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21:24
序论:在您撰写投资预算管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储备评审环节
专业项目可研深度不足、投资估算不科学,有的项目甚至没有可研论证材料或项目建议书,有的项目资本性、损益性支出划分混乱,在研究开发、营销投入成本项目中存在车辆、电脑、列入固定资产的自动化仪器仪表设备购置支出,造成项目执行困难、调整多、控制难。财务部门未有效参与项目可研审批,对经济性、合规性审查不充分,不利于保证资金的节约、合理、有效投入。
(二)投入安排环节
专业管理部门和执行单位“重需求、轻能力,重投入、轻产出,重安全、轻效益”,盲目提报投资需求;现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办法中,没有针对各单位投资及后续评价的相关指标和控制标准,没有有效约束激励机制,财务部门对预算的统筹平衡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投资能力管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应用。
(三)项目实施环节
1.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缓慢,存在年底突击花钱现象部分专业和单位对项目预算的跟踪监控不够,预算执行进度滞后,有的专业虽然在形象进度上完成较好,但实际完成财务支出仍然很低。2.项目预算(资本性部分)执行普遍存在跨年现象,久拖不决专业管理部门对项目预算管理“重安排、轻执行”,对已下达计划项目是否完成、在什么时间完成漠不关心,电网、信息项目普遍存在跨年、超期执行现象,部分单位财务对项目执行监控不到位,甚至存在3年以上未完工的生产技改、信息项目。
二、加强项目预算管控工作方法和措施
(一)在开展项目经济性、合规性审查
将储备项目的经济性、合规性审查作为项目入库的必备条件,正确界定成本性与资本性项目资金属性,严格项目预算编制取费标准,细化项目实施内容与费用项目,从源头上规范项目预算管理,严格防范项目资金使用风险。1.审查基本内容(1)审查项目合规性:审核项目立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内部文件的强制性规定。(2)审查项目资料完整性:审核项目资料和数据是否充分和完整,是否清晰阐述项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对于资料和数据不完整、不能充分反映问题的项目,要求相关业务部门补充相关资料。(3)审查项目经济性:审核项目是否属于保障安全、满足负荷增长、有效降低线损的急需项目,剔除无效和非急需项目,并对上报项目按紧迫和急需程度进行排序,供决策参考。(4)审核项目资本性、成本性划分是否准确,审核费用列支是否有禁止列入工程成本的支出(如是否在工程成本列支车辆、工资、准备费等)、审核项目投资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成本性项目投资是否已剔除增值税。2.工作组织结合各类项目可研评审流程和职责,制定财务对项目经济性、合规性审查工作计划。与业务部门协商,确立财务审核流程和落实方式,使审查工作与项目储备工作进行有机衔接。3.工作层级划分(1)基层单位立项、基层单位实施的项目由基层单位财务部门审核。(2)公司本部立项、基层单位实施的项目由公司财务资产部审核。(3)公司本部立项、公司本部实施的项目由公司财务资产部(机关财务处)审核。4.工作职责和流程(1)基层单位(本部)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将拟纳入项目储备的可研报告(可行性建议书)报本级财务部门审核。(2)基层单位财务部门负责项目财务审核并出具《项目财务审查确认表》。(3)基层单位履行内部审批流程后,将储备项目可研报告(可行性建议书)报公司本部业务管理部门(省公司经研院)进行可研评审。(4)本部业务管理部门将通过可研评审的项目提交公司财务资产部进行总体审核,经公司财务资产部会签后下达项目可研批复文件。通过在项目储备环节实施经济型、合规性财务审查,进一步加强财务部门在项目前期管理中的作用,强化内部约束机制,规范项目投资行为和方向,提高项目投资效益。
(二)在项目投资安排环节,建立并完善跨年资本性项目控制机制
关键词: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建议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是科研院所重要的资产项目,在资产总额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已经成为了科研院所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科研院所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竞争力,获取较高的利润空间,就必须要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建设,确保科研院所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对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充分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
1.由于受到“重视购置、忽视管理”的影响,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人员缺少较强的管理观念,科研院所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各项相关制度较为完善,但是购置以后,由于单位内部缺少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的约束力不强,而且科研院所在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权责关系比较混乱,固定资产的实物使用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进而不利于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后续工作的进行。2.现阶段,一些科研机构过于注重科研经费的使用,缺少对于科研项目预算管理较强的管理意识,一些科研机构大都由科技、财务等职能部门构成,主要掌管科研项目预算管理,但是由于科研项目容易受到多种方面的限制,大大超出了职能管理人员的专业范围,相关管理人员很难全面掌握预算管理的细微之处,进而与科研项目预算专业化、规范化目标的实现甚远。
