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20:18
序论:在您撰写四群教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宣传和管教
因为群众文化具有群众基础性,使群众文化成了非常重要的资源传播的载体。群众文化传播的特点是具有方便交流、资源丰富、传播效率快、宣传范围广的特点,所以,以前都是用来进行传播的工具。以《荷马史诗》为例。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流传着非常多的歌谣关于在整个战争中存在的英雄的歌谣。在其传播过程中,又把英雄传说和神话故事连接在一起,被人们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群众文化的管教作用存在于潜移默化的过程,属于隐性政治思想教育。
(二)凝聚和团结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是某种过程以及是某种意义的重要表达,群众文化是社会性活动的表达方式,对各种动作以及政策法规进行了相关要求,主要表现有:生活生产方式、各种经营方式以及社交方式,例如,在给老人进行祝寿时,要求老人要吃面条并且不能把面条夹断,其文化的寓意是祝福老人长命百岁。
(三)审美和娱乐
当前,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标是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共融和谐的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共融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所以,要充分团结一切人民,收集其积极的作用,使之成为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四)传承和普及知识
群众文化活动通过自身的娱乐性特点使人们感到轻松愉悦,对人们的精神进行补偿,保证每个人都有旺盛的精力深入到工作和生活中,进而使人们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二、积极开展群众文化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有效措施
(一)分运用理论进行群众文化建设的升华
当前,众多的传统群众文化是世界独有,各自成一个体系,是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以及政治思想的源泉。群众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以及民主性,要想全面发展和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一定要对这种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不管是继承还是进行科学创新,一定要大力坚持的重要指导,不支持指导思想的多层次化。
(二)要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开展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
群众文化建设是建立公众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的主要手段,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开展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我国要想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一定要建立一支具有强业务、政治作风过硬的群众文化建设队伍,科学合理的群众文化要以高质量的人才为基础。所以,要建立健全鼓励机制,注意培养群众文化人才。
(三)充分运用艺术的特性,把群众文化和政治思想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
充分利用艺术的特性,把群众文化以及政治思想教育进行高效的结合。当前文化成为整个民族凝聚力以及创造力的源泉,同时,也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当前人们的热切需求。积极向上的、特色独立的群众文化活动是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群众文化积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四)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用以提高群众文化的影响力度
当前,群众文化的魅力所在是人们群众的积极参与,我国人民群众汗水和智慧的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当地群众文化。想要积极发挥群众文化的重要魅力,提高群众文化的影响力,最大限度的提高政治思想的教育功能,要积极树立品牌意识,用品牌拉动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结束语
1.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缺失。大学生是以现实的人的视界感悟世界的,但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大学生正在经受和正在体验着的生活世界的缺陷。不仅教育目标高远单一,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脱离现实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并且教育内容抽象空洞,偏政治化、知识化、教条化,缺少生活根基和生活底蕴的支撑,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力、说服力;还有教育方式单一,载体单薄,教育资源匮乏狭隘,只注重单向灌输,不重视互动反馈。思想政治教育构筑的应然世界与大学生实际体悟到的实然世界不完全契合,同时由于社会多元价值的濡化,大学生是将主流价值观作为认同的资源,还是将其他多元价值观作为认同的资源,成了一个不确定的局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被他们所接受。不依托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不能及时解决大学生的人生困惑,不能有针对性地诠释社会问题,不能切实引导大学生实现理想追求,最终将流于形式,走向虚无。
2.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性倾向明显。在实际操作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置于工具理性视域之下,价值导向功能被忽视,功利性倾向明显。工具理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视为纯粹管理的对象,学生被物化,造成教育中“人”的缺位,思想政治教育管人的功能被彰显,育人的功能被隐退;工具理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仅注重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知和对文本知识的记忆,忽视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养成教育、个性化教育,造成认知与情感的分离、认知与行为的脱节;工具理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侧重对人的管理和对问题的处理,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等同于生产线的运行过程,是线性的、静态的、非人性的模本教育,在教育效果上追求及时、显性、短期、暂时的教育效果。迷失了终极价值指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使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质疑和对抗,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和外化发生断裂,不仅不能将主流价值观纳入学生自身思想品德结构中,成为支配自己思想、感情、行为的内在力量,更不能形成与这些信念、价值相适应的自觉行动。
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途径探索
