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9 07:13:29
序论:在您撰写绿色生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没有形成自己产品的独立品牌:
本来村南的柿子林,所产的都是盘山最为著名的磨盘柿,据老辈人相传,也曾作为御供,供奉静寄山庄,成为宫庭食品,我们却将其当普通山野果零散销售了,因此价值卖不出来,如果能将其当作品牌绿色食品,当作月饼一样的卖,肯定可以卖出更多的延伸品牌及包装价值来,这不是一户一人独立可以担纲的,需要依靠集体力量,公司化运作才有可能。
二、缺乏系统科学的种田:
在通过乡村整治以后,全村不仅有这230亩可耕地,还将会有砖瓦窑一队80亩宅基地将复耕,全村可耕地将达到310亩,再加上俩村的山林地,全村可供耕种的可耕地与山林地相加,即应高达2019亩,这也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资源,我们希望通过村民大会公决,将这部份有形土地资源,通过公司化运作,达到集约化、科学化、的方式去种田、种树,以使其达到增收的目的,为此需开展工作下工作:
1、对全村土地PH值进行测试。
2、对全村可耕地、山林地土垠成份、组分进行系统取样、测试、化验。
3、聘请农科院、农业专家对未来**农林业的发展,进行科学种植规划,以达到科学种植目的。
三、缺乏市场化的系统运作:
当今我国,已从一个完全行政管理产业的状况下,通过改革开放,各项生产均已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或转型,农业生产也逐步向土地的集约化、科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变化,目前一村一户一人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结构也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化发展变化的严重挑战,所以按目前**农村生产现状与市场化运作的差距愈显严重,个体农业生产已无法适宜这种发展与变化来了,我们认为组织起来走公司化道路是唯一出路。
我们通过对近几年来农业生产收入低下状况的了解感受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市场化、科学化运作才是第一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编制此项规划时,拟通过筹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来改变现状,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也希望通过建大棚、引入新品种、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土垠条件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经过市场化、品牌化运作,达到上述目的。
四、筹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土地资源现状的调研:
1、土地土质(PH值、土垠化学成份、土质物理现状)的科学调研。
2、土地将依不同土质条件、地下水、海拨测绘地形图。
3、委托专业机构、专家进行科学种植计划的规划方案编制。
4、请土地与投资机构对本村土地目前市场价值进行评估,提供一份系统的**土地资源详细状况报告,供可能投资者决策之用。
(二)将现有土地资源的市场价值经过量化、打折(更合乎客观公正)使其按资源总量、量化成资产总量,分配到每户户头(或人头)以此作为筹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股权基础。
(三)招商引资、引智,寻求合作:
在对我们现有土地资源状况充分调研基础上、在对土地价值有一个公允评估的基础上,由于农民已将土地资源总量,量化成一个可以计算的价值资产总量,即可以按市场化原则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引智,进行合作,其对象可以是国内、国际、农业科研单位,也可以是农业产品种植、投资机构,引入的是资金智力(人才)品种与市场。
由于有了上述第(一)(二)项基础,对于外来投资者合作方式可以是买断(承租)经营权或股份制合作。
上述组成可以是中外合资(合作)方式,也可以是国内股份有限制,根据上述第(二)项测算,农民股权配置就比较容易实施。
五、绿色生态农业公司的组成模式:
(一)有限责任制公司:
依照公司法,该公司无论是与国内或国外合作,其性质必须也必然是有限责任制企业。
(二)公司注册资本:
建议为人民币200万元,其中70-90%可以是土地,其余30-10%可以是现金
(三)公司股本金配置:
1、建议每户村民占有0.5%股份,即价值人民币1万元,其中0.8万元以土地折让入股,其余0.2万元以现金入股,全村98户,即相当入股股份49%,每户都具有0.5%股权的股东。
2、村集体经营公司,占有21%股权,其收入主要用于未来公共积累及全村社会保险、文化、医疗费用及基础建设(维护费用)按比例应投入8.4万元现金,其余以土地公共财产折让入股。
3、吸引一个外来投资者(或内部竞聘)投资人民币60万元,占有30%股金,并负责目标经营管理,作为最大股东承担生产发展全责。
以此:土地2190亩(耕地230亩,复耕地80亩,山林地区性1880亩),现金88万,进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运作。
(四)经营保证:
为了保证全体村民现有土地经营管理的风险,外来承包经营或投资者,除缴纳人民币60万元投资款外,同时应向村委会缴纳30万元人民币的风险保证金,保证村民总的收入分配,不低于30万元/年起步。
(五)经营期:
暂订十年,即从2007年起,至2017年止,经营期满,经营业绩良好,可以续签,如在合同期中,经营承包方违约或不能经营达标,董事会有权对承包经营者处以违约罚金或终止经营权方式,予以处置。
六、绿色生态农业公司主要经营内容:
(一)优质山地(平原)果品种植,新品种引入及加工。
(二)绿色蔬菜、果类、菌类的大棚、窖化生产。
(三)绿色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包装、品牌销售。
(四)上述新产品的收购、包装、品牌化销售与气调仓储、物流配送。
(五)配合农家乐旅游的现场采摘。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问题为居住建筑绿色概念的兴起提供了背景,同时绿色生态住宅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节,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以人为本,建设健康舒适、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融合、实现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已成为绿色生态住宅的主题[2]。在实现绿色生态住宅这一主题的过程中,如何合理有效地配置住宅小区的植物群落,使植物配置达到绿化、观赏和休闲三大功能是至关重要的。人们更多地是从规划设计、节约能源、水系统和室内装修等方面对绿色生态住宅进行讨论,而对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植物配置研究还较薄弱。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仅直接影响着住宅小区的生态效应,而且还关系到小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化运行。因此,从绿色生态住宅研究的理论领域有必要对其植物配置问题进行探讨。
在当今的住宅设计中,“绿色生态住宅”已经成为一大重点。然而,在商品住宅开发的实践中,在营造居住小区室外环境时,往往存在着对植物配置的认识误区而导致小区生态环境的弱化甚至恶化。如有的仅仅是单纯追求绿化率“为绿化而绿化”。小区环境设计方案粗糙,绿化的实用功能远不能发挥,与主题的均好性绿化相悖;有的小区绿化缺乏个性,植物配置单调,识别性不强;有的绿色过分重视草坪忽略植物群落构成,不权弱化了环境效应,而且大范围的草坪养护及种植的费用较高,给后期物业管理带来困难;有的在植物物种的选择上脱离当地的自然条件,盲目引种,往往导致引种景观树成活率低。凡此种种揭示了在绿色生态住宅建设的过程中,对住宅小区植物配置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上述表明:对绿色生态住宅植物配置的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植物配置的原则
