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企业经营统计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15:20:35

序论:在您撰写企业经营统计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企业经营统计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经营绩效 民营上市公司 实证研究

前一段时间,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和苹果公司中国市场售后服务双重标准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再一次将企业社会责任推上了风口浪尖。国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有大量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之间相关性的研究目前尚无定论,可能是由于:第一,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的衡量方法有差异;第二,非财务指标的衡量和运用存在一定困难;第三,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经营绩效相关数据库缺乏,由此造成样本选择、评价指标、控制变量等存在差异。由于国情不同,国内学者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的研究较少,这为本文对浙江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研究提供了空间。

一、研究假设与实证设计

1.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本文所选取的是沪深A股浙江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主要考察了2008―2011年的浙江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样本。在剔除了影响统计的相关样本后,最后得到了80家浙江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320条样本数据。

2.研究假设。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分析,从企业社会责任和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出发,在研究中作出以下三项假设:

假设l: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

假设2:民营企业履行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

具体的子假设包括:(1)民营企业履行对股东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2)民营企业履行对职工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3)民营企业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4)民营企业履行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5)民营企业履行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6)民营企业履行对环境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7)民营企业履行对公众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8)民营企业履行对政府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

假设3:企业履行当期社会责任与后期经营绩效正相关。

3.指标选择与变量设计。

因变量:总资产收益率(Y,ROA,净利润/资产总额)。

自变量:每股收益(GD,每股收益,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工资薪酬支付率(ZG,工资薪酬支付率,应付职工薪酬/营业收入)、是否通过IS0 9000认证(XFZ,是否通过IS0 9000认证,通过取值为l,未通过取值为0)、流动比率(ZQR,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与应付账款比率(GYS,货币资金与应付账款比率,货币资金/应付账款)、是否通过环保IS0 14000认证(HJ,是否通过环保IS0 14000认证,通过取值为1,未通过取值为0)、社会捐赠率(SHGY,社会捐赠率社会捐赠支出/营业收入)和资产税费率(ZF,资产税费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总资产)。

控制变量:年度变量(ND,年度变量,对2008年至2011年,分别赋值为0~3)、企业规模(GM,企业规模,企业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及所属行业(HY,所属行业,制造业为1,其他行业为0)。

4.模型构建。根据前文提出的假设和设计的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Y=β0+β1×GD +β2×ZG +β3×XFZ +β4×ZQR

+β5×GYS +β6×HJ+β7×SHGY +β8×ZF

+β9×ND +β10×GM +β11×HY +ε

其中,Y为因变量,代表企业经营绩效;β0为常数项,ε为随机干扰项,β1~β11是回归系数;GD为自变量,代表企业对股东的社会责任;ZG为自变量,代表企业对职工的社会责任;XFZ为自变量,代表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ZQR为自变量,代表企业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GYS为自变量,代表企业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HJ为自变量,代表企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SHGY为自变量,代表企业对社会公益的社会责任;ZF为自变量,代表企业对政府的社会责任;GM为控制变量,代表企业规模;ND为控制变量,代表所属年度;HY为控制变量,代表所属行业。以上指标计算公式见前述指标选择与变量设计。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1.描述性统计(限于篇幅,本文有关统计和分析的数据表略,编者注)。我们先运用SPSS 21.0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总资产收益率最小值为-0.203 1,最大值为0.447 6,标准差为0.068 5;资产税费率最小值为-0.046 6,最大值为0.112 6,标准差为0.020 4,说明这些数据的波动较小,分布是比较均匀的。基本每股收益最小值为-1.0,最大值为5.9,标准差为0.580 4;流动比率最小值为0.453 6,最大值为5.671 4,标准差为0.797 5;货币资金与应付账款比率最小值为0.237 8,最大值为26.443 5,标准差为4.098 7,说明这些数据的波动较大,分布比较发散。

