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1:25:19
序论:在您撰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英文名称: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5420
国内刊号:11-1476/C
邮发代号:82-15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社科双百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英文名称:Journal of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3812
国内刊号:21-1397/U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一、着眼于理论创新,用创新的公安理论指导实践。
我市的公安工作要力求在应对新情况上有新思路,在解决新问题上有新对策,在攻克难点上有新突破。目前,我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和五个方面的差距。今年市委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那么我们公安工作去如何应对这种新形势,我认为就是创新,从理论上、理念上创新,那就是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做文章。试想,如果投资商在开发区建厂,建筑材料经常被盗,他会不会还在海林投资?投资商的轿车刚下高速路就被交警反复盘查,并要找理由罚款,他们还能不能来海林投资?所以我们在预防和打击犯罪工作上要加大力度,社区警务建设上要有新模式,交通管理上要改变工作作风,外事管理工作上要服务到位,消防管理工作上要为企业上门指导服务,文化娱乐市场管理上要讲求方法,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倶进、自觉摈弃抱残守缺、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狭隘意识和惰性思维。从以往公安工作中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有利于海林发展又不违背法律为前提,去创新、去思考、去突破。很多改革举措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打破传统束缚,我们才能不断实现公安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机制。
我们要不断改善现有的公安工作机制,去创新,去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奖优罚劣,不能干的看的一个样,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考评和奖惩机制,在提高民警“精、气、神”上做文章。企业和群众的诉求是什么,我们能解决什么,要通过什么方式解决,都有一个最佳结合点,要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目前,我市还有很多不安定因素存在,土地纠纷、林地纠纷、企业改制、国企并轨、84元问题、三轮车问题等等问题的存在。上访人员不断上访必然影响到市委、市政府的正常办公秩序,一方面花费很大精力去招商发展,一方面还要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我们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派出所,就要对各种问题有一个提前预判,通过各种耳目信息渠道掌握情况,发现苗头就要及时向上反馈信息,能够做工作化解的就要主动及时化解,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也就是要善于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住“牛鼻子”,找准每起事件的切入点、有的要靠思想工作,有的要靠感情疏通,有的要靠依法处理,必要时与上级沟通进行经济补偿,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相信老百姓,不能把群众置于工作的对立面。在为企业服务和指导上要主动、超前,绝不能出现刁难、勤卡现象。要向嘉善和昆山等地的警方学习,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服务发展。
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
学习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创新思维的过程。学习是个永恒的话题,是个人追求进步,干好事业的根本,是每个人终身的需要,学习则强,学习则胜。尤其是在当今充满创新和竞争的时代,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我报XX年度党校研究生班的目的就是能够听教授讲课,学习一些新知识,结交一些愿意学习、有事业心的各界朋友。要适应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本领,我们要在不断学习中开拓前进。做学习型干部,建学习型班子,带学习型队伍。
【论文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繁荣和发展我省文化的前提。我省文化未来发展的目标、路径等定向模糊,通过解放思想,推进河北文化大发展,确立新时期河北文化发展新理念,推进河北文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 社会 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文化的进步反映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 民族 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任何实践都是某种文化的实践,或者说是一定文化 指导 下的实践,文化不仅贯穿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而且指导和规定着人们实践的价值和意义。”[1]针对河北省而言,建设具有河北地域特色文化,发挥其对 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内驱力,不仅是适应塑造河北精神形象的需要,也是推进河北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解放、更新观念是繁荣和发展我省文化的前提,陈旧的观念和狭隘的文化意识是文化创新建设的藩篱,因而只有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阀门”才能推动河北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一、以解放思想突破陈旧观念的瓶颈
从 历史 上看,
三、解放思想,推进河北 文化 发展目标的实现
文化领域解放思想,还需要确立和实现理想目标的支持。既要有因应河北发展不同阶段和形势变化而适时调整的近期目标,还要确立保持河北文化稳定发展的长远目标。从根本上讲,河北文化发展目标应该着眼于本省的实际情况和全国文化发展的态势,同时还要兼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既要注意到文化发展的一般特征,还要注意到河北自身的特点。河北文化发展的理想和目标应该是高起点和高标准的。文化也不能安于充当 经济 发展的注脚,而是要积极参与全球文化竞争,在竞争中崛起、成长和壮大。河北文化建设要形成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先进性并充满活力的文化体系,要营造出高质量的人文 环境 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在确立高品位文化的战略层面上,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策略。在目标实现中坚持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 发展战略 、发展路径上开阔河北文化发展的国际视野、拓宽河北文化发展的思路、提高河北文化发展的标准和发展的水平。解放思想,达成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要付诸实际的行动。
首先,要从全球文化发展水平、全国文化发展水平、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着眼,在深入分析河北文化发展的国内国际差距的基础上,确立河北文化发展的目标策略。这种分析和目标确立,应该以全面、客观的 调查 为前提,要用数据说话,要有科学的比较,其别是要与文化发展较快的地域或省份作比较,从发展理念、战略和策略到手段和方法、成就和绩效等都要有充分、准确、深入的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弄清原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其次,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北文化发展理论得失、政策绩效做出全面考查,其别是要重点思考如何将文化立省、发展文化产业、建设 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河北人文精神、培育创新文化等理念的效应发挥出来,并放大河北文化发展理念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要实现河北文化发展的现代转型。从增强河北软实力的角度,将河北文化发展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最后,要结合河北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河北文化发展模式。尤其要以文化产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主导,勇于面对文化产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深层矛盾,在实践中不断突破旧有观念的束缚,破除体制和政策障碍,减少干预,给文化发展松绑,让文化产业轻装上阵,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向深入。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实现河北文化发展与国际接轨。