1.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人本化。首先,要重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大学生的主体性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能够对接触到的信息加以认知、选择、比较、分析、整合、内化,进而自觉地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予以定向、调控和推进的同时,要真正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精神需求,研究大学生的需求层次与需求结构,适时激发、准确把握,全面引导大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使外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变成个体内部自觉的精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应从教育者教授的视角转向受教育者接受的视角,视大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构建者,变对立单向的关系为平等对话的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与大学生的接受活动相适应、相契合,使接受主体既渴望接受,又有能力接受,实现教授与接受的统一。其次,服务学生的发展利益。反复强调:“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坚持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相统一,既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又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变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单一角色,改变严肃抽象的作风和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增强服务者角色意识,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动高效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把教育学生和关心学生结合起来,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做到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帮学生所需、分学生所忧、解学生所困,为学生的情感发展、人际交往、兴趣志向、学业指导、心理健康、理想信念提供全面、及时、贴心的指导和服务。再次,在与大学生共境体验中保持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判断问题的准确性、增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接触并体验受教育者的生活领域,善于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工作,要把对学生的深厚感情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借助各种教育情境资源营造具有感染性的情感氛围,通过体验情感共鸣,感悟心灵契合,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增强学生的理性判断,在潜移默化中驱动并引导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
2.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生活化。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生活化。不仅要将抽象性、理论性的原理与内容回归生活,找到与现实生活的逻辑相结合的基点,将理论教育现实化、生动化、具体化;还要将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热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价值的资源,补充和丰富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去;更要立足于现实社会中遇到的各种思想上的、道德上的、观念上的问题与困惑,选择和设计教育内容,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决人生困惑、诠释社会问题、提升生存意义、引领价值观念。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单向灌输的说理讲授方法,以实际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注重教育双方的双向交流互动,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为共同提出问题、共同探讨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吸引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教育内容的内化与外化。要从大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视角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探索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接受形式,可以借鉴的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实践感悟法、专题教育法、情境体验法等。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要贴近生活,彰显规范性与生动性、哲理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主动了解、熟悉并进入大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缩小与大学生之间的话语鸿沟,拉近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进而将深奥、抽象的教育内容以平实、生动、丰富的形式展现给大学生。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弱势现状及消极影响
1.经济弱势群体经济压力大,易自卑失落。大学生经济“弱势”群体,即所谓高校贫困学生。大部分贫困生生活费和学费的压力比较大,在理性消费、节俭开支的状况下更多的是捉襟见肘。但有时看到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经常穿名牌服装、不断购买和变换越来越贵的手机和电脑,贫困生容易产生严重的失落心理。2.身心弱势群体敏感脆弱,易诱发诸多心理疾病。身体残疾大学生自尊心、自卑感较强。心理“弱势”引发的各种危机更是层出不穷,也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大学时期的压力来自学业、就业及感情等诸多方面,高校学生由于心理危机走上极端的案例也很多。3.地位弱势群体适应能力不强,易患得患失。大学生地位“弱势”群体指由于学习知识、专业技能其他素质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在参加各类比赛,例如体育比赛、教学技能大赛、社团活动比赛等方面没有突出表现,和同学们相处不容易。他们受到的关注度较弱,在获得各种奖项和担任班干部方面竞争力都不大。这些学生常常存在失落感,自信心严重缺乏,导致他们的能力难以施展。他们不善于参加集体活动,做事又容易盲目从众。
二、和谐社会视域下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促使其自我教育。首先,父母应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交不起学费、住宿费的经济弱势群体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占大多数,主要表现为自卑感强,缺乏自信,不能正确看待困难,情绪消沉。作为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带来的心理变化。其次,大力倡导“教育关怀”的理念。经济、心理、生理弱势大学生,有的人自尊心极强,拒绝他人帮助;有的人依赖性太强,自己不愿做一点努力;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要求教育工作者通过典型案例的宣讲,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深刻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方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充实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1)注重诚实守信教育。个别学生造假、骗贷,不及时还贷等行为都是失去诚信的行为。诚实守信是弱势群体大学生做人做事的根本,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例如,建立诚信档案,或者建立规范的诚信评价体系。在奖励方面要倾向于重诚信、守承诺的大学生。(2)进行挫折教育。