绿色生态住宅不仅仅是绿化,而是在住宅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等方面,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因此,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在植物的配置上既要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协调,又要注重不同植物及植物类型在营造环境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既要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的深层次作用,又要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据此,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植物配置应体现以下原则。
2.1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小区文化特征
通过植物的特性来表达某种独特的社区文化,或突出居住区本身所外自然环境的特色。居住区环境景观成为表达整个居住区形象、特色以及可识别性的载体。居住小区的植物配置在物种的选择上,一要注重对市花市树的应用,市花市树是广受喜爱的植物品种,也是比较适应当地地理条件的植物;二要注重植物本身的文化性与居住环境相融合。如有的小区喜欢在房子的周围种上些竹子,这里的竹子被人格化了,具有正直、虚心、坚定的品质。在植物的选择上应注意这些人文气息,这样才真正达到了植物与居民心理的和谐统一。
2.2植物配置应注重科学性,以生态学理论来指导
小区内绿化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住宅。应注重植物的引进和多样性,创造出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良性生态效益的住宅环境。
2.2.1模拟自然界植物群落,营造小区内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有利于物种基因的保护,有利于植物群落对有限空间的利用,可以增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处于这种稳定状态下的植物,不但生长良好,而且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吸收有毒气体等方面的作用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如果植物种类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景观上也是单调的。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必须重视植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
2.2.2植物配置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植物的生长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许多环境因子导致植物生长分布具有地域性。诸如温度、土壤条件、水分等环境因子都影响着地球上植物的分布。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良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
2.2.3体现小区植物景观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植物是小区环境构建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植物应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区景观的美学效果。植物是有生命的材料,不同于建筑、绘画等,它随着季节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所以在应用中要根据植物的自身特点,结合艺术形式,尽最大可能地把它的姿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特点展现出来。遵循美学原理,当“因其质之高下,随其花之时候,配其色之深浅”多方巧搭,形成高低错落、色彩斑斓、风情万种的季相变化,四季有花艳,长年飘果香的优美环境。
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植物选择与配置——以江西为例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植物应体现出绿化、观赏、休闲三大功能,并应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以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为基础,进行合理配置,笔者以江西为例,就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植物选择与配置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
3.1住宅小区植物种类的选择
江西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km2,呈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由于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因此在植物种类选择上具有较大的空间。
3.1.1小区内基本树种的选择——乔灌木的选择。乔灌木都是直立性的木本植物,在绿化综合功能中作用显著,居于主导地位,是小区绿化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小区绿化的骨架。
3.1.1.1乔木的选择。乔木类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因为它们经过了自然选择和人为淘汰,适应了当地的生长环境,抗寒性、耐热性、抗病虫害和抗污染能力均较强,而且容易成活。如香樟(Cinnamomumcamphora)、白玉兰(Magnoliadenudata)、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檫木(Sassafrastzumu)、垂柳(Salixbabylonica)、杜英(Elaeocarpusdecipiens)、槐树(Sophorajaponica)、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女贞(Ligustrumlucidum)、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i.mairei)等。
3.1.1.2灌木的选择。灌木类适当引进生境接近的树种。在选择一个小区的灌木种类时应避免色彩单调,花期不宜相同,要做到四季有花,这些灌木往往花期不同,而且叶色不同,观叶、观花、观果,可以增添小区绿化的艺术效果。如省会城市南昌市可选择的灌木种类主要有:月季(Rosechinensis)、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木槿(Hibiscussyriacus)、紫叶李(Prunuscerasiferavar.atropurpurea)、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腊梅(Chimonanthuspraecox)、红花椈木(Loropetalumchinensevar.fubrum)、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夹竹桃(Neriumindicum)、石榴(Punicagranatum)等。
3.1.2小区内植物多样性的选择
3.1.2.1花卉植物的应用。好的居住环境绿化除了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还应有植物种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做基础,在植物配置上特别应运用一定量的花卉植物来体现季相的变化,如杜鹃花(Rhododendronsimsii)、丁香花(Syringaoblatavar.alba)、金边瑞香(Daphneodoracv.AureoMarginata)、栀子花(Gardeniajasmminoides)、含笑(Micheliafigo)、桂花(Osmanthusfrograns)等,营造怡人的香味环境,舒缓人们的神经,调节人们的情绪。
3.1.2.2观叶植物与花卉植物结合应用。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秋季变红叶的鸡爪槭(Acerpalmatum)类,变黄叶的银杏(Ginkgobiloba),与花卉植物组合能处长观赏期,符合植物配置的美学原则。另外可选择淡绿色的垂柳、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黑松(Pinusthunbergii)等,这些颜色对比度大的树种,不仅能满足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而且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
