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45:45
序论:在您撰写工业美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通过数字技术对于建筑整体的模拟使建筑设计突破了图纸的平面以及模型的有限立体,无限激发了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建筑与美学充分融合,建筑师借助于计算机将自己的意愿和感觉形成一种可视化的组合,如利用3D软件,建筑师建立起了复杂曲面形体以及独特结构的数字模型。在对沃尔玛配送中心周转库的设计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其使用功能的同时,尽量追求建筑时间的缩短和物质投入的最小化。
设计手法和过程
通过对建设方提供的物流认真分析,对项目用地周边环境的多次考察。我们认为将货流入口设置在基地西侧金辉路上,既考虑货流的快捷方便,又考虑到对城市主要道路的压力相对较小。整个园区长边沿基地西侧、南侧的金辉路和锦绣路布置,使卸货区最大限度地展开,以获取最大的卸货空间。结合Prologis公司提出的分期开发要求,合理地布置了二期的建筑。一期各建筑(W-1-W-5)呈“L”型,沿基地西、南两侧布置,二期各建筑(B-6-B-9)集中布置在基地东北角,两部分建筑各成一区,分区明确,有利于分期建设。建筑设计中,从功能出发,首先是对屋面的考虑。传统的仓库屋面条形采光窗一字排开,往往导致采光不均匀,而且在消防设计中,开启和不开启窗面积分配不理想。在本方案中以650*650的小点窗和条形窗相结合,不仅采光均匀而且更容易控制可开启窗户的面积,满足消防要求,使其经济性、功能性实现最优化的统一。在立面设计中,建筑的表情更多地来自其材料的组织构成,材料对光的反射,表面质地的变化和色彩,材料之间的组合以及不同材料之间衔接所产生的变化。设计围绕着主要材料进行形象展示,充分保持钢结构的材料特性,同时在重点的入口部位通过尺度的放大提高企业的标识性,也为司机师傅指出了明确的入口方向。建筑细部设计中,注意数字设计,强调在限制中的创造。例如对于雨篷设计,由于建设方需要悬挑9m的大雨篷,于是在每一跨间设置600宽采光带,不仅改善了因大尺度出挑带来的采光问题,也打破了长长的雨篷所带来的单调感;例如条形窗,通过与空调专业的多次商榷,严格控制其高度,并增加横向线条构成,使其立面显得更加舒展。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美工专业的教学改革应联系相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更新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注重实用技术,培养具有实用性、应用性、创新性、综合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而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强化实践教学模式,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社会能力。美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联系。
首先从培养目标上入手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环节以点、线、面、体的方式贯穿理论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实践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之间应保持相对的结构平衡,增加实践教学所占的课时比重,协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知识结构相互衔接,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整合统一,形成一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材内容的修订
美工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一直以来没有较完善的系统教材,部分教材虽然是新版本,但内容上却是“换汤不换药”,这就要求我们专业技能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捕捉、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应市场的变化、人才的需求适时编制行之有效的、结构合理的专业实践教材,使其具有新的实践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新的专业实践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新专业教师教学思维
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老师基本上都是科班出身,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授课的方法都是跟大学老师传授的方法基本相同,没有考虑到所面对的学生水平的差别,培养的目标不一样,教学的方法也应有所改变。如果我们的老师没有思维方式上的根本性转变,那就不可能建立起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可能有适应职业学校工艺美术教学的新模式。同时,设计教育既是职业教育也是素质教育,在我国设计教育界极不深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学科专业的“双师型”人才的学术带头人。只有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才能加速和促进工艺美术教育知识结构人才的良性循环,为保证专业课教学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四、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改变实践教学中采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实践教学方法。
1.理论性与示范性的互补式教学方法。是指将枯燥的专业理论与具体的专业技能实践操作相结合,互为补充,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先引导学生多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开拓学生思维的发展,把已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然后进行示范性实践操作的讲授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层次地具体实践指导。这种理论性与示范性相结合的互补式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2.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把传统实践教学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能加深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幻灯、图片、投影、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适当缩短实践教学时间,扩大信息量,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践练习。
