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1:24:59
序论:在您撰写电子信息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在中职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强电子信息专业资源的整合,有助于对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当前很多中职电子信息课程的专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电子信息专业资源的整合能力不够,不能对图片、文字等电子信息专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各种电子教学资源的利用程度也不够高,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旧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进行学习,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2中职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策略探讨
2.1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中职的教育教学模式都比较传统老旧,数字化和信息化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传统教育理念。针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要及时改进,加强教师的思想观念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理念,加强教师对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认识,了解到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过程中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教学的意义、为教学教育工作带来的便捷等,使得教师能够意识到电子信息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要定期对教育教学人员进行相应的宣传,宣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理念,对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的优势以及特点进行宣传,从而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促进教职人员思想逐渐实现转变,促进中职教职人员能够加强对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设备以及教学技术的应用,从而为现代化、信息化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加强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的经费投入
中职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育需要大量的经费,教学的投入水平是影响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职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各种计算机设备、机械设备、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大,在教育过程中也应该要加大对这部分的经费投入。加强对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的投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需要提高学校领导者对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的重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促进学校拨出更多的经费用于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设备以及教学资源的配备,从而提高中职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第二,要根据教学需求加强各种教学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配置,促进中职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设备以及资源能够得到完善的配置,为中职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要加强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经费的管理,有的中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虽然为不同的专业进行了经费支持,但真正用于教学过程中经费仍然不够,因此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教学过程中的经费投入的管理,确保电子信息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经费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可以落到实处,从而有效地促进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基础保障可以得到满足。
2.3加强电子信息专业教育资源的整合
在中职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强电子信息专业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各种电子信息专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中职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管理中,应该要做好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比如对幻灯设备、学习资源等进行共享,对电子信息专业信息资源等进行处理,对计算机、投影仪等各种计算机设备和资源都应该加强整合,同时利用多种计算机设备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对中职电子信息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电子信息专业的资源丰富的特性,加强图片、文字、音乐等电子信息专业形式的应用,从而丰富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在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资源的配置和整合过程中应该根据课程以及教师的个体差异,比如对于电子信息专业这种逻辑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根据电子信息专业课程的特点,加强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资源的平衡。
3结语
针对“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的就业结构型矛盾,解决问题的核心是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的改革。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国家层面,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对象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这些高校将率先从培养学术型人才向职业教育转变。嘉应学院于2001年升为本科院校,在改革院校之列,应做好规划应对学校即将到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的转型。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目标
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包括了软件和集成电路、数字家庭以及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本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应契合产业发展方向,针对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和智能安防领域,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此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调与产业的对接,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实现该目标,需要对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3.1培养学生的职业定位
