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04:33
序论:在您撰写护理技能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1疾病特点:儿科疾病病情变化快,观察任务重,评估难度大,护理项目多,操作要求高,患儿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而且服务过程中面对的不仅是患儿,还有心急的家长。
1.2护理技术:儿科基础护理,如生命体征的测量,口腔护理,灌肠,吸痰等与成人科室不同。头皮静脉穿刺则需要相当高的穿刺要求。
1.3用药特点:小儿期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药理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用药不当易致不良反应或中毒,故在儿科配制药液时要正确计算药物剂量。
2儿科护理带教要求
2.1熟悉和掌握儿科护理常规及护理特点:与成人科室相比,儿科护理更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尤其是儿科的各项技术操作及查对方法,如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小儿肌内注射、小儿采血、小儿药物的配制、剂量换算以及各种仪器的使用,都具有特殊性。带教老师首先要熟悉这些特点,同时要把这些差异和特点讲述给学生。
2.2与实习生保持融洽的关系,寓教于乐: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根据专科特点,设计有关理论与技能方面的问题,对学生的答案给予适当的更正和补充,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学生要热情,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实习中,学生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当学生出现差错时,带教老师首先应避免在患者面前指责学生错误,一定要顾及到学生与患者双方的反应,避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事后再找其谈话,帮助学生分析发生差错原因,以及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并帮助其改正,解决问题。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重视实习生的反馈意见,促进带教水平的提高:让实习生对自己的教学方法给予评估,鼓励其提出建议、方法及改进意见,帮助发现及解决问题,不断地调整带教方法,提高[在此处键入]带教质量。
2.4重视考核,督促实习生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将要结束本科室实习前一两天进行专科理论和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可采用笔试或口试形式。考核完毕后给予评分,将结果反馈给学生。
2.5不同护理教育层次学生实施分层带教:带教过程中,要做好评估工作,全面详细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带教计划,做到因人施教。在临床教学中,我们发现,大专以上学历的学生理论知识较强,心理素质较稳定,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宣教能力较强,而操作能力则会差一些。而中专学生理论知识水平较欠缺,缺乏交流沟通的技巧,宣教能力弱,但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根据这些特点,对本科、大专生、中专生的带教侧重点就应略有区别。对本科、大专生则侧重加强临床实践的操作能力,培养其独立工作和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鼓励其多深人病房,多接触患者,重视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克服重治疗、轻护理的观念和现象。对中专生侧重点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实习期间主要培养其与患者有效沟通的能力,帮助护生将已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激励其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尽可能拓宽其知识面。
3儿科带教的具体方法
3.1PBL教学法:PBL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于1969年由美国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PBL教学模式被认为是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一座桥梁,与传统的带教模式相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带教老师参与下围绕某一护理问题进行探究的学习过程。其过程包括:(1)提出问题;(2)合作式的小组学习;(3)资料的收集与归纳;(4)撰写实习周记以充实PBL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发现PBL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而且有助于带教老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因为PBL教学法对带教老的带教能力、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操作技能实训同步教学法:操作技能实训同步教学法是将操作动作分解后在教师示范讲解和统一口令引导下,全体学生通过模仿操作,在矫正与重复中循序渐进形成技能的教学过程,是比较典型而稳定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很多课程技能实训教学中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范式。实习学生刚进入儿科,对一些常规操作和仪器使用比较陌生,针对上述问题选派优秀带教老师进行分节标准示范教学,示范中说明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反复操作直至熟练操作,最后考核通过后上岗。
3.3引入案例讨论教学法:案例讨论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通过讨论、回答等师生互动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选编案例,它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小儿病情发展迅速,在抢救过程中不容带教教师慢慢指导或为学生讲解,因此带教老师可合用案例教学法与PBL教学法,事先向学生讲解典型案例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而同学们通过对案例的引入,并进行认真分析讨论,不但能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能力,而且让她体会到护理工作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本组护士护理软技能各维度及总分与全国常模评分比较
2.2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护士护理软技能评分比较
3讨论
