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46:22
序论:在您撰写找教学教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从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日趋见长。为了解决全国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间的恶性循环矛盾,引导普通高中毕业生向高职教育分流就成为了一种迫切需要。事实上,很多省份在早些年就开始探索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但是每个人真正认识到这一方面的却是由于2005年教育部在上海进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的决定。在个别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工作获得成功的基础上,教育部决定2007年在4省区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开展了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近年来教育部将单独招生的规模又进一步扩大,范围也更加广泛。2013年进行单独招生的高职院校包括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以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所在高职高专院校。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经过7年的实践,招生人数逐年扩大,录取条件逐步放宽,专业设置趋于合理,目前已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所以,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由来和发展对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单招学生与统招学生的比较分析
1、在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方面
首先,通过对单招学生和统招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单招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例如:我们选取数学类课程、语言类课程、专业课课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单招学生的平均成绩均低于统招学生。对比这类课程的不及格率、不及格人数两方面数据,单招班级的不及格率、不及格人数均高于统招班级。可见单招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均偏弱。其次,在不同类别课程的学习方面,单招学生也有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为文理兼招、女生占多数的偏文科群体。所以,该专业的单招学生在理工类专业课、工具类专业课方面的平均成绩均低于统招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但是,在商品销售实务、连锁企业品类管理实务、市场营销实务等实践操作类的课程方面,单招班级的平均成绩反而高于统招班级。
2、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状态方面
首先,单招学生的思维普遍比统招学生活跃,擅长个人能力的展示。例如:单招班级学生的特长以文艺和体育方面居多,这些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积极参加由团委、学生会和各级各类社团组织的学生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其次,在心理状态方面,大部分单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都比较强,能够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在人际交往方面能够为他人着想,与人和谐相处。此外,单招班级的凝聚力较强,学生能够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强。但是,单招班级学生的叛逆情况相对于统招班级而言也更严重,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
三、高职院校的教育者、管理者开展
单招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需要其自身具备完善的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从管理学的视角出发,着力提升单招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水平不同的管理学家由于观察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对管理的定义提出了不同的多种理解,但是总体上对管理实质的认识还是共通的,通过对管理学课程的学习,通过分析管理和管理者的概念,结合以上分析的关于90后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的各方面特点,我们针对提高单招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以下探讨意见。
1、要扭转教育者自身的教育理念
作为高职学生的管理教育者,不仅要教育学生转变教育理念,同时教育者自身也要扭转教育理念,真正把职业教育当成学生未来就业的教育,树立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复合型、通用型的人才的观念。
2、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单招学生素质教育水平
通过思政、毛概、大学生军事理论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结;通过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获取专业职业技能;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辅导员的日常管理与学生培养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对单招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决不能采取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需要不断运用一切可以借用的资源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3、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单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单招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
