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1:24:22
序论:在您撰写中国工程科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社会科学论文 绝对优势学科 相对优势学科 学科结构相似性
[分类号]G311
科学论文被世界各国广泛用作科学技术产出的一类指标,科学论文的学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体系的状况和特征,同时也是表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国际大型文献数据库的开发和成熟,特别是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SSCI)的推出,许多学者采用文献数据库统计数据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绩效、结构及影响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国内社会科学文献数据库的开发也逐渐繁荣,为研究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影响力提供了数据基础。范并思利用报刊资料索引文献数据指标,采用文献数量和增长率等定量方法研究了中国1978~1995年社会科学以及学科结构、增长及其变化。一些学者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文献数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2l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影响。莫作钦利用408种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文献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1996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状况及其学科发展态势进行了揭示。蔡曙山采用国家社科规划申报项目数据分析了各省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科研生产力。
不同国家或地区对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有优先和轻重缓急之分,那么对于一个省份来说也应该选择自己优势和特色学科研究领域。选择和发展优势领域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要以之前的优势积累,了解和知道哪些领域具有优势。科研优势可以通过多种指标来反映,如科研投入中人力投入、经费投入,科研产出中论文产出等,在这些指标中最具有可比性的是论文产出。对于所有的优势可以体现到该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和国际上所处的优先地位,这可以通过科研产出指数来测度各地学科结构及优势领域。本文以反映国内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CSSCI检索系统论文统计数为基础,建立社会科学研究优势指数,借以分析和比较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分布与优势。
尽管科学论文只是衡量科学体系结构的一个方面,但它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科学研究学科结构的产量、质量和覆盖面。分析和揭示各地区社会科学研究学科结构分布及优势领域,对科技宏观管理部门来说,可以作到系统规划、突出优势、兼顾一般、协调发展,调整和建设优势领域,对整个国家学科优先领域的选择和科研基金的投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1 数据来源
本论文统计分析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 1998~2004年的数据,时间跨度为7年。CSSCI精选了国内出版的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比较规范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为来源期刊,该检索系统具有较完善和规范的学科分类论文省区归属检索系统。
CSSCI根据文献来源分为25个学科,表1给出1998~2004年我国25个学科领域论文数量及比例排序。部分学科进行了简称:(简称马克思)、新闻与传播学(简称新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简称图情学)、社会科学总论(简称社科论)、人文地理(简称人地学)、环境科学(简称环境学)。
从表1可以看出:
从25个学科领域7年论文量占全国论文总量比重和排名看,第一位的是经济学,占30.3%,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领头羊,一支独秀成为显学。分列二、三位的是教育学和政治学,各占9.6%、7.1%。有7个学科所占比重不超过1%,分别是宗教学(0.9%)、考古学(0.9%)、民族学(0.7%)、统计学(0.4%)、人地学(0.4%)、社科论(0.2%)和军事学(0.2%)。
所有25个学科领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性增长,各领域波动的年份不完全一致。这是因为一方面收录来源期刊数量不稳定;另一方面来源期刊变更所引起的。
2 各地学科优势与结构
2.1 各地优势学科领域
各地的学科结构反映了现实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力,也预示着各地的社会科学体系的发展方向。要对各地的学科领域的地位进行分析,必须求助于全国比较。对某个具体地区而言,有必要对衡量社会科学领域成就的绝对优势学科领域和相对优势学科领域两个指标进行区分。两种优势的界定如下:
在某一学科领域中,一省区的论文在全国论文总数中的份额,这个指标可粗略评估该省区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力量,取全国3l省区中每一学科领域前5位的省区,以定义它在该领域具有绝对优势。测算公式:
在某一学科领域中,一省区论文在该省区全部社会科学领域论文中的份额与该领域中各省区论文总数在全国全部社会科学领域论文总数中的份额比较,这是从学科领域的角度来展示相对优势指数(RCA)。它表明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省区应成比例地比其他省区做出更多的贡献(发表更多的论文)。相对优势指数的测量方法是:
因此,如果两者的比值大于1,则说明该省区在该学科领域中具有相对优势;如果比值小于1,则需要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和测量各地区的社会科学优势学科领域,同时也为了消除各地区年度论文变化的影响,取7年各地区论文数据,分别按25个学科领域进行汇总,按上述的计量方法进行测度。各地区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学科领域如表2所示。
观察表2并分析数据可以得出:
从各地区绝对优势比较看,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广东在大部分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这5个省市属于第一层次。很明显,北京在全部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论文产出中占有绝对领先地位,各领域的论文数占全国相应领域论文数的15%~48%不等,没有哪一个省份在任何领域能与北京匹敌。北京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是所有领域都具有相对优势,在管理学等10个领域不具有相对优势。上海在、考古学和民族学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在管理学等11个领域不具有相对优势,但具有绝对优势。江苏考古学和民族学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体育学只具有相对优势,在宗教学等9领域不具有相对优势,但具有绝对优势。湖北在管理学等8个领域既具有绝对优势又具有相对优势,但在宗教学等6个领域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广东在等4个领域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
管理学等16个学科前5名都集中在第一层次,而马克
思主义等9个领域就比较分散,特别是考古学最为分散。
四川、山东、陕西、河南、甘肃、云南和广西分别有4至1个绝对优势领域,其他省份不具有绝对优势领域。这表明少部分省市产出了大部分的社会科学论文,全国绝对优势学科是相对集中的,对于具有绝对优势学科的省市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绝对优势地位,因为这是最具特色的优势。
