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糖尿病医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0:59

序论:在您撰写糖尿病医生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糖尿病医生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浅谈;糖尿病;患者 ;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60-01

我们知道,糖尿病以II型为主,病因与遗传和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但主要因素是后者,只有不良的生活方式才能让沉睡的基因的活跃起来,只要我们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就能避免糖尿病发生或使患者顺利康复。但科学的生活方式要靠自己养成,目前是许多患者虽然患病已久可是仍不明白,结果是自己不注意、医患不配合、吃了不少药、钱花了很多、病情在加重、健康受挑战、寿命在缩短。实践证明,糖尿病作为慢性病,自我管理非常重要,俗话说:健康在自己手中。患病不可怕,只要我们掌握了糖尿病科学的防治知识,自我管理方法,掌握了药物的合理使用、血糖的监测、饮食的调理、适当的运动,就能与糖尿病和平相处,延年益寿。

1 克服麻痹思想

1.1有不少患者患病之后仍不重视,马大哈,不拘小节,胡吃海塞,吃出了糖尿病,又吃出了脂肪肝、高尿酸,仍以吃为先,不吃觉的白来世界一回,这是非常错误和无知的。

1.2有的患者患病之后情绪低落、自暴自弃,气馁,总觉得不应该,该咋咋地,结果是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控制,如此下去是很危险的。

1.3有的患者患病之后不积极面对,不想自己该如何配合如何调整,认为是医生和家人的事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没有一点主动性和自觉性。

2 加强自我教育

2.1原因是无知,自我教育不够,知识极度缺乏,尤其糖尿病,患病之后不可小视,它是“万病之源”,并发症的“大家”,一定尽快学习和掌握更多的防治知识,做到把康复的手段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2.2科学面对,消除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弱点和突破点,只要我们用心其思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保持乐观的态度,防治病后抑郁的发生。

2.3学会养生、科学康复。糖尿病可以说是吃出来的病,我们在生活中尽可能多的学习科学的饮食,科学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和起居,把血糖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就能掌握生命的主动权。

2.4提倡参加病友联谊会。患糖尿病的患者经常聚在一起,聊聊康复经验和体会,交流一下生活中的新做法、新发现、新亮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康复之路走的更加顺畅。

3 勤动手多动脑

3.1自己的事尽量自己做,完不成的尽力而为,以肢体驱动大脑,亲力亲为,印象深,有成就感,易于坚持,比如根据所学知识自拟糖尿病食谱;自测血压;自测血糖等。

3.2自己执行医嘱。按医生护士的指导,自己摆药,自己打针,通过这些过程能使自己更加熟悉和了解自己的病情在什么程度和阶段,医生为何要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法等,对配合治疗有很大帮助。

3.3当好自己的秘书。作为目标管理疾病之一,医务人员要定期做一些跟踪检查,以观察康复中的生命指证变化,自己一定要记下来,不要认为只是医生的事,比如: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眼底变化、心电图等,按时间顺序登记清楚,有些项目可以自己随时检查随时登记,及时向医生汇报、沟通,以便获得有益的指导。

3.4坚持记录自己活动和锻炼的内容和心得体会,自己编撰适合自己的活动方法,心、眼、手、体结合能活跃大脑的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4 启动懒惰的肢体

4.1多数糖尿病患者有不爱运动的惰性,根本原因是认识不到运动对健身及康复的益处,认知的缺乏,导致运动的欠缺,要认识到运动能减肥、能强身、能增加降糖药和胰岛素的敏感性,能增强治疗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4.2尽量多做户外活动,散步就是很好的形式之一,拳、剑、操、舞、器械等方式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阳光下、水塘旁更加适宜。

4.3户外活动有困难的患者在室内、阳台也可以活动,因地制宜做运动,创造条件练身体,书、画、吟诗、读报等对身心大有益处。

4.4不能下床的患者在床上照样可以做一些有益的脑体运动,对身体的搓揉、拍打,弯转晃动,左手右手互帮互助,脑颈躯干肢体能动的一定要动员起来,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运动能启动全身的代谢,只要动了总有收获,不动则加速衰亡。