3.开辟第二课堂,注重能力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积极开展与相关企业的联系,安排学生亲身体验岗位环境,聘请用人单位、技术人员亲临讲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提高。
4.开展课题研究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是从外部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技能,而是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把所学知识技能综合、融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方法是在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它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改选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
5.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分层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指导法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和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每个学生的深层了解,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实践、分层作业;教师进行分层指导,分层检测和评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实践内容、不同的实践教学手段,在原有基础上达到不同的收获和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五、企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的主要体现之一。通常可分为预实习、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预实习和基础实习是企业实习的第一个阶段,以了解企业工作环境,相关企业基本技能为主。第二阶段是专业实习,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能力,最终由企业方、学校共同组成的工作组对学生实习结果做出具体评价并提出建议。
六、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
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在操作考核的基础上总结理论知识,这个过程也是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概述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比理论课的闭卷或开卷考试工作量大,组织难度更大。美工专业实践教学课考核应将期末一次性“全权式”考核改为“分层式”即多次考核。实施考核多次打分制,分层考核的方法,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使学生由过去的横向评比转为纵向评比,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种考核方法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考核进程中还要注意考核的选题要依据教学大纲的选题要求,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力度,从而让学生切实提高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学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贫困户和城市困难及低收入家庭,到职业学校就读,学习一技之长以便将来走上社会谋生是他们的最大愿望。那么,面对这样一群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和审美素养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做法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感性素质培养,导致学生在审美教育中还是侧重于作品年代、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成就、社会影响、审美价值以及在美术史上的地位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其目的还是通过“画以载道”阐明作品背后承载的社会意义。并且学生也很难有机会到博物馆、美术馆中去面对面地接受伟大艺术杰作之艺术美的熏陶,无法去直观感受、去体会。比如欣赏历史古迹、风景名胜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往往是记下了一些专有名词、历史典故,忽略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假如他们把远方的山、眼前的树、脚下的石头和古老沧桑的建筑仔细端详一下,这种美的感受可能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再比如美术作品欣赏,学生不知道何处是好,对写实类型的作品只能说出“画得真像”、“很逼真”,对写意、抽象类型的作品则更是直呼看不懂,实际上在这方面都是感性审美教育的失缺导致的。记得在一次学术讲座中,有人问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如何才能学会欣赏美术作品?”邵先生回答是:“多看,看多了就自然知道画得好不好。”如何欣赏书法?范曾先生说:“我要告诉大家一个诀窍,这个书法好,那个书法不好,感觉最重要,它给你快乐的感觉没有,给你愉悦没有?它给了你哪种不可言说的感动?有了这个东西,你就认为这个字是好的。”两位先生无意中说出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即感性素质的培养,而这些恰恰是职业学校审美教育中极其缺失的。
二、推进民间工艺美术融入职业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民间工艺美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
