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04:29
序论:在您撰写非语言交际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课堂教学是一种交际行为,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两种形式进行:一是语言交际行为,二是非言语交际行为。
一、非语言交际的概念
非语言交际指交际者用身体的自然特征和本能向对方传递信息,表达特定语意的过程。它在特定场合与语言行为同时发生或独立出现,表达交际者自己的思想或理会别人的意图。“body language”就属于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主要包括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声音暗示、服饰等。
人给非语言交际下了定义,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由接收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Burgoon and Saine,1978,见Malandro,1989:7)。加拿大语言学家F.Poyatos将“非言语交际”定义为:“个人人们相互之间,某一特定文化内的非文字的、躯体的、服饰和环境等可觉察的信号系统发出的一些信号。”美国语言学家A.Samovar等人将非言语交际定义为“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的刺激”,“它包括了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人为的或由环境所产生的刺激,如:表情、手势、身势、触摸、界域、服饰、副语言、时间、场景等”。美国语言学家R.Cooper把非言语交际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由此可见,非言语交际涵盖范围非常广,包括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是不用言语表达的交际行为和刺激行为。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非语言交际的运用
正确地将非言语行为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直接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由于小学生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才刚刚启蒙,况且英语课堂要求教师尽量使用全英文授课,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使用非语言交际是必要的。有关专家研究估计,在人们面对面的交际中,有90%的存在于非语言的信息中。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非语言交际起到了语言交际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教师的体态语
1.教师的穿着打扮
在课堂上,学生注视的对象大多是教师,因此教师的着装就显得尤为。教师的服装应庄重、明快和自然,给人以高雅、大方、清新的感觉。如果教师穿得脏兮兮、衣衫不整,那么学生将会怎样看待教师,还会认真地听课吗?教师走进教室,先给学生一个好的视觉,然后才会有好的感觉,才会很好地融入课堂。小学英语教师可以穿一些带英文字母或单词的衣服,或是比较西方化的服装,以便无形中让学生感受西方文化。
2.教师的肢体语言
教师的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一个教师整堂课都没有一个手势,课堂就会很呆板,没有活力,而且学生不可能完全听懂老师的口语,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强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西方人讲话时手舞足蹈,显得比较有活力。学习语言,就应该学习语言的相关文化。比如在教学生语音语调的时候,教师用手在空中比划声调的升降,教授英语新单词的时候,应该用升调和降调两种语调教,以便以后学生在说英语句子时候有升有降,运用自如。
3.面部表情
人们的面部表情是心态变化的窗口,可以充分反映说话者的感情世界,探知其内心感受及对听话者的印象。Mckerrow认为人的面部表情变化具有三大功能:第一,面部表情反映人的情感,是自我情绪的展示。第二,面部表情的变化可以阐释信息内容。第三,面部表情可以建立谈话者之间的视觉连接。
一个表情丰富的老师是最吸引学生的。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老师,要活泼、开朗,有亲和力。小学生处于很情绪化的阶段,对于喜欢的老师的课,会很。小学英语教师担心全英文教学,学生会理解困难,其实不然,面部表情就可以让学生猜出老师要表达的意思。例如,老师反问学生,如果老师表情到位,学生绝对会回答“yes”或“no”。如果学生答案正确,老师露出满意表情,学生便会知道自己对了,如果不正确,老师露出疑问的表情,学生则知道不对,便会再说一个答案。
(二)教师的情感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情感,用自己的热情感化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如果老师上课无精打采,那么对于自控能力本来就不是很好的小学生来说,教学就不具有吸引力,会做些与上课无关的事。
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性格都很倔强,而且具有逆反心理。面对课堂上的顽皮学生,教师的发怒不会给学生带来尊重,对于低年级学生,即使当时吓住了他们,获得片刻的安静,却会失去他们对老师的热爱。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尽量不批评,即使要批评也应该对事不对人,以免伤害到学生。的是教师的情感要面对全体学生,不要有偏见。
总之,教师要制约自己的情绪,不能把坏情绪带进课堂,在课堂上要对学生充满热情,关怀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对每个学生都说“Very good!”,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除了要懂得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文字字面以外的蕴含了许多文化因素的非语言交际手段。从而就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几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引起的交际障碍来阐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与种类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Samovar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有关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有很多。根据Samovar的观点,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是人为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非语言交际涉及文化、民俗、社会学、人类学等许多领域,运用范围广泛,其语义也很复杂。非语言行为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含义,孤立地理解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奏效的。
关于非语言交际的涵盖范围,其分类方法有很多。胡文仲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将非语言行为大致分为四大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而环境语则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前两类可称为非语言行为,而后两类则指非语言手段。
二、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是密不可分的。许多非语言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人们的非语言交际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是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文化和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在非语言交际中,有关文化的表达方式异常丰富,以至于文化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于非语言方面的因素而不是语言方面的因素。Birdwistell认为,没有一种表现行为是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生理上的遗传或天生的。因此,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的一些情感都是某些文化所特有的。Samovar认为,通过了解某一文化的非语言表现的基本模式,我们可以探寻人们的举止态度;通过非语言行为模式可以了解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系;通过对非语言行为的研究可以排除狭隘的文化优越感。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更为严重,因为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或情绪的表露。由此可见,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错误破译信息是显而易见的。
