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20:44
序论:在您撰写营造技术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引言
樟子松(PinussywestrisvarmongovicaLitvin)是欧洲赤松的一个地理变种,又名蒙古赤松,海拉尔松,是防风因沙和针叶用材的优良树种。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生态幅度广。樟子松耐寒性强,休眠期能忍受-40—-50℃低温,春季生长期间能忍受-6.5℃低温;树冠稀疏,针叶少且短小,具发达的角质层、气孔深陷且密度小,表皮细胞致密,束缚水含量高,保水能力强;叶绿素含量大,积累干物质多。因此,可减少地上部分的水分蒸腾,抗干旱。在干旱沙丘上,樟子松主根一般深扎1—2m,最深可达4m,侧根亦可深入到50cm深的沙层,孤立木根系向四周伸展,直径可达13m以上。樟子松是抗旱性强的乔木树种之一。樟子松寿命长,一般可达150—200a,有的长达250a。樟子松适应性强,在贫瘠的风沙土及土层很薄的山地石砾沙土均能生长良好,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在微碱性土壤中生长正常。可以应用于营造防护林、用材林和城镇绿化,是“三北”地区的一个重要造林树种,尤其是改造沙区的优良树种。大力发展樟子松,不仅可以加快造林绿化速度,而且对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强保护的功能,综合治理开发沙漠化土地,建设后备森林资源,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樟子松播种育苗技术
1.1选地。育苗地宜沙不宜粘,宜松不宜坚,要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通气性均好的土地。
1.2整地、施肥。对育苗地进行掺沙改良,整地要做到细碎、平整、均匀,并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5立方米左右。
1.3土壤消毒和作床。一般每亩施硫酸亚铁25—50公斤进行土壤消毒。采用高床式育苗,床面宽1米,床面高于渠道20厘米,渠道宽50厘米,床东西走向。
1.4种子处理。①雪藏法:1月份将种子混以3倍的雪,置于背阴处。播前一周取出种子,待雪化净后用0.5%高锰酸钾液消毒30分钟,用清水洗净,在温暖向阳处催芽,并经常翻动,保持种层适度湿润,待种子一半以上裂嘴时即可播种。②沙藏法:4月份,将种子用始温为45℃温水浸种22小时,再用0.5%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后,捞出洗净,混以2倍于种子量的细湿沙,置于背阴处,待种子一半露嘴时即可播种。
1.5播种。①播种时期:一般在4月下旬。②播种量:一般每亩下种量为5公斤左右。③方法:采用人工横床条播,播幅5厘米,行距15厘米,沟深1厘米,均匀撒种后,覆沙。
1.6播种后及苗期抚育管理。主要是灌水、松土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①灌水:出苗期(从播种后到幼苗出壳为止,约一个月),一般以喷灌为主,每2—3天喷一次;保苗期(从顶芽脱壳后子叶展开到开始抽新梢为止,约20天)喷水与侧方沟灌水相结合,一般每2—3天喷灌一次,并适时侧方沟灌一次,水不漫过床面。苗木速生期(一般从6月下旬至8月下旬约60余天)。以漫灌为主,一般每半月灌水一次,并视情进行喷灌。苗木硬化期(8月下旬起至10月上旬,共约40余天)一般应停止灌水,除特殊干旱外。②施肥:一般在6月中旬苗木速生长及时追以速效氮磷肥4—5公斤/亩。③松土除草:灌水、下雨后及时松土除草,做到床土疏松草净。④病虫害防治:从幼苗出土一半开始,每周喷药一次,用1%硫酸亚铁液与1%等量式波尔多液交替使用。1.7越冬管理。樟子松育苗技术要求比较高,苗圃地的选择及苗期管理不但要求严格,而且后期越冬管理更为重要,如果管理不当,第二年春天则会出现大面积死亡。樟子松苗木对水分要求比较高,为防止土壤冻结期间苗木失水(尤其防止春季苗木地上部分开始萌动,而土壤未解冻,苗根不能吸水,造成生理干旱),必须覆土越冬。覆土时间不能过早,否则苗木易腐烂。一般在秋季土壤未结动前,即10月末、11月初覆土。方法是防寒前5~6天将苗床灌一次透水,然后把幼苗向一个方向压倒,将步道土打碎,覆盖苗床。覆盖厚度以苗稍全部埋盖为度。翌春4月上中旬土壤化冻时可撤除防寒土。撤土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撤除一半土露出苗稍,第二次全部撤除。撤土后要及时浇水,防止苗木受风害。
二、樟子松营造技术
论文摘要从育苗、地块选择、选择良种壮苗、合理密度、精心栽植等方面介绍杜仲丰产林营造技术,以期为杜仲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杜仲属杜仲科杜仲属落叶乔木,又名丝棉皮、丝连皮、玉丝皮。树皮入药,称“杜仲”,作强壮剂,治腰膝病、风湿、习惯性流产及孕妇腰痛。现提出液可治疗各种高血压。木材纹理细致不挠不裂,宜于制造家具和建筑用材。种子可榨油。杜仲含有硬性橡胶,绝缘性能好,是海底电缆的重要材料。杜仲胶的粘性强。杜仲也作园林绿化用。
1育苗
1.1种子繁殖
宜选新鲜、饱满、黄褐色有光泽的种子,于秋季或春季月均温达10℃以上播种,以满足种子发芽前所需的低温条件。种子忌干燥,故宜趁鲜播种。如需春播,则采种后应将种子进行层积处理,种子与湿沙的比例为1∶3。或于播种前,用20℃温水浸种子2~3d,每天换水1~2次,待种子膨胀后取出,晾干后播种,可提高发芽率。以条播为宜,行距20~25cm,播种量20~150kg/hm2。播后覆草,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后,于阴天揭除盖草,可产苗木45~60万株/hm2。