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研究型高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系统软硬件底层开发。硬件相关工作方面:学生通过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元件等基本原理的学习,能够从事相关基础元器件的研发工作。软件相关工作方面,学生通过操作系统、处理器内部体系结构和接口电路工作原理的学习,能够编写硬件的底层接口程序,从事一些基础的研究工作。高职高专学校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需要熟悉生产设备的工作过程,能够应用和操作设备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应用型高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层次处于上述两种类型学校学生的中间,必须要实现差异化培养,具有自身不同于研究型和高职高专学生的特色,在产业结构中寻找自己的定位,这样才能保证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应用型高校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应该熟悉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了解元器件的性能参数以及影响其工作的因素,能够根据客户提出的设备的性能指标和不同要求,“选择”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元件,通过合理的组合连接,形成生产设备,或是能够测量某些物理参数的仪器和仪表,或者是智能家居中的控制系统、安防系统等等。该类型学生主要从事的是系统集成工作。从目前我国产业发展结构来看,大部分企业还是生产型的,从事研发的企业和研发方面提供的工作岗位相对较少,所以对从事底层设备研发的人才需求有限,而对系统集成人才需求较大。
3.2工作岗位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嘉应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改革思路。智能化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未来的仪器设备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和算法运行,脱离人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基于此,确定培养的学生的未来的职业定位为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广东省电子行业发达,提供的相关产业岗位较多,95%以上的学生会在广东省内就业。就业的学生主要从事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调试和安装工作。作为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就业之初可以做为企业研发部门的软件、硬件工程师,随着相关经验和技术的积累,以及自己本人的不断努力和学习,有部分优秀的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可以成长为产品的项目工程师。如果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则可以成为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只要努力,职业提升空间较大。
3.3课程模块设置
学生要想在将来能够胜任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和系统集成工作,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包括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信号转换变换、总线接口和软件编程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学习的模块设置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和产业对接模块。针对学生将来从事的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作,要求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如下:基础模块包括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信号与系统、传感与检测、数字信号处理、虚拟仪器设计和C语言程序设计。提高模块包括了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嵌入式系统、微机与单片机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产业对接模块含有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和智能家居等课程。基础模块电子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分析方法,为提高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提高模块中的课程主要学习由8位,16位和32位处理器内部体系结构和编程方法和系统硬件描述语言,这些是智能电子产品的核心。而产业对接模块开设的课程主要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智能电子产品系统。
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框架
4.1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该模块包括国防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语言与技能课、体育和全校性公共任选课,总计57学分,1004学时。具体课程为军事理论与训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廉洁修身、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I-IV,含口语与写作)、大学计算机基础、健康与心理教育、大学语文(含应用写作)、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体育(含选修),公共任选课。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语、法律和国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怀,成为一个道德和人格上成熟的人。
4.2专业课程教育模块
该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总计105学分,1498学时。其中专业必修课包括学生必须了解的本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其中学科基础课电子类工科学生必须学习的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含30学分,总计548学时,主要课程有:大学物理及实验、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概率论与随机过程、工程制图与AutoCAD、电子工艺训练、电路分析基础、电路分析基础实验。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是本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基础课程组合,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含18学分,总计287学时,主要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实验、通信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及见习。专业课程组合则是本专业的一些较为重要的课,按照不同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课,总计13学分,204学时。智能电子系统方向主要专业课程有智能电子系统方向、信号与系统、微机与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专业选修课是本专业的一些特色课程,包括专业限选课18学分,28时,课程主要课程有: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及技术、传感与检测、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虚拟仪器设计与应用。专业任选课10学分,170学时,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印刷电路板设计、Matlab程序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智能家居系统设计等。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需要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符合生产实际的能够实现一定功能的智能电子系统。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进行的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活动,相当于入职前的岗前培训,均为8学分,8学时。