1.体态语中的文化差异
体态语指的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与动作,它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它包括身体语言、手势语、态势语和体语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它也是文化的载体。在体触行为方面,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少美国学者将英美文化列为非体触文化。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近体交际的亲密距离非常敏感,人们不才惯相互拥挤,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在捍卫属于自己的领地。尤其是同性之间如拉手、勾肩搭背等行为都被视为禁忌。而在东方的传统文化中,近距离体触并不属于异常现象,人们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亲密、温暖的表现,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同性朋友之间的体触都被认为是非常正常、完全可以接受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2.副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副语言又称伴随语言,它一般指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副语言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显著的方面之一是对沉默的不同态度。Hall曾把“沉默”作为他划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一条重要标准。在他看来,东亚文化如中国、日本、朝鲜等属于高语境文化。在这些文化中,信息往往是通过手势、对空间的利用甚至沉默来传递的,因此对信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语言行为以外的语境。在中英交往中,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人经常采取的沉默态度很不习惯。西方有的学者将东方人的“沉默”视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甚至认为东方人的沉默态度是对交际对方的蔑视或侮辱。而中国人却很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停顿和沉默具有丰富的含义。恰到如处的停顿能产生惊人的效果,甚至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
3.客体语中的文化差异
客体语言指人工用品,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等。这些物品具备双重功能:实用性与交际性。以交际角度来看,这些用品都可以传递非语言信息,都可以展示使用者的文化特性和个人特征。东西方文化对嗅觉信息的感受也不一样。中国人适应人身体的自然气味,中国人很少习惯使用香水;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这种人体的自然气味是很难接受的。因而无论男女都注重对身体气味的掩饰,都习惯每天使用香水。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注意正确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身体气味,即身体气味的文化差异,不能从本民族的喜好出发去厌恶、反感外族文化的生活习惯。
4.环境语中的文化差异
环境语也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颜色、信号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可提供交际信息,所以环境语也能展示文化特性。
Hall在其《无声的语言》中对不同文化对于空间、领地、近体距离等的不同认识作了详尽研究。他认为,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因此人们的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在每种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文化不同,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和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也不同。在中国,人们比较能够容忍拥挤;而在英美国家,一旦公共场合出现拥挤,人们会马上尽量回避,因为他无法适应过近的近体距离与体触。西方人的领地观念明显强于东方人,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无形的领域被侵犯,就会马上采取各种反应进行维护。领地观念最突出的心理反应是对待隐私的不同态度。英美文化中的人十分重视保护自己的隐私,这也是他们与中国人交往时感受到的最大的文化冲突之一。东西方文化对待时间的观念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西方人具有更强的时间观念性,他们非常注重守时,并十分珍惜时间。
论文摘要: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非语言交际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对语言交际具有辅助作用;此外,了解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上的差异也能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对跨文化交际过程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只侧重于语言的内容,而忽视了交际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其实,意义不仅通过话语和语言,也通过非语言交际体系来传递。这些非语言交 际体系包括人的身体语言、目光接触、体距、服饰、触摸和身体气味等,它们在人们面对面交际中伴随着语言为来帮助传递信息,他们在成功交际中的重要性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诫如 David Abercrombie所说:“我们用发音器 官说话,但我们整个身体交谈”。萨莫瓦认为:“绝大多数交际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砥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人们的行为构成了非语言交流的各个部分。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由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交际过程。
1.非语言交际的范围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流大致包括身势(bodylanguage)、时间与空间安排(spatial and temporal arrangements)等方面。身势语又包括目视表情(faeial expression)、姿态(posture)、手势(gesture)、眼神(oculesics)、接触(contact) 等。
1.1身体行为
身体行为庄沟通 中有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同样 的动作、手势、表情、眼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完全不 同的理解。以下是几种分类:
1.1.1目光
与面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面部表情能真实地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及其心理活动与变化。表情包括脸色的变化、肌肉的收展以及眉、鼻、嘴等动作其所传达的信息要比语言来得巧妙、丰富,而且复杂得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习俗对眼神的运用也有差异。英美人交谈时,双方正视对方,在他们看来,这是正直 与诚实的标志 。英美人 有句格言 :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i e eyes.( 要相信不敢直视你 的人)与他人交谈或向他人打招呼时,应目视对方.如果不看着对 方,会被认为是羞怯 、缺乏信心或不尊重他人。目光注视对方,应自然、稳重、柔和,不能死盯住对方某部位,或不停地在列疗身上上下打量,这是对人很不礼貌的行为。如,在美国,一般情况下。男士是不能盯着女士看的;日本人对话时,目光要落在对方的颈部.四目相视是失礼的;阿拉伯民族认为,不论与谁说话,都应看着对方、中国人在交谈时,双方不一定要不时地正视对方,甚至有的人还有意避免不断的目光接触,以示谦恭,服从或尊敬 。
1.1.2体态语