(二)缺少较为科学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难以落实
1.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涉及范围比较广泛,有着诸多繁琐小事,一定程度上很难全面兼顾科研项目预算编制、执行与决算等全过程。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科研院所的相关科研人员缺少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正确态度,存在着认为预算编制是为了实现立项目标的心理误区,并没有对科研经费进行深入分析。2.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按照批复管理和控制预算进行,经常盲目、随意地进行预算的调整,资金用途经常被随意改变。而且相关科研人员缺少与财务部门保持密切的来往、协作,严重造成了预算结果与科研项目所需经费的差距,对科研项目预算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固定资产使用和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监管并不到位
在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出租、报废、处置等环节管理较不规范,比如一些单位资产处置比较盲目,并没有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来进行,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有效地沟通。单位在固定资产配置完成以后,也没有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追踪,大大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与浪费。同时,在科研投资项目经费管理工作中,严重缺少对于平时经费的预算、支出的执行力度,进行项目验收时,科研项目的控制作用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经费预算较为形同虚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经费擅自挪用、行为,与国家科研经费立项目标严重背离。
二、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的具体建议
(一)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设置预算专职管理人员
1.要树立科研人员良好的资产效益观念,要提高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重视程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科研院所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要保证全员高度的参与度,积极构建科研院所固定资产管理网络,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使用保管部门实物管理部门,确保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完整无损,对全单位资产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所以财务人员、资产管理人员要做好固定资产台账工作,了解生产技术设备,要做到全面掌握资产使用情况,进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的正常进行。2.针对于科研项目预算管理而言,需要相关技术部门与其他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保证高度的参与度。科研机构要统一领导预算管理工作,要形成以职能管理为主、科研配合为辅的工作格局,制定分工明确的权责机制。选择专业的预算专职人员,做好技术研发工作的追踪与审查工作,推动科研机构预算管理专业化、规范化目标的实现。
(二)实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模式,落实好预算执行
1.在科研经费申报过程中,科研单位必须要保证对项目的立项申报高度重视,细化科研经费预算申报、批准程序,对于项目金额较大的国家级、省级等重大投资项目来说,科研项目负责人要结合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预算方案,相关专家委员会要及时对申报项目预算进行论证。而且财务人员要与投资项目负责人保持密切的配合,不断细化各个项目投资预算支出科目的具体内容,详细计算每一笔支出数据,做好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满足预算编制精细化的实际需求。2、同时,在科研经费核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身单位财务系统特征,将经费预算科目与财务系统的会计科目充分结合在一起,为相关会计报表的直接取数提供相应的便利,还能够使财务人员掌握好预算各个支出科目的具体使用金额,保证后期项目验收与预算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预算专职人员要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中扮演着相应的协助角色,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编制出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在预算执行中,预算专职人员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检查职能,掌握好预算支出的变动情况,确保批复预算、财务制度合理合规支出各项费用。
(三)加大科研项目全面的监管力度,完善职称考评制度