3.1.2.3积极选用草皮、地被植物和樊缘植物。在住宅小区绿化中选用草坪可以创造一种绿色基调,它与其它植物相配置时就会起到统一和衬托的作用。居住区人口密集、活动频繁,草坪易被践踏、破坏和退休,因此一定要选择耐践踏、抗逆性强,且其茎叶不会污染衣服,生长后草面平整,易管理的草种,如假俭草(Eremochloaophiuroides)等。当然草坪也有其观赏性,要求返青早、枯黄迟的品种选择,如马尼拉草(Zoysiamatrella)等。同时樊缘植物是居住环境中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植物,可用于墙体、屋顶、门廊等的绿色,如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var.sinensis)、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等[3]。
3.2小区内绿化的整体规划模式
有了适合本地的绿化树种,还需根据小区绿化植物配置原则,科学地应用以下规划模式,加以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展示植物配置整体的群体性和功能性。
有了适合本地的绿化树种,还需根据小区绿化植物配置原则,科学地应用以下规划模式,加以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展示植物配置整体的群体性和功能性。
混植,混植是由多种不同种类的植物配置成一个景观单元,能充分发挥其整体的功能性,是较常用的配置模式,其配置模式包括:乔+灌+草+乔+草、灌+草等。混植要求配置在一起的植物具有较好的功能性之外,还要从每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生态习性、种间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培养养护管理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使整个景观单元具有合理性和互补性。
行列栽植,行列栽植是指乔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排的种植,或在行内株距有变化[4]。行列栽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气势大,具有施工、管理方便的优点。行列栽植多用于建筑、道路等地段。行列栽植与道路配合,可起夹景效果。
行列载植宜选用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如圆形、孵圆形、倒卵形、塔形、圆柱形等,而不宜选枝叶稀疏、树冠不整齐的树种。
孤植,通常对形体高大或树姿奇特的树种可进行单独栽种[5]。孤植树主要表现树木的形体美,可以独立成为景物,供观赏用,成为园林美学上的主景。种植孤植树应选择开阔空旷的地点,如大片草坪、花坛中央、道路交叉处、缓坡以及水域旁边,使树木的形体美得以充分展现。
丛植,丛植通常是由2株到十几株乔木或乔灌木组合种植而成的种植类型,丛植起来的树叫树丛。在形成树丛时,在树种和树冠的大小、形状、色调上都要认真搭配。选择作为组成树丛的单株树木条件与孤植树相似,必须挑选在蔽荫、树姿、色彩、芳香等方面有特殊价值的树木。例如,用灌木去配合乔木,灌木可以环形地配在乔木的,既装饰了树丛的下部,又可促使树丛紧密相连。
树丛设计必须以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总的设计意图为依据,选择的树种要充分考虑到植株个体的生物学特性及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对植,对植是指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作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主要用于强调小区内建筑、道路的入口,同时结合蔽荫、休息等功能。
绿篱,凡是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划的种植形式,称为绿篱。选做绿篱的植物种类一般多是枝繁叶茂、四季常青、耐修剪的种类。
3.3整体规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住宅小区的绿地形式多样,故在植物配置上应灵活多变,切忌单调而呆板,整体规划时就注意以下几点。
3.3.1植物种植的密度和搭配。树木种植的密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绿化功能的发挥,从长远考虑,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大小来决定种植距离。如想在短期就取得好的绿化效果,种植距离可近些。在树木配置上,还应兼顾快长树与慢长树,常绿树与落叶树,南昌市目前常绿树用得比较多,四季变化不明显,应加强落叶树的比例。同时还应考虑乔木与灌木的搭配。在植物配置上还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各个住宅小区的具体条件,确定树木花草之间的合适比例。树木种植搭配时还要注意和谐,避免生硬。
关键词: 绿色生态 住宅 健康 建设
进入21世纪,伴随中国住宅业的突飞猛进,“绿色生态住宅”这一概念开始引入国内,形形的绿色生态住宅涌现于全国。然而如何定义绿色生态住宅?衡量标准究竟是什么?对这些问题认识不清,就无法把绿色生态住宅这种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与急功近利的商业炒作区别开来,就难免出现一些见效于国际社会的错误思想。
一、 绿色生态思想的由来
绿色生态思想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与人文主义不同,绿色生态思想观察、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再是自然界中狭隘的人类子系统,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绿色生态思想深刻地觉悟到:把人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一味地满足人的欲望,很可能违背生态规律,破坏生态平衡,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从上述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伦理出发,生态思想认为要节制对自然资源、能源的掠夺性索取;要“恩泽鸟兽,惠及子孙”;要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8世纪英国思想家怀特是近代西方系统表述生态思想的第一人。其代表作、出版于1789年的《塞尔波恩的自然史》既是英美自然史学说的奠基之作,也为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最早的代表性观点。怀特把塞尔波恩近郊作为他的观察点,发现他所看到的一切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处于变换中的统一生态整体,而每一种存在都对那块天地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怀特得出堪称给现代生态学奠基的重要结论: “自然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师!”怀特的生态学概念包含的另一个重要成分是发现、享受自然间田园式的和谐,指出自然的经济体系神秘而完美,仿佛“嘲弄着人类预知其详的自尊”。
生活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伟大浪漫主义生态思想家梭罗则被认为是把田园道德论发展为近代生态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和怀特一样,梭罗坚持人类必须学会使自己去适应自然的秩序,而不是寻求推翻自然或者改变自然。这位备受今人景仰的思想家提出值得每一个后来人深思的问题:“是地球要由人来改善,还是人打算生活的自然一些,从而也安全一些。”美国生态史学者唐纳德。沃思特在《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一书中说:“这些人热切地感到,失去了自然的富有活力的洪流的接触,就是邀请疾病进入他的体内,导致灵魂的衰亡,因此,不与生态共同体联接在一起,就会有缺陷,就会生病,就会破碎,就会死去。” 唐纳德。沃思特得出如下深刻结论:象梭罗这样的浪漫主义者们“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文主义的道德传统发生冲突。人文主义者几乎可被称为反自然主义者”。唐纳德。沃思特指出,“在浪漫主义的信仰中最能共同接受的主题,是把自然当作一种精神源泉,赋予它至高无上的地位”。显而易见,自然主义的“绿色生态”与反自然主义的“以人为本”形同冰炭、水火不容!
