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1:25:19
序论:在您撰写村镇建设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1经济状况。201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非公有制经济总收入均比上年大幅增长,各项存款余额在3400万元左右。根据对皎平渡各村的农业生产情况以及耕地面积调查显示,皎平渡镇并不是单纯的农业镇,第三产的发展规模逐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相当活跃,而第二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上升阶段。
1.2资源。皎平渡镇耕地面积24720亩,人均占有耕地约1.1亩。该镇气候条件良好,为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绿色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前提条件。该镇还拥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其中48%为少数民族,包括彝族、傈僳族和傣族,不同风格的民族文化、的汇集,形成了多元化交融各具特色的、绚丽多姿的民族艺术。同时,该镇还拥有浓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如巧渡金沙江指挥部旧址(四川窑洞)、皎平渡大桥等当年巧渡金沙江留下的革命历史遗迹与纪念性建筑。此外,皎平渡镇矿藏资源丰富,如皎平矿山是昆明市最大的铁矿基地。
2.1认真贯彻国家城镇建设方针,坚持城市与小城镇共同发展。自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后,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战略目标。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需要,而且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2.2加强交通体系规划。为彻底改善镇域内外的交通条件,创造经济发展的条件,需要形成区域内外有效的流通渠道。结合禄劝县总体规划,可规划建成禄大二级公路;结合对外公路的建设,将通往各村委会的道路统一提升至三级公路标准,并实现路面的硬化;建设镇区客运站,促进全镇交通运输;在各中心村加强临时性公交站点设施建设;实现中心镇区与各村委会之间镇村公交的畅通;实现村委会与各村民小组之间车行交通的联系;抓好镇村公路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常年无阻。
2.3给排水工程规划。给水工程的规划中,需要对各村的经济发展情况予以考虑,根据人均综合用水量对镇域的用水量进行估算,各村组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生活用水水源,建设生活用水处理设施,并保证生活用水水质全面达到国家有关生活用水水质标准。在排水工程的规划中,各村组污水处理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处理方法。如在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中,宜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技术处理;而分散式与合流制生活污水处理则宜采用净化沼气池、双层沉淀池或化粪池等进行处理。同时在经济欠发达、不具备建设污水处理厂条件的村镇,需要结合当地具体条件,采用简单、低耗、高效的多种污水处理方式。
2.4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针对村镇公共设施比较缺乏的现状,为了减少因公共设施对村民生活造成的影响,需要加强对公共设施的配置,尤其是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包括卫生队伍、服务体系、卫生设备与卫生室(所)的建设,从而有效地提高村镇的卫生人员素质,改善村镇的卫生条件。在皎平渡镇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中,规划建成卫生院,以及各中心村建卫生室,进而为村镇居民提供基本医务服务和执行防疫保健任务,构成镇区———中心村并渗透到基层村的卫生防疫保健网。
2.5重视教育事业规划发展。加倍重视农村的教育事业,在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同时应根据村镇的学校建设情况,在中学要配备电脑室,引入电化教学方式。规模较小的村,能到中心村就近入学的就近入学,条件不允许的,设立教学点。各中心村可配置幼儿园、文娱活动室来满足教育发展需要。在有需要的基层村建设小学,严格按照学校建设标准实施,力求提高教学质量,以形成全镇基础教育网。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设施,建立农村扫盲工作站全面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供服务。
2.6充分运用资源优势,加快推动旅游业发展。根据国家、市、县发展旅游业的精神以及各种法规、政策和战略的安排,在村镇的规划建设中应以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者关系,创建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模式,同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完备旅游产业体系,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使村镇旅游业实现旅游资源市场化、旅游产业集团化、综合效益最大化。
3.结束语
旬阳县地处秦巴山区,耕地面积109万亩,辖22个镇319个村(居、社区),总人口4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5万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水资源分布不均,川道沟道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但近年来水源污染比较严重,中高山区人口分散而水源严重匮乏。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旬阳县先后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85处,其中蜀河集镇、神河集镇、吕河集镇、赵湾集镇等14个大的集镇饮水工程相继落成,千吨万人供水工程4处,通过工程措施共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23.7万人,完成建设投资1.3亿元,基本形成了以集镇为骨干,山区村组为主导的供水布局网络。