5 管住不知疲倦的嘴

智商高的人让嘴为自己服务,愚蠢的人因嘴而吃尽苦头。但就“美食家”来说,生活的富裕丰富了嘴,让自己尝到了人间“百味”,但不科学的饮食又导致了疾病缠身,病痛的折磨与受罪使自己悔意终生。大家都知道,多数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是不良的生活方式所致,过量进食、不规律饮食、营养不均衡等均是它的成因,有的“馋嘴先生”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就是不承认自己的生活方式有问题,总认为想吃就是需要,想吃什么就是身体缺什么,有问题也是基因惹的祸,殊不知沉睡的基因是要一定的内环境来启动,这就是常说的诱因。所以我们要想健康长寿,要想看到祖国的长足发展,要想更多的分享到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就要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的生产,科学的饮食,管住不知疲倦的嘴,让嘴来为我们的健康服务。糖尿病患者更是如此,既然得了就要科学面对,用养生的知识指导嘴,以医生的建议管住嘴,天天有食谱,顿顿不超量,就能阻止糖尿病的发展,对组织器官的伤害小了,就能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就能益寿延年,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指数。

总之,当今糖尿病发病率很高,病残率也很高,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我们是糖尿病大国,防治任务很重,靠医务人员远不能满足需要,按慢病管理要求,我们一定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在医生指导下,克服不良习惯,学习糖尿病知识,自己掌握主动权,定能获得最佳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茜.李明子 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态度、行为掌握情况的调查 [期刊论文] -中国当代医药2010(20)

[2] 刘雅娟 200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路径探讨 [期刊论文] -中国美容医学2010(z4)

[3] 刘燕玲 老年糖尿病保健知识的调查与行为改变 [期刊论文] -中国医药指南2010(13)

[4] 孙兆丽.赵婷婷.郎素琴 糖尿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心理疏导对策 [期刊论文] -全科护理2009(1)

第2篇

放弃机会,毅然回国

1988年10月,胡教授开始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Dr Degroot内分泌研究室进修。随后的六年时间,又在美国加州大学尔凡分校任博士后、助研。当时很多留学的中国人,在美国有好的机会和项目,选择了留在美国。胡教授因为各方面成绩都比较优异,也符合一些项目比较苛刻的条件,在内分泌领域内,优先在美国申请到研究课题和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1996年,国内内分泌学科权威专家陈家伦教授跟他说:“现在国内内分泌领域缺少人才。”胡教授毫不犹豫,便放弃了自己正在美国进行的科研项目,毅然回国。很长一段时间,胡教授都是美国、上海两地奔波,请人一起帮忙完成了美国的科研项目并发表了论文时,科研资金都还没有用完。

胡教授的家人现在都在美国,除了胡教授去美国开会的机会,一般只有圣诞和春节才能家人回来团聚。记者问到“想不想念家人”时,胡教授腼腆地笑了,说:“有时候忙得没空想念。”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年底,家人就要回国了。”妻子将工作辞掉了,回国来定居,胡教授终于可以跟家人团聚了。

专业医疗,业余科研

胡仁明教授每天忙碌于门诊、查房、疾病讨论、会议等,不仅周一到周五的时间忙碌着,即便到了周末,也忙碌于科研工作,基本上晚上十点之前不会在家里。胡教授自己调侃说:“因为家人都在美国,所以自己的时间比较自由,成为了工作的有利条件。”

胡教授一直以医疗工作为主,他对病人非常负责。门诊当天限号20个,他仔细看诊,希望给病人最好的治疗,要求自己不能有误差,所以与病人交流在时间上都尽量充足。有时候,有外地的病人慕名过来,胡教授考虑到外地的病人来一次不容易,不愿意人家多等一天多花销,所以照顾一下,会加号。即使加号,每天也最多加到25个号。有的病人情况比较复杂,胡教授把病人的身体治疗好了,在他看来虽然不是很大的成果,但他也会感到非常开心。

胡教授的科研工作主要安排在晚上和周末。目前为止他指导的硕士博士生及博士后50余人,一到周末,便将在研人员召集起来开研讨会。胡教授认为糖尿病主要是一种代谢性炎症,慢性低度炎症,这也是他目前所做的科研项目之一。他大声疾呼,大家要注意这个代谢性炎症,控制这个炎症!