民间工艺美术的作者主要是农民,其创作完全带有自发的性质,很少是专业艺人,因而显得质朴、率真,没有任何拘泥与做作,表现出强烈的地方性特色,体现着世代相传的文化积淀,比如剪纸、木板年画、织绣、传统壁画、泥塑等,从中可以窥见人民大众的审美心态,也能体察到民族的精神所在,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艺术,洋溢着乐观的生活态度,美好的理想追求,从材料、工艺、技巧、制作过程到夸张、象征、拟人等艺术手段的运用,独特的色彩观念,富有寓意的符号化特征,美妙的装饰图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特别是那无与伦比的表现技巧展示出来的创造之美、技艺之美,体现着乡土文明中手工艺人的生命情感与崇高行为,无疑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具有多重意义。
(二)民间工艺美术更贴近职业学校学生审美教育的实际
民间工艺美术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从职业技能教育的层面上讲,民间工艺美术的手工技艺有助于学生形成朴素、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观,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形成直观感受、动作思维,养成认真操作的习惯,以及提高熟悉并运用各种材料的组装和表现力,这与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并无二致。职业学校学生接受专业技能教育,就是要锻炼一双灵巧的双手,清晰的程序思维,准确无误的操控能力,锻炼协调功能与形式统一的的本领,更重要的是通过手工制作来启发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开掘出对传统工艺之美的领悟能力。因此,民间工艺美术融入职业学校教育,既是一种审美教育,又是一种技能教育,特别是这种建立在手工艺基础上的独立、分工、合作、标准有利于将集体智慧下的传统非物质文化很好地保留下来,也体现了现代工业发展的特点,是职业教育最为生动的实践形式,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最为接近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三)有助于增强职业学校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民族传统文化一般来说分为三个层面,即上层、中层和下层,在艺术上也大体如此。作为下层文化的民间工艺美术在历史上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官造工艺而独立存在的,它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劳动中世代相传的产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古代的宫廷美术和文人美术都是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发展而来,整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进程背后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民间美术的影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是形成整个民族文化的基础,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民族群体的灵魂,是中华传统文化记忆的密码。特别是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在发挥其实用功能的同时,以其传统的、反映着民众趣味和价值观的造型样式,与民众共同创造着平凡有乐趣的生活,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和丰富、完善着丰厚的民间文化传统,让人不能忽视。”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传统民间美术生态土壤正在加剧流失,文化生态链条正在加剧断裂,有的甚至已经无法修复弥补。因此在职业学校推进民间工艺美术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能通过审美教育来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推进民间工艺美术融入职业学校审美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2013年4月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纲》还对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和要求、教学实施进行了说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用文件形式把公共艺术课程上升为学生必修课对职业学校来讲还是第一次。2013年5月15日,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及创新工作的意见》,对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及创新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及组织保障等进行了明确。其中有两点说明意义重大“,一是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发挥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的基本要求。二是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民族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了决定性的基础指导文件,长期不受重视、松散不统一的公共文化艺术课就有了“硬杠杠”,课程建设也有了依据。
(二)抓好教材编写工作
一是鼓励优秀民间艺人、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参与,特别是一些优秀民间艺人、技艺大师,他们所从事的创造活动,技术复杂,技巧高超,是在长年累月的实践和积累中获得的,也曾经得到师傅、年长者手把手的传授指点,是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最好代言人,请他们参与,可以保证教材编写基础更广泛、更有针对性,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实际上,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中,在建立职业教育保障体系方面明确要求“传承民族文化工艺中以德为先、追求技艺、重视传统的优良传统”。二是教材开发要有多样性。全国各地职业教育发展层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情况、生活习俗也有较大不同,发展较好的学校也都是行业特色、专业特色、文化特色鲜明的学校。如果用一本教材在全国通用显然是不行的,不符合实际,一来不能满足所有学校的教学需要,即使用了,对有的学校来说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二来各地区存在文化差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挥不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实际上是在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愿景背道而驰。