体态语指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英语中有 bodylanguagebodv movelllen!s,汉语有体态语、身体语言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表达意义相同的体态语因中英文化的差异而有所差别。例如,在中国和其他很多国家,总是“摇头不算点头算”,但在尼泊尔,保加利亚 和希腊等国却恰恰相反.琏“点头不算摇头算”。印度人则以摇头或歪头表“同意接受”。英语国家的“OK”手势已为中国人所熟悉,但文化不同,其意思也大相径庭在美国及欧洲广泛使用于各种场合,表示“好”或“是”,但一位西方商人和日本商人谈判结束之后,在签订合同时向对方作了OK手势后.却发现日本商人的态度突然变了。在西方人看来,OK表示“很高兴我们谈成了这笔交易”,但日本人却理解为“他在向我们提出要钱的暗”;因为在 日本,OK手势就像硬币形状一样,表示“钱”的意思。法国人理解 OK手势为“零”或“不值钱”,在德国和巴西等国,这一手势是非常粗鲁的,甚至是侮 辱性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同一动作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或对的。例如:中国人在对人 讲话 时,为了防止唾沫外溅或 口臭,用 手捂住嘴,英语国家的人就误以为他们在说谎话。中国人认为女子拿杯子时小指弯曲很优雅,英语 国家的人则认为这有点故作优雅,是表示我不想弄手、不能乱摸东西 的意思。有些体态语则是英语文化中所独有的。如英语国家的人用不断转动手上戒指的动作,表示情绪紧张或不安。英、美、加等国家的人是面对开过来的汽车,右手握拳,拇指翘起向右肩后晃动。这些行为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所以在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应明确各种非语言行为的确切涵义,有利于顺利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身体行为还包括交谈者之间的距离。在美国和大多数北欧国家。人们相互之间交谈的距离是 18—36英寸。而亲密朋友 之间交谈 的距离是 6~18英 寸,拉丁美洲人之 间交谈 的平均距离则是 6—18英寸, 这个距离对非拉 丁美洲血统的美 国人来说是关系密切的表 现,因此美国人认为拉丁人热情冲动,傲慢专横,办事性急:而拉丁人则认为美国人冷漠无情,漠不关心,性格孤僻。事实上,在拉丁美洲人看来,触摸是一种“谈话”的方式,见面时拉丁人触摸表示问候“喂”或作为一种请求的方式,如“我能和你谈~谈吗?”。在拉美国家里,妇女见面要相互触摸 、亲吻和热烈拥抱,男子也是如此,然而非拉美 的男性和女性几乎从来不像拉丁人那样相互触摸,初次见面时,只是相互点一点头或轻轻握一下手。由于文化差异,非语言行为表达不尽相同,同一个动作或行为会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为不同的信号和不同的信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非语言行为引起的误解屡见不鲜,这种误解甚至会造成沟通受阻,谈判失败,合作受挫。由此可见,对对方文化有所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身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也可见一斑。
1.2时间、空间安排
英美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可以人为地进行切分或组合的具有实体性(tangibility)的东西。英美人习惯于一个单位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因此特讲究计划的周密性。社交活动中,提前预约被视为必要的礼貌行为。与英美人打交道.守时至关重要一例如你在美国念书,不按时交付作业,教授可能因此降低你的作业分数,甚至拒绝批改你的作业。与外商打交道,能否遵守期限,更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团体或个人的信誉与利益.有时还牵涉到法律责任。时间、空间安排就是社交规范的无声的语言,如在中国文化中,主为“上”,为“先”,为 “正”,副为 “下”,为“后”,为“偏”,主要人物通常走在人群 的前面,坐在最前排居中,宣布开会后第一个发表讲话,其他人依职务或重要性依次向后排。但中国的座次安排有时与国际惯例不相符,如中国文化中.普遍认为“左为上:’。“右为下”,男左女右就是历史传统中男尊女卑的遗风,但通常的国际惯例却是“以右为上”,其他还有“居中为上”,“前排为上”,“面门为上”等,因此在谈判厅,通常使用横桌,客人面门为上,主人背门为下,首席谈判手居中,如有翻译,翻译居主谈右侧以示尊重,其他人依重要性依次向两边排列。用汽车接送客人也是交往中极常见的活动,汽车中座次的安排同样体现着对客人的体贴关心和尊重。以双排五座小车为例,通常副驾驶座因其遇到事故时危险系数相对较高通常属于保镖或秘书,而客人通常坐在最安全的后排司机对角线位置。如果是私家车.主人亲自接送的话.副驾驶位不能空着,因为这是对主人的不敬.把他 当司机看待。
2.非语言交际与跨文化交际
非语言交际系统和语言交际系统,都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系统也不一致。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和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值得注意的是,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还要严重,因为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情绪和态度的表露。然而,许多人以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掌握的交际工具只是语言.他们比较注意语言交际行为的正确性、合适性和可接受性,却易忽视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结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频频发生。其实,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其代替、维持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则更不可低估。因此,学习者在把英语当作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要同时关注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体系,因为在面对面的 口语交际中,它们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学习非语言交际体系并不容易,因为非语言交际所体现的文化是如此之多,文化学习的障碍很多情况下是非语言的而不是语言的。
总之,非语言行为与文化有着非常密切 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不仅要求语言得体,而且要求非语言行为的得体,以达到正常的交目的,而“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入门问讳”则是跨文化交流的基原则。
参考文献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中外学者给“非语言交际”下了不少的定义,有的非常简单,如“非语言交际是不通过言辞传递的信息”或“非语言交际是不使用语词的交际”。有一些学者似乎认为非语言交际即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如英国的Michael Argyle;美国学者Alastair Pennycook 则认为非语言交际(NVC)=副语言(Paralanguage)+身势学(Kinesics)+近体学(Proxemics)+超声音特征(Paraverbal Features)。有的学者下的定义则又很具体,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的发出,由接收者有意识地接收并有可能进行反馈”。或“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
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人类交际所使用的非语言动作既有生物性特征,又有社会性(或文化性)特征。人类也像其他动物一样,受外界条件刺激时,其生理和心理都会引起本能的反映,通过表情、动作和姿态等非语言行为表现出来。这就是人类非语言动作的生物性特征。但是,人类的非语言动作,不只留在生物性特征上,在人类长期交往和实践中,其非语言动作慢慢被‘解读’形成了一套有意义的符号体系。这种符号体系,一经出现,就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行为举止必然要受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而社会行为规范往往是一脉相承的,具有传统文化的特征。”非语言交际与文化密不可分,与文化一样,除少数人类所固有的出自本能的表情和动作外,大多数非语言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是长期历史积淀而成的某种社会共同习惯。然而,文化并不总是能决定由我们身体动作所传达出的信息。动作的前后联系、性格以及相互间的关系都影响着传出的信息。在任何一个社会里,没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非语言的运用姿态和神情。尽管如此,像书面语和口头语那样非语言的交流根本不能从文化、亚文化里分隔开。不管我们是否强调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或相似点,非语言的交流都受到文化的约束和制约。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之间,整套的非语言交流方式是很不相同的。跨文化研究表明,非语言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非语言的共同性是指同一人体动作在甲乙两种文化中有相同的意义。如篮球、排球等裁判员的手势和投降的手势世界通用。