2村镇饮水安全建设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虽然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农村严重缺水地方的饮水安全得到了有效解决,全县村镇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从全县供水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村镇饮水安全建设及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1)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标准低。在“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期间,旬阳县以群众能否吃上水作为当时饮水安全标准上报规划,在规划中对水质水量方面没有充分考虑,从而使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中高山区域饮用水水量、水质不达标,而“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又是在“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的,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低。国家安全饮水工程投资计划是按人口为基数下达的,而旬阳县是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县,山高人稀,农村人口多,居民居住分散,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中,国家下达的供水工程项目投资计划只能完成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因工程建设投资的不足,而使项目建设的标准往往以供水保证率为依据,忽略了水源保护及水质净化消毒检测措施的安全重要性,村镇供水工程的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已不适应新时期安全饮水要求。(3)农村新增饮水不安全人口多。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旬阳县虽然先后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85处,但因前期工程建设标准低,建设区域过于分散,建设标准低,2008年以前建设的供水工程大多已老化报废,加上地质变化、水源断流、生态移民、库区移民、农村村镇化建设,目前全县不安全饮水的人口基数仍然很大。据2012年底全县摸底调查仍有30.7万人处于不安全饮水中,其中移民搬迁14.3万人、农村新型社区6万人、工程老化失修2.8万人、水质改善3.7万人。(4)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有待完善。旬阳县村镇供水管理按片区划分为东、南、北三个管理区域,分别成立甘溪、吕河、蜀河供水中心工作站,隶属旬阳县村镇供水公司管理。片区下设各镇供水站,按企业化模式管理集镇供水工作,经2年的运行只能勉强维持企业自身运转,工程尚未提取维修基金,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和大的改造维修,供水企业就无法承受。村级供水工程大多供水规模小,建设标准低,管理渠道多元化,管理方式多样并存,管理责任不清,制度不健全,加上村民的社会性认知感差,造成供水管道“跑、冒、漏、渗”现象严重,形成供水运行不愿管、无人管,“水费不愿交,有水抢着用,无水找国家”的不良局面。
3建议
(1)科学编制旬阳县“十三五”饮水安全规划。十二五即将过去,按照国家对供水安全标准的新要求,旬阳县仍有30余万人需通过供水工程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因此我们要及早启动全县农村自来水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城乡统筹和一体化供水要求,加快村镇供水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村镇供水普及率,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县农村自来水全覆盖目标。①合理布局,科学编制供水工程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不受“行政区划、投资规模、建设主体、已建水厂”四个影响。即不拘泥于行政区划和地域界限影响,科学划分供水区;不受水厂投资规模影响,建设规模化、网络化水厂;不受建设主体影响,创新投融资模式,在具体实施中,不囿于传统模式,紧紧咬住“城乡自来水全覆盖”这个目标不放松,推行建设主体就是实施主体和管理主体,“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破除“四个影响”,使农村自来水规划水源与供水分区统筹更加科学合理。②统筹安排,合理确定供水工程规模。着眼旬阳县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供水对象从饮水不安全村镇居民和师生调整为对整个社会供水,统筹解决规划内和规划外人口,统筹水源和供水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行“一镇一网、多镇一网”等区域性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根据县农村自来水规划成果,将全县划分3个供水分区,规划建设“千吨万人”以上规模自来水工程12处,5000人以上自来水工程22处,2000人以上自来水工程60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基本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的目标。通过本次规划,大大缩减了工程数量,降低了水源地的数量以及保护难度,供水的可靠性和保证率得到大幅提高,集中化、网络化的供水局面将逐步形成。③选取优质水源,保障村镇饮水水质水量安全。一个供水工程成败的第一要素就是水源的选取。面对新时期的自来水建设,选择可控、可靠的大型优质水源作为供水水源,优先选择水库水,其次是河道水和地下水,特别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水资源分配,供水水源按流域水系统一划定供水分区,以满足现在及将来的用水需求。打破现有供水工程以需定供的建设模式,形成以供定需,充分利用优质水源,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建设管理成本,保证供水质量,真正实现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④统筹城乡供水体系,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城区供水与周边农村安全饮水紧密相联,实现其水源和供水区统筹,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利用编制农村饮水规划的契机,认真做好县城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水量和供水保证率论证,推进县城自来水与周边农村地区饮水规划相衔接,打破城乡行政区划界限,统筹分配饮用水资源,充分利用优质水源,降低建设管理成本,保障城区的供水水量、水质和保证率,扩大城区现有自来水供水能力,延伸县城自来水管网覆盖城区附近的农村,从而真正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2)创新建设管理理念,努力推进村镇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把城乡供水安全作为民生问题大事来抓,以县域经济发展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县域经济、建设人水和谐”的工作大局,着眼全县发展大局,更新建设管理理念,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农村供水工作力度,推进全县供水进程。①扩宽融资渠道,解决城乡供水建设资金短缺难题。在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积极引入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制订优惠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科学使用财政资金,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有效破解工程建设资金短缺和运行管理困难的难题。按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实现了政府尽其责、人民受其惠、企业得其利“三方共赢”的效果。②创新供水企业管理模式,确保工程长效运行。