河北文化建设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要不断解放思想,并发挥其先导作用。在思想解放过程中,作为文化主体的诸如政府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政策的决策者、理论界和相关决策咨询机构的研究者、文化政策和文化 管理 的执行者等必须具备思想解放的基本素质。在坚持实事求是,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基础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要具有批判精神,这是解放思想的内核。思想的贫乏,原因在于教条主义思维和垄断、控制思想的陈腐观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作怪。思想要实现新一轮解放,必须唤醒并进一步强化批判精神,敢于破除“成规”、“ 常规”和一切阻碍发展的观念。允许人们大胆探讨,在思想上有一个开拓创新的局面,特别是不能给教条主义留情面,自我剖析、自我修正、自我创新。要具有忧患意识,正视本省文化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激发河北文化发展繁荣的斗志。
【参考文献】:
[1] 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6
英文名称: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主管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主办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0523
国内刊号:36-1035/U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辅导员 育人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经实践检验与证明,日益显示出强大真理力量的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思想,更是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执行者,肩负着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尤需结合工作实践加强学习,坚定不移地做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贯彻者、积极落实者和忠实执行者,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外延全面、内涵深邃,具有极强的现实方法论意义。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辅导员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作如下三点思考。
一、以学生为本,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体系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注重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观,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努力发展人的个性,提升人的精神,彰显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古语有云:“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构建和谐,人和为先。具体到辅导员工作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学生为本是辅导员工作的最高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以学生为本,在理念上不仅要着眼于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同时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需要和学习需求来为学生服务,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增强说服力,扩大影响力;在工作方式上,要宽严结合、张弛有度,力求严谨科学的工作基调与宽容和谐的工作理念相统一,做到严之有道、谨而有力,宽之有度、容而有理。通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道化人,培养学生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上进之心,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发扬科学精神、探寻工作规律、讲求科学工作方法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包括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实证求真、理性创新等方面。高校辅导员工作本身即是一门科学,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其中,就要发扬科学精神,实事求是,遵循规律,自觉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学生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将科学精神贯穿于辅导员工作的始终,需正确遵循辅导员工作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实事求是,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当前、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实事求是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准则,要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不同阶段和不同环境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符合其自身特质的发展目标与成才之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辅导员要做到胸怀国家、心系学校、目标长远,不仅要管学生眼前“一阵子”,而且要考虑学生“一辈子”,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与认知能力,积极促进其全面发展,为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
科学发展观本质是一种具有极强方法论意义的理论,只有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才能落到实处,发挥作用。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辅导员工作重在实践。首先辅导员要结合实践自觉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具体要求。在工作实践中,要坚决清除那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做好学生工作的观念和想法,做到和谐工作理念了然于心、科学工作思路胸有成竹;其次在学生工作实践中要坚持和谐理念,发扬科学精神,总结科学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具体要求解剖自我、审视工作;再次要在破解学生工作难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对于事关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心理健康辅助、家庭困难学生资助、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选准切入点、探索新思路,在攻坚破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新世纪新阶段,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困难、新挑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迎难而上、直面挑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辅导员工作,在积极学习、解剖自我的实践中增强科学发展理解力,在构建和谐、服务学生的实践中增强科学发展贯彻力,在遵循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中增强科学发展创新力,在攻坚破难、教育学生的实践中增强科学发展执行力,从而全面、科学、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胡丽雷.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4).