文化对非语言交际的影响
大多数非语言行为都只是在它所属文化之内加以解释。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同文化群落都有其特定的非语言行为模式,一种意义在不同文化中可能用不同的非语言行为表示,一种非语言行为在特定的文化中有其特定的意义。第二,什么情况下该用或不该用非语言行为,各种文化都有其展示规则。展示规则告诉我们交谈时双方应该距离多远;什么时候将目光移走;什么时候皱眉,什么时候微笑;应该大声交谈,同时伴随多种手势,还是应该娴静地交谈,交谈的速度应该怎样等等。另外,展示规则还表明可接受的行为表述的程度。第三,一种非语言行为可有三种解释:随意的、特质的和共享的。随意解释指某种语言行为没有特定的意义,特质解释指某种非语言行为对某些个人有特定的意义,共享意义指某种非语言行为对某些人有共同的意义。然而,文化之间对非语言行为的三种意义的理解也不相同,一种文化认为是随意的非语言行为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有共享意义。这表现了不同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理解。
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克服策略
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呢?以下几点克服策略可供参考。
第一,交际者应对支配自己非语言行为的文化规则有充分的认识。因为交际者只有充分了解并学会遵循支配自己行为的文化规则,才能去了解并在交际中适应他种非语言行为的文化规则。
第二,正确解释别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这是建立在多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的普遍特点基础上的。不同文化的非语言行为有着普遍性或共性的特点。譬如人类表达情绪的行为方式大致相同,使得某些行为(如,微笑、哭泣、皱眉等)具有普遍相似的表意功能。然而非语言交际更大程度上具有特殊性和文化制约性。非语言行为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出文化在各个层面上的特点。只有养成有意识地观察并正确解释制约非语言交际的文化规则的习惯,交际者才能够适应具体的文化、社会、场合、情景中的各种行为。
第三,交际者在对自己的文化或别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进行判断和推论时,应该避免过度概括的错误。先要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作出试探性的解释,最后是全面和充分的概括。另外,交际者应该始终认识到,由于概括性的推论中总存在着特殊和例外的事件,因而,无论如何全面的概括,也总会存在着局限性。
第四,交际过程中,要学会调节对非语言行为差异的情感反应。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会对不同的气味,身势行为及体距行为等产生心理上的反应,这是正常的现象。交际者应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做好情感反应,并在类似情况发生时,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使交际达到有效的关键所在。
第五,通过多种途径,努力从根本上提高观察、评价和恰当有效地实施非语言行为的能力。这些途径主要包括:一是生活中通过读书、阅报、看电影等加深对本国尤其是外国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二是参加涉外活动,多与外国人接触,在实践中提高对非语言行为的敏感性等。
结论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人类的交际行为可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长期以来,言语交际的研究一直倍受人们的青睐,而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传统的外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言语本身,强调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的练习和掌握;对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主要集中在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忽略了对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非言语交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传递言语交际难以表达的事物、意念和情感,起到支持、修饰或否定言语行为的作用(Samovaretal.,2000)。Birdwhistell(1970)通过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比较发现:言语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30%左右,70%为非言语交际。同时,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言语行为,其他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心理学家Mehrabian(1971)认为人们在表达情感和态度时,言语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面部表情等非言语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多达93%。可见非言语交际在人际交往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英语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非语言交际有效地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定会促进英语教学活动达到更佳效果。
一非言语交际的概述
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关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颇多。杨全良(1990)认为:所谓非言语交际,就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言语交际的形式很多,不像言语交际那样只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它包括除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其它装饰等,甚至没有表情的表情、没有动作的动作,都是非语言交际的有效途径。Samovar(2000)等人将非言语交际定义为“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的刺激”,因此它包括了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为的或由环境所产生的刺激,如:表情、手势、身势、触摸、界域、服饰、副语言、时间、场景等;同时,李杰群(2002)也认为,非语言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动作、语调、气温、颜色、气味、器物、服饰、时间、空间等多种手段,其中与人体有关的表情、动作等又称为人体语言或体态语。由此可见,非言语交际是一项涵盖范围极广、内容颇丰的跨学科学术研究,除言语交际之外有助于交流的任何利用行为举止、表情、外部环境的交际我们都可称为非言语交际。
2类型
非言语交际的涵盖范围很广,纷繁的分类方法随之产生。毕继万(1999)将非言语交际分为四大类型:(1)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微笑、体触、女士优先的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如头部、面部动作、目光交流、臂部、手部、腿部动作等等)。(2)副语言,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主要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非语义声音(发音器官非语言声音、非发音器官非语言声音)。(3)客体语,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及其他耐用和非耐用物品。(4)环境语,研究的是人们为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对交际的影响,而不是自然环境的作用。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信息(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颜色、声音、灯光、标识、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等。
3作用