因此,教材的编写要在尊重教育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调整,开发出兼具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的地方教材作为补充。既有国家规划教材领衔,又有各省地方教材补充,形成内外有别、多样互补、特色鲜明、多元统一的立体化美术教材体系。三是教材编写要贴近实际,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中国地域辽阔,自然人文景观差异明显,各地虽然经济发展有差距,但在文化上都各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大量的文化标志品种,美术教学资源十分丰富,都能够开发自己的特色美术教材。就民间美术来讲,代表性的有年画、刺绣、泥塑、剪纸、玉雕等,在传统手工艺方面,有陶瓷、漆艺、蜡染、编结、蓝印花布、云锦、皮影、香包等;各民族还有一些技艺具有文化“活化石”价值,比如“苗绣”、“大理白族扎染”、“海南黎族织锦艺术”、“土家族织锦”等。而且每种优秀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艺都有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师传承人,丰富的美术资源和美术教育资源为教材编写提供了极大方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把各个领域的专家组织起来,统筹规划编写教材,实现优势互补,可以综合起来分门别类地进行编写,形成系列教材,最大限度地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美术成就。此项工作意义深远,如果能做好,是对职业教育的重大贡献,功莫大焉。
(三)加强师资培养
目前,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师资还是比较缺乏的,因为审美教育长期不受重视,美术师资建设一直停留在低水平阶段,有的职业学校在校生几千人,只有1个美术教师。随着国家对职业学校美育的重视,各个学校也会从不同渠道积极引进教师,师资紧张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基本技能决定了教学水平,现有的艺术类教师基本都是从高校艺术专业毕业,优点是理论素养比较全面,基本技能比较扎实,不足是缺乏对民间美术的理论认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为此,可以组织教师轮番到专门的院校去培训学习,也可以定期安排到工艺大师工作室去实践锻炼。目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在传承民间工艺美术方面做得比较好,是学习提高的理想之地,可以利用国家级、省级培训项目开展培训。如果学校条件允许,最好安排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各民族地区去考察,以开阔视野,切身感受体验民间的古老技艺,搜集整理第一手民间美术教学资料,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发展能力。
(四)保证规定课时开齐开足
作为审美教育的最主要课程,目前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学时还是偏少,按教育部教学大纲规定,总共72学时,其中美术36学时,基础模块只有18学时,课时少,教学内容多,教学质量能否得到到保证还是个问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由于受其它专业课程影响,音乐和美术分在上、下两个学期进行,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班级都能开课,学生学了音乐就学不了美术,而且,尤其能够体现职业教育手工传承特色的内容都安排在拓展模块。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保证教学质量,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教学内容应是教材开发部门和编写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四、结语
首先,它可以通过FFT课件,Flas、仿真等软件的应用,把抽象的知识理论变化成可观的形式教学,在教学时展示和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电子电工技术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有助于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多媒体信息技术属于声像、图文结合的技术软件,充分运用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教学内容。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课件的完善,在呆板的教学内容中穿插有趣的知识结构,把抽象的知识宏观有趣的展示出来,这样在活跃气氛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
二、多媒体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一)传统教学手段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电子电工技术课程含有大量的抽象概念和内容,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学生很难凭借想象力去理解个中意义。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则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色彩、声乐等方面对课件内容形象化,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使得物理的本质可以形象展示出来,让学生印象更为深刻,对规律和概念理解得更为透彻。也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感受到电子电工课程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内容的丰富性。
(二)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效率。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电子电工技术课程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利用多媒体视觉功能来形象展示各种电路图的不同结构以及元件的表达。例如,当讲解到电路这一章节时,由于电路中元器件非线性特征相对较多,抽象的描述讲解会有一定的困难,静态的东西学生也难以理解。而通过多媒体中的动态图形的形象展示功能,就可以使学生直观的理解到非线性特点。这种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的充分刺激学生感官的功能特点,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于电子电工课程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