建议糖友,多多运动

胡教授在美国进修学习又研究内分泌科,花了整整8年时间。对中美之间在糖尿病领域的差距是深有体会的。

美国的糖尿病发病率比中国低,稍微多于4%,与几年前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差不多。2009年11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学术会议上,杨文英教授宣布出来的结果: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发病率已达9.7%,把中美的糖尿病发病率的差距拉开了。

胡仁明教授认为,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瞬间增长的原因,与现在生活环境的改善有很大关系,具体说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升了,饮食结构改变了,活动量减少了。以前上下楼都走楼梯,现在楼梯少走了,都是坐电梯,即使去健身中心健身,人们也要用电梯上楼。

当然,老年人的运动项目,不大建议登山等运动方式。胡教授认为,运动锻炼应持之以恒,但是运动强度要有一定限制,既不能盲目大量运动,也不能运动量过小而起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运动锻炼可以用心率确定适合的运动强度。最大安全运动心率=220-年龄,一般要求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安全运动心率的60%~70%左右为宜(即170-年龄),如果情况良好,可逐渐增加,一切以身体能否耐受、有无不良反应、达到健康锻炼目的为度。

提醒病友,自我管理

低血糖一直是糖尿病人一个很危险的急性并发症。胡教授对待病人的低血糖情况,比较认真谨慎。在他们的科室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一位糖尿病人的主管医生,在给病人诊治的时候,如果自己的病人出现了低血糖现象,且病人血糖低于2.8mmol/L,那这位主管医生就将受到处罚。

胡教授提醒糖友们,一定要注意,防止出现低血糖现象。他对我们的糖尿病读者朋友们有几句寄语:“糖尿病病人的病情掌握在自己手上,医生虽然也很重要,但是总归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只能提醒病人需要做什么,生活中要注意什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会紧跟随病人的日常生活,病人不能完全依赖医生,医生没有那么多时间照顾每一个病人。每个病人情况不一样,需要自己在生活中总结生活经验,只有自己才能管理好自己的血糖!”

科普宣传,成为编导

胡教授开玩笑说:“我不务正业,目前在投入一项重点工作――拍电视!”原来,胡教授正在拍摄一部糖尿病科普知识的故事片,主题为《抗击糖尿病》,利用视觉效果反映科普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计划在今年十月份完工。这部电视片主要由上海市卫生局和复旦大学内分泌糖尿病研究所合作拍摄。

胡教授给记者们看了片头,其中男主角的外婆戏里戏外都是真实的糖尿病病人。他骄傲地说:“我是编导之一。”这部宣传糖尿病科普教育知识的电视片,让人充满期待。

专家简介

第3篇

“5+1”新模式

多年来,糖尿病经典的防治策略是饮食治疗、运动、合理用药、自我监测及糖尿病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五驾马车”模式,但是实践发现,“五驾马车”的要求较多地停留在理论上,而只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且难以落到实处。绝大多数患者手中缺少自我管理的实用技能和措施,难以做到合理的治疗、监测、饮食和运动。在中国如此庞大的糖尿病人群中,仅有不到1/3的患者治疗比较规范,总体血糖控制水平差,达标率

作为一种时时刻刻都存在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治疗不可能是医生始终守在患者身边,很多事更需要患者自己来做。形象地说,在糖尿病治疗中,医生只是个引路人,发挥指导作用。但要控制好糖尿病,最关键的还在于患者自己。而这就必须要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的技能,并在生活中体现出来。我们现在提出“五驾马车+一个车夫”的糖尿病治疗新模式,这个“车夫”就是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通过自我管理这个“车夫”把饮食、运动、监测、药物以及心理这“五驾马车”运行好,保证“五匹马”驶向正确轨道。这就特别强调患者本人在防治糖尿病中的关键作用,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新观念的转变。让患者自己真正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它有多大的危害,它应该怎么防,怎么治。

心理调整的自我管理

糖尿病的病程中,疾病本身往往直接影响患者的性格和精神状态,影响患者的行为和治疗合作程度。研究发现,当知道自己是糖尿病时,人们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或忧郁情绪,同时由于糖尿病患者需长期饮食控制、部分患者每天需注射胰岛素,加上久病不愈以及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常出现烦恼、失望和沮丧,对工作、生活和婚姻失去信心。糖尿病心理调整的自我管理主要是使患者正确对待糖尿病,采取既来之、则安之,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做法来对待糖尿病,既不要特别紧张、焦虑,又不要满不在乎,不当回事,实现与“糖”共舞,战胜“糖凶”。

饮食控制的自我管理

管好“嘴”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关键的部分,也是目前误区最大、最难作到、最容易被一些人利用行骗的治疗措施。管好“嘴”的关键是学会如何“吃”,主要是吃多少(控制进食量)的问题。但患者往往只知道要控制饮食,却不知道到底该吃多少、怎么吃、水果能不能吃、节假日又该怎么办?……因为缺乏实用的饮食自我管理技能,暴饮暴食不加控制,或者饮食控制过度因噎废食的极端现象并不少见。饮食控制的自我管理就是使患者学会如何摄入适当的食物热量,如何平衡合理的安排膳食结构;了解到管好“嘴”不只是单纯控制主食,同时也要注意肉、菜、烹调油和零食;了解二两米饭是多少,一两肉是多少,一块豆腐是几两;学会坚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以及外出就餐和赴宴时注意节食,最终管好“嘴”。