弱势群体大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有可能遇到挫折和困难,一方面,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引导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克服浮躁紧张的心理状态,用挫折激励自己不断前行。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创建一个逼真的环境让他们进行心理训练,从而锻炼其抵抗挫折的能力。(3)推进创业教育。首先,要激励和发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兴趣、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其次,要指导他们认真选择创业形式、创业项目,制定科学、规范、合理的创业计划书,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地参加校级、省级、甚至全国的创业计划大赛,既锻炼了创业能力,又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4)感恩教育。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弱势群体大学生学会感恩,一是感恩父母,无论经济条件如何,都要感恩父母给予了生命。二是对救助者的感恩。在自己经济状况好的时候能够主动帮助他人。三是对生活的感恩。只有对生活持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保持对生命与生活的激情。(5)成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帮助弱势群体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一是自我设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势、劣势、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设计一个合理职业发展目标。二是自我行动。走上社会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岗位的要求灵活地调整目标。三是自我约束。自我约束包括检验、控制、纠偏等环节,并以此来约束自己,以保证具体目标的实现。4.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教育。要用心去关爱弱势群体大学生,走到他们中间,深入了解他们真正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其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学能力。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激发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指导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加强和学生的情感沟通。三要不断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新的教育方法,为弱势群体大学生提供更大的帮助。
作者:曾昆 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有效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从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客体两个方面去分析:第一,从教育者主体去剖析:一是从内容上看,要么理论性强,大道理太多,照本宣科,固执僵硬,无法服众;要么就事论事,缺乏深度。二是从方法上看,用一种模式要求所有群众,没能做到因材施教;形式主义严重,造声势、走过场、开大会;出了问题去教育,亡羊补牢;利用上级的关系搞压服教育;不能从内心触动受教育者。三是自身素养不够,言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说得头头是道,台下自私自利;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己相对宽松;不能给广大群众做出表率,如此的形象反差,怎么能服众,教育怎么会有好的效果呢?第二,从受教育者客体去剖析:在当前的深化改革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一是传统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比如过去强调的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互相帮助等等,现在被有些人所不齿,很多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二是什么事都自己做主,过去有事找组织,找领导,找单位,现在人们独立性强了,自己做主了。三是做事图利益,无论做什么都得有报酬,过去讲的义务、服务意识被有些人抛弃了。四是个人主义严重,过去讲集体,服从集体利益,个人服从大局,现在有些人只顾自己满足,不去考虑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五是现实主义思想明显了,过去讲理想,注重奋斗,不计个人得失,现在这样做可能被人认为太傻了。以上五种表现都是受教育者思想观念上出现新的问题、新的困惑,如果我们还用过去的老一套思想工作去教育别人,其结果可想而知了。
2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方法
在科技迅猛发展和市场经济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不断的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遇到了不少困难,给政治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要迎难而上,要不断研究新问题,要不断创新,探索一条适合新时期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之路。
2.1把握方向,提高针对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环境的改变,工作重心的转移,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正处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群众的思想观念存在着诸多矛盾:一是观念更新与价值取向的矛盾,社会提倡的价值观与个人价值取向有矛盾;二是对成就认同与对现实不满相矛盾,认同别人所取得的成就,但对现实不满;三是乐于奉献与讲究实惠相矛盾,也认同奉献精神,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还是讲求实惠;四是忧患意识与失望情绪的矛盾,有些人具有忧患意识,能从大局考虑问题,但对现实很失望;五是共同理想与多种信仰并存的矛盾,具有和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的理想,但从内心来看又有多种信仰。针对上述复杂情况,我们必须把握好教育对象的思想度、关心度和需求度,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所谓思想度,就是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在想些什么。关心度就是他们最关心什么,讨论什么,对什么问题最感兴趣。所谓需求度,就是他们最需要什么,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如何把握方向,关注其思想度、关心度和需求度呢?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态度诚恳,实心实意,亲近群众,让他们愿意和你讲,完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其次,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渠道掌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比如谈话、讨论、问卷等等。
2.2找准群众的需求点,增强吸引力