4.3职业教育模块
该模块均为选修课程,包括心理学2学分,32学时;教育学2学分,32学时;教师职业技能2学分,32学时;教育实习4学分,4周。学生可以在修完此模块后申请教师资格证,扩大就业面,从而拓宽就业途径。
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内容
5.1调整专业方向,强调产业对接
紧密结合广东省十二五规划中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内容和专业的发展方向,根据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将专业方向调整为智能电子系统方向。为实现专业调整和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最终摆脱学生所学知识与到企业工作后所需能力相脱节的现状,开设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近的课程,如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和智能家居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真正做到与企业生产实际的对接,让学生到企业工作后可以尽快进入角色,找到自己在企业的一席之地。
5.2突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核心地位
针对学生到企业工作后主要从事智能电子系统设计相关技术的工作,专业基础课中的核心课程设置为: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通信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及见习、C语言程序设计。专业方向课中的核心课程设置为: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及技术、传感与检测、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虚拟仪器设计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及见习。强化学生在智能电子系统设计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为学生将来在本行业从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有较大程度的职业上升空间,使开设的专业课程更有利于学生将来在专业技术方面的成长和发展。由于专业选修方向的调整,增加了相应课程,如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和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删除了理论性较强的相应课程,如信息论基础和数字图像处理。
5.3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工作面临的形势和特点,提出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工作的几项措施:一是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二是推进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三是加大经费投入,通过优化、整合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四是推进产学研合作,建设好大学生实习和实践基地;五是实施好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工程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重要方面。
6结语
要想对服务器的安全提供必要的保证,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就是进行密码的设置,当设置完毕之后,不管是管理员还是用户进行服务器的访问过程当中,应该将自己的登陆密码输入进去,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在实施密码的设置必须限定一定有效期的密码,当拥有比较长的时间范围内尚未操作服务器,往往就自动退出这一系统。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将银行的相关安全策略进行深入的学习,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就会将密码账户进行锁定,当出现用户访问服务器的过程中不能够成功输入正确密码已经有好多次,这就必须实施一段时间锁定策略对于用户。除此之外,还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服务器监控体系,系统在面临着无法记录上升的数据破坏数据文字性,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危害可以将服务器进行自动关系。只有遵循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便能够基于某种程度上确保服务器的安全。
2网络管理员的安全措施分析
由于在电子政务系统当中,网络管理员是其别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网络管理员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各类用户权限的分配,除此之外,还为服务器的安全提供保证,那么具体进行分析,网络管理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最好在WindowsNT/2000/2003等系统当中安装服务器,而且定期要将补丁进行及时更新,通过比较XP系统,WindowsNT/2000/2003等系统显得更加稳定,遭受的攻击显得更加不容易,安全性能更高,可是其也面临着比较高的配置需求,不要将其在DOS或者windows98当中安装;二是绝对不允许将设置服务器的BIOS从SCSI设备、光驱等能够移动的存储设备当中进行启动操作,以便可以有效保证只能够在WindowsNT/2000/2003等系统启动服务器,有效预防服务器感染非法用户病毒,另外还要把服务器注册表HKEY—LOCAL—MACHLNE\SOF,REIMiCroSoftxWindOSNT\CurrentVersion\Winlogon项中的Don’tDisplayLastUserName串数据修改为1,通过这样的操作,就能够把上次登陆控制台的用户名进行隐藏起来;三是针对流入服务器的相应请求,尤其是限制使用TCP/UDP的137,138,139端口,我们可以在防火墙之外放置Web服务器,以便可以将外部访问内部的情况进行隔离,从而能够对内部敏感数据提供切实的保证。
3数据安全的安全措施分析
电子政务系统当中具备特别重要地位的是数据,按照这样的思路,确保电子信息安全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为数据安全提供保证,为了进行数据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重要应该做到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就是必须区别对待不同重要程度的数据,必须按照具体的需要实施设定访问权限,还必须加密处理相对来说显得比较重要的数据,在指定的专用数据服务器当中及时存放该信息,还将指定专用数据服务器当中的信息做好有效保护,这样就可以在灾难恢复的时候进行使用;另一方面就是根据相关的规定要求备份相应的数据,按照客观实际需要能够实时备份关系到单位与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文件与数据,还应该在共享文件夹当中存放核心文件与数据,当出现实在是因为工作的需要,必须实施相应口令的设置的条件下,才能够进行临时设立共享文件夹,在这里必须要让广大用户关注的问题就是在文件使用完毕之后,必须要将共享相关资源及时立刻予以取消,在共享取消的过程当中还必须实施备份相关数据,这不但应该做好本地备份,还必须做好异地备份工作。
4结语