非言语交际通常与言语交际结合进行,大体上起到重复、补充、替代、调节、否定的作用(Samovar,2000)。作为言语范畴外的一切表现形式,非言语交际不仅能产生听觉方面的效果,更能产生视觉、感觉、触觉等效果。同时,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非言语交际能够传达出言语交际不能表达出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态度等重要信息,能增强语言交际的效果。在有些时候,非言语交际较之言语交际更能表达人的潜在意识和真实情感。
二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Patrick(1988)指出教师授课时的信息88%由非言语渠道传递,只有12%是由言语交际传递的。而英语课堂又是一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信息交流场所,教师会运用大量的非言语交际手段以保证学生对英语言语知识的切实掌握。所以,作为一名外语传授者,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言语交际能力,更应该有扎实的非言语交际功底。因为合理正确地将非言语行为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英语教师也能通过师生互动性极强的英语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不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2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体态语
体态语,又称手势语,身势语,身体语言,行为语言等。它是指人用人体某一部分的形态变化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辅言语表达方式,是一种没有声音伴随的语言,且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对言语行为起着支持、修饰、否定甚至直接替代言语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具有丰富体态语展示的英语课堂上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面部表情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具有适时的面部表情,如经常以微笑面对学生会给学生亲切感,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默契的配合,从而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反之,如果教师一味刻意地保持严肃之态,学生势必会感到压抑,课堂气氛也就会死气沉沉,而这对于语言的教学是极其不利的,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用来交流的,师生之间如果没有融洽的教学气氛,整个课堂也就是机械的教与学,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就没法实现。如有的学生性格内项,往往迫于羞怯而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即使遇到会的问题也常常保持沉默,这时,教师如能微笑并点头示意定能增加此类学生的自信,不仅能很好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b)眼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自然、得体的眼神交际手段,因为眼神的表义功能极为丰富细腻,将其与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密切结合,可充分发挥其传情达意的功能。所以师生之间应适时保持恰当的眼神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盯着天花板或死盯教案照本宣科,而应有意识地用眼神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获得及时全面的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有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掌控,同时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c)手势
手势在体态语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手势的恰当运用有助于解读对方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手势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有助于描述和强调教学活动,使言语表达更有力、更形象、更生动。如在教学生认识he和she这两个虽然拼写简单但广大中国学生却经常出现口误和笔误的单词时,就可以边教学生发[hi:]时,同时用手指着班里的男生,同样发音[∫i:]时,用手势指向班里的女生,这样比起单纯的记忆[hi:]—‘他’、[∫i:]—‘她’形象好记多了。(2)副语言
副语言指的是言语的非词语方面,即声音的音质、音量、音调、语速、语调以及会话中发出的一些非语言的声音等,虽然它属于言语表达的一部分,但并非指言语本身,因而常被用来辅助语言的表达,通过说话人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高低强弱就可以判断说话人的感情和态度。所以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将高超的语言能力与完美的副语言能力相结合,不仅要保持适当的音量、适中的语速、恰当的沉默和话语停顿,而且要运用适时的升降调、抑扬顿挫的语调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领会。
(3)客体语
客体语,又称物体语,是非语言交际的另一种形式,主要指着装、修饰物等各种不同教学手段所体现或传递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服饰与仪表,并且要很好地利用诸如板书、图表等客观教学手段以促进教学顺利的进行。
(a)服饰与仪表
教师的服饰与仪表,作为教学艺术的一部分,能直接反映教师的精神面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洁适体的服饰能增强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的服饰仪表不得体,则会失去学生的尊重,教学效果自然不会令人满意。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随时注意自己的服饰与仪表,给学生以为人师表的形象。
(b)客观教学手段
客观教学手段作为外语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不容忽视的。善于利用板书、图表、直观教具等客观教学手段能有效增进教学效果。适当的板书、图表等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系统性,可以使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一目了然,可以减轻学生的语言障碍,从而有助于学生对另一种语言的掌握。比如在学英语单词dinosaur(恐龙)时,可根据其音标[′dains:]将其分解为如下图示[dai](die—‘死’)[n](no—‘不’)[s:](saw—‘看见’)意即这个动物‘已经灭绝了,现在看不见了’将其联想为‘恐龙’,这样就可以将“恐龙”这个比较难记的单词让学生轻松掌握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来传递言语知识,这样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使课本内容形象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果。
(4)环境语
从非言语交际角度讲,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而不是自然环境。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本文着重对空间信息的概念进行阐述。空间信息是指交际者用空间距离传递信息,即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处理相互之间空间距离的方式。合理利用空间语可以加强交际的效果,有时还会超过言语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室的空间位置也会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师不应总是站在讲台后面而是应该适时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与学生的交流;同时,在信息交流极其频繁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也应采取新颖的空间形式代替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空间模式。