运动调节的自我管理

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能够增加心肺功能,起到降脂、降压、降糖以及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等作用。但是糖尿病患者运动中还存在很多误区,很多人以为运动量越大越好,发着高烧还要运动等等,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加重病情发展。糖尿病运动调节的自我管理就是要教会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当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常见合并症时又该如何运动;了解什么时候运动最好,什么时候又不宜运动;知道当身体处在以下状况时就该暂停运动了:①当血糖>14毫摩尔/升时;②当空腹血糖低于4.4毫摩尔/升时,应适当加餐后再运动;③当尿中有酮体时;④当足部或下肢感觉异常时;⑤当心悸、气促、恶心、眩晕时;⑥视物模糊时。同时学会运动中如何避免出现意外伤害,尤其是防止低血糖的出现;学会运动和饮食、药物三者间的关系如何相对平衡,此消彼长,灵活调节。

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

药物治疗听起来好象都是医生的事,实际应该是患者和医生共同的事情。现在很多患者到医院看病,医生问他吃什么药,讲不清楚,有的吃了一两年药了,只知道白片、,这种情况下医生加药和减药都没有办法。再有一些所谓能够根治糖尿病的药品、祖传秘方或者保健品的夸大治疗,使得有些患者不加识别而胡乱吃药,结果不仅对糖尿病病情控制不利,有的甚至还把肝脏、肾脏“吃”坏了。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就是要让糖尿病患者对基本的药物有所了解,懂得药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副作用,特别是懂得药物的服用方法;打胰岛素的患者学会胰岛素怎么注射、注射的时间、部位,出现问题怎么解决;在医生的指导下灵活掌握,学会在特殊情况下小范围(剂量)的调整降糖药量,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血糖监测的自我管理

治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是要定期监测。有些患者每月到医院做一次血糖监测,这不能完全反映平时血糖控制水平,也不能作为调整降糖治疗的准确依据。血糖监测的自我管理就是患者要学会如何在家里自己监测血糖;知道多长时间监测一次血压,多长时间监测一次血脂、多长时间监测一次血糖;了解天气骤然变化、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饮食量增加或剧烈运动、合并感染以及频繁发生低血糖等都会影响糖尿病的病情控制;知道定期到医院检查眼底、神经系统、肾功能、心电图等。糖尿病监测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判定并掌握病情控制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治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最终延长其寿命。

在德国糖尿病发病率高于我国,但是德国糖尿病患者对如何防治、自我管理十分重视,每逢周末,很多糖尿病患者便开始住进医院,接受系统的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专业培训。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在国内率先创办了“中大医院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学校”,率先对糖尿病患者实行“5+1”糖尿病防治新模式。不少严重缺乏自我管理知识的糖尿病患者经培训后开始重视日常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及相关治疗,病情控制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第4篇

论文关键词:糖尿病足,中药浴足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1]。糖尿病足的经典分级法为Wagner分级法: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的足,皮肤无开放性病灶。1级:表面有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感染病灶,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骨质缺损,部分趾骨坏疽。5级:足的大部分或全部坏疽[2]。我科应用中药方剂浴足治疗120例糖尿病足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从2008年3月到2010年3月在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男79例,女41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2.3岁,文化程度高中到本科,血糖波动范围4.8—15.9mmol/L之间,其中60例为未患糖尿病足患者,为组一,60例为0级糖尿病足患者,为组二。每组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学论文,具有可比性。由于1级以上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有破溃,不适宜浴足,本次不做研究。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知识教育、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酒,选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纠正高血脂,控制血压,使血糖、血脂、血压在短期内达到或接近糖尿病患者正常标准[3],无特殊治疗。治疗组在以上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浴足,处方:川芎 15g 当归20 g 地龙 15g 防己 15g 干姜 10g 桂枝 15g 海桐皮 15g 红花 15g 丝瓜络 15g 五灵脂 20g 元胡 15g 茯苓皮 15g 川牛膝 20g。将上方煎水取汁200ml,置于盆中,加适量开水,水量至脚踝即可。调水温至37°C--40°C,以病人舒适为度,浴足15—20分钟,早晚各一次。,10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注意水温不宜过高,糖尿病人末梢神经感觉迟钝,水温过高容易导致烫伤而病人不自觉,应严格控制水温,否则容易加重病情。如浴足过程中患者出现神志、面色、出汗等异常症状,立即停止浴足,报告医生处理。嘱患者注意修剪指甲( 平剪法) ,穿松口棉质袜,避免穿露脚趾的鞋,避免穿过紧过硬的鞋,以免损伤皮肤;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注意足部保暖。