对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来说,进行产业发展创新的最终任务在于将整个行业优势加以强化,通过对生产及经营方式的变革来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的。从产业发展的不同侧面来说,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从行业发展的整体角度来看,应明确实施产业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第二,在创新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对行业整体的发展机能进行全面提升,积极扩展创新优化的空间,使自身优势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第三,应站在整体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内在结构的高度,对其现存的产业链进行科学化、完善化的管理,引导行业整体向大型化、集中化方向发展,这样就能将生产经营成本降至最低,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总体来说,我国目前的电子信息技术的行业创新可总结为五个主要方面,即生产技术、产业链、产业集中、开发应用及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在长期的发展历程当中,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一直都在不同阶段的创新中取得进步,产业创新的不同方面互为支持并相互作用,并在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使人们能够对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得到更加准确的认识和了解,达到最为明显的创新效果。
2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的有效措施
2.1建立一个集服务与引导为一体的产业管理体制任何行业要想实现创新发展,都必须以建立起良好的产业管理体制为前提,产业管理体制中应当包含服务与引导两方面。为了尽快将这一产业管理体制落实到位,首要任务就是根据现今的实际生产要求,将行业自身的发展理念进行与时俱进的转变与升级,并切实树立起重视服务、加强协调的创新原则,为行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同时,还要在行业的总体指导方面提高能力,将阻碍创新的限制性因素尽量剔除,使区域、产业等方面的瓶颈得以突破,对各生产模块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整合多方生产优势,从而在资源拥有量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最大效益,有利于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另外,产业管理体制还应在科技开发、税收返还等各项资金费用的利用方式上实现转变,使其能够在产品功能升级、新产品研发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电子信息技术企业出于技术创新的需要,需向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及商务部申请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因此,产业管理体制还应在融资方面给予帮助。
2.2加快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⑴将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最终应依靠电子信息技术企业来实现。因此,应对电子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政策的扶持和奖励。同时,要对整个行业的管理上积极鼓励创新,使企业意识到新技术研发试验、组建测试及其他核心设备、软件等方面的重要性,促使企业主动追求创新。这样一来,就能使整体行业的发展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具体可从三方面来实施:一是针对企业本身的创新机制而言,应从机制的整体角度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二是针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而言,应努力营造适应企业创新需要的政策环境,使企业在行业创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以巩固;三是针对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的优势而言,应注重对企业优势的全方位整合,创新方向应根据企业的优势和发展战略而定,这样才能形成特色型且专业化的创新机制,实施中可重点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及实验场所的技术改造方面。推进区域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在创新过程当中,可首先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领先企业进行重点扶植,并由国家机构进行专门的资金投入建设,从而打造出一个良好的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公共研发平台,并依靠平台使具有共性且较为关键的技术手段得以最大程度地接受扶持。同时,还可通过将现有的创新平台中的优越性加以突出来实现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将创新平台作为企业发展的枢纽,帮助企业从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中找到突破口,为企业创新工作提供有效的协调辅助作用。
3结论:
为了解决各军兵种自建系统间互联、互通、互操作的问题,提升军队整体作战效能,美国、英国、北欧等国都陆续开发了本国的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其中以美国的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epartmentofDefenseArchitectureFramework,DoDAF)最为领先、实用。DoDAF从最初的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转变为以数据为中心的理念,研究者进一步明确了规范、统一的数据概念定义是保证系统之间互连互通的基础所在。进入21世纪,在诡谲多变的战场环境下,作战需求对实时共享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美国防部在DoDAF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企业体系结构(DepartmentofDefenseInformationEnterpriseArchitecture,DoDIEA),用于指导美国国防部信息系统的建设。体系结构设计处于系统早期的顶层设计阶段,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效能的高低。由此,在系统投入建设之初,体系结构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实现有效评估的基础,本文将对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评估指标进行探讨研究。
2体系结构评估框架
最新版本的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确定了以数据为中心开发体系结构产品的过程。DoDAF元模型(DoDAFMeta-model,DM2)定义了相应的体系结构产品所使用的数据元素。DoDIEA沿用了部分DoDAF的产品和元数据定义。DM2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概念级、逻辑级和物理级,所对应的数据元模型分别为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及物理交换规范。这三类数据模型分别相应地从效用、逻辑、语法三个方面反映了体系结构的设计考量。语法评估,是指对体系结构设计的产品是否符合相应语法规则进行评估。其中,语法规则既包括体系结构框架及元模型对体系结构产品的规范,也包括产品设计过程中所选用的建模语言的语法规则。此外,语法评估还包括体系结构数据完备性和一致性评估。A.规则合理性:体系结构中动态行为所遵循的规则是否合理;B.状态可达性:体系结构中各元素现有状态是否现实可达,资源状态转换是否可行;C.时序正确性:动态行为执行过程中,角色交互、行为先后关系是否正确。效用评估,与概念层相对应,是指在该体系结构指导下设计的系统能否满足决策者、系统使用者所需的系统性能和效能要求,同时包括是否满足系统所需的非功能性要求。
3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评估指标语法评估包括四方面内容
3.1语法评估指标分析
由于语法规则是一个体系结构建立之初要遵循的基本规则,如果前述四方面有任一方面验证结果为否,则该体系结构即可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所以,语法评估采用数学集合论方法,其评估指标可以表述为:体系结构产品规范指标A1:若全部满足规范A1=1,否则A1=0;建模语言规范指标A2:若全部满足规范A2=1,否则A2=0;数据完备性指标A3:若全部满足A3=1,否则A3=0;数据一致性指标A4:若全部满足A4=1,否则A4=0;语法评估综合指标A0:A0=A1∩A2∩A3∩A4。
3.2逻辑评估指标分析
体系结构逻辑评估需要建立动态可执行模型,通过仿真运行进行判断。常用的动态可执行模型建模方法有结构化可执行模型生成方法、基于对象Petri网的可执行模型生成方法等。逻辑评估同样是“一票否决”,其评估指标描述如下:
(1)规则合理性指标B1:若全部规则合理B1=1,否则B1=0;
(2)状态可达性指标B2:若设计中能够相互转换的状态之间确实能够实现可达,则B2=1,否则B2=0;