1.2嫩枝扦插繁殖
春夏之交,剪取一年生嫩枝,剪成长5~6cm的插条,扦插深度为2~3cm,在土温21~25℃,经15~30d即可生根。如用苯乙酸处理插条,可提高插条成活率。
1.3根插繁殖
在苗木出圃时,修剪苗干,取径粗1~2cm根,剪成10~15cm长的根段,进行扦插,粗的一端微露地表,在断面下方可萌发新梢,成苗率可达95%以上。
1.4压条繁殖
春季选强壮枝条压入土中,深15cm待萌蘖抽生高达7~10cm时,培土压实。经15~30d,萌蘖基部可发生新根。深秋或翌春挖起,将萌蘖一一分开即可定植。
1.5嫁接繁殖
用二年生苗作砧木,选优良母本树上一年生枝作接穗,于早春切接于砧木上,成活率可达90%以上。
2地块选择
根据杜仲树种对各地条件的要求及便于生产经营,采皮用杜仲丰产林地块选在土壤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土壤质地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宜,尽量避开质地黏重的土壤。土壤酸碱度以pH值5.5~8.5为宜。山丘地区要选择土层深厚的地方,土层厚度不应低于50cm。山区应选在山坡的中下部,坡度不宜大于20°。平原地区要有灌溉条件和排涝设施,能保证春旱能浇,夏涝能排。要避开无排涝条件的涝洼地。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宜在2m以下。山区最好能靠近水库,以便春旱严重时能进行浇水。
3选择良种壮苗
采皮用杜仲丰产林,是以采皮为经营目的,树皮的产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到丰产林的经济效益。我国目前杜仲资源可划分为光皮杜仲和糙皮杜仲两大类,其中光皮杜仲生长速度较快,树皮内皮较厚,且质量较好。所用苗木以一至二年生最好。据有关材料报道,杜仲根系的各部分中,越是新根发根能力越强,越是老根发根能力越弱。苗木年龄越大,则移植中新根损失越多,保留下来的多为老根,由于老根再生能力弱,故成活率较低,且缓苗期较长。在营造杜仲采皮丰产林时,苗木年龄最大不要超过四年生苗,选用苗木时,不要单纯追求苗木高度,还要注意选择地上部分粗壮,地下部分根系发达、完整,主根及主要侧根不断裂的苗木,无病害的苗木。
4合理密度
营造采皮用杜仲丰产林,要选择合理的栽植密度。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丰产林以后的群体结构好坏及生产力的高低。密度过小会造成对土地的浪费;密度过大会造成树木个体之间在光照及水分、养分的激烈竟争,增加无效消耗,影响树木的生长,使树木高径比偏大,不仅不便于采皮作业,且影响树皮的质量;密度过大使林内黑暗潮湿,会导致各种病害的发生。
采皮用杜仲丰产林属乔化经营,经营密度的大小,直接取决于杜仲在该立地条件下冠径的大小。成年杜仲树在中等立地条件下,冠幅直径一般在4m左右,所以丰产林树木株距应为4m左右,行距应稍大些,为4.5m。按4.0m×4.5m的株行距,可栽植540~600株/hm2。密度的确定还应考虑到丰产林所在立地条件的好坏。如立地条件好,树木生长快,郁蔽早,冠幅大,密度应小一些,可以4.5m×5.0m。如立地条件差,树木生产慢,郁蔽迟,冠幅小,则密度可加大一些,株距可缩小为3.5m×4.0m。在丰产林树木未郁蔽前,树下可以间作其他农作物,但应特别注意,间作农作物必须距苗木或幼树1m以上,否则间种农作物与幼树争肥争水,使树木生长慢,迟迟不能郁蔽,甚至成为小老树,使所建丰产林迟迟不能发挥效益,这种情况应极力避免。
5精心栽植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木材生产逐渐走向森林的持续利用。解放以来我国的人工造林速度在逐步加快,目前人工林面积约占世界人工林的1/4。1989~1993年全国森林资源调查表明,人工林比1984~1988年增加了278万hm2,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人工造林面积已超0.46亿hm2,占世界人工造林面积的1/3,森林覆盖率达18.21%,居世界第一。但我国人工造林还面临着工业污染、水资源匮乏、全球气候变暖等不利因素的巨大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几十年内不会减弱,因此,人工造林工作关系到全社会的生存,绝不能懈怠。
2人工造林应掌握的技术
自然母亲在为人类毫无回报要求的提供无数的自然资源的同时,由于人类的无限度索取和无节制的破坏,自然界也相应的给力人类一些惩罚措施,诸如洪水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厄尔尼诺现象、气候异常等等各种警示。因此,人类应重新定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工造林就是保护自然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由于生态区域不同,对人工造林使用的树种栽培技术以及各时期管理的要求也不同,而树木生长发育也有其规律性。为此,必须掌握人工造林的一些基本技术。
2.1选用性状优良的苗木品种
在进行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适当的学习人工造林技术,在所有的人工造林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业务人员需要掌握的技术就是,要学会选用那种抗逆性能力强、具有优良的性质树种种源,这样的树种种源不但能够大幅度的提高造林工作中的种苗的成活利率,同时也能够大大减小人工造林工作人员的幼林抚育的工作量。根据经验,为了使人工林有较强的抗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消耗,应该选择生产周期长而且是无性繁殖的树种。
2.2精耕细作