2 结果

2. 1 疗效判定标准[4]

显效:肢端皮肤发凉色暗、麻木、刺痛、灼痛、休息痛,感觉迟钝或丧失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消失,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增强;有效:皮肤发凉色暗、麻木、刺痛、灼痛、休息痛,感觉迟钝或丧失等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无效:各项指标达不到有效标准。

2. 2 治疗结果

组一中实验组患者经过浴足仅有两人出现肢端皮肤发凉色暗、麻木感觉迟钝症状,对照组患者有12人逐渐出现上述症状。

组二中患者治疗效果见表一

表1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组二

治疗组

30

16

12

2

93.3%

实验组

30

13

8

第5篇

论文关键词:糖尿病足,中药浴足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1]。糖尿病足的经典分级法为Wagner分级法: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的足,皮肤无开放性病灶。1级:表面有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感染病灶,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骨质缺损,部分趾骨坏疽。5级:足的大部分或全部坏疽[2]。我科应用中药方剂浴足治疗120例糖尿病足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从2008年3月到2010年3月在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男79例,女41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2.3岁,文化程度高中到本科,血糖波动范围4.8—15.9mmol/L之间,其中60例为未患糖尿病足患者,为组一,60例为0级糖尿病足患者,为组二。每组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学论文,具有可比性。由于1级以上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有破溃,不适宜浴足,本次不做研究。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知识教育、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酒,选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纠正高血脂,控制血压,使血糖、血脂、血压在短期内达到或接近糖尿病患者正常标准[3],无特殊治疗。治疗组在以上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浴足,处方:川芎 15g 当归20 g 地龙 15g 防己 15g 干姜 10g 桂枝 15g 海桐皮 15g 红花 15g 丝瓜络 15g 五灵脂 20g 元胡 15g 茯苓皮 15g 川牛膝 20g。将上方煎水取汁200ml,置于盆中,加适量开水,水量至脚踝即可。调水温至37°C--40°C,以病人舒适为度,浴足15—20分钟,早晚各一次。,10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注意水温不宜过高,糖尿病人末梢神经感觉迟钝,水温过高容易导致烫伤而病人不自觉,应严格控制水温,否则容易加重病情。如浴足过程中患者出现神志、面色、出汗等异常症状,立即停止浴足,报告医生处理。嘱患者注意修剪指甲( 平剪法) ,穿松口棉质袜,避免穿露脚趾的鞋,避免穿过紧过硬的鞋,以免损伤皮肤;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注意足部保暖。

2 结果

2. 1 疗效判定标准[4]

显效:肢端皮肤发凉色暗、麻木、刺痛、灼痛、休息痛,感觉迟钝或丧失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消失,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增强;有效:皮肤发凉色暗、麻木、刺痛、灼痛、休息痛,感觉迟钝或丧失等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无效:各项指标达不到有效标准。

2. 2 治疗结果

组一中实验组患者经过浴足仅有两人出现肢端皮肤发凉色暗、麻木感觉迟钝症状,对照组患者有12人逐渐出现上述症状。

组二中患者治疗效果见表一

表1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组二

治疗组

30

16

12

2

93.3%

实验组

30

13

8

第6篇

迷茫和绝望

糖尿病,曾经像个“隐身人”一样,与我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就在我精疲力竭,想要放弃继续寻找时,它终于“现身”了,像个礼物从天而降;但转瞬间,我便发现,这才是噩梦的开始,而这场梦,将不分昼夜地伴我一生。

在研究生院的第一个感恩节之后,我生病了――胃痛,就像感染了某种病菌一样难受。但那时日夜忙碌,既要给许多学生的论文评分,还要完成自己的课业和论文。我是不敢轻易生病的,即使有稍微的不舒服,也习惯了自己去扛。所以,根本没把那点儿“微恙”当回事儿。但是,接下来的半年,莫名其妙的症状接踵而至,并且越来越严重――慢性窦感染、体重明显下降,还有极度的口渴和持续性的疲劳。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了查明病因,我从这个医生面前奔波到那个医生面前,大家都很难诊断,除了沮丧,一无所获。