在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供水工程管理要实现良性运行,必须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管理体制。实践证明,传统的集体建、集体管的模式缺乏生命力,不利于供水工程长期良性运行。只有从过去集体建设集体管理向集中管理、公司化运营方向发展,才有利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集中供水和网络供水的科学调度和管理,有利于上规模出效益,确保工程长效运行。③规范行业管理,解决行业监管难题。如何建立自来水商品化市场意识,规范行业管理,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健康有序推进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市场退出”三个机制,提高“水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水市场”监管,完善“水市场”退出机制,对不符合饮用水条件的供水工程、管理主体及时清退出市场。与此同时,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还应加快工作角色转变,更多担当公共服务中的监督、指导以及合作者的角色。(3)创新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村镇饮水安全管理体系。①健全供水工程管理机制,落实管理主体。在明晰工程产权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实行县、乡、村、户四种管理模式。按工程规模,健全机构,落实管理主体,做到“六有”,即“有管理站、有管理人员、有计量设施、有价格政策、有技术档案、有水源保护措施”,对全县22个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实行县级统一管理,各乡镇供水站负责乡镇片区内供水工程运营管理,为村镇供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②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活力,确保供水资产保值增值。按企业化模式管理乡镇供水工程,各乡镇供水站具体负责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保本微利经营。对管理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进行责任目标考核,实行能者上,庸者让,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同时,拓宽经营渠道,降低供水成本,实行减员增效和发展多种经营等措施,做到供水收支平衡,实行任务、责任与工资挂钩,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机制,将水费的征收、工程维修落到实处。通过管理机制创新,极大的调动了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工程运行效益,保证供水企业健康长效运行。③加强管理力度,保证供水安全。供水工程建成后,一是要及时制定“村镇供水工程管护办法”。落实管护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水源调度和安全供水预案。二是加强饮用水安全宣传。使村镇居民增强用水集体观念思想,树立用水商品意识,自觉参加村镇供水安全监管,确保工程运行安全。三是要设立水源保护区,防止水源污染。禁止在保护区内堆放垃圾、排放污染物等危害水源水质的行为。定期化验水质,并通报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确保供水水质卫生完全。
4结语
(一)农村金融抑制是村镇银行建立发展的现实需要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且网点覆盖率低,各大正规金融机构纷纷撤离农村市场,缺乏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提高运营效率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这造成农村金融资源通过明渠(财政、金融渠道)或暗渠(扭曲的价格机制和其他隐蔽方式)向城市和非农领域转移。以宜城村镇银行所在的湖北省为例,全省金融资源配置充足的县、乡(镇)每万人拥有网点数1个以上,相对不足的每万人拥有网点数0.49个以下。截至2007年底,宜城市(县级市)设有银行服务网点60个,每万人拥有银行服务网点1.07个,主要为农信社和邮储网点。仅2002—2005年,全省县域金融渠道净流出资金合计就达1346.2亿元,呈逐年扩大趋势,至2005年达到649亿元,占全省同期县域GDP总量的25.3%。
(二)区位优势和政策优惠是村镇银行建立发展的良好基础
宜城位于鄂西北部,属县级市,全市总人口58万,城镇化率47.3%,整体经济活力较强,2015年初,成为湖北省唯一一家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截至2012年末,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67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38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00元。截至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1.2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9.94亿元。湖北省明确村镇银行享受国家及地方给予农信社的有关优惠政策,如试点期间减免地方性税费、3年内减征营业税和所得税、组织涉农资金存入村镇银行、推荐投资回报较高项目等。宜城市政府主动邀请有关金融机构在该市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成立筹建工作专门机构参与组建工作,银监部门也积极予以现场指导和支持。
二、宜城村镇银行成立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宜城村镇银行经过几年来的稳健经营,已能够与其他金融机构同台较量,发挥了支农支小的作用,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为重要的,是宜城村镇银行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培育了具有竞争性的区域农村金融市场,催生了特色鲜明、深受农户喜爱的贷款品种和模式。
(一)树立了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业务品牌
村镇银行发挥了信贷决策链条短、发放贷款快、经营机制灵活的特点,积极为“三农”服务。贷款客户中,农户个人贷款占80%,20%为涉农企业贷款;农户或企业从提出借款申请到发放使用最短可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贷款额度在2万至80万元不等;贷款期限均在1年及1年以内,根据不同客户类型、贷款方式等灵活确定利率;采取农户联保、自然人保证等形式,形成平辈压力、彼此监督、约束还款的模式。实践表明,农村的诚信社会文化环境,降低了潜在的违约成本。这种手续简单、使用方便的贷款适应了农户资金周转的临时性、季节性和突发性等特点。
(二)培育了具有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当地金融机构改变了经营观念、提升了服务效率