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满足共性的需求,又要满足个人的需求,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考虑个体的需求,这两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做到两个需要结合,即适应党和国家的需要与适合个人需要相结合。思想工作首先要满足党和国家的需要,这是根本,没有党和国家,也就没有个体完美的生活。其次要达到统一,才能既保证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又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二是要做到两个目标的统一,即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统一。不讲社会目标,那个人就是一盘散沙;光讲社会目标,不顾个人目的,那就没有推动发展动力。怎么才能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呢?我觉得很大程度上,人们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百姓关心的都是柴米油盐的小问题,都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计问题,如何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只有努力工作,这样便能实现二者的统一。不能奢望人人每天都关注国家大事,都志向远大,做好当前的分内之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便可。
2.3改进教育方法,增强说服力
当前社会是迅猛发展的,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过去老一套的教育方法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新时代的要求了,必须改进。首先,由被动灌输式向主动讨论式教育转变。传统的思想教育灌输的东西太多了,总是用一种模式要求所有群众,采用你讲我听、你说我记的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合当前社会的特点。现代社会人们接受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广,人们对事物的判断有多种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都有对世界的看法。如果教育者还用固定的陈旧的方法教育群众,怎么能让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呢?所以要转变方式,采用辨析式、讨论式的教育方式,让群众畅抒己见,知无不言,教育者再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启发诱导,逐步深入,才有好的效果。其次要采用说服教育与活动引导相结合的方式。过去采用的说服教育强调语言交流,注重方针政策的解读和宣传,过程枯燥、简单,效果大打折扣。根据社会发展的特点,教育者要把教育寓于活动之中,这些活动要让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不要搞成过去的政治运动,既要群众乐于参与,又要有时代性和生活化,可以培养人们的集体意识、家庭意识、民族意识等,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4提升素质,增强人格力
在高校中的功能探析作为高校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事件的源起、发展和结束整个过程中施展着包括事前的导向指引功能,事件发生发展中化解矛盾与冲突的功能,以及事件解决后总结反馈功能,时刻发挥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1充分发挥指引导向功能
从根源上预防事件发生之所以事件参与主体聚集成群并引发,究其根源,是因为某些共同关注点或相同的利益诉求的出现形成事件的起源,包含很多方面,如政治上的国际、国内形势,社会中不公正事件以及学生对学校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问题的不满等。然而,作为还未形成成熟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认知及把握难免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会严重影响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最终走向。因此,如何指引大学生形成正确稳定的“三观”,从容面对问题、理性分析问题以及合理处理问题进而避免出现偏差和错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开展教学讲座、思想宣传活动、师生交流等方式方法,使正确的思想政治内容深入渗透到大学生当中,从而充分发挥导向指引的首要功能,促使大学生正确对待问题,从根源上预防高校的发生。
2合理利用教育说服功能
化解矛盾,维护高校环境稳定和谐高校一旦爆发,在没有阻碍、任由事件发展的情况下,偏激性、多变性和冲突性将逐步表现出来,影响事件的走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事件原本的出发点和性质,给事件带来众多不可预知的危机。在事件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事件起因、参与群体以及事件发展阶段等实际情况,结合眼下存在的矛盾激化、事件走向歪曲等问题,秉承“早发现,早解决”的工作方针,适时运用分析劝说、教育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以避免事件进一步扩大而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发展中重要的教育劝说功能可以及时有效地化解种种矛盾,为防止事件激化、维护校园和谐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是事件解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
3重视反馈功能
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事件再度出现马克思曾经指出:“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这些形式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在高校逐渐平息并最终得以解决后的一段时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反馈时期,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和利用,为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打下坚实基础。首先,校方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公正处理事件并做好善后工作,给予违规者严肃的处罚,以警示其他参与者和全校人员。其次,必须通过分析事件的源起、发展和解决的各阶段来总结事件的成因、发展过程及其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务必对事件应对过程中适当的方式方法和不得当之处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再次,校方应当结合反馈信息,重点加强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学生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理性的对待层出不穷的问题。另外,为从预防入手、切实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而制定一套针对性预案也刻不容缓。反馈功能作为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功作的重要一环却往往遭到忽视,但实际上不容小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吸取已发事件及其处理方法中的经验教训,积极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为维护校园的长久稳定,培养我国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研究氛围。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高校中陷入的困境及应对策略强调:“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努力,有关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获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通过分析当前发生的一些高校,一些表层或隐蔽的问题逐渐显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困境,阻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变相促进了高校的滋生与发展。面对当前社会转型的大环境,寻求并解决此类问题突出体现了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1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度不足