1.1成教招生与学籍管理的业务流程。
我校成教招生与录取程序为:首先,分析省高考生源库人员的分数构成情况,设置最低录取分数线;然后根据各专业考生分数段的分布情况设置各个专业的筛选条件进行正式生的录取;如果满足条件的学生数少于计划招生数,还可以招收部分未达到分数线的学生,这些学生属于跟班先读的进修生。新生编班后,接下来将按照培养计划学习,进入学籍管理阶段。
1.2成教招生与学籍管理的功能模块设计。
为了实现成教上述特定的业务管理流程,软件研发时设计了如下功能模块:(1)学历教育录取辅助分析;(2)新生录取;(3)新生编班;(4)进修生入学籍。(5)校内与校际学籍异动管理;(6)学生奖惩管理;(7)招生库信息查询;(8)学生与班级信息查询;(9)学籍异动与奖惩查询;(10)教学计划制订与管理;(11)授课任务制订与管理。
2系统设计方案
2.1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应用程序开发环境为2010集成软件开发平台和SQL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运行环境为Framework4.0。前后台共享服务器上的同一数据库。
2.2系统数据模型设计。
成教招生与学籍管理数据库设计时,要依照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原则设计数据表结构,要尽量减少数据的冗余。此外,为了将来系统功能扩充的需要,设计了表示学历教育、网络教育、自学考试和非学历教育的大类实体,设计了表示业余、脱产、函授、远程的形式实体等等,并在设计学生实体时,增加大类、形式、层次等实体的参照属性。
3系统特殊业务的实现技术
3.1学历教育录取辅助分析。
本模块用于分析当年高考生源库信息中各个分数段考生的分布情况,以确定录取分数线。系统设计了按科别、专业、性别、站点等选定的条件,查询考生在指定分数段分布情况的可选条件查询。还设计了直接输入指定条件查询指定分数段的考生分布功能。
3.2新生编班。
新生编班要完成编班和编学号两项功能。首先在班级管理中添加班级信息,然后,在新生编班模块中把招生库指定的学生批量或单个加入班级中。如果这个班中有进修生,再用直接添加的方式加入进修生。班级成员添加完成后,接着在同一用户界面进行班级成员的自动或手动编学号。
3.3进修生入学籍。
进修生是指未正式录取而先跟班就读的学生。他们按照所跟班级的培养计划完成所有课程的学分,但是要跟着考取后编进的班级毕业。为了解决成教这种特殊的进修生管理问题,对每个学生实体定义了自然班和学籍班两个班级属性,自然班为完成学分的班级,学籍班是跟随毕业的班级。进修生入学籍模块就是完成进修生录取后转变为正式生,并分配归属的学籍班的功能。
3.4其它模块的实现技术。
学籍异动包含退学、休学、延长学籍、离校、在校、毕业、保留学籍等变动内容;学籍转变包含复学、留级、转专业等校内学籍转变,转学转专业等校际学籍转变;奖惩模块包含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等奖励登记,处分、记过、留校查看等惩罚登记。在设计学籍异动与奖惩模块的应用程序时,主要需要一个友好的界面,作好相关信息的登记,并显示在学生信息查询及学籍卡打印等模块查询结果中。成教学院一般有多个合作办学点,由于办学点师资结构的差异,因此,同样专业在不同教学点的班级会有不同的教学培养计划。因此,在编写教学计划制订与管理模块的应用程序时,采用了按班级制订教学计划的方案。另外,考虑到同样专业班级与班级间,年级与年级间教学培养计划有很大的相似度,因此,设计教学计划订制与管理模块操作界面设计时,提供了复制原有教学计划进行修改订制的功能,为使用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授课任务订制与管理是为每学期按教学培养计划开设的课程分配授课教师。这个模块与班级教学计划、教师信息库、课程信息库、班级信息库等都有关联,设计授课任务订制与管理模块的应用程序时,把这些相关信息呈现在同一个用户界面中,供操作人员点选。这一功能使系统更加友好,提高了系统的适用性。
4结束语
现在常用的英语词汇学习法有英语词缀法、合成记忆法、构词分析法、扩大阅读法等,这些方法对词汇的记忆都有一定作用,但这些记忆法都是孤立的,机械的,并没有深入到词汇内部,因此英语词汇学习的效果总是有些差强人意。同时,随着课改的推进,单招学生需要识记的单词远比课改前多。学生抱怨英语词汇量大,而且无规律可循,虽然花了大量时间背诵单词,但在口语交际或书面写作时常常觉得词穷,词汇学习让很多同学感到头疼,却又难以突破。另一方面,单招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也不容乐观,英语课堂上学生往往不主动、参与少、不集中,练习时学用脱节、容易忘记等,结果是用功多、收效少,这都严重打击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热情。
二、对口单招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词汇教学方式单一。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词汇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讲解单词用法加例句,学生记笔记,课堂朗读、课后布置听写等。这种教师讲、学生背的教学方法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学生会逐渐失去兴趣,被动地背诵单词,被动地听写,渐而产生厌恶英语学习的情绪,造成恶性循环。
(二)忽视词汇的文化内涵。
在词汇教学中,单纯探讨词汇的语音、用法是不够的,应该在了解词汇释义的基础上更加了解词汇的内涵意义。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很少教师会引申与单词相关的文化,只是单纯地教课本上出现的单词,这种局面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无法延续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
(三)教师缺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意识。
近年来,对口单招高考阅读理解项增加了推断生词意思的考查内容,要求学生能利用上下文猜测推断文中的生词释义,但很多学生往往会望文生义或犹豫不决,而导致理解的偏差或错误。究其根源是因为平时英语教学中,教师越俎代庖完成了很多本该由学生自己去解决的问题,如:猜测、理解、归纳和总结词汇的识记规律。实际英语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该有的重视,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记,“一言堂”的模式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忽视了“如何学”其实是课堂教学中更为重要的一面,更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将枯燥乏味的词汇教学变成生动活泼、意义有佳的教学活动,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音标教学。
语音是记忆单词的基础。英语中有48个语音音素,它们即是单词的“拼音”,单词的发音都可以通过读音标发出来,因此如果学生掌握了音标,也就掌握了单词的发音。教师词汇教学中应贯彻“听说领先”的原则,教授单词时,学生先听,根据音标辨别单词的音节,重音,从听的意义上掌握词汇;然后在听的基础上加强读音规则,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字母或字母组合在音标中的读音规律把单词拼写出来。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学习词汇的基础,然后再去背诵记忆单词将事半功倍,且记忆时间长,不易忘记。