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后来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占据市场并获得当地认可,依靠的是政府、监管部门以及股东的大力支持和村镇银行本身深入的营销,最终能够挖掘潜在客户。与此同时,当地农村信用社、邮储等金融机构及时调整和改变经营策略,积极跟进项目源和资金流,通过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时效、降低贷款成本等多种措施巩固其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地位。部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也积极筹划向农村金融市场渗透。这种多个金融机构并存的局面,促进了整个金融运行效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透明化,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受益的是广大农户和小企业客户。
(三)催生了特色鲜明、深受农户喜爱的贷款品种和模式
宜城村镇银行结合自身特点,创新了业务合作模式。一是“银行+政府+农户(公司)”合作模式。该行与刘猴镇政府签订《合作协贷协议》,共同制订了《刘猴生猪养殖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采取“银行贷款、政府协办、农户联保”的模式向生猪养殖户发放贷款,促使农户年增收5000元。二是“银行+合作社(协会)+会员”模式。农户参加合作社,组成联保小组,经该行审批授信通过的社员向该行缴纳授信额度一定比例的风险保证金,共担风险。三是“银行+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粮、棉、油购销经纪人的生产经营特点,先后开发出油菜籽、香菇等购销经纪人贷款产品。四是“大银行+小银行+公司”模式。联合股东国家开发银行推出银团贷款等业务,将襄樊大山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贷款项目推荐给开行,组建银团支持项目建设。五是“银行+担保(保险)公司+公司(农户)”模式。与担保公司、财产和人寿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多种以贷款金额为最高赔付额度的低保费保险产品,降低了农户因人身意外伤害而丧失还款能力等所带来的贷款损失。另外,2013年宜城村镇银行为响应省银监局号召,分别在南营、刘猴社区、家庭农场等三个区域开展了“双基双赢合作贷款”试点,通过该模式累计为45户农户、家庭农场发放贷款1534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三、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宜城村镇银行面向三农,无论存贷款规模,还是服务客户数量,都远低于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实际支农效果还不十分明显,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改观。其中,固然有其发展时间较短、国家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因素,其信誉、网络、贷款成本等先天的劣势也是制约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一)人才建设较为薄弱
该行大部分员工为银行业新从业人员,金融知识和业务开拓能力明显不足,员工素质与业务发展、风险控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同时,员工思想建设较为薄弱,且存在员工流失现象,部分员工经历村镇银行的磨砺成长后,已不想再局限于村镇银行的发展环境,村镇银行成为少数员工进入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的“跳板”。
(二)IT网络建设落后
宜城村镇银行不能以直接身份加入人行支付结算系统,只能暂且通过股东开发银行以间接身份加入,资金汇划极不便利。同时,村镇银行的IT系统落后,技术水平低,且不能联网,存款难以实现通存通兑,有时仍需以手工方式建立台帐进行维护。
(三)客我关系维系困难
村镇银行与当地农信社、邮储贷款产品、利率等区别不大,且存在资金来源不足等先天弱势,加之存汇款不便,更是影响了村镇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形象,群众对其认知率不高。由于村镇银行资本规模较小,且受制于监管部门规定的村镇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5%的限制,无法满足优质客户的贷款需求。
(四)风险防控能力较弱
由于系统的陈旧落后,致使业务风险控制、授权管理和流程设置较为粗放。村镇银行制定的相关制度办法不能完全适应农业的弱质型特质,在农村金融及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信贷资金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同时,内控和安防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进一步加强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有关建议
2015年3月3日,中国银监会办公厅的《关于做好2015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要进一步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提升农村金融竞争充分性,稳步培育发展村镇银行,鼓励按照规模化组建、集约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的原则集中连片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对设立村镇银行超过一定数量的发起行,允许设立村镇银行管理服务子公司。这一决议在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继续完善壮大村镇银行方面发挥了很大的助推作用。目前,村镇银行的发展正进入关键阶段,我们必须重视已设立村镇银行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逐步解决问题的同时保持良性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村镇银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加强IT系统建设,应涵盖产品创新、市场营销、流程再造、客户管理、风险控制和IT治理等银行运营的方方面面,完善与人行、银监部门、其他信息平台网络的对接。好的业务操作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银行的市场反应能力和产品创新力度,显著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二)提升村镇银行软实力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重思想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引导员工树立扎根农村的服务意识,建立全国或省内统一的交流培训学习平台,组织员工进行自我学习和集中学习,提高业务知识和技能水平。二是加大评审、信贷、财会、安全、保卫等全流程业务制度建设,确保监控到岗、到人、到点,做到制度建设不留盲区和死角,以制度管人。三是树立全员营销意识。综合利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老客户、政府平台、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全员营销,挖掘和培育客户。
(三)适当增资扩股
要鼓励国有大型企业作为股东入股村镇银行。资本的逐利性使得一般的中小企业不愿意投资到村镇银行,但在盈利的追求之外,国有大型企业具有树立社会责任感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可吸引其入股,以满足优质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和稳定壮大客户群。同时,要协调好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关系,充分依托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的项目、人才、资源等优势,争取理解与协作。