3.1护理软技能的重要性护理软技能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关键。周向萍认为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开展护理软技能,能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真正达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目的。张建梅等认为强化护士护理软技能培训,可提高其综合素质、职业情感和主动服务意识,有助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顺利开展。护理专业是一个服务性的专业,需要高度的情感力。软技能在提升护理品质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首次运用软技能测评量表,对南昌市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以了解护士软技能现状,对以后的培训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依据。
3.2护理软技能总体水平状况本组护士人际关系技能、组织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职业情操维度评分及护理软技能总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一方面由于目前护理队伍学历的提升和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因本研究抽取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医院的护士,随着软技能培训的增多,提高了护士护理软技能能力,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3.3影响因素
3.3.1工作年限工作年限<10年与16~20年者组织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职业情操评分呈增高的趋势,但工作年限≥20年者职业情操技能减少,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护士不断积累经验,各方面护理软技能得到了提升,尤其是组织管理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但工作年限≥20年者年龄普遍偏大,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弱,加之领导不重视,其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影响职业情操的因素很多,赵芳芳等认为护士对工作态度与工作负荷重有关,且工作年限越长,越易出现工作热情下降,从而导致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
3.3.2婚姻状况未婚护士护理软技能总分、组织管理技能及自我管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已婚者(P<0.05),说明已婚护士与未婚护士相比,在工作外需承担家庭责任、经济压力,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对工作的积极性均弱于未婚护士。
3.3.3受聘形式正式在编护士护理软技能总分、组织管理技能评分高于合同聘用制护士(P<0.05),与以往调查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正式在编护士培训、进修机会及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多有关。而合同聘用制护士年龄小、工龄低、接触社会时间短、社会阅历少,不善于利用和支配周围有利的资源,其组织管理能力稍差。
3.3.4医院等级三级医院护士护理软技能总分、人际关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及职业情操评分均明显高于二级医院(P<0.05),一方面在入院选拔时,三级医院对新护士的整体素质要求较二级医院及其他医院高;另一方面,三级医院后期培训严格,定期会组织各种培训和考试,不断引进新知识来提高护士的整体水平。二级医院患者及病种较少,对护士要求较低,故二级医院管理者应加强护士培训,增加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其学习意识。
3.3.5文化程度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护士护理软技能总分、组织管理技能及职业情操评分均呈增加的趋势,文化程度高者综合素质较高、理解分析问题能力强,学习课程类型范围面较广,为进入临床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进入临床后能迅速适应环境,加上求知欲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因此其护理软技能较强。护理管理者应挖掘每个人的优势和潜力,为低学历护士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以提升其护理软技能的能力。
4小结
职业技能竞赛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岗位能力来命题的,它将国际最新执行标准引入竞赛的评价体系,竞赛的评分标准注重与临床接轨。职业技能竞赛的导向作用主要有:有利于选择教学内容;有利于改革实训方式;有利于更新课程模式。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法让学生分别担任竞赛者(护士)、病人、评委,教师担任总评委,学生在竞赛及角色扮演中学习知识,既锻炼了语言交流能力,又能从角色中领会到该项护理操作技术的含义,为将来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打下了基础,并且在设疑、提问、讨论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再是以教师为主的单项灌输,而是一种双向互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选择我校2010级中职三年制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完成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正在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在该年级12个护理班级中整群随机抽样,抽出2个班,其中一个班级为实验组,共60名学生;另一个班级为对照组,共59名学生。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学习态度、生源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方法
两组学生均由同一教师授课,在护理学基础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理论课学习结束后进行新教学方法的研究。对照组采用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法。2.2.1传统教学法该教学法是在护理技术实训课前,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用物,按程序上实验课,即教师组织教学—目标展示—讲授新课—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归纳总结—课堂反馈—技能考核。上课过程中强调程序精确、操作规范。2.2.2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法(1)教师准备。教师在职业技能竞赛实训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及周密的课堂设计,包括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明确教学目标及学习的重难点、竞赛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不同护理操作,引进全国各地护理技能竞赛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或使用广西卫生厅出版的《护理技术操作55项》选择案例,复印后发给全班学生,提前7天做好引导预习。