(二)构词法教学。
学生背诵英语单词的特点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尤其是孤立的词很难保持长期的记忆。要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词汇记忆能力,就要熟悉英语词汇的构词法。构词法即专门研究词形变化现象和规则的学问,又称词形学。所以构词法能帮助学生有规律的记住某些单词又不容易忘记。下面介绍几种最常用的英语构词法,通过了解单词的构成,帮助学生提高单词记忆的效果。
1.复合法。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词构成一个新词的方法叫复合法,也叫合成法。英语中有大量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和介词就是借助这种方式组成的。如复合名词basketball,mailbox,复合动词mass-produce,safe-guard、复合形容词home-made,left-hand,复合副词everywhere,upstairs,等等。
2.转化法。
英语中有的名词可作动词,有的形容词可同时作副词,这种由一种词性转化为另一种词性,词形不变的方法叫转化法。如名词转换为动词的用法在现代英语中十分常见:Didyoubookaseatontheplane?(你订好飞机座位了吗?这里的“book”作动词“预定,预订”解)。再如动词转化为名词:Let’sgooutforawalk.(我们出去散个步吧。这里“walk”作名词“散步”解)。了解这种词性转化而词形不变的构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对词的多义性有所了解,从而丰富他们的英语思维。
3.派生法。
派生法是指由词根加前缀或后缀构成新词的方法,由此法构成的新词称为派生词。词根、前缀、后缀为构成英语词汇的三要素。美国读者文摘社出版的《如何扩大你的词汇能力》一书把词根、前缀、后缀称为“扩大词汇的三把钥匙”。以前缀un-为例派生出的词,如unhappy,undress,unknown等。又如后缀-able为例,派生出来的词,如respectable,comfortable,valuable等。
(三)语境教学。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语境至关重要,是取得实效的捷径。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词汇融入到句子和语篇中教学,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熟悉词义,深化对词汇的理解,那么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如教师以某个情景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呈现这个场景的时候,引入相关单词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境信息,帮助学生加强对词汇的语法特征、典型搭配和语义的理解。
四、结语
关键词:文化知识 基础英语课 基础英语教学
1 基础英语教学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重要性
2003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实施了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大纲明确指出,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基础英语(即综合英语)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基础知识不仅仅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还应包括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了解。广大一线教师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文化因素的渗透。基础英语的后修课程高级英语教师反映,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之甚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语言的学习。根据几年的基础英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文化知识的渗透应从基础阶段即基础英语教学开始。
基础英语课在一、二年级中所占比重相当大。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一、二年级基础英语课每周6学时,周学时占基础阶段英语课46%。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基础英语教学在整个基础阶段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对学生基础英语学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学习意识非常强烈,迫切希望了解他们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等文化。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文化因素渗透的越多,学生对所学课文的了解就越深刻。
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出来,并且将它的含义系统地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后来,美国一些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修正了泰勒的定义,补充为“实物”的文化现象,把泰勒的定义修正为:“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林纪诚,2002)
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中外学者纷纷对其进行阐释。Claire Kramsch (1993:1) 在关于语言和文化的研究中指出:“文化在语言学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排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之后。文化从学习者开始学习外国语的第一天起就始终渗透其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不注意,它就会使他们心神不宁,使他们在交际技能方面的缺陷暴露无遗,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能力提出挑战。”
外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语言也是一种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讲的文化知识既包括讲英语国家的同一时代的文化,也包括不同时代的文化。