(四)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缺乏技术标准。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工作上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国家制定的总体标准。在这个总体标准中,它的技术规定主要是针对当代农村的建设,并没有对村镇规划作出明确的指示,这就使得这一标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笼统性。在采用这一标准的时,存在一些农村地区也采用了城市建设规划技术的标准和内容,这两种标准的结合导致了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出现较为混乱的局面。第二,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理论体系不够健全。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速度较之村镇规划的理论发展来说更为迅速,而且目前我国仍未形成一个健全的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村镇规划体系,这使得我国部分新农村建设中,大都采用演进形式。与此同时,在现阶段的新农村发展中,主要采用村镇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来进行建设,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脱离农村自身的实际情况只对其作出总体规划,这是不可行的。第三,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管理力度有待加强。我国大部分的农村村镇存在着规模较小、产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的布局分散以及不够完善的局面。同时,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农业人口在农村人口中仍占有较大的比例,城市化气息仍十分淡薄,并且,现阶段农村的经济积蓄功能仍较低,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也没得到有效改善。
2加强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策略
2.1建立统一完善的村镇规划管理体系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建立一套健全完整的规划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得确定好规划的层次以及内容,有针对性的突出村镇建设的重点问题,并促使规划的技术标准能够与村镇的实际建设情况相结合,从而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规划理论体系。并且,国家应继续对一些村镇规划的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明确村镇规划的技术标准,从而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新农村建设的村镇规划中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在村镇规划管理中,我们还需要在原有部门的基础上,专门设立一个城乡统筹规划处,并在乡镇地区建立规划管理所,以此来对村镇规划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实施,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规划管理体系。
2.2坚持理论规划与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
就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情况来看,其所存在的最大弊端是在进行村镇规划时,太过依赖于城市的规划内容,甚至完全照搬城市规划的内容来进行村镇规划,脱离了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这就使得在新农村的建设中缺少了一些应有的环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规划的建设和发展更够推动村镇的规划力度,但并不能完全促进村镇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村镇规划时,应从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制一个适合农村发展特色的村镇规划,在民俗民风方面体现出村镇的特点,从而确保村镇规划的制定与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需求相符合。
2.3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在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中,国家应始定,但设计人员有时对村庄的地形地貌的缺少深入了解,无法切合实际进行建设选址,而村民、村干部则缺少对污水处理技术的了解,在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往往导致部分选定地点不恰当,使得污水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增加,或污水收集、处理效果差。污水管网系统问题多。有的管网连接不到位,未接入农户化粪池,漏接时有发生。部分接入支管的农户,化粪池底部未采取防渗防漏措施,存在自然渗漏。汛期,雨水、河水倒灌污水处理设施,大大影响处理效果。污水处理日常运维困难。由于缺乏专业的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人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以后,普遍缺乏日常管理和维护,导致污水处理率低、水质达标率低。
3对策与建议
由于村镇建设工程规模浩大,在财政支出和资源管理上都有不小压力,这就要求企业规划好每个岗位的工作,协调相关部门间的关系、紧密关联起来,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工程预算的监管强度。只有这样工作人员才能各尽其责,各个施工环节才能如期完工,以达到最初的经济责任进行分担。村镇建设工程预算影响建设资源的管理工作。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在村镇建筑施工资源上下足功夫,做好控制与管理的工作以加强工程预算的效率。因为建筑资源在整个项目投入中占有很大比例,如果没处理好,便会造成无辜的成本消耗,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二、合同管理在村镇建设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实施情况
施工前期签订工程合同,是保证村镇建设工程预算做到最好的有力措施,可以促进建设小组和施工人员正常开展工作,很好的协调好职责和义务间的复杂关系,进而讲可能造成财政损失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签订合同的双方要依法完成相关程序,受到相关法律条文的制约,对意外事件作出赔偿,能充分了解业主的购买目的并依此制定应对方案。这就要求加强后期的工作了,为了不使合同双方损失利益,就必须管理机械、原料、资金等资源到位。再者,为了进一步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可将进度账目的收支纳入其中,以避免因环节衔接不当而造成违约。而且有些项目设计变更之余应及时升级签证。