1.要想充分实现科研项目经费效益目标,要建立起全面地监督体系,进一步强化对经费全过程的管理,要对自身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每一笔经费都能从财务部门支出,财务部门必须要充分掌握科研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而有效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要根据科研项目预算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各项开支的报销,合理配置科研资产,避免超标开支现象的发生,严厉打击项目经费相互挪用与挤占现象。进一步强化项目成本核算,实施绩效考评机制,确保经费使用效率的稳步提升。2.职称考评制度与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联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可以加强人才的优化配置,充分调动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科研人员要积极成立职称考评委员会,做到最客观公正的考评。对于科研管理人员而言,要将科研项目立项情况、管理制度建设、后期推广应用等指标纳入到系统考评中,为科研管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进而推动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科研院所的财务人员和预算管理人员来说,应该深入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一线,熟悉业务,打破界限,掌握项目的管理程序,以便于预算指标批复和调整工作的正常进行。3.除此之外,要将预算管理与考核评估相结合。在科研院所项目投资预算管理中,还必须要配备相应的考核制度,使预算管理更具规范性、标准性。将预算管理完成与执行情况共同纳入到现代院所评价指标体系中,做到事前有要求、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考评。通过加强考核,将预算管理工作加以严格的落实,进而确保院所整体运行效率的稳步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提升科研院所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科研研所的整体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科研人员要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实施精细化预算模式,加大对科研项目的监管力度,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加快投资项目预算管理进程,并且要实施考核评估机制,增强相关人员在预算管理建设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促进科研院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韩悦 单位:中国航天动力所
参考文献:
[1]澹台永静.试论科研项目成本管理体系构建[J].商业经济,2016,(05):48-49+125.
(一)注重立项审批,划定投资预算总额,相对忽视建设项目子项的投资预算控制在基本建设投资过程中,较大程度存在重投资总额管理,轻责任分解的现象,没有建立投资控制“各负其责”的预算控制体系。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以项目立项批准的审批文件为本年度资本性预算项目的起点,笼统地以此作为整个建设项目的资金预算控制总额,没有把投资总额分解到土建、安装、公用工程、环境工程、专用设备等各关键子项上,从而导致各项目“吃批复总额的大锅饭”,建设项目要总体临近尾声才知道投资总额控制得如何,不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准确地识别和控制投资总额。
(二)注重强调技术专业性,相对忽视了对涉及的建设部门、施工单位、监理、设计等多个部门,招标、合同、变更、工期等多个环节的预算管控在建设项目实施中,片面强调“时间紧,任务重”“工期为先”等客观因素,未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及其有关规定,对项目未实施公开招标,而采用议标、谈判等方式确定施工单位,致使项目投资控制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为施工单位以调整工程项目、工程量来增加合同金额,为投资控制留下隐患。工期管理不到位,致使工程建设周期变长;疏于对监理公司的管理,对其确认的工程变更没有实施有效监督,致使工程投资失控;对施工单位合同职责、义务的履行情况缺乏实时的过程监督,致使工程结算纠纷,不能有效保护企业利益,造成投资失控。
(三)注重建设工程形象进度管理,相对忽视了利用预算管理以改进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控制能力在大型的基本建设项目中,较通行的做法是成立专项的“工程指挥部”,其由于组建时间短,加之工程建设任务繁重,缺乏完善的、有针对性的内部管理、监督体制、机制,也没有在建设过程中去建立、健全、完善的主动性、迫切性。参与建设人员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预算控制等知识储备,对工程量与论探讨进度环节不熟悉,不能有效制定分项工程投资预算,不能对工程造价实施有效控制。
(四)注重项目完工,而相对忽视了建设项目的预算考核普遍存在工程现场完工就是工程项目的结束的错误认识,整个基本建设工程的预算执行情况仅以最终“花了多少钱”来了结。对于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缺乏正式的、全面的考评;极少将基本建设各子项工程的预算考评纳入到整个基本建设工程的预算管理范畴,从而导致最终投资预算执行情况不佳,而不能对位找到直接责任人的现象发生。
二、如何加强基本建设投资预算管理
(一)切实抓好项目建设总投资的预算分解
1.以建设项目批复投资总额为纲,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的初步设计为依据,组织土建、安装、公用工程、信息等参建责任部门,分解投资总额至具体的项目建设部门,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单个子项有预算”的投资控制体系。
2.合理确定工程建设项目间接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九条: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故要将建设参与人员工资、建设期间的管理支出等建设成本纳入基本建设项目预算中。
3.合理预算“不可预见费”。不可预见费是指考虑建设期可能发生的隐蔽工程、不可抗力、设计变更、物价上涨等因素导致的费用增加。在分解投资总额时,合理估计,留足该项费用,为工程进度中的投资控制留下余地,同时也将促进施工图阶段的合理设计,为建设全过程的预算控制水平奠定基础。
(二)强化项目预算的过程管控