学校组织能力有待加强学生重视度不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的首要问题。虽然各高校均开设了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类似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建立起大学生心理辅导机构并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讲座等宣传活动,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将课程仅仅视作一项任务去完成,而没有真正了解并内化课程所要传达的信息;心理辅导机构更是无人问津,调查显示,极少有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甚至有些高校的心理辅导机构形同虚设。故而,学生重视度不足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展与效果,为高校的发生埋下隐患。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是高校开展相关工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其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组织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等人员,以讲座、社区实践等形式,深入渗透到学生中去,做到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度。
2高校辅导员队伍急需专业化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化,是发挥高校在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价值取向方面的优势作用之关键,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校园。”作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纽带,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然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专业化水平较低、人动频繁的问题。一方面,非专业人员很难抓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工作带来了阻碍甚至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兼职和以此为跳板的辅导员难以全身心、长时间的投入学校事务中,给工作带了极大的不稳定性。辅导员队伍专业性和稳定性的缺失限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聘用具有专业素养的辅导员、形成稳定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作。只有在专业而稳定的辅导员队伍的努力下,才能有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到位。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缺陷
须建立健全相应制度及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为高校发生提供了动力与便利。在事前阶段,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疏忽或不完善,使社会、政治、学校中复杂的问题和矛盾有机可乘,成为事件发生的“推手”;在事中阶段,应急机制的缺乏导致事件的不可控,进而扩大了事件波及的范围,加深了事件的破坏程度;在事后阶段,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事件及总结经验教训,将给事件消除负面影响与类似事件预案的准备造成障碍。必须建立健全高校全过程中所需的机制制度,以保证事件可防可控。在事前阶段,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交流等方式为一体的预防制度,将事件制止在萌芽状态;在事中阶段设置应急机制,将事件的发展状态置于可控的范围内;在事后阶段设立处理及反馈制度,做好事件善后工作,为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吸取经验教训做好总结。
三总结
关键词:傅葆琛;教育思想
傅葆琛(1893――1984)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民主教育家,毕生都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傅葆琛的教育思想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有相关文集、著作、论文都对傅葆琛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探讨。然而学界对于傅葆琛教育思想的重视不够,研究成果不是太多,视角也比较单一,具体如下:
一、有关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文集
关于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文集比较系统而权威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陈侠、付启群主编的《傅葆琛教育论著选》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出版,冯克诚主编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这两本文集简述了傅先生从事教育的经历,选辑了傅葆琛各个历史阶段有代表性的教育论著,内容包括论文、演讲、书信、日记、序跋、教育改革建议、教育调查报告等,为我们研究傅葆琛的教育思想提供了总体图景。这两本书均从6个方面介绍了傅葆琛的教育思想:一、关于对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的信念。二、关于对平民教育特别是乡村平民教育的主张。三、关于对民众教育特别是乡村民众教育的论述。四、关于扫除文盲的研究与论述。五、关于乡村建设问题的主张。六、关于识字教育工具的研制。
以上两本文集为我们研究傅葆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提供了指南,但由于篇幅限制,许多有价值及深层次的论著没有被编入其中,这就限制了我们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研究傅葆琛教育思想时,我们要以两本文集为基础,发掘更多的史料。
二、研究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期刊论文
学界有一些论文对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并试图从傅葆琛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有益于当今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启示。
刘军、杨志军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论略》和李亚男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研究》,主要是从傅葆琛开办乡村教育的原因、乡村教育的目的和范围、乡村教育的方法和使命等几个方面构筑了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思想,但是在论述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作用时缺乏深入分析。张澎在《平民教育家傅葆琛》一文中,通过介绍傅葆琛一生的教育活动来阐述其乡村教育思想,使我们可以一览傅葆琛生平的教育概况。李浩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对农村体育生态环境构建的启示》,通过解读傅葆琛关于乡村教育意义、乡村教育历史使命、乡村教育环境的重要性等内容,认为傅葆琛的乡村教育理念可以为我国现代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指导,并提出了具体措施。王有春,肖蓓的《傅葆琛与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创办》,论述了抗战期间傅葆琛在私立华西协合大学主持创办教育研究所并主要从事乡村教育及乡村建设研究的情况。张改娜的《浅论傅葆琛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该文简要论述了傅葆琛社会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乡村教育的中心、弊端、使命以及其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以上这些论文篇幅都较小,多是就傅葆琛的教育思想进行简要的介绍,缺乏系统而深入的论述,而且对傅葆琛思想的介绍也只局限在乡村教育,主要是乡村教育的原因、方法、目的、使命、意义等方面,对于傅葆琛教育思想的民众教育思想没有涉及,难以全面展现傅葆琛的教育思想。上述论文的参考文献多集中在张陈侠、傅启群主编的《傅葆琛教育论著选》一书,还有傅葆琛大量的原著没有发掘,因此论述较为单一浅显,缺乏深度性学术性。