在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各项指标中,资产税费率最小值为负值,原因可能是企业得到了政府的补助或税收优惠。工资薪酬支付率最小值为0.000 1,最大值为0.359 5,说明不同公司的薪酬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货币资金与应付账款比率的大幅波动说明了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履行存在着很大差异。社会捐赠率最小值为0,最大值也仅为0.044 6,均值0.000 9,标准差0.002 7,说明浙江民营上市公司对社会公益事业所履行的责任状况不是很好,投入的资金很少,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一分钱投入,从全部8项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来看,社会捐赠率也是最差的。

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总资产收益率与基本每股收益、流动比率、是否通过环保IS0 14000认证、资产税费率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总资产收益率与是否通过IS0 9000认证、社会捐赠率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控制变量中,年度变量与工资薪酬支付率、资产税费率、企业规模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年度变量与流动比率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企业规模与基本每股收益、是否通过IS0 9000认证、是否通过环保IS0 14000认证、资产税费率、年度变量、所属行业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所属行业与总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是否通过环保IS0 14000认证、企业规模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所属行业与是否通过IS0 9000认证、货币资金与应付账款比率、社会捐赠率在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多元回归的结果显示,总资产收益率作为因变量,调整R方的值为0.744,达到了0.7的判断标准,说明该回归模型对总资产收益率的解释度较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的正相关性基本获得支持,验证了假设1的结论。基本每股收益与总资产收益率相关性显著且为正,说明企业履行对股东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验证了子假设1。流动比率与总资产收益率相关性显著且为正,说明企业履行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验证了子假设4。工资薪酬支付率、是否通过ISO 9000认证、货币资金与应付账款比率与总资产收益率相关性不明显,不支持子假设2、子假设3和子假设5。社会捐赠率与总资产收益率存在负相关性,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不支持子假设7。资产税费率与总资产收益率存在正相关性,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不支持子假设8。是否通过ISO 14000认证与总资产收益率相关性显著且为负,否定了子假设6的结论。上述所有结果验证了假设2的结论。

4.后期经营绩效指标多元回归分析。为了验证假设3,本文采用2008年度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作为自变量,以后期总资产收益率作为因变量,进行模型回归分析(实证图表省略,作者)。实证结果表明,2008年社会责任指标对2009年经营绩效回归的总体显著性检验“F统计量”的概率值为0.009(小于0.01),因变量总资产收益率和所有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基本每股收益、工资薪酬支付率、是否通过ISO 14000认证T检的概率值都小于0.05,说明总资产收益率与基本每股收益、工资薪酬支付率、是否通过ISO 14000认证显著相关。2008年社会责任指标对2010年经营绩效回归的总体显著性检验“F统计量”的概率值为0.014(大于0.01),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基本每股收益、工资薪酬支付率、社会捐赠率T检的概率值都小于0.05,说明总资产收益率与基本每股收益、工资薪酬支付率、社会捐赠率显著相关。2008年社会责任指标对2011年经营绩效回归的总体显著性检验“F统计量”的概率值为0.46(大于0.01),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且所有社会责任指标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无效。这也说明,虽然履行当期社会责任对后期经营绩效有影响,但是其影响是在不断减弱的。上述结果部分支持了假设3的结论。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提升经营绩效有着积极作用。此外,公司规模和行业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关系存在某种程度的影响。

2.民营企业履行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1)民营企业履行对股东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说明民营企业注重对股东权益的保护,较好地实现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2)民营企业履行对职工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无法确定,可能是民营企业还没有将人力资源转化成竞争优势。(3)民营企业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无法确定。(4)民营企业履行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说明民营企业履约意识较强,信用水平较高,筹资能力较强。(5)民营企业履行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无法确定。(6)民营企业履行对环境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可能是民营企业环保支出在短期加重了企业财务负担。(7)民营企业履行对公众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是民营企业对外捐赠比例太低,公益意识有待提高。(8)民营企业履行对政府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政府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中所起作用尚不明显。