1.加强建设项目招标管控。建设项目招标方式是确定工程成本(造价)的关键环节之一。要将招标方式纳入预算管理,按国家法律、法规必须公开招标的,应纳入项目预算,严格执行。将投资控制关口前移,加强对招标控制价的审核,对超过项目投资预算的招标不予批准。
2.加强项目变更管理。依照设计图和中标工程量清单,对发生的工程变更,特别是涉及工程合同造价发生变化的变更,要切实加强预算管控,切实体现“项目预算”的刚性。对项目变更,要完善审批程序。对因工程变更调整导致超规模超预算的,要及时对预算总体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对未实施项目的设计、施工进行优化,及时启动“不可预见费”预算来补充项目支出,严格执行“投资可控”的总体原则。
3.加强建设项目工期管理。建设工期是可以从建设速度的角度反映和考核投资效果。在投资预算中,要在项目的建设期间内,对各子项的合同工期持续地进行监督,纳入到预算管理的体系中,和投资预算金额同步实施监管,及时发现项目拖延工期的情况,组织预算责任部门认真分析工期滞后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对其造成的后果,尤其是工程成本的支出不利因素进行适时评估,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陷入未完工程中,长期不能发挥其经济效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切实强化资金预算管理。加强资金统筹调度和集中使用,严格按照项目预算编制资金计划,严禁未经批准,变通预算项目串用、挪用资金。
(三)以投资预算控制为主线,以过程管理为依托,丰富和完善建设项目预算管理考评体系
1.突破“建设项目预算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计划”认识的局限性,从项目建设初始,就建立建设项目逐一预算管控的体系,形成投资预算为主,辅以工程变更、工期管理、合同纠纷等引起投资额度发生变化的因素纳入预算管理体系,持续对单一项目逐年编制预算,持续对单一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2.切实加强与建设项目投资相关的设计、监理、招标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联系。整合投资信息资源,实现投资共享,积极引导这些单位在“施工图限额设计”“工程现场管控”“招标控制价”等方面发挥职能,以合同约定方式,共享为建设单位做好投资管理、控制的成果。及时解决项目投资运行管理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相互协作,形成合力,提高对建设项目投资全过程的预算调控能力。
1.金融风险预算理论的形成。
造成投资风险的因素很多,包括头寸大小、市场波动、政策调整等等。其中,现今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同时市场波动的随机性也相对较大,给金融风险投资增加了困难,因此在实际投资过程中,需要事先确定风险目标,同时利用相关的量化措施,降低实际风险与风险目标之间的差异。
2.金融风险预算内容。
通过风险预算,主要是为投资方案的确定提供有力依据,明确投资方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并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分配与管理。另外,风险预算并不是一层不变等,需要根据投资进程、实际情况等及时的进行调整。具体来说,风险投资预算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投资方可以承受风险的能力;(2)合理分配投资风险预算;(3)对风险预算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4)合理调节风险预算给投资带来的损失以及收益。相对于投资风险管理工作来说,可以将风险预算管理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首先确定投资方是否愿意以及有无能力承受风险,然后进行投资风险的分配,这两个环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作为投资管理中重要的内容,投资风险预算工作对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投资成功与否等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做好投资风险预算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二、投资管理中金融预算理论的应用
金融预算理论在投资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测投资方案的风险程度。
对与投资风险程度测算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风险预算误差跟踪。在投资管理过程中,除了对风险进行跟踪管理外,还需要对投资业绩进行归因,同时加强全过程风险管理。从投资形式上,可以将金融投资分为主动式投资以及被动式指数投资。在被动式指数投资中,选择新的买进可标中的证券,为投资成本管理提供便利。但是由于这种证券买进方式不是复制,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导致风险预算与实际风险产生误差,由于这种误差形式主要以超额收益为主,所以也叫跟踪误差;如果投资形式为主动式,就应该实现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同时预期风险,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风险。同样的,在市场波动因素的影响下,也会产生跟踪误差,进行主动式投资,就是为了主动消除这种误差,保证投资的收益性。(2)VAR模型预测,其中VAR指的是在投资过程中某阶段的最大损失,但是由于市场波动的随意性以及不确定性,VAR值一般很难确定,这就穾利用参数法、历史法、蒙特拉罗模拟法、模型法等。(3)有时,针对具体的风险或事件,可以采用压力测试的方式,利用不同压力情境,亦或者是通过压力组合测试的方式,对不利事件影响进行测试以及预防。
2.风险配置。
对投资风险的配置涉及到投资者资产配置,资产配置是投资策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从风险管理方面来说,资产配置忽视了市场波动对投资环境带来的影响,而进行风险配置正好能够弥补资产配置的不足,从这一方面也可以将风险预算当做资产配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风险配置与资产配置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目标却极为相似,风险配置主要采用的手段是将风险在资产、不同组合之间相互转换;资产配置是将资金在不同资产、组合间进行转换。