身体的不适尚能忍受,内心的焦虑却让我时时濒临崩溃边缘。迅速消瘦,这是最明显的症状,于是每天都有人就我的体重问题发表评论。有一天,在健身房,一位男士从我身边走过,上下打量我一番后,说:“走之前吃个汉堡包吧。”我的朋友怀疑我之所以这么瘦,是因为饭后立即会把食物吐出来,所以非要跟着我进卫生间一窥究竟。最可笑的是,就连医生都问我是不是患上了厌食症。

这些不明原因的症状,让我一天天陷入了孤独、无助之中,拷打着我的身体和精神,令我日渐消沉。本来,我正处在新婚之后的甜蜜世界,并踌躇满志地要继续修完我的学位;但那种冥冥之中正在被死神召唤的感觉,却将我一步步推向绝望的深渊。

误解和偏见

终于,有一天,我难受万分,不得不去当地医院的急诊室;五天后,我带着一张诊断证明和一把小册子出院了。诊断证明书上赫然写着:“糖尿病!”尽管我被这姗姗来迟的确诊惊了一下,但总算有了一丝安慰,因为医生说:“不管怎样,患的是糖尿病,就意味着你还有希望继续活下去。”

过去,我从不知道,当一个人被贴上“糖尿病患者”的标签后,就意味着此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身边的亲人朋友们总是会问我:“这个能吃吗?”“那个能吃吗?”而且很多人就此认定,我不该吃一切含糖的食品。他们对糖尿病的无知以及对我的种种错误评论让我感到失望。一些人跟我说他们非常害怕针头,恐怕这辈子都无法很好地管理糖尿病这类疾病;但他们不明白,如果我也害怕针头以及与针头有关的一系列治疗,那么我将会死去。

患上糖尿病已经让我丧失了很多生活乐趣,但身边人们的各种指点和评论则进一步加剧了我的痛楚。

一位朋友为了安慰我,对妈妈说:“幸亏是Rachel患上了这种病,换做是我,肯定应付不了。”我知道她的好意,她是在对妈妈夸我是个独立自主的人,但即使这种安慰的话,也让我懊恼无比。

某天,一个小孩子对我说:“我叔叔也患有糖尿病,他因此切去了脚趾。”这算什么?安慰?鼓励?不,在孩子眼中,糖尿病就是这样的――仅仅是切掉脚趾而已。幼稚的表弟还曾问我:“医生什么时候才让你停止使用胰岛素啊?”他的问话并没有让我感到惊讶,因为这是我经常要面临的窘境,起初,我总是因此有种挫败感,深感自己和大多数人都不一样,别人无需知道的东西,我却必须要了如指掌,因为那关系到我的健康和生命。

在每天回答各种善意询问的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那纸诊断书,在未经我同意的情况下,将我提升为一位“医学教育者”和“糖尿病抵抗者”。其实,当时这种想法是对糖尿病的误解和陈旧观念,这种心态也影响着许许多多患者。就我自己而言,确诊之后很长时间,我都在抱怨他人、或者自怨自艾。比如那些浪费了我那么长时间都查不出病因的医生;再比如我始终觉得自己置身一场自卫战中,一转身,就能看到别人在评论我。即使别人好心好意地告诉我说,我比确诊之前气色好多了,也会刺痛我的心。那时的我,一直抱怨着上帝的不公平――为什么患上糖尿病的人,偏偏是我?

坦然和接纳

几个月过去了,几年过去了,糖尿病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平凡、不可或缺。糖尿病护理人员也向我保证,糖尿病会成为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只是需要我稍微花点心思去照料它罢了。渐渐地,我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对待糖尿病的态度,并承诺要与它好好相处。糖尿病确实会给我带来一些麻烦,但我已学会从心里承认它的存在并接纳它,进而战胜它。不管在我们生活的某个阶段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过后,都要继续生活,让一切趋于常规化,并始终保持平常心。

必须承认,我已身陷一场持久战,对抗着身边的负面声音以及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医生不太恰当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我都会考虑许多他的弦外之音;朋友一句“你真的要吃掉那馅饼吗”,也会让我条件反射地认定自己又输给了糖尿病。

沮丧?是的!伤心?当然!失望?肯定有!