[2]孙广军,朱建成. 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J].理论学刊, 2004,(07) .
[3]朱其训.论科学发展与教育和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9-30.
[4]刘福垣.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J].科学决策, 2003,(11).
[5]石书臣. 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和时代特征[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院;三大问题;三大对策
高职学院的发展近年来迎来新的机遇,国家示范、省级示范、重点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如火如荼,笔者和笔者所在的团队也一直在努力,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高职教育一线的教师,不免有些忧思,但也觉得有前途和方向。大家需要共同来审视要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再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
一、三大问题的提出
第一个问题就是办学层次和社会认可度问题。高职似乎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专科教育,社会大众觉得学历层次不够高,就业虽然好了,但就业的水平不高,刚毕业的学生除去吃住大多成为“月光族”。家长也觉得太不容易,培养了一名大学生,找到的工作却是基层的一线操作技术人员。
最近也有一些新的动向,比如鲁昕副部长提出“国家构建从中职、高职,到专业本科、专业硕士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继续学习的学生有顺畅的上升通道,让选择就业的孩子能找到体面的工作”。《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文件中又指出高职教育要“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从目前的普遍情况来看,高职学院大多从中专升格而来,时间还不长,能否办本科、研究生教育?教学的质量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反过来看,办学层次不提高,社会认可度不加强,招生怎能火起来?纵观今年高考,本科分数线依旧飘高,高职分数线一再探底,很多学校招生非常紧张。
办学层次不是一提就灵,社会认可度不是一蹴而就,得有解决的对策。
第二个问题就是师资与办学条件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办的是面向职业的教育,如果是培养高素质(或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话,那么必定是面向生产一线的,而生产一线的师资与办学成本都要求很高。为什么说“很”?
先来看看师资的问题。要让教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能解决生产实践的问题,首先考量一下老师“行不行”。老师有多少在生产一线真正干过2年以上?只怕本科院校都没有。招聘的大批师资是优秀硕士、博士,每年也总能收到一大批硕士、博士的求职简历。
以学计算机专业的为例,一个简单的问题——做网线,问一问前来应聘的硕士、博士,有几个讲得出八根线的标准顺序,接着又有几个能动手接上一根网线的水晶头,接上了又看看手工工艺水平如何。
人才培养是讲究规格和定位的。硕士、博士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特别是某一个窄的学术领域,博士比硕士更窄,比如专门研究解决网络拥塞的算法问题,这事高职的毕业生做不了,本科的毕业生也做不了。那高职的老师怎么办?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当让职业的人士来干,面向什么岗位的专业就让什么岗位的师傅来教,要不就放老师到这个岗位干2年。
有人说这个有办法,在招聘的时间就要求有2年企业相应岗位的经验不就成了。有是有道理,但治标没治本,那老教师怎么办?新出来的硕士、博士找不到工作怎么办?那就成了社会问题了。
关键的问题一是在于学校和企业如何连通起来,企业的师傅和学校的教师如何共用起来,企业的师傅不一定懂教学,教学也有很多讲究。二是高职的师资怎么培养?老师放到本科学校培养?放到国家示范院校培养?确实有一些效果。但要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有什么办法让老师能在一个企业的岗位上好好干2年,而且干的是将来要教的事。
再来看看办学条件的问题。这几年高职学院都进步很快,但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进步更快,老设备淘汰速度也快,生产一线的设备也很昂贵。捡了企业的占了便宜怕太老,买了新的太贵买不起。比如投资建设一个计算机机房,这些设备会贬值很快,两年之后就会贬值差不多一倍。
资金充足的高职学院建起了高大宽敞的实训工厂,大车间、大投入、大手笔,看了真的让人感触良多。经费不足的高职学院只好暗自寒碜了。关键是经费从哪来呢?一是抢抓项目;二是学校勒紧裤带;三是社会筹措。
有没有办法让这些实训条件与生俱来,或与生产一线同步跟进呢?高职的校长们总不能天天去跑项目争资金吧。
第三个问题就是人才培养定位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姓“高”名“职”,也就是说首先是高等教育,然后再是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分。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似乎职业教育目前基本上是专科教育。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
据此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高等学历教育相辅相成。鉴于高职学院目前的基础条件以及学生入学的情况,说起入学的学生情况,高职学院的老师应当深有感触,凭什么录取分数线就要那么低?教学当然难度要大一些了,尽管老师们想了很多办法。
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有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应用技术也得有人研究,大家都去研究算法、研究DNA技术了,谁去研究应用技术,做工程实施?