3.民营企业履行当期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后期经营绩效,但其效应是不断减弱的,说明民营企业履行当期社会责任主要有助于提升当期经营绩效。

(二)建议

1.转变观念,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研究结论表明,从总体上看,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从长远的视角看,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但对企业经营绩效有促进作用,企业自身也能够从中获取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树立良好形象,提升企业价值和销售业绩。因此,企业应当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纳入长期发展规划,从战略的高度审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积极行动,不断提升履责水平。研究结论表明,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当期经营绩效,由于履行对股东的社会责任、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因此民营企业有必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尤其要履行好对股东、债权人的社会责任。研究结论还表明,民营企业履行对环境的责任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但这并不表明企业可以不履行或怠于履行社会责任。民营企业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也可从中受益,比如企业做到依法纳税、诚信经营、保护环境、不随意裁员和减薪等等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也能为企业自身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强化责任,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民营企业应切实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对利益相关者的激励机制,比如实施管理层持股激励管理层,通过职工持股、职位提升等方式激励职工,实施债转股激励债权人等。全社会要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和体系,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对消极和错误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惩罚,提高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

4.完善相关法规,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完善公司治理、环境保护、信用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营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环境。同时加强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媒体报道、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社会公众等的约束监督作用,促进企业正确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金硕元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生、经济师;汤勤芳为上海财经大学税务学硕士生)

参考文献

[1] GRAVES S B,WADDOCK S A.A look at the financial-social performance nexus when quality of management is held consta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alue-Based Management,1999(1).

[2] Jennifer Griffin,John Mahon. Painting a portrait: a reply[J].Business and Society,1999(1).

[3] Maria de-los-Angeles Gil-Estallo,Fernando Giner-de-laFuente,Carles Griqul-Miguela. Benchmark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thin spanish companies[J].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Economic Research,2009(2).

[4] SIMPSON W G,KOHERS T. The link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2(35).

[5] 姜俊.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动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J].上海: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6).

[6] 乔海曙,谭明.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长沙: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6).

[7] 宋建波,盛春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大连:财经问题研究,2012(8).

第2篇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内容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的内容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得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农业企业管理学还广泛地吸取了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运筹学等学科为农业企业管理学提供丰富的养料,使它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完善。

在20世纪初,欧美的农场经营学和农场管理学,主要研究劳动力诸要素的选择和利用、生产组织与管理等问题。本世纪50年代以来,它们的研究内容和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管理中广泛地运用决策理论和技术,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企业经营计划和目标,运用投入产出理论和数量分析方法来考查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效果;运用信息和市场预测,掌握市场动态,以便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等。

社会主义农业企业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农业企业的形式、特征,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任务,企业管理的体制与组织结构,企业的经营预测和决策,企业的经营战略与计划,生产诸要素的合理结合和利用,生产过程的合理组织、农产品的销售,企业的财务、成本和收入分配的管理以及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等。

由此可见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是十分广泛,远超过了经济学科的范围,我们了解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去掌握它、研究它,以便更好地为农业企业管理实践服务。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对象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农业生产中生产力的合理组织,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生产关系的调整及上层建筑的协调等。

在研究生产力的组织方面,主要是研究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在质上的相互联系性和量上的比例性。如企业内的产业结构、生产布局、生产调度、不同生产要素在时问和空间上的合理组织和利用等。

在研究生产关系的调节方面,主要是研究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如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经营权与所有权。生产责任制中的责、权、利关系,产品分配中的三者利益关系等。