今天,绿色生态思想已成为日益改变整个人类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国际思潮。绿色思想的广泛传播,促成了一系列国际环保组织的成立,推动着国际环境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新世纪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 绿色生态住宅的基本要素
如果说现代住宅是从空间的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那么绿色生态住宅则是在现代住宅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的角度关注人类的生活。它不仅仅是建立一套独立的住宅指标体系,而是要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及人类的活动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不仅仅要注重空间的使用效率,而是要更加强调发挥环境和资源的效益。就其建造的基本要素而言,主要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规划设计合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房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
(2)房屋围护结构要有较好的御寒、隔热功能,门窗密封性能及隔音效果符合规范要求。
(3)供暖、制冷及炊烧等要尽量利用清洁能源、自然能源或再生能源,全年日照在2500小时以上的地区普遍安装太阳能设备。
(4)饮用水符合国家标准,给、排水系统普遍安装节水器具,1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小区,应当设置中水系统,排水实现深度净化,达到二级环保规定指标。
(5)室内装修简洁适用,化学污染和辐射要低于环保规定指标。
(6)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小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无裸露地面。
三、绿色生态住宅的类型
(1)生态住宅类 主要提倡以艺术为本源,最大限度地开发生态住宅的艺术功能,把这类与艺术衔接的生态住宅当成艺术品去创造,去营造,使这类住宅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起来都是一件艺术品。
转贴于
(2)生态智能类 主要是以突出各种生态智能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宅的智能性。凡对人的居住能够提供智能服务的可能装置,都在适当的部分被置入,使主人可以凭借想象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达到一种特殊的享受。
(3)其他类型 除以上2种外,还有生态宗教类、原始部落类、部分生态类、生态荒庭类住宅。
四、绿色生态住宅的特点——健康
绿色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生态住宅不只是绿化,而且,从规划上看,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另外,在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而在房屋的建造上,则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生态住宅要把健康落在实处。房地产不是以卖地皮为最终目的,也不是以卖钢筋+水泥的房子为最终目的,更不是以卖概念和环境为最终目的,而是以营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性需求的健康文明新家园为最终目的。可以说,房地产是卖一种生活方式,是卖一种新文化,卖一种新社会和新的时尚。作为一个社区的业主,要真正享受社区健康文明新生活,不仅体现在房地产商的设计图上,也不仅是在房地产小区的配套硬件设施上,而是要落在社区服务软件上,要让人真正享受到身心愉悦。这才是进了健康文明的家园。
五、如何搞好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
所谓绿色生态住宅,是指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人与自然双赢的住宅。在国际上,通常把能体现三大主题的住宅称为生态住宅: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据了解,目前很多房地产项目招投标,设计单位只提供最基本的设计方案,具体牵涉到诸如保温、隔热、西向房间的遮阳等细节却往往被忽略。其实设计师的意识和对施工以及设计的控制能力,决定着住宅生态层次上的档次。设计绿色生态住宅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现代科技手段,合理安排住宅建筑与其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式住宅和环境等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设计的宏观定位中,应从创造生态环境的空间规划布局出发,分析住区朝向和风向,开辟阻止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应考虑建筑单体群体、园林绿化对于阳光与阴影的影响,规划阳光区和阴影区;应最大限度地利用住区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甚至可将住宅底层架空,使之用作景观生态场地;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应注重动物、植物的引进和生物多样性,创造真正具有良性生态效果的住区环境。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室内空气条件和较强的生态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舒适,使人、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是基本的要求。为此,应力求每户有通向住区之外的风廊通道;应充分利用绿化、地形、建筑、景观小品,尽量组织通透深远、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应以曲代直,在住区环境空间布局形态上避免横平竖直的建筑城市化形态,还住区自然园林空间的生态面目;应结合地点特征,努力创造出其他住区所没有的景观生态优势。“浦东世纪花园”的成功,就在于其在景观设计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一条贯穿东西向的绿色景观主轴将各部分的中心绿地紧密相连,并通过各个休闲步行绿轴向每一个组团绿地、休闲绿地、宅间绿地渗透,形成一个连续的由点到面的整体绿化景观系统。并在中央绿地中突出湿地植物特色,巧借紧邻的大型生态公园(世纪公园)辐射的鲜氧,建成了一座独具特色的完全生态化社区。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当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经过产业革命以来长期掠夺性的开发攫取,人们已经开始惊呼能源危机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更加紧缺,其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如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值的47%,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值的1/4(人均林地和草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9和1/3.而我国的能耗总量却位于世界第二,其中燃煤总量占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世界第二,资源的短缺及生态的破坏为世所罕见。本世纪,我国的住宅需求量仍将逐年增加。传统的住宅建设需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消耗大量的能源。绿色——作为新世纪住宅的主旋律,应体现节地、节水、节能、治污。建造绿色生态住宅,不仅要尽量减少和高效利用如煤、电、水等不可再生资源,还要尽可能充分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以及废弃物转换为能源如沼气等的回收利用。随着新能源逐步普遍推广利用,特别是再生能源用于住宅建筑的降温、保温、隔热、采光、炊事以及其它家居生活管理设施的需要,必然促进人类生存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甚至影响住宅建筑的形体和空间的变革。