三、研究傅葆琛乡村教育的学位论文
付卫华的《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研究》将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思想与我国新农村建设起来,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研究:一、绪论;二、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及进行的乡村教育活动;三、从乡村教育的原因、途径与使命三个方面论述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四、从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对其思想进行评析;五、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付卫华的论文较为客观、全面地论述了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内容,并将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思想与现今我国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总结出其思想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是一个创新,并且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为乡村平民教育、乡村民众教育,且在不同时期教育思想的内容也不一样,作者在这里直接笼统的冠以“乡村教育”,使得概念区分不清,而且参考史料较为单一。作者对傅葆琛的教育思想评价有一定的创见,但局限在具体的方面,缺乏宏观与整体的考虑。
四、涉及傅葆琛教育思想的著作
有关傅葆琛教育思想的研究在一些民国时期的教育思想和乡村建设运动的作品中也多有涉及。李帆主编的《民国思想文集・乡村建设派》把傅葆琛的乡村教育思想归结为乡村建设派,辟专章介绍了傅葆琛关于农村社会的改造与民众教育的实验。吴星云著的《乡村建设思潮与民国社会改造》认为傅葆琛因参与“洋博士下乡”运动引来中外世人赞叹的目光,又以其十数年从事乡村建设的坚韧毅力,赢得了后世的尊敬。该书对傅葆琛的教育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天津出版社出版,宋恩荣主编的《晏阳初文集》第一卷和第二卷涉及傅葆琛留学期间从事华工教育的经历以及晏阳初对傅葆琛从事平教会工作的肯定。中国人民四川省双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纂的《双流县文史资料选辑 》第5辑和第13辑分别记载了傅葆琛先生在华阳县从事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和追忆了傅葆琛毕生教育经历。周慧梅著的《“新国民”的想象 民国时期民众学校研究 》研究了傅葆琛的民众教育思想和活动。朱煜著的《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 以江苏为中心 1928-1937 》记叙了傅葆琛的民众教育思想以及普及民众识字教育的活动。以上这些著作为我们了解并研究傅葆琛的教育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研究视角。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论文统计与分析 研究热点 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01
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是专业的教学类期刊。该期刊精选并全文转载全国历史教育专业期刊及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的历史教育论文。这些转载论文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能更好地透视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年度热点。本文将以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不同角度的统计分析,探究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年度热点,并据此展望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新路向。
一、《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度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统计与分析
1.栏目设置情况分析
栏目设置情况可以较全面地体现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办刊特色,有效地反映学科的研究倾向和研究热点,起到引导读者阅读和指导作者撰稿的作用。[1]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设置了25个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栏目,全文转载了98篇中学历史教育论文。从表1可以知道,论文转载数量比较多的栏目是《教学研究》《学科视点》《教学策略》《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等。需要注意的是,《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在2015年设置的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关的专题栏目多达11个,具体为《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师专业成长》《价值观与历史教学》《探究教学》《问题教学》《教学目标确立》《高三复习教学》《2015年高考试卷评析》和《历史故事运用》。其中,专为历史学科设置的专题栏目有《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概念教学》《价值观与历史教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和《历史故事运用》,一共转载了16篇论文,其他专题栏目则是历史与地理两个学科共有。在这些专题栏目中,每年都出现的是《高考试卷评析》栏目。与2014年的专题栏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我国中学历史教育更加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育价值观以及历史教学方法等研究。
2.源杂志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数量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来自25种不同的期刊(见表2)。《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教学月刊》的论文转载量排名前三,一共被转载了45篇论文,大约是全年论文转载总数的46%。由此可知,这三大期刊是宣传和促进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重要刊物。另外,《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江苏教育》等教育类期刊也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历史教育论文。
3.作者情况分析
(1)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统计分析论文作者的合作情况,能直观地认识全国不同单位之间在历史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交流状况。在《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中学历史教育论文里有16篇合作论文。其中,高等院校、教研部门与普通中学的合作论文有7篇,约占总数的44%。在合作论文中,同单位以及同省不同单位合作的论文有10篇,跨省合作的论文有6篇,占合作论文总数的37.5%,较2014年相比有所增长。历史教育研究应该提倡跨地区、跨单位的交流探讨,利用信息化条件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研讨,通过不同活动与全国各地的历史教育工作者交流合作。