在研究上层建筑的协调方面,主要是研究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的领导制度、领导作风、领导方法,以及国家方针、政策、经济法规的贯彻执行等。同时还包括企业的政治思想教育、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在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所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密切联系生产实际。中国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由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管理上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接受市场调节的推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管理的性质也决定了企业管理研究的对象,一方面是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体现管理的一般职能,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关系性质决定的,起调节生产关系的职能,即管理的特殊职能,这一点,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是有根本区别的。因此,农业企业管理学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去研究企业管理的规律性。人们可以运用这些规律再去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除了研究农业企业管理的规律和理论外,还必须研究管理的方法、技巧及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管理上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接受市场调节的推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管理的性质也决定了企业管理研究的对象,一方面是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体现管理的一般职能,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关系性质决定的,起调节生产关系的职能,即管理的特殊职能,这一点,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是有根本区别的。因此,农业企业管理学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去研究企业管理的规律性。人们可以运用这些规律再去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除了研究农业企业管理的规律和理论外,还必须研究管理的方法、技巧及其应用。把力量、方法与管理实践联系起来,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内容和对策相关文章:

1.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

2.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3.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4.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

第3篇

    一 课程体系设计和实践实训设计整体思路

    1.遵照教育部对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要求

    严格遵照教育部对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要求。主干学科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其中核心课程为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抽样技术与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统计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经济社会统计调查、统计工作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专业实验包括计算机基本技能实验、统计分析应用软件实验、经济计量分析软件实验、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实验。

    2.参照其他院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选择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财经院校(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上海金融学院、 河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和山东工商学院)和综合类院校(如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和云南大学)以及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参照院校。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统计学经济统计、商务统计、金融统计方向中,财经类院校主要突出经济学课程,招生偏重理科生。综合性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主要课程为理学类,招生偏重理科生。

    综上所述,经济统计学专业应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熟练掌握现代统计理论和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具有扎实的统计学、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的复合型高素质经济管理统计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外资企业和大中型公司等从事经济统计分析、管理咨询、市场调研和商务数据分析等管理工作。

    3.与学院培养方案形式统一

    新制订的培养方案和整个学院的形式保持了统一,以便于教务人员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 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专业课的设置

    经济统计学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和招收对象为理科生,设置了保险精算、金融统计和商务统计三个方向。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由于经济统计学对统计学和经济学知识的要求较高,我们提高了课程总学分和总学时,注重主干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开课顺序和教学周学时分配,强化实训实践课程,实行理论和实践并行。

    培养方案确定了5门学科基础课程,分别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C语言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确定了5门专业基础课程,分别为基础会计学、经济统计学、货币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确定了9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为国民经济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抽样技术与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金融统计学、市场调查与分析、投资学、数据挖掘。

    分设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为保险精算(开设保险学、保险统计学、利息理论、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5门课程)、金融统计(开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金融资产评估、金融工具与金融风险管理、投资组合分析 5门课程)和商务统计(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企业经营统计学、投入产出分析、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统计方法5门课程)方向。

第4篇

个人概况

姓 名: 刘富灿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3-9-15

健康状况:良好

学 位: 大学本科

专 业: 统计学

研究方向: 投资决策与分析方向

E-mail:

联系方式:(MOBILE)1595224716

教育背景

2002年9月-2006年7月就读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1999年9月-2002年7月就读于福建省武平一中。

所修课程

主修课程:投资经济学,房地产投资学,投资项目评价与风险分析,证券投资学,投资项目概预算;

辅修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运筹学,中级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学,公司理财,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经营与市场竞争,经济预测与决策,C语言及应用实例,计算机在统计学中运用;

科研、论文情况

毕业论文《房地产泡沫问题初探》。

英语水平

顺利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四级75.5分,六级497分)。

计算机水平

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

所获奖励

2002年获龙岩市三好学生。

2003学年获校三等奖学金。

2004-2005连续两年获厦门市政府助学金。

2005学年获国家一等助学金。

工作实践

参加03年厦门市交通旅游市场调查。

参加04年福建省大学生模拟炒股大赛。

参加05年晋江市房地产消费者市场调查。

现供职厦门基兴阁房地产公司

个性特点

做事认真,能吃苦,工作责任心强。

求职意向

1.投资顾问(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金融银行)

2.统计分析(财务)

3.网络管理(网站维护,程序开发)