从相对优势领域比较看,各地区相对优势领域的数目不等,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领域,除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广东外,其他具有绝对优势领域的省份,他们的绝对优势领域几乎也同时是各自的相对优势领域。对于同时具有两种优势学科的省市,更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特色的优势学科。对于没有绝对优势学科的省份,应该在各自的相对优势学科里发挥力量,使优势更突出。
从各学科相对优势值比较看,社会科学研究能力比较强的省份差异小,而能力比较弱的省份差异比较大,也就是说社会科学能力弱的省份相对比较优势更突出。
中部地区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哲学、语言学、文学、图情学和教育学。而西部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学、文化学、人文地理和环境科学,这是西部所处地域环境的反映。
社会科学研究的地区产出与综合性大学和文科院校的地区分布有很强的相关性。社会科学研究产出能力强的省份也是拥有高等院校比较多的。
2.2 各地区相对优势学科领域比较
为了考察各省区相对优势领域在时间上的纵向变化,将1998~2000年和2002~2004年的各省区25个学科的论文数汇总,也分别计算出各省区的相对优势领域。这样可以比较各省区前期和后期相对优势领域的变化。采用蛛网图可以清楚地显示相对优势领域发展的强弱变化。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东中西省份中各选取一个省份,东部的上海、中部的湖北和西部的陕西。
分析数据和观察图1可以看出:
我国大部分地区社会科学学科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这种结构稳定性高于自然科学或工程学科。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强的地区学科结构稳定性高于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弱的地区,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不发达地区的学科结构更容易发生变动。
上海的民族学、环境科学和军事学相对优势得到加强,统计学、艺术学和文化学相对优势被消弱。湖北的新闻与传播学、统计学和文学相对优势得到加强,而艺术学、宗教学和教育学相对优势降低。陕西的人文经济地理、军事学和管理学相对优势得到大力加强,而体育学、心理学和宗教学相对优势降低。
2.3 各地区学科结构比较
各地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异同和变化可以通过两个指标加以测定:
从表3可以看出:
大部分省份的社会科学学科结构与北京极为相似,这表明我国各地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模式基本相同。只有部分省份如青海、重庆、河南、内蒙古等结构稍有不同。
社会科学研究能力较强的省份结构变动度较小,如北京、上海、湖北和广东等;社会科学研究力量较弱的省份结构变动度较大,如青海、海南、黑龙江和江西等。
总体上,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变动低于自然科学或工程学科。
3 结论与建议
当前经济学成为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中第一大学科,远远超过其它学科。
北京、江苏、上海、湖北和广东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力量最强的地区,其它地区具有少量的绝对优势学科,每个地区都拥有数目不等的相对优势领域,中部地区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哲学、语言学、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和教育学。而西部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学、文化学、人文地理和环境科学。
大部分省份的社会科学学科结构与北京极为相似,这表明我国各地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模式基本相同。全国各地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特色与优势并不突出。
选择和发展优势领域,首先要结合本身具有的学术优势基础和特色。各省区优势领域的存在与各省区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强弱有很大关系,所以各省区选择和发展社会科学,应主要结合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分布力量,特别是各地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和社会需求。其次,在选择学科研究重点时,必须确立学科主体研究方向和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并以此为重点加强建设。在选好方向的基础上,建设和培养学术梯队,没有一流的学术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所在。
以社会科学论文作为测度优势领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论文只是反映社会科学知识的成果形式之一,在社会科学领域,书籍也是反映社会科学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
英文名称: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主管单位: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416X
国内刊号:46-1068/S
邮发代号:84-23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这个由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的最新榜单,依据各个国家和地区于1999年1月至2009年8月31日,在汤森路透索引期刊(SCI)上的情况进行排名,包括论文总数、总引用次数和单篇论文引用次数三个单项指标。
从十年间各国(地区)发表的论文总数看,美国、日本、德国、英格兰、中国占据榜单前五位。其中,美国在过去10年共发表SCI论文297.4万篇,是日本论文总数的3倍多,中国10年发表了65万篇SCI论文,与上期排名一样列第五。
比较各国(地区)论文的总引用次数,前四位仍旧是美、德、英(英格兰)、日,中国被论文总数排名第六的法国挤出前五,且落后于加拿大、意大利和荷兰,居第九。不过,中国的这一成绩较上期排名上升了一位,也算小有进步。
若以论文的影响力(即单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评判各国(地区)科研实力,榜单上的位次则被彻底打乱。瑞士以每篇论文被引15.73次的高引用率,取代了美国的“冠军”地位,美国以15.02次/篇的引用率屈居亚军,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丹麦、荷兰和苏格兰,英格兰、瑞典、芬兰、比利时和加拿大分列第六至第十名。
中国论文的影响力究竟如何?记者查阅到的平均引用次数为5.24次/篇,引用频次仅为瑞士的1/3。虽说中国论文的关注度略高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5.08次/篇),比邻国俄罗斯(4.39次/篇)表现稍好,可国内科学界怎么也“笑不起来”。因为,即便是上榜的“最低门槛”也高达10.52次/篇。亚洲近邻日本和韩国的单篇论文引用频次分别为9.64和6.38。
一个国家科学论文的影响力,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该国的整体科研水平。论文大国无缘论文影响力榜单的现实表明,中国距离科研强国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许多圈内专家表示,“唯论文是才”的科研评价标准若不改变,中国科研的影响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出现质的飞跃。
不可否认,最近10年中国科研飞速发展。2008年,全球以“同行评议”作为审稿标准的科学期刊共76万篇。其中,美国发表的论文约占1/4,中国占到8%,而1988年这个数字只有1%。
论文参考文献的撰写是要有真实的科学依据的,如果参考文献没有科学依据,那么就不算是科学论文,我们在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不能忽略了科学的继承性,这是反映作者科学作风和态度的表现。下面是千里马网站小编整理的关于煤矿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赏析。