(2)人员组成。由任课教师、实验员及实验组学生组成。(3)明确任务。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时向学生说明该项护理技术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注意事项,围绕该项护理技术向学生提出环境布置及实验要求并设疑。如氧气吸入疗法技术中,哪些病人适合高流量氧气吸入?哪些病人适合中流量氧气吸入?哪些病人适合低流量氧气吸入?氧气吸入过量会出现什么症状?要求每位学生书写提纲,交给教师审阅,预习准备时间为7天。(4)划分竞赛小组。根据学校实验设备情况及条件来划分小组,每组学生人数3~6人不等,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做好本小组的分工和协调工作。(5)场景布置。模拟医院布局,根据不同护理操作来设置,如急诊抢救室、住院部、治疗室等,环境布置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6)职业护理技能竞赛演示。以组为单位,组员轮流扮演竞赛者(护士)、病人(与病人进行沟通,但操作是在高端模拟人身上进行),其余组员当评委(负责评价本组护士及病人的优缺点);教师和实验员是总评委。(7)教学反馈。竞赛教学结束后,先由小组长汇总本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学生报告本组实验课的学习情况、收获及存在的问题,再由教师简明扼要地总结实验操作要点、沟通的注意事项并进行评估。(8)技能考核。根据实训课的学时及内容要求选择考核方式,如静脉输液、氧气吸入疗法等每位学生必须考,分别选取经典案例对学生进行考核,教师及实验员当评委;又如口腔护理抽一个组的一位学生操作,教师、实验员及全班学生当评委,成绩记为平时成绩,并作为本组其他学生的成绩。
2.3评价方法及统计学方法
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1)单项技能考核标准参照全国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评分标准,如从用物准备、仪表仪容、案例评估、沟通交流、人文关怀、分析和处理问题、操作流畅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分。本次主要选取两组学生氧气吸入疗法的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将数据输入SPSS10.0软件包,计算均数和标准差,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检验,取α=0.01。(2)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医院护理专家(10人)、同行教师(15人)及学生评委(40人)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采用描述性评价。问卷从教学态度、教学目标及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方面进行设计[1],共包含18个子项目,每个项目分为优、良、一般、差4个等级,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经统计汇总得出结果。
3结果
表1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氧气吸入疗法技能考核成绩高(P<0.01),可见实验组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表2显示,竞赛教学法(实验组)的教学效果评价优于传统教学法(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4讨论
4.1竞赛教学法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优势
4.1.1有助于学生学到专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职业技能竞赛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岗位能力来命题的,将国际最新执行标准引入竞赛的评价体系,竞赛的评分标准注重与临床接轨。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新,新的医学护理技术不能及时转化为实训教学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内容脱离临床的现象,导致中职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及工作中很难适应临床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因此,只有把护理竞赛内容引入实训教学,学生才能学到临床发展的前沿技术。4.1.2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护理技能竞赛将新的护理知识与护理技能相结合,改变了过去只注重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不注重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现象。为贴近临床护理工作,技能竞赛引入病例分析,学生结合病例分析病人的需要,在操作中注重护患沟通,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这需要学生有判断、分析能力,需要护生具有人文关怀精神。4.1.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竞赛教学过程中,需要角色之间的配合、语言交流与沟通,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精神及社会交往能力。4.1.4有助于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竞赛教学法通过创设与临床护理工作相类似的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并通过角色扮演缩短了学生与病人、学生与护士、学生与临床护理工作之间的距离,学生既学习到了相关的护理知识,又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其今后工作的开展与实施。4.1.5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竞赛教学法设定情境,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使学生进入角色,发散思维,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激发想像力,运用学习到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4.1.6有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形成评判性思维是当今护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护理技能竞赛设定情境、模拟病例,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如何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从而使学生形成评判性思维。4.1.7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职业技能竞赛体现出的对职业教育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要求,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内容,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全国护理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及临床实际,精心构思设计,在学生竞赛前、中、后期做好引导。这对教师是一个挑战,有利于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2竞赛教学法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不足及对策