3 如何将文化因素导入基础英语的教学中
全国许多高校的基础英语教材采用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李观仪教授编写的《新编英语教程》。《新编英语教程》是一套综合性训练的英语教材,是供外语学院和其他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基础阶段使用的教材,该教材侧重于听、说、读、写四项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附有一定的翻译练习,再加上配套的练习册,突出了基础训练的比例。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揉综合性与灵活性于一体,既便于学生的学习训练、又便于教师的教学指导(郭文海,2003,9)。笔者根据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经验,以《新编英语教程》第三、四册为例来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将文化因素导入基础英语教学中。
3.1 政治历史参照
政治文化因各国而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背景。我们以《新编英语教程》(以下称教程)第三册的第五单元The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Chunnel为例来说明政治文化对我们理解文章的重要性。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写英吉利海峡在开通前英法两国人民对其的态度;第二部分简要地介绍了当时工程的进展。如果学生对两国关系的背景不了解的话,很难理解英法两国居民对英吉利海底隧道开凿的抵触情绪。对相当简单的一句话如果没有历史背景,学生很难理解。一位退休公务员说,“I’d rather England become the 51st state of the U. S. A, than get tied up to there.”为什么讲话人宁愿让英格兰成为美国第五十一个州,而不愿与法国连接起来。一个法国农民说,“I went to English once. Never again. All they eat is ketchup.”我去过英国一次,再也不去了。他们吃的都是番茄酱。如果我们对英法两国的历史关系作一概要的了解,就不难发现为什么两国人民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英国与法国之间的矛盾冲突由来已久。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国成为威廉一世,之后,法国文化与礼仪在英国贵族中占统治地位。1154年,亨利二世夺回英国王位。1337年,英国的爱德华三世夺取了法国王位,导致了百年战争的爆发,百年战争时断时续,一直打到1453年。两国的战争在14、15世纪继续进行。1689-1815年英法之间为争夺在北美大陆的控制权不断产生矛盾,英法两国的矛盾一直持续到1818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惨败,这也是英法长期争斗的结束。了解政治文化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至关重要,倘若没有涉及这部分内容,整篇文章无法下手。
3.2 文学作品欣赏
《教程》部分所选材料来自英美著名作家的作品。如第四册的第九单元The Pearl 选自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节选的文章是渔民基诺在去镇上卖珍珠之前的场景。如果学生对这部小说了解甚少的话,学起来会有些难度。斯坦贝克的语言非常优美,并且擅长使用修辞等手段来达到感染读者的效果。在讲这篇文章之前,教师不必从本文入手开始讲解,不妨可以从这部小说开始讲起:首先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写作基调、主题以及它所反映的人们对梦想的追求。当学生对这部小说有了总体的了解之后,我们再进行课文的学习。此时会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相当快,几乎和教师同步进行。在针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时,学生们很容易回答上来。最明显的是,学完课文作Role-play时,学生们都将老师在课堂上分析小说的一些情节纳入他们自己的对话中,而这些情节是课本里所没有的。这种方法将使教师知道学生真正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主题,以及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论文摘要:我国高校近几年连续扩大招生使体育教学面临设施、经费、教师不足等问题。对此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高校扩招是加速培养人才储备人才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巴首先。体现了国家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为实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二是。满足了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推迟了就业时间。减轻了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又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三是。对于拉动消费。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扩招也给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一、扩招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影响
一是扩招后教学的班级和学生的数量猛增。使原有的体育师资力量与教学需求不相适应。教师配备不足.只能应变为加大教师教学时数和大班上课的方法。造成一方面教师疲于应付。另一方面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同时高校体育教师除教学工作外。还必须完成学校体育课外群体活动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由于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也有限.因此。扩招后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上述因素势必容易造成工作水平的下滑。
二是扩大招生后。高杖体育场馆及运动设施严重不足扩招前。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就不足欠帐较多.扩招后。不少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状况生均拥有量更是大大低于国家标准.体育场地数量的不足和质量不高。不能充分满足体育教学需要。使得教学质量难以确保