根据不同土壤环境精细整地。精细整地就是科学合理布局,添取土壤,讲究养分均衡,树距不影响采光,埂边内实外光、下实上虚,肥土回填到位以有利于吸收,达到既蓄水、又保墒的效果。其目的在于改善幼苗生长的土壤条件,也使造林施工易于进行。
2.3苗期精心管理
目前我国人工造林采用播种造林、分殖造林和植苗造林方法,其中以植苗造林多用,而植苗造林就要从苗期开始精心呵护、多方考虑,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
2.4科学制定种植计划
人工造林工作中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出所有林区范围内的各种种植计划,关系到造林工作的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率。而种植计划中如何进行合理密植工作则最为关键。因此,人工造林工作人员必须要自开展工作之始就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开展工作时要时刻考虑合理密植的工作操作规范。合理密植必须首先考虑树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人工造林地多年自然环境变化、幼苗抚育成年树管理和经济上的投资与收益等问题。
3人工造林中应注意的问题
3.1重视人工造林工作。
目前情况下,我国的各个行业领域发展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他们在进行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大多数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对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气候空气等问题的考虑几乎没有,毫无环保意识。这就更需要广大的林业工者加强责任意识,强化工作事业的使命感。重视人工造林工作的地位和影响作用。
3.2遵循五个原则。
在理念上主要遵循五个原则:1)全面展开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原则;2)新理论和老经验相结合原则;3)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原则;4)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收益相结合原则;5)因地制宜、自主创新和学习先进技术相结合原则。
3.3充实一线岗位。
虽然每年农林类院校给林业部门输送大批学生,但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所以广大一线岗位仍缺乏专业人员。导致人工造林工作进展缓慢,甚至混乱。如更新作业设计是人工造林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出现了为应付例行检查,更新作业设计不科学、不规范,甚至出现边造林、边设计的现象。
3.4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人工造林计划。
直接在造林地上进行播种的方法是播种造林法。这种方法的施工相对比较容易,不需要进行育苗,适合于造林面积较大的地区,但其对造林立地条件、幼林抚育管理有较高的要求。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发芽容易、种粒大、种源充足的树种,而且需要造林地的土壤含有充足的水分,适合那些边远的造林地区。在播种前还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浸种和催牙等处理,这样可以保证早出芽、降低各种危害因素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增加幼苗的抗旱能力。以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的造林方法是植苗造林法,这是一种最为广泛应用的造林方法。这种方法种植的苗木生长较稳定,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对于造林地的要求也不是特别严格。但其对栽植技术要求颇高,而且在造林时苗木根系容易出现挤压、变形、受损和失水现象植苗造林法适用于移植苗、营养繁殖苗和播种苗。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些地区还尝试发展营养器苗造林,也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时也会使用野生苗用于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苗木的成活率与其本身的水分平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一定要保证苗木从起苗、选苗直到运输再到种植前的修剪等各环节苗根的湿润度,以防止苗木失水过多。
利用树木的枝、干、根等营养器官以及竹子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进行直接造林的方法。这种造林法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不高,而且幼树生长快、成活率高,同时还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可以大大地节省育苗的费用和时间。但其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要求较高,而且造林材料也会受到母树的限制。另外,在土壤解冻、发芽前的春季以及落叶后、土壤冻结前的秋季还可以采用插条造林法。要选择1到2年生的,1.5到2.0cm粗的枝条作为造林材料,并将侧枝剪掉,其长度在30到40cm间,需要在整好的地里依照一定的行距进行扦插,然后再进行踏实处理。要保证插条上部露2~3cm。当造林地土壤较旱时需要采用细土对表层进行覆盖处理,也可以用塑料薄膜进行垄作处理,还可以在扦插前对插条切口进行蜡封处理,以免插条水分发生散失,在进行扦插时还要保证插穗的大头向下小头向上,一定要插正;另外,还有一种和插条造林法差不多的造林方法即插根造林法,但其所使用的插穗要保证根粗1cm以上,并剪成15~20cm长作为造林材料,还需要挖深30cm、直径在20cm的坑,并将根按45度角倾斜埋入,还要保证插穗的方向是大头向上,同时要保证埋入土下2~3cm不能外露。