第5篇

关键词:海南省 债务融资 治理效益

本研究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2009年规划课题(项目编号HNSK09-08)

权衡理论认为:债务融资与企业业绩的关系大致上类似于“倒U型”,存在一个最优的债务比例区间。国外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己经达到一定高度,对债务融资治理效益的实证研究成果相当丰硕,但这些结论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实际,更不一定符合海南省大中型企业的实际。因为政府干预、税负、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环境等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认为海南省大中型企业债务融资情况与债务治理效益有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债务融资与企业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分析海南大中型企业债务融资治理效益。原始数据来自样本企业的企业报表。其中,海南省上市公司的报表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咨讯网(省略)、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名单来自海口市统计局、报表来自于几家注册会计师事务所。

一、样本企业债务融资结构的描述性统计

样本企业2007年-2009年六类债务融资指标三年平均值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描述性统计呈现出海南省大中型企业的负债水平和债务融资结构概况。

表1 海南省大中型企业债务融资结构的描述性统计

Descriptive Statistics

N Minimum Maximum Mean Std. Deviation

资产负债率 40 .14 1.15 .5332 .26985

长期负债率 40 .00 .94 .1718 .21618

短期负债率 40 .06 1.00 .8282 .22567

商业信用比率 40 .00 .98 .3187 .26233

银行借款比率 40 .00 .94 .2718 .24322

其他类型债务比率 40 .00 .14 .0334 .03923

Valid N (listwise) 40

从上表可以看出,反映负债总体水平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53.32%,负债最少的企业该值只有14%,而债务最多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115%(严重亏损企业,出现资不抵债),说明不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去除样本企业中资产负债率高于100%的2家资不抵债的企业后,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约为50%,说明海南省大中型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采取的财务策略还是较为保守的。

债务期限结构方面,短期债务过高,短期负债率均值达到82.82%,而长期负债率的平均值仅为17.18%。样本企业三年中平均有14家企业的长期负债为0,占样本企业数的35%,也就是说,35%的样本企业债务全部为短期债务。说明海南省大中型企业中的短期负债率过高,过高的短期债务会对企业治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债务的类型结构方面,商业信用比率平均值达到31.87%,银行借款比率均值为27.18%,其他类型债务比率均值仅为3.34%,说明债务主要来源于商业信用、银行借款、其他应付款等(注:在对样本企业报表进行分析时发现许多企业存在大量的其他应付款)。这与大多数学者们研究的企业债务主要来自于银行借款的结论不同,说明海南省大中型企业存在独特的债务类型结构。

二、样本的回归分析

本部分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选取了应变量、自变量以及控制变量,建立了模型以期研究企业债务融资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并提出了待检验的假设。

1.变量的界定

①应变量的选取。本文最终选取了总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利润率(ZZS)=当期净利润/期末资产总额;主营业务利润率(ZYS)=当期主营业务利润/当期主营业务收入

②自变量的选取。本文采用资产负债率来反映公司总债务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ZF)=期末债务总额账面价值/期末资产总额账面价值

③控制变量的选取。本文将资产对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设置为控制变量。 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对数(ZD)=LN(期末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CZ)=(主营业务收入本年数一主营业务收入上年数)/主营业务收入上年数。

2.模型的建立及假设的提出

①模型的建立

本文研究的是债务融资结构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构建了以下模型。验证债务融资总体水平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

模型一ZZS =α+β1. ZF +β2. ZD +β3. CZ +ε;模型二ZYS =α+β1. ZF+β2. ZD +β3. CZ +ε

②假设的提出

基于建立的模型及有关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理论观点,本文作出如下假设:

债务总体水平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呈“倒U型”,存在一个最优的债务比例区间。

3.实证检验的结果

本文旨在探讨自变量与应变量间的关系,而无需根据自变量的取值预测应变量的容许区间、可信区间等,所以进行线性模型拟合时重点对自变量与应变量的关系通过散点图加以判断,以确定其是否可以用线性回归来分析;同时对应变量的取值的相互独立性即模型中残差间相互独立性进行分析。将同时满足以上所述的线性趋势和独立性两个条件的自变量和应变量,按照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进行拟合分析。