(1)在竞赛教学实施之初,由于学生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短时间内不能适应,甚至一些学生认为教学过程中存在“时效矛盾”,即在预习时需要“浪费时间”查阅资料,对教学产生抵触情绪,以致影响教学的实施。发现问题后,教师应积极找出问题的关键,组织学生座谈,积极引导学生,详细解释竞赛教学的优势,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责任。还有少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或学习较被动,教师积极引导,后经不断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因此,在教学之初教师应加大教学宣传力度,引导学生,使其逐渐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2)实施竞赛教学法时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在实施教学前,教师应做好课前布置,如根据学校的设备、课时给学生分组,明确教学目标、学习的重难点、竞赛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不同护理操作,引进全国各地护理技能竞赛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且选择的案例、设疑都要符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及临床要求,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引导不同的学生。这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及奉献精神。
5结语
关键词:涉外护理单元,多元文化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护理操作技能
多元文化护理是指护士按照不同护理对象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等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护理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来华投资、旅游、交流、留学、探亲的境外人士逐年增加,涉外医疗市场进一步扩大,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的差异使得以人为本的多元文化护理成为人们健康的保障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掌握多元文化护理知识,是提供文化照顾及注意“文化安全性”的前提。而我国的多元文化护理起步较晚,护士的多元文化护理水平亟待提高。我院目前有2个护理单元开展了涉外医疗,为使护士更新护理观念,增强多元文化护理能力,适应现代护理中的新要求,从2006年开始对我院从事涉外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的培养,方法介绍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2个涉外护理单元的护士53人,均为女性,年龄20~43岁,平均28.8岁。学历:
中专21人,大专8人,本科24人;职称:护士23人,护师19人,主管护师11人;工作年限:1~年27人,5~年7人,10b年12人,21~23年7人;英语水平:
三级以下30人,三级6人,四级17人。1.2方法1.2.I培训方法I.2.I.1引导护士广泛接触异域文化材料,提高人文素养①在科室开设学习园地,摆放一些涉及各国地理、地貌、风土人情、宗教习俗等的报刊、杂志、书籍,让护士可以在闲暇之余加强阅读。②提供关于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文地理知识的光盘,一旦收治来自这些国家、地区的患者,护士可立即查阅到相应的风俗、礼仪。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民族地区的习俗、人文地理等来缩短相互的差距,了解他们的需要,促进有效沟通。③每2个月举办1次文化专题讲座,介绍有特色的中外文化,会后展开讨论。
1.2.1.2狠抓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综合素质①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护士长或护理骨干每2周进行1次专业知识小讲座和护理技术操作演示,护理人员观摩后自行练习,相互指正;利用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优势,分期分批安排工作年限不满5年的护士到胸外科、神经外科等专科跟班学习,学习专科护理理论及操作技术。②加强英语运用能力的培训。将英语学习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外籍患者的床旁交接班时要求必须使用英语;开展英语护理个案查房;并将常用的护理用语放在科室计算机桌面上,便于随时查询、取用;用餐时间在员工餐厅播放英语新闻和英文电影、电视剧等,如英语连续剧“实习医生格雷”等;开设护理英语学习,每周1次,时间18:30~19:30,为期半年;轮流选送护士参加医学院组织的英语提高班的半脱产学习。③礼仪与沟通技巧培训。邀请航空公司职员或星级宾馆服务明星等到我院对涉外病房的护士进行礼仪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礼仪、服务礼仪、外交礼仪和民族交往礼仪等。④加强涉外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组织学习涉外医疗管理的制度和规范。在护士交班本的首页张贴涉外医疗紧急救援流程、在华的国际救援机构代表处的联络方式、各种国际医疗保险文书、出入院和转院办理程序及国际支付结算方式等。针对涉外医疗纠纷的典型案例组织分析、讨论。⑤加强交流学习。组织业务技术骨干到涉外医疗服务开展比较成熟的医疗机构参观学习,每半年1次f积极参加市内重大涉外事务的医疗后勤服务;选派优秀护士到国外培训学习。
1.2.1.3培养对外协作能力①组织护士进行涉外紧急救援全过程的角色模拟演习,让她们分别扮演涉外紧急救援所涉及到的旅游、交通、金融等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使他们感受与各单位协调配合的重要性。②每年举办1次工作联谊会,邀请涉外宾馆、机场、银行等多家单位参加,通过交流熟悉对方的工作流程,密切联系,创建畅通、高效的服务流程。
1.2.2评价方法在多元文化护理系统培训前(2005年)、培训后(2008年),分别从3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①对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采用自行设计的试卷,内容包括多元文化的基本理论和英语运用能力,满分100分。②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内容包括常规护理操作技术、急救护理操作技术和专科护理操作技术,于年终考核,得分≥80分为合格。③患者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就诊流程、健康知识教育、住院环境和后勤服务5项,共有25个题目,满分100分,凡综合评分≥90,该试卷视为满意。培训前后分别调查206例和320例患者。