比如传统式的座位安排是将桌椅一排排整齐地排列在教室里面,这样便于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掌控,而这样却经常导致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所以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根据所教内容将传统式的桌椅排列改变成有利于教学的排列模式,比如在讨论某一话题时,可将座位按半圆形、方块形、或让学生自由结组进行讨论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平等地参与课堂学习,从而增强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非言语交际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表现形式繁多的重要交际手段,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非言语交际与言语交际结合必定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要精通言语表达的交际方式,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而且要有真正的非言语交际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非言语行为具有社会性(关世杰,1995),而社会性是指有一些非言语行为是人们后天学得的,是由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所共同享有的,因此,它已成为该群体文化的一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行为也就带有了各自的文化特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要遵循英语文化背景,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输入英语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交际信息,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异域文化的真正乐趣,使其既具备运用英语的言语交际能力,又具备非言语交际能力,从而实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Birdwhistell,R.S.KinesicsandContext[M]Philadelphi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ress,1970
[2]Mehrabian,A.SilentMessages[M]Belmont,California: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1971
[3]PatrickW.M.NonverbalCommunication(3rdEdition)[M]USA:NatlEducationAssen,1988
[4]Samovar,A.L.;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5]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非语言行为 日本人
一、前言
社会语言学表明,语言不仅是个人表达思想感情、思考问题的手段,而且对于每个社会人,语言又是人们互相进行信息交流和感情传达的重要载体。语言这种对于个人的意思传达和对于社会的交际功能是不言而明的。另一方面,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仅仅依赖语言行为,语言之外即非语言行为(nonverbal behavior)同样是个人表达与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正如David Abercrombie所说:“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萨莫瓦(Samovar et al)也认为:“绝大多数交际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由此可见,适时地运用非语言行为是进行有效交际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或国家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或文化交往活动。跨文化交际是同一文化交际的变体。跨文化交际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不同符号系统的信息相互送出和接受的过程。而非语言行为则是指在交际环境中除去语言刺激以外的、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传受双方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或者说,非语言行为是人类在语言之外进行交际的所有符号,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交际是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而且能传递语言行为难以表达的内涵、意念和感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更是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霍尔在其名著《无声的语音》中强调了非语言交际(即无声的语言)或被他称为人类交际中的“行为语言”的作用,他说:“我深信存在于我们和其他国家人们之间交往的问题,很多来源于对跨文化交流所知甚少这一事实。进行有关国家的语言、历史、政治和风俗习惯的常规训练仅仅是全部课程的第一步。在此之后,介绍世界各国的及国内不同群体的非言语行为,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而在语言交流出现困难时,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了。例如,当你无法用语言与他人进行准确的交流时,便会很自然地转而使用非语言交际手段,如手势、表情等,而此时的非语言交际就成为有效传达信息的主要方式。以上所举的例子属于有意识的非语言交际,事实上,无意识的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不同文化的人在一起,往往会产生一种陌生感,而消除这种陌生感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对方非语言行为的观察。所以,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在研究跨文化交际时,不可忽视对非语言行为的关注。
三、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表现
由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的定义可知,非语言的交际行为除了受一定交际环境中的语言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包括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是人为生成的,又可是环境造就的。非语言交际涉及文化、民俗、社会学、人类学等许多领域,运用范围极其广泛,分类方法也很多。胡文仲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将非语言行为大致分为四大类,即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前两类可称为非语言行为,而后两类则指非语言手段。本文将以非语言交际的这四种分类为线索,着重考察日本人在非语言交际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这对克服文化冲突是十分必要的。
(一)体态语
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主体,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伯德维斯泰尔首次提出,通称体态语言(body language)或体态语义学(body semantics)。体态语言学研究人们交际时身体各部分动作的模式所表示的含义,其中包括姿势、动作、手势、面部表情等。
体态学是一门研究产生于不同文化的手势、身势和面部表情的学问,在使用这种非语言交际形式时,身体各部的一般性的动作都可以表达和交流信息、感情和态度,而且这些机制往往起到言语所起不到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身体即信息”。本文对日本人体态语的考察,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部表情
与身体任何部位相比,面部动作更变幻莫测,极为模糊。尤其是情感的变化比较容易体现在面部。在一般情况下,日本人大都面部表情贫乏,就如同其古典戏剧能乐中使用的面具一样,这与日本人压抑自己、不愿轻易向外人表露自己内心世界的性格有关。抑制情感的流露已被日本人看作是一种传统美德。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让一组美国人和一组日本人同时看一部恐怖影片,观察观后的表情发现,美国人表现出极不愉快的表情,而日本人的表情却看上去轻松愉快。从这一试验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有将真实情感掩藏、不示以他人的倾向。他们往往用保持表面的平静来掩饰内心的不平静。他们很少将否定的表情示于他人或是用微笑来掩盖情感的流露。日本人的微笑如同行礼一样从小就受到教育,无论多么不愉快的场合都要尽量表现出最和蔼可亲的笑脸,无论内心多么不平静,脸上都要表现出笑容,这被认为是一种社交的行为规则和义务。这也是欧美人最难以理解的与众不同而又意味深长的笑容。说到日本人的微笑,对于欧美人来说,除了服务行业和对熟人外,几乎见不到笑脸。在日本农村或远足中,不认识的人相互间也打招呼,但没有微笑。而在欧美国家,微笑是礼貌,陌生人间的一个微笑,便成了一种无言而友好的问候,留下的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尤其在一些小城市。没有人愿意与一个不会微笑的人交往的。
2.肢体动作
(1)手势