3.选择投资基准。
投资基准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投资的成败,具体的实施步骤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确定投资目标收益率;其次需要结合投资意向,选择一组意向资产,对其投资风险以及收益特征进行分析;再次,确定资产投资风险的边界;随后,根据确定的风险边界,选择最佳投资组合;最后,进行资产战略性转换,以与标的指数偏离的形式为佳。在具体的投资过程中,投资方也能够选择被动式指数投资,但是在投资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同时投资收益确定也相对困难,因此可以将投资基准作为投资风险管理的核心。当市场给投资带来负收益时,投资者应该对收益进行仔细的识别,并采用有效的套期策略,保证套期策略能够反映投资风险,这同样与风险投资基准有直接的关系。
4.风险分解。
在对投资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根据管理的形式能够将其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主动投资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主动偏离投资基准,目标是获取比市场平均收益水平更高的收益。但同样的偏离投资基准会给投资带来额外的风险,也被成为主动式风险;被动投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主动风险,但是与主动投资相比获得收益的机会相对较低。现在的金融投资活动中,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被动管理中的稳定、风险低等优点,同时保留主动管理中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提高投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对投资风险的有效规避。此外,作为投资方,无论是金融机构或个人,都需要具备误差跟踪以及业绩归因的意识,这样才能提高投资风险管理的水平与能力。同时,投资基金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投资风险管理的作用也非常大,因此需要投资方在选择投资基金管理人前,根据投资方需要承担的风险、投资规模等等确定基金管理人员的数量、风险资产的分配等等。
三、结语
关键词:全面预算施工企业
0引言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所做出的具体安排。财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等共同构成企业的全面预算。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工具,有利于增加企业的透明度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全面预算是各单位、各部门的奋斗目标、协调的工具、控制的标准、考核的依据,在经营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管理手段也在逐步变化,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企业重要管理手段之一。施工企业为实现滚动的可持续发展,更注重“开源节流”,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节流”的有效途径。
首先,在市场份额一定、投标报价相差无几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在扩大承揽任务的基础上,企业始终坚持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从而为直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全面预算管理实行程序化管理,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讨价还价过程,人人参与,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最后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将经济效益目标落到实处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第三,企业预算管理的重心从经营结果、目标利润延伸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并进而扩展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
2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全面预算管理是对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是一项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的管理工作,需要充分的双向沟通以及所有部门的参与。但目前来讲,大部分的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是由财务部门“一手包办”,单纯为了编制预算而编制预算,没有将预算管理与企业的管理结合起来,没有充分发挥预算的管理作用。由财务部门编制的这种全面预算管理完全是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编制的,由于部门隔阂或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全面预算不科学,执行难。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概念理解不深,没有把全面预算管理当作一种管理方法来运用。