三是学校体育事业经费缺口增大。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上课班级数的增多。所需要的教学设施和运动器材数量也随着增加。而体育事业经费已远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工作的需求。
四是教学日程安排有所变化体育教学原来只安排在上午的三、四节和下午的一、二节。由于扩招后。学校教学资源容量有限。各学科教学资源都显紧张。不能保证体育课程的合理安排有些体育课程要安排在休息日和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这对于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五是教学组织方面的新问题。目前有些学校实行“选课制”.学生上网随机点击教师和学习内容.基础课程教学完全与专业行政班分离。这对于体育课外辅导工作困难重重
二、对策
一要结合学校实际。扩建与维修体育教学场馆。高校的连续扩招是必然的趋势。学校应根据体育教学的播要将体育场馆建设列人近期发展规划。把新建、扩建体育场馆设施工作摆在必要的位置使得体育场馆设施不仅满足教学要求。而且还能在档次上有所提高
二要周密计划。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正常进行.学校体育教学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和适应学校扩招的需要。充分挖潜。改革教育模式。贴近学生需要。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设施。认真周密地制定好体育教学、群体活动、各类竞赛、课余训练等工作计划.与学校各部门密切配合解决好扩招后所带来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要适当引进优秀教师人才.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关键性工作之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要适时地引进和补充一些优秀教师。目前。师资数量明显不足。在充分挖潜的基础上.应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加师资补充到队伍中
四要重新修订教学大纲、计划
(1)要适应终身体育的要求。特别是要适应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的要求
(2)针对一些年龄偏大或已婚大学生。在修体课程时要实行个性化方案
(一)个性突出,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对口单招学生个性较为突出,爱表现,不惧怕权威,不愿意受束缚,自我意识很强,缺乏集体责任感。对口单招学生为人处世的方式较为灵活,善于人际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也较强,但是江湖气较浓。同时,他们具有创新精神,不拘泥于现实,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二)有一定专业基础,动手学习能力较强
对口单招学生在中专学校进行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很强,在专业学习方面,接受能力也很好,在各项技能大赛中成绩较为突出。
(三)生源素质差异较大,综合成绩较差
由于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同,造成了招录的学生生源质量存在很大差异。同时,随着近几年生源数量的减少,各高职院校陷入招生困境,竞争激烈,导致所招录的生源素质不容乐观,即大多数学生公共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成绩较差。
(四)过于放纵自我,自我控制力较差
由于中专院校在学习、纪律等方面管理不够严格,导致学生过于放纵自我,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较差。其具体表现为:思想上我行我素、特立独行;行为上自由散漫,缺乏恒心和毅力,做事仅凭爱好和热情。
(五)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较低,缺乏自信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中学阶段大多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评价尺度,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过低。一部分学生自认为是学习差生,缺乏自信,丧失学习动力,在生活上玩世不恭,心态较重。
二、对口单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习方面
对口单招学生大多是由于文化基础知识薄弱,或者是各门功课发展不均衡,综合成绩较差,对高考失去信心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较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风气不浓,而且学习倦怠现象严重。
(二)班级管理方面
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班级管理与学习要求等方面都不如高中学校要求严格,导致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不但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还形成了很多陋习。同时,对口单招学生个性突出,自我意识较强,注重自我感受,缺乏集体责任感同时又不愿受束缚,不愿服从管理,自由散漫,班级凝聚力不强,所以班级纪律较差。
(三)心理方面
由于对口单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自卑心理较强,在教师和普通高中学生面前,表现为自信心不足。同时,由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平衡,存在认知偏差,这些学生中形成自我贬损与自我夸大的两极对立现象。自我贬损的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较低,不但不接纳自己,甚至自我放弃,而自我夸大的学生盲目自大,自我感觉良好,不能以虚心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加强对口单招学生培养与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中高职学校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理论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者间的人才培养体系处于脱节状态。所以,高职院校如何根据中专、高职院校间存的差异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一套适合对口单招学生的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是解决对口单招学生在教育和学生工作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关键。