通过对各个自变量分别与应变量的简单散点图分析,均类似线性趋势(鉴于图太多,不在此列出);残差间的相互独立性将通过下列各自模型中的Durbin-Watson进行分析。

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模型一,在以总资产利润率为被解释变量时,Durbin-WatsonR的取值2.393接近2,说明总资产利润率的取值是相互独立的,即模型的残差间不存在自相关。回归模型的F值为4.656,P值为0.008,说明这个回归模型是有统计学意义的。模型中自变量资产负债率与总资产利润率的偏相关系数为负,t 值为-3.564,P值为0.001,说明这种负相关性在1%范围内是显著的。模型二,在以主营业务利润率为被解释变量时,Durbin-WatsonR的取值1.844,非常接近2,说明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取值是相互独立的,即模型的残差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模型的F值为26.772,P值为为0.000,说明回归模型是有统计学意义的。资产负债率与总资产利润率的偏相关系数同样为负,并且在5%范围内显著异于0。与假设不符。

三、原因分析

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与两个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均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说明债务融资在海南省大中型企业中,并没有提升企业价值,而是表现出债务治理的无效性。不存在一个最优的负债区间,这与权衡理论的观点不符。债务总体水平与企业经营业绩关系的统计检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

结合海南省大中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原因归纳如下:

1.企业未能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的杠杆作用。绩优企业息税前利润率远高于利息率,增加债务可以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正效应,提高债务融资治理效益。相反,对于经营业绩差的企业,增加债务会成倍地降低企业的经营业绩,利用了财务杠杆的负作用,恶化了债务融资治理效益。但从图1可以看出,经营业绩好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较低,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资产负债率却居高不下。说明海南省大中型企业中没有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的正杠杆作用,却强化了其负作用。表现为债务治理的无效性。

因此,对于绩优企业应提高资产负债率,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以及风险应对能力等选择适当的债务比例,充分发挥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正作用。对于绩差的企业应适当降低资产负债率,避免产生财务杠杆负作用。

2.绩优企业较易获得各种方式的再融资机会,加上其自身较好的经营现金流,因此,绩优企业的债务融资比率比较低。在我国的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也是绩优企业债务融资率低的原因。绩差企业无其他融资方式可选择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债务方式被动进行融资,随着债务数额的增加,绩差企业债务融资的财务压力和破产成本逐渐显现出来,抵消了债务融资的税盾作用,从而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

3.没有发挥好债券的治理作用。在我国由于债券发行门槛高,加上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导致债券市场不发达,海南省利用债券方式筹资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使得这种对企业有极好约束力的债务,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4.债务治理失效的根本原因是,绝大多数债务对债务人的行为没有产生真正的约束力。

四、建议

针对海南省大中型企业债务融资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提高企业债务融资治理效益的粗浅建议。

1.做好海南省产业结构规划,提高省内企业的获利水平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做好产业结构规划,加快海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省内企业充分利用区域、政策等有利条件,提高其获利水平,为负债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2.优化海南省金融、保险环境,为企业融资、控险搭好平台

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健全金融组织和保险市场体系,创新金融和保险产品,为企业融资和控制风险搭好平台,进而促进金融保险业和省内其他行业融合、良性发展。

3. 完善信用市场环境、健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为缓解企业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冲突,提高债务融资的治理效益,应下大力完善信用市场环境、强化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议成立专门的公司来负责企业信用资料的收集、管理和更新、形成企业信用报告并对外提供。以此,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保证债务债务关系的有序,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4. 要求企业强化内部控制,提高企业治理水平

海南省应该借中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构建完成的东风,提前要求省内大中型企业全部执行内控规范,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情况加强监督。全面提高海南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应对债务风险的能力。树立国际旅游岛企业的新形象。