(3)时序正确性指标B3:若设计中的所有时序关系正确,则B3=1,否则B3=0;
(4)逻辑评估综合指标B0:B0=B1∩B2∩B3。
3.3效用评估指标分析
效用评估同样需要在动态可执行模型基础上收集数据、进行评价。常用的效用评估方法有体系架构权衡分析方法(ATAM)、软件体系结构分析方法(SAAM)等,其基本原理是针对特定的目标对象构建仿真场景和流程进行动态评估。效用评估包括系统性能评估、系统效能评估及系统非功能性需求评估。系统性能指标是指软件系统在自身软硬件等技术条件基础上能够达到的运行能力指标。常见的系统性能指标有:
(1)系统响应时间:从用户发送指令到系统反馈其所需服务或信息所用的时间。
(2)系统吞吐量: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或数据的输入输出量。
(3)系统资源使用率:常见的有CPU占有率、内存使用率。系统效能指标是指针对特定的作战场景和作战对象,通过系统集成,使得作战过程能够满足的战绩指标。针对不同的作战场景和任务,效能指标各不相同。如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allisticMissileDefenseSystem,BMDS)针对来袭导弹预警作战场景,典型的指标有:
(1)预警覆盖范围:指BMDS系统针对威胁目标的作用空域范围。
(2)预警时间:从判断确定目标为来袭导弹时刻起,到导弹到达保护区的时间。
(3)信息精度:系统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常用误差来表示。如探测精度、数据率、信息融合处理精度、预测算法精度等。
(4)目标容量:系统能应对的最大目标数,用于衡量系统抗饱和攻击的能力。
(5)识别准确率:正确识别来袭导弹的概率。系统非功能性指标应从安全易用、移植扩展及决策管理三个角度考虑。安全易用考量了现有系统的可用性,移植扩展保障了系统的发展,决策管理则是从现实角度度量了系统的可实现性。非功能性指标定义如表1所示。
3.4体系结构评估指标与体系结构产品的关系
DoDIEAv2.0包含13个体系结构产品,评价过程中需要从各个产品中提取出指标信息。对于语法评估,要按照评估指标对每一个产品进行语法验证;对于逻辑和效用评估,则主要根据评估指标组织产品、建立动态可执行模型进行评估。
4小结
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起步于二十世纪中期,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我国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也有了明显进步,应用范围明显增加,在国际范围内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主要经过了四次阶段性的转型,树立了强大的产业动力,产品结构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技术与开发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产品出口额有了明显增加,基本上实现在满足我国部分电子信息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走出国门的愿景。但随着应用的日渐广泛,使得我国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企业研发能力弱、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知识产权缺乏、信息化程度低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长远发展,拉大了我国与世界信息技术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目前而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环境资源匮乏环境资源匮乏是限制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而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混乱,假冒伪劣、知识侵权现象猖獗,盗版产品走私贩卖以及企业间的不良竞争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均严重危害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研发缓慢,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遏制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潜力。除了产业内部环境存在很大问题,我国法律对电子信息技术的保护力量薄弱也是很大原因造成盗版猖獗的一个原因,因为缺乏保护使得电子信息技术的科研成果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取,科研工作者呕心沥血研究而得新技术在随后的盗版中被大量侵占,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科研工作者的信心,再加上国内市场电子产品的走私、贩卖现象猖獗,导致国内电子信息技术开发企业缺乏竞争优势。所以缺乏有效严格的法律环境也是我国致使我国电子信息技术问题频发的又一原因。
1.2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863”计划,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也因为产业界限模糊,使得产业结构问题凸显,技术创新体系并不明显,使得我国的电子产品不能与国外顶尖电子产品相提并论。产业结构不合理,投入产出差距明显,使得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力薄弱,所以只有改变传统产业结构,重构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改变目前我国进步缓慢的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
1.3科研能力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作为以技术为首要驱动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技术进步快慢,而产业内从业人员的素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随着我国教育普及程度的增加,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不少,可以说还在不断增加中,各方面的技术人员也很完备,但是很多人才都是单一型,他们或许是某一方面可以登峰造极,但是却缺乏其他方面的知识储备,甚至可以说毫无了解。现在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更需要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也正是因为人才的缺乏,也严重的制约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目前我国仍有许多技术需要购买国外的先进专利,这种强依赖性,也是因为复合型人才的严重欠缺。
2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人类进步永无止境,技术发展更需分秒必争,每天有无数的新型技术诞生,所以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更不能满足现状,更应正确分析局势,不断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逐步完善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凭借高技术含量、高市场附加值、强大竞争力与明朗的市场前景,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其他产业都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电子信息产业是世界各国都大力争夺的技术产业,目前很多西方国家已经将注意力集中与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旨在通过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来说,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的总体态势是:产业总体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产业内总体的经济效益比较好以及产业的发展后劲还是比较强的。综上所诉,我国应努力追赶世界潮流,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电子信息产业,未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将呈现出如下三方面的发展趋势:
2.1阶梯化、多元化发展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在未来我国电子息技术的发展也必然呈现处阶梯化、多元化的多元发展。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以及品牌优势,进行有目标地系统的研究、管理和销售工作。前文已提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混乱,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所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必须遵循阶梯化网络化的发展道路,首先需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立法保护,不仅仅是急于复制他国的先进产品,而是培养先进技术人才,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师夷长技以制夷,一步步稳扎稳打,才能逐步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已渗入生活的各个领域,正逐步实现着与机械、能源、交通、建筑等其他技术的有机结合,所以电子信息技术必然不能独善其身,片面发展,只有将电子信息技术多元化发展,更多的应用于实际生活,才能真正使电子信息产业做到为人类服务。
2.2个性化、规模化发展众所周知,每个产品都具有显著得到规模效应,电子产品当然也不能例外。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很多是精密技术产业,所以其生产规模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否则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很多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其大规模的产量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有效的利用了规模经济,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收益,所以规模化发展必然是未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眼光越来越独到,消费者逐渐成为市场主导,个性化消费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再加上电子信息市场更新换代速度惊人,人们对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所以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电子信息市场独占鳌头,个性化必不可少。
3.3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是一国闭门造车的过程,而是国际性的发展过程,其采购、生产、加工、销售都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很多技术不是仅靠一国之力便可完成,再加上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起步晚,所以必须加强国际化交流,学习世界先进技术,才能遵循全球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必然要遵循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已经有不少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已经开始走出国门,海尔、华为在世界已经有了很大的知名度,但是依旧有很多电子产品走山寨、翻版的低端路线,所以加快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化发展必然是未来发展趋势。
3结语
职业院校电子信息教育教学大都是让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电子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被限制,接收到的知识也很难用于实践,实践的过程也缺乏自己的创造能力。当前职业院校的电子信息教育教学模式应该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
二、电子信息教育的重要性
1.电子信息教育对职业院校发展的作用
在新时期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非常良好,它也为我国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背景就是信息化,信息化是现在社会的一大特点,职业院校一定要把握好这一机遇,重视学校电子信息教育的教学。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开始积极招收高职学生,进行电子信息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这说明电子信息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大潮流,对职业院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电子信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现代社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视,而全面发展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获得一定水平的全面发展教育。而电子信息是现在社会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信息教育来获取对信息的处理、加工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容易适应今后的岗位发展需求。此外,职业院校开展电子信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也能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德、智方面的发展。
三、改变教学模式的措施
1.对电子信息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现在社会上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以及社会信息化的创新改革都离不开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贡献,而电子信息专业的基础课教育就是培养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重中之重,这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对国内现在不完善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中国学生的智商在国际上并不落后,但是中国学生的创造性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知识的传授,我们应该摆脱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提升学生对电子信息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我们可以用电子信息专业的强大能力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对电子信息基础课的教育模式进行科学的改革,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
2.教学设备的改善
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类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但是职业院校由于其特殊性,在教学模式方面也应该有所不同,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要有更多的约束,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如果要在教学的质量上有的有所提高,就应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学设备,职业院校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充裕的,那么学校就应该考虑引进更加优秀、专业的设备来提升电子信息专业教育的高度。
现在各职业院校都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加上国家的资金支持,都对电子信息设备水平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因为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也同时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就说明这种方式是可行的,在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上,还有更多的方法等着我们去发现,我们只要正确认识到电子信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社会发展和电子信息教育的密切关系,就能不断地完善职业院校的电子信息教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