(二)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
由于单招生已具备的一定的技能,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所以单招生不宜采用和统招生同样的课程设置方式。高职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调整,增加诸如数学、外语等公共课课时。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对教学方法做适当优化,设计符合对口单招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只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源头解决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四)加强对口单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
针对对口单招学生自我评价过低、自我意识偏差较大,缺乏自信与进取心,可尝试采取发展性指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才能使学生建立自信,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五)多途径开展班级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关键词:留守学生;语文教学;关照;抚慰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而留在户籍所在地读书的学生。留守学生由于亲情的缺失而产生孤僻、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教育疏导不及时或不够,会导致他们的人格发展不健全,他们会做出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甚至是违法乱纪的行为,这必将会毁掉孩子,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也必将受到极大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早已意识到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正在逐步建立健全针对留守学生的方针政策。尽管如此,在留守学生规模不得扩大、留守学生问题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背景下,现有的政策措施所起到的效果还是不够如人意,我们应该从方方面面对留守学生做足功课,形成合力来促进留守学生的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有些学校也把留守学生的教育从管理上作为专项工作来抓,但是,具体到学科课堂上有针对性对留守学生特点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却没有引起更多的注意和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位。2003年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曾提出,“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农村的实际有很多,但农村的留守学生大量存在是教师在学科施教时一个绝不能忽视的实际。面对以留守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主体,各学科教学改革的内容和形式都应有的放矢。
为此,下面试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范围谈谈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关照与抚慰的一些办法,为促进在农村中学的学科教学中面对农村留守学生的这个教学主体的教学改革抛砖引玉。
语文有着天然的作为母语教育的精神哺育特性,对学生的精神心理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一生的影响都是深广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论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是高中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都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实践性、生活化等以前比较忽略的方面。因此,针对农村留守学生的特点,具体在农村中学实施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基于中学语文的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途径和评价方式上对他们进行关照与抚慰。
美国哲学家杜威说:“在任何时刻,活的生物都面临来自于周围环境的危险,同时在任何时刻,它又必须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1]农村留守学生很多心理问题是来自周围危险环境所带来的恐惧压力,所以他们必须以一些非正常的行为来试图满足在这种恐惧压力下进行自我解脱,而审美能有效代替这种需要满足的抚慰,正如教育家指出,“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找到他们遗失了的情感”。[2]语文有着汉语言特有的优雅、美丽和其中蕴含的精神、思想的美好。语文的有其自足的审美内容和审美逻辑,语文中的审美教育本质上来讲就是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活动过程中,留守学生的心灵在审美的温情氤氲中,他们首先在感性上就有轻松愉悦的放松,紧绷的思想也缓缓舒展开来,他们自然进入到美好的想象和自由的超脱的境界,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说,人“作为精神性的存在,他同样紧紧地被束缚在他的生活现实之中,但他以思想的翱翔超越了生活。他摆摊了现实的束缚,通过心灵的想象力合创造力找到了回归存在的道路。”[3]并且,留守学生在外部感受艺术化,感官审美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他们的感觉、感性慢慢的就会突破狭窄的维持生存的功利性,情感逐渐理性化,不断积淀理性的东西,情感也会随之升华,情操也会变得高尚,这对于留守学生在现实中的孤单的生活状态和周遭不良风气的影响下的心灵净化和分辨力的提高尤为重要。而且,最终让留守学生得到理性的启蒙,当他们步入“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走向自由地过程”[4]时,他们就能够学会发现问题、懂得思考和解决问题。如鉴赏王维《使至塞上》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浑厚壮阔的画面意境和慷慨豁达的情感抒发的感性审美,到对出现这种自然现象的理性探究的教学过程。再比如解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文章,从朴实从容的文字和对亲情的感怀思念的感性审美,到对生命的坚韧恒久的理性探究的教学过程。