2营林造林工作建议
2.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为了强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以保护森林资源。对于林木要实行采伐限额管理制,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森林过量、过速的消耗;对于林地的总量和用途进行合理的控制,对于随意侵占林地以及毁林的行为一定要依法严惩;要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保证科学依法、文明执法;同时还要加强对木材加工单位的监管力度,要严格依据相关制度进行木材运输和砍伐。
2.2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除了要加强优质经济林和速生丰产林这些原料林的发展力度,还要能够将林木的栽植与深加工相结合,这样可以提升林木的附加值。在发展林木的同时还要加大花卉市场的发展,并以其作为林业新的增长点,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3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要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并对现有的监管体系进行整合处理,建立统一的综合监管体系,同时还要建立与之相应的评价体系。这样有利在日常从事林木抚育工作时,能够更全面地从整体出发,更好地把握我国森林资源状况,为相关措施的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
当前,我国人工林地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林业资源的总量持续增长,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显示,森林面积净增2054.3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8.21%提高到20.36%,上升了2.1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的林业资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虽然我国林业发展取得很多成就,但林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国林业发展成绩与问题并存,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对营林造林技术的探讨。
2常见营林造林方法
我国幅员辽阔,森林的分布不均,营林造林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1)播种造林。
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地理条件较好,比较适合采用播种造林的方式。所谓的播种造林就是将种子播撒在造林地里进行造林。这种造林方式最常用的就是撒播和穴播,撒播就是直接在土壤上抛撒种子,穴播就是在平整过的土壤上开穴并均匀地播下种子,然后覆土轻压。种造林这种方法程序简单,施工便利,应用比较简单,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造林方式。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它对土地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在植被茂密、死地被层厚的地方播种的幼苗不易成活,幼苗成活率比较低。
2)植苗造林。
造林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植苗造林,植苗造林就是将生长好的小苗木进行移栽的方法,因此,又被称为栽植造林。这种造林方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移栽的苗木带有根系,栽种后能够很快的适应环境的要求,生长快,成活的几率很大,尤其适用于干旱、杂草繁茂或土壤贫瘠的地方。这些地区采用播种造林效果不明显,植苗造林是最好的选择。然而这种方法也有不利的一方面,需要提前培育苗木,这项工作费时费力,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3)分殖造林。
通过利用树木的枝干、根系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栽植的造林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的过程,能够有效地节约时间和成本,林木的生长速度很快,成活率也比较高,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造林技术。但受造林地条件、材料来源的限制,这种造林方法应用范围有限,得不到广泛的应用。
4)混交造林。