1.2.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二、结果
2.1培训前后护士对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得分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培训前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认知水平得分为84.4士4.1,培训后为91.8±2.9,培训前后比较,£=6.9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前患者满意率为90.3%(186/206),培训后为95.9%(307/320),培训前后比较,Y2=6.8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培训前后护士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比较。
三、讨论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交流不断加强,对涉外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涉外医疗机构提出了全方面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涉外医院的患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标准,在对疾病认识和护理关怀上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多种文化并存的现实不容忽视,任何文化强加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护士只有具备良好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了解这些患者的文化背景,分析文化差异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注重隐私权、风俗禁忌、饮食习惯、社交礼仪、就医体制和环境等方面内容,才能进行正确的评估,进而提供文化一致的护理。一方面要掌握本国人文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知晓他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等,尊重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克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理解差异,知晓护患双方在健康与疾病、尊重与亵渎等观念上的差别,避免因护患文化差异给患者或其家属造成误会,甚至伤害。结果显示,培训后护士对多元文化的认知水平显著提高(P<0.01),说明对护士实施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培养是有效的。语言是交流的第一条件,因为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表达、传递、储存、延续及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语言交流没有障碍才能谈及有效沟通。通过学习人文知识,有针对性地对中外护理文化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开展专题讨论,通过对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其类似点、不同,由此消除在交流中来自母语文化的干扰,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态度和行为,顺畅地进行多元文化护理并在实践中理解对方,提高理解护理对象的能力,可为成功实施多元文化护理打下情感和理论的基础。结果显示,培训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
护理技术的掌握程度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也直接影响患者病情的转归。外籍患者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中,居前两位的就是操作技术和专业知识。由于涉外医院是一个综合性的部门,收治的患者跨度大,从儿科到老年科,从内科到外科,病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这要求护士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不但要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精通各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及各种急救技术,因此,要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技术操作的训练,成为全科型的护理人才。培训后,护士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合格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o.05,P<o.01)。
涉外医疗涉及面广,国际影响大,涉外医疗工作所反映的绝不单单只是一个部门的水平,它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医疗救护水平和对国际友人的态度。所以加强与医院内部各部门合作的同时,也要主动与旅游、交通、金融等多方机构联系,积极协调有关救援信息的传递、救援力量的参与、协调、联系、合作,医疗单位的动用,伤病员境内外的转运等事项的各有关方面。只有大家共同参与、协调一致才能营造出有序的工作环境,创建畅通、高效的诊疗流程,提供优质的涉外医疗服务。因此,需注重培养护士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大局观念。
总之,涉外医疗的发展使得以人为本的多元文化护理模式成为必然趋势。护士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不懈的努力,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具备良好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才能与时俱进,为在华就医外宾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以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彭幼清。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121-129.
[2]胡军。浅谈多元文化护理及。文化安全性“问题[J].护理杂志。2005。22(12)t82-83.
[3]彭幼清。刘薇群。李佩珍,等。特需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认知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6.21(14)。10—12.
[4]孙全冬。浅谈多元文化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8,13(3):183-184.
[5]朴玉粉,王志稳。吴晓静,等。外籍人员多元文化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1.中国护理管理。2007,7(9):28—29.
[6]周艳,钟玉杰。刘淑香。中国多元文化护理lo年回望[J].现代护理。2005.11(16):1293-1294.