5.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升债务治理效益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就海南省企业的实际而言,应关注资本结构的调整。绩优企业应提高负债比例、绩差的企业应降低总负债比率;应提高长期负债比例,降低短期负债比率;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发债融资。企业要充分认识的债务治理作用,在努力提高经营业绩、保证财务稳定的前提下,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和方式,择优选择负债融资的方式,确定企业最佳债务融资结构。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提升企业价值。真正达到“借鸡生蛋”的负债目的。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经济统计学专业 培养方案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060-01

经济统计学专业是统计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学科,是以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数据的采集、生成和传输,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数据背后的经济现象以及复杂经济系统的规律,从而为经济和管理决策服务。2013年,我国首次设置经济统计学专业。作为地方二本师范院校的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设计,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我们在按照教育部要求,根据经济形势发展情况,借鉴财经类、综合类和师范类院校的统计学专业经济统计方向的课程设计,结合院校实际,依托学校建设应用型教学的平台,来确定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理念并建立课程和实训设计体系,进行经济统计学的培养方案设计。

一 课程体系设计和实践实训设计整体思路

1.遵照教育部对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要求

严格遵照教育部对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要求。主干学科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其中核心课程为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抽样技术与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统计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经济社会统计调查、统计工作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专业实验包括计算机基本技能实验、统计分析应用软件实验、经济计量分析软件实验、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实验。

2.参照其他院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选择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财经院校(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上海金融学院、 河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和山东工商学院)和综合类院校(如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和云南大学)以及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参照院校。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统计学经济统计、商务统计、金融统计方向中,财经类院校主要突出经济学课程,招生偏重理科生。综合性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主要课程为理学类,招生偏重理科生。

综上所述,经济统计学专业应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熟练掌握现代统计理论和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具有扎实的统计学、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的复合型高素质经济管理统计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外资企业和大中型公司等从事经济统计分析、管理咨询、市场调研和商务数据分析等管理工作。

3.与学院培养方案形式统一

新制订的培养方案和整个学院的形式保持了统一,以便于教务人员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 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专业课的设置

经济统计学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和招收对象为理科生,设置了保险精算、金融统计和商务统计三个方向。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由于经济统计学对统计学和经济学知识的要求较高,我们提高了课程总学分和总学时,注重主干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开课顺序和教学周学时分配,强化实训实践课程,实行理论和实践并行。

培养方案确定了5门学科基础课程,分别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C语言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确定了5门专业基础课程,分别为基础会计学、经济统计学、货币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确定了9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为国民经济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抽样技术与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金融统计学、市场调查与分析、投资学、数据挖掘。

分设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为保险精算(开设保险学、保险统计学、利息理论、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5门课程)、金融统计(开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金融资产评估、金融工具与金融风险管理、投资组合分析 5门课程)和商务统计(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企业经营统计学、投入产出分析、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统计方法5门课程)方向。

第7篇

【关键词】统计学;管理现状;优化策略;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C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6-0071-02

1引言

统计学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统计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而言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在当前多元化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规模化发展虽然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与此同时企业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实现持续性经营,确保统计学应用效益的最大化,是目前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

2大数据时代内容的基本概述

简单来讲,所谓的“大数据”是指在当前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互联网公司在日常运营中生成、累积的用户网络行为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有效处理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信息资产。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是“互联网+”技术应用下时代未来发展的趋势。就目前来看,与传统信息数据相比,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数据多元以及数据价值高的显著特点,伴随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有效地对大数据进行处理,成为现阶段基层产业结构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心发展方向,也是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数据实质上是存储于计算机内的各种信息集合,在当前全球化、市场化不断发展的新产业时代背景下,商业模式的巨大转变,在改变人们关注度的同时,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最终为企业预期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了良好条件。对于大数据的处理,倘若采取传统的处理技术,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处理目标,更极易导致一系列其他问题的产生,最终对企业整体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在大数据发展的同时,技术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突破,目前常见的管理技术主要有——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模型预测,其中,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关系最为密切。

