),主张“仁政”,强调当政者对老百姓的依赖。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进一步体现出对人民力量和作用的重视。

无论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实现,还是主张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儒家文化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也就是主张以人为本,并以此为理念构建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美好的和谐社会。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儒家和谐社会观

和谐的社会理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意义,那么,从社会学的角度,应该如何理解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就首先要理清,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

1.社会学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的特征有:

(1)社会由人群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当然,这里说的人,是指人群而非单个的人;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人与人的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整个社会系统。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联系也逐渐扩大;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人类社会不像动物结群那样自由地生活,而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通过规范及制度将无数单个的社会成员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进行有序地创造活动;

(4)社会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它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通过政府这个管理中心,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的结构体系,调节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创造更适宜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社会是一个注重联系、注重整体的概念。它重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人的群体性、社会的组织性、以及社会结构体系的可调节性,所以说,和谐社会,如果用社会学来理解,就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第二,通过社会整合,实现社会整体上的和谐,尽可能避免社会失范。

2.社会学对和谐社会的两个理解视角。

(1)在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动和谐上,社会学中的互动论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作为微观社会学理论的代表,社会互动论认为,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才能发挥出个性与自我。互动还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正是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人类才一层层的建筑起整个社会。符号互动论认为,首先,人类特有的互动是传媒符号及各种内涵的载体,刺激的意义来自与他人的互动,而非刺激本身所固有;其次,人类具有与他们结交的特殊行为能力,并由此产生各种人际关系;再次,人类社会是由互动组成的,社会的各种特性是由个体行为维持与改变的。儒家强调以“仁”与“和”的思想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忠恕”和“礼”作为实践手段,要求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的要求,这里的“礼”就是一种传递和谐信息的刺激符号,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他所发出的便是这种和谐的刺激符号,这可能会引起其他人发出类似的符号作为回应,这样,如果大多数人以符合“礼”的行为方式进行互动的情况下,“仁者爱人”的目标便可能实现,社会内部的个体之间便会呈一种非常良性的和谐互动状态,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也能得到实现。

(2)在社会整合方面,社会学中则有社会整合的概念。社会整合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结构的不同因素、部分、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社会利益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提高社会一体化程度的过程。通过社会整合,保持社会秩序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社会整合的关键在于利益的协调与调整,而在儒家的和谐社会思想中,关于利益的协调有诸多论述。《论语·季氏》中说“: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分配公平人们就不会觉得贫穷,和睦相处组织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和平国家就没有危险。

在孔子看来,贫富悬殊的危害要大于贫穷,而均平不是普遍的贫困,而是“均无贫”,即达到共同的富裕。富裕、均平、和谐、安定,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孔子所希望达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在荀子的思想中,社会和谐主要取决于各阶层得到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回报。荀子称:“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之得其节,礼之序也。”(《荀子·大略》)等级贵贱之分与对物质财富占有多寡相应,在等级差别的对应中,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不同的人“或美、或恶、或厚、或薄、佚乐、或劬劳”,而人们又安于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

儒家重视利益协调,并主张通过相关机制的建立来实现社会整合,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状态,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效果。站在社会学角度上看,儒家的和谐社会观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关注利益协调机制及其对社会整合的作用,从而使社会达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状态,形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这些在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是重要的方面。继承儒家和谐社会观中的合理内容,并结合当代实际加以发展,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

第6篇

课程观:努力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于课程之中

1.突破学科中心,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课程标准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中心”这个狭窄的视野,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考虑与儿童生活、社会的联系,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理念打破了单纯强调学科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发展的特定功能。

2.构建开放、活泼的语文课程

《标准》要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它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在《标准》中,还首次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个新名词,要求广泛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和校外资源。它特别强调了家庭是值得重视的语文资源,提出广播、影视、网络等各种媒体都可以作为语文学习的载体。

学生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1.从“精英主义”转向“大众主义”

1996年国家教育部曾对我国义务教育实施状况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我国现行的教学大纲要求过高,90%的学生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而《标准》中要求:“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换言之,它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每个儿童,着眼于全体儿童发展的“大众教育”。

2.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在理念上的体现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并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着力体现其“人文性”。

3.重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特别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以真正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标准》提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它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学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由封闭走向开放

1.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标准》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互动,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实践活动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对语文教学而言,加强语文实践无疑是学好语文的绝好途径。《标准》写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积极倡导多样化学习方式

第7篇

小学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贯彻教学规章制度时,要做到全面、彻底。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各种问题也会更加的清晰明白,对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缺点有更加全面的掌握。教师也会更有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整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从人性化教学的角度出发,管理者一定要让教师全员参与,相互交流经验,形成良好的教育模式。这种人本主义教学理念,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有意义。教师之间也要经常进行交流,彼此交流经验,总结出适合的教学方法。这种参与式的交流方式,会让教师更加理解学生的想法,找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发掘学生内在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能力。

二、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使自己的思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适应;要以学生的意愿为出发点,立足学生的生活习惯,遵从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把学生的发展要求和个性发展放在第一位。在人性化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尽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人性化教学,教师要遵从学生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有的教师动辄就对学生进行体罚,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进而达到满足学生需要的目的。

三、由教师指导课堂转变成探究型课堂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不明白的知识点处仔细琢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师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让学生加入教学,才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最终得到对自我的肯定。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通过实践找到学习方法,获取学习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点,提高自己的素质,在解决问题中发现自己在合作、求知、创造等方面的潜能。

四、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授予与接受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主要渠道,所以老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接受到的知识量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教师要想学生能够更好地学到知识,就一定要明白自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更要知道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首先,人性化教学理念让教学从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知识。同时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发掘本身的潜能,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并给予学生肯定的鼓励。这就要求教师要遵从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发展,教师要在关键的时候给与学生适当的引导,尤其是在比较抽象、知识点的连接处和必须加深理解的地方。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合作,与学生一起学习,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成为主角,这样学生就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比较欠缺的能力,在今后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进行适当表扬,给学生以鼓励。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相互促进。人性化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主动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勇敢质疑创新,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质疑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