(3)营造住区的自然生态 目前,国内不少建筑是先建楼后造景,在小区内设置大面积的人工环境,如大型的铺地广场、硬质的道路地表、枯山死水等。其实这种人为的片面地追求环境景观的气势和新意的做法,是逆自然的,并不利于区内小环境的正常生态循环,反而会增加日后环境的护养管理费用。建设生态住宅,一定要注重研究住区内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强调各种生物之间是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根据自然法则来对这些元素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营造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关键词 绿色生态城市:绿色生态基础设施 策略:多元化园林景观、可持续化发展的园林绿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提:
近20年在西北大开发的中央政策的背景下,中国西部的快速城市化,城市数量的大幅增加和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变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是史无前例的,一方面,大规模的城市空间拓展使得农田被占用,湖泊、河流被填埋,山峦被夷平・・・・・・一系列城市新区、开发区、产业园区等新拓人居环境的开发造成城市的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空间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集聚。同时西北地区又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即生态环境脆弱,年均降雨量和蒸腾量不成正比,植物生长缓慢、绿化覆盖成型慢、自然生态自我修复性差,(以乌鲁木齐为例:乌鲁木齐年平均降雨为194毫米,而蒸发量却达到了2000毫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昼夜温差大。)但同样面对城市扩张的巨大压力下逐渐丧失了其自然的空间结构和生态效益,在此背景下,绿色生态城市的多元化园林景观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做为从事这一行业的职业设计师的理念和推进策略的科学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分析现状及误区:
1)占用城市集中绿化区域:随着城市快速扩大化,西北城市同样经历着和内地城市一样的核心区域不断扩大,原有绿化用地变更为商业、地产和开发区等。造成原有集中绿化区域被挤占或置换到城市边缘区域,造成城市绿色生态结构破坏与不平衡,核心区域“绿色生态中心”的原有功能性短期内无法恢复或完全丧失,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受到较大影响。
2)减少或置换城市绿岛面积:城市快速扩大化,城市建筑及商业的大量集中在城市局部区域内建设打破了原有的城市结构空间和城市绿化分布空间,不断压缩城市绿岛面积,减少透水区域,并产生了大量硬质不透水地面,这些硬质地面不但进一步加剧城市热岛效应,而且影响了城市的地表水的渗透,对城市地下水源补充地功能进一步丧失,大大增加了在全球厄尔尼洛高发和频发的情况下,形成城市地表水径流危害的风险。
3)城市绿化生态走廊的破坏:随着城市快速扩大化,西北地区的城市车辆以几何式速度快速增长,(以乌鲁木齐为例:根据乌鲁木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的统计数据,2002年,乌鲁木齐市机动车保有量约10万辆;5年后的2007年7月,突破20万辆;3年后的2010年6月,达到30万辆;1年两个月后的2011年8月,突破40万辆;仅仅10个月后的现在,急增到50万辆。)城市道路无限延伸扩张,把整个城市结构空间分割成无数的小块区域,打破了原有城市绿色生态走廊的组织,每个区域间缺乏绿色生态走廊链接,整个城市动植物生物链独立分割无法顺畅联通,生物多样性与平衡被破坏。
4)对城市绿道建设的缺失:城市的快速发展,即城市道路拥堵现象频发,为解决拥堵难题,城市管理者优先选择了拆除或“瘦身”原有道路中间或两侧的绿化覆盖隔离带,已扩充道路面积,满足暂时车辆通行需求。(以乌鲁木齐为例:据统计到2009年现有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街道中已经绿化的只有300余条,绿化普及率仅为25%。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现状距《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道路绿化普及率要达到95%的标准相去甚远,道路绿化任务相当艰巨。)城市布局和降水量、蒸发量之间巨大的差距证明了绿化成本的昂贵,但是此做法对改造区域内的本已脆弱的自然生态植被的破坏了是灭顶之灾无法估量,更带来了城市绿量的不均衡及区域绿化覆盖率的下降,(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在西北地区夏季高温高辐射量少雨,植物生长周期漫长),加之城市的热岛效应,市民出行酷热难耐,无处遮阴,对于城市能否建立绿色低碳出行的先决条件,形成了巨大的难题。
5)忽视对生态湿地的保护:城市快速扩大化,城市边界无限扩大,城市开发用地、工业园区的设立延伸入原城市结构边缘的生态湿地保护区域,造成城市周边生态湿地系统被破坏,湿地特有功能性降低或丧失。(以新疆五家渠市区域为例:五家渠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与昌吉市、乌鲁木齐市相接,五家渠辖区在天山山脉河流冲积形成的冲积、洪积平原中下游,沉积厚度大于400米,大致分为冲积洪积平原和北部沙漠两大地貌单元。地貌形态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坡降0.5‰~2.5‰,海拔420~530米。地下水源丰富,地下水流向东南至西北,水位坡降0.6%,总储量2.3亿立方米,动储量1.5亿立方米,潜水层水位埋深大于2米,厚度19~23米。作为乌鲁木齐后花园和“湿地生态肺”的五家渠市,据报道到2013年,五家渠工业实现增加值62亿元,增长3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3亿元,增长43.1%。围绕构建金属加工、煤电煤化工、先进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一批企业快速成长,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4家,产值超百亿的企业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47.4亿元,增长41%。而其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引入的大量冶金、煤化工等重耗能、重污染行业对生态湿地生态的功能性降低或丧失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对乌鲁木齐地区的气候影响也逐步显现。)
“生态湿地”--城市的生态肺:
a)城市污染物净化作用: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环境污染加剧,使城市许多水体趋向富营养化,湿地系统对藻毒素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b)调节微气候,改善城市环境: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蒸发量越多,导致湿地区域气温越低。强烈蒸发导致近地层空气湿度增加,降低周围地区的气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c)为动植物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湿地由于生态环境独特,决定了其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d)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和教育场所:湿地丰富的景观要素、物种多样性,为环保宣传和对公众进行相关教育提供了场所。
6)城市新增设施的绿化补充方式的缺失:城市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更多的是新增的道路高架立交,但我们的管理者无暇顾及到这些新增设施的绿化美化措施,造成生硬的钢筋混凝土高架耸立在城市中心区域。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更不利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的建立。(以乌鲁木齐为例:2013年-2014年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开始新建“田”字型快速路工程的建设,大量高架桥路面快速建成,工程内容包括,一、将现状城市东西向主干道克拉玛依路――南湖东西路改建为高架快速路,形成沟通西外环与东外环之间的快速联系通道,东外环高架道路改扩建工程,其中高架采用双向6车道。二、乌市西虹路至西山路高架工程,东起西外环西山立交西侧,西至乌奎高速西山立交东侧。三、克拉玛依路-南湖东西路高架道路东延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完成的同时,对高架的绿化工程成为未来城市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要绿化的任务。)
(二)对策与建议:多元化园林景观、可持续化发展的园林绿化
1.确立城市绿色生态交换中心: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固着点,是一些核心区域的汇
总,这些区域可以为乡土的植物和动物提供空间,并为穿过系统的野生生命、人
和生态过程提供起点和终点,包括各种城市开阔空间和绿色区域。在西北地区的
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分别归类老城区与新建区域,老城区可以
已现有的形成良好的动植物共生生态链如开放式大型公园、大型绿地为基础,确
立了绿色生态交换中心;新建区应提前规划出绿色生态交换中心并保证此区域的
位置不被挪用、置换,避免被商业开发所侵占,以形成整个绿色生态城市各区域
的发展核心,并通过乡土景观(包含乡土植被与乡土生物物种)的园林绿化营造,
完成自然生态链的在修复。修复过程应该集合多个部门进行统一参议和规划,以
此规划更科学更具有长效性,真正实现工程的有效性。
2.链接城市绿岛:是将系统联系在一起的连接环节,这些环节是维系至关重要的生
态过程和物种多样性的关键。作为城市快速发展中必须经过的发展阶段,我们的城
市管理者应明确此区域的重要性,提前规划到位,避免被开发侵占置换。老城区应
通过园林绿化的多种形式补充完善区域城市绿岛的生态物种多样性,新建区域应遵
循自然生态方式通过园林绿化营造城市绿岛恢复建立的乡土生态系统,并与老城区
生态系统相呼应。
(1)城市绿化生态走廊的组建:将核心区域联系在一起的通道,能够让动物在这
些区域间运动,让种子和花粉通过通道而传送。在西北地区的城市开发过程中我们
的城市管理者需保留或重新建立此区域的通道作用,避免链接断裂,各区域间形成
孤立状态。通过城市园林改造恢复建立每个区域的互通关系,完善各区间的生态物
种的互动关系。环境的改善源于各系统的观念的一致行动的一致。作为生态环境的
一份子,我们的社会组织是维护自然美好家园最重要的承担者和责任者。
(2)建立完善城市绿道:此区域是一些有着自然地土壤、植物和水景的开阔空间
的性质的通道,能够提供更多的吸收雨水的界面,减少市政排水设施的压力,绿道
中的树木减缓了水流,在地表流水进入排水管之前净化了水质。同时为市民绿色出
行提供了绿化覆盖率的通道。城市建设中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留有或改造绿道的用
地,通过城市园林绿化进行有效的恢复连接绿阴覆盖率,以推动西北地区城市建设
的绿色出行中城市居民步行通道的短板。生态环境中用“绿色”过滤和净化我们的
生活空间,是一种既有效又节约成本的建立优质社会空间的方式,回归“绿色”势
在必行。
(3)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除了吸收和缓解城市来源的降水,调节城市温度湿度、
改善过滤城市来源的水质,湿地同时提供了宝贵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娱乐机会,湿
地保护至关重要。城市开发中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避免或减少对城市周边湿地的侵
占与破坏,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改造恢复生态湿地系统,恢复生物种群多样性。人工
再造湿地虽然耗时,但是却是园林规划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有事半功倍之效能,因
为湿地的再现意味另一个小生态环境的重塑,将为城市长效发展和相关产业(如旅
游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4)组建树林:树木防护林能够减少住宅供暖和冷却成本10%-50%。我们城市管理
者应保证城市居民居住区域的城市园林绿化林带的建立,既有利于城市的低碳节能
目标,又有利于向绿色生态城市的的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对于有沙漠化趋势的地域
意义更加深远。
(5)增加绿色屋顶:绿色屋顶就好像一顶帽子,保护建筑屋顶不直接接受紫外线的
照射以及自然风雨的侵蚀,从而延长了屋顶防水层的寿命,它就像棉被盖在屋顶上
面,具有保暖隔热的作用,,冬暖夏凉降低了城市建筑的能耗,除此之外,在城市
中心高密度建筑群中,绿色屋顶也是减少雨水径流、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好办法,
根据降雨的强度和土壤厚度,绿色屋顶能够吸收15%-90%的降水这对于年平均降雨
量稀少的西北地区城市的雨水管理和在利用有着积极的影响。并可以减少潜在的雨
水带来的污染,同时对西北地区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上也有很大的作用。在屋顶设置
绿地不需要额外的土地,而且由于模仿自然的过程,所以屋顶绿化在提高建筑的审
美同时,具有良好的恢复自然生态的功能,在许多国家,绿色屋顶的建筑已经成为
法律被写入城市发展建设标准。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开发绿色屋顶的国家之一,
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标准。在过去几年里国内也出现了绿色屋顶的项目,如北
京已经有数百栋楼宇设置了绿色屋顶,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绿色屋顶技
术来完善我们国内的标准,推进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的绿色屋顶绿化广泛运用,推动
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形式的多样性。
(6)增加渗透地面:减少不渗透地面面积,补充地下水,改善水质减少雨水收集池的
需求。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在集中城市用地界面内应增强对其开发区域内透水地面的
等综合指标的硬性要求和控制,增加城市园林绿植区域,以改善现有不透水地面对
城市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源补充的影响。增加一个城市的影响力从某角度就在于他的
独特性,此项规划如果能够实施,将改变城市园林的单一性,使园林布置和植被种
植规划相结合使城市面貌呈现多元性。
(7)垂直绿化的运用补充:目前城市绿化中广泛使用的垂直绿化的形式有壁面式、挑
台式、柱廊式、立交式、围栏式和棚架式等,根据地域特点我们这里重点介绍西北
地区城市垂直绿化中具可操作性的壁面式和立交式绿化。