3新形势下统计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企业对于统计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市场经济常态下,企业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在加剧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如何有效地提升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是现阶段企业的核心发展方向,但由于部分企业受传统发展以及管理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企业管理和发展重心始终集中于企业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统计管理的关注度,致使单位在统计管理工作方面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不足,各项管理工作受到一定影响的同时,企业的整体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3.2统计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统计管理人員作为统计管理工作的实践者,其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对于统计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但随着当下统计管理工作量的增加,部分企业为满足人员配置需求,不断地降低人员选拔标准,导致聘用人员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综合素养都有待完善。作为一项专业、系统的管理工作,统计管理不仅要求管理人员拥有细心、踏实、耐心等基本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随着企业规模和数量的持续增加,统计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待遇不高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管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有所欠缺,业务操作等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最终对统计管理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3.3数据库硬件设施、设备不完善

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便捷人们日常生活,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同时,将其应用到其他领域中,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各单位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统计管理是企业管理作业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数据管理库自身硬件设施、设备的完善度对于统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直接影响,但对于某些偏远地区亦或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区域,统计管理设备、设施的落后性在影响现代化科技管理手段应用效益的同时,统计管理作业也始终未能得到突破性进展,企业发展也由此受到了一定影响。

4新形势下统计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探析

4.1加强对统计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对统计管理工作的重视

统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企业发展而言也具有一定影响,而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确保统计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是极为必要的。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管理人员对于统计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是影响统计管理工作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有效地改善当前管理现状,一方面基层产业机构需加大对统计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统计学应用效益”高度认同的同时,为统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而另一方面企业还需加强对统计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力度,在不断增强统计管理人员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基础上,为预期管理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4.2积极和有关大数据公司或机构进行合作

要想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和提高统计管理工作,就必须将大数据有关技术和统计管理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必须解放思想,打破行业限制,积极寻求和有关大数据公司或者机构进行合作开发,开发出真正适合统计管理工作的大数据技术和工具,大数据无法使用单台计算机进行操作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技术等,其也必然和云计算的有关分布式处理、云存储以及虚拟技术等密不可分,因此统计管理必须要积极寻求多方合作,积极将大数据的有关技术引入统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

4.3不断优化和完善统计管理模式

在当前企业规模和数量持续增加的新产业时代背景下,数据的形成过程较为烦琐,且数量也较为庞大,为从根本上有效提高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和有效性,不断地优化统计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也是极为必要的。通过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进行统计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传播渠道的日趋增多,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统计管理创造了良好条件,但由于部分企业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未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电子统计管理中,导致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同时,预期管理目标也难以实现,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将数据信息化纳入到工作日程中,为单位的数据管理部门配置专门的信息化设备,是现阶段提高统计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

4.4将各项统计管理工作细节落实到位

在统计管理作业过程中,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各项统计工作细节落实到位也是现阶段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换言之,在当前多元化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想从根本上提升统计管理工作质量,提高企業整体的经济效益,以会计管理工作为中心,确保各项细节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是十分必要的。要想确保管理工作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企业需将会计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相结合,在确保两者“统一性”的基础上,以会计管理工作为中心对企业经营进行系统化管理,最终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4.5确保预算统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在当前企业经济收支管理过程中,预算统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是影响精细化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而为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确保全面预算统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是现阶段企业经济运行精细化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作为企业经济运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全面预算统计管理作业的开展不仅能确保企业达成预期的战略目标,其在科学预测企业未来运营状况、协调内部资源以及控制内部预算编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预算统计管理过程中,企业统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需摒弃传统管理理念,在做好日常收支管理的基础上,还要确保内部全范围、全过程及所有资产的预算统计管理落实到位,由此在保障全面预算作业有序开展的同时,提升企业在多元化市场中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