2.2施工企业传统管理干扰全面预算的执行对当前施工企业来说,大部分企业仍然是分权式的三级管理模式,分(子)公司或项目部在这种模式下有很大的自,只要他们各自能按照所编制的预算完成任务,就能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然而现实并非如此,虽然分(子)公司经理或项目部经理有一定的自,但毕竟是在公司授权下经营,公司领导有时会因考虑企业整体利益而使得部分单位不能按预算执行,分(子)公司经理或项目部经理有时也会以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为由,跟公司领导诉苦从而不执行预算。遇到这种情况时,大家认为有无预算无所谓,反正都还是听公司领导的。施工企业这种传统的人性化管理方式,阻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推行。
2.3对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没有系统地考评与激励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施工企业仍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每年度对分(子)公司或项目部进行考核,但仅限于对实现利润的考核以及上缴公司管理费、职工工资发放情况等方面;预算执行情况只是简单地与预算值进行比较,没有预算分析说明,也没有对预算执行情况一个系统的评价与相应的激励措施。全面预算管理不能发挥其真正的管理作用。
3搞好施工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3.1提高人员素质和道德水平提高人员素质,包括业务技能水平和道德素质。预算工作是一项技术水平较高的项目,涉及到多项学科。企业应加强业务人员的技能培训,扩大预算委员会的人员数量和质量。职业道德的监督不能忽略,企业应大力培养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的优秀典范。自下向上的预算容易发生虚报预算等问题,预算人员虚报有以下两项理由之一:①他们可能会分享奖金。②他们可能会感受到分享奖金的管理人员的压力,虚报预算或操纵成果以使个人或他人利益最大化,是对道德的严重侵犯。
3.2先算后干、干中再算、增创效益工程开工前应认真编制施工预算,计算出单位工程以及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工、料、机以及大型机具数量。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应按计划投工投料,组织人力、物力,还应积极采用新技术,努力降低成本。市场经济讲求效益,而要提高经济效益,关键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对施工企业来讲,关键是降低施工过程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及大型工具的投入。施工预算是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定额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经济文件,是控制工程成本、进行备料、供料、班组核算以及内部经济承包的重要依据,在单项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要进行分析,分析实际投入是否超出计划指标。如果超出计划指标,应及时找出原因,提出改正措施,扭转局面,免的一亏再亏。如果没有超出计划指标应总结经验,进一步挖潜更新。总之,要通过及时算帐,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3.3建立施工企业自身的工程预算数据库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新机制,引导施工企业根据统一的办法编制自主的定额,自主投标报价,逐步形成承发包双方通过市场竞争、价值规律以及市场供求的作用,协商确定工程造价。这是建设部、国家体改委全面深化建筑市场体制改革的意见之一。为顺应这种改革,我们注重建立自身的经济数据库。客观上还由于现行的综合预算定额是根据平均水平编制的,并不一定体现各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又是一项技术性、经济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有的定额单价还是执行计划价,和市场实际情况有着一定的距离。同时由于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等发展较快,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等的推广,造成预算定额相对于这些新的发展而言存在着一定的置后性,如现行预算定额中现场浇捣砼的模板的定额耗用还是松原木,而目前大工程的模板体系基本采用七夹板、钢支撑体系,根据定额计算出来的松原木数量已无太大的现实意义。超级秘书网
3.4以合同为依据计算工程造价工程预算价格除了一些与构成产品实物有直接关系的人工、机械、材料以及管理费用外,还有一些看起来与产品实物无直接关系的费用(实质上是流通过程费用和服务费用),因此工程造价与施工企业根据合同应履行的责任义务有很大的关系。在国外工程合同和工程造价是两位一体的,如英国著名的《JCT合同条件》合同范本,就有《建筑工程标准工程量计算办法》(SMM)与之相对应,在讨论工程造价时沿着“工程合同——工程量计算办法——造价计算办法”这样的思路来进行。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管理机制,通过预算目标的分解、编制、汇总与审核、执行与调整、考评与激励,将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减少相互间的冲突与矛盾,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便于对责任部门业绩的考核,也便于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与约束。因而,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的管理工作,需要充分的双向沟通以及所有部门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预算的管理作用,确保企业预期经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资金 集中管理
电力企业的公共性使得其经营的目标不单单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还包括为人们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的基础能源支持,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进行资金管理与使用中,如何科学地对资金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将资金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是需要关注的问题,需要在经济发展中来分析这些问题。