三、村镇工程建设应注重建设成本管理
一般来讲,村镇工程建设不像大城市,对高端的建筑模式、艺术指标要求不高。就现今经济市场发展模式来讲,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催化剂,而通过合理安排施工事宜则能降低成本支出,以此使企业效益达到利益最大化。要求企业协调各方各面,提高积极建设的氛围,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机械,使损失降到最低、效率最高以达到缩减施工成本的目的。
四、村镇工程建设中设计环节与施工组织设计优化升级对工程预算贡献
(一)设计环节对工程预算的作用。村镇工程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好建设项目能促进工程顺利实施,对减低施工成本也有重要影响。有关资料表明,一个村镇建设工程,建造师做好了设计环节的项目规划工作,预示着这项工程将完美竣工无疑。然而,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应当监管工程预算,处理好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不过最终的目的仍旧是以缩减施工成本达到利益最大化。此外,有些企业一味追求利益玩玩忽视土建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这是不可取的应当极力避免,可通过建立健全预算机制,加强监管村镇建设中各环节的工作现状,剔除或是改善不达标或不符合施工要求、技术不过关的相关项目或人员。
(二)升级施工组织设计以使工程预算达标。村镇建设离不开高效率的组织设计,因其可确保工期和土建产品的质量达标,以及通过分析企业财政信息对建设成本合理掌控。而不时的优化升级施工工艺,实行不间断施工模式,选择能带来高效率工程建设施工模式、设备、机制,进而促进村镇建设全过程的顺利完成。
(三)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对村镇建设工程预算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合理的组织设立将缩减工程建设的质量,会致使工程预算遭遇管理和控制上的不便,给整个施工项目带来致命性的打击。为了避免这一现状,就需要企业科学管理组织设计,对财政收支也要严加监管,以便于各环节统筹到位、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五、结语
城中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社会现象,是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城市化问题。在早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政府为了规避土地补偿、村民安置方面支付的巨额经济和社会成本,直接获取农民的耕地,故意绕过城中村以达到降低开发成本,如此城镇化建设得到快速的发展,然而城中村却越来越多。农村城镇化急功近利式的发展是城中村形成的客观原因。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在农村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农民的耕地被征用了,而当地的农民却仍然留在原居住地,并且保有部分宅基地可供他们建房居住。村落被城市包围,形成了城中村。另一方面,目前租金收益是城中村存在的经济根源。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吸引了大批外来打工者,但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缺乏或是供应不足,使外来打工的中低收入者有工作可做,却无房屋可居住。城中村恰好为这些人提供了价格相对便宜的出租屋,本地村民通过出租屋获得很大的收益。村民们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和驱动下会想尽一切办法,比如违章加建、扩建、改建,去不断追求房屋租金的最大化,最终就形成被城市包围的农村景观,形成了特有的城中村问题。城乡土地“二元”结构是形成城中村的最根本的原因,即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与城市的土地国家所有[4]。可见城中村问题的核心就是土地问题,城中村问题的形成、发展甚至问题的解决都集中在土地这一点上[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国家所有,农村的土地属集体所有。城中村在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内的时候,他们的土地就保留了集体所有制,所以农民原则上享有土地的使用、占有和收益权。同时我国的相关政策还规定了行政村享有土地非农使用的初审权。因此城中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土地的非农使用地价昂贵,很多城中村都利用其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和区位优势积聚了大量的财富,村民和村集体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村民会极力抢占空间建房,以便在城中村的改造到来之前获得更大的收益,并在城中村改造时获取更多的国家补偿。
二、城中村存在价值
有的学者或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城中村是“社会毒瘤”[6],会给城市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但随着对城中村认识的加深,城中村存在的合理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因此,城中村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应该是双面性的,应该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评价城中村的存在。
(一)城中村舒缓了激增的外来人口与紧张的城市住房之间的矛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外来人口被吸引并涌入较好的城镇就业或者创业,但是商品房的居住成本较高,同时廉租房数量较少,难以获得租房资格,并且廉租房所在位置大多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城中村恰恰相反,交通一般比较方便,租金也只比廉租房稍高,生活设施也比较齐全,虽然不及商品房,但和很多农村房子相比,算是很理想的住所了,所以外来人口大多数很青睐城中村的住房。城中村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廉租房”的作用[7],是廉租房的辅助。同时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通常无力承担租金较高的商品房,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选择居住在交通方便、租金较低的城中村,尤其是紧邻高校的城中村。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一般从事脏、累工作者较多,他们工资较低,多数属于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人,因此一般也喜欢选择租金较便宜的城中村生活,城中村成了大学毕业生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安身之所”,也成为了他们与城市生活近距离接触的第一站。以贵阳市花溪区新朝阳村为例,在贵阳市租住一间房屋需要600~1200元,而在花溪区新朝阳村租住一间房屋需要100~300元就可以解决居住问题。因此城中村对于高校毕业生和进城务工人员来说,有助于他们融入城市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住房需求,有利于实现住房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