混交造林,顾名思义,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一种造林技术。这种方法既可以将树木在行内彼此隔株进行,也可以隔行进行混交,还可以把树种栽植成块状,与另一种树种的块状依次进行混交。树木的混交不但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获得多种木材原料,而且还能够调节树种之间的平衡性,增强林种的稳定性,实现树种的速生丰产。但是混交造林要严格树种的选择,确保混交出来的树种具有较好的抗病抗灾能力,这样质量才能过关。
3林业营林造林技术探讨
1)整地技术。
造林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整地,它是营林造林的基础。整地技术就是在造林前清除林地上的杂草或植被,翻垦土地的生产技术措施。造林整地可以通过带状整地、鱼鳞坑整地、穴状整地、高台整地等方式开展。在山地缓坡、丘陵地区可以用带状整地的方式;需要蓄水保土的石质山地以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坡地营林造林可用鱼鳞坑整地的方式;在山地、丘陵、平原地带可以运用穴状整地的方式;而对于间歇性积水、轻度盐碱地的平整则可以用高台整地的方式。整地能够使土壤变得松软,增加含水量,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苗木根系的自然伸展,能够保障造林施工的有序开展。
2)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是营林造林最核心的一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是树种选择总的原则。树种的选择适当与否关系到造林工作的成败,关系到林木的成活率,因此要慎重选择。在选择树种时可以从适地适树适种源这方面考虑,意思就是看看所选的树种能否适应造林地的自然条件。有的树种喜欢湿热的环境,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长,适合在南方地区种植,比如樟树,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耐寒性不强,耐水湿,不耐干旱,适合在南方生长。而有的树种抗旱能力比较强,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不高,西北干旱地区就比较适合种植这种树种,例如胡杨,它木质纤细,树叶阔大,耐旱耐涝耐盐碱,生命顽强,能够适应干旱的环境,它就比较适合在干旱的沙漠中种植生长。当然,如果不确定该地区到底该种植什么样的树种,最好就选择适应性强、抗性好的乡土树种。树种选择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各种条件,比如气候环境因素、土壤环境、树种对光照的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优良树种,确保选好、选对树种。
3)移植补栽。
不是所有种植的树木都能存活,树苗有一定的成活率。因此,营林造林工作结束后,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检查,看看树木有没有不长或者死苗的现象,如果有,要及时移植补栽。造林结束后,要及时给树木浇水灌溉,为树木提供充足的水分;若遇到大雨天,要及时做好苗木的保护工作,保证存活率。在移植补栽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一般苗木所带的吸收根越多,成活的几率越大,因此要尽量保护吸收根,在运送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保护土球的完整。此外,要把握好树苗移植补栽的时间,一般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移栽最合适。地区不同、环境不同,移栽的时间也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后期养护。
营林造林过程中,整地技术是基础,树种选择是核心,后期养护是关键。树木不仅要种好,而且要管理好,林木的养护可以通过适当浇水、施肥、对树叶进行修剪、自然灾害的预防、病虫害的防治等方式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养护工作的重点,小树苗的抵抗能力比较差,极容易感染病虫害,需要采取更多的保护措施。喷药法是防治林木害虫最常用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且对一些顽固性害虫的防治效果不佳。防治害虫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首先是树干涂白法,就是将栽种完的树木局部涂白,这样能够防止害虫在树干上产卵,并防止日灼。其次还可以用农药埋施法,在树木的根部挖坑、打孔,放入农药,根部将农药输送到树木的各个部分,害虫吸取后中毒而亡。这种方法比较直接,且药效持久,不受温度、降水的影响,效果较好。
4结语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加工和运动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它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光机电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基础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