一、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制度不清晰
在进行资金管理的过程中,传统的资金管理在内部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资金管理平台和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资金总体出现缺口,贷款拖欠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出现严重的浪费情况,这对于企业的管理是不利的。同时,有一些子公司出现资金沉淀的情况,造成资金整体分配不合理,资金周转不能良性运行。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欠款;另一方面,资金沉积,资金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让企业承担了较多的还款压力,影响了资金的合理布局。
(二)资金管理方式不健全
电力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资金管理系统,普遍存在企业出现多个账户的现象,造成资金在管理中出现较大的随意性,相互之间进行“走账”,增加了资金管理的风险,造成企业资金虚增,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受到接收的信息完整度不高的影响,造成盲目投资,对于财务信息的把握程度不足,搞不清楚企业具体的资金情况,对于企业科学决策造成影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资金监督力度不足
一些电力企业对资金的监控力度不到位,导致擅自挪用和转移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尽管在企业内部制定了相应的资金管理流程,也制定了相应的资金监管制度,但是对于现金这项流动性较大的资产,在监督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掌握企业财务资金的全部情况,造成监督力度不足。而且,企业在内部没有形成长效的制约机制,导致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造成监督管理不健全,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提升电力企业资金管理的方法分析
(一)加强资金的内部控制
要想不断完善企业的资金管理体系,加强对资金的控制,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现阶段较为松散的资金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资金结算制度,将公司名下多个账户进行注销,统一由基本户进行结算,并通过资金结算系统进行资金的日盘日结,加强对资金的掌控。同时,加强结算部门的职能建设,结算部门需要清晰地了解资金的流向,对于资金的管理和控制进行监督,从源头上建立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机制,理论上杜绝出现挪用资金的情况,从而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
(二)重视预算的作用
预算是对资金进行控制的重要途径,加强预算管理可以提升资金管理的有效性,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资金的流向。如果出现实际资金与预算偏差太大的情况,需要及时查找原因,便于对资金流向进行更加清晰的认识,明确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对生产、经营和投资作出更加科学的规划。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将电力企业生产各环节中的资金收入与支出纳入预算管理中,提升电力企业科学决策水平。
(三)提升资金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进行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升资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使用网络信息化的资金管理方法,引进财务软件,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流程,简化工作步骤,促使企业不断转变管理思想、提高管理水平,将科学化的财务软件应用到资金管理中,将各个子公司的日常资金情况进行汇总,方便监督部门的检查核对。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效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监督手段,实现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推动现代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三、结语
对电力企业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是实现企业收益的重要途径,推动企业管理工作的展开,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财务科学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和控制,可以实现资金的有效运行,调剂余缺、盘活沉淀,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本运营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单位为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宿州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伟.电力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8).
[2] 刘思宇.电力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方略谈[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5):107-108.