然而,我还是要回归属于自己的生活,这意味着我要防止自己和任何带有负面情绪的人接触。例如,那些夸张的、爱嚼舌头的、阴险的女人都会令我感到局促不安。所以,我从来不和这样的女人交朋友,因为她们会对我的情绪以及糖尿病护理造成不良影响。当我不再那么神经兮兮地盯着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情绪表现时,血糖开始向我妥协。

现在,当有人又开始向我数落糖尿病的消极性和对健康的危害时,我不再懊恼,而是耐心地跟他们讲关于糖尿病的常识和我对此的态度。比如,阿姨正要把一杯果汁递给我,突然想起什么,于是收回去,对我说:“哦,我忘了,你不能喝这个”时,我就向她解释说,我是可以喝果汁的,但我主动选择了放弃,因为我希望可以从其他食物中摄取碳水化合物。

当然,还有一种让自己逐渐坦然的方法――学习或感悟到某些东西之后立即与他人分享。比如加入网上的糖尿病社区,或者将每次拜访医生的心得写在博客上。慢慢地,我就可以自如地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疾病了。因为总体来讲,糖尿病患者的人数是在增加的,我并不是孤独的一个人,我可以和许多人一起共享我们的生活和战胜疾病的秘诀。

选择和转变

第7篇

郭清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目前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垂体组委员,国际糖尿病青年编委和医学综合编委。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病和干预治疗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5篇,第1作者18篇;5篇被SCI或Medline收录,参编书籍4本,参加翻译糖尿病巨著《Joslin糖尿病学》;所参与的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研究2006年获总医院医疗成果二等奖;硕士研究生论文交流荣获一等奖;第九届全国糖尿病大会论文比赛被评为优秀论文,选送第四届中日糖尿病大会英文发言。参与多项国家、院级以及国际合作科研课题的研究。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危害及挑战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据最新数据表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糖尿病人数位居全球之首。与此同时,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亦呈显著增长趋势。糖尿病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患人群,有人称两者为“危险的二重奏”。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4~5倍,国外报道为40~80%,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显示新诊断患者中为38%。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没有高血压患者相比,心血管事件相对危险性及病死率明显增加。近年来发表的大型临床试验报告,如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研究、欧洲收缩期高血压试验、高血压最佳治疗试验、糖尿病人的高血压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研究等,均已明确显示,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存与心血管事件高发生率有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主要心血管事件、冠心病事件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及总病死率均显著增高,而且这种关联在全球不同种族和地域的研究对象中完全一致。正是基于许多国际多中心大型研究的结果,美国JNC-Ⅶ,WHO/ISH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一致指出,高血压患者一旦发现有糖尿病即应列入高危组或者很高危组,糖尿病是高血压预后的高度危险因素。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存在三“高”,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而与此同时也存在三“低”,即知晓率低、服药(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2004年我们参与的调查显示中国地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9.2%,由于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医生为患者制定的目标血压值以及实际达标情况与指南还存在一定差距。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仅为20%~40%,明显低于总体达标率。无论专科医生还是全科医生,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控制均任重而道远。

糖尿病降压治疗的临床意义和地位

有关糖尿病降血压治疗与并发症的关系在八十年代初已受到重视,当时发现糖尿病患者降血压治疗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可使尿白蛋白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率减慢。在八十年代后期启 动了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大型长疗程研究。九十年代多项糖尿病降血压治疗研究陆续报道。各类研究显示严格控制血压可明显减少、延缓糖尿病肾脏、心血管并发症。

比如UKPDS对1 148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患者随访8.4年(中位数)的研究显示,严格控制组血压多下降10/5 mm Hg可便患者从多方面获益。

可使所有糖尿病相关终点下降24%;

糖尿病相关死亡下降32%;

所有大血管病变下降34%;

脑卒中风险下降44%;

心肌梗死风险下降21%;

心力衰竭下降56%;

所有微血管病变下降37%;

视网膜病变进展下降34%;

视力恶化下降47%;

微量白蛋白尿(≥50 mg/L)和明显蛋白尿(≥300 mg/L)分别下降29%和39%。

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相继公布了高血压系列防治指南,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这一特殊人群提出了专门的规范管理方法,如2003年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NC-7)、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ESC/ESH2003)、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欧洲高血压协会(ESH)2007版高血压防治指南、欧洲高血压协会(ESH)2009版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等。

指南对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如下(见表1)。

糖尿病在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中被列为很高危(见表2),提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害性已被得到充分重视。