丰富而新颖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传统的教学内容多局限于教材,教学就是老师按照课本的编排结构将内容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学生按图索骥地记住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就算完成了任务,这种教学内容不可能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锻炼。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除了要让学生学到教学大纲上规定的内容外,还要向学生介绍一些本专业领域的实际用途。在教授计算机应用时,就谈到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在医学实践过程中,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应用相当广泛。如以计算机为手段辅助医生进行医学诊断工作,通常把各种征象或指标(如病人的病史、症状、临床检验、实验室检查结果)输入计算机,计算机运行已编制好的各类有关程序作出各种可能的诊断。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会通过自己查阅一些资料,积极地了解医学职业中计算机带给工作的便利,学生学起来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在学生刚接触计算机课程时,常常觉得计算机课新奇而产生暂时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抽象的概念、定理、程序越来越多,往往使学生应接不暇,学习兴趣自然就渐渐淡薄了。怎样才能把学习的暂时兴趣转化成长久稳定的兴趣,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呢?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密切跟踪计算机在国内、国外医学界的发展现状,结合成功的临床病例展开讨论,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二、安排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是计算机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能检验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效果,也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所以,应减少理论教学的课时量,同时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量,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word的文档编辑和图文混排的章节时,我们首先给同学看一些漂亮的海报,然后提出明确的实践目标,学了此章内容后我们必须给自己做一张精美的名片。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更加注重实用性并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能让学生通过实践加强对理论内容的感性认识。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积极尝试各种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结果轻过程,以知识传授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培养。而许多事实证明,培养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比教会其更多的知识具有更重要的价值,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不知道该学什么,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不知该从何开始,这主要是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目的没有把握好,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驱动,就是在每个章节或者每次课的开始设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般覆盖了本章或者每次课程的重点或者难点。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这样也能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摸索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记住知识点。在问题驱动的方式下,学生可以有目的地、思路清晰地进行学习,可以很好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安排社会实践教学
课堂的教学内容是有限的,可以组织适当的社会实践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大医院的网络中心,通过医院网络中心的参观,学生们了解到现代化的医院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从门诊挂号、办理住院、处理医嘱、费用管理到病人出院全过程都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临床科室用计算机共有六大功能:住院管理、医疗管理、医嘱处理、费用查询、报表打印、系统维护。其中在护理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是医嘱处理、住院管理、报表打印、费用查询。这样,就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以此激励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人智力因素中最高的因素,是其他各种能力综合运用的产物。而创造力的培养,要经过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及实践性过程的锤炼才能获得,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应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循序渐进的途径。通过实验、演示、参观、实习、技能训练等实践性教学的有效方式,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在实践课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指导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自己动手操作。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时我们应提醒学生可能会引起差错的原因,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感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理解和接受知识。并且可以通过现场打分、答辩等形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认真真地做好每次实验,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工作由病人为中心的病房代替过去各种任务为中心的病房,计算机能力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只有提高认识,加强教师自身修养、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才能实现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真正变革,才能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远大的目标和创新精神的综合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慧英,蔡芳.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4).