(2)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发文分析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作者来自80家不同的单位。其中,有2家单位的论文转载量为3篇,分别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还有16家单位被转载了2篇论文,分别是北京市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福建省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江苏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省大港中学、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3)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的分布情况可以清晰反映出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间布局特点。由表3可以知道,《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所转载中学历史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集中分布在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福建、上海和四川这7个省市,说明这7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热情较高,状态活跃,在2015年发表了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江苏、浙江、北京3省市所发高质量论文数量排名前3,表明这3个省市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水平较高,这可能得益于其教育部门和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视。
(4)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分布
根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系统归属能够知道,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生力军分布在哪些单位系统,不同单位系统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活跃状态以及研究能力。第一作者单位所属系统大致可分为高等院校、普通中学、出版社和编辑部、教研部门四大类,本研究中这四类单位系统的第一作者比重分别是32.65%、50%、2.04%和15.31%。据此可知,普通中W是研究中学历史教育的主阵地,高等院校和教研部门的研究者也成为研究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主体力量。
二、2015年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热点
1.历史课程研究
“当学生完成学校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他们应该知道些什么?他们能够做些什么? 如果学生完成历史课程的学习后仅仅积累了一些需要记住的历史事实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2]。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而中学历史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承载功能。一节好的中学历史课,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且还应该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马维林、黄敏指出: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价值引领。历史价值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求真、扬善、唯美的情怀,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引领学生感悟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让学生懂得尊重各国文化和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第6期)*。唐琴、石晓健认为承担公民教育任务的历史课堂忽略了“人”,弱化了历史教学的教育价值;把历史学科教育价值概括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历史价值判断能力的孕育”;主张通过构建学术性课堂促进学生历史知识、学科素养和历史意识的发展,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时代观,倡导适应时代需要,符合社会进步和世界潮流的价值立场;认为人性教育、公民教育、和平教育等构成了21世纪历史新课程基本的“时代性价值取向”(第6期)。倪仲指出历史教学中“一分为二”式的评价过于简单化和公式化,简单套用“一分为二”式的评价导致了历史教育价值缺位;主张历史教师就应该大胆摒弃“一分为二”式的中庸评价方式,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我们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历史教学才是真正用价值引领学生(第6期)。历史教育是一种历史认识教育。历史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陈志刚认为历史教师应当在课程实施中进行正确的历史认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富于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的现代公民素养,获得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第6期)。王凤侠也指出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健全成长,对其灵魂以价值引领;历史课仅有史实、仅做事实判断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价值判断;历史教应抓住历史认知和价值观冲突的问题锻炼、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第5期)。
历史教育总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徐赐成认为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是相互作用的系统问题,拟订教学目标应该是教育总目标在具体教学内容和情境上的投射。因此,拟订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有完整的教育视野,从教育教学的本义出发关注学生的主体认知地位,以历史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为本。他认为历史教育功能一是存续文化传统,二是增进社会理解,三是资佐现实发展。历史教育要以教育目标理论研究为据,把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大致发展线索,了解教学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思想(第7期)。
2.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步骤、方法、手段或技术的总称”[3]。历史学是一门富有生命力与思想的人文学科,时间跨度大,文化内涵深厚,因此历史教学总是存在一些困境,例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深刻理解历史现象,不能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要解决这些教学困惑,郭子其认为教师应深思教育情境下的教学策略,通过营造知情交互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位置记忆,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习得迁移能力以及形成批判创造性思维(第3期)。历史教学不可能依靠灌输得到理解和内化,需要师生交流对话与教师的适当点拨。方颖基于对话教学的新型教学形态研究了“心理契约”理论下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策略,认为在对话中建立以“安全感、信任感、责任感和共情心”为基础的“心理契约”,有助于师生相互理解,增强交流意愿,实现思维交互和情感共鸣,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学有效性(第7期)。