(三)重现、细化实验的具体过程。对于电子电工教学来说,怎样让学生真正去理解抽象、深奥的课程知识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信息,教师会通过进行一些实验去讲解。但是由于一些实验的过程速度太快,抓不住瞬间现象,也有一部分自身危险系数大,不适合进行现场实验,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和探究。例如当讲解到交流电这一章节时,按照传统的方法,老师会通过运用模型进行演示,但是模型却很难让学生观察到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电流。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电流的过程、流动的大小以及流动的方向等一一直观的展示出来,使学生在思维上更加容易理解和吸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打破时空上的种种限制,通过调动听觉视觉等因素将实验过程以最具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强化了学生对电子电工课程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四)增加电子电工专业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方便、快捷。相对传统的每一个实验都要到实验室进行试验,每次实验时间都长短不一的情况来说,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节约实验时间,教师还可以随时对细微的步骤进行演示,对学生的疑问立刻给出解答思路,这样不仅省了上课的时间,完成每节的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强大检索和链接功能,针对课程内容,给学生普及一下相关的知识内容,增加他们的知识容量。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例如在学到电子线路这一课时的触发器原理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一些相关的电路图等,让学生在对比中分析原理,大大节省了书写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真正实现:时间短、内容精、效果好的目标。
(一)企业薪酬构成
在集团公司薪酬体系的框架下,煤化工公司采用以岗位效益工资制为主,年薪制、协议工资制为辅的工资制度。
1.岗位效益工资制
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实行岗位效益工资制。由岗位工资、效益奖金构成。
(1)岗位工资:由出勤工资、工龄津贴、专业技术津贴、煤化工岗位津贴、专业技术人才津贴、技能操作人员津贴、中夜班津贴、安全绩效工资、特殊岗位津贴、通勤补贴、通讯补贴、值班费、晨会补助构成。
(2)效益奖金:由质量效益奖、本质安全奖、和谐发展奖、科技创新奖、资源节约奖、五型综合奖构成。
2.年薪制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年薪制,是依据单位规模、管理难度和经营业绩,以年度为单位确定和支付给企业负责人工资性收入的一种薪金制度。由基本年薪、岗位绩效年薪、安全年薪构成。
(1)基本年薪:保障企业负责人基本生活的收入,不与经营业绩挂钩。
(2)岗位绩效年薪:企业负责人的风险收入,主要根据各单位的规模及经营业绩等综合确定。
(3)安全年薪: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管理重点,为突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而设置的。
3.协议工资制
具备公司所需的管理经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因公司工作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受聘于公司的人员实行协议工资制。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构成。
(1)基本工资:年度协议工资标准的60%为基本工资。
(2)绩效工资:年度协议工资标准的40%为绩效工资。其中:月度绩效工资20%,年度绩效工资20%。
(二)实行劳动力总量、全员绩效与薪酬联动机制,加强薪酬管理
公司经营规模大、生产业务多元化,是事业部制经营模式。采用集中控制的薪酬管理。实现“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规范化管理;同时通过绩效考核结果营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公司将各类奖项归类并统一设置奖项名称,同时设定相应奖项的发放范围及标准。
(三)薪酬管理全面推行信息化平台
首先,煤化工公司全面推进五型企业全员绩效管理,使用FPI平台,采用平衡记分卡完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提取后运用到薪酬发放中;其次,使用ERP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计算、发放及审批薪酬工作,提高了薪酬管理的整体水平。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和管理流程的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提高了人力资源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神宁煤化工公司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司自成立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形成煤化工体系特有的薪酬激励制度,但是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一)缺乏动态薪酬调查
公司对同行业之间薪酬调查力度不大,不能够积极洞悉同行业间薪酬制度发展动向,这就导致了公司薪酬水平低于同行业,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将导致企业逐渐失去市场竞争优势。开展薪酬调查能够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水平提供依据,为调整员工的薪酬制度奠定基础,有助于掌握薪酬管理的变化与新趋势,有利于控制劳动力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煤化工公司是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产业,薪酬体系坚持“双轨制”的原则,即煤化工公司与集团煤炭单位相同岗位的员工收入水平保持一致或接近,适度提高化工专业人员收入。但是随着煤化工热潮的掀起,企业没有积极的改进薪酬制度,近几年,致使本企业员工与同行业之间薪酬差距逐步增大,直接导致我公司员工流失率每年达到上百人。
(二)岗位评价机制薄弱