近来,也有不少学校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开展了自主的能力学士认定探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北京市开始试行了职业教育的分层教学等。这些创新和探索虽然有点艰辛,但其真实的目的只有2个:提高品牌认知度和社会美誉度;为招生和办学开辟新的途径。
有理由认为,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化的教育,有什么样的岗位就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现在的社会分工很细,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大相径庭。比如CEO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技能,职业教育就可以办。职业教育为什么就不能办总裁班呢?而为什么就只能办车工班、钳工班?
二、解决问题的三大对策
以上提出的三大问题要开出处方只怕还不容易。下面和盘托出笔者思考的三大对策。
1.提高办学层次的对策
高职应逐步改变仅办专科教育层次的格局,但要提高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并不是单纯开展本科、研究生教育可以解决的。
一所高职学院直接升格为本科高职合不合适呢?有待考量。虽历经多年的发展,但相对底子还薄,就算升了本最初也只会是三本。
自身品牌不够就找品牌合作。比如和清华大学合办高等职业教育,又如和当地龙头企业合办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三五年的孵化再成为单独品牌的高等职业学院。
但这样也会带来一些附属的问题。比如行政级别怎么办?保留级别、独立运作应该问题不大吧。现在本科学校就有不少二级学院,再试点办一些高等职业学院的二级学院有何不可,同样能否颁发职业教育的学位呢?
再就是师资如何同步改善。笔者认为一是从本科院校聘应用技术专家;二是从企业聘生产一线能手(不一定都是总经理、总裁,得看是培养什么岗位的人才);三是从自己内部培养。
在现行体制下,要开办本科教育专业得申请、审批,这个过程还比较漫长,合办了则可共享本科学校的现有专业资源。
2.为利用社会资本(富有的除外)的对策
很多大企业也想办教育,因为大企业的很多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企业自己办教育又不太懂教育的运作规律,学校自己办企业又不懂企业运作的运作规律。
长期以来,高职学院的资金来源大多来自于学费和财政拨款,办教育毕竟是非赢利性质,是一项事业,学校也并不是赢利的企业(民办院校也许不同)。那和本土龙头企业合作什么呢?一是在职业教育上吸纳投资,比如员工教育培训、职业人才选拔;二是共享生产资源,将企业正在用的或即将用的直接转化为教育用的仪器设备。
这里仍然有个体制的障碍。企业就是企业,学校是事业单位。企业的第一目标是赢利,校企合作之所以冷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企业觉得这是一种投入,短期很难见到效益。
这时应当有实习工厂、员工训练中心、职业培训中心等这种介于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中间体,是双方共同投资的,比如学校出地、房、部分教员与行政管理,企业出仪器设备、派部分管理人员参与行政管理、部分老师傅转产为培训师,以产学研结合体的形式运行。
还有就是解决了老师在企业呆2年的问题。老师天天在实习工厂和老师傅呆在一起学2年,水平自然提高很快。
再就是如何促进企业能有兴趣参与这项工作了。可以考虑由政府出面设定“职业教育实践基地”这样的认定项目,给与一定的支持政策,比如一旦得到认定的企业可以适度减免税费。
3.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对策
笔者认为这样说具有现实意义。记得有位职业学院的校长曾讲过“今天的高校就是明天的国企”。言语中并不是说学校会要改制,而说的就是要以企业化的管理思想来管理学校,向管理要效益。
比如企业有绩效考核KPI,学校有吗?企业有高效的运转机制,学校有吗?更进一步,笔者认为:“明天的国企,后天将是现代化经营企业。”如果把我们的学生当成是产品来看,生产产品以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和策略是行得通的。
居安则思危,老师得有危机意识,管理人员更得有。高职如果不变革,指不定明天会被淘汰。
以一个管理案例为例:笔者以前在一家企业工作,迟到一次罚款1000元,当时的月工资是3000多元,迟到3次就罚得差不多了,所以公司从没人迟到,而且考勤是采用的指纹考勤,想要他人代替报到不太可能。如果是在学校,想迟到罚50元,多半第2天就会因为罚款的问题争论不休。这就更加突显了老师得到企业锻炼的需要了。
所以这里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总体想法就是要“用企业化的管理思想来经营学校,但可保持学校的事业单位性质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