[2]王艳红.浅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J].科技资讯,2007(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急诊包括抢救室床位4张,普通留观床位36张,重症留观床位9张,床位使用率达120%,患者最多达98人次/d。共配置护理人员37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15名、护士14名、培训班学员1名;工作年限:≥20年2名、10~20年6名、6~10年17名、1~6年8名、<1年4名;学历:本科15名、大专21名、中专1名。
1.2方法
护士分级及能级对应依据比例关系、层次结构、工作年限、知识技能等方面对护士进行分配。①护理人员分层情况及准入标准37名护理人员共分为主任及副主任护师(N4含专科护士)、主管护师(N3)、护师(N2)、4~5年护士(N1-2)、1~3年的护士(N1-1)、培训护士(N0)6个等级。②各级护士对应工作能力要求:N4级具有护理专业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具有护理科研思维,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趋势,具有组织指导危重患儿抢救的能力,指导临床代教和讲座的能力;N3级具有病房管理意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操作熟练、规范,具有护理新技术革新的意识,并掌握国内本专业先进技术,能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指导护师、护士总结经验,具有撰写论文的能力;N2级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规范,逐步掌握专科新知识、新技术,参与疑难,危重患儿抢救的能力,指导护士、临床实习生业务学习;N1-2级主要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高难度的护理技术操作,并能独立承担危重患儿的抢救,指导护生工作的能力;N1-1级主要从事一般治疗和健康教育,并能参加和配合危重患儿的抢救工作;N0级主要在老师带领下,参加临床实践,协助老师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能力每月考核1次,与当月的绩效奖金挂钩。比较实施能级对应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1.3观察指标
基础护理:床单位整洁、舒适;患者卧位舒适符合要求;患者卫生(口腔、皮肤、指趾、头发、臀部);分级护理标记明确;无护理并发症。标准分为10分,不符合其中一项扣2分。护理安全:危重患者交接,“腕带”的使用,查对制度的落实,用药安全,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烫伤等不良事件,导道脱落。标准分为20分,不符合其中一项扣3分。护理文件书写:客观、真实、及时签全名;无涂改、粘贴、伪造护理文书。标准分为20分,不符合其中一项扣2分。病房管理:病房环境清洁、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无噪音、无烟、各工作有序;床单清洁整齐;陪护、探视人员管理有序,无闲杂人员逗留。各种护理标识统一,与医嘱相符。呼叫系统齐全,患者床头设备带功能完好。标准分为10分,不符合其中一项扣1分。急救技术:具有敏锐地观察能力和灵活地应变能力,能及时识别常见急危重症,并对病情做出判断。具有急救护理工作所需的常用救护技术操作能力,具备对急症患者进行护理评估、瞬间判断、初步应急处理以及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标准分为40分,不符合其中一项扣4分。患儿满意度:使用我院护理部根据我科特点制定的百分制患儿满意度调查表。由护士长每月带领本科室护理质控小组不定期检查各项护理质量的完成情况,每月底对护士进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的分数作为绩效系数评定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能级管理前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比较见表1。
2.2实施能级管理前后患儿满意度比较
实施能级管理前患儿满意度评分为(90.02±4.29)分;实施能级管理后患儿满意度评分为(97.10±2.76)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P<0.01)。
3、讨论
3.1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是指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服务和基础护理服务的效果及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一切合理需要的综合体现,是在护理过程中形成的客观表现,它是衡量护理领导管理水平、护理技术水平和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志。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能级管理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P<0.01)。实践证明,对护士实行分层次使用,从根本上保证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此外,将不同职称、年资的护士按职上岗后,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尽心尽力地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同时也锻炼了护理的品质,质控评估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提高。
3.2提高患者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是患者对所经历的医疗服务的综合评价,也是卫生管理部门考核评价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我科在实施护士能级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能级对应,责任到人,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由过去叫患儿到治疗室注射、输液,被动到病房换药、拔针,转变为护士每天主动到病房作自我介绍,询问病情,了解患儿治疗检查项目以及向患儿家属宣传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根据医嘱在病房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护士的责任心增加,提高主动服务意识,经常与患者进行交谈询问,直接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以及期望被满足的方式,从而使患儿得到满意的服务。
3.3增强护士积极性及创新性
能级管理是指为了实施有效管理,必须在组织中建立一个合理的能级结构,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管理的对象置于相应的等级中[3]。能级管理制度是近年来倡导的一种新型管理制度,具有科学性和灵活性,它使护士在最能挖掘其潜力的岗位上,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根据能级管理原则,护士长采取了分层管理,按岗绩效分配,与当月奖金挂钩的方法,大大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同时也增强了竞争性和危机感,使得各层护士主动利用业余时间,提高自身学历,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希望自己能胜任更高一级的岗位。
4、小结
1课前预习
内科护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课本知识相对局限且不具有即时性,往往需要教师在课前上网搜集大量资料来扩充,如图片、视频、疾病治疗护理的最新动态等,比较费时费力。而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上网资费的下降和功能的扩展,使这项工作转化为学生的课前预习任务成为可能。建立班级QQ群,课前通过QQ群将需要预习的相关资料告知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引导学生围绕主题通过智能手机上网查询资料来完成任务,并且要求学生将所查资料发送至教师QQ邮箱,教师根据学生发送的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在QQ空间里建立资料共享区、图片共享区、视频共享区、病例共享区等,将比较好的资料上传到QQ空间共享区,供大家分享和交流,为后面的课堂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另外,还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课堂应用