(二)城中村出租房是城中村村民的生活保障在中国大多数农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当他们的耕地被城市征用,城中村的村民基本上都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这让城中村的村民脱离了第一产业,但他们不能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因为他们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少部分人只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并且大多数人都只具有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程度,还不具备任何专业技术,因此他们很难融入城市的社会分工当中去。城中村出租房的出现使他们找到了获取收入的途径,同时部分居民也靠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做生意,这就使得城中村村民的生活有了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2],出租屋经济就成为城中村居民生活保障的来源。
(三)城中村让城市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城市生活具有复杂的社会分层、社会分工以及职业结构的特点。城市生活的人际关系也由最简单的血缘地缘关系向复杂的业缘关系转化,社会流动性很大,个人地位和角色变化也较快,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高,消费方式多种多样,空闲时间多,个人社会化程度高。城市生活节奏较快,紧张压迫感强,文化生活绚丽多姿。这种生活方式从社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来看,依旧存在诸多的弊端和问题。而城中村那种城乡交融的“血缘地缘联系紧密、低消费、慢节奏和高可入性”[9]的生活方式让城市生活多元化的同时,对城市生活也是一个有益补充。比如近几年全国的很多地方夏天的高温天气时间长,而贵阳以“爽爽的贵阳,避暑的圣地”而闻名遐迩,吸引了很多夏天炎热地方的老人、小孩到此避暑。美丽的花溪是人们避暑的首选。许多避暑的人结伴选择居住在花溪新朝阳村这一座城中村里,新朝阳村有短期房出租,房租相对便宜,同时这里也有大量的小旅馆,价格也比酒店低很多,因此新朝阳村是来贵阳花溪避暑的理想居住点。
(四)城中村里有诸多的创业机会房租便宜,交通便利,城中村里的人际关系已有业缘关系的出现,但是还保留着一定的血缘地缘关系,同时很多的城中村邻近工业园区,或是连接着高校,因此吸引外来务工人员和毕业大学生们来此居住。城中村里房屋密集,因而居住的人员多,同时他们本身就是大量的消费群体。这里饭店、超市、发廊、酒吧、休闲吧、游戏厅、旅馆等比比皆是且应有尽有,大多生意红火,这给许多想创业的人们提供了商机,并且相对于其他商品房区的门面房租也低许多,因此创业门槛也随之降低。
三、城中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中村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但也不可忽略它给城市发展、城市生活质量等带来的阻碍和坏的影响。大多数学者从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环境等多个领域对城中村的弊病进行了概括,本文主要对城中村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列举。
(一)人口密度较大,社会秩序紊乱由于在空间上多与工厂、高校相邻,出租屋90%都是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和高校学生。在房屋结构上多为单间或者一室一厅,屋内设施简单,房屋租赁价格远远低于周边的商品房,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和高校学生,出租屋常年供不应求。流动人口大,暂住人口多,外来人口大大多于原住人口,人口密度大。城中村房屋大多为第一层商用,从第二层开始出租居住。饭店、酒吧、网吧、游戏厅、精武馆、小旅馆、发廊等一个接着一个,极大地增加了出入人员的复杂性,同时城中村没有物业和保安,房屋建筑的防盗设施也不足,偷盗事件时常发生。
(二)建筑密度过大,布局混乱村民建造房屋时,只考虑个人出租利益最大化,尽最大可能地占用土地面积,随意搭建增建房屋,因此城中村建筑楼高而密,再加上监督管理措施缺位,整个村落的房屋建筑形状各异、空间布局混乱、高矮不齐。“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6]是城中村形象的写照。此外,比如贵阳花溪新朝阳村曾经两个传言让城中村的面貌几度改变,一是传言高校和工业园区要占用该村土地扩建校园和工业园区,村民们就平面扩建或者向高空加高;随后又听说五年后有房开商要开发此处,村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了,只要能够修的地方都会种上房子。如今低的房子在4~5层,高的有7~8层,建筑密度也非常大,村子里只有一条2~3m的通道通向外界。走在村庄里,眼前呈现的全是钢筋水泥,整个村子看不到一棵大树,一个草坪,“一线天”、“握手楼”[5]是村子里的建筑现象。这些房屋的通风性、采光性远不能达到健康标准,在这里也就没有惬意的生活环境。同时村内的居住环境和建筑群落与旁边小区和城镇很不协调,从而影响了城镇的整体面貌。
(三)市政设施缺乏,公共服务设施欠缺,环境卫生条件脏乱差城中村村民为了出租牟利,村内的建筑密度非常高,间距小。以新朝阳村为例,村子仅有一条2~3m的狭窄道路通向外界,同时路边的小摊林立,根本不能满足消防、急救、环卫车辆的通行,同时,水、电管线混乱,整个村庄更是没有一所公厕。此外,公共服务也非常欠缺,文、体、医、卫设施缺失。虽然该村建了一个垃圾站,请了一对夫妇打扫道路卫生,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的缺失,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不足,洗衣店、发廊、饭店等的生活污水就会随意排到路上,个别村民将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在路边,使周围环境恶气熏天、苍蝇满天飞,严重影响了居住环境。
四、对城中村改造的几点思考
随着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的顺利实施,城市经济发展及城市规模扩大,人们对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中村改造大势所趋。目前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城中村改造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也要因地制宜,不能完全照搬照套。首先,“住房、出租房配套”安置。城中村人口密度大,房屋租金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后村民的这些租金收入来源就会全部失去。如果一次性补偿不能够达到居民的收入的时候,城中村的居民们对拆迁就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住房问题、租金问题和生活问题是城中村居民最为关心的拆迁后的三大问题[2]。因此可以实行“住房、出租房配套”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在拆迁后的规划用地中安排相当的土地用于建设村民的出租房,按照村民原有的出租房面积补给村民,村民具有出租房的产权。