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的控制目标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易受高血压损伤的靶器官,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减少致死、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糖尿病患者血压>140/90 mm Hg时即应开始降压治疗,对于一般人员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 mm Hg,以往指南提出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但2009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到,虽然以前的指南曾建议将心血管风险极高危(有心血管事件史)或糖尿病患者收缩压降至130 mm Hg以下,但其证据并不甚充分。迄今尚无随机试验证实将收缩压控制在130 mm Hg以下可使糖尿病患者更多获益,因此这些患者的降压治疗目标值应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近来,一些临床研究的事后分析提示,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J形”曲线现象,即当血压水平低于某一界值时,患者心血管危险水平不仅不会继续降低,反而逐渐增高。这一现象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一些学者认为在降压治疗时应该设定血压低限。然而现有证据显示,若患者不存在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当血压水平≥120/75 mm Hg时,可能不会发生“J形”曲线现象。新指南虽然没有明确划定降压治疗的血压低限,但首次明确指出血压水平过低可能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新指南指出,基于现有证据,将所有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设定在130~139/80~85 mm Hg范围是合理的,并在这个范围将血压尽可能降低。血压继续降低是否会对患者产生有益影响尚期待更多研究证据。同样将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目前尚无充分证据支持,考虑到大多数患者的血压达标困难,因此新指南未制定具体的血压目标值,而是建议患者适度降压,这一做法更符合临床实际。

关于血压在正常高值的糖尿 病患者是否应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尚缺乏充分证据,但若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则仍推荐进行降压治疗。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宜个体化,一般将血压降至130/80 mm Hg以下,合并有脑卒中恢复期后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 mm Hg以下。

表1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表2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

注:SBP,收缩压;DBP,舒张压。

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不仅需要符合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要求,还有如下特殊性。

1 小剂量开始 初始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因降压药物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因此要充分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又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如使用中、短效制剂,则需要每天2~3次用药。

3 个体化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合适患者的降压药物。

4 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任何药物治疗均鼓励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否则事倍功半。如(1)控制体重;(2)减少食盐摄入量每天在6 g左右;(3)合理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少摄入脂肪;(4)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减轻精神压力等。调查显示单纯控制体重,体重下降10 kg可使血压下降5~20 mm Hg;膳食限盐可使血压下降2~8 mm Hg;增加体力活动可使血压下降4~9 mm Hg。

5 联合用药 不同类型药物有其特殊的优点及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需要1种以上的降压药物,2级以上高血压常需联合用药治疗,以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时,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但具有相似或重叠机制的药物(如ACEI与β受体阻滞剂)一般不联用,此类联合疗效并不优于单独应用其中任何一种药物。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给出一些推荐的联合治疗方案(见表3)。

6 降压药物选择的争议 2009欧洲高血压指南认为常用5类降压药物即利尿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 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β受体阻滞剂(βB)的降压作用无显著差别。由于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显示不同降压药物在降低心血管总体风险或特定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如卒中、心肌梗死)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仍然建议利尿剂、ACEI、钙拮抗剂、ARB及βB均可用于抗高血压的初始与维持治疗。指南进一步强调血压下降幅度是患者获益的根本保障,所选药物种类并不是患者获益与否的决定因素。每种药物均有其各自的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应依据循证医学证据进行选择。传统的一线、二线药物的分类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指南不推荐使用。

近年来,βB在降压治疗中的地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广泛争论的热点之一。2009年修订的欧洲指南认为现有证据尚不足以证明此类药物的降压效果与靶器官保护作用弱于其他降压药物。虽然βB对糖代谢具有潜在不良影响且可能增加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但药物诱发的糖尿病是否与自然发生的糖尿病具有相同的不良预后尚属未知,因此不宜据此否认此药的临床作用。另外,由于不同βB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βB的临床作用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可能有显著差别。由于上述理由,贸然下调此类药物的临床地位是不甚妥当的,故βB仍应被视为一类有效的降压药物。

关于噻嗪类利尿剂在降压治疗中的地位,欧洲高血压指南并不认同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报告(JNC7)的观点。2009欧洲高血压指南认为噻嗪类利尿剂的临床地位仍存在争议,目前关于此类药物逆转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证据很少,现有的少数研究显示噻嗪类利尿剂的靶器官保护作用逊于钙拮抗剂或ACEI。不仅如此,大量研究显示在各类常用降压药物中,利尿剂和βB的耐受性最差。此外,联合治疗防治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事件(ACCOMPLISH)研究结果则有力撼动了噻嗪类利尿剂在联合用药中的基石地位。基于上述考虑,新指南并不认为噻嗪类利尿剂是一类出众的降压药物。

总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危害巨大,将会加速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增加患者的病死率。积极干预和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能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降低病死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指南给出糖尿病降压治疗的策略,但临床和实践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专科医生以及全科医生共同努力,充分认识该类特殊人群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结合指南进行个体化的降压治疗,最终达到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提高预后的目的。