手势是一个集团共通的信号,在日常生活中起着与语言一样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相同的手势可能含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所以,用自己国家的习惯去理解别国手势的含义,往往会引起误会。例如,日本人伸出大拇指可表示或象征“他是个男子汉”及“他是顶头上司”等意味,而欧美人则表示夸赞某人“真了不起”。相反,日本人的小拇指代表女朋友、女性、女性情人。将两手食指竖起举在双耳上方,代表鬼、生气,而在中国,这一动作是“牛”的意思。中国将食指弯曲代表数字“9,如果在日本人面前做这种手势则会引起意想不到的误会,因为这一手势在日本是小偷的意思。另外,日本人将右手握拳在左手掌上摩擦,代表“奉承、拍马屁”之意。食指和拇指圈成圈,代表“OK或是“金钱”,而欧美人则表示零、不值钱或没问题之意。两手食指交叉在中国是“十”的意思,而日本却是“不允许、不行、错误”之意,两手腕交叉成“十”字状也表示同样的意思。
(2)鞠躬
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礼节礼法的民族,在我们的印象中日本人特别喜欢点头哈腰。其实,行鞠躬礼在日本是司空见惯的。初次见面、向对方表示谢意、歉意、告辞等都离不开鞠躬。当然,弯腰鞠躬也会根据场合、时间、对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接受行礼的一方也会从行礼的姿势中读解到不同的信息。站立鞠躬时,要两脚并拢、身体直立、上身倾斜、低头;在和式榻榻米房间里,则一定要跪坐行礼,即双腿并拢跪于榻榻米上,上身下弯,双手放在前边,垂下头。站立时弯腰角度的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不一样。较郑重的鞠躬礼是弯腰呈45度角,在表示衷心感谢、深切道歉时即行这种弯腰礼。另外,下级对上级以及送别公司老客户时也要行这种礼节。初次见面时是弯腰30度左右;日常见面打招呼是身体稍弯呈约15度,伴以点头,即所谓“会”。这也是上级对下级的一种礼节。日本人在见面时没有握手的习惯,然而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握手的习惯也渐渐形成,但这只限于男性。日本女性见面往往会行鞠躬或是点头礼,男性由于工作的关系与海外的交流日益频繁,因而也渐渐形成了不得不握手的习惯。另外,候选人和选民、主持人和支持者这种特殊关系之间的握手也比较多见。
此外,日本人在交谈时会不停地点头,而且频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人。这种点头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对方的观点,而仅是传递“我在听你说话”、“我听得很清楚”这样的信息,是对谈话对方的一种尊重。欧美人则几乎没有这种行为方式。所以,他们难免把日本人的这一行为方式误解成是在说“Yes”(是的)。日本还有许多与欧美国家不同的、用于替代语言行为的身体语言。例如,眼睛睁得大大的,表示吃惊;歪着头,表示思索、纳闷;捏鼻子,表示厌恶;撅嘴,以示不满;食指放在唇边,表示请安静;挠头,表示害羞或难以确定;打手势,表示打招呼或再见;紧握拳头,以示愤怒或下决心;做砍头的姿势,表示被解雇等。
3.视线的接触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为人类重要器官之一的眼睛在表达情意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使用视线来交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以及西方国家,与人交谈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一种礼貌,而日本的传统礼法却认为目光视线的交流是一种探寻对方内心世界的表现,会造成对方的不安,行完礼抬头时也应注意尽量避免与对方目光的突然接触。在不得不面向对方时,应将目光投向对方肩与腋之间的范围内。所以,日本人在与对方谈话时看对方眼睛的时间很短,他们会不停地点头或是反复适时地给对方短暂的视线回送,他们的目光有些闪烁,不直视对方。他们认为直视对方的眼睛是缺乏礼貌的行为。在公共场所如地铁站、电车上,人们为了避免与他人目光的接触,或是闭目养神,或是听随身听、看车中广告,或是看书、看报,这是一种不用目光侵入他人空间、保持自我空间的行为。
另外,日本人在眼睛方面所表达出的情意也比较有特色,有些还与西方有所差异。如对异性挤一只眼睛,表示我爱你。眼睛笑得眯缝起来,表示高兴的神态,而欧美人则表示怀疑;笑得眼角下弯是愉快的神情,而欧美人则表示悲伤。
(二)副语言
副语言又称周边语言,是指伴随语言的一切声学现象,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副语言这一术语最初为语言学家特拉格(Trager)在他1965年出版的《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将副语言分为四种类型:声音的高低幅度、音调、音律等性质;笑声、叫喊声、咳嗽声等特征性声音;声强、声高等声音的修饰;声音的分隔。
副语言交际有时容易被人们忽略,但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并不少。例如,在美国低音阶的发音在交际中容易获得较高的评价,对某些人群如播音员、律师、政治家、医师等,为了说服对方,博得他人的信赖,往往都要采用这种发音方式。看似生理现象的如笑声、哭声以及发言当中的短暂停顿都能反映出文化上的差异。例如,一位日本女性与一位中国女性在她们因某事或某物感到惊叹不已时发出的“嘘嘘”声都是不一样的。
沉默亦是副语言中的现象。一般而言,沉默可以分为两种:即否定的沉默和肯定的沉默。前者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发出的敌意和漠不关心的信息,而后者则是对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表现出的好意。但不论是哪一种沉默,对奉行“语言至上主义”的欧美人而言,总是难以理解日本人沉默的含义。在他们眼里,凡是沉默即是否定的,往往包含着不愉快、批评、后悔、困惑等意味。而对日本人而言,沉默即可能表示否定也可能表示肯定,持这种想法的人还是大多数。
(三)客体语
客体语是指与人体有关的相貌、服装、饰物、气味、笔迹等。这些东西在人际交往中也有传递信息的功能。俗话说,貌如其人,见字如见君。从交际角度看,这些物品都可以传递非语言信息,都可以展示一个人的文化特征和个人特征,因此,是非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媒介。以服装为例,祭祀活动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服装无一不是文化的特征。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似,日本学校的校服、各种社会群体的制服以及佩戴的校徽、社徽等都体现出日本人的集体观念和团结及忠诚的价值观。
(四)环境语
环境语也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非语言交际角度看,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而不是人们居住的地理环境。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颜色、信号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可以提供交际信息,所以,环境语也可以展示文化特性。本文主要谈论的是空间和时间。
所谓的空间距离,是指人们在谈话时相隔的距离。两人谈话时,除了激烈的争吵和亲密无间的关系外,相互间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同文化间,距离不同。譬如拉丁美州、阿拉伯人谈话时彼此间靠得很近,而瑞典、苏格兰和英国人则离得较远。与欧美人相比,日本人的空间距离又要相对大一些(约50厘米),如果不了解这点,很容易在交往中造成误会。对日本人来说,欧美人的空间距离近乎给人一种威胁感,尤其在对方为异性时,容易产生对其有意的错觉。
与空间观念一样,时间概念不同,文化里的认识也有不同。在异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习惯按照自己的时间体系以自己的文化标准去理解对方,结果往往是因不了解文化上的差异而误解对方或被对方误解。
霍尔提出人类的时间观念具有两种文化模式:“时间单一性”和“时间多样性”模式,或分别称之为M模式和P模式。这是两种相对的模式。一般认为,欧美人采用的是M时间文化模式,即严格遵守时间,一次只作一件事情。而拉丁美洲、南欧、中东各国的人们则受P时间文化模式的支配,对人际关系的重视胜于对时间的重视,对时间的处理往往因人而异,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办几个事情。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及社会的深刻变革,日本人的时间文化模式正由原来的M模式急速向P模式变化。上述两种时间模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文化冲突。
总之,非语言行为具有普遍性、多样性,更具有重要性和复杂性。抛开了非语言行为,不顾语言行为背后的文化差异,那么,整个交际活动则注定遭到挫折甚至失败。对日本人非语言行为的了解也正是为了在今后能更好、更顺利地与日本人交往,减少交际中的摩擦和误解。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毕继万.非语言交际[A].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LarryA. Samovar,Richard E. Porter andLisaA. StefaniCom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Hall Edward T,The SilentLanguage[M].New York:Fawcett Publicatins,1959.