卢晓华认为点拨法能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借助“互动”“情境”和“评价”等手段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在看似浅显处点拨使学生逐渐深化认识,在思维盲点处点拨使学生厘清分析路径,点明历史线索,扫清思维盲点(第6期)。为了实现课程目标系统,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认知,陈善松和吴国雄倡导整体性教学策略。他们建议在实际教学中,不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过程的实施,都从学科系统和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整体认知建构,通过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整体梳理历史脉络以及整体认知历史要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历史整体教学(第9期)。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4]。要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现象,生成复杂的历史思维,郭子其认为历史教学应该重视诠释方法的价值,引导学生将自我的经验与智慧融入历史发展进程中,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以获得丰富而开放的意义,从而达成深度认识,获得明了的历史见解(第11期)。沈素英则认为历史教学应该站在文化视野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整合与探究,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培养能力与提高认识并重,融合理性与人文精神,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形成价值观和确立人生目标与理想(第8期)。
3.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习惯于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学科概念、观点和原理,如果学生记住了这些知识,并能在各种测试中准确地予以复述,就被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然而,这样的“掌握”是受到质疑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知识的学习并没有触及理解过程及学生内在洞察力的培养。所以,陈新民认为应该重视历史教学设计和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跨学科、多角度思考和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第4期)。为使历史探究性学习更有效,更好实现历史课程目标,作为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在学习主题、课程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问题情境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设计、开发和重新建构(李南亮,第4期)。历史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应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事实性问题入手,设计解释性问题,进而推进评价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逐步思考,形成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提升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其中,事实性问题是基础,解释性问题是深化,评价性问题是升华。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你有什么启示”“你怎样看待”“你有什么想法”等问题时才不会出现哑口无言、信口开河、语无伦次、生拉硬拽等现象(吴波,第5期)。
4.历史教育测评研究
表现性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法,正逐渐成为高中历史学科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表现性评价的标准称为表现性评价量规。马晓丽认为一个完整的表现性评价量规应该包括活动主题、评价内容、权重设置、程度描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法和评语建议,在创制表现性评价量规时应注意把握好适切性、可操作性和参与性原则。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实践总结,她提炼出的表现性评价量规程序为解读课程标准、确定评价内容、明晰要素特征、选择量规类型、描述评价等级、拟定评价量规以及修正完善标准(第2期)。
每年高考过后的全国热门话题之一就是对高考试题的评析。中学一线历史教师通过研究解读并借鉴文章对高考试题的评析,可以深刻认识高考试题的总体面貌及其命题趋势,把握不同题型并总结其答题方法,从而进一步反思和改进往后的日常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指导。冯一下认为2014年方法类试题数量急剧增加,这将导致史学方法类试题作为一类相对独立的试题出现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并推动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史学方法渗透。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深化对方法目标的认识,更多地了解史学方法,科学地制定史学方法教学策略。(第1期)郭子其J为高考历史试题品质的优劣在于是否立足于人的历史思想与价值来考查历史思维,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卷Ⅱ第40题强调历史人物的活动与人的历史思考,强调时代特点与思想内涵的历史性思维,强调思想价值的渗透与思维能力培养,富有历史的时代气息,考查了多样多层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试题设问具有开放性,关注考生的鲜明个性,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第12期)。
四、结语
根据《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5年全文转载的历史教育论文数据统计发现,一线历史教师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主体,教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也是历史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合著率未见明显的变化规律,高等院校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的合著情况增多;标注参考文献的意识较弱,但这种情况正在好转。与此同时,被转载论文的平均引文数量和引文比例,说明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还处在主观总结为主的“经验型”阶段,而非“学术型”阶段。
据此,笔者对历史教育刊物、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群体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是背负重任的开拓者。从现有的情况看,一线历史教师仍将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群体,而高等院校和教科研部门的历史教育研究者仍将肩负着将历史教育研究引向更高处的任务。研究者还应关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加强对历史教育主体的研究。二是历史教育期刊为中学历史教育研究提供更好的平台。杂志需要关注理论又重视实践,亦要呼吁关注中西部地区的中学历史教育现状,引起中西部研究者的重视,也可以以杂志为媒介,加强东、中、西部研究者之间的交流。
[ 注 释 ]
[1]张家辉,哈斯塔娜,乔丽娜.2005-2009年《地理教育》文献计量学分析[J].地理教育,2010(12):45.
[2]Peter Seixas, BENCHMARKS OF HISTORICAL THINKING:A REMEORK FOR ASSESSMENT IN CANADA[P/ON]. [2016-09-23]http://historicalthinking.ca/sites/default/files/files/docs/Framework_E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