企业薪酬管理尚处于经验管理阶段,由于岗位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使薪酬缺乏科学管理的支持。岗位分析与评价是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前提。首先,人力资源部管理人员对于生产装置运行不了解,生产部门技术人员对于管理概念不专业,两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其次,2013年公司引进的专业咨询公司对煤化工企业的内部环境不熟悉,不能够得心应手的实施具体事务,工作进展不明显,效果不佳。例如:岗位说明书不能及时修订,严重阻碍新的薪酬制度建立。
(三)学习激励制度欠缺
企业对于员工的进修学习支持力度不够,如:员工取得更高等级学历、专业技术资格等级、等成果时,企业不能够积极地从薪酬方面体现相应的奖励方式。企业需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素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薪酬激励是企业吸引和稳定人才的竞争手段之一。煤化工公司人员结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86%,平均年龄31岁,本企业是一支拥有高学历结构的年轻队伍。但是企业目前在薪酬结构上只有职位升迁可以提高薪酬水平的纵向发展,很少有职业规划、知识技能等提高薪酬的横向发展,使得员工学习积极性受挫,不能长期稳定员工队伍。
(四)管理自受约束
集团对基层单位的薪酬管理干预过多,使煤化工公司受到较大的限制和约束,致使薪酬管理自难以落实,严重影响了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质量。煤化工公司薪酬与经营状况紧密挂钩。集团公司推进薪酬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这种薪酬管理方式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使煤化工公司不能充分结合实际需要搞活内部分配机制,例如:在2013年度,必须严格按照集团薪酬制度中规定的奖项发放奖金;不能自主设置单项奖;不能重新分配各岗位系数。为了遵循集团整体总方针政策,忽略了企业本身的环境差异。
三、完善神宁煤化工公司薪酬管理的建议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敏感的部分,它涉及到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是员工在公司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员工通过薪酬水平来衡量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因此,构建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是薪酬管理的首要任务。
(一)合理开展薪酬调查
进行专业性薪酬调查,企业应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外出考察、借鉴行业经验;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对标先进,探索推行新的模式。不但为企业薪酬改革提供依据,还有利于企业了解和掌握新变化与新趋势,帮助企业及时调整自己的薪酬策略,切实降低人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
人力资源部门协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岗位分析小组,深入现场跟班、观察,与岗位员工、车间主任交流。对各类岗位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完善岗位工作说明书;同时在征求咨询公司专业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对岗档体系中岗位设置与目前岗位实际承担的安全责任、岗位技术含量、劳动强度等方面不符部分,比较分析进行薪酬修订和完善。
(三)健全学习激励制度
稳定员工队伍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激励高技能人才队伍是重中之重。企业应加强对高学历人才奖励机制,设立合适的专项津贴或实行学分制奖励,提高企业高素质员工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对在操作岗位上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的薪酬进行倾斜,激励高学历人才扎根基层,实现事业、待遇留人。
(四)建立内部再分配机制
煤化工项目技术含量高、操作环节多、安全管理难度大。为搞活单位内部分配机制,增强员工岗位荣誉感、工作责任心及劳动积极性,在总量定额控制的基础上,允许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再分配制度。薪酬分配偏向技术含量高、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单位,特别是关键岗位倾斜。单位系数可向管理难度大、操作环节多的单位进行倾斜;岗位系数可向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差的岗位进行倾斜。调节幅度应有相关的制度加以制约,建议调节控制在应得奖金的±20%范围内。同时激励再分配机制需着重考虑专项激励,围绕核心人才、关键技术岗位设立津贴或奖励基金。
四、总结
对于军工专业来说,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其课件也具有一定的特点。例如,“爆炸力学与技术”课程,该课程牵涉到爆轰产物的流动与推进作用,但由于爆轰过程具有瞬时性,难以在传统教学中形象讲解,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实现爆轰过程的再现,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看到爆轰过程。具体采取的方法是:
①利用相关软件,对爆轰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②将爆轰过程制作成动画,在多媒体课件中动态链接到动画文件;
③在讲课过程中直接对爆轰过程进行动画的播放。同样,像“弹药终点效应”课程中的侵彻过程,由于侵彻过程非常快,所以利用传统教学方法也难以实现过程的再现,而采用相关软件先进行数值模拟,然后制作成动画链接到多媒体课件中的方法,则可以实现侵彻过程的再现。对过程的再现是传统教学不能实现的,这也是军工专业采用多媒体教学较为典型的优势与特色。
2军工专业本科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以军工专业为特色,目前我校军工专业本科生课程已大多数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一现代教学手段的利用,的确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诸如爆轰过程、侵彻过程等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体现的内容方面,作用更加明显。但经调查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仍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尽如人意的弊端,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2.1不研究课程性质,盲目地模仿