关键词:给排水论文 预算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目前,在给排水工程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水电安装市场饱和、竞争日益激烈,而且给排水安装必须符合消防要求,相对工程成本较大,因此利润就十分微博。而在我国由于管理不善在给排水工程投资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难题的情况十分严重。因此,我国给排水安装企业应该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工程的各个实施阶段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将工程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此基础上加强施工管理,控制质量这对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给排水工程预算管理
目前对安装工程预算造价通常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指完成整个项目所需费用的总和也就是项目建设的总成本,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费和其他各种相关费用等。第二种是指发包工程的承包价格,也就是指安装承包价格。建设方和承包商在项目建设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发挥的作用也就不同。一般来说,对第一种工程造价的研究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1.1给排水工程预算管理存在问题
设计阶段。当前在我国安装工程设计工作中普遍存的问题是重技术、轻经济。由于现有的设计准则没有充分考虑到设计安装的成本问题使得大部分设计人员经济观念淡薄,他们一般认为技术上具有可行性,能够保证安全可靠就可以可,根本没有关注设计的经济性问题,而且目前对于设计费的计算方法也存在很多的不合理性也会造成工程造价的增高。因此如果这样长期下去必然会造成国家建设资金的“无形”浪费。
招标阶段。目前我国很多建设项目都实行招投标,通过择优选择承包商,进而达到全面降低成本的目的,这是我国市场经济趋向规范化、完善化的重要举措。但是,在招投标的过程中,由于招投标的一些法律法规尚不够健全,存在一些漏洞可供一些不法分子钻营,而且存在一些少数的有权威的人士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将工程以不是公平、公正的手段进行招投标,造成了不公平竞争。而安装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一味地要求追加工程费用,也是工程造价超额的一个重要因素。
合同签订阶段。在招投标工作完成后,出包方和承包方要根据相关事项签订安装合同以保证安装工程顺利开展。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是统一的规范合同文本,合同的严密性、严谨度不够,对以后合同的履行买下了很大的隐患。例如,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在合同履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会提出一些很不合理的要求,工程造价可能会因此增加很多。
施工阶段。在项目的施工阶段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有些建设单位为了一己私利,任意改变原来的设计文件,增加、扩大原来工程的内容,提高设计标准,还有的施工单位出于某种原因,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另行委托设计单位,要求按照他们的意图出设计文件,使工程造价一再增高。
1.2预算控制措施
进行给排水工程预算管理首先要继续严格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度,对项目的全过程实行招标。为了避免因内容模糊而出现纠纷的问题,招投标文件应将评标内容作出准确的表述,对于评委应该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确定。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投标人与评委的私下接触而造成竞标不公的现象,对于评标的细则设定应该尽量做到灵活,对于评委的评分中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这样能够有效避免个别评委因感情因素而造成的失误。最后应该对评标结果进行公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评标过程中出现技术性失误或别的一些隐含因素对结果造成影响,而且能够更好的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
2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
给排水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严重的会引发大的事故,而且给排水系统的大部分管网都是埋在地下的,这给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从发现到解决问题的时间也会比较长。因此,做好合理、准确的给排水工程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2.1施工前管理要点
在施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管道线路的走向,对于施工中开挖的工作面积、堆土料所占场地与施工的地形地貌、地物、交通等问题都要十分关注。对于施工过程中妨碍施工的因素要记录下来,找相关部门协调进行逐一排除。例如,出现管线与城市道路交叉等问题,要提前找有关单位或部门进行协商,根据工期和用水、通水的矛盾提前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再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对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提前与环境卫生部门协商,做好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协助。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测量控制每开挖一定的距离的槽底高,特别注意槽底土方不得超挖,对于超挖部分要仔细回填夯实,严禁槽底低洼处进水积水,严禁夯填中使用腐植土,垃圾土,淤泥等。
2.2施工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和文件进行,对材料的集合尺度、强度和密度进行严格的实验,严禁使用劣质施工材料。同时按设计要求核对各类施工材料材质、型号、规格、并进行外观检查。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测量差错、施工走样、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产生的位置偏移和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预防与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
②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论文。
③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
3 总结
给排水安装施工项目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应高度重视,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将是给排水工程建筑安装企业进入成本竞争时代的竞争利器,也是企业推进成本发展战略的基础。加强给排水工程预算管理,合理控制施工环节,需要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做好。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充分加强预算,控制施工,是当今给排水工程着重管理的关键点,只有搞好关键点,才能充分推动给排水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宏.工程造价综合知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齐骥,焦占.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