将授课班级分组,每组选用一部智能手机,由组长来保管,上课统一将手机调为静音状态,并且关闭QQ、微信等一切应用软件,放在“手机休息区”,教师统一指导和安排利用智能手机辅助以下教学环节。
2.1便捷记录重点难点
内科护理的信息量大、课堂任务重,有些疾病又复杂难懂。而中职学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记笔记和答疑时间较长,导致教学时间紧张。利用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瞬间记录,可以大大节省记笔记的时间,特别是针对一些对比性表格、总结性知识点和练习题等知识量比较大的内容。同时,课下将照片上传至群空间资料共享区,学生下载后保存在手机内,长期积累就形成了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便携式笔记本,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翻看,复习所学内容。同时对有疑问、难理解的内容使用智能手机的录像功能将其记录下来,课下反复听、研究探索,直到弄明白为止,增强了学习效果。而因病假、事假缺勤的学生可以根据课堂录像和图片自主学习。
2.2建立远程临床课堂
中职内科护理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临床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内科护理与临床联系紧密,但由于医院任务重、学生多等原因不便安排频繁的见习和实践,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利用手机QQ的视频通话功能在课堂上连线临床带教教师,建立第二课堂,间接实现与临床的零距离对接。比如在讲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时,临床带教教师通过QQ视频通话功能让学生参观神经内科病房、观看护士指导患者康复锻炼的过程,讲解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等,使学生对脑血管疾病和相关护理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护患沟通有了更加真实的体会。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间接实现了学校与临床的零距离对接。
2.3记录角色扮演瞬间
近年来护理界倡导的“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备受重视,而角色扮演法被广泛应用于护理教学对学生人文关怀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中。但是由于学生羞涩、不够重视、表演欲望差等原因导致效果不佳。以我校模拟病房为拍摄场地,利用智能手机的录像功能把学生的角色扮演上升到“影视表演”的高度,并且课后对录像进行编辑,如添加字幕、旁白等,之后上传到QQ空间供大家学习和观赏,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例如在学习癫痫疾病患者的护理时,由教师当导演,安排一位学生扮演患者,表演癫痫发作过程,其他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家属、护士、医师等不同角色,模拟临床情景实施抢救、治疗和护理等。期间安排学生利用智能手机从不同角度拍摄表演过程,结束后大家一起回看录像并进行总结归纳,将精彩录像经过编辑后上传至QQ空间的视频共享区,供大家分享和学习。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之间互相比较,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欲望和竞争意识。
2.4三维人体解剖软件
内科护理与解剖学密切相关,弄清楚疾病的解剖定位是学习内科护理的基础。传统的板书、教材、挂图和模型相结合只能展示二维平面结构,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用来显示和疾病的关系无立体感,学生常感觉抽象且难以理解。应用智能手机下载三维人体解剖软件弥补了这点不足。其主要特点是利用三维技术重建人体各器官和系统,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形成高精度三维动态互动式解剖模型。此软件一共包含了13名男性和女性的3D人体解剖结构,自带了超过3500个身体部位,每一个部位都用不同颜色进行了区分和标注。学生可以在三维空间内对要观察的结构进行旋转、放大和平移等操作,从任意角度、任何解剖面观察人体结构,对影响观察的覆盖解剖部位可以实施透视操作。此外,解剖部位名称都是英文标注,提高了学生的医学英语水平。学生在手机上下载安装后,相当于随身携带了一个三维解剖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疾病发生的解剖机理。
3课后拓展
3.1促进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受教师上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留给学生辅导、答疑等的互动交流时间并不多,而利用智能手机QQ交流平台,就弥补了这个不足。通过QQ群聊界面,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QQ发送作业和学习要求,学生也可以在QQ群里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之间在QQ群里集体讨论交流,教师对集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辅导和答疑。以聊天的方式来讨论重点、难点、疑点,减轻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要重复答疑的负担,同时使重点、难点、疑点问题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无形中增强了学习效果,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另外,也可以建立学生与教师谈心的单聊界面,对一些后进学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给予关注,可提高这部分学生学习内科护理的兴趣,促进师生互动,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动态,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活动。
3.2方便家长督学
目前,中专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都十分关心孩子在校的表现,但是学校每年只开一次或两次家长会(有些家长还会因为忙而缺席),家长了解的信息较为有限且没有实效性。利用智能手机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按班级建立学生家长QQ交流群,将一些好的教学素材、学生活动、优秀作业等及时上传至家长QQ群空间进行展示,对学生近期常出现的问题在QQ群里及时交流,对于问题突出的学生建立与其家长的单聊界面,让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动态,有的放矢地指导督促学生学习。同时,家长对发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与教师沟通反馈,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
3.3方便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智能手机免费注册乐调查-问卷调查软件平台,分4步便捷实现问卷调查以反馈教学。(1)设计调查:乐调查提供调查问卷模板,也可以自行设计问卷。(2)调查:把设计好的问卷提交,会自动形成一个链接,将链接复制后可以通过QQ、短信等方式给学生,学生打开链接界面就可以作答。(3)分析数据:学生作答完毕提交后,系统自动统计调查问卷。(4)导出结果:经过统计的调查结果可以选择以Excel、PPT等形式导出,这期间教师还可以随时查看问卷调查的进度。
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