不同性质的课程,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是所有的课程和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因此,必须对课程性质加以研究,然后有目的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教师为了图省事、顾面子,认为别的老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自己不采用显得落伍,因此进行盲目地模仿,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2内容过于繁琐,重点不突出
采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师省去了大量的画图、文字讲解等过程,从而导致原有传统教学内容在相同的学时内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时间上虽然显得较为充裕,可到最后出现无内容可讲的尴尬状况。为弥补这一缺憾,个别教师将大量的教材内容不加思索地搬到多媒体课件中,从而使得内容过于繁琐,重点不突出。
2.3照本宣科,追求华丽
我校军工专业教师大多都有相应的科研任务,投入到教学中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是有限的,因此有些教师在备课上就“偷工减料”。一些教师把大量的文字列写在课件上,然后根据多媒体照本宣科。他们认为这样内容完整,不会遗漏重要的概念,学生可以看到尽可能多的内容。然而,这种方式将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心理疲劳,并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应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所有的多媒体形式都应围绕教学内容,都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进行设置的,要恰到好处。有些教师一味追求课件的华丽,运用大量的图片、动画、色彩和音效,这样做往往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2.4授课速度过快,播放模式单一
由于多媒体课件承载内容多,教师又一味地照本宣科,不顾及学生的反应,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往往是基础知识还没搞清,就开始学习应用方法。从而使学生上多媒体课有“力不从心”之感。另外,有些教师在讲课时,只是一味地播放课件,而且都是整屏播放,不注重课程环节的顺序以及前后内容的连贯性,使得本应该先后出现的课程内容却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单一的播放模式使得学生眼花缭乱。
2.5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过程的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开展的过程。任何先进教学手段的不恰当运用都会造成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脱节,而多媒体教学往往容易忽视了教师与学生思想的互动过程,教学模式单一。
3军工专业本科多媒体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军工专业课程性质及特点
军工专业课程大多牵涉到爆轰、侵彻以及飞行等明显具有军工特色的内容,而这些具有军工特色的教学内容,具有瞬时、高温、高压甚至危险性等特点。因此,从体现上述内容的特点并考虑到安全性等问题,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具有军工特色的内容进行再现,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针对上述特点,教师应该在多媒体课件中增加能够反应上述特点的动画,即使其准备工作较为费时、费力,但从教学质量及为学生考虑的角度出发,也应该这么做。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做的。
3.2军工专业课程多媒体课件设计
针对军工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该进行合理设计,而合理设计的前提必须是对课程的性质及特点要熟悉。对于专业基础课程而言(如“兵器概论”“弹箭测试技术”等),注重知识面的宽广及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这类课程应着重于内容的涵盖面,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而对于专业课程而言(如“爆炸力学与技术”“弹药终点效应”等),则注重相关理论、分析与计算等内容。这些内容同时具有军工专业课程的特色,前已述及,诸如爆轰过程、侵彻过程等,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对其进行再现,因此这类课程则应利用相关软件对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然后制作动画链接到多媒体课件中,而动画的制作还应尽量考虑与课程相关理论、分析计算等内容的融合。这样,才能在增加视觉效果的同时,使学生对相关理论、分析计算等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
3.3军工专业课程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可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特别是在军工专业课程教学中更应该如此,这是由军工专业课程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与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启发、互动、反思时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手段的应用。由于每一届、每一班学生的接受、理解、掌握程度不同,启发式教学内容则不能一成不变。因此,这些内容不宜直接制作在PPT中,比较适合的方法是在PPT中仅体现该内容的提示,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则根据学生的接受、理解、掌握程度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启发内容。当然,这对教师的知识面与掌控全局的能力要比较高,因此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3.4互动环节设计及插入点选择
在军工专业课程采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还应考虑互动环节的设计及插入点的选择。也就是说,在什么时候进行互动,互动的内容是什么等。对于互动环节内容的设计,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①结合课程内容;
②与本课程发展相适应;