针对有些留守学生情感冷漠、内向自卑,不应套用常规的教学方式,因为“任何教学方式方法的实施都不是孤立的,而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万能的、到处都可以适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没有的。”[5]所以,结合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应采取合作、互动、动态、综合为特点的教学方式。首先,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他们组成不固定的学习小组,小组内的各种角色(如小组长、联络员、书记员等)必须轮流担任,小组之间有激烈的竞争也须有热烈的交流。教师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通过小组活动,或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作撰写报告、体会、笔记;或开展知识问答竞赛、辩论赛,课本剧表演比赛,合力收集各种材料,共同制订活动计划,探讨获胜的办法,学写活动总结;或在作文过后,提倡互相修改,互相评阅作文,多让他们的作文进行展示交流,有条件的话可以让他们在网上进行表达和交流,在网上互相评改作文。这样,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的同时逐渐地解脱他们思想的束缚,解冻他们心灵的河床。其次,以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为课堂教学方式和途径来对留守学生进行关注与抚慰。留守学生思想比较自闭,渴望倾诉表达但又怯于倾诉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之水如果长期得不到正常的倾泻疏导,必将会漫无目的地以非正常的渠道漫溢,甚至会造出决堤溃坝的严重后果。语言是思想情感的外壳和通道,而对话主要又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对话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冲破个体发展的局限,在客观上为个体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更完整地塑造了自我。”[5]对话过程在是在富有生成性的开放空间中,追求一种介入双方互为主体的关系,个体不断展示自我、丰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并在以互相关联、自主、独立、富有意义的基础上双方的满足和创造达成各自的完善。在对话的过程中,生生、师生彼此的心灵世界是相互敞开的、接纳、融合,课堂上大家都被真诚、信任、理解、希望的氛围温暖着。教师所需用做的是在一定的语文话题和主题下创设一切可能的机会,信任留守学生、尊重留守学生在对话课堂上的行动和话语,利用一切契机,激励他们、促成他们感受过去与现在的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已经对于真理的表达,感悟对生命的种种解释,逐步确立对世界、社会、生活、人生的积极的认识。
农村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而枯燥无趣的学习过程加重了这种情绪,且脱离生活的教学途径更让很多留守学生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针对留守学生这种情况,在教学途径上应采取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的办法,张扬实践课程观,拉近知识与他们的距离,让他们知道,知识是与主观的、情境的、负载价值的意义建构的载体。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脱离了生活就变得枯燥乏味和空洞无物;而结合了生活就有了丰富的内容,就会牵动学生的心灵,就注进了充实的活力”。首先,要对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书本学习与实践进行有效沟通,本着促进留守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引导他们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拓展留守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空间,让他们从封闭的语文课堂中走出来,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让他们发现语文和生活的联系,真切体验语文化生活的乐趣,把语文中的美感和智慧通过真实的丰富的生活真正内化到留守学生的灵魂里去。总之,教师要想尽办法把生活中有的、留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元素同语文建立有机的联系,让语文和生活互相丰富、深化、让学习语文和体验生活都有味、有趣,以此达到对留守学生的关照与抚慰,。
对农村留守学生,应该淡化以试卷为形式的终结性评价,特别重视以具体表现过程为形式的形成性评价;反对伤及他们自尊心和打压他们上进心的消极性评价,推崇能激发他们的潜力,能让他们自强不息的积极性评价。在语文素养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中,对他们应侧重建立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并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进行立体的、具体的激励性评价。首先,教师要有敏锐的目光,发现他们哪怕是微小的亮点,比如,表达时一个词用得较恰当;能坚持做读书笔记;对话时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记录别人的观点;能积极参与小组的学习活动,等等,教师都应该关注到,记录好,及时将这些关注和赞赏反馈给他们,让他们有源源不绝的追求进步的动力。其次,除了教师的评价,还要让他们自评,使他们懂得欣赏自己,自己鞭策自己,从自己身上获取成长的力量;让他们互评,使他们发现彼此的闪光点,感受来自集体善意的欣赏的温暖,并取长补短,坚定地追求自身的完善;还可以利用校讯通的家校联系这个平台,及时发送给他们家长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种种积极表现,让他们的家长参与这种赞赏性激励性的评价。
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对农村留守学的观照与抚慰应该成为农村语文教学的一种共识,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加强理论探索,切实开辟出一条基于留守学生已成为农村学校的学生主体的农村语文教学改革的新道路,推动语文新课程改革全面的全局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12.
[2]孙常炜.先生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907.
[3]雅斯贝斯.存在与超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