[5]王岩.论日本人的非语言行为[J].社科纵横,2005(10):238-239.
[6]王秀文.日本语言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7]张丹宇.浅谈日本人的非语言行为[J].日语知识,2002(6):31-32.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与种类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Samovar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有关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有很多。根据Samovar的观点,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是人为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非语言交际涉及文化、民俗、社会学、人类学等许多领域,运用范围广泛,其语义也很复杂。非语言行为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含义,孤立地理解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奏效的。
关于非语言交际的涵盖范围,其分类方法有很多。胡文仲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将非语言行为大致分为四大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而环境语则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前两类可称为非语言行为,而后两类则指非语言手段。
二、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是密不可分的。许多非语言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人们的非语言交际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是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文化和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在非语言交际中,有关文化的表达方式异常丰富,以至于文化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于非语言方面的因素而不是语言方面的因素。Birdwistell认为,没有一种表现行为是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生理上的遗传或天生的。因此,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的一些情感都是某些文化所特有的。Samovar认为,通过了解某一文化的非语言表现的基本模式,我们可以探寻人们的举止态度;通过非语言行为模式可以了解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系;通过对非语言行为的研究可以排除狭隘的文化优越感。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更为严重,因为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或情绪的表露。由此可见,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错误破译信息是显而易见的。
1.体态语中的文化差异
体态语指的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与动作,它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它包括身体语言、手势语、态势语和体语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它也是文化的载体。在体触行为方面,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少美国学者将英美文化列为非体触文化。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近体交际的亲密距离非常敏感,人们不才惯相互拥挤,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在扞卫属于自己的领地。尤其是同性之间如拉手、勾肩搭背等行为都被视为禁忌。而在东方的传统文化中,近距离体触并不属于异常现象,人们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亲密、温暖的表现,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同性朋友之间的体触都被认为是非常正常、完全可以接受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2.副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副语言又称伴随语言,它一般指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副语言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显着的方面之一是对沉默的不同态度。Hall曾把“沉默”作为他划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一条重要标准。在他看来,东亚文化如中国、日本、朝鲜等属于高语境文化。在这些文化中,信息往往是通过手势、对空间的利用甚至沉默来传递的,因此对信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语言行为以外的语境。在中英交往中,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人经常采取的沉默态度很不习惯。西方有的学者将东方人的“沉默”视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甚至认为东方人的沉默态度是对交际对方的蔑视或侮辱。而中国人却很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停顿和沉默具有丰富的含义。恰到如处的停顿能产生惊人的效果,甚至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
3.客体语中的文化差异
客体语言指人工用品,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等。这些物品具备双重功能:实用性与交际性。以交际角度来看,这些用品都可以传递非语言信息,都可以展示使用者的文化特性和个人特征。东西方文化对嗅觉信息的感受也不一样。中国人适应人身体的自然气味,中国人很少习惯使用香水;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这种人体的自然气味是很难接受的。因而无论男女都注重对身体气味的掩饰,都习惯每天使用香水。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注意正确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身体气味,即身体气味的文化差异,不能从本民族的喜好出发去厌恶、反感外族文化的生活习惯。
4.环境语中的文化差异
环境语也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颜色、信号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可提供交际信息,所以环境语也能展示文化特性。
Hall在其《无声的语言》中对不同文化对于空间、领地、近体距离等的不同认识作了详尽研究。他认为,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因此人们的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在每种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文化不同,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和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也不同。在中国,人们比较能够容忍拥挤;而在英美国家,一旦公共场合出现拥挤,人们会马上尽量回避,因为他无法适应过近的近体距离与体触。西方人的领地观念明显强于东方人,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无形的领域被侵犯,就会马上采取各种反应进行维护。领地观念最突出的心理反应是对待隐私的不同态度。英美文化中的人十分重视保护自己的隐私,这也是他们与中国人交往时感受到的最大的文化冲突之一。东西方文化对待时间的观念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西方人具有更强的时间观念性,他们非常注重守时,并十分珍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