③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理解、掌握程度的不同来确定。对于插入点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具体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听课疲劳情况。我们都知道,要想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兴奋状态是不可能的。因此,插入点最好选择在学生听课兴趣开始产生疲劳的时候,这样就能再次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使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4总结
1新媒体与工业设计教学的概述
1.1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以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1],如全息投影、手机、互联网、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
1.2新媒体的特征
1.2.1超时空性
新媒体具有跨时空的特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主要借助地面的信息传递系统,受时间、地点与形式的限制,耗时耗力。而新媒体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和地点等的限制,能即时传播,方便快捷,在信息制作、传播速度、传播范围方面大大优于传统媒体。
1.2.2互动性
互动性是指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能够进行及时或实时的交流[2]。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大多是一点对多点的单向传播,而新媒体的传播模式转变为多点对多点的双向传播,大大增强了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受众者也因此具有更多的自。
1.2.3移动性
新媒体具有可移动的特性。传统媒体的传播信息只局限于某个固定的终端发送与接收信息,而新媒体的传播信息不再局限于固定的终端,比如无线技术的发展,人们可随时自由移动地点来接收和发送信息。
1.2.4海量信息
传统媒体如报刊、电视等的信息容量易受版面和时间的限制,而新媒体能存储数字化信息,并且存储的容量大,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权。
1.3工业设计教学概述工
业设计是指对工业产品进行系统化设计。它主要分为三个方向: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与数字化设计方向。工业设计教学是指给学生提供关于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指导,提高学生对产品的外形与工艺、结构与材料等的掌握能力,了解产品、人、环境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全方位培养人才计划的课程。
1.4工业设计教学的特征
产品设计方向的课程特色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立体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创意、设计以及制作等流程,自己动手触摸、实践、亲身体验对加深设计理解有很大帮助。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课程特色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可视艺术形式的创作,注重创意思维的设计创新。动画与数字化设计方向的课程特色是建立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让设计目标实现立体化、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的一种创作形式,软件有3dsMax、Maya、Rhino等。
2传统媒体、现代媒体与新媒体工业设计教学
2.1传统媒体、现代媒体工业设计教学解析
传统媒体工业设计教学多以黑板、粉笔、传统光电式幻灯机和教材等,教师抄写黑板费时费力,传统光电式幻灯机和投影器使用过于复杂,且制作投影片周期长。每年有不少教师得咽喉病,是吸入粉笔的粉尘和经常讲话导致。现代媒体工业设计教学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现代媒体多以幻灯机、投影仪、电视、电子计算机、语言验室等,优化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
2.2新媒体导入工业设计教学应用的研究理念
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加工,能存储大量的教学资源以供利用,传播内容主要以文字、语言、图片、影像等进行组合传播,根据工业设计教学的特色选择合适的新媒体进行教学。因此新媒体导入工业设计教学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师生能更好地利用媒体对工业设计理解深入化、形象化、系统化。
3新媒体环境下的工业设计教学应用的展示途径
3.1展示空间布局
工业设计教学一般分为四个特定环境:理论课教室、实践课画室、机房和学生毕设展厅,根据每个环境选择合适的新媒体技术设备设施进行配置与实施。
3.2展示技术选择
3.2.1全息投影技术
全息投影技术,也成为三维全息成像,是由透明的材料制造成四维锥体,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而显示的全方位的360度立体悬浮影像。利用此技术展示工业产品进行立体教学,更容易理解产品设计本身。也可用于毕设展厅,展示学生作品,节约传统媒体制作成本。
3.2.2网络课堂
网络课堂是利用网络实施在线互动培训的课堂,它不受地点、形式等的限制。方便学生能实时体验模拟真实的教学课堂,提供课堂教学资料的下载,也方便教师布置课下作业与在线考试等。
3.2.3微信微博
微信是手机媒体的app应用,可以发送语音短信、图片和文字等;微博深受欢迎;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基于用户信息分享与传播的平台。在工业设计教学中,比如师生加入微信班级群,课上共看微博并参与讨论等。比如看设计师分享,优秀工业设计资料,了解最新的比赛信息,提供设计灵感等。
3.2.4触摸媒体
触摸媒体是无线通信和触摸技术结合的媒体。在工业设计教学中,液晶触摸显示屏可以替换黑板,用平板电脑来控制液晶触摸显示屏里课件的放大与缩小,显示屏可加书写功能。在毕设展厅中,学生可在液晶触摸显示屏体验工业产品设计方案,如观看产品色彩切换模式,了解毕设工业设计作品信息等。
3.2.5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由一些三维的交互式计算机生成的环境[3]。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做在现实中难以完成或需要高投入的工作。学生在机房可以学习虚拟现实技术,了解工业产品设计的开发模拟程序及其应用,省去工业设计方案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