煤矿论文参考文献:
[1]徐永忻.《采矿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岑传鸿、窦林名.《采场顶板控制与监测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3]林在康、左秀峰.《矿业信息及计算机应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4]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5]王德明.《矿井通风与安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6]杨梦达.《煤矿地质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6]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矿井水灾防治》.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7]刘伟韬、武强.《煤层底板断裂滞后突水现状分析》.山东科技大学,2006
[8]董利.《回采工作面平推硬过断层冒顶事故的技术分析及防范》.煤矿安全,2006
[9]《平顶山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及对策》煤炭科学技术.2006
煤矿论文参考文献:
[1]邹喜正、刘长友.《安全高效矿井开采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宝明、陈炎光:《中国煤炭高产高效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3]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4]于海勇.《放顶煤开采的基础理论》.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5]王省身.《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6].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7]岑传鸿、窦林名.《采场顶板控制与监测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8]蒋国安、吕家立.《采矿工程英语》.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9]李位民.《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建设与工程实践》.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10]综采设备管理手册编委会.《综采设备管理手册》.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
[11]中国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12]朱真才、韩振铎.《采掘机械与液压传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13]洪晓华.《矿井运输提升》.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煤矿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物资供应局.《煤炭工业设备手册》.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
[2]章玉华.《技术经济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
[3]郑西贵、李学华.《采矿AutoCAD2006入门与提高》.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4]王德明.《矿井通风与安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5]杨梦达.《煤矿地质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6]刘刚.《井巷工程》.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英文名称: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咸阳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7461
国内刊号:61-1202/S
邮发代号:52-9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英文名称:Mechatronics
主管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主办单位: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080X
国内刊号:31-1714/TM
邮发代号:4-56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机电一体化》(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主管,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主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机电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协办。
一、SCI简介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1997-2001年)收录全球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内5,800余种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CompactDiscEdition,简称SCICDE),SCI-E(SCI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二、SSCI简介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2001年)收录社会科学领域内1,700余种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三、SCI、SSCI交叉关系
SSCI对其收录期刊范围的说明中明确告知该数据库中有一部分内容与SCI重复,这是因为学科之间本身有交叉,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在文献中的自然反映。
另外,SSCI从34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通过计算机检索文章主题和引文后,生成一个与社会科学有关的文献目录,此目录再经ISI编委会审核,选择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文献加入SSCI。因此SSCI也收录了相当数量的自然科学文献,二者的交叉关系更为密切。
四、"四大检索工具"(Ei、SCI、ISTP、ISR)
四大检索工具"指的是《工程索引(Ei)》、《科学引文索引(SCI)》、《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科学评论索引(ISR)》。
五、从哪里可以检索论文被引用的情况?
在国外期刊上的被引用情况可以通过美国ISI的三大引文(SCI、SSCI、A&HCI)检索。在国内期刊上的被引情况可以通过《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R)》、《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或者《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检索.
六、哪些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
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期刊,指的是林被甸、张其苏主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或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出版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指定的核心期刊。
七、ASPT来源刊、CJFD收录期刊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