目前是采用计算机控制,预先编程然后利用控制程序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功能。由于计算机软件的辅助功能替代了早期使用纯硬件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得输入数据的存储、处理、判断、运算等功能均由现场可编辑的软件来完成,这样极大的增强了机械制造的灵活性,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2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的应用
2.1工业生产工业机器人和传统的数控系统一样是由控制单元、驱动单元和执行机构组成的。主要运用机器设备的生产线上,或者运用于复杂恶劣的劳动环境下下,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劳动条件,保证了生产质量和人身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控制单元是由计算机系统组成,指挥机器人按照写入内核的程序向驱动单元发出指令,完成预想的操作,同时同步检测执行动作,一旦出现错误或发生故障,由传感系统和检测系统反馈到控制单元,发出报警信号和相应的保护动作。而执行机构是由伺服系统和机械构件组成。有动力部分向执行机构提供动力,使执行机构在驱动元件的作用下完成规定操作。
2.2煤矿机械现代采煤机开发速度快、品种多,都是小批量的生产,各种机壳的毛坯制造越来越多地采用焊件,传统机械加工难以实现单件的下料问题,而使用数控气割,代替了过去流行的仿型法,使用龙骨板程序对采煤机叶片、滚筒等下料,从而优化套料的选用方案。使其发挥了切割速度快、质量可靠的优势,一些零件的焊接坡口可直接割出,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数控气割机装有自动可调的切缝补偿装置。它允许对构件的实际轮廓进行程序控制,好比数控机床上对铣刀的半径补偿一样。这样可以通过调节切缝的补偿值来精确的控制毛坯件的加工余量。
2.3汽车工业汽车工业近20年来发展尤为迅猛,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数控技术的出现,更加快了复杂零部件快速制造的实现过程。
将高速加工中心和其它高速数控机床组成的高速柔性生产线集“高柔性”与“高效率”于一体,既可满足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要求,做到一次投资,长期受益,又有接近于组合机床刚性自动线的生产效率,从而打破汽车生产中有关“经济规模”的传统观念,实现了多品种、中小批量的高效生产。数控加工技术中的快速成形制造技术在复杂的零部件加工制造中可以很轻易方便的实现,不仅如此,数控技术中的虚拟制造技术、柔性制造技术、集成制造技术等等,在汽车制造工业中都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21世纪的汽车加工制造业已经离不开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了。
2.4机床设备机械设备是机械制造中的重中之重,面对现代机械制造业的需求,具备了控制能力的机床设备是现代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数控技术为机械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机床控制能力,即把计算机控制装置运用到机床上,也就是用数控技术对机床的加工实施控制,这样的机床就是数控机床。它是以代码实现机床控制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把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主轴变速、刀具的选择、冷却泵的起停等各种操作和顺序动作数字码记录在控制介质上,从而发出控制指令来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他执行元件,使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零件。
3数控技术的发展
从第一台数控机床开发成功到现在已有50多年的历史,由传统的封闭式数控系统发展到现今的开放式PC数控系统。传统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由于采用封闭的体系结构,它的通用性、软件移植性、功能扩展和维修都比较困难;开放式体系结构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发展,使传统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市场正在受到挑战。开放式计算机数控系统,采用软件模块化的体系结构,显示了优良的性能,能适应各种计算机的软件平台,具有统一风格的用户交互环境,操作、维护、更新换代和软件开发都比较方便,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已成为数控系统发展的方向。
4结束语
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PC机进入数控领域,极大的促进了数控技术的发展,也为我国在数控生产领域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跟上发展先进数控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孕育产生大量的数控专业技术人才,进而推动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进一步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马岩.中国木材工业数控化的普及[J].木材工业.2006(02).