a)壁面式绿化,是指在水平面垂直或接近垂直的各种建筑物外表上进行绿化。攀援
类壁面绿化是利用攀援类植物吸附、缠绕、钩刺等攀援特性,使其生长过程中依附
于建筑物的垂直表面。通过美化光秃的墙面、土坡等,提高环境品质。由于蔓性攀
援植物随着物体外形变化而变化,从而软化了建筑生硬的轮廓并与城市绿化融为一
体,通过植物的叶面蒸腾作用和庇荫效果,可缓解阳光对建筑的直射,使夏季墙面
温度大大的降低。有资料表明。受阳光西晒时,绿化覆盖的墙面比无绿化覆盖的墙
面的温度低13度-15度。冬季落叶后,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的辐射热,其附着在
墙面上的枝茎又成了一层保温层,达到了调节室内气温的作用。垂直绿化还可降低
墙面对噪音的反射,并有一定程度上的吸附烟尘的效果。壁面式绿化在城市绿化形
式中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不占用土地的同时提高了城市绿量及绿化覆盖率,增强
了城市绿化的立体效果。从而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一到新的风景线。
b)立交式绿化,是指立交桥体表面的绿化,既可以从桥头上或桥侧面边缘挑台开槽,
种植具有蔓性姿态的悬垂植物,也可以从桥底开设种植槽,利用牵引。胶粘等手段
种植具有吸盘。卷须。钩刺类的攀援植物。同时还可以利用攀援植物、垂挂花卉种
植槽和花球点缀来进行立交桥柱绿化等。这种绿化形式属于低养护强度的空间形式,
要求植物具有一定的耐旱和抗污染能力。现阶段西北地区城市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
期,大量的城市立交、高架崛地而起,并快速建成,面对越来越对的城市高架系统,
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提前考虑新的城市空间园林绿化模式,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手段
美化弱化城市生硬的基础设施,在不增加土地面积的前提条件下,调节城市空气质
量。让我们的城市不再是钢筋水泥包裹下的冷硬的灰色的居住地,让他成为被柔美
的绿色围绕成为充满温情的栖息地。
结语:“绿色生态城市”的构建离不开城市管理者的认同与参与,尤其是大众的参与,比如绿色屋顶、城市绿道的建立、透水地面的设置、垂直绿化的运用,使生态、环保、低碳、节水节能的概念能够在深入人心。促进大众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选择绿色低碳出行,从而为绿色生态城市建力贡献力量。“绿色生态城市的确立”。既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研究的问题,同时需要在实践中动态、科学地把握。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绿色的内涵不断地发展,让城市园林绿化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合理的对接与搭配,让硬质无生命的基础设施披绿装添五彩,让园林绿化这个有生命的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发挥美容师、节能器和环保卫士的作用。而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持续性的共同努力,为此我将不断探索。
实施绿化建设,打造特色园林城
2009年以来,隆德县着力实施“产业富民强县、文化旅游兴县、绿色生态立县、科教和谐铸县、凝心聚力建县”五大战略,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突出特色、讲求实效”的原则,把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动员全社会力量,着力实施绿化建设,在全县掀起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园林绿化事业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最快的发展,真正把隆德县建设成为显“山”、露“水”、透“绿”、见“园”、亮“路”、溯“古”的生态园林县城。目前县城绿化覆盖面积163.74公顷,绿化覆盖率43.09%;建成区绿地面积140.22公顷,绿地率36.9%;公共绿地面积87.5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9.2平方米。
健全机制,全民参与,营造浓厚社会氛围。首先,健全了领导机构、专职管理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其次,为了确保创建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了人员、资金、措施、督查“四个到位”。最后,营造氛围,实现全民共创。不但发动社会力量,强力推动园林县城建设,而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全民共创的良好氛围。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居民绿化意识、环境意识,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收到了依法建绿、依法护绿、依法治绿的社会效果。
精心规划,彰显特色,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在明确目标、功能和特色“三个定位”后,做好“山”“水”“绿”“路”“古”“园”6篇文章。
扩大绿化,凸显亮点,园林县城初具规模。隆德县十分重视规划对建设的科学指导作用,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隆德县城绿地系统规划》。严格按照《国家园林县城标准》要求,不断加大园林绿化投入,以扩大建成区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率为重点,坚持新建绿地与改造绿地相结合、普遍绿化与重点提高相结合,多管齐下,形成组织管理到位、规划设计规范、景观保护得力、绿化系统完整、市政设施配套齐全的建设格局。
挖掘历史,保护景观,展现古城隆德风貌。为此,大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按照“重在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挖掘隆德历史文化底蕴,同时新建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设施,使之成为县城新的亮点。大力保护文物古迹。初步形成了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主的金字塔式文物保护网络。大力保护古树名木。通过制定相关保护办法,进一步健全古树名木保护档案,明确职责,落实措施,严禁各种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做好古树名木的复壮、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古树名木的保护水平。
加大投资,完善设施,城市功能得到提升。抓好城区道路、公共交通建设,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9.35平方米,人行道硬化率达到98%以上,形成了“三纵四横”的城市道路布局。完善供排水设施建设。投资1500万元,修建了第二水厂,完成了直峡引水工程,对第一水厂进行了技改。完成县城供水管网52公里,排水管网29.3公里。积极推行集中供热,集中供热走在了区、市的前列。实施城区亮化工程,县城亮灯率达到99%以上。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基本上解决了居民入厕难的问题。修建生活垃圾中转站3座,建筑总面积942平方米。在县城主要街道及公园设置果皮箱230个,购置垃圾清运车、洒水车、吸粪车、压缩车等环卫车辆20辆。增加生活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加强管理,整治市容,县城面貌明显改善。大力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活动。实行生活垃圾不落地计划,垃圾全部实现袋装化,全天候保洁,垃圾日产日清,日清运垃圾40吨,清运率100%。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程。城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95%,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70%。加大城区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使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260天以上。