把村民杂乱无序的自建自租房变成整齐划一的整建整租房,在统一的规划下不但可以让村民原来的租金收益不减少,而且还能够腾出有大量的土地进行有序的城市规划。村民的持续收入得到保障的同时,也能够妥善地处理好村民的住房问题。其次,“住房就业配套”安置。未来的生活状态是城中村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就需要充分考虑改造后村民的后续生活保障问题。解决了村中居民的住房和就业问题,也就解决了村民们的后顾之忧,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减少了政府在城中村补偿方面的费用。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后的新社区会涉及物业用人、社区维护、商铺经营等方面的用人,就可以首先考虑城中村里的原著居民的就业问题,使他们脱离农业生产、租金收入后仍旧能够有稳定的收入,同时也有利于城中村居民真正实现市民化[6]。再次,政府要引导帮助城中村居民市民化。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城镇化对吸纳和转移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影响农民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相关信息可知,我国的耕地面积已迫近18亿亩的红线,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截至2013年,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6.3%。尽管农业人口在逐年下降,但人多地少的现实仍然存在,这使得农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城镇化可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其生活,使广大农民更快地富裕起来。并且,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便弥补了这一旺盛的需求,这也使得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实现了共赢。城镇化通过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推移,扩大了对农村地区的要素需求范围,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使某些产业不断向农村周边地区转移,为农村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及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城镇化程度越高,打破固有的农业传统格局的速度就越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越快,这就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水平。不仅如此,城镇化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更多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城镇化对转变农村生活方式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农民可以分享城市的文明,感受文化的多元,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生活之中。
二、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的动力与补充
党的十八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规划未来农村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思路和指导思想,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途径,是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和必要补充,更是推动城镇化的必经之路。如何用稀缺的耕地养活13亿人口,让每个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并且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就需要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大机械生产以及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将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就又使得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增加了本就过剩的农业人口,也就加快了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速度。然而大、中城市的承载空间有限,不能满足大量流动人口的需求,所以部分农民就会选择向城镇转移,这也就催促了城镇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农民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习惯和自身素质。农民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由“靠力气吃饭”转向“靠技术吃饭”,为城镇化提供了人力和智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的必要补充。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交通不便,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农村就地城镇化就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发挥其农业生产的优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绿色农产品,同时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其次,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农村劳动人口老龄化趋势也愈加明显。据测算,到2016年,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劳动力比例将达到50%。并且,农村留守人员也呈上升态势。这些留守人员大多是妇女、儿童、老人,他们往往都或主动或被动地留在农村,尤其是一些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故土难离的情结使他们不愿意离开生活的热土。如何让这些农民和留守人员过上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农村生活,加强新农村的建设至关重要。最后,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甚至举家搬迁到城里,农业耕作缺乏充足劳动力,导致许多耕地撂荒、农村住宅废弃、田园荒芜。如何改善农村荒芜、废弃的景象,也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离不开城镇化建设,更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只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理想。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