[2]陈光明.基于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5(09).
[3]南生春,傅万四.浅谈数控技术在木材加工机械上的应用[J].木材加工机械,2004(01).
[4]孙荣创.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及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6(12).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加工和运动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它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光机电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基础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
目前是采用计算机控制,预先编程然后利用控制程序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功能。由于计算机软件的辅助功能替代了早期使用纯硬件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得输入数据的存储、处理、判断、运算等功能均由现场可编辑的软件来完成,这样极大的增强了机械制造的灵活性,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2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的应用
2.1工业生产工业机器人和传统的数控系统一样是由控制单元、驱动单元和执行机构组成的。主要运用机器设备的生产线上,或者运用于复杂恶劣的劳动环境下下,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劳动条件,保证了生产质量和人身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控制单元是由计算机系统组成,指挥机器人按照写入内核的程序向驱动单元发出指令,完成预想的操作,同时同步检测执行动作,一旦出现错误或发生故障,由传感系统和检测系统反馈到控制单元,发出报警信号和相应的保护动作。而执行机构是由伺服系统和机械构件组成。有动力部分向执行机构提供动力,使执行机构在驱动元件的作用下完成规定操作。
2.2煤矿机械现代采煤机开发速度快、品种多,都是小批量的生产,各种机壳的毛坯制造越来越多地采用焊件,传统机械加工难以实现单件的下料问题,而使用数控气割,代替了过去流行的仿型法,使用龙骨板程序对采煤机叶片、滚筒等下料,从而优化套料的选用方案。使其发挥了切割速度快、质量可靠的优势,一些零件的焊接坡口可直接割出,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数控气割机装有自动可调的切缝补偿装置。它允许对构件的实际轮廓进行程序控制,好比数控机床上对铣刀的半径补偿一样。这样可以通过调节切缝的补偿值来精确的控制毛坯件的加工余量。
2.3汽车工业汽车工业近20年来发展尤为迅猛,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数控技术的出现,更加快了复杂零部件快速制造的实现过程。
将高速加工中心和其它高速数控机床组成的高速柔性生产线集“高柔性”与“高效率”于一体,既可满足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要求,做到一次投资,长期受益,又有接近于组合机床刚性自动线的生产效率,从而打破汽车生产中有关“经济规模”的传统观念,实现了多品种、中小批量的高效生产。数控加工技术中的快速成形制造技术在复杂的零部件加工制造中可以很轻易方便的实现,不仅如此,数控技术中的虚拟制造技术、柔性制造技术、集成制造技术等等,在汽车制造工业中都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21世纪的汽车加工制造业已经离不开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了。
2.4机床设备机械设备是机械制造中的重中之重,面对现代机械制造业的需求,具备了控制能力的机床设备是现代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数控技术为机械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机床控制能力,即把计算机控制装置运用到机床上,也就是用数控技术对机床的加工实施控制,这样的机床就是数控机床。它是以代码实现机床控制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把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主轴变速、刀具的选择、冷却泵的起停等各种操作和顺序动作数字码记录在控制介质上,从而发出控制指令来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他执行元件,使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零件。
3数控技术的发展
从第一台数控机床开发成功到现在已有50多年的历史,由传统的封闭式数控系统发展到现今的开放式PC数控系统。传统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由于采用封闭的体系结构,它的通用性、软件移植性、功能扩展和维修都比较困难;开放式体系结构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发展,使传统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市场正在受到挑战。开放式计算机数控系统,采用软件模块化的体系结构,显示了优良的性能,能适应各种计算机的软件平台,具有统一风格的用户交互环境,操作、维护、更新换代和软件开发都比较方便,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已成为数控系统发展的方向。
4结束语
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PC机进入数控领域,极大的促进了数控技术的发展,也为我国在数控生产领域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跟上发展先进数控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孕育产生大量的数控专业技术人才,进而推动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进一步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马岩.中国木材工业数控化的普及[J].木材工业.2006(02).
[2]陈光明.基于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5(09).
[3]南生春,傅万四.浅谈数控技术在木材加工机械上的应用[J].木材加工机械,2004(01).
[4]孙荣创.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及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