有效节约能源,改善人居环境
近年来,隆德县在县城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造和集中供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一五”期间,隆德县共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2.7万平方米,占改造任务的103%,全县既有居住建筑总面积改造率达95%以上,成为全国第二个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全面改造的县城。县城集中供热面积116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95%以上,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首先,扎实开展节能改造,供热效果显著提升。始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供热主管部门统一协调,供热企业组织实施”的工作方针,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县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制定了有关实施方案,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分解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和加强执法监管,有力地保证了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
激发集中供热区用户参与改造的积极性,使群众认识、接受和自觉配合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坚持把宣传发动贯穿于改造工作的始终。通过宣传发动、对比算账,使广大群众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认识显著提高,有力地推动了节能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自治区、固原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培训,并多次到兰州等地考察学习,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严格按照改造标准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改造效果。
其次,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全面推行集中供热。顺利完成供热公司体制转型。隆德县供热公司成立于1985年,2006年由事业单位改制为国有城市公益服务性生产企业。近年来,随着县城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的不断增加,县城供热面积越来越大,群众对供热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县供热公司承载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发展需求,同时受体制束缚,运营越来越困难。为此,加快转换供热公司经营机制,引入民营资本,将县供热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成立了隆德县巨能热力有限公司。
立足怒江高原自然资源禀赋,发展规模经营,建设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体系;立足人口较少民族农民增产增收,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以科技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建设……近年来,怒江州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效益,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2015年5月,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中盛生态产业有限公司获得了云南省财政厅、农业厅300万元的现代庄园项目建设扶持资金,成为怒江州首个获得现代庄园建设项目的企业。目前该公司已建成全省滇重楼品种最齐全的集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滇重楼基地200多亩,已完成种植核桃1200余亩,核桃林下种植滇重楼200多亩、金铁锁100多亩,秦艽、云当归等中药材100余亩,现代农业渐成规模。
2015年,怒江州充分利用地热河谷光热资源,积极推广峡谷特色生态种植业,发展优质中药材、特色畜禽、特色经作、木本油料、高山杂粮五大特色产业为主的特色生态农业体系。全年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4.3万亩,较上年增0.3万亩;完成云黄连、秦艽、重楼、木香等优质中药材14.32万亩,较上年增0.18万亩;完成新增草果面积23.8万亩,使全州草果面积累计达到66.41万亩;完成油料面积5.19万亩,较上年增0.79万亩。完成以冬小麦、冬薯类、冬油菜、冬早蔬菜等作物为主的冬季农业开发项目面积36.15万亩,比上年增加1.15万亩,实现冬季农业开发总产值1.5亿元,比上年增加0.25亿元。全年实现种植业总产值9.4亿元以上,较上年增长10%。
为推动怒江峡谷特色生态农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怒江州农业部门狠抓重点科技措施的落实,强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科技推广创新应用,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业生产、“百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确保粮食增产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增加。
绿色,是怒江州农业奋进的底色,也是怒江州农业的潜力所在。
讽刺,是在人工化的白色土地上,人们还是依恋真正的森林,试着重组亲手破坏的一切。
叶绿素于红外线摄影下呈现出独特的金黄色。
用镜头追逐及捕捉大街小巷从不起眼的绿林,引证花草树木金光灿烂的顽强生命。
在时空错配的城市空间,发掘现实的矛盾点。
都市化对大自然不断驱逐。”
――萧伟恒
萧伟恒是一名纪实摄影师。通过相机镜头,他总能发现许多与众不同的看世界的视角。对他来说,摄影不仅仅是拍摄现实场景,还是沟通的途径之一。萧伟恒是在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接受的摄影教育,主修“批判跨媒体实验”。其实,萧伟恒从13岁便开始自学艺术,一直对纪实和艺术摄影有很大的热情,他的相机讲述的都是我们身边的故事。
《逐“绿”都市》一组作品选取的都是香港地标性的建筑和地点,同时也是商业和经济发展的象征。在这些场景中,摄影师通过红外拍摄的方法,用心利用空间布局,将树的形象拟人化。用环境人像般的拍摄手法将树或自然绿植置于香港繁华的建筑和人流中,似乎在一个有强烈压迫感的牢笼中。
红外效果拍摄出的树色彩发生改变,在香港灰白色调的城市建筑中孤独地生长着、抗拒着,却显得那么势单力薄,而红外拍摄似枯黄的效果似乎正与这些植物的倔强矛盾地统一于一体,表达了作者的感叹:“树木就在影像中发出最后哀号,直至一切被石屎取代。”另外,都市中的绿色树植是人们生活环境中经常被忽略的一部分,红外拍摄的色彩转变也为作者的